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雲端病歷 如何 申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雲端病歷 如何 申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雲端病歷 如何 申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雲端病歷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856的網紅WonderVet 超級好獸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好讀書第四季 開始了📒 📆 每週一中午12:00,十個主題接力,說給你聽👂​ 本企劃由Elanco台灣禮藍動保獨家贊助播出​ . |▶第1輯_2021 AAHA/AVMA小動物遠端醫療指南| . 疫情期間獸醫師們該如何降低風險呢?遠端醫療看似很陌生,舉凡與家長們電話追蹤病況、透過電子郵件傳送檢驗資...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病歷會耽誤急診?醫護:消防局長沒sense】 高雄市接連發生兩起救護車出勤遭患者「指定醫院」的爭議:一案中 2 位救護員堅持勸說家屬依法送至就近適當院所,卻慘遭上級調職;後來另一案,救護員順家屬的意從楠梓跨縣市送到台南市東區!到底緊急救護,是否必須送到之前常去、有病歷的醫院?我在今天的質詢提...

雲端病歷 在 WonderVet 超級好獸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33:37

📒好讀書第四季 開始了📒 📆 每週一中午12:00,十個主題接力,說給你聽👂​ 本企劃由Elanco台灣禮藍動保獨家贊助播出​ . |▶第1輯_2021 AAHA/AVMA 小動物遠端醫療指南| . 疫情期間獸醫師們該如何降低風險呢?遠端醫療看似很陌生,舉凡與家長們電話追蹤病況、透過電子郵件傳送檢驗...

  • 雲端病歷 在 WonderVet 超級好獸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5 12:00:59
    有 10 人按讚

    📒好讀書第四季 開始了📒
    📆 每週一中午12:00,十個主題接力,說給你聽👂​
    本企劃由Elanco台灣禮藍動保獨家贊助播出​

    |▶第1輯_2021 AAHA/AVMA小動物遠端醫療指南|

    疫情期間獸醫師們該如何降低風險呢?遠端醫療看似很陌生,舉凡與家長們電話追蹤病況、透過電子郵件傳送檢驗資料、雲端病歷系統等其實都屬於遠端醫療的一環,本篇指南循序漸進地提供獸醫師們拓展遠端醫療業務的方法,快來收聽吧:)

    |📌四大重點 |​
    一、整合合併遠端醫療至臨床診所
    二、選擇遠端醫療技術的注意事項:產品和平台
    三、遠端醫療在臨床中該如何計費
    四、如何宣導遠端醫療的好處
    詳細內容:​
    https://wp.me/p9soeV-H6

    |🎧線上收聽|​
    https://reurl.cc/W3OWYZ

  • 雲端病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1 21:27:58
    有 6,765 人按讚

    省下診察費(掛號費),
    你將失去的是……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這種狀況甚至也發生在自費門診,有位醫師朋友就分享,一對前來「諮詢」遺傳疾病的夫妻,看診結束後,覺得「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透過門診時間,我替病人解說先前的檢查報告,回答了病人提出來的幾個疑問,同時做好衛教。病人看起來挺滿意的,點點頭,邊起身邊問我「醫生,那我直接回去就可以了嗎?」我當然知道他的意思,因為我碰多了。他心裡想的是,就只是「看」報告而已,又沒有開藥,應該不用繳費就可以直接回去吧?

    我通常不會直接戳破他們的計謀,只會笑笑地提醒「離開前,記得要先去繳費喔,不然電腦裡就不會存你的病歷紀錄!」聽我這樣說,病人通常會摸摸鼻子就離開,但是出了門之後,跟診間護理師或去櫃檯跟櫃檯人員「盧」的情況還是偶有所聞。不過,換作是我,我是不可能妥協的。

    先前衛生主管機關在推動讓病人線上查報告的措施,醫院或許真的可以配合主管機關的規畫,設置一部專門讓患者使用的電腦,讓患者自己上線「查看」報告結果。但問題來了,看是一回事,看得懂又是另外一回事,解讀報告還是得讓專業的來。

    當然,如果針對報告結果,還要進一步「發問」或進行「專業的討論/諮詢」或尋求「專業的建議/解方」,掛號費與診察費就是必要的,因為這個代表的是專業的價值與專業的尊嚴,所以即使健保體制下這些費用少的可憐,還是必要的。要是病人與家屬吵一吵,或投訴或投書媒體,醫師、醫院、主管機關等,任何一方想要息事寧人,遷就他們的無理取鬧,那麼醫療專業只有繼續被踐踏的分。

    現行的健保制度造福不少人,也寵慣不少人,甚至不把專業當回事,連看自費門診的病人也有這種觀念。之前看到同業好朋友在臉書分享,確實感慨萬千。他說到一對前來「諮詢」家族遺傳疾病問題的夫妻,在看診結束後,對著櫃檯人員說「我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問題是,這些問題的人通常都不是阿貓阿狗,隨便就可以回答的。在診間,回答問題的人(醫師),首先必須拚聯考(或大學學測、指考)、考上醫學系,努力念7年畢業後,還要再撐過5年住院醫師訓練、考取專科醫師執照,除此之外,要不斷地累積行醫經驗,多年之後才有資格回答啊!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掛號費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加上主管機關的德政,他們可以不必掛號,就花個幾塊錢,上線拷貝檢查報告,再拿著報告,到網路上去「問醫生」。

    如果是一般抽血檢查,或許沒什麼大問題。但比較專業的報告,有時候是要看原始影像、有時候是要搭配其他檢查/病史/理學檢查綜合判斷,在網路上問醫生,醫生在缺乏足夠資訊的條件下,極有可能只能就常態做說明,或可能錯誤判讀。例如,某次的抽血或檢查結果「看起來」正常,但原醫師因為了解患者有家屬史,通常會建議間隔一定時間再回診追蹤。

    但在網路上隨便抓一個醫生來問,他只能就報告上的「正常」說明,不會提醒回診再追蹤,這不是他敷衍行事,而是他光憑一紙報告書,很難全面了解,自然不知道嚴重性。少了主治醫師的診斷、解讀與建議的註記,即使有其他醫師幫忙看報告,也無法給予深入的解說與建議,這就是專科之間的差別。

    以現在的醫療環境,正牌醫生為避免糾紛與誤診,大多數都不太輕易對陌生人解釋病情了,若在網路上遇到熱心解答的醫生,除了需要擔心自己的病情,同時要擔心自己是否遇到了詐騙。總之,為了省下這些掛號費或診察費,可能會耽誤自己的病情,得不償失啊!

    有些「更聰明」的病人,會故意選在醫生看門診的時間,打電話來問自己的報告。當然,可能他已經完成掛號手續,醫生可以看到他的報告,如果醫生願意的話,也可以在電話上向他說明。但這麼做是在干擾看診,等於剝奪其他病人的看診時間,是非常自私的行為。

    這些病人以為這樣做是賺到了,其實不然。在電話上說明,和在診間當面「看圖」解釋,是差很多的。另外,電話裡所說的一切,並不會被紀錄到雲端病歷中,所以下次看診時,即使是同一位醫師,都不會看到電話上的說明,或患者補充的其他資訊,也就是說,失去一次醫療紀錄。然而,這次的紀錄重不重要、有沒有可能因為失去了「這片拼圖」讓患者受到傷害?不知道,患者只能自行祈禱不會!

    舉個例子來說,當患者腹部超音波報告寫著:肝臟有1顆1.5公分的結節,看起來像是血管瘤,但建議要回診追蹤。你卻在網路上找到熱心的醫師,詢問他的意見,問他「肝臟有血管瘤該怎麼辦?」網路醫生根據片面訊息,告訴你「血管瘤是良性的!」於是患者放心,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賺到了。

    事實是,患者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肝癌的高危險族群,照理說,主治醫師都會建議定期照腹部超音波的追蹤,即使這次報告正常,也應該要持續回診。但為了省下一次的掛號費,無法得知不回來追蹤的嚴重性,甚至忘記上一次的腹部超音波結果,也有看到疑似血管瘤的病灶,但只有0.5公分。不過,因為患者本身壓根不記得,就不知道病灶正在「長大中」。

    患者不說,「從路邊揀來」的熱心醫生當然不可能知道這麼多。於是,原來以為的「良性」腫瘤,已經悄悄地長大了。當沉浸在「自己賺到」的喜悅時,卻持續一年體重不明原因減輕,膚色也愈來愈蠟黃。等到總算願意再次就醫,就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不是為了省一筆掛號費,聽從醫囑回診聽報告,門診醫師就能透過病歷紀錄,合理懷疑「事有蹊蹺」並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即使是在下一次的追蹤時才發現,也還有機會提早治療。只是這些機會,都被自以為聰明的省錢給錯失了。

    寫到這,可能有人想要發問「哪會有這麼巧合的事?」就是有,醫療上出現的「悔不當初」大部分都是因為「鐵齒」與「巧合」造成的。所以,當一個人自以為聰明的省下掛號費/診察費時,不僅在無形中踐踏了醫療專業,更有可能讓自己處在危險的處境中而不自知。

    阿金醫師說:
    醫療上出現的「悔不當初」大部分都是因為「鐵齒」與「巧合」造成的。一個人自以為聰明、想方設法能省則省,想要「免費聽檢查報告」,卻不想支付掛號費或診療費。只是省小錢卻可能壞大事,不願支付掛號費(診療費)的同時,就等於踐踏了醫師的專業,甚至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本文收錄在《ICU重症醫療現場》
    https://bit.ly/36DIACp

  • 雲端病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31 12:10:45
    有 279 人按讚

    健康存摺真好用!推

    手機app 花五分鐘設定 就可以用了!

    請大家就診時
    可以先準備好健康存摺喔!
    上面可以查到你之前斷層,抽血,胃腸鏡資料
    方便醫師可以快速了解病情
    不過,我在健康存摺看不到圖片照片等
    只有文字報告喔!
    如果要給醫師看照片評估的,還是要自己準備光碟較佳
    另外,診所做的胃鏡,基本上上雲端是看不到的
    運氣好,可能有文字報告
    所以建議
    做了胃鏡,就申請文字光碟報告收在身邊
    以防未來需要時使用

    大部分醫師也會由健保卡上雲端去查
    但不是每個檢查都有,特別診所胃腸鏡檢查
    一般雲端病歷查不到
    如果你的存摺也沒有,記得去申請報告跟影像喔!

    有用存摺的來+1,沒用的趕快申請

  • 雲端病歷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0-29 21:15:29

    【沒病歷會耽誤急診?醫護:消防局長沒sense】

    高雄市接連發生兩起救護車出勤遭患者「指定醫院」的爭議:一案中 2 位救護員堅持勸說家屬依法送至就近適當院所,卻慘遭上級調職;後來另一案,救護員順家屬的意從楠梓跨縣市送到台南市東區!到底緊急救護,是否必須送到之前常去、有病歷的醫院?我在今天的質詢提出了疑問。

    消防局長黃江祥告訴我:「如果送到其他醫院沒有病歷的話要重新檢查、真的會耽誤患者的生命。」但我和團隊同仁詢問了專業醫師、護理師,都指出急診是進行當下的緊急處置,根本無關有無病歷,而且若後續追蹤有需要,也可利用雲端藥歷系統輔助查詢,局長所提出的問題並不存在!

    呼籲各位市民朋友,我們要相信救護員的專業判斷,依法送至就近適當院所,讓傷病患在緊急狀況下得到最及時、最妥善的照顧,除了能避免後續醫療糾紛爭議,更能避免有限的醫療資源被排擠。萬一有楠梓居民急需救護車,卻發現轄區救護車已任由其他傷病患叫去別的縣市而無法及時支援,恐怕欲哭無淚!

    #不限距離"一口價" 救護車成119大車隊!

    消防局認為勸說家屬依法送至就近適當院所的救護員「資淺仍須學習」故予以調職,希望同仁值勤更有「彈性」,消防局也召開局務會議,特別強調讓家屬簽切結書並自費,就可送往指定院所。結果幾天後就發生楠梓產婦要求送往台南東區的跨縣市送醫案例!「彈性」的限度究竟在哪?今天可以從楠梓送去台南東區,未來能否送到台中、台北?萬一因為遠送非就近適當醫院而延誤,造成醫療糾紛,民眾訴請國賠的話,是誰要負責?

    根據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只能「送達就近適當」院所,但高雄市消防救護車收費辦法第五條卻公然明訂對「指定送往就近適當院所『以外』之院所」案例收費,不只有違背母法的疑慮,更可能助長「付錢的最大」的錯誤心態。

    民間救護車收費通常要 $1,700 起跳(含 2 位初級救護員 EMT-1),而且超過 5km 另計、超過 1 小時另計、中級救護員 EMT-2 以上與醫護隨車另計、藥品醫材費另計、過路費另計,動輒數千、上萬,但公家的緊急醫療救護車(含 2 位 EMT2),竟然是不限里程一口價 $1,700!直接叫 119 遠比民間救護車便宜,恐怕是造成緊急醫療救護車遭到濫用的一大因素。

    #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尊重救護員專業判斷

    除了收費問題以外,「緊急醫療」的認定範圍也是一大問題,雖然規定有對檢傷分類四、五級的「次緊急、非緊急」案件收費,但實際上要被認定為四、五級相當困難,而且權責在醫療院所,而不是救護員。以新加坡為例,緊急醫療救護出勤會讓高級救護員 EMT-P 到場評估,非緊急案件一律不由救護車送醫,而是建議自行前往就診,與高雄相比較,更加尊重專業,並把資源集中在真正需要的緊急救護案件。

    現行收費辦法允許非緊急病患以及指定院所的機制,與緊急醫療救護法相衝突,我要求消防局對於現行收費制度提出檢討,若是有些急症,需要跨區送至醫療設備較完整的區域型醫療中心,也可以討論後明定出來,一般狀況則尊重救護員的判斷。別讓 119 失去緊急救護的初衷,淪為 119 大車隊!

  • 雲端病歷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20 11:29:02

    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是否能改善護理執業環境,並維護病人安全?
      
    🔸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醫療照護的需求已經不只在醫院,長照相關的連續性照護在社區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然而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報告書,卻多著重在電子病歷,完全沒有提及智慧醫療在社區及長照方面的規劃。
      
    💥如果病歷只掌控在醫院手上,社區的醫事人員看不到個案的狀況,又要如何做好慢性病照護?
      
    📌📌根據201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衛福部總共開發了31個跟病歷、藥歷、健康等資訊相關的APP,總共花費約1500萬元,然而累積下載總數卻僅有約42萬,其中花了近500萬元開發的「雲端都治手機APP」,#更是只有321個累積下載數,成本效益相當低!且在這31個APP中,跟慢性病個案相關的也僅有一個「健康妙管家」,真的難以看到衛福部對慢性病照護的重視。
      
    先前我才凍結健保署本年度的「健康智慧行動躍升計畫」預算,期待健保署與國建署可以針對社區民眾的健康管理,合作研議能整合慢性病管理功能的軟體開發套件,讓願意被慢性病管理的個案,#都可以把自己的看診資料分享到社區的個管師,否則政府挹注再多資源,沒有被民眾使用都是浪費。
      
    📌📌此外,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報告書也提及,期待可以透過醫療評鑑來減少文書作業,但這很諷刺,#因為現行護理人員最大的文書作業來源就是要應付評鑑!為了追求好看的數字,不少醫院會在評鑑期間限制門診人數、減少收治住院病人和急診待床,結果造成大型醫學中心在評鑑前後門診爆滿,列入評鑑的目的與預期效益為何?衛福部應再審慎評估!
      
    🎯建議
      
    ✔請衛福部追蹤健保署與國健署在慢性病管理功能的整合進程。
    ✔請衛福部各單位研擬智慧醫療相關的資料庫或APP整合或統一下載說明的入口網站。
      
    🔸專科護理師的人力困境🔸
      
    9月1日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規範後,限縮工時所產生的醫療人力及醫療業務缺口,勢必會由專科護理師或其他人力來補足,然而專科護理師在支援急慢性病房、開刀房、加護病房與急診各區等醫療業務時,#卻沒有被分配到相關項目的健保照護點數!衛福部應該依據專業能力與執行醫療業務的不同而有合理的薪資調整。
      
    🎯建議
      
    ✔請勞動部協同衛福部、醫策會評估專師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的可行性。
    ✔請衛福部研議健保點數是否能部分回饋專師。
    ✔請勞動部輔導專師成立產業工會。
      
    🔸護理人員的on call執業環境🔸
      
    有些病房有所謂的「待命班」,也就是俗稱的「on call」,那些待命班的護理人員雖然沒有在上班,卻還是處於一種隨時待命的狀態,只要病人的數量增加至一定數量,#就得馬上趕到單位上班。
      
    此外,待命班因無法提供勞務事實,#亦無法獲得實際出勤的薪資,這部分on call的工時又要怎麼計算?政府是否能夠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大數據及智慧設備等新科技,來改善護理的執業環境,並維護病人的安全?
      
    🎯建議
      
    ✔請勞動部研議如何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大數據及智慧設備等新科技,去監督各高壓職場是否有落實勞檢及職場衛生安全,以提升勞工安全。
      
    #質詢
    #智慧醫療
    #慢性病照護

  • 雲端病歷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9-16 12:52:11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