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02/14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2月⠀
⠀
❶ 特斯拉以15億美金投資比特幣⠀
⠀
▍Elon says ⠀
⠀
本週特斯拉宣布以15億美金買進比特幣,未來也將開放比特幣作為支付特斯拉汽車的選項後,讓比特幣在24小時內狂漲了20%。⠀
⠀
特斯拉在美國證管會(SEC)的...
【02/08-02/14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2月⠀
⠀
❶ 特斯拉以15億美金投資比特幣⠀
⠀
▍Elon says ⠀
⠀
本週特斯拉宣布以15億美金買進比特幣,未來也將開放比特幣作為支付特斯拉汽車的選項後,讓比特幣在24小時內狂漲了20%。⠀
⠀
特斯拉在美國證管會(SEC)的申報文件上表明,在維持充裕營運流動性的條件下,他們將多餘的現金拿出來投資,進行資產分散和投資最大化。而15億美金的投資金額大概佔特斯拉現金儲備的8%左右。⠀
⠀
簡而言之,就是特斯拉現金多到有剩,讓他們決定做更多元的資產配置。⠀
⠀
當然,對於ㄧ家手頭比較緊(現金少)的企業來說,投資在比特幣上絕對不會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比特幣具有高波動性的性質,投資風險太高。但是在許多大型機構開始接受,甚至投資比特幣後,相信對於許多寬裕的企業,比特幣投資的門檻也降低許多。目前市面上,除了特斯拉之外,還有大廠如MicroStrategy(一家商業軟體開發的公司)、Squre(電子支付系統)在去年也分別以4.25億美金和5000萬美金購入比特幣。⠀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來特斯拉的執行長Elon Musk一舉一動都備受全世界的關注,他目前大概也是擁有世界上話語霸權數一數二的名人。只要在Twitter上隨便 #bitcoin 就可以讓比特比漲個15%。之前Elon 幫他家裡的狗在電商網站Etsy買了條手工編織的羊毛帽之後,在推特上寫「I Kinda Like Etsy」,也馬上讓他們在盤前漲了8%。⠀
⠀
❷ 迪士尼關閉 Blue Sky Studios⠀
⠀
▍動畫電影成本?迪士尼考量?⠀
⠀
迪士尼將在4月份完全關閉 Blue Sky Studios。Blue Sky 之前是二十世紀福斯(現改名二十世紀影業)的動畫部門,曾經製作出全球32億美元票房的知名動畫《Ice Age 冰原歷險記》系列。後二十世紀福斯因經營不善,在2019年3月被迪士尼併購,當時外界就紛紛預測Blue Sky遲早也會被併入迪士尼本身的動畫片廠體系。⠀
⠀
Blue Sky 在《冰原歷險記》之後的作品表現並無特別亮眼。然而動畫電影的製作往往比一般電影更加繁複,其所需的人才大多為高技術含量人才(例如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等)且需幾百人共同合作。人力和技術使得動畫電影的成本非常高昂,製作一部優質的動畫電影至少要花費5千萬美元。⠀
⠀
而實體遊樂園收入一直是迪士尼的金雞母,根據迪士尼2019年的財報,「遊樂園、體驗與周邊產品」項目的營收與利潤遠超過「電影娛樂」。2020年因疫情的緣故,迪士尼遊樂園無法營運,使迪士尼面臨財務吃緊的狀況,無法在同時供養多個動畫片廠。⠀
⠀
此外,迪士尼也決定將只差10個月就要完成,由Blue Sky出品的動畫《Nimona》整個棄置T T⠀
⠀
p.s. 千層編推薦對動畫電影製作有興趣的腦粉,可以看紀錄片The Pixar Story (2007)⠀
⠀
❸美交友軟體Bumble上市報捷⠀
⠀
▍交友軟體紅海中的新亮點?⠀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使用過交友軟體的經驗呢?以利編覺得要在網路上跟素未謀面的女生聊天真的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尤其是生性害羞內向,每次要主動發起話題就需要苦思良久才敢行動。不過這週傳來的新聞,可能為廣大的單身男性送上新的福音。⠀
⠀
在上週全台開心放年假時,美國股票市場迎來了一位生力軍。交友軟體Bumble在10日正式公開上市,以每股43元的價格發行,在短短幾天股價就水漲船高,截至今日已來到75元的高價位。這樣的成功不僅讓公司籌到21.5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也順勢讓創辦人赫德(Wolfe Herd)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的億萬女富豪。⠀
⠀
大家可能會感到好奇,全世界交友軟體百百種,能玩的花樣基本上都嘗試過了,究竟Bumble為何能獲得這麼多美國投資人的青睞?其實這款軟體最特別的倒也不是介面或配對系統,而是擁有對話發起權的對象。⠀
⠀
以往的交友軟體都是男生必須主動接觸異性才有聊天機會,但過去曾為Tinder共同創辦人的赫德翻轉了這樣的刻板印象,在Bumble中只有女性才有發話主動權。目前該軟體已經在美國擁有超過1億的註冊用戶,付費轉化率也高於其他程式,相當受到美國民眾的喜愛。⠀
⠀
以利編個人覺得這樣的交友軟體到亞週國家可能不太吃香。畢竟文化風情相對保守的我們,大多仍習慣男性主動的交友慣例。不過以利編也鼓勵各位單身的腦粉去嘗試不一樣的交友方式,也許明年情人節就不是一個人過囉~⠀
⠀
▶文案 #腦編 #千層編 #以利編 🖋⠀
製圖 #以利編 🎨⠀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愛心、或是分享文章讓更多人看到🙌⠀⠀
📍當然別忘了追蹤 @big.brainhole,我們每週一、六固定分享商業新知🤯⠀⠀
📍更多商業時事請看 👉 #腦洞商業時事⠀⠀
⠀
#腦洞大開#bigbrainhole#腦洞商業時事#特斯拉#比特幣#現金#狗狗幣#迪士尼#動畫#電影#成本#樂園#財務# blueskystudios#美股#Bumble#交友#交友軟體⠀
電影成本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活屍大軍》的另類特效合作 演員也能用事後合成
巴帝斯塔其實從未見過「直升機駕駛員」Tig Notaro
演過《星際異攻隊》系列的摔角巨星巴帝斯塔,最近為電影《活屍大軍》受訪時,被問到拍片時最大的驚喜時,他給出了一個很意外的答案。
是的,他從未見過飾演伶牙俐齒的直升機駕駛員,同時也是知名脫口秀主持人Tig Notaro。
怎麼回事?他們不是演了一整部電影嗎?
故事必須拉回一年多前,導演查克史奈德為《活屍大軍》完成選角,並結束大部分的拍攝時,原本飾演直升機駕駛員的Chris D’Elia卻被控訴性騷擾,而且證據確鑿,讓查克與製作團隊決定換角,也找上了Tig Notaro。
但問題來了,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很難再度召回同樣陣容演員群聚,外加電影成本近一億美金,Netflix也不願意再度重拍。
查克史奈德於是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找來Tig Notaro之後,並請她獨自在綠幕前拍攝,再透過合成,與其他演員搭配,就完成了最終版的《活屍大軍》。
所以,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Tig幾乎有9成以上的戲,都是獨自入鏡,沒有與其他隊員同框。
再加上疫情關係,讓演員盡量減少移動,所以巴帝斯塔在宣傳期間也沒見過Tig,他們至今沒碰過面。
這技術對許多人來說十分驚喜,包括男主角巴帝斯塔。
「太奇怪了,我到現在還根本不認識Tig,我覺得我應該要認識她,我想看到她,然後抱抱她,並且跟她說她的表現如何,我已經跟其他演員當面祝福過,但我還沒跟Tig說,因為我到現在還沒見過她呢,我認為她很棒,在電影裡表現也令人難以置信。」
巴帝斯塔並大讚這項神奇的特效技術。
「很奇怪,因為我其實不在那裡,但當我看這部電影時,我覺得我在裡面...但我不覺得這部電影錯過什麼,任何不知道真實情況的人都不會覺得奇怪,Tig的表現很好,她與其他人的化學反應也很讚。」
新聞:https://www.cinemablend.com/news/2567856/army-of-the-deads-dave-bautista-reveals-one-thing-that-really-bothers-him-when-watching-movie
Netflix
#armyofthedeads
#活屍大軍
電影成本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etflix 4.65億美元搶標的《鋒迴路轉》續集如何擾動串流戰局】#葉郎串流筆記
上個月中,Netflix 傳出以令人咋舌的4.65億美元天價向導演 Rian Johnson 買走他籌備中的2部《Knives Out 鋒迴路轉》續集電影。
考量到第1集成本僅只4千萬美元,這坐地起價10倍的2部續集電影光價格就已經寫下歷史。更重要的是作為好萊塢近年越來越罕見的原創賣座電影(非續集、重啟或改編),《鋒迴路轉》原本被視為好萊塢找回原創活力、對抗串流的秘密武器,現在卻搖身一變成為串流陣營第一線的最大支火砲。
這2部造價驚人的《鋒迴路轉》續集接下來會怎麼擾動「好萊塢 vs 串流」的戰局?
Marvel 漫威近日發佈了一支新的行銷影片,回顧了過去十多年的漫威電影之外,也一口氣發佈了漫威電影宇宙第4階段共10部電影的片名、上映日期和部分畫面片段。
其中最令人側目的大概就是剛剛以《Nomadland 游牧人生》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趙婷執導的年底新片《Eternals 永恆族》。一個坐擁奧斯卡、金球獎和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導演必須為漫畫中擁有變形能力的外星人超級英雄打工,說明了好萊塢工業體系現在的結構性問題:再優秀的說故事者都得說別人的故事。
這就是為什麼2019年底跨2020年初賣出3.1億美元全球票房的《鋒迴路轉》被認為是一帖治療好萊塢的救命藥方。
同一年的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就說明了一切:雖然《Avengers: Endgame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以將近28億美元打破了所有影史記錄,但整個排行榜中一路要到第17名的中國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才是原創電影(非續集、重拍、改編自其他媒介既有內容)。更慘的是好萊塢自己的原創電影只勉強以英美合拍的《1917》拿下23名,而100%純美國原創電影《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從前,有個好萊塢》則是緊追在後的第24名。
好萊塢歷來面對危機的安全牌就是千篇一律地推高預算、堆砌卡司,講一個已被驗證過無數次、確定觀眾一定會喜歡的陳年 IP 故事。理由就是這樣的產品(配合鋪天蓋地的行銷)風險會大大降低。於是一整年下來發行的每一部電影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就好像全出自同一個宇宙的規格化產品。越來越稀罕的例外則是《John Wick 捍衛任務》、《A Quiet Place 噤界》和《鋒迴路轉》等幾部幸運獲得投資、製作和發行,並廣受觀眾喜愛的原創電影。
成本的節制也是這幾部電影成功的關鍵。
推高預算、堆砌卡司(同時也使預算再翻一級)都是好萊塢對付不安全感的工具。結果就是有些出色的電影明明受到足夠觀眾的喜愛,卻因為製作過程中過度加碼預算,使它被迫賣得像超級英雄電影一樣好才能算成功。《Blade Runner 2049 銀翼殺手2049》就是最好的例子。
《捍衛任務》、《噤界》和《鋒迴路轉》的成本都落在2到4千萬美元這個微妙的區間,使它們的投資報酬率從一開始就有很好的起跑點。這也是為什麼 Paramount 從去年到現在已經數度延後《A Quite Place Part 2 噤界2》檔期明明成本僅1700萬美元,迄今仍小心翼翼地抗拒上映的理由。原創IP已經是好萊塢瀕危生物,使牠們比《Godzilla vs Kong 哥吉拉大戰金剛》這種規模的成本巨獸更脆弱、更需要小心保護。
以《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而崛起的中型片廠 Lionsgate 自該系列電影完結之後就陷入被漫威和DC電影夾殺的尷尬處境,天上掉下來的高CP值電影《鋒迴路轉》正是他們迫切需要的新起點。
然而半路殺出程咬金,Lionsgate 將《鋒迴路轉》發展成系列電影的機會就這樣硬生生被 Netflix 劫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文還有4.65億背後的數學公式、影音串流產業的「直接向產地買」策略和 Netflix 那張令人無法回絕的空白支票......
全文刊載於 INSIDE 新專欄「葉郎串流筆記」。全文由此去:
https://bit.ly/2RUm6IJ
電影成本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740 萬美金,對好萊塢來說這是筆小數字,連如今好萊塢所謂的「中小等級電影」,成本都超過這個數字,而如果這是指電影成本,那這部電影稱不上賺錢。但這個數字代表著歷史地位:影史票房冠軍《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與亞軍《阿凡達》的票房差距,就只差 740 萬美金,這是既遙遠又接近的距離。
.
而就在這幾天,這個距離消失了:中國市場重映了《阿凡達》,讓影史票房冠軍寶座在三年內再次易主,《阿凡達》又是我們有史以來帳面數字最多的電影票房冠軍。
.
這個反敗為勝,多少得感謝武漢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