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雪降花爛尾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雪降花爛尾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雪降花爛尾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雪降花爛尾產品中有7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其實品酒的路上,最常聽見的就是:「我們家的酒就是要搭餐啊。」即便是售價五位數以上的酒款,通常是在市場定位與釀酒師風格中取一個平衡點,然後來為酒款做一個定位~~~(這時我倒了一杯【Le Petit Cochonnet Syrah 2019】喝了一口)! 「咦~~不難喝也」,嗯上面的唬爛文可以不用掰下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ky gam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此次的影片放出的不是滿等,是升到定點測試而已。這次1.4版本,很多強勢的角色聽說有變弱,是真的下降很多,還是其實還好可以繼續用? 時間線 : 00:00 前言 00:23 閃焰王牌 01:23 噴火龍 01:59 耿鬼 03:08 古月鳥 03:43 電貓-捷拉奧拉 04:29 阿勃梭魯 05:1...

雪降花爛尾 在 薛??? ????|桃園美食/中壢美食/台北美食/台中美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6:09:17

#eat_ting愛分享 - 這週降到二級警戒了!大家出門還是要確實做好防護措施👀從去年疫情開始,我就是個很恐慌的人🥲出去外面吃飯/坐座椅等等,任何觸碰到外面東西的機會,我一定會用酒精噴爆自己的手,當然🥺因為這樣!我常常手變粗糙還破皮😂也謝謝 @curej.taiwan 提供給我乾洗手🤩我是真的很需...

雪降花爛尾 在 ?️涵•北中南食旅✍?台北 台中 南投 彰化 台南 高雄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7:12:13

【洁茂牛肉麵館】 - 來喔!喜歡吃牛肉麵的給我收藏起來😤 北門路超人氣牛肉麵平價大份量品項眾多,三種湯頭、七種主食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搭配,每到營業時間人潮總是絡繹不絕。 牛/豬肉麵食、燴飯、丼飯、水餃、鍋物、滷味、小菜等通通都能享有,每日精心熬煮的湯頭讓人口水直流,數種蔬果如牛大骨、鳳梨、甘蔗、牛蒡、...

雪降花爛尾 在 皮筋兒 Journe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02 15:29:20

本來想說點類似這樣的話:「一個人得花多久時間來了解,人們正對他們的命運作共同的決定」,但想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達到「全島一心、同島一命」之前,每個人心境的轉變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段焦慮、自我思辨的過程,更以複雜交織程度影響著社會,何時可以到達「總該做些什麼」的階段?真的也說不準。 大多數人在焦...

  • 雪降花爛尾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18:33:30
    有 18 人按讚

    其實品酒的路上,最常聽見的就是:「我們家的酒就是要搭餐啊。」即便是售價五位數以上的酒款,通常是在市場定位與釀酒師風格中取一個平衡點,然後來為酒款做一個定位~~~(這時我倒了一杯【Le Petit Cochonnet Syrah 2019】喝了一口)!
    「咦~~不難喝也」,嗯上面的唬爛文可以不用掰下去了,酒液入口後略微飽滿濃郁的風格,以他的售價上來說算是超值款了,原本以為會是水水的帶點甜感的風味,但完全不是啊,該有的酸度與酒體都有一定的水平,喝完一杯超想吃肉的,不過沒有牛排(建議搭紅肉料理),我把他拿來搭牛肉壽喜燒(如果有霜降、雪花牛最好,不然油脂較豐厚的花五牛也可以),但沾醬不建議用沙茶醬或蛋黃沾醬,改用柚子醋或是比較清爽的沾醬會比較好一些。
    13%的酒精度喝起來易飲沒負擔,用來餐酒搭配也不傷荷包,重點還是很容易購買,或許這就是他的優點。
    品飲筆記:
    微微的皮革、香料、黑色漿果、李子、黑橄欖、黑胡椒等香氣,略微的醒酒會有紫蘿蘭花香浮現。
    干型、酸中+,單中+,酒精中,酒體中+;濃郁飽滿的風格中,帶點成熟果實的甜美感,尾韻有一些微微的黑巧克力與辛香料感。(醒酒10~15分鐘口感會更好。)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不開車)
    #全聯 #南法小豬 #LePetitCochonnet #Syrah #paysdoc

  • 雪降花爛尾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8 00:08:30
    有 68 人按讚

    「 曬柿餅|袋鼠肉|嚮往新鮮空氣的人類」

    ——

    在日本,有個曬柿餅的傳統

    柿子呢,據網路上資料,最早是從中國長江流域傳來的

    古時候的水果,大部分都沒有現代的那麼好吃,因為現代水果基本上都經過改良與配種

    培育出好栽種、果實結的大、又甜皮又薄、生長期短,反正水果也好比工業時代一般,經過了相當革命性的轉變,才有現在你我日常在吃的水果

    而柿子,最初是相當澀的,不是苦,是吃起來舌頭上會沙沙的,除非要等到整顆柿子熟成後,質地成果凍狀時,才適合食用

    可是這時的柿子嚐鮮期相當短暫,由於已經熟到質地軟化了,下一步就是濫掉了

    所以也不適合運輸與販售,就是自家人吃一吃罷了

    不知何時哪個日本人發現把不熟的柿子在太陽下曬一曬之後,柿子的水分大量揮發,成了柿子乾

    (八成就是忘記了之後才發現,歷史上有太多被忘記的食物結果變得超好吃,起士就是一個案例lol)

    一吃發現,哇,居然不澀不苦,吃起來相當甜,這件事在古時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畢竟,古時候鹽巴與糖,這種現代很便宜的調味料,是相當稀少且昂貴的,通常都是有錢人家或達官顯貴才有能力吃的

    所以原本難以入口,苦澀無比的柿子,經過大自然零成本的陽光洗禮,居然成了高檔的甜味果乾

    當這神奇的加工法被發現以及廣泛運用時,柿子搖身一變,成了日本當時家喻戶曉的水果

    而且日曬後不單單是有了甜味,因為水分濃縮了,也方便儲藏與攜帶,根本是神之發現

    這個,是現代柿餅的由來,而這曬過的柿餅,用的是苦澀的柿子,而非你我常吃到的改良甜柿,這一點要特別說明

    ——

    之前忘記是看哪本奇怪的書,日本的翻譯書,裡頭是一則則的小故事,關於日本一些很民間的傳奇,不一定是鬼故事,大部分帶有濃厚的傳奇或地方色彩的那種

    其中一則故事的標題就叫「曬柿餅」

    故事主要說,主角有一天到日本一個鄉下小鎮出差,當時正值秋天,在逛名產店的時候,他看到了當地特產的柿餅,買了不少
    之後便詢問老闆娘說哪裡有在曬柿餅,他想去參觀看看

    老闆娘聽到之後滿臉笑容地問他說,你想看哪種的曬柿餅呢?

    主角一聽覺得奇怪,柿餅就柿餅,還有分別?

    之後想詢問下去,老闆娘聽了笑而不答的指向街道的另一邊說

    「這邊直直走下去,有一種當地特殊的曬柿餅,很值得去看看。」

    主角一聽也不疑有他,便往街道的另一邊走了過去

    過去之後街道的景色從商店街,變成了住宅區的樣貌

    一整排的建築都是一致性的二層樓建築,而每一間房子的頂樓,都有一根直立的竹竿子

    隔三差五的,房子的竹竿子上,會掛著看起來不小的不規則物體,表面霧白霧白的,看起來像人類小孩的形狀

    主角看到不禁停下了腳步,正好,離他最近那棟房子的頂樓走出了個老奶奶,熟練且緩慢地把竹竿子上霧白色物體降下來,並拿出刷子開始刷著那白色物體,看似是在清潔表面灰塵似的

    由於畫面實在太過詭異,主角就這麼站著,大氣都不敢喘地,看著老太太很仔細地刷完整個白色物體,接著把那白色物體在升上去
    當一切結束時,老奶奶轉身時剛好跟主角對到眼,並瞇著眼露出笑容地跟主角點頭致意

    俗話說的好,好奇心害死貓,但顯然害不死好奇的人類

    於是主角便問老奶奶說

    「老奶奶,你剛剛是在整理什麼啊?!」

    老奶奶回答說

    『這個啊?這個是我們當地最有名的曬柿餅啊!』

    主角忍不住想問

    「但我沒看過這麼大的柿餅呢,請問是什麼品種的柿子呢?」

    老奶奶聽到好似懂了什麼地笑說

    『抱歉抱歉,沒講清楚,這不是柿子,是人類的小孩,從都市送來的,送來的時候都有各自的問題與脾氣,曬一曬之後不好的個性與脾氣都會被蒸發,曬完之後,剩下的就會是個乖小孩喔!』

    (故事情節我瞎拼湊的,應該有一些細節會不一樣,但我也忘記書名叫啥了,所以如果你也看過這本書發現細節不一樣,歡迎留言修正 <3)

    主角一聽冒了個冷汗,但這時只能保持鎮定,繼續與老奶奶聊下去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這樣通常要曬多久?」

    老奶奶走近了一些,依然在二樓,說

    『這得看天氣,也得看小孩子本身的個性,情況不糟糕的小朋友,曬一曬很容易就出「柿霜」,有些小朋友本性比較差的,就得曬久一些才會出霜喔!』

    男主角相當訝異,回答說

    「原來那是霜啊,我還以為是黴菌呢!」

    老奶奶耐心的回答說

    『就好比曬柿子一樣,「柿霜」其實是柿子果肉裡的葡萄糖與果糖經過日曬,水分蒸發後,跑到柿子表皮,而這些糖分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後而轉化凝結而成的糖分!

    這柿霜可是好東西,還可以入藥,具有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原來如此啊!真是神奇呢!」男主角回答

    老奶奶接著說

    『別看這一整排房子,住的人已經不多了,兒時玩耍的朋友有些走的早,孩子也都搬去大城市了,還有在接這「曬柿餅」工作的,除了我之外,也就只剩三四個家庭還有人知道怎麼曬了!』

    老奶奶越說越落寞,但還是不忘熱情地跟主角說,要是有小孩子想曬的可以找她,不少問題小孩曬一曬回去之後,當醫生當老師從政的都不少呢!

    ——

    澳洲是個地緣獨特的地方,也孕育出了不少只有澳洲才有的物種

    袋鼠,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只要想到澳洲,都會想到袋鼠

    自然而然地,袋鼠也成為了國家保育的動物,畢竟他代表了國家

    正常來說需要「保育」的物種,都是瀕危的,需要人為管控其數量,且幫助其繁衍

    但在澳洲,袋鼠除了人類之外,是沒有其他天敵的,加上其繁殖能力極強,所以袋鼠在澳洲可說是逛大街的物種

    去過澳洲打工度假的人肯定能明白,光是我自己在澳洲開車撞到的袋鼠就有三隻了,更別說停在國家公園還是沙灘上看到的那些袋鼠

    一般來說,袋鼠是可愛的,尤其當你參加過動物園觀光的行程,八成都會跟無尾熊或是袋鼠拍上照片

    但在野外,袋鼠是危險的,雄性的袋鼠體型巨大,直立時高度可達1.6-2公尺高,重量在65-100公斤左右

    袋鼠本為食草動物,雄性袋鼠很少攻擊人類,大部分時間是在發情期時會有攻擊性,但也是跟其他雄性袋鼠打架,爭奪交配權

    而近代頻發的袋鼠攻擊人類事件,多半跟觀光客的逐年增長有著絕大的關係

    袋鼠本身是種草食性動物,意思是他主要是吃草的,跟馬差不多,但袋鼠偶爾還是會吃些真菌類或者是灌木叢裡的果實

    之前我在澳洲打工換宿集二簽時有在馬場工作過,每天早晨的工作就是推著推車,載滿乾草,接著推去餵馬,一頭成年的馬一天能吃掉的草量相當驚人

    不過也不難想像,草麻⋯是能有多少熱量與營養,但這些動物強大的地方就在於,現代肌肉發達的人類得喝高蛋白搖搖飲長肉,但袋鼠與馬只要吃吃草就能屌打肌肉發達的人類

    那時我無聊,拿了顆甜橘子,剝了皮之後拿去餵了其中一隻馬

    不唬爛,那隻馬邊吃居然眼睛瞇起來開始笑,邊笑鼻子邊噴氣的那種,還一直ㄏㄧㄏㄧㄏㄧ的叫

    這跟觀光客餵食袋鼠是一樣的道理,對於大部分的小孩,甚至是極大部分的成年人來說,紅蘿蔔是討人厭的,不好吃還有奇怪的菜味

    但對於主要食物來源是草的袋鼠來說,紅蘿蔔之於袋鼠,就好比小孩看到可樂與雪碧一般

    紅蘿蔔所含的糖分,經過研究指出,還會對袋鼠帶來偶發性的牙齦問題,因為殘留在牙齒上的糖分經過發酵之後(很明顯袋鼠不知道也不會睡前刷牙),若袋鼠在啃食這些相對較硬的紅蘿蔔時傷到牙齦,這麼殘留在牙齦上的發酵糖分將會給袋鼠帶來口腔病變

    只要是拿「餵食袋鼠」當噱頭,吸引觀光客的觀光農場或是動物園

    對他們說,紅蘿蔔絕對是取得最容易,而且也是最便宜的食材選項

    這輩子都在吃草的袋鼠,一吃到相對高糖分的紅蘿蔔,基本上沒有不瘋掉的道理,肯定狂嗑猛嗑

    道理不難想像,就好比不要讓小朋友吃太多糖,不然晚上睡不著煩死的肯定是爸媽

    更別說觀光客偷餵食的其他食物,好比餅乾、薯條、漢堡與雞塊、更高糖分的香蕉與蘋果

    這些沒有出現在袋鼠菜單上的食材,高糖分、調味過、甚至是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都會影響著袋鼠單純的賀爾蒙

    而改變了賀爾蒙的袋鼠,就算不是在發情季節,也漸漸開始出現攻擊性,甚至會出現搶奪餵食而意外傷人的事件

    除此之外,沒有天敵的袋鼠,對於農業來說,袋鼠也是相當具有破壞性的

    不少當地的農場主人都會配槍,驅趕袋鼠,以免他們辛勤種植的農作物被袋鼠偷吃甚至是踩踏破壞的農地

    對於這一點,澳洲政府決定,制定「特定獵殺區域」,每一年開放一定的數量,給領有「合法獵殺袋鼠執照」的獵人以人道的方式獵殺袋鼠,並將獵物登記之後送往合法的處理廠,處理成各式各樣的袋鼠肉產品

    袋鼠漢堡排、袋鼠香腸、袋鼠排、袋鼠絞肉⋯等等的袋鼠產品

    我吃過不少,不好吃,但是低脂且高營養,澳洲露天的BBQ台上,肯定少不了幾塊袋鼠排或是漢堡排

    而我個人也在深夜的野外遇過兩頭成年袋鼠,應該是雄性,因為目測那兩頭袋鼠站立起來時起碼有190cm+,體型之巨大

    那時我跟朋友站著連動都不敢動,就這麼跟兩頭成年袋鼠看著,還好,我們身上沒有隨身帶紅蘿蔔或是麥當勞的習慣,所以只是看了看他們就跳走了

    但不唬爛,他們跳一步最少快兩公尺,沒幾下就消失在我們眼前,真要打打不過,跑也跑不贏,馬的到底是吃什麼草能長成這樣⋯

    ——

    OK

    以上兩個漏漏長的故事只是為了以下這小故事做鋪陳

    今天在騎車往新莊的路途中,經過了鶯歌的腳踏車步道與河濱旁的公園

    沿路上沒有100也有60-70個成群結隊騎著腳踏車的人,騎著就算了,不少就在路邊休息,卸下了口罩,野餐起來的也有

    更別說河濱旁的公園我還看到一家人在打羽毛球與排球

    是怎樣,我意外有騎進時空裂縫嗎?我來到了一年前的台灣嗎?

    騎著騎著我腦袋裡的惡魔小漢克不禁開始想著

    要是這樣的地方可以修法變成「合法捕捉不聽話人類(澀柿子)」的區域

    我們就可以招開「合法捕捉想透氣人類」的訓練營,訓練獵人

    我們人道一點,獵人會用沾滿橄欖油的網子罩著這些人,然後分別掛在滿是大樹的公園裡

    再從日本請來幾個曬柿餅的專家,讓他們好好在上頭曬出柿霜來,這樣下來之後相信他們就會成為乖乖待在家的好人類

    而不是「哦哦哦我需要出門透透氣啦」或是「我們都待在戶外內」的奇怪人類

    曬完之後相信台灣疫情會更好的(笑

    ——

    #以上純屬幹話
    #感謝你花了好一段時間看我講幹話
    #廚師漢克

    ——

    資料來源|https://www.tsunagujapan.com/zh-hant/seven-things-about-persimmons-a-popular-autumn-fruit-in-japan/

  • 雪降花爛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5 11:08:19
    有 847 人按讚

    本來想說點類似這樣的話:「一個人得花多久時間來了解,人們正對他們的命運作共同的決定」,但想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達到「全島一心、同島一命」之前,每個人心境的轉變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段焦慮、自我思辨的過程,更以複雜交織程度影響著社會,何時可以到達「總該做些什麼」的階段?真的也說不準。

    大多數人在焦慮、自我思辨的階段,總是要找些人出氣、把某些人抓出來指責,可以怪罪的都怪罪好讓自己鬆一口氣、沒地方可以丟心理的垃圾,所以開始亂丟,剛好妳是擺在他眼前的箭靶,就掃到颱風尾。

    除了注意自己的心情,還要注意不會被別人給傷到。就好比開車上路,注意路況,也要注意對向車道的車子,縱使有交通規則,可是人是最大的變數呀!

    但疫情是來自於病毒,除了防病毒還要疼惜人心。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共同防疫,這不是喊個口號而已,身為公民,並不是把所有責任都往上推,去期待一個全能天子天女出現,這樣企盼的還是個從上而下的統治。

    責任始終落在自己身上。

    要怎麼阻斷病毒傳播鏈?這只是中央或者地方的事情嗎?還是可以僥倖的覺得無所謂不會中標?

    有人選擇請假在家防疫盡量不出門,有人還是要上班,第一線醫護警消仍舊很緊繃的在忙碌著,只能更注意自身防疫。

    階段性的降低人流而不是直接全島封城,正是為了考量到人性,所以必須做最小的損害,通盤考量拿捏好分寸。

    全台兩週的關鍵三級警戒是為了前兩週的爆發,為了分析在三級以後病毒傳遞是否是級數上升?雙北的疫情很容易影響到周邊縣市,所以基隆要多觀察一兩週,因為許多基隆人會到雙北上班,所以要確認有沒有控制了雙北的疫情、而影響基隆的程度又到哪。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沒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如果你自己都忍受不了在家防疫,那封城可以關多久?如果你對公衛不了解,更不要去散佈錯誤的資訊來製造恐慌;如果你身邊的人很焦慮、開始罵著很沒邏輯的話,你有沒有想過溫柔告知正確資訊?

    政治就是生活的一切總和,對一切漠不關心、沒看記者會、不知道現在幾級、不知道全球疫情與台灣的差異、不知道一中兩政權根源就是中華民國政權、就是造成藍綠之爭的關係、不知道藍綠之爭導致了支持藍綠一樣爛的人們,在每個議題上形成強烈的對立。

    複雜的防疫礙於台澎的政治局面,讓我將之化為動力,寫文章、開直播、開社群。引一段聖峰在「台澎小堅果」社群說的:「面對現況,我們可以悲觀,但不可以失去希望。可以當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別當失敗主義者。為最糟糕的狀況做準備,對最好的結果抱持希望。Prepare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

    #全民防疫
    #做點什麼吧

  • 雪降花爛尾 在 Sky gam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8-05 19:10:25

    此次的影片放出的不是滿等,是升到定點測試而已。這次1.4版本,很多強勢的角色聽說有變弱,是真的下降很多,還是其實還好可以繼續用?

    時間線 :
    00:00 前言
    00:23 閃焰王牌
    01:23 噴火龍
    01:59 耿鬼
    03:08 古月鳥
    03:43 電貓-捷拉奧拉
    04:29 阿勃梭魯
    05:11 胖丁
    05:46 烈箭鷹
    06:29 怪力
    06:54 妙蛙花
    07:29 白蓬蓬
    07:48 路卡、九尾、忍蛙
    08:09 全傷害統整總列表&結語

    雪拉比國外網站 : https://www.serebii.net/pokemonunite/patch.shtml

    哈囉,我是SKY,歡迎來到我的頻道,是個愛分享的實況主,這裡會有我的實況、影片剪輯,會呈現各種不同的主題給大家。只要新遊戲的推出,一定會先超前部屬,預習並補足這款遊戲的前導資訊給大家,玩後也會出《實際遊玩的心得》給大家,避免各位踩到雷,要是遊戲更有延展性,也會推出攻略出來。你要是喜歡,歡迎各位可以加入我的頻道,必定會繼續努力下去!

    喜歡我,可以訂閱SKY頻道!
    https://goo.gl/XnqAYp

    關於工商/合作請洽詢:
    ►fritgc0204@gmail.com
    ►cathy@ninedr.com

    讓SKY不用愁每個月的飯錢所在:
    ►Youtube 加入頻道會員 : https://pse.is/QP9GH
    ►paybal(適用國外) : https://streamlabs.com/skyy204
    ►歐付寶(適用國內) :https://goo.gl/RNzQeW
    ►歐付寶(直播時使用,會覆誦你的留言) : https://goo.gl/G9oYuE

    關於Sky所有經營 :
    ►Sky Game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c/Skygame204
    ►Sky 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sky204/
    ►Sky Discord : https://discord.gg/9Tpxh8F
    ►Sk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ky_game204/?hl=zh-tw
    -----------------------------------------------------------------------------------
    分享請使用本影片
    1.禁止轉載營利之使用.
    2.禁止放置自身頻道之使用.

    #sky #寶可夢大集結 #版本平衡

    NS SWITCH ios 安卓 SKY SKYGAME ポケモンユナイト Pokémon Unite 沒有小兵 持有物 道具 版本下修 閃焰王牌 耿鬼 寶可夢大集結 好玩嗎 改弱 怪力 妙蛙花 噴火龍

  • 雪降花爛尾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8-30 19:06:27

    城市裏,樓與樓之間的夾縫,是又窄又長的小巷,暗濕灰濁,人人敬而遠之。遠藏在屯門青棉徑的巷子,是芸芸巷弄之一,本來寂寂無聞,卻有識途之人不斷竄進,擠滿窄巷。

    有一凍肉店置身巷中,吃貨之人專程來買靚扒、海產,店名成興隆。三十年前,一對夫妻經營凍肉生意,只做批發,懶理糟塌,落戶後巷。二人披星戴月後巷打拼,性格勤懇正直,跨過種種難關,一直在食肆背後默默耕耘,偏安小小社區。

    安穩知足的夫婦,從沒想過兒子回巢後,堅持轉型零售,雄心大展拳腳。父親的保守,兒子的執着,擦出火花連連。父與子,樂與怒,吵過後,究竟還是一條心,彷彿溫情熱透了小巷的凍肉,融化後,絲絲縷縷都是血脈相通的父子情。

    小巷記趣
    要找成興隆不難,心知在小巷處,繞一圈青棉徑,在菜檔的旁邊,便發現入口,反而猜不到的是,深巷深處,出奇地光鮮潔淨,連地磚的邊緣也無污穢,與一般小街無異。這裏明顯有人粉刷過,當看見成興隆簇新裝修,潔白無瑕的鏡字招牌,大抵猜到店主下了不少功夫。

    成興隆是小巷大戶,坐擁四鋪,其中兩鋪作倉,專做批發;有趣的是後兩鋪作零售,其中之一鋪置放了七個逾兩米的雪櫃,一字排開,儼如高檔超市,近二百款肉類海產排列有序,客人隔住落地玻璃看貨,一目了然。甫進店,首先迎來的不是凍肉,而是小鮮肉的燦爛笑臉。他是店主的幼子Ray,三十歲,貌似二十頭,口齒伶俐,說話時總帶着甜美笑容,笑得連眼睛也成彎月,加上熱情對客,店內笑聲四溢,將冷冰的凍肉店,一下子炒熱起來。

    「法國春雞無抗生素、無激素,不過唔知係咪真,佢係咁寫嘅。」Ray介紹給客人時,說得圓滑風趣,并十分熟書,產品隨手一執,資料瑯瑯上口,「這隻印度虎蝦,蝦味較濃,越南的較爽身,帶點海水味。」客人見他說得肯定有自信,自然受落。

    無他,因為每件產品都經他嘗過才入貨,包括黑毛安格斯特級牛扒、西班牙豬肋骨、原條巴西豬扒、急凍蝦、即食生蠔、芒果千層蛋糕等。他也樂於與客討論煮食心得,一一講解食物特色,「春雞都可以用來煲湯,雞味濃,夠滑夠腍,兩人分量剛好。牛扒解凍後應該是紅色的,偏黑的代表翻雪過,不新鮮。」就算產品上的介紹,怎及得他說得親切仔細?

    終日笑臉對人,其實背後有一份不可言喻的壓力。那天他病了,發高燒四肢無力,依然堅持工作,忙得只吃了一份三文治充飢,累得只能蹲在店前地上稍歇,不願回家休息,他還是笑着說:「唔休呀,當年批發生意愈來愈差,係我同阿爸爭取開門市,做咗就唔可以停。」個子小小的他,臉上帶點稚氣,言語間,卻流露着不屈的氣魄。

    拼搏記傲

    這名倔強少東是店中的靈魂人物,主責對客和宣傳,還有大哥負責管貨,繁忙時父母也坐鎮店中,與數名夥計同心合力應付魚貫的人潮。現時主力凍肉零售,原來兩年前,成興隆只做批發,由Ray的父親林春龍掌店。

    林父祖籍潮州,在香港出世,十一兄弟姐妹中排尾二,雖是孻仔,可是年少喪父,一家生活刻苦。蹓躂於屯門,天生天養,林父說:「哪有人管,只係讀過兩年書,十一二歲出來跟人送凍肉。」跟車送貨,看盡行內陋習。昔日批發商普遍私下給廚子回佣,提供次貨或將凍肉發水,增加重量,以便向餐廳老闆收取更高價錢。「好多老闆都知道,所以成日唔出糧畀廚師,話佢哋已經收咗回佣,搞到好嘈好亂。」

    至十八、九歲,自覺工字沒出頭,與剛結婚的老婆頂手街市凍肉檔位做零售,租倉兼做批發。前車可鑑,到林春龍話事,一心剔除批發行業的陋習,堅拒向廚子提供回佣,亦與他們保持距離,以免瓜田李下,「我哋好硬頸,過年一封利是都唔會派畀廚師,送貨時都唔同佢地傾偈,費事老闆以為我同廚子打籠通。」心存風骨,無論起初生意如何差勁,也不向現實低頭,「會比人拉㗎,兩個人做搵兩個人食就夠。」

    寧願靠品質贏得客人信任,「跟好啲,唔會發水之餘,一磅排骨,盡量切到八成都用到,等餐廳好用啲,然後介紹畀其他人。」客,逐個儲回來,始終守得雲開見月明,「行家新年唔開,我哋初一至三都開,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開,慢慢就轉用我哋。」夫妻同心,甘做孺子牛,日做十六小時,從不言累。就算妻子懷孕,直至臨盆前一晚還開工,坐月四周便回鋪。

    守着一份堅持十多年,生意上軌,也置了鋪樓,生活安定。以前兩口子只為餬糊口,隨兩名兒子漸長,父母總想給下一代豐裕生活。九七年,本打算買一間大樓單位自住,「有人帶住買,點知買多咗兩間,那時人人買都賺。」林太無奈地笑說。語畢,忽然靜默,空氣凝住了,因為接下來的金融風暴,他們的物業全變負資產,所有心血毀於一旦。林太倒抽一口氣說:「問親戚朋友借錢,最後才不用破產。」結果由大屋搬細屋,細屋搬到貨倉閣樓。一切歸零,重新出發。林春龍說:「能減得到人手嘅盡量減,兩三噸貨一個人落,那時貨車還未有尾板。」

    財來財散,焉知非福。林春龍的艱苦辛酸,兩兒子早已看在眼裏。兄弟自小見父母早出晚歸,也經歷家道中落,性格多了一份持重。長子中學畢業後回鋪幫手,減輕父母負擔,十分生性。幼子Ray則在時裝店任職銷售員,腳踏實地工作,然而,有一晚回家,他驚覺父親年老色衰,Ray說:「都唔係好耐無見啫,點解頭髮突然白晒,連鬚都白埋,唔好睇佢而家咁精神,佢以前個樣老好多。」至今記得這一幕,那時才廿歲,決定回巢。

    父子記犟

    這年輕人甘於放棄外面的花花世界,回巷守業。本着一片孝心,打算聘人手減少父親工作量,可是捱慣的老父不願增加開支,斷言拒絕,Ray的熱情迅即遭澆熄一半,他說:「咁老竇叫乜咪做乜囉,切嘢就切,送貨就送,粗重嘢由我做,都叫幫輕老竇。」四口子家庭式經營,偏安屯門一角,無風無浪過了七八年。

    只是時代變遷,隨着餐廳的經營成本上升,租金人工大增,餐廳老闆棄用優質食材,一切只求便宜,成興隆堅持提供靚貨的宗旨,漸漸不為世所接收。「行家派報價單畀餐廳,佢哋豬扒平兩成,有啲老闆覺得最緊要平,靠廚子煮好啲就得。」舊客離多,新客來少。社會進步之時,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反而倒退,Ray感到無可奈何。

    舊日時光難再,改變是唯一出路,Ray心裏仍有團火,誓發展家業。其時小巷入口開了菜檔,他留意到街坊聚集,靈機一觸,何不兼做零售?隨即在貨倉置了雪櫃,將凍肉散賣,在菜檔招街坊入巷選購。「逐個街坊打招呼,入邊有凍肉賣喎…」反正經營成本低,林父也不反對。

    置一個二手雪櫃,凍肉價廉物美,送一個燦爛笑容,漸漸聚了一群熟客。不久,Ray食髓知味,心雄買鋪做門市。「我計過條數,條巷咁舊,買鋪都平,用零售賺到嘅錢應該足夠供鋪。」不料林父得知後反應激動,又吵又鬧,林父說:「批發又唔係無生意,做零售好搏。」心底裏,他怕兒子做事三分鐘熱度,往後要做善後工作,八十歲還不能退休。這邊廂林父憂,那邊廂兒子呻,「阿爸遇過挫折,所以唔敢再發展,但批發生意不斷萎縮。」

    兩父子也倔強。Ray不斷游說,甚至相中了同巷的的丁方小鋪,有意買下,逼父就範。有一晚,林父帶點醉意,Ray又提起買鋪,父親再次激動起來,動起手腳,Ray尷尬說:「有啲肢體碰撞啦,大家鬧得好緊要,話我係咪畀經紀嗌我買間鋪返嚟做。」當年林父便是被經紀游說買樓,才弄致幾乎破產,見過鬼怕黑。

    但說到底,林春龍是嚴父,也是慈父。見兒子如此堅持,思前想後,終於首肯買鋪。但買的并非兒子提議那間小店,而是貴了一倍多的大鋪。即使按盡資產,在所不計。林父說:「既然要做,就做得好睇啲。」

    Ray如願以償,理應開心,怎料開始害怕。「本來諗住買間細,置兩個雪櫃,簡單裝修下,點知全家人將所有錢放落間鋪度,連埋全新裝修,花咗幾百萬。」事到如今,只有硬着頭皮上馬,壓力巨大,「裝修開始驚,到開鋪都好驚。」終日提心跳膽,更要返教會告解。」

    心裏顫抖,想法卻清晰。深知成興隆做零售,款式一定要多,遂借鏡大超市,搜羅世界各地的佳品;地點隱蔽的短處,則靠臉書宣傳,將食材來源、特色、煮法,用有趣的文字包裝,字字刻畫,看得出用心經營,「我讀到中五咋,每次嘔百幾字出來,要用幾個鐘寫,寫到凌晨,有時仲會抄《飲食男女》既文章。」不敢辜負家族招牌,每日做十多小時,一如父親昔日般拼搏。

    父子相,也傳承了林父的宗旨,對客忠誠老實,「巴西貨就巴西貨,唔會攞平貨代替,價錢要定得公道啲,畀出邊超市平至少兩成。」一有空便逛超市,多問不同供應商,連拍拖節目也是找凍肉鋪看,建立穩固的知識,加上有父親背作支援,例如有次買南澳鮑魚,供應商卻錯送西澳鮑,兩者價錢相差甚遠,林父一眼看出,「南澳嘅裙邊深綠啲,草綠啲。」

    雪藏技術也由父親傳授,例如雪糕櫃的冰格,產品不能叠太高,因為雪櫃門趟得多,表面溫度下降,一冷一熱,變相翻雪。雪藏蝦最明顯,融雪後蝦頭容易變黑,「別以為只係買個雪櫃就得,要控制流量、溫度要管理得好、定期清雪。」

    當初父親孤注一擲令兒子長進,如今Ray獨當一面,生意也站穩了陣腳。門市開業一年多,感觸良多,「其實好多謝父親支持,因為開鋪,我哋傾得多咗偈,而家知佢以前辛苦,每日時間都唔夠用,今次你嚟訪問,我先知父母以前點捱落嚟。」Ray說完,林春龍莞爾一笑,沒有說話。其實盡在不言中,話說相約訪問前,林父催促兒子再三確定是否真的來訪,Ray 說:「唔好睇佢唔出聲,佢心裏很開心。」

    成興隆
    地址:屯門青棉徑6號好發大廈地下34-37號鋪
    電話:24521052
    營業時間:9am-8p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