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子天平單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子天平單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子天平單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子天平單位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

  • 電子天平單位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電子天平單位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0 19:50:34
    有 1,840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國產高端疫苗宣布二期解盲成功,將配合政府需求量產;今日新增263本土病例,為社區廣篩將開放診所自費與居家快篩;台北市坦承診所打疫苗監督疏失,再公布共6家診所取得疫苗】
     
    國產疫苗高端今(10)日下午5點舉行二期解盲記者會,高端執行副總李思賢表示,結果顯示安全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皆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在不分年齡層的受試者中,血清陽轉率達99.8%,宣布該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生成性實驗成功,未來將做三期實驗,目前先將解盲結果和相關資料給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說,解盲結果跟緊急使用授權無關,還要合併其他研究和科學數據,綜合判斷後送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才會有施打可能性,但現在還沒辦法預測是否審核通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則公布新增263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新增28例死亡,確診分佈仍以新北市最多112例,其次為台北市58例,苗栗縣43例。衛福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從發病日和採檢日來看,整體疫情有向下趨勢,「但狀態並不明顯。」
     
    為了找出社區潛藏病例,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社區廣篩四大策略,首度開放診所自費快篩和居家快篩。陳時中表示,目前已有2家廠商申請引進居家快篩試劑,食藥署會盡快審查,預計下週公布居家快篩相關指引。
     
    ■高端二期解盲成功,將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
     
    今早食藥署公布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包括需審查臨床資料、安全性與療效評估三大標準,其中療效評估方面將採中和抗體效價不能低於AZ疫苗,並研商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採用免疫原性(中和抗體)作為替代療效指標。
     
    備受矚目的高端疫苗解盲,該公司股票今日暫停交易,於今天下午5點舉行二期解盲記者會。執行副總李思賢表示,根據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解盲結果顯示,疫苗的安全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皆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在不分年齡層的受試者中,血清陽轉率達99.8%,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662。血清陽轉率是判斷受試者是否成功產生對抗病毒免疫反應,99.8%表示免疫生成性很好。
     
    不過二期試驗尚無法證明疫苗保護力,李思賢表示,二期臨床主試驗仍在繼續中,受試者將繼續完成6個月追蹤,會盡快將期間分析數據及研發相關文件,送交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也會持續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常規藥證為目標,另會比照國際,用免疫橋接試驗證明保護力足夠。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今年配合政府需求,至少準備了1,000萬劑疫苗原料,期待明年國際認證順利,備妥上億劑生產能量,不過目前全世界都在搶原料,仍要看客觀條件是否能配合。他也對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很有信心,「安全非常重要,這疫苗看起來真的是安全,免疫原性也符合當時實驗設計預期,我們抱持很樂觀態度。」
     
    今天下午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被媒體詢問,高端解盲成功與否,是否影響未來台灣疫苗施打計畫?陳時中說,解盲結果跟緊急使用授權無關,還要合併其他研究和科學數據,綜合判斷後送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才會有施打可能性,但現在還沒辦法預測是否審核通過。
     
    ■疫情整體趨勢平緩向下,傳首例醫護染疫死亡
     
    今天新增的263例本土病例,124例男性、13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5月22日至6月9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1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8例,苗栗縣43例,桃園市14例,基隆市12例,彰化縣10例,花蓮縣7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2例,宜蘭縣、臺東縣及臺南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93例中,84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4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以確診案例7日平均值來看,今天平均值是303例,為兩週以來新低。陳時中表示,從發病日和採檢日來看,疫情整體有向下趨勢,但狀態並不明顯,仍要持續注意。
     
    今天新增的28例死亡個案,男性21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9日,死亡日介於6月1日至6月9日,25人有慢性病史。此外,今天疑似出現首起醫護染疫死亡案例,台大醫院昨天收治一名病患,到院前即死亡,是三重一位基層診所醫師。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是看到媒體報導才知道,會再去了解,初步了解他在死亡7天前有接種過AZ疫苗。
     
    ■苗栗縣電子廠群聚再增43例,持續禁止產業類移工外出
     
    苗栗縣電子廠群聚案仍持續擴大,今天確診病例43例,包含男性26位、女性17位,其中外籍移工40例、本籍3例,京元電子相關11位、智邦科技28位、新竹力晶積成電子相關1位、京鼎精密科技2位、台欣生物科技1位,好消息是,附近的頂埔里社區快篩293人全數陰性。
     
    至於苗栗縣長徐耀昌在8日宣布全縣移工除了上下班,禁止外出,遭質疑超越第三級警戒規範,沒有法源依據,且使得外籍家庭看護無法帶被照顧者去領藥、就醫,昨天內政部次長、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也表示,苗栗縣要回歸第三級警戒規範。今天苗栗縣政府改口,考量目前發生移工群聚感染皆為產業類移工,尚無社福類移工確診案例,且看護工大多與被照顧者同住,較無群聚感染風險,在兼顧防疫及民情前提下,滾動式調整社福類移工「非必要不得外出」,如就醫、領藥、被照顧者需至醫院復健、洗腎等,皆可由社福類移工陪同,然而產業移工仍維持不得外出的禁令。
     
    ■ 擬開放居家快篩,下週訂快篩指引
     
    近日許多專家學者都呼籲廣設快篩站,甚至引進居家快篩試劑。今天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公布廣篩四大策略,除了這波本土疫情剛開始就廣設的社區篩檢站、企業自主快篩,另首度開放診所自費快篩和居家快篩。
     
    陳時中表示,目前已有2家廠商申請引入居家快篩試劑,食藥署會趕快審查,讓它儘速進來,如果在家快篩呈陽性反應,民眾要自己通報衛生局,安排進一步的PCR核酸檢測,或者可以自己到採檢點直接做PCR,相關的居家快篩指引一週內會出來。
     
    ■ 台北市再爆共6家診所取得202瓶疫苗,未來將公布疫苗流向
     
    針對台北市好心肝診所被檢舉幫志工施打AZ疫苗,台北市政府昨天坦承內部把關有疏失,將對診所重罰200萬元,並交由司法單位調查本案始末。台北市今早11點再召開臨時記者會,市長柯文哲表示,除了給好心肝診所115瓶疫苗,另外也給了4家小禾馨診所(大安、民權、士林、懷寧)共85瓶疫苗,和眾診所2瓶,總共配發給這6家診所202瓶疫苗。柯文哲則坦言要檢討管控流程,「怎麼會這麼輕易就讓疫苗流出去?」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則在台北市下午的記者會上口頭請辭,並表示個人督導不周,「應該要付出最大的責任,已經跟市長口頭請辭。」但柯文哲會後表示目前全案進入調查,待調查出爐、釐清真相後再做相關懲處,並表示未來台北市將公布疫苗分配的詳細流向,以昭公信。
     
    ■ 北市、中央拿公文隔空交火,指揮中心:「未來將直接裁罰行為人」
     
    對於外界質疑台北市政府是否違規將疫苗交給診所,柯文哲上午在記者會上拿出公文表示,指揮中心曾在4月21日發文指出,若合約醫院庫存量過多,評估無法在效期內用畢,可在衛生所、衛生局協助下,配送疫苗到其他合約醫院、非合約醫療院所,讓疫苗儘速使用。後來疫情攀升,大家急著打,公文前後一直變化,4月21日公文的確是說若打不完看怎麼樣把它打掉,但他也補充,疫苗發到這些診所,該檢討還是會檢討。
     
    對此,今天下午陳時中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同樣拿出該公文隔空交火,表示4月21日的確有發此公文,但那時候狀況是大家不太願意打疫苗,在5月24日後,疫苗需求大增,ACIP(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會議就說只開放一到三類人員施打,而且4月發文時那批疫苗效期是到5月底,這次事件的疫苗效期則是到8月,事實上沒有用不完的情形。不過陳時中認為,不要太苛求這件事(指台北市將疫苗交給診所),重點是疫苗有無針對一到三類人員施打,他也表示,為避免再發生台北市的狀況,若沒有按照施打對象接種,「未來會針對違法事項嚴正法辦,不會用減配當處罰手段。」
     
    ■ 3例境外移入,首度出現打了疫苗還是染病案例
     
    今天有3例境外移入,其中一例案12294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曾在4月9日及4月30日在美國完成2劑輝瑞/BNT疫苗接種,卻在今天確診,是台灣首例接種輝瑞/BNT疫苗卻還染疫的案例。
     
    指揮中心指出,這名女性是在6月3日自美國返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7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但未就醫;6月9日,個案的同住家人出現發燒症狀,經就醫採檢後確診,同日安排她採檢,今天確診,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疫苗對重症和死亡保護力非常好,輕症雖然會有保護力,但不是100%,若確診病毒量較低,傳播力會較弱一點,但還是鼓勵要接種疫苗,接種完後個人防疫措施還是要遵守,戴好口罩、勤洗手。
     
    ■ 端午節國道流量管制少於以往連假二分之一
     
    這週末就是端午連假,陳宗彥表示,為了避免民眾移動,將針對高速公路進行流量控管,6月11日晚上9點到6月14日24點止,將進行匝道管制,控制流量在平常連假交通量二分之一以下,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外出。
     
    經過連日呼籲後,目前連假高鐵運量下降到3.8萬,台鐵約2.6萬張。陳宗彥呼籲,真的有必要返鄉,要遵守三級警戒措施,做好自我健康監控,跟家人相聚也要做好防護。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黃適敏;攝影/張家瑋、楊子磊、許𦱀倩、蘇威銘)
     
    #延伸閱讀
    【COVID-19國產疫苗信任危機走火關鍵──比臨床試驗更需要「解盲」的決策過程】https://bit.ly/3pyEdAZ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iiIFCc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高端疫苗 #居家快篩 #苗栗 #群聚感染 #移工 #好心肝診所 #端午連假

  • 電子天平單位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26 15:27:52
    有 190 人按讚

    【02/26 星期五 絕對音樂】

    「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
    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
    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裡充當配角。」
    SO~~好好照顧自己,請相信所有愛你/妳的人,
    不為別的~~~只因為是你/妳……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有一件溫暖的小事,叫陪你吃飯】

    我一個朋友,有一個保持了多年的習慣,不管多忙,每個月一定要跟兩個最好的朋友吃頓飯。菜色怎麼簡單都好,哪怕只是一碗炸醬麵。
    其實,要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約著見一面,吃頓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跟幾個朋友約吃飯,每次都說,什麼時候約著一起去啊。對方回,好啊好啊。可“什麼時候”真的就成了一個未知數。有那麼一天,訂好了桌子,信誓旦旦地要去赴約了,碰巧老闆臨時讓你加班,說好的聚餐就又耽擱了下來。

    我問那個朋友,你是怎麼堅持那個習慣的?或者,時間久了,這種習慣會不會就變成了一個形式?
    朋友說,“我一直覺得,朋友圈再怎麼大怎麼多,也比不上和朋友吃碗麵條。現代科技是很發達,可是,畢竟不如面對面來得溫暖。熱氣氤氳中,朋友見面聊天,相談甚歡,還一眼就能看出你胖了,他有黑眼圈了,看你不太開心啊……這些真不是在冷冰冰的電腦或者社群軟體背后能夠感受到的。”

    那麼,你有多久沒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頓熱氣騰騰、推心置腹的飯?
    我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並且覺得跟家人朋友吃飯原來是件如此正式、需要慎重作答的事,是在去年。
    那次,我代表公司去外地出差,跟另一家公司商討合作協議的細節。那天的會議一直開到凌晨五點,依然有許多細節沒有達成共識,於是決定回房間休息三個小時,然後再議。對方工作團隊中有一個30出頭的小伙子,立馬收拾東西,急匆匆地要往家趕。
    「就在旁邊的酒店湊合一晚上吧!」他的同事說。「你這路上往返就得兩個小時呢。」
    他笑著搖搖頭,打個出租車走了。

    他趕在老婆起床前到了家,輕手輕腳做好了早餐——她最愛吃的三鮮麵,外加一片烤麵包、一個荷包蛋。兩個人迎面對坐,笑意嫣然,邊吃邊聊些工作、生活上的瑣事。等她吃完,他快速地收拾完碗筷,在八點鐘前又回到了會議室。
    中午開完會,正好跟他一起下樓去自助餐廳,於是就聊起來。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說,這幾天老婆身體不太舒服,請假在家休養,而他工作這麼忙,晚上回到家,老婆都睡了,所以,陪老婆吃頓早餐,是他們一天唯一能說會兒話的時間。他不想錯過。

    我問:“你們是剛結婚不久嗎?還處在新婚甜膩的階段。”
    “不是,我們認識十多年了,結婚五年,孩子兩歲。”
    我有些詫異了。這樣的狀態,照理說,不太會這麼在意一頓飯要不要在一起吃的啊。
    小伙子說,之前其實也不這樣。在那半年前,他得到老板賞識,升了職,從此似乎每天都有寫不完的項目計劃,見不完的客戶,接不完的電話,回不完的郵件。早上天不亮就出門,披星戴月回家,早就成了常態,往往連周末都有忙不完的工作。
    幾個月下來,有一天,突然覺得心慌無力,站不起來,眼前一黑,就那麼倒在了電腦旁。同事趕緊扶他躺下,又打了急救電話,送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心臟累出了毛病,這下不得不休息了。
    養病期間,父母過來照顧他,每天換著花樣兒做他愛吃的。老婆給他送到病房來,就坐在床邊,看著他慢慢吃完。
    “我那時就在想,假如當時有個萬一,醒不過來了,我最遺憾的是什麼。有一個項目沒有爭取下來?最想要的那輛車終於還是沒有存夠錢買?說好的換個三房的房子,結果還是只能擠在窄窄小小的房子裡?答案都不是!
    他說,“我竟然覺得好久沒有跟家人吃一頓像樣的飯,怎麼那麼讓人難受呢?”
    於是,他開始重新思考人生如此匆忙的意義。現代社會,越來越多元,包容性也越來越強,可對於成功的衡量標準怎麼還是那麼單一?考上名校,有份高收入的工作,開著好車,住著豪宅,的確是人生贏家。但能陪伴在家人身邊,能常常跟他們踏踏實實地吃頓飯,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我想起另一個朋友,被單位派駐國外兩年。任期結束前,領導找他談話,問他是否願意再延一個任期。他開始糾結,駐外的好處是,收入比在國內高不少;缺點是,特別忙,而且由於時差的關系,經常會出現他還在睡夢中,國內的電話又打來的情況。但他想著,不如趁自己還年輕,多賺些錢吧。情感的天平就這樣傾向於再在國外待兩年。
    他回國休假那天,一進家門,就看到飯桌上擺著一大碗山藥燉羊肉。爸媽一個勁兒地讓他多吃,說有養胃的功效。他這才想起來,有一天,他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訊息,說因為加班,生活不規律,胃不好了。父母的電話、老婆的電話,很快就打了過來。他應付了兩句,趕緊又投入到工作中。沒想到,家人一直惦記著,知道他一個人吃不好飯,就希望他回家時,能幫他好好調理調理身體。
    這種久違的溫暖,讓他回憶起過去——上學時,每天早上出門之前,媽媽都問他今天想吃點什麼;剛結婚那會兒,一有空閑就跟老婆手牽著手去菜市場;離開家了,每年春節前,媽媽老早就開始張羅他愛吃的東西,盼著他回來。可是,什麼時候,我們忙得忘記了那些溫暖,忘記了那些期盼,忘記了那些陪伴。
    家人那麼愛你,如果你忙得連吃口熱飯的時間都沒有,他們會心疼的。如果他們準備好一大桌子你喜歡的飯菜,你卻忙得沒時間回家,他們會失望的。如果你愛的家人一直生活在心疼和失望中,你再努力奔忙,又有多大意義呢?
    就因為那碗羊肉,他決定不再延期。他說,年輕人要拼搏要奮鬥,這沒有錯。但我們是不是常常以此為藉口,過度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等忙完這個項目再說,等熬到下個月再說,等賺到這筆錢再說……等來等去,你發現,有很多事情,如果今天不去做,可能就再也來不及了。

    之前看過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孩子費力地用筷子夾菜,夾不起來,急得大哭,終於吃到嘴裡,就破涕為笑;大人還沒坐齊,一個孩子就拿著筷子想去夾菜,被爸爸阻止,直到長輩先開動,孩子才能伸筷子;一個年輕人過年回家,跑到廚房看老媽做飯,老媽夾起一塊肉就塞到兒子嘴里;一個老漢獨自在家過年,鄰居叫他一起吃團圓飯,他有些不好意思,鄰居熱情地說,“就是多雙筷子嘛”……
    為什麼一雙筷子能寄托中國人那麼多的情愫?這其中,有文化的淵源,有家風的傳承,更有滿滿包含對闔家團圓、彼此陪伴的祈願。
    而現在呢,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交通是越來越方便了,可回家的路,卻怎麼越走越長了?通信也越來越便捷了,可是,我們見面的時間怎麼反而越來越少了?我們一起吃頓飯,怎麼就變得越來越難了?

    我知道,你很忙,是為了給自己和家人更好的未來。
    只是,不要讓忙,成為不好好回家吃飯的理由。
    不要讓電子產品,沖淡了我們渴望彼此陪伴的溫情。
    我知道,你真的很忙,你有那麼多事需要去處理。
    但是,有一件小事,叫陪家人朋友吃頓飯,那種溫暖,你一定不要錯過。

    (文章來源:http://xintype.club/doc97304/1579)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