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雲吞麵的由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雲吞麵的由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雲吞麵的由來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今天中國傳統三大節日之一的中秋時節 家家户户今晚或許皆忙著萬家烤肉的活 在欣賞著明月高高掛的同時 每人可能也忙著享受著美味的月餅及嫩柚子 夜晚的空氣中則不時飄來濃郁的烤肉味 夾雜淡淡的柚子香…… 而老祖先的中秋傳統民俗由來的傳說,嫦娥、玉兔、吳剛、桂花樹、桂花酒釀的明間流傳似乎則早被拋到九霄雲外...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獨家爆料 #愈記 #娛樂爆料 #XX事件 #大解構 #娛樂大混醬 #愈記超市 #全港最平最齊 #大埔 #黃大仙 #沙田 #青衣 00:00 開始 00:24 愈記超市大埔分店 00:38 愈記超市名稱由來 01:04 南亞裔街坊訪問 02:13 香港街坊訪問 03:08 凍肉部 03:48 各...
「雲吞麵的由來」的推薦目錄
雲吞麵的由來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9 11:44:41
足本睇片👉🏼:https://bit.ly/3cJiBfU 香港人喜歡吃雲吞水餃,荃灣大窩口交界這間馬仔記粉麵,由馬氏一家人打理,雲吞、水餃、牛腩 、豬手均是招牌菜,雖然店舖開業只有短短四年,其實已經有42年歷史,招牌水餃自1979至今,做法不變,可惜因業主賣舖,新業主不再續租,42年風味終於告終...
雲吞麵的由來 在 一天一Google / 知識型instagram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1:13:45
#agad234 #知識 #180411 #粉絲投稿 此篇來自讀者「賈斯汀·賴」的投稿!謝謝您🙏 您也想投稿題目嗎👉 goo.gl/Sou91y 剛好近期也有讀者投稿「紅油抄手」 (昨天投稿今天po出 史上最快🤣) 所以在下方介紹 也謝謝讀者「高雄小女孩」的投稿🙏 抄手指的是餛飩 (炒手應是抄手之誤...
-
雲吞麵的由來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30 21:00:12#獨家爆料 #愈記 #娛樂爆料 #XX事件 #大解構 #娛樂大混醬 #愈記超市 #全港最平最齊 #大埔 #黃大仙 #沙田 #青衣
00:00 開始
00:24 愈記超市大埔分店
00:38 愈記超市名稱由來
01:04 南亞裔街坊訪問
02:13 香港街坊訪問
03:08 凍肉部
03:48 各類醬料選擇
04:04 娛樂八卦
04:40 大孖| 羊牛鴨醬
04:55 日丁九州拉麵
05:21 大孖| 羊牛鴨醬
05:41 大孖記沙嗲醬
06:15 霸王花河源米粉
06:54 蓬盛橄欖菜
08:15 文記麻辣混醬
09:50 自家品牌川野家博多烏冬
10:26 義記香辣油咖哩
11:35 文記秘製魷魚醬
13:20 文記秘製鹹魚醬
14:10 聯泰義記蠔油
14:23 大孖秘撈魚蛋醬
15:22 自家品牌的拉麵烏冬米粉米線
16:09 愈記超市送出禮品
【獨家爆料】安彬事件大解構│娛樂混醬│愈記超市│全港最平最齊│
大家喜歡看我的娛樂爆料,我當然不會令大家失望啦
這條影片我將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在2019年發生 一單轟動魚圈的新聞
當中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秘聞, 大家一邊剝花生我就一面介紹
一間好便宜的生活百貨超市 “愈記超市”,
它在大埔、 黃大仙 、沙田和青衣都有分店
我會將它的分店地址放在留言置頂, 好讓大家比較那一間方便,
在你家或公司附近, 愈記的老闆娘是姓俞的,
老闆送了一個心給太太,並且希望她記住自己,
所以就叫做愈記超市,估不到這個愈記超市的名字
蘊含着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抵買和多選擇就是這間“愈記超市”的特色,
就連非常懂知慳識儉的南亞裔人士,都懂來這裏購物,
你們便知道有幾便宜了,不信你看看街坊的意見 。
你來自哪裏?印度,你怎樣發現這個店舖?
這間店很好,全部都好平,有幾平?
是否比起其他店都平?全部都平過其他店
有其他什麼可以介紹我們香港的觀眾嗎?
告訴我吧,還有什麼?這個這個這個我都很喜歡
做甜品用嗎?對啊,這個經常煮的,印度人經常煮這些
21 他住在香港5年我住了8年,很高興認識你們
多謝你們推薦食品給我們香港觀眾,
祝你新春快樂,恭喜發財,謝謝你(印度文)
是的我懂印度文的,你喜歡在這裏購物?
這裏在大埔街市附近已經很旺區,亦有很多商店商舖
但是這一間愈記超市開了之後,我見到什麼也有得賣
有傳統雜貨店和街市雜貨店,還有小型超市地道雜貨店那種吸引點
不用經常去大型超市,好值得幫襯,還有這裏實在太抵買,超平
而且種類繁多,你不喜歡出鏡那我就不拍攝你的臉
平過別處一大截,雖然舖位細細,
由基本柴米油鹽到少量中日韓泰國人氣食品、少量廚房用品都有,
大部分價錢和質素比大型超市、網上商店更加便宜又多選擇
尤其大埔這一間分店更設有凍肉區及以「大醬園」著稱。
靚太,為什麼你說這裏很平呢?平呀,因為我經常有購買這些煮醉鴨舌醉雞翼
這個牌子是最頂級的,很多大師級都用,16元外面一般平均價錢都要18甚至20
這個並非四周可以買到,大的雜貨鋪才找到,用來煮什麼
鴨舌醉鴨舌,醉雞,正嘢,我要這個
他們更加有齊全港膾炙人口的本地生產老子號醬料,
例如余均益、綿香、悅和、勝利大澳蝦醬、大孖醬園、
40 文記、義記、泰興、順發孖記等等,
當食材遇上醬料, 就好像一場美麗的邂逅 ,所產生的變化 ,簡直令人回味無窮 。
就好像我今日要跟大家分享的魚圈八卦新聞 ,當中有些不為人知的人和事,
令人聽落去津津樂道, 讓我一邊介紹醬料, 一邊跟你道出娛樂大混醬。
這件事我給一個化名男主角叫
........按入去睇片
平時在書房剪片太耐,突然之間在家想食小吃
就可以放入氣炸鍋串起些牛肉粒,出來就用這個大孖 沙嗲醬
自製串燒,無添加防腐劑、味精,用來撈麵好好食,食得安心
大孖記羊牛鴨醬, 以後炆嘢唔使咁大陣仗
兩羹醃肉隔離都聞到飯香, 請埋街坊返屋企共享
大孖沙嗲醬, 輕而易舉燒肉腸
沙嗲味濃郁齊齊拍掌 , 唔使搭飛機都好似去咗南洋
為何説彬彬其實對樹熊騎牛搵馬呢 ,
樹熊除了孝順之外 ,還好知慳識儉 ,在他拍‘吹脹雲霄’時
當時........按入去睇片
這一隻蓬盛的香港橄欖菜又幫到你幫到你,超級易煮,
霸王花河源米粉, 易熟好味介紹埋阿嬸
半夜肚餓唔使諗, 自己煮唔使麻煩你賓賓
彬彬跟樹熊拍拖時, 騎牛搵馬, 幾乎有錢仔都不會放過
有一次彬彬跟一位朋友去到一班有錢人的私人派對
那班人個個都揸林寶堅尼 ,派對完了離開的時候
彬彬問都冇問 ,就坐上了其中一人的林寶堅尼入面
車主就覺得好莫名其妙 ,完全不認識她 ,
彬彬竟然未問過車主同意就跳了入別人的車,
車主禮貌地說:不順路,
彬彬好老尷的下車,之後這位車主就跟朋友講,
車主的朋友圈就這樣唱彬彬, 傳到來我這裹
他們成班人都覺得彬彬份人真很混帳 ,那麼厚面皮,不止這樣 ...
混醬都要找隻優質的醬料,介紹返, 我就用這一個文記麻辣混醬,
它是頂級醃料,用來製作雞煲、打邊爐湯底、
撈炒粉麵、蒸排骨、蒸魚、炆各種肉類、炒蜆蟹海鮮等,任君配搭。
雲吞麻辣醬撈烏冬, 簡便好味適合大懶蟲
食物配搭創意無窮 , 撈炒煮炸龍飛鳳
不知是否每個姐仔都是這樣, 她有另一位同事, 叫江門米線
剛剛........按入去睇片
覺得當晚布爹利其實當時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流曬口水
介紹返,提起車仔麵又真的會令人垂涎欲滴
義記香辣油咖哩, 水魷、豬皮、豬紅、韭菜、魚蛋,買回去飛水
兩湯羹加落去,撈起撈起,撈到風山水起,
一打開個蓋就聞到好香的咖哩味,多層次的香辣感一試難忘。
用途廣泛,適用於咖哩雞、牛腩、魚蛋,
中菜的咖喱魚頭煲及星洲炒米等等。
義記香辣油咖哩本身不太辣, 不像魚圈生存那麼啃
要被迫品嚐人生的甜酸苦辣,事件經過網民推敲大家的instagram,
........按入去睇片, 怕傷了爆汗的心
自從布爹利向大眾道歉之後,自己炒自己魷魚,
停止所有工作,介紹返, 文記秘製魷魚醬,
它得到「醬料百搭醬、海鮮醬」的美譽,
街坊介紹它可以炒脆肉瓜、炒粉麵、炒蜆蟹、蒸魚雲、
蒸排骨更加一流,文記秘製魷魚醬, 撈落魚蛋蘿蔔豬大腸
個個聞到香味爭住搶,百搭選擇佢至強
其實布爹利和彬彬 ,好難再在這個圈裏面鹹魚翻生
介紹返,鹹魚都可以好好味的, 就好像這個文記秘製鹹魚醬
烹調真正的「魚香」茄子,蒸豬肉、蒸魚、炒椰菜、
通菜都十分惹味,撈飯食最開胃!
文記秘製鹹魚醬,辟腥味道夠鹹香
文記歷史好悠長,老字號未聽過真係烏啄啄,
........按入去睇片
620大姐都話看看大眾對她有什反應先
介紹返,這裏有個大孖秘撈魚蛋醬,
醬味帶咖哩的香、指天椒的辣、蒜頭的惹味,
用途廣泛,撈魚蛋、燒賣、腸粉米粉河粉、撈麵撈飯、撈蔬菜
大孖秘撈魚蛋醬, 指天椒咖哩沙爹惹味共享
輕鬆煮美食廚房歌唱, 咁易整都唔識就撼頭埋牆
........按入去睇片 但她覺得自己還有機會 ,
介紹返 , 其實愈記有自家廠房,生產自家品牌的拉麵烏冬米粉
當中呢度有啲粉麵、烏冬更加平絕港九新界,
........按入去睇片
醬料的甜酸苦辣 ,我們任意可以品嚐 ,亦可隨便配搭
但做人就不可以隨便混醬 , 如果你一時自私貪戀短暫的甜蜜
換來的後果,可能是一世的苦楚
這條影片, 又可跟你們提供買平嘢,食平嘢的選擇
又可以八卦下魚樂無窮,引伸到待人處世
如果覺得我這條影片有趣的話
記得幫我用whatsapp facebook分享給朋友,
留個表情符號以示支持,這條影片十五分鐘之後 ,
就有有獎問答遊戲 , 愈記超市將會送出他們自家廠房的
米線烏冬拉麵米粉各一包,這裏十一種醬料,
隨機送出兩樽, 價值每位接近三百蚊,送出給10位幸運兒
希望大家記得踴躍參加 , 轉頭見 .
1 文記麻辣混醬 (即食撈辣麵醬)
文記醬料有四十多年歷史。全人手香港製造。
文記嘅醬料簡直係家傳滬曉,叻煮餸嘅人一定會聽過呢一個品牌
將芝麻、花生及小蝦米烘香,才磨碎與辣椒同炒,香味豐盈,自成一家。
此醬是頂級醃料,用來製作雞煲、打邊爐湯底、
撈炒粉麵、蒸排骨、蒸魚、炆各種肉類、炒蜆蟹海鮮等,任君配搭。
工作忙起上來偶爾都是煮個方便麵又一餐,現在學懂了撈烏冬,5分鐘搞掂,
可以取代方便麵了。有時間的話煎個豬扒、雞扒,或者好像我一樣煮個溫泉蛋,
仲好食過出面呀 ,但係成本慳好多,如果而家唔係咁方便出街食飯
最好就一次過買曬呢啲醬返屋企,一路食住烏冬,一邊同你哋八卦下娛樂混帳
撈烏冬醬汁:
醬油 2小匙
蠔油 1小匙
麻油 1.5小匙
白醋 1小匙
糖 1.5小匙
蒜蓉 少少
麻辣混醬
2 大孖沙嗲醬
3. 文記秘製魷魚醬
文記招牌秘製魷魚醬 (不含魷魚)
配水魷魚、豬皮、蘿蔔、魚蛋、牛柏葉、各類冰鮮海鮮等。用水滾熟食物再晾乾水分後,用魷魚醬撈一撈隨即可吃! 為何叫做魷魚醬?因為這醬料的最原始配搭就是水魷魚,後來也用來撈螺肉。之後又有了「醬料百搭醬、海鮮醬」的美名,因為不少街坊鄰里向我們分享了各式各樣的烹調妙法——炒脆肉瓜、炒粉麵、炒蜆蟹、蒸魚雲、蒸排骨——是可用來炆煮各項肉類的辣醬。小故事分享:這醬汁是文記醬料的靈魂!從前我們是做車仔麵小販檔的,很多客人都喜歡以這辣汁配搭各類粉麵米!現在不少麵店、小食店都掛名為「文記車仔麵」/「文記小食」,因為文記就是好味的招牌。文記老闆文健佳為人勇敢,當年為保家庭、飯碗,與同行的小販競爭,最終成功立足於觀塘,所以文記在當年是廣為人知的!
4. 義記香辣油咖哩
今晚9pm?直播 ,娛樂大混醬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
雲吞麵的由來 在 Topaau土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1-06 18:00:31「年華不為少年留,你瞓你醒趕番工。自由莫待老來求,我歌我笑如夢中。」佐敦 Mamaday Studio 店主 Martiny 娓娓道來大門口騎樓腳上的對聯由來,相信對瓊瑤粉絲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事關前半部的上聯及後半部的下聯,乃出自其筆下的小說 ── 《匆匆,太匆匆》中的詞,其餘兩句,則由她接上,玩味十足之餘,亦道出不少年輕人的心聲;除了這對對聯,也有其他攪鬼字句,暗諷、嘲弄樣樣齊,好讓人會心微笑。或者此刻略懂裝修的你已暗算花費多少,或是出自那位行家的手筆,不用估了,全都是她與戰友們的傑作,即使是唐樓外牆,也是自己與伙伴租架吊雞車,挑起顏料桶,搖搖晃晃拿起畫刷,為老屋塗抹上妝。她坦然,至今仍堅持所有 Mamaday 店鋪之裝潢,全由他們自己一手一腳粉飾。今次選址一幢具 75 年歷史的戰前唐樓,卻不甘平凡,調皮地以外星人為題,將室內空間粉飾成神秘、怪誕、意想不到的異度空間,產生高反差的驚喜感。
跟其他 Mamaday 店不同,這裏沒有熱食,只有輕食、蛋糕及咖啡。甜品師 Orus 大有來頭,曾於米芝蓮一星餐廳工作,更畢業於藍帶國際學院倫敦分校,他特意將昔日於星級工作經驗套落咖啡店中,受 Wine/cocktail/mocktail pairing 啟發,創出 dessert pairing,以不同風味的咖啡配上能合得來的蛋糕口味,讓兩者味蕾上的體驗更上一層樓,並將 Fine dining 級數的用餐體驗帶落街坊小店,在客人拿甜點時,猶如星級用餐體驗般,有大廚親臨餐桌前為客人講解甜點製法,說出這是由哪裡的食材製作 … 予人多一種咖啡店體驗。至於甜品的另一半咖啡,即由咖啡師 HIM 調製,他認為本地炒豆師更能炒出貼近港人想要的口味,因此近乎全部的咖啡豆也取自他們的炒豆公司,「始終是香港人,又做慣本地市場;本地口味,要本地人才明白,因此烘焙出來的口味,較貼近香港人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又認為,日本烘豆師所烘的咖啡豆屬深度烘焙,風味較強烈;挪威、北美的,則屬淺度烘焙,味酸;香港的,偏苦弱酸,更合港人口味,同時以行動支持本地薑。
Mamaday Studio
地址:佐敦白加士街105號地舖
電話:67922612
#佐敦 #活化 #戰前唐樓 #高腳騎樓 #本地烘豆師 #支持本地薑
更多土炮好片:
「疫境」見人心 九龍城小食店無得賺都用靚料:過不了自己那關
https://youtu.be/8y5vzG1hnqo
百年傳承 屹立香港70年的雲吞麵
https://youtu.be/8D_bkFG9X90
深水埗十元滋味腸粉 合益泰小食
https://youtu.be/k9b119K3yyA
==============================
土炮好片,馬上訂閱YouTube: http://bit.ly/2H7BpYW
==============================
如有各區好人好事、小店情味故事、本地攝影作品、社區有趣大小事等等,歡迎Inbox土炮報料,有機會在專頁上刊登! -
雲吞麵的由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9-14 09:00:02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是一個古舊的長方鐘,隨逐秒每分,滴答滴答地洗滌了繁喧。
平心細瞭,方才發現粉褪的殘鏡角落,鑲製了「好到底麵食專家」七個銀字。哈,好直接的名字。
起步皆難
暗忖之際,一塊白布倏然伸到銀字之上拭抹。抬頭一看,是位戴着金絲眼鏡的大叔,頂着青銀參半的側分短髮,一臉穆然。店裏的收銀姐姐見大叔,即禮貌地點點頭,稱他作事頭。他,是陳祺欽,老店的第二代,人稱「大哥」。他拍拍抹巾,說起這「好到底」,正是他已過身老爸陳波,即第一代事頭所起的名字。他先拭起第一個「好」字來,「好」就是品質好的意思,店裏的所有食材,都由陳波親自挑選研製,一直沿用至今;輪到第二個「到」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招呼周到;布子擦到第三個「底」字,他噗哧一笑:「底咪就係抵食囉!攞個諧音呀嘛。」語一出,他收起笑意,把餘下數字都一一抹淨,甚是疼惜。
時針踏正八時一刻,一名老婦步進店內。問起店子歷史,大哥即指一指老婦,着她解畫。眼前嬌小的老人,白髮蓋頂,燦笑如花,正是他的媽媽,人稱「好姨」。她自四十年代起,已經與陳波一同擺街邊檔賣雲吞,她笑言:「我個名冇個好字㗎!好字係代表好到底,元朗老街坊好多都識得我。」其實不止元朗,香港九龍各區,都見小店影子,但都一律只賣乾麵,要吃一碗煮好的生麵,就只此元朗一家。一直生活於元朗的好姨,瞬間陷入了思憶。她說,那個年代很艱苦,住木屋,食米碌。陳波跟隨兄長入行做麵,及後合力開麵檔,擔擔挑到圍村賣雲吞麵,當時好姨剛好申請來港,就於麵檔幫忙。奔波兩年,在現時合益街市的位置租地鋪,正式經營麵店,並取名「好到底」。最初只賣生麵,並無乾麵餅出售,至五十年代,陳波見港九地區客人眾多,他們投訴太遠,於是就想到做乾麵餅,讓客人買回家保存。如此一來,生意漸佳,終於一九六一年,將店鋪遷往現時的三層高唐樓。偌大地方,地下及二樓為堂食,三樓作廚房。那時候,孫子還未出世,好姨包雲吞、收錢、賣麵、寫外賣,可謂一腳踢。一做,就做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交由大兒子祺欽接手。今時今日,她年已八十七,退休、退休,退而不休。當初為何偏做飲食業?她呆住了,彷彿從未遇此一問。那年頭,根本沒有選擇餘地,一切只為生活。
本心續行
說着說着,不自覺尾隨着兩位上了二樓。同樣是木枱木櫈,但四面牆則換上了淡淡然的黃,配以舊式的鐵窗花。看着看着,大哥也就掉進憶潮。他記起了小時候,因為讀書不成,老早就到店裏幫忙學做廚房。以前主賣雲吞麵、水餃麵,當時爸爸陳波教他做麵,但對於淥麵,他更具心得,強調要水滾方能煮麵,並且要看麵的粗幼,濕還是乾,濕麵不能煮太久,要拿揑。這一來講經驗,二來講心,自己研究如何煮才好吃,就是用心來做麵:「最用心嗰個就係我囉。」沒有丟爸爸的臉,他一臉自豪。
一陣馥郁喚回思緒,「香哩?我個仔喺樓上廚房炒緊蝦子。」大哥開腔,遂領頭步上三樓,看來,第三代即將出場。腳踏樓梯之時,見其腳步有點不穩,他即搔搔頭坦言自己將近七十,現時已交棒予第三代,自己則從旁指導。甫至廚房,就見一個大爐頭,一男子手執鑊鏟,使勁地炒起蝦子來。一頭清爽黑髮沾上濕汗,同樣是戴着眼鏡,一臉敦厚之人,就是老店第三代,陳仕傑,阿傑。看他年約四十五,功夫卻已十分熟練。原來早於廿來歲時,已經到店裏工作,對於廚房一切,甚是了解,如今所有師傅,都由他親自調教,但這裏的所有調味之方,都只可由陳氏親自落手,不傳外人。大哥教其炒蝦子,蝦子一定要炒過才夠香,最重要不能猛火炒,感覺到有香味上升就可。一旁的大哥,忽而講起蝦子麵的由來。以前蝦子很便宜,一百幾十元一斤,初初用來煮湯,後來陳波覺得熬完湯後,把蝦子丟掉很浪費,於是想到把蝦子混入麵內,變成蝦子麵:「阿爸叫做蝦子麵嘅起源人,好受歡迎,鮮味之餘又唔使自己熬湯,後來愈嚟愈多人跟住做。」由陳波那代開始,他們一直用同一種蝦子,縱使現時蝦子要一千元一斤,都不改用廉價貨。又堅持親力親為,麵類全都自己製造,有粗麵、幼麵、伊麵等。做麵不能有鹼水味,於是他們一直用優質鹼水,走鹼時間亦足夠,味道十年不變。
炒畢蝦子,阿傑走到後廚房,開始做小店的靈魂——雲吞。每日用新鮮豬肉,先把豬肉起筋,再於切肉機絞碎,雖用機器,但仍需人手過機十遍八遍,再加入肥豬肉,方有口感。處理好肉類,把蝦脫水,加入調味混合,秘訣是加入蝦子。餡料一做好,好姨與一眾女工已坐於長桌旁,包起雲吞來。好姨年紀最大,手卻巧得很,其他人根本追不上她的速度,而且粒粒大小勻稱,一口一粒,這是他們的堅持,她解釋傳統雲吞麵是一個小食,一啖雲吞一啖麵,爽。她又續指自家雲吞麵的好吃之處,在於喝湯後不會口渴,她直言:「冇落味精係呃人嘅,只係我哋用好啲嘅,落少少就夠,我講真話㗎!」一旁的阿傑聞言,即為奶奶的直率大笑,又邊笑謂:「整嘢邊呃得到人?最緊要用心製作,過到自己,過到人。」朗笑背後,是一腔熱誠。說他是否一直如此生性,倒也不是,十來歲開始落鋪幫忙,及後開始跟爺爺學整麵,只是後來好玩,畢業後就到懲教署打工,兩年後,陳波想退休,他就回來幫忙。起初,做廚房學得慢,嫌其又熱又髒,甚至會中途離開崗位。當時,他心態是父母必然照顧自己。不久後,陳波過身,又有師傅辭職,他才硬着頭皮奮發,不讓爺爺失望。
大哥聽畢,臉帶淺笑地離開廚房,似乎是放下心來。邊走,他邊呢喃着,這份本心,外間難尋,幸而兒子繼承下來。
穩步就好
回到地下食堂,已經滿座,牆上舊時鐘指向十二,正值午市。這又是大哥最開心的時刻。雖能退休,但大哥仍然天天回到老店坐鎮,以為是他不放心兒子一人,其實是捨不得一眾街坊熟客,畢竟有些客人從小吃到大,現在還會光顧,十分熱情及支持。故此,他都特意保留傳統裝潢,讓人懷舊一番。他不忘本,記得自己都是靠街坊才有今日:「唔會忘記街坊,街坊賞面,搬走咗都返嚟,為咗食碗麵,又見我哋一面。」說起遠道而來的街坊,他又想起一件往事。九十年代,他曾經於旺角豉油街,試過開一間分店,好讓客人不用特地來元朗進餐。只是,附近太多食店,大多用低價錢賤賣,他們成本高,實在辦不到。結果,分店只維持一年左右,就沒有再經營下去。
回過頭來,一頂銀絲穿梭於人潮之間,原來好姨也下來湊熱鬧了,步經大哥,她即接話:「好到底呢,由我嗰代開始都冇諗過賺大錢,我哋腳踏實地,足夠開銷就得。」扔下一句話,她就走到樓面姐姐跟前,打着哈哈。此時,阿傑也來到麵檔幫忙,他負責淥麵,大哥則於對面盛湯放配料。明顯地,二人默契雖有,卻沒甚話題,因為自他小時候,爸爸就於店裏做主力,二人聚少離多。然而,一碗雲吞麵對阿傑而言,依然是快樂的回憶,他壓低了聲線道:「爸爸煮麵我食咪開心囉。」大哥還是聽見了,雙方尷尬一笑,又把話題牽扯到麵上,大哥說到自己的表現,他毫不忌諱地自誇比爸爸做得好,亦覺得兒子保持到九成水準,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旁的阿傑頗感壓力,低喃着要保住爺爺的金漆招牌,真的不易。「好到底」嗎?「好」,他說做到了九成;「到」嘛,由於請人艱難,請到好招呼的阿姐不易,如若自己,招呼一定好;「底」,以新界區而言,他認為這個價錢對得住人。前來捧餐的好姨聽着,又搭訕:「係咁解咩?我就話好到底意思係一路做落去,好到底!」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嘻哈大笑。
時針又轉兩圈,人潮依舊未減,看來這一家老店,確實被三代好好守護着。閒來,又注目鏡中似遠非遠的大馬路,你看這啊,到底是人走得比車慢。只是,生生不息,跬步終究千里。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好到底麵家
地址:元朗阜財街67號地鋪
電話:2476 2495
營業時間: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n243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雲吞麵的由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今天中國傳統三大節日之一的中秋時節
家家户户今晚或許皆忙著萬家烤肉的活
在欣賞著明月高高掛的同時
每人可能也忙著享受著美味的月餅及嫩柚子
夜晚的空氣中則不時飄來濃郁的烤肉味
夾雜淡淡的柚子香……
而老祖先的中秋傳統民俗由來的傳說,嫦娥、玉兔、吳剛、桂花樹、桂花酒釀的明間流傳似乎則早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又稱仲秋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中國自古在中秋時節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以月之圓為主要象徵。
■代表家家户户都能團圓,而在外辛勤工作的遊子。
■無法回家團圓共享團聚之樂的鄉愁時,為表寄託思念故鄉、親人之情,期望在世界各地舉頭皆能同時共賞一輪明月高掛的場景,寄寓這雖不能同聚但也能共同看到今晚的明月,以聊表團圓慰藉之思念。
■同時也有祈盼來日豐收、幸福滿滿、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意味。
而為了不讓中華文化主要的民間故事在現代品嚐美食月餅烤肉注重物質享受文化盛行之時之餘,Kevin在此也特別將中秋最美的民間故事再次簡單描述給大家再次回味
☆嫦娥奔~月餅的緣由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2顆長生不老藥後【本來是后羿因為射日有功,西王母特賞2顆長生不老藥,吃一顆可保長生不老吃2顆可以直接成仙飛升。后羿本想與嫦娥各享一顆,倆人長生不老,哪知嫦娥想感受成仙的樂趣,一口氣吞了2顆,直接羽化生仙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後來,嫦娥透過夢境向丈夫后羿傾訴懊悔說:「明天八月十五日乃月圓之候,你可用用麵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后羿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做了麵粉圓餅,吃著月餅看着明月,屆時嫦娥果真由月中緩緩飛來,夫妻重新團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吳剛伐桂~賞桂花樹喝桂花釀酒的緣由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書中曾經有描述「月中有桂樹」,後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酉陽雜俎》前集卷《天咫》所載最為具體,書中說:「古時書中言月中有不死桂樹、有蟾蜍,還說月桂樹高五百丈,樹下有一人天天在砍樹,樹被砍傷隨後又會馬上復合。這人就是吳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被炎帝處罰命令他要砍下這株桂花樹,才能將功補過。」
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吳剛伐桂另一版本:傳說吳剛的妻子與炎帝之孫伯陵私通,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陽神炎帝,被發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樹。但月桂樹隨砍即合,吳剛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葉就會長回樹上,經過了這麼久,吳剛仍然沒能砍倒月桂樹。吳剛的妻子心存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分別變成蟾蜍、兔和蛇飛上月亮陪伴吳剛。為了幫助父親早日砍倒桂樹,玉兔便不停的把砍下的枝葉搗碎。)
☆玉兔搗藥
此傳說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製作蛤蟆藥丸,服此藥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製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前三大中秋故事處處帶有神話傳說的影子,關於三者之間的聯繫,有一說是這樣的:相傳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姮娥(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姮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裡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而萬家烤肉則可能是在全家團圓在桂花樹下賞桂花喝桂花酒享受月餅美食時,演變共同的美食活動吧!(大概是萬家香醬油廣告打的太好了的緣故吧!這是我自己猜測的喔!沒有歷史根據的啦^^)
看了上述種種版本的民間傳說後,相大家在享用月餅、烤肉、賞桂花樹喝桂花釀的同時,同時感受著月圓人團圓事事皆圓滿的幸福喔!
讓今晚最圓最亮也最美的月兒,帶給所有的人都有個溫馨、美滿、幸福、團圓及希望的未來 ……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每個人都有個嫦娥、玉兔、吳剛、桂花樹陪伴的月餅烤肉的幸福中秋月圓喔……
雲吞麵的由來 在 美食佳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中新店
台中最新港式餐廳,店家一家人來自香港,賣的是台中很少見的香港街頭小吃"車仔麵",麵條、醬汁、配料全都可自由選搭,完全客製化方式就跟香港一模一樣,口味道地,連香港朋友吃了也說好吃。
雲吞麵的由來 在 陶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報復英國政府給予香港BNO人士居英權,宣佈不承認BNO「作為旅行證件」。
不過保安局前局長黎棟國向傳媒解釋,中國一旦不承認BNO,市民持BNO往認可此護照的國家或地區,仍然通行。特區政府只會將最新立場和出入境措施通知航空公司。
黎楝國又指出:航空公司是否受理BNO,通常是按旅客的目的地規定,只要該目的地未有說明不接受BNO,理論上沒問題。至於港人回港,入境時只需出示身分證。政府能否強制要求航空公司不承認BNO?他不作猜測,相信就算不承認BNO,「基本法」列明保障出入境自由權利,不應將此事跟出入境自由扯在一起,「中央政府也沒有說過任何一句這樣的話。」
另一個政治學術權威劉兆佳博士也認為:如果中方不承認BNO,意味着不可以透過BNO出入境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航空公司亦有可能不會容許以BNO作旅遊證件購買機票。
但他認為,這對港人的實際影響有效,因現時大部分港人持特區護照,而非以BNO出入境,加上特區護照的免簽證國家亦較BNO為多。他又指,從中方角度看,英國推出BNO移民計畫是背信棄義,違反英方當初指BNO只是旅遊證件的承諾。
英國是否背棄承諾?因中國早已宣布「中英聯合聲明已成歷史文件」,隨同中英聯合聲明交換文本時英國作出的任何關於BNO的承諾,當然也同時作廢。
而且中國政府從來不批准香港人持BNO的進入中國,持特區護照也不承認,入大陸只可持有回鄉證。
黎楝國講得沒有錯:中方的聲明,對於BNO香港人今後出境自由,並無影響,因為前英治政府早計算到這一着,令香港人不論國籍,只要出入赤鱲角國際機場,均可以用身分證,這就是電子e-道過關方便的由來。
不過現在世界面對的不是一個理性的中國政府。黎楝國這樣一講,明顯是用這個漏洞來反駁中國,隨時引起中方惱羞成怒,取消香港居民身分證出入國際機場,必須使用護照。而各種護照之中,又禁止BNO護照在香港國際機場進出。
但這樣一來,又變成同時威脅大量持有外國護照的親中議員、人大政協、在香港定居但又暗中擁有英美加澳或湯加王國瓦努阿圖護照等紅二代與官二代的私隱,令他們的護照國籍,全部歸入中國中央系統大數據庫。
對於BNO港人,反而沒有影響。因為只要BNO持有人另持一本特區護照,BNO護照可以行李寄艙、收藏在內褲或胸圍下過境,除非劉兆佳聯同香港親中愛國向中國建議:將BNO護照視同槍械毒品,一旦被破獲持有、藏有、擁有,最高可以按國家安全法論罪。
但這樣一來,精明的BNO香港人也是可以及早行使居英權,用五年時間,暫時戒除回香港食雲吞麵和菠蘿包的慾望,在英國庇蔭下居留期滿後索性換取英國本土護照,再昂然重新出入香港。
難道那時劉兆佳再動議將英國本土國民護照也列為非法物品?那麼美國加拿大護照又如何?或索性沒收全香港市民包括外籍僑民的護照,每一次出入境須向警察局或保安局申請?
出現這種結果,也有可能。因為英國政府將會在BNO持有人背景審查之後,拒絕某些政治立場與自由民主價值觀為敵、並長期損害香港利益的BNO持有人申請。這些得不到居英權的香港中國人,一定會心存嫉妒,寧願推波助瀾來個攬炒冚包散。
不過,當前尚可暫時假設中國外交部的聲明對象只是對香港出入境法律一知半解的十四億中國人民,直到中方獲得黎楝國劉兆佳提醒、下令林鄭月娥李家超修改香港出入境法例為止。
So far so good 。
要強調的是:黎楝國先生的言論,明顯是由香港利益角度一片好心,以免香港人恐慌,值得欣賞。
不過目前中國與全世界為敵,中國人的網絡情緒也陷於高度亢奮與不穩定狀態。不可以再用人性的常識來推測。Anything Could Hap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