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零安樂死現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零安樂死現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零安樂死現況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773的網紅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十二夜之後,浪浪並未迎來曙光,人也是。 現行流浪狗的根本問題不外乎是:零撲殺卻沒做好源頭管理,動保法規嚴但沒人力執行,出了事沒有人出面負責。但,#除了互相指責我們還能做什麼? 在開始深入談流浪狗議題之前,我想邀請大家一起想像: #20年後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1. 街上都看不到遊蕩犬 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3的網紅桃園市議員謝美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零安樂死政策上路之後,被送進收容所的流浪犬貓,形同長期入監。動保處應該鼓勵、推動認養,落實精準捕捉。美英要求研議開辦「新屋收容所直達公車」,積極推動送養,造福毛小孩。 20190411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質詢【農業局】 今天質詢動保處,針對零安樂死政策之後的精準...
零安樂死現況 在 方翊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3:43:43
看完《第十二夜2》身為一個犬派,看到台灣流浪動物現況心裡沉甸甸的,七年前,電影《十二夜》上映,在國內掀起一波對流浪動物的關注,隔年《動保法》修法,2017年全面「零安樂死」。然而,「零安樂死」政策並未根本改善流浪動物問題,反而造成國內各地收容所爆滿,第一線人員身心俱疲。第十二夜2,帶著大家看到台灣流...
零安樂死現況 在 尹彥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4 13:46:32
- 「人類可以不需要貓狗,但貓狗需要依靠人類」 - 看過十二夜都知道,流浪動物的生命曾經面對安樂死這個終點,如今法規改了,其實更重要的責任,是在我們人類。 《十二夜:回到第零天》帶大家瞭解現在流浪動物面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以及動保人士們如何努力改變現況,看完真的非常心疼這些非家寵的毛小孩們;任何生命...
-
零安樂死現況 在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11 12:11:42零安樂死政策上路之後,被送進收容所的流浪犬貓,形同長期入監。動保處應該鼓勵、推動認養,落實精準捕捉。美英要求研議開辦「新屋收容所直達公車」,積極推動送養,造福毛小孩。
20190411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質詢【農業局】
今天質詢動保處,針對零安樂死政策之後的精準捕捉、開闢「友善寵物專車」提出建言。
一、零安樂死政策上路之後,被送進收容所的流浪犬貓,形同長期入監。主管機關動保處應該鼓勵推動認養,對投入幫忙動保處各項業務工作的志工以禮相待,但現況是,目前動保處對志工的態度不甚友善,甚至還以輔導之名,對資深志工行打壓之實。
二、針對精準捕捉業務,最近有一起案例,桃園區朝陽公園一隻由愛媽TNR的剪耳浪犬在該區生活已多年,今年2月25日、26日,動保處卻連續兩天出動管制隊捕捉,2月26日捉到後,發現狗有腫瘤,2月27日即施予安樂死。
這起事件的爭議在於,這隻小小黑是有愛媽認養的,掃到晶片應該通知愛媽,若掃不到,也可以由周遭環境了解這隻狗有誰在養?動保處卻如此快速、未經通知,即把TNR的浪犬安樂死。
小小黑案例,陳英豪處長曾允諾要深入調查,從事發到現在,四月中了,也該說明調查到什麼?美英要求:一、定期公告完整的TNR動物名冊,二、公布流浪動物精準捕捉的原則及流程,三、制定及公告TNR犬貓再被通報捕捉的確認與通知SOP。
三、美英也建議,動保處除了被動執行各項業務之外,應該積極尋找交通局合作,協助開闢「友善寵物專車」。高雄市已率先開辦「友善寵物專車」,大家都知道,桃園市動保收容所位於新屋,沒有車的民眾根本無法去親近被收容的犬貓,就算有車族,又受限開放時間,園區指示牌也不明顯,動保處推動認養的積極率應該要再加強。
目前,能到達新屋收容所的公車,只有5028、5030,班次少之外,下車還要沿著海堤步行近30分鐘,非常不方便!美英要求動保處,研議開辦「新屋收容所直達公車」,積極推動送養,造福毛小孩。
#農業局 #動保處 #零安樂死
#市民麥克風 #謝美英 #議會質詢
#精準捕捉 #動保志工 #TNVR
#寵物專車 #動保園區 #毛小孩 #推動送養
零安樂死現況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十二夜之後,浪浪並未迎來曙光,人也是。
現行流浪狗的根本問題不外乎是:零撲殺卻沒做好源頭管理,動保法規嚴但沒人力執行,出了事沒有人出面負責。但,#除了互相指責我們還能做什麼?
在開始深入談流浪狗議題之前,我想邀請大家一起想像: #20年後的台灣是什麼樣子?
1. 街上都看不到遊蕩犬
2. 每隻狗都有人負責照顧
3. 不用再害怕被狗追/咬
雖然這三個選項看起來是同一件事情,但其實卻又非常不一樣。
#街上看不到遊蕩犬:可能是流浪狗、放養狗都一律被抓到收容所,或是被限定在一定活動範圍的專區。若再加上飼主觀念大幅提升,為狗狗做好絕育,且不棄養,遊蕩犬就極有可能漸漸消失在街上。
#每隻狗都有人負責照顧:這邊的「人」指的不一定是飼主,也可能是餵養人,狗狗也有可能是放養在外面,總之出了事情就會有人要負責,並賠償受害人。
#不用再害怕被狗追咬:這或許是最多人的期盼,但動物行為人又無法完全控制,要嘛是街上都沒有遊蕩犬 ; 或是雖然有,但只要有人覺得受到威脅,就可以通報捕狗大隊來抓走,狗狗被關到收容所。最終能夠在街上生活的遊盪犬都是跟人互動良好,且有人負責照顧的。
不管想要達成上面哪一個目標,就現行台灣的狀況,如果沒有改變,再過 20 年也還是老樣子。
👉【#問題出在哪】
1️⃣ #沒有源頭管理的零撲殺,只是讓問題從收容所換到街上,#讓安樂死變成不安樂的死。
紀錄片《十二夜2 回到第零天》就是在從各個面向探討零撲殺上路之後的現況。收容所爆滿所以流浪狗數量變多,公部門和各個協會忙著家戶拜訪宣導、抓流浪狗、做下鄉絕育、推廣生命教育,但短期來看似乎趕不上野狗和未絕育家犬繁殖的速度,都市和鄉下的觀念差異,也造成問題不斷惡性循環。
到頭來,街上遊蕩犬數量無法有效控,更多的是被攻擊、路殺、病死的狗。#各地收容所也因為超載狗狗互咬受傷事件層出不窮,甚至一輩子在裡面被關到死的也有。
2️⃣ 法規要求飼主植入晶片、未經申請禁止繁殖,但開罰案例少之又少;一來沒稽查人力,二來罰則雖重但都以勸導為主。
現行的動保法雖然已明文規定飼主要為寵物施打晶片並做寵物登記,不然會有相關罰則,但 #依然有非常多的民眾沒有幫寵物打晶片或做寵物登記,可能是不清楚相關規定,也可能是覺得麻煩還要花錢,甚至還有放養的狗也不承認是自己養的。
未絕育私下繁殖的問題就更複雜了。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的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截自今年 7 月底,全台灣有寵物登記的犬隻總計約 163 萬隻,其中有高達 56 萬隻,超過三成,是沒有絕育或沒有申報的,但政府也不會主動要求限期改善,更不用提寄罰單給飼主。
#有些觀念較落後的長輩認為絕育後未來就沒有狗狗可以養了,或是結紮後狗狗就不兇無法看門,也有人認為生育是動物的權利,不能隨便絕育,需要花費很大的氣力去溝通,還不一定有效。
公部門也因為相關罰則過重,例如寵物未結紮又沒申請免絕育規定要罰 5 至 25 萬,所以動保單位都不太敢積極開罰,怕惹民怨,加上沒有人力做挨家挨戶做調查,也造成私下繁殖未申報的情況持續發生。
3️⃣ 被棄養或野外繁殖的犬隻大多是米克斯,通常都沒有寵物晶片,出了事找不到飼主負責,要餵養人承擔又不太可能。
源頭管理沒辦法落實,絕育速度又跟不上,遊蕩犬數量居高不下,政府沒辦法通通收容,只好讓牠們待在街上,#照顧流浪狗的重擔就落在愛媽身上,不然所謂的自然淘汰,其實比安樂死還殘忍。
除了花自己的錢餵食,不少愛媽還會配合相關單位抓狗結紮,或是通報新狗,這些原本是政府應該做的,但愛媽擔起來。如果因此出事情要愛媽負責,那也說不過去,#真正該負責的是沒做好源頭管理的政府。
👉【#什麼方法是有效的】
✅ #高強度絕育,防止流浪狗、放養犬、遺失或棄養寵物不斷繁殖。
「撲殺不是解方,絕育才是。」
在《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 》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HOTAC 的「下鄉絕育」; 相信動物(社團法人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 「地毯式普查」的結紮計劃,各協會志工挨家挨戶到社會角落宣導飼主責任,免費協助寵物晶片登記、結紮。此外,針對流浪狗的絕育也和愛媽合作,提高執行效率。
政府單單用 TNVR 來作為零撲殺的配套措施,其實是遠遠不足,因為 TNVR 只在處理末端的問題,但前端的家犬私下繁殖的問題完全沒有解決,只要一旦被棄養,就會造成流浪狗的數量繼續攀升。唯有短時間投入大量資源高強度、#全面性的絕育才有可能讓問題獲得舒緩。
✅ #增加動保人力,地毯式普查揪出家犬未做寵物登記黑數,同時提升飼主觀念,降低違法繁殖和棄養。
從相信動物協會在新北市的地毯式普查可以發現,許多較山區或鄉下地方的家戶是沒有幫家犬做寵物登記的觀念,更不用說結紮,光是溝通就要耗費非常大的力氣。
家犬普查是一個非常耗費人力的工作,單靠幾個協會要完成全台灣的普查,恐怕緩不濟急,追不上流浪狗或未絕育家犬繁殖的速度,所以公部門一定也要投入大量資源一起合作才行。
除了地毯式普查之外,查緝違法繁殖和棄養也是需要耗費相當多的人力,而且只有公權力介入,嚴懲開罰,才有可能達到目的。
✅ #政府培訓餵養人成為區域族群管理員,控制遊蕩犬數量,並協助通報棄養和抓狗絕育。
現行愛媽的角色看似是造成流浪狗群聚、傷人的主因,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上面提到的三點。與不切實際地其禁止一切餵養行為,倒不如將愛媽納入區域族群管理的政策當中。
透過培訓愛媽,讓他們知道絕育的重要性,並願意主動提供協助。同時間做為管理員,定期回報該區域流浪狗的數量和狀態。一旦發現有未曾看過的新狗,第一時間就通報相關單位來結紮,並查緝棄養人,這樣才能確保該區域的流浪狗只會愈來愈少。
✅ #推動生命教育、加強飼主觀念,並提高飼養寵物的門檻。
透過學校課程以及各民間單位舉辦的活動,讓未來的潛在飼主了解流浪狗的問題,願意用領養代替購買,且會做一個負責任的飼主,不棄養。現有公有收容所也要陸續轉型成動保園區,透過體驗活動讓小朋友和民眾認識、喜歡上米克斯,而不會一味追求一定要養品種狗。
另外,在成為家犬飼主前必須上相關課程,了解關於飼主權利義務的法規,通過測驗取得養寵物證書後,才能夠合法飼養犬隻。如果要同時養超過四隻狗,則需要額外申請許可,政府確認環境適當且無私下繁殖的可能後才合法許可。
👉【#有方法但經費遠遠不足】
上面提到的方法也其實很明確,也都有許多民間團體正在做了,所以就又回到最關鍵的資源分配:#政府應該花多少資源來解決流浪狗的問題。
目前新竹市動保所每年的預算約是 2,400 萬元,包含約 20 位正職和計畫人力,所處理的業務涵蓋經濟動物、保育動物、貓犬寵物和動保案件等。然而,真正專職在查緝非法繁殖、棄養和寵物未登記的只有 1 位專員,其他人都是兼任多重任務。
另外,每年花在遊蕩貓犬的 TNVR 費用,大約各 100 萬元左右,往往委外的動保團體兩、三個月就做完了,錢還是直接給醫院,平均 1 隻結紮 1,500~2,000 元,只能做大約 300~400 隻,總不可能要動保志工花自己的錢幫額外的流浪動物絕育。
沒有足夠的經費和人力,沒辦法短時間高強度絕育,很快一切就會變成徒勞無功,只是一年又一年重複同樣的事情。而且就算新竹市的遊蕩犬都結紮了,也還會有鄰近新竹縣、苗栗縣的人拿來南寮、香山棄養,防不慎防,所以一定要是整個大範圍的區域一起解決。
假設要在新竹市做地毯式普查、下鄉絕育、高強度 TNVR,少說 5 千萬元跑不掉,加上動檢員人力補充、收容所變動保園區、推動生命教育課程,最少也要幾千萬的預算,這樣每年約要花費 1 億元在解決流浪狗問題上,是現行的約 15 到 20 倍的經費。
要解決遊蕩犬問題,#我認為政府勢必要提高動保預算,不過增加動保預算就可能排擠到其他業務經費,除非多數民眾認為這是急迫需要被解決的事情,不然流浪狗的問題很難被根除。
在經費尚未有著落下,我們可以做的是不斷提醒身邊養狗的親友一定要幫狗狗施打晶片、做好絕育,不棄養。如果繼續飼養真的有困難,又找不到其他人領養,務必送到各縣市的收容所,由他們協助處理。
另外,針對 TNVR 入法和餵養行為管理,#我認為行政院農委會不能夠再採取模糊的態度,無助於解決遊蕩犬問題,例如是否應禁止非絕育志工的餵食行為,並透過入法讓民眾更明白絕育是最根本的解方。
流浪狗的問題很複雜,光是探究就要花費非常大的力氣,但也只有當問題看得愈來愈明確,才有可能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我會繼續關注,並和大家一起努力。
#浪浪 #動保 #十二夜 #零撲殺
#人犬衝突
【延伸閱讀】:
《十二夜2》觀後感——迎合同溫層的美好,現實卻總是殘酷
https://npptw.org/fBnVKw
回到第零天 《十二夜》續作探討零撲殺後的掙扎
https://npptw.org/SWaL28
十二夜之後7/導演嘆成「罪人」 批零撲殺政策蒼白空洞
https://npptw.org/7bttZa
窩窩 wuowuo TNVR 入法專題
https://npptw.org/1fRxDq
零安樂死現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改善動保,柯市長可以比發文做更多】
昨天,市長為了走私貓安樂死的問題發文,表示「我們若自認是文明國家,就必須思考有沒有更好的做法,不能只為了方便,而任意處置其他物種的生命」。儘管檢疫規定不只是為了「方便」,更是為了毛孩不受傳染病威脅。但是,我們確實應該思考是否有更好的做法。
只是,回顧台北市動物之家的種種爭議,以「進步價值」、「光榮城市」標榜的柯市長,實際的所做所為,似乎與這段話背道而馳。
台北市動物之家是流浪動物的收容、認養場所。因為收容量嚴重不足,一直有擴充或改建的討論,市府甚至考慮過以 BOT 形式委外建造、經營。我在2018年上任後,也曾就動物收容量爆量、人力不足的問題提出質詢。2019年底,議會通過動物之家原地改建工程預算。
但是,這兩年營造物料持續飆漲,原本通過的預算數已明顯不足。不僅中繼工程二度流標延宕,整體工程預估經費也持續增加。最新的預估,台北市動物之家改建計畫需要再增加兩億的經費,但卻因柯市長堅持不追加預算,至今議會仍未收到追加預算的消息。
近年來營造業普遍面臨缺工、物料上漲、廢棄物處理費用上漲影響公共工程的狀況,動物之家並不是特例。進度延宕的第一果菜市場改建案,不只主體設計在柯市長主持改建動土典禮後仍然頻頻變更,今年年初也傳出需要追加預算的消息。疫情前,南北環捷運工程也因為底價太低而流標。工程成本飆漲所帶來的經費不足問題,確實存在。
但柯市長深怕「財政紀律」的面子掛不住,面對動物之家的預算問題,對外模糊以對,對內則持續向動保處施加壓力。為了動物之家的預算問題,動保處甚至因此提出過一個縮減坪數、功能的版本,引起議會同仁的批評。上個月,又傳出市長不願意追加預算,居然要找「戰犯」懲處動保處長。
總是把「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掛在嘴邊的柯市長,面對營造業成本飆漲的狀況,卻把「預算零追加」當作不可侵犯的教條,還要找「戰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種做法,真的離市長自我標榜的「務實」相去甚遠。柯市長無視物料成本飆漲的現實,不只增加各項工程的不確定性,也讓公務同仁們獨自承擔各方壓力。
在動保處的同仁努力下,台北市在打造動物友善城市的成就確實有目共賭,近年逐步落實的十二區狗公園就是顯著的例子。但是,統計數據也告訴我們,動保業務與需求持續增加,救援案件、動物保護案件、路殺屍體收運數都持續成長: 2020 年,台北市環保局路殺犬貓屍體收運數是 1049 隻,比起前一年的 718 隻足足多出了 331 隻。這顯示民眾的動保、交通安全觀念、以及遊蕩貓犬問題都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保障動物福利,是議會同仁們共同努力的目標。面對日益成長的動保業務需求,市府應該投注充足的資源。確保動物之家如期如質完工,更應是市府與市議會的共識。動物之家主體工程第一次招標已經在六月底流標,如因為營造業價格上揚而不得不追加,只要動保處提出合理的說明,相信議會同仁並不會加以刁難。
我希望,柯市長為已經逝去的毛孩惋惜之餘,更能好好面對本市的動物環境現況,認真地對待每一位市民的毛孩、毛朋友。在即將開議的新會期,市府除了應該將動物之家需要的追加預算如實送入之外,更要對台北市的動物保護政策,做出更具體的策進作為,相信,市長如果能夠與公務同仁、議會同仁一同努力,台北市能夠成為毛孩們更好的家園。
零安樂死現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完《第十二夜2》身為一個犬派,看到台灣流浪動物現況心裡沉甸甸的,七年前,電影《十二夜》上映,在國內掀起一波對流浪動物的關注,隔年《動保法》修法,2017年全面「零安樂死」。然而,「零安樂死」政策並未根本改善流浪動物問題,反而造成國內各地收容所爆滿,第一線人員身心俱疲。第十二夜2,帶著大家看到台灣流浪動物的現況,台人放養動物的習慣,棄養的舉動又沒有結紮的觀念,導致貓犬大量快速繁殖,使流浪動物數量無法減少,收容所超載,讓這些犬隻過著人間煉獄的生活⋯⋯要減少流浪動物以及減少這些貓犬現況,需要普及台人動物節育觀念,需要大家一起學習「領養代替購買、結紮不放養、不隨意餵食流浪動物」。 十二夜2真的不恐怖,請大家用新台幣支持。
Photos by 徐聖淵
#領養代替購買
#結紮不放養
#十二夜2
#願眾生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