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電位滴定當量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電位滴定當量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位滴定當量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位滴定當量點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75的網紅方儉-六十耳不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蔡政府,謊言該停止了!】 記者會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fangjay2011/videos/10219965447467574 如果核廢料可以用錢解決,全世界就沒有核廢料了,蔡英文不了解核廢料的本質,更不了解達悟人的本質,如此的國家領導人,會把台灣帶到哪裡去?...

  • 電位滴定當量點 在 方儉-六十耳不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29 07:48:26
    有 23 人按讚

    【蔡政府,謊言該停止了!】

    記者會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fangjay2011/videos/10219965447467574

    如果核廢料可以用錢解決,全世界就沒有核廢料了,蔡英文不了解核廢料的本質,更不了解達悟人的本質,如此的國家領導人,會把台灣帶到哪裡去?如果連幾桶核廢料都處理不好,還有臉繼續執政嗎?

    11月22日早上忽然聽到新聞報導,蔡英文下午要在台東宣布給予蘭嶼「雅美族人」25.5億的補償金,而新聞聽了半天,直到1週後,也不清楚到底這25.5億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如何用?會有何效果?

    我聽到新聞後,我猜一定會激起達悟人的憤怒,就打電話給夏曼.藍波安。

    「你知道蔡英文要給你們25.5億嗎?」
    「有。」
    「你或你的族人有什麼想法?」
    「我沒有想法,其他人的想法我不知道。」

    電話對面的聲音冷漠而不耐煩。

    「我現在很忙,在和兒子造船(拚板獨木舟),沒時間管這種事啦。」

    「好吧,你忙。」

    看來達悟海洋文學家夏曼.藍波安對補償金的事沒什麼興趣,問了兩句,就開始有些憤怒。就算老朋友,也不該問他這麼羞辱他的問題,不禁慚愧。

    25.5億能解決核廢料嗎?能滿足達悟人的人心嗎?我認為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問題,這都緣於民進黨的漢人沙文主義文化,膚淺的認為錢就能解決問題。

    一切都是因核廢料而起,重要的是,存在蘭嶼的12萬桶核廢料何去何從?沒有解答。我在2012年9月初,天秤颱風後,到蘭嶼調查核廢料的情況,與台電人員討論,以當時11萬桶核廢料的規模,若要移出蘭嶼,大約是12億的工程,蘭嶼的核廢料可以從現成的龍門港出發,送往核三廠的後壁湖港,存放在核三廠衡溫衡濕的廢料倉庫,是最經濟可行的。

    然而歷經蘇貞昌、蘇嘉全、曹啟鴻、潘孟安等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屏東縣,基本上不可能同意。民進黨主推非核家園,卻無法幫助不曾用過一度核電的蘭嶼人非核,的確是很諷刺。

    不論擁核、廢核,如何安全處理核廢料,是台灣真正無法迴避的問題。

    這也證明「非核家園」只是口號,用來騙取政權,口惠而實不至,根本沒有一套明確的策略和做法。平時喊口號,到了選舉,就突如其來的一筆錢,砸給蘭嶼人,是「x後不理」嗎?

    25.5億對台灣的漢人而言,是一筆鉅款,如果分給5千位達悟人,每人分到50萬元,他們還要抗議台灣人嗎?

    我相信蔡英文這次25.5億真的踩到了達悟民族尊嚴的底線了!

    我去過蘭嶼不下10次,但每次去都會發現到一些令自己非常驚訝而且汗顏的事,而且去得越多次,越令自己驚訝,原來以前的「以為」都是錯的。

    台灣絕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蘭嶼達悟族男人的名字很多是夏曼、夏本,女的是希婻,其實這是他們的名字是從子,而非姓氏從父或母的。

    我1989年前認識開著計程車的「施努來」,2009年再和他連絡上時,他已改名為「夏曼.藍波安」,因為他的兒子是「藍波安」,「夏曼」是爸爸的身分。

    所以施努來的爸爸是夏曼.努來,當施努來有了第一個兒子取名「藍波安」,施努來就要改名為「夏曼.藍波安」,他的太太就是「希婻.藍波安」,「夏曼.努來」就要依著孫子「藍波安」改名為「夏本.藍波安」。

    達悟人的姓名方式,好像是向前跑的,家庭中只要有新一代出現,父祖都要跟著新生兒改名字,如果了解這命名系統,就一目了然族人之間的關係與歷史。而我們漢人的命名,好像是不斷回頭看過去的祖先,而不是向前看、向前跑。

    達悟人的文明不是貧窮,而是過度富庶

    過去,我一直以為蘭嶼生態系統是很貧乏的,完全沒有工商業,四面是海的小島,竟連一個魚市場都沒有,也沒有達悟人開店做生意,都是外來的漢人。我猜蘭嶼人一定是窮到開不起店。

    但是當我和達悟的朋友認識後,到蘭嶼,就和他們一起吃海產、芋頭,他們打魚、採集就與家人、朋友分享。邊吃邊聊,吃玩了,就有人出去,一會兒就滴溜條魚或龍蝦回來,笑著說,「今天冰箱裡剛好有這個。」

    大海是達悟人的冰箱,生生不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難怪達悟人不需要開店,食物的來源太豐盛了,豐盛到十分挑食,吃海鮮還要看季節可以吃什麼魚。還分女人魚、小孩魚、老人魚,以及男人魚,即使有魚,姓別年齡不對,也不能吃。

    基本上,漂亮美麗的魚是給女人、老人吃的,醜的魚是給男人吃的,太醜的魚,連吃都不吃。

    什麼時候,什麼人,吃什麼魚,這一套吃魚的系統太複雜了,我還是當個無知的漢人,碰到就吃,絕不含糊。

    每次去蘭嶼,總是帶著深層生態學的衝擊回台灣,達悟民族的思考、生活方式、傳承,已經是一種文明,遠高於文化的層次,讓我重新反省、審視台灣漢人文化,以及所謂進步的文明。

    核廢料問題,這也是個極度文明衝突的問題。僅管台灣有人不知天高地厚的說,「核廢料有解」,如果真的有解,請告訴大家要花多少錢。

    我還是銅臭味十足的拜金文化、金本位文明的人,我的師父們都教我,最後要用「錢的當量」來衡量萬事萬物。

    這就是「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的道理。「核廢料是寶」、「核廢料有解」這些大言不慚的人,如果是真的,早就發大財了。

    我曾去新竹清華大學門口示威,要求清大核工的教授先拿清大校園做個核廢料永久貯存的示範場,清大核工教授經常口出狂言,不但他們有能力解決核廢料,還能短期內清乾淨福島核災的輻射污染。

    清大核工如果有這麼好的「殺頭生意」,為什麼核工系要偷偷改名成「工科系」?讓人看不懂是什麼,有朋友的小孩進去以後才發現是核工,我只能苦笑,以後吃東西,一定要先看內容成分,不能只看包裝廣告。

    面對核廢料,因為大量具有極大殺傷性的人工核種,半衰期動輒數萬年,所以要數十萬年至百萬年以上,這些核種才可能無害化。

    這是百萬年的事,超過我們人類演化的進程,1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在哪裡?一般人類學家相信,最早的現代人類出現在7-10萬年前,換句話說,在人類再演化10次,變成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物種(有10個新),這些輻射毒玩意兒才能無害化。

    在2017年為了探究處理核廢料的可能性,去了德國一趟,德國還沒有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在康拉德花了40年、40億歐元在地下1,000公尺挖了40公里的坑道,來存放核廢料。這個低階核廢料貯存場的地質十分穩固,在過去1億年至1億2千萬年都沒有任何移動的紀錄。核廢料放進去後,先觀測100年,如果300年都沒有動靜,就永久封存。

    至於高階核廢料,德國是非核武國家,所以只有核電和研究用的核廢料,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主要是人民的接受度問題,所以德國的政策是,面對如此長久、嚴重的事,全德國境內每塊土地都要來考慮做為最終高階核廢料的貯存場。

    我看到了源遠流長,巨大金額的錢潮,真希望核廢料處理、貯存是世襲制,後代子孫就永遠有就業機會;就像孔子一樣,到了七十多代後,還能享受祭孔的榮耀,在山東曲阜,還能安葬在孔林(孔子家族的墓園)。

    但是孔子才2千年,我們面對的可是1百萬年的頑強毒物 --- 核廢料。

    台灣有這材料去談核廢料嗎?除了放在蘭嶼欺侮達悟民族,我們還有什麼出息?如此不負責任傷天害理的事,是會遭天譴的。

    不知道是誰出的餿主意,拿25.5億出來開蔡英文的玩笑,這比高鐵延伸到屏東,延伸到宜蘭更荒唐。

    或許是12萬桶,一桶2萬多來算的,如果這樣,達悟人可以拿2萬元,把一桶放去清大,他們有能力處理,讓他們賺這錢吧。

    我相信清大核工幫一定不同意,如果不同意,就請閉嘴,以後不要再說「核廢料是寶」、「我們有能力處理核廢料」這種妖言惑眾。

    面對核廢料,不只是科學、工程、技術問題,而是高度的政治問題,政治必須溝通、妥協,而不是傲慢無知、無法無天。蔡英文2016年勝選時的「謙卑、謙卑、再謙卑」到哪裡去了?

    妳身為大島的頭目,就應該用心一點來面對這個跨世代問題,不能只管一代,或只管下一屆的總統位子,必須拿出智慧與誠意來解決這問題。

    低階核廢料比高階容易億萬倍,我建議從凱達格蘭大道(原名介壽路)、中正紀念堂開始,每塊土地都要思考做為核臨時廢料貯存場的選址範圍,讓大家好好思考我們這代用了核電的代價。

    我算過,蘭嶼的12萬桶核廢料,放在中正紀念堂剛好放得下,可以把紀念堂內部的空間塞滿,蔣公銅像也不必移走,由這12萬桶核廢料長相左右,這是他當總統時做的決定。

    這麼大的空間,不論集中,還是分散,都不難找,要衡溫衡濕放300年也不難,反正25.5億花了,錢不成問題。除了清華大學外,核研所、核一、二、三、四廠都是好地方,

    剩下的就是感情問題了,如果台灣大島都不能處理,憑什麼我們要蘭嶼人來接受我們拉的輻射大便?一放就是40年。

    民進黨打著非核家園起家,今天必須給達悟民族一個明確完整的交待,和國民黨當年引進核電,打算利用核廢料製造核彈打共匪一樣,都是騙局,有什麼繼續執政的臉面、資格?

  • 電位滴定當量點 在 鄧九雲 Joan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2-01 23:20:24
    有 175 人按讚


    嫁,還是不嫁?

    致愛的缺乏癥
    by @納蘭依然JXY
    31/12/2015 - 3/1/2016 國家劇院上演6場
    兩廳院售票網:http://bit.ly/1LzO10T

    距離看完《恨嫁家族》,已經過去差不多一周時間。想了想,還是覺得必須寫點什麽。

    很奇怪的,看完整部劇之後,會莫名地想到湊佳苗的小說。無論是《告白》,還是《為了N》,它們所要闡述的主題,在我看來,都是一個字,愛。而這部劇給我的感覺,也是一樣。

    整部劇,我讀到的最強烈的情感不是『恨』,而恰恰是它的反面,『愛』。劇中,無論是母親還是四姐妹,她們都太渴求愛了。正是因為她們對愛的求而不得,才令她們猶如PTSD患者那般,對於愛產生了某種仿佛出於自我保護一般的應激反應。盡管,她們各自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母親,不再愛。當失去愛的慰藉後,她怕了,她徹底絕望了。她所選擇的方式是,封閉自己,從此只鎖住自己的眼。她佯裝自己是個瘋子,哪怕明知這樣做對她的孩子不公平,哪怕明知這樣做是錯的。唯有在她清醒時,才能清晰地聽到時間的流逝聲,滴答——滴答——。

    大姐,不敢愛。不得不承認,愛有時是一種軟化劑。它會讓人變得軟弱,變得不自覺地想要去依靠他人。可她是家裏的長姐啊,她必須用堅硬的外殼將自己武裝起來,她必須照顧好家裏每一個人——因為那是她的責任,她以為。所以,她不能去愛,即使她曾真的想要和前度在一起,可她不能,她更加不敢表露自己的任何真實想法,只有借由醉酒,才能將真情訴諸於口。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真的很對不起……

    對於“大姐”這個角色,還想說的倒數第二點是,編劇太偏袒大姐了!實在太偏袒她了!這裏的“偏袒”並非指這個角色在整部劇裏所占據的戲份——這部劇中,大姐的設定可以說是貫穿整部劇的主線人物,她的戲份厚重無可厚非。我想說的是,她有『名字』!縱觀整部劇,所有的人物都只有角色代號,哪怕彼此相稱,亦是:二妹、三妹、管家,甚至直接是你、我。唯獨大姐,母親喚她作可可(取諧音)。她是有名字的!我不確定這是否是編劇有意為之,只是冥冥中覺得,『名字』,在這部劇中一定有它的隱喻。

    最後的最後,不得不大讚一下“大姐”的飾演者謝盈萱的演技。劇裏,她有好幾次都近乎歇斯底裏地沖旁人喊“滾”。聲音裏,透露著沙啞、疲倦,又仿佛要將自己的心肺一並嘔出,看的時候,我甚至不由暗暗擔心,這種演法就好像在透支生命一般……

    接著,來說說二妹。整部戲下來,二妹給我的感覺,更接近於不信愛。是啊,她是把大姐的前度給上了,然後呢?她又得到了什麽?縱使她和許多男人有過花前月下,可結果呢?她的心,已經遊離了。

    而三妹,是不會愛。愛情對於三妹來說,是一張白紙。哪怕她可以欺騙自己說,她已從立體書中汲取很多,但她仍舊不得不親手戳穿自己的謊言——較之其他姐妹所經歷的,她一無所有。長期以來,渴望有人陪伴的心境在她那句“吃飯三十分鐘才叫吃飯!”的話語中,表露無疑。或許,之於旁人過長的三十分鐘,對她而言,已不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吃飯用時,而是有親人相伴,不再流於無形、不再寂寞的幸福時光。

    至於四妹,她不懂愛。她實在不明白啊,她那麽掏心掏肺地對待自己的丈夫,甚至甘願成為他的血袋,為什麽他就不愛她呢?為什麽他就可以那麽冷漠地不愛她呢?!!!他到底要她怎麽樣呢?!!!一次,兩次,三次,她都忍了。直到她冒雨回到家裏,他到底知不知道她在擔心他啊,可她換來的呢?正在熟睡的他,以及外頭正在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唯獨她的衣服!!!那一刻,長久以來積壓在心中的愛與恨終於匯聚成一股滿腔的怒火,迫使她成為濕婆神(毀滅神),舉著啤酒瓶砸向她所愛之人的頭顱!她恨啊,她也需要發泄啊。當虛幻與現實再無法調和,毀滅就成了必然的結局。只是這一下又一下地砸過去,敲碎了丈夫的頭顱,卻也一並敲碎了她所有的希望……她沒法再自我催眠了,夢碎了,該面對的終究還是要面對。

    ……

    從始至終,她們母女五人都緊緊握著這捧以愛為名的沙。但最後的最後,她們終於選擇放手。無論是誰,每個人都需要原宥。正如一位觀眾在劇評中所說的,三個小時,和自己和解。不僅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戲的最後一場,是“戀愛開始了”。故事進行到此便劃上了句號,結束得恰到好處。縱使還有下文,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戲中的母親和四姐妹們,她們會從黑暗中走出來,重新沐浴在陽光下。因為她們已經逐漸開始與自己和解,他們已經有了治愈自己的能力。

    臨到末了。還想再說說這部劇的場景設置和時間跨度。

    首先是場景設置。

    當時看的時候,我就玩笑地說,這部劇的設定,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名偵探柯南》裏的山莊繃帶怪人殺人事件。同樣是斷電被圍困,同樣是集齊了核心所有人物。但無疑,這樣的設定是巧妙的。因為在這樣一個可以說是與外界隔絕的情境下,『人心』更能容易顯現,人們更容易摘下自己的假面。也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所有長久以來猶如不斷在積累當量濃度的矛盾才最有可能被激化出來——姐姐與前度的,姐姐與勾引者的,姐妹之間的,姐妹與母親間的,母女與管家間的。然後,當濃度達到極限值的時候,“嘭——”地一聲轟然引爆。

    場景設置,除了將人物全部聚集在一點上外,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整部看似沒有布景的劇,其實它的畫面裏存在著隱形的分鏡。當大姐與旁人說話時,可以清楚地看見另一邊,母親伏在舞台上,輕輕哼唱著《死了都要愛》。這種類似於平行空間所構成的視覺效果,真是有趣。

    其次,是時間跨度。

    仔細想來,這部劇的跨度實際上近乎一天。而就在這一天裏,“大姐”這個角色就像是一條主線軸,橫向串連起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縱向串連起過去與現在,從而令整部劇錯綜覆雜的人物線索與劇情得以在極度有限的時間裏充分展開……

    戲劇,往往是將某個情境不斷放大,而後以極端誇張的方式演繹出來。但無疑,所有的題材都來源於最本真的生活。劇中,有你,有我,有我們的身邊人。正因為我們是人,所以我們會喜悅,會難過,會悔恨,會仿徨,會有愛恨嗔癡。

    但願往後的生活裏,我們可以不被愛恨所桎梏,但願我們都可以找到『自我』,學會放下,學會自己與自己和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