雖然這篇電影所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影所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影所產品中有214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龍貓大王通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夜漸漸深了,你的理性控制力也在下降,我懂的,你先拿出魔法小卡放在旁邊,然後再看這篇文章。 大家都清楚大王是忠誠的龐德粉(有嗎),作為現存影壇續集最多的系列電影,要收集全套 007 電影,有實質上的困難。原因是:「全套」是三小?007 電影此後不再拍了嗎?我收完這24部電影就不用收了嗎?但《生死交...
同時也有9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6的網紅AJ 談電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J 特輯】 一場難忘的戲|獨白篇 要講述一部好故事,就像蓋一棟大樓,由角色的背景、經歷轉折,成長等等一步一步堆疊而成。而獨白就像這棟大樓的窗戶,讓我們窺探角色的內心世界。這次影片就要來精選四個片段,看這些獨白如何揭露關鍵訊息將電影昇華到更高的層次! 1. 她們 (2019) 2. 告白 (2...
「電影所」的推薦目錄
電影所 在 宋城希Cheney So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1:34:19
經過時間的推移後 「吸血鬼獵人D」這部電影所帶來廣闊又深遠的世界觀 仍然無懈 20 年前沒有的奢望 如今能在大螢幕上過癮一番 吸血鬼題材融入動畫 龐大的藝術感在此展現透徹 而在最後D轉身離去的瀟灑和淒涼 徒留那未完的感慨和孤寂.. 。 @light_year_images...
電影所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00:10:19
【#左大嚴選】知識含金量很高的:《#震撼世界的海報》 今天要來推薦一本,我自己蠻喜歡的書:《震撼世界的海報》,有著豐富的 #知識含金量,透過海報來學習歷史、文化、娛樂、藝術等各種層面的變化,能夠快速地打開你的國際視野,讓你聊天有素養,當然也能 #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作者是科林薩爾特爾,他的書在台...
電影所 在 紅花大戲院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7:09:17
/ 《尚氣與十環傳奇》:上善若水 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 2021 - 除了特別重要那幾部以外,MCU到中後期其實一直都給我種「在框架中做到最好」的感覺,跳不出舒適圈畫地自限,卻又在自我限制中做得超級認真,通常成果也可圈可點,就是那種平均...
-
電影所 在 AJ 談電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30:01【AJ 特輯】
一場難忘的戲|獨白篇
要講述一部好故事,就像蓋一棟大樓,由角色的背景、經歷轉折,成長等等一步一步堆疊而成。而獨白就像這棟大樓的窗戶,讓我們窺探角色的內心世界。這次影片就要來精選四個片段,看這些獨白如何揭露關鍵訊息將電影昇華到更高的層次!
1. 她們 (2019)
2. 告白 (2010)
3. 銀翼殺手 (1982)
4. 比海還深 (2016)
---------------------------------
如果想認識更多電影,歡迎關注: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jxcineste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jxcinesteam...
---------------------------------
*無侵犯版權之意,所有使用片段版權屬於各自影片、電影所有者。
N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tended. All rights belong to the respective film owners. -
電影所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23 19:30:12🔥近年來最好看的恐怖片即將要推出續集了,快來看原作解析!
🔥不能發出聲音的設定,其實暗藏了諷刺現今社會的深意?
🔥3大議題解析+續集走向,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噤界》的題材很特別,結合了科幻、懸疑、驚悚等元素,劇情雖然沒有太多的轉折,但卻因為非常成功的氣氛營造加上演員們精湛的演出,成為了近年來最精彩的恐怖電影之一。而為了製作這支影片我們再次重溫,發現它比上次看更好看了,再加上電影所討論的議題十分深層又發人深省,因此將它列入遺片。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一部電影,讓我們從頭到尾都坐在椅子邊緣,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的了。片中氣氛營造之成功,讓我們連吃零食或喝飲料都要特別小心,好像如果不小心發出了聲音,會害得片中的角色被發現一樣。
目前續集在國外已經上映,口碑和票房都不輸給第一集。為了讓你在進戲院觀賞續集的時後,能夠對這個故事有更深的理解,今天的節目我們會先介紹劇情大綱,接著會分享電影教會了我們的事,最後則會解析續集的劇情走向!
--------------------------------------------------------------------------------
【更多驚悚恐怖影評】
《返校》 ⇨ https://youtu.be/jUg0EVglMX8
《鬼店》 ⇨ https://youtu.be/9ZMpt3htx5Y
《牠:第二章》⇨ https://youtu.be/xE7xk8x74ZM
《牠》⇨ https://youtu.be/f0G0LFGL96I
《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 https://youtu.be/HndG9nuikjI
《禁入墳場》 ⇨ https://youtu.be/yd560zv70YU
《恰吉》 ⇨ https://youtu.be/Rod7QhJhjDM
《我們》 ⇨ https://youtu.be/CXIR7Om_osg
《噤界》 ⇨ https://youtu.be/5vbkU-svqdU
【人生遺片清單】
Vol. 16《駭客任務》:其實你沒看懂這部神片 ⇨ https://youtu.be/_LhdKbsadDs
Vol. 21《鬼店》:影史最恐怖電影
⇨ https://youtu.be/9ZMpt3htx5Y
Vol. 09《靈異第六感 》:異裂導演至今無法超越的神作 ⇨ https://youtu.be/6N3qu7V2Z70
#噤界
#AQuietPlace -
電影所 在 54黃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7-02 18:00:18因為上次的十部必看美劇迴響還蠻好的!
也看到不少人問我推薦的電影
所以就拍了一集和大家分享我個人很喜歡的電影!!!
希望你們也喜歡!
/
Instagram:huang.jung https://instagram.com/huang.jung
Facebook:54黃蓉 https://www.facebook.com/iamhuangjung/
Email:iamhuangjung@gmail.com
#影評 #經典 #女人香
電影所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夜漸漸深了,你的理性控制力也在下降,我懂的,你先拿出魔法小卡放在旁邊,然後再看這篇文章。
大家都清楚大王是忠誠的龐德粉(有嗎),作為現存影壇續集最多的系列電影,要收集全套 007 電影,有實質上的困難。原因是:「全套」是三小?007 電影此後不再拍了嗎?我收完這24部電影就不用收了嗎?但《生死交戰》今天才上映。
大王從小時候被父親帶進戲院看 007 開始;到後來父親露出嫌惡的表情表示,「007太幼稚了」;到我第一次有能力買DVD;到龐德慶祝誕生50週年……我的人生中有太多時刻,都在面對「要不要收全套」的這個終極問題,而我也確實買了不少龐德DVD,然後它們漸漸在搬家時、朋友來拜訪時、推坑時、與女友分手時,一片一片消失——然後那些拿走龐德的人們,沒有一個成為龐德粉,沒有人某天拿著我的《黃金眼》回來,哭著跪下來感謝這部電影開了他們的眼界。
所以終究我還是要買一個大全套,可以想到就拿一片起來號溝。當我要寫女權時,龐德是最棒的反例,可以拿出康納萊的6片007,數數康納萊如何「見面五秒即脫罩」;而布洛斯南是最好笑的反例,可以數數《黃金眼》裡他如何被每一個女性角色黜臭(真的,每一個)。
基本上寫任何題目都可以用 007 做參考。比如寫好萊塢特技與實物特效,龐德電影一直是業界高標準;比如寫美女,龐德女郎絕對是當代影壇美女一時之選;寫好萊塢的「男子氣概」印象;寫好萊塢對科技、經濟、網路與軍事的奇思幻想;寫世界對冷戰的恐懼、對強權衝突一觸即發的焦慮,通通可以參考 007。當然,更多的是幹話、黃色笑話、雙關笑話、冷笑話,龐德根本是撂話大師(Master of one-liner),你若能學得一招半式,包準讓你能瞬間冷凍派對。
我原本以為 50 週年龐德套裝應該是下手最好選擇,那時這一套有 22 部電影,最後一部是《量子危機》。沒想到這套製作水準極差,許多網評抱怨碟片印刷品質低落,還有讀不到片的狀況。就算我有滿腔熱血,也不願去踩這個地雷——難道我買了還要從頭到尾驗過這 22 部電影嗎?後來,BD越來越流行,仍然沒有BD機的我,買片的念頭就漸漸淡了。
廢話太多了,我看到你要把魔法小卡收起來了,那我要來談正事了——請打開你的 iTunes,搜尋:「詹姆士龐德系列」。
$2,990,這是你能在今晚擁有 24 部龐德電影所需付出的代價。 不管你今天看過《生死交戰》了沒,你應該都知道,這部電影總結了過去龐德電影的歷史。所以觀賞這部最新的 007 電影,等同於參加一場 007 測驗:你看完前面 4 部克雷格龐德電影了嗎?你看過《女王密使》了嗎?你看過《第七號情報員》了嗎?你知道《金鎗人》裡的金鎗人有三個奶頭嗎?!(不,這跟《生死交戰》無關。)
現在,這套 iTunes 專賣的數位版詹姆士龐德系列,讓你能在家裡偷偷補習那些在你出生前就上映的 007 電影,然後讓你能在網路上像龐德一樣 diss 那些沒看過 007 的小屁孩。想看就看,因為是數位版,你只要點擊下載,在手機上也能看,在馬桶上也能看,在打疫苗完後的 15 分鐘等待期裡,也能一邊揉著右手一邊看——這時候最適合看《惡魔四伏》裡,布洛弗要用針頭鑽進龐德腦部那一段。
數位版的好處不只是隨時隨地觀賞,還包括這 24 部電影都是 4K 畫質。沒錯,你家可以沒有BD(跟我一樣)、你家沒有放下 24 部碟片+收藏盒的空間(跟我一樣)也不要緊、甚至你平常就是懶得打開盒子+打開BD機+放碟片也沒關係(跟我一樣),只要點開影片,馬上就是 4K 畫質撞眼。說真的,像是《生死關頭》或《女王密使》這種夜景特多的電影,看DVD真是一種折磨,全部黑媽媽,真是黑人半夜吃巧克力。4K 畫質不能把珍西摩兒的乳溝拍得更加一清二楚,但至少這些夜景不會看起來如瞎子摸象。
(感謝網友 張祐慎 補充:iTunes的4K版必須用Apple TV 4K或是Android電視上的Apple TV app才能看,手機和PC只有HD )
更重要的是,這一套現在就只要 $2,990——最後還是要用折價來說服你。這一套 24 部電影只要 $2,990,等於一部電影只要 $124。你在外面單租一片 007,例如去 Hami video 租,一次就要 $60,比起來直接買便宜太多了。而下個月會不會還是 $2,990 呢?別問我,只能希望它調回原價前你已下手。
當然你會說,「我最討厭羅傑摩爾了」、「我最討厭提摩西達頓了」(我懂),所以一次買 24 部電影好像不太划算,感覺買 iTunes 上的「史恩康納萊系列」或「皮爾斯布洛斯南系列」就好。當然,理論上是這樣沒錯——我幹嘛偏偏要濫竽充數呢?我直取精華才合理吧?但是,這樣除了你可能會遺落某些真正優秀的作品之外(例如長期被劣評的《女王密使》),事實上,你分開買這六個系列($990+$490+$990+$250+$690+$690=$4,100),跟一次買龐德全系列($2,990),之間的價差可以差到 $1,100。
簡單說,一次直取龐德全歷史,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幾個月後你要再買《生死交戰》也不要緊,也不用擔心禮盒裝不下第 25 部電影(因為根本沒有禮盒)。當然,我知道有人一定會說,「我要等到 007 宇宙終極大禮包才刷卡!」我懂,我就是等了這麼久,而我建議你繼續等,我也等了幾十年了……
所以就是現在,克雷格都不演了,已經可以說,到此為止的六位龐德,代表著將近六十年的風流時代。未來的龐德會更不一樣,也許會更加厭世、也許更加年輕、也許不再調情、也許甚至不殺人了。這 25 部電影也足夠演繹我們腦海中的「20世紀男子漢」了,所以,現在你可以輸入卡號了。
【刷卡連結請參考下方留言連結】
電影所 在 NYDeTou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週末10/2開始到10/8有「2021年波士頓台灣影展-人生百味」活動,包括了可以到戲院觀看以及有線上播映的多部台灣電影。在Boston的朋友別錯過到戲院看台灣電影的機會!其他地方的朋友則可以到購票網站買票看10/3-10/5線上播放的電影喔!
今年度的影展將以實體(10/2)與線上播放(10/3-10/5)的混合形式舉行,實體將於AMC Boston Common 19播放四部長片以及兩部短片,讓觀眾們找回疫情前時代的觀影樂趣與悸動;線上則將播放三部長片,觀眾可於48小時內用一次性輸入碼以自己的步調分段看完三部電影。我們冀望觀眾能和我們一同品嚐人生的百味 - 苦甜酸辣。在電影的虛實鏡裡宛如看見了人生的歷練 、社會的寫實、情感的糾葛以及自己心中那塊不被觸碰的脆弱。
波士頓台灣影展已邁入第三年,感謝眾多波士頓地區的觀眾的支持,我們也一直深耕於台灣電影文化的推廣。今年十月二日上午十點半,我們將由《初心》打頭陣,敲響影展的序曲。接著由《消失的情人節》、《魚路》、《親愛的房客》、《修片林小姐》以及《大佛普拉斯》輪番呈現給觀眾最樸實也純真的感情洗禮。十月三日中午十二時至五日中午十二時,線上將播放《未來無恙》、《大餓》以及《再會啦白宮》,讓民眾在疫情後期能夠享受在家舒服且安全地享受電影所帶來的的閒情逸致並與摯愛、家人或朋友一同分享或省思。十月五日至八日,波士頓台灣影展邀請到四位知名導演:賀照緹女士《未來無恙》、謝沛如女士《大餓》、黃程瀚先生《初心》以及陳有傑先生《親愛的房客》進行映後座談,考量到時差與疫情安全,映後座談將於Zoom上進行且一天僅安排一場於東岸晚上八點或九點(親愛的房客)。藉由深度與導演的訪談,我們希望能讓影迷有機會將人生百味的體驗有完美的甜點收尾。
影展活動網址: https://fb.me/e/1NfqziKfZ
線上購票網址:https://ppt.cc/fFb1Lx
電影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甚麼荷里活重啟大量經典,又製造大量失望? | 盧斯達 on Patreon】
後來揭穿了 2008 上映的 《007 量子殺機》敘事鬼五馬六,是因為當年荷里活編劇在搞罷工。越成熟的工業就越趨向流水作業,即「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現在我們可以擁有《沙丘》、《基地》這種西洋科幻老經典的新影視版本,一方面是由新資本催生的,也是由於工業已經不再那麼著重「原創電影」所致,所以他們會將資源放到重啟經典的計劃,很多已經逐漸被遺忘但其實很迷人的 IP 也得到翻新。
這種繁榮和工業背後的某種枯萎其實是共生的狀態。迪士尼式文化工業體系手下擁有他們的一列經典粵劇,可以不斷改編和重製經典,最後導致該年的大部份高票房電影,都是系列電影,原創劇本能夠拍成荷里活大片好像已經非常革命性。然後近年來一班影壇大佬都在炮轟「 Marvel 作業」,馬田史高西斯直指很多 Marvel 電影都不是電影,後來導演 Denis Villeneuve (異星入侵、銀翼殺手 2049、沙丘) 也跟了帖,表示那些 Marvel 電影只是同一條公式不斷「複製貼上」。
這其實很好理解,也不是那種失去儀態的互嗆。很多 Marvel 超級英雄片自然都是「電影」,它們的格式就是「電影」;但那些導演在裡面是在討論,有一些故事、鏡頭、色彩或者剪接「有電影感」(cinematic) ,他們終其一生都在追尋那種「有電影感」的東西,而他們似乎在批判「作為電影格式的內容,卻缺乏電影感」這件事。至於甚麼是 cinematic ,就要你是他們那種領域才會知道,但「電影感」不只在電影裡出現,在短片、相片、廣告、劇集都可以有電影感。Ridley Scott 就拍過一個 Hennessy X.O 廣告短片,他肯定覺得這個廣告極有電影感——但難道不是嗎?
雖然,你也可以完全劣評那個廣告,所以「有電影感」不一定代表「你會喜歡」,不一定會賺錢,它確實是一種獨特的審美,但只是整個光譜的一支。甚至從整體票房來說,人類也很喜歡「沒有電影感」的電影。在一部電影裡打算完成整個故事的電影也似乎在減少。有設定或劇情上的空洞甚至是一件好事,可以之後補完,發展更多關聯作品,而追尋這些作品互文性和設定細節,在流行文化中也成了宅度可以很深的「彩蛋學」。
所以「重啟經典」就成為這個時代荷里活的顯學,但我們和經典明顯水土不服,從系列作品重啟並紛紛仆街的不同例子,我們發現雖然這一代創作人都是喝上一代的經典奶水長大,你拍黑幫片甚至只是那一段用了一點黑幫元素,你不可能沒看過《教父》。但如果 (只是如果) 今日荷里活「重啟」教父,多數會變成怎樣?「教父」一定會成為一個飽受攻擊、虛偽、截肢的角色,甚至「黑幫片」這個類型也會被解構,而重點多數會轉移到劇中的新角色,例如是女人、黑人、跑腿、黑幫中的精神病患問題等等。因為存在於這個時代的我們,經典的精神對我們已經遙遠到不可能正確或客觀領會。當然我們還可以用最新的串流方式重看《教父》,但不毀掉《教父》的方法,最好就是不碰它。
《星球大戰》也是這個處於這個困境。星戰對很多人都是這樣:從來不抱期望,但你拍了出來,總會看看它搞成甚麼樣子。然後設定為 7、8、9 集的重啟,最近又被正傳的剪接師狂鬧,直指迪士尼的主席「根本不懂星戰的魅力」,又有消息說這三集會被視為黑歷史,再重啟。
星戰的魅力是甚麼不太好總結,但迪士尼拍出的三部曲帶來的詭異感覺也一樣難以總結。
製片方面對經典的龐大壓力,也許都寄托了在 Adam Driver 那個角色,面對自己心目中難以企及的標竿,真是六神無主,顛倒夢想。有時你很想模仿父親,就像他會模仿黑武士,後傳也基本上全部使用星戰的龐大設定,但同時你也很想殺死父親,所以劇組為了培育「本世代的英雄」而逐一殺死經典角色,最後經典角色殺死了,但「本世代的英雄」卻沒有扶植出來。
「第 8 集 」似乎表達出弒父的激情,但這企圖心可能遭遇類似《正義聯盟》被掐死的事件,又可能本身的企劃本身就是這麼差。總之,兒子總是想掐死父親,這激情被寄托昇華在希臘神宙斯推翻父親的故事之中。為甚麼中東人西方人都想掐死猶太人,都可以總結以宙斯那種想推翻父親 (更古遠的存在) 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