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話趨勢-電動車】便捷、智慧隨行!精選11家人氣電動車,節能減碳新寵兒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家都避免在室內群聚,也會多安排戶外空曠地方運動散心,當作休閒娛樂。即使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需留意通風與安全性,建議平時可備台代步工具來滿足交通所需。近年來全球節能減碳環保意識抬頭,各式電動代步工具...
【凱鈞話趨勢-電動車】便捷、智慧隨行!精選11家人氣電動車,節能減碳新寵兒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家都避免在室內群聚,也會多安排戶外空曠地方運動散心,當作休閒娛樂。即使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需留意通風與安全性,建議平時可備台代步工具來滿足交通所需。近年來全球節能減碳環保意識抬頭,各式電動代步工具大行其道,一次兼具時尚、節能、運動、便利等特性,迅速成為都會新寵。這次特別精選11款電動車,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喜好挑選
➡️什麼是電動車?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環保觀念的宣導,電動車越來越普及,成為許多都會族首選的交通工具。所謂的電動車,不需要靠燃油,只需要充飽電即可騎乘,亦不會排廢氣污染環境。根據交通安全法規第69條及69-1條規定,慢車種類及名稱分成「腳踏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最常被搞混的則是「電動機車」及「電動自行車」,外觀看似都像機車,騎乘方式也相近,都不需要踩踏,只要催下油門即可騎,不過,騎電動自行車免牌照、駕照、稅金、安全帽,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五公里以下
🔸電動輔助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五公里以下,且車重在四十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電動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五公里以下,且車重不含電池在四十公斤以下或車重含電池在六十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建立「防禦駕駛」觀念,就能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即是提醒駕駛人及用路人,應注意週遭情況,包含路口、轉彎、氣候、視線及勿違規侵犯他人外,更應從目視、耳聽的察覺,進一步認知並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意外之警覺,進而預先採取必要措施,以避免事故的一種駕駛用路哲學。廣義的防禦駕駛觀念與應用範圍如車輛駕駛人、機車騎士、行人等所有用路人,由增進認知能力,進而提升交通安全
騎車時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也應認知以下安全行車要領:
(一)戴安全帽並緊扣帽帶,全罩式安全帽防護效果更佳
(二)車輛若有後照鏡,應調整為幾乎無視覺死角的角度
(三)機車附載乘客應跨坐、雙手環抱駕駛人腰部,以確保行車穩定度
(四)行車前應充分睡眠、評估體力,勿疲勞駕駛;行車時隨時保持高度專注,每1小時擇適當地點休息片刻等交通安全觀念
#SEic單車工廠Urban Drivestyle電輔車
取得歐盟專利認證、台灣合法上路閃電標章、電動助力自行車合格認證,加長型坐墊方便闔家出遊,具備後高貨架、後低貨架、後貨籃、加長後座椅墊、前貨架、後拖車....等多功能擴充配件
#SupersocoRU
無鑰匙啟動,輕鬆操控。自主研發的BMOS智能中控系統,與速珂電動APP完美結合,免除後顧之憂。高彈海綿加寬加厚坐墊,直徑寬度達255mm,柔軟舒適,暢快騎行
#BESV
Votani H3 秉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注入BESV工藝美學,簡潔俐落的外型,搭載BESV 獨家動力驅動系統Algorhythm。配載科技感的操控儀及自動環境感應式頭燈,讓騎乘更安全便利。搭載高容量電芯 252Wh (36V, 7Ah)電池,具備可抽取特性,讓充電更便利
#iMiróSIVRAC 摺疊電動輔助自行車
採用卓越簡約的電動腳踏車體設計,實踐快速收納、輕巧移動與隨走隨行三大優勢。一鍵切換助力、推行與運動三種行車模式,採用LG高品質電芯,優秀的低自放電,讓電池養護更輕鬆
#GOGOROeeyo
Eeyo™ Smartwheel 是Gogoro專為城市通勤量身打造的智慧輪轂,精巧將馬達、電池與感測器等技術合而為一。踩踏瞬間,Eeyo™ Smartwheel 即感測力道並輸出輔助,讓你輕鬆享受旅程
#CARSCAMSP1
350W無刷輪穀馬達,靜音省電,高效能電機,外掛式水瓶式鋰電池,方便拔取充電。LED超亮車頭燈及多功能車尾燈,夜晚安全騎行。高級高碳鋼折疊車架,輕鬆折疊好收納
#LEKUMAE-Ride電動腳踏車
E-Ride折疊自行車採用高質感鋁合金車架,Shimano內變3速花鼓,擁有拖曳輪方便折疊後拖拉,紅點設計獎折疊把手,只有11Kg,輕鬆舉起絲毫不費力
#sliders
在車架造型上,創造了最符合人們心目中的自行車的古典美-圓管造型+空氣感,卻又能將充滿智慧系統的感測器以及電池藏匿於車架內。把不必要的線以及電池殼件與控制器,都整合在車身的重心位置,為的就是要你覺得毫無負擔
#LEHE K1智能代步車
擔任美國Grammy Awards 第59屆葛萊美獎官方指定用車。臺灣地區為最高性能的48V頂級特仕版,不僅提升到45公里的續航力,更是連20度的斜坡都能輕鬆駕馭
#GIANT Liv Aimez SR-E+ 智能移動電動自行車
輕巧、運動設計的GIANT ALUXX鋁合金車架,即使在關閉電機輔助的情況下也可以舒適地騎乘。還可搭配各種配件,如腳架、擋泥板、貨架。六種智能助力模式,高效能同步中置電機,提供滿滿動力。提供高性能LED前燈,讓騎乘更加安全
#街頭電動車JTEScooter
在網路討論度超高的萌寵嘟嘟3輪,採用18650汽車級動力鋰電池,比鉛酸電池壽命長效5倍,35公斤輕巧機身,女生騎超適合,還可以載著毛寶貝輕鬆出門,共有珠光粉及晶燦白兩色選,也可客製化針對需求配備
#凱鈞話趨勢
電動代步車電池壽命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哥這次採用漸進式的方式分享哥i3 試駕約八天(里程數約500公里)心得,因為內容頗多,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一次把心得寫完,才會採取先PO文,之後若有想到再陸續補充的方式,請各位見諒........哥商借的是2014年i3 純電版,至於即將於11月發表的小改款i3 除了電池續航力增加(60Ah→94Ah),配備也大幅精進,針對小改款i3 總代理汎德目前已有預購專案,也首次採取了保證購回的促銷方式(詳情哥再另行發文),所以哥如果有多餘的預算,絕對會買一部i3用來代步,真的是方便好開實用又吸睛!.........
哥先說簡單的結論,哥對i3 原本認為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一款形象大於實用的車,因為這是首部BMW的全電動車,其實大家觀望的程度遠大於實際購車的車主人數,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跟探詢服務廠的人員,發現i3 良率奇佳,單就電池部分目前台灣還沒有故障的案例,且還保固八年十萬公里,再加上本次試駕,哥發現i3有很多地方,不同於現行內燃機引擎的汽車,優點更是多不勝數,也難怪電動車即將成為不久的將來……開過i3之後,更是可以預期,下個世代的汽車就是電動車~
哥再接著說幾個哥自己認為的優勢,首先當然就是節省能源,但更讓哥驚豔的是,通常馬兒不吃草就不可能會跑……但i3 加速性能反而極為凌厲,i3並無變速箱,所以0-100km加速帳面數據雖然為7.2秒,實際上感受更快,因為加速性能完全是直線上升,毫無停頓,據說i3 極速僅150 km/h,這次試駕最可惜之處就是沒能有機會嘗試測極速是否真的僅至150 km/h,但哥油門一灌,一鼓作氣直上120km/h餘勢未減、很是暢快,直接衝到150 km/h應該也不是太困難......而i3 在少了許多一般汽車需要的零組件之後,以不到四米的車長,車室空間卻令人刮目相看,再加上特殊對開式車門,整個車室空間既高又大,上下車也方便(除了必須先開前門才能開啓後車門),地板也平整化,若要硬挑出缺點,就是內部寬度稍嫌不足,然後後座乘客上下車時須注意頭部不要撞到一般俗稱B柱位置的車門卡榫之處,但在包括座椅支撐性跟舒適度,以及內裝按鍵的佈局陳設,都與一般BMW車型幾無二異,很難想像這是一部超級環保車,又因為採用CFRP碳纖維複合材質車體結構,雖然車重僅1,295公斤,但是車體的強度跟組裝品質極為優異,開起來仍是步履穩健,完全沒有輕飄飄的感覺.....說到這邊,一定要特別提一下,以哥這幾年擁有過多部BMW的經驗,BMW在隔音方面所下的工夫十分紮實,並不是單靠隔音棉創造出寧靜的車艙品質,這樣的特性在i3更為明顯,哥原本擔心i3 因為是無窗框設計再加上玻璃並沒有特別加厚,玻璃面積又大,會導致寧靜度不佳,結果哥開了八天,車艙內外包括中控檯等處幾乎聽不見異音,風切聲也極細微,甚至於哥曾開過某日系品牌的油電車,當以純電方式行駛,輪胎滾動的噪音直接傳進車室內,並不寧靜,正好那部車與此部i3 里程數都接近一萬公里,i3 搭配的還是155/70 R19的大腳,如此差異真的讓哥頗為吃驚!
說到足蹬19吋大腳、重心低、再加上不到1.3噸的車重、短軸距、短車身以及凌厲的加速性能,i3 若要說是Q版鋼砲也不為過,而且更是標準羊皮狼,超可愛的Keroro軍曹外型,現代化特殊的內裝,卻有驚人的加速性及操控,方向盤轉動些微,整個車體就是同步跟上,幾乎是車隨意轉,且安定性高,即便像哥開車不快也不求快,但卻不覺得緊張,甚至往往不自覺會越開越快,真的是不自覺,因為沒有變速箱換檔的頓挫感,很容易就超速.....另外開得快也要煞得住,i3的煞車對應i3的車重跟大腳,煞停的力道頗大,更特殊的地方是,因為電動車幾乎沒有滑行的效果,也就是說一般汽車,如果油門放掉,速度不會一下驟降太多,可以採取滑行的方式節省油耗或是不踩煞車而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但i3 只要油門一鬆,加速力道立刻消失,速度會驟降,甚至於哥在市區行車時,走走停停的狀況下,都無須踩下煞車踏板,只要算好與前車的距離,適當時機放開油門,整部i3就可以直接完全停止,踩下煞車踏板反而只是提醒後方車輛我有煞車......這樣的特性,對於煞車系統的壽命絕對有極大幫助,所以i3 純電版除了免稅金、免換機油、免加油等顯而易見的優勢外,也可以預見其他保養成本會相當相當低,再加上不到四米的車長,搭配標配倒車雷達跟倒車顯影,市區停車或迴轉幾乎可以一次OK,更不用說BMW的各式各樣車型安全性都是名列前茅,因此,i3 種種設定都極適合作為日常短程通勤代步的交通工具。
接下來就是要說到重點,也等於是缺點,i3 最大的缺點在於充電以及續航力的部分,之前的i3純電版,原廠公布模擬日常生活數據後行駛總里程數最高約130公里,經過哥實測,這數字確實是相當準確,以哥的經驗,BMW原廠公布的各項數據包括油耗、加速性能等等,都與實際使用的數據相差甚小,參考價值頗高,只是130公里真的不是太長,所幸儀錶板顯示的數據很準確,不過純電版畢竟沒電就是直接顧路,所以只要儀表顯示可使用里程數低於40公里,哥就會很焦慮.........另外重點中的重點,BMW的充電插頭與所有電動車都通用,也都具備交流電跟直流電充電裝置,但如果以一般家用110V插座充電,再把i3 充電速度設定到最大(透過iDrive設定,有三段調整,主要應該是為了保護充電安全),以哥的經驗,連續充電超過12小時仍無法把i3 從20%充飽至100%,所以建議若要購買i3尤其是純電版,還是要搭配Wallbox一起購買(不要折價),Wallbox是針對私人車主所推出的家用充電站,相較於直接插上家用電源插座的隨附標準充電線,Wallbox 可將 i3 的充電時間縮短 30%,原廠聲稱能在 6 小時內就能將車輛充電至 80% 的電力,另外Wallbox同樣採用環保概念而使用大量可回收材質製造。
寫了超過一小時,先暫時做個結論,如果不想要擔心電力耗盡直接顧路的話,增程版i3是折衷的選擇,當然也較貴。如果只是固定路線,尤其是停車處都有充電插座,即便是110V使用,在市區基本上開i3,會是與眾不同的感受,而且是很棒的感受,哥真心誠意地認為,i3只要透過推廣,甚至於堤供作為BMW車主的車進服務廠超過一天時的代步車,讓BMW車主體驗一下,對於i3的銷售絕對會有正面的幫助,開過就知道i3真的好!
電動代步車電池壽命 在 新電子科技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電池材料又要改朝換代了嗎?具備高轉換效率、高循環壽命等優勢的鋰鐵電池正快速取代過往鉛酸電池,其應用範疇將擴及電動代步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和電動船等,並進一步提升上述交通工具爬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