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離職後找不到工作失業補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離職後找不到工作失業補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離職後找不到工作失業補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離職後找不到工作失業補助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請開放讓勞工可以自己申請薪資補助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 紓困預算4.0,目前協商進程已經進行到一半。這次各部會所提出來的紓困補助方案,受到了許多挑戰,包括預算編列是否實際、能否精準補貼等等,在這兩個禮拜中,時代力量看到了相當多的問題與疏...

  • 離職後找不到工作失業補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7 23:44:06
    有 153 人按讚

    #請開放讓勞工可以自己申請薪資補助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

    紓困預算4.0,目前協商進程已經進行到一半。這次各部會所提出來的紓困補助方案,受到了許多挑戰,包括預算編列是否實際、能否精準補貼等等,在這兩個禮拜中,時代力量看到了相當多的問題與疏漏。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經濟部商業服務業的補貼方案中,勞工居然要透過雇主申請,才能領取到薪資補貼。

    最近我接到非常多百貨公司櫃哥、櫃姐的投訴,表示業績下滑,被迫休假,薪水減少,但卻沒有補貼方案可以申請,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受聘於專櫃的品牌公司,而不是百貨公司。雖然百貨公司業績蕭條,但品牌公司不一定會想要去申辦經濟部的紓困補助。然而,偏偏 #商業服務業勞工的薪資補助必須透過業者申請,只要品牌公司不申請員工薪資補助,櫃哥櫃姐們就完全無法獲得紓困補貼。

    這是何其荒謬的事情!

    然而,櫃哥櫃姐可能是求職條件相對較好的勞工,絕大多數受到疫情衝擊的服務業勞工,舉凡美容美髮、餐飲、娛樂休閒等等,最大的特色:

    ✅店家規模小
    ✅兼職員工眾多
    ✅技術門檻不高,弱勢民眾打工首選
    ✅受到衝擊的容忍力低。

    不同於去年,絕大多數是外銷為主的製造業及航空業,今年多半是 #內需型服務業 受到影響。

    兼職、臨時人員,甚至無給職親人擔任員工的比例極高,因為入行門檻低,所以是很多弱勢民眾的打工首選,在疫情衝擊之下,許多人都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被直接通知明天不用來了。

    今天黨團協商的時候,時代力量提出,應該要由商業服務業勞工可以直接向經濟部申辦薪資補助,而不需要透過企業,避免企業擺爛,故意不申請。
    柯建銘反問:「有補助,企業怎麼可能不去申請?」

    這種話就是不食人間煙火。

    擺爛的企業主,大家看得還不夠多嗎?雇主不給薪、不通報無薪假、不申請紓困補助、不資遣員工,搞得勞工連失業給付都領不到,這種例子多得是。

    昨天我詢問經濟部好幾個問題,經濟部的答案都令人搖頭:

    ★如果遇上刻意不替勞工申辦薪資補貼的雇主,經濟部有其他的管道,能夠提供給勞工申請嗎?

    →經濟部:我們會找勞動部查核有無違法事實,依勞動法令裁處。

    這個答案簡直答非所問,你查核到雇主違法了,罰款是進國庫,勞工一樣沒有辦法獲得紓困!

    ★如果薪資補助申請下來了,雇主故意侵占補助,或是要求薪資回捐,勞工可以怎麼半?

    →經濟部:我們會追回補助。

    哈囉,補助你追回了,很好,替國庫省錢,但是受害勞工可以再申請嗎?還是沒辦法啊!

    ★為什麼其他部會都有開放勞工可以直接申辦現金補貼,舉例來說,文化部所管轄的藝文工作者,無論有無勞保,只要提出收入受衝擊的證明即可申辦紓困,為什麼經濟部沒有這樣的管道?

    →經濟部:經濟部只對口企業,不對口勞工。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流動性很高,他們如果離職到其他行業,就不是經濟部的管轄範圍。

    電話一談到這邊,我徹底爆氣了。

    你經濟部明明知道,服務業的勞工,最弱勢、受衝擊容忍力低、兼職打工居多, #就是這波疫情中最需要紓困的勞工!

    經濟部堅持部會本位,省卻了行政成本,代價卻是最弱勢、最底層勞工的生計!

    根據2020年主計總處的統計,製造業的勞工,部分工時(兼職)比例只有1.8%,相對於服務業,服務勞工的人數比製造業勞工多了六倍,其中,「住宿及餐飲業」的兼職勞工比例,高達20%;「教育業」兼職勞工比例17%;「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兼職勞工比例也有7%。

    綁定雇主才能申請的薪資補助,絕對是這次紓困4.0中,最大的漏洞!

    歷經今天激烈的黨團協商攻防之後,經濟部終於同意,願意針對受政府停業,或是疫情衝擊無法內用的餐飲業,會同勞動部檢討及評估,是否能夠直接現金補貼受害勞工。

    #請經濟部給商業服務業勞工一條活路,開放讓他們可以直接申請薪資補貼,而不需要透過雇主申辦。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之後我們會跟經濟部及勞動部開會,非常需要知道大家所面臨的困境。

    【延伸補充】

    經濟部認為,勞動部或衛福部可以提供協助,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協助」,必須建立在雇主和勞工進行合法協商,例如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畫」或「充電再出發計畫」,唯有雇主依法申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才能申請。

    除了經濟部之外,交通部、文化部、衛福部、教育部的員工薪資補貼,其實也有類似的架構問題,只有部分勞工可以申請直接現金補貼。因此,時力黨團強烈要求,請行政院全盤檢討,員工薪資補貼綁定雇主申請的紓困模式。

    這在執行上恐怕會有嚴重漏洞,請趁現在還有機會,儘快開放受雇勞工也能依據實際工作和收入減損證明,直接申請薪資補貼。

  • 離職後找不到工作失業補助 在 勞動黨陳新源:新埔——改變,才會不一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4 15:40:52
    有 24 人按讚

    衛生福利部不福利兼沒衛生?
    ——有關各長照、失智據點勞工處境的陳情書

      衛福部平日全額補助的各社區長照C據點及失智據點因疫情停課,但針對停課期間的經費,衛福部竟只補助「量能提升費」每月最多50,000元。而日常維持的課程費,例如基本人事費、房租水電電話瓦斯等等,停課期間因據點無法在系統登打資料、都不補助。

      衛福部說,如果據點工作人員去支援衛生所的工作,則每月每一據點最多補助50,000元。一個據點正常情況都有兩名工作人員。這50,000元扣掉房租水電電話瓦斯等等,根本無法支應兩個人的正常收入,甚至會低於基本工資。(以致於在某些地方變成,讓月薪的負責人上班領錢,時薪制人員回家喝西北風。)

      各據點除了兩名工作人員外,平日還要排課程,請各領域的專業老師來幫長輩上課。這些時薪制的鐘點老師(講座員),現在也沒有收入。

      勞工不是機器,你用不到就擺在倉庫裡,兩個月後又要用了再拿出來——即使機器也要定期試轉和保養。勞工被擺在倉庫裡的時候,家裡還是要米,房貸、學貸也要照繳。

      這些工作人員,平日照顧我們的長輩,也作為衛福部重要的工作項目之一。他們已經有經驗,而且和該據點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和長輩們也互相熟悉。萬一他們被迫另找工作,將來據點重開時,據點又要面臨找新人、流動率高、人手不足、培訓新人等問題,長輩們又要再和新的工作人員互相適應。

      總之,衛福部正在製造失業,而且是沒有資遣費、沒有預告工資、沒有非自願離職證明的失業。

      現在各據點(被衛福部丟掉或降薪的)工作人員正開始要處理過去幾個月的核銷工作。平常據點開課時,因人手不足,這些行政工作常常是由工作人員下班後無償加班完成;現在停課,工作人員終於可以用上班時間來做這些事。但是,衛福部又砍了薪資補助,這些工作人員變成必須「向平日去支援的衛生所請假,回到據點在沒有薪水的情況下辦理核銷等行政」。

      衛福部也許認為,「並沒有說不補助日常的活動費」,但實際上各據點因為沒有開課,無法在系統上登打相關資料,就是無法領錢。「系統」是為了「人」而存在的,此時應該修改或繞過系統,而不是讓人挨餓以維持系統的一致性;就像腳和鞋子不符時,要修改、要變換的是鞋子,而不是腳。

      衛生福利部作為各據點的指導、監督、補助單位,雖然躲掉了直接間接的雇主身份;但是,這些作法,形同在政府撥款紓困時,另一手在製造貧困,不福利兼沒衛生。

    綜合以上,我們要求:

    一、 衛福部應照常補助各據點日常維持的課程費;唯確實因停課而減少支出的部份,金額可以酌減。(但絕對不包括人事費,勞工不會因為你停課,房貸和學貸也跟著酌減)
    二、 在時薪及月薪人員都不減少薪資及工時的情況下,讓這些工作人員好好處理各據點的行政工作,如有餘裕,可支援各衛生局、衛生所真正與防疫相關的臨時性工作。
    三、 最差最差的情況,不論時薪或月薪制人員,如果停課期間確實工時大幅減少,在勞工同意的前提下,可調整薪資,但每月薪資總額不得低於月基本工資24,000元。

      此致
    衛福部
    勞動部
    立法院各黨團

                 陳情人:勞動黨新竹縣議員陳新源
                     勞動黨新竹縣議員羅美文
    連絡人:勞動黨陳新源服務處高偉凱03-5892118,0910-170417

    中華民國110年6月4日

  • 離職後找不到工作失業補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26 20:06:43
    有 729 人按讚

    #憂鬱實紀 #帶著憂鬱逃離職場
    #要找出生存之道 #還是非得工作不可
    #曾被困住的人 #才能看到的景色
    .
     二○一○年九月,我二十三歲的夏天也宣告結束了。
    .
     自殺未遂後,家人帶我回千葉老家生活。藥物害我頭腦昏沉、四肢無力,我每天都過得像行屍走肉。可能是吞服大量藥物的影響,抑或是精神科開的抗憂鬱藥,導致我的身體和腦袋,就像被灌了鉛塊一樣沉重。我只能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
    .
     幾個月前的正常生活,彷彿黃粱一夢。我躺在床上,想起過往的種種。
    .
     我本來在非政府組織中工作,在工作之餘,還會練團彈貝斯、寫小說。
    .
     我參與的非政府組織,專門從事國際互助活動,主要負責支援東南亞的貧困階層,例如幫助失學的小孩子、推廣正確的農業知識、救濟天災發生的地區等。
    .
     我們的辦公室是一個約莫四坪大的小套房,正職員工包含我才三個人,另外還有一個會計和事務人員,他們都是兼職員工,我們只是一個小團體罷了。職員平常工作也挺忙,我們要用英文聯絡當地團體、想辦法張羅活動資金等等。
    .
     我沒有被派往海外,而是負責處理國內的活動和宣傳業務。工作內容包含召集義工、準備現場活動的介紹看板、更新團體的官方網站等。雖然跟國際互助活動有關,但我做的是支援性質的文書工作,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種實地工作。
    .
     我會來到非政府組織完全是偶然。大學時代我是念社會學系的,我的選修課程就是國際互助,那一門課的教授很照顧我,而且還是該團體的代表理事。
    .
     大四時我決定放棄求職,一心想當小說家和音樂家。教授不忍心我畢業後毫無出路,就收留我在此當個小職員。
    .
     非政府組織沒有一般企業嚴格,除非舉辦特別活動,不然通常晚上八點前就能回家了。白天我會早點起床,跑去咖啡廳寫小說;晚上就去練團,跟樂團的朋友聚在一起作詞作曲。
    .
     各位看我這樣,可能覺得我生活過得很充實對吧?事實上,我從十二歲開始寫小說,寫了整整十年也沒什麼成果。我害怕承認自己缺乏才能,也不敢投稿參加比賽。音樂我也練得滿認真,可惜同樣沒有靠音樂吃飯的本錢,這讓我漸漸產生焦躁遠大於開心的感覺。
    .
     不過,我還是在這兩件事上付出不小的心力。畢竟我也找不到其他想做的事,萬一失去夢想,我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才好。
    . 
     我也交過女朋友。大學時代我們是同一個社團的,她比我小兩個學年。這段感情在我出社會以後,同樣維持得不錯。她很喜歡音樂和次文化的東西,下班後我們會一起吃飯,一放長假就到全國各地旅遊,不然就是到市區散步,互相抱怨學校和職場的鳥事,就是隨處可見的交往模式。
    .
     然而這些平凡無奇的生活片段,對我來說就像前世的記憶一樣。
    我吞藥自殺兩天後才恢復意識,一醒來就看到母親憔悴的面容。
    .
     我想不起來自己身在何處,也不曉得為何自己會躺在這種地方。虛弱消瘦的身體逐漸恢復知覺,腦海中回顧著自己失去意識前做的事,絕望感也跟著浮上心頭。
    .
     我的身體無法使力,意識也朦朧不清,如墜五里迷霧。我的嘴裡有幾十處潰瘍,一開口說話就會產生激烈的痛楚。喉嚨深處像是塞了什麼乾硬的東西,無法順利呼吸。後來我才知道,院方為了幫我排出大量的藥物,在洗淨我的胃腸後,還往我體內塞了醫療用的活性碳,吸收身上的毒素。我的口腔會潰瘍,就是營養也一起被吸走的關係。現在的我就跟腐朽的木頭一樣癱在床上,連起身或哀號都做不到。
    .
     一切的意念都消失了。不管是追逐夢想的熱忱、喜歡別人的心情、不惜熬夜也要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氣魄、對工作的煩惱和不安⋯⋯這些統統都不見了。
    .
     醫生診斷我失去工作能力,理由也合乎情理,因此在我領不到薪水的療養期間,可以用健康保險領取「傷病補助金」。
    .
     要領取傷病補助金,需要提出業主的證明文件和醫生的診斷書。經過核准後,每個月領到的補助相當於三分之二的薪水。補助提供的時間也很長,最久可以領一年半。像我的離職是出於個人因素,加入勞工保險也不滿十年,失業補助只有九十天可領。相形之下,傷病補助給了我一段很長的療養時間。
    .
     這個制度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只要在職超過一年以上,離職後也能領取補助。我簽下正式的雇用契約後,工作了一年又兩個月,算是勉強符合領取資格。
    .
     由於我整天臥病在床,父母也沒催我趕快去找工作。他們只是默默地照顧我,希望我用這一年半的時間,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
     父母不會強行帶我出門,也不會問東問西,連三餐都幫我備好好。他們看到自己兒子每天躺在床上,眼睛跟死魚一樣缺乏生氣,一定也不好受吧。不過,有件事他們講得很清楚。
    .
     「你要是死了,我們也不想活了。所以你千萬不要自殺,別再做那種事了。」他們不在乎我變成怎麼樣,只希望我活下去就好,這種認同對我是莫大的救贖。
    .
     要領取傷病補助金,我得接受醫生的診斷,填妥申請表格才行。因此前往鄰鎮的大醫院是我唯一的外出時間。
    .
     「你以前把自己逼得太緊了,現在先好好休息,重新瞭解自己。等恢復健康了,再來打拼就好。」
    .
     我的主治醫師是個中年人,每次只會講同樣的幹話。
    .
     你最近怎麼樣啊?你的身體還好嗎?這禮拜做了哪些事啊⋯⋯反正就是確認我的狀況,調整處方藥的份量。
    .
     根據我看書和上網查的資料,造成憂鬱症的原因非常多。有人長時間工作,在慢性疲勞的狀態下罹患憂鬱症,經過充分的休養後,放棄高薪改做工時較短的工作就康復了。也有年輕人厭倦人際關係而罹患憂鬱症,結果搬家後換了一個新環境就痊癒了。至於在工作和生活上缺乏成就感的人,也有可能一談戀愛就康復。當然,也有人患病多年沒有痊癒,只好得過且過。
    .
     那麼,我的情況又是如何?
    .
     出社會以後我有工作上的壓力,承認自己沒才能也帶給我很大的絕望感,被女朋友拋棄的喪失感更是無比沉重,另外還有我本身的性格問題。我的憂鬱症似乎是各種原因累積而成。我必須釐清每一個因素,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
     最重要的是,我得再一次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否則同樣的問題會重複上演。
    .
     可是,我很害怕治好憂鬱症。
    .
     萬一休養後康復了,我該做什麼才好?我該追求什麼?該以什麼為目標活下去呢?這些問題我現在毫無頭緒,如果我現在治好憂鬱症,就得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光想我就怕得渾身發抖。罹患憂鬱症對我來說有一個明確的好處。只要我還沒有痊癒,我就有一個不必跟社會接觸的藉口。
    .
     一個好手好腳、大學畢業的二十三歲青年,必須出社會工作才行。生活要過得充實,也得有夢想和人生目標;不想寂寞度日的話,也得多多結交朋友和戀人。不過,「憂鬱症」可以讓我擺脫這一切義務和社會枷鎖。有憂鬱症這個藉口,我就能名正言順地賦閒在家,接受自己沒朋友沒女人的孤獨現實。更重要的是,我不必追求夢想或目標,也不用為此努力。憂鬱症這個擋箭牌,可以用來逃避一切可能傷害我的事物。而且,沒人對我有怨言,至少家人、醫生、社會都容許我得過且過,我還能拿到一定的補助款,至少生活無虞。
    .
     明知自己跟社會日漸脫節,性情也越來越墮落,我卻有種奇妙的安心感,不願離開這樣的舒適圈。
    .
     我光是打開房間的電腦,螢幕的光線就會讓我頭暈,我的眼睛也同樣無法聚焦在書本的文字上。電影和電視的聲光效果也令我頭昏腦脹,我看一下就馬上關掉了。
    .
     起床活動三十分鐘我就累壞了,只好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過得如此頹廢真的非常痛苦。
    .
     因為躺太久的關係,我的背部和臀部還長了褥瘡,褥瘡不是老人才有的毛病嗎?那種皮膚好像要爛掉的痛楚,彷彿在無聲指責我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
    .
     那一年的夏天持續創下高溫記錄,窗外始終是萬里無雲的藍天,湛藍到很荒謬的地步。二十三歲的我,只能待在充滿自己味道的小房間,那個我從小熟悉到想吐的小房間,抬頭仰望那一片藍天⋯⋯
    . 
     世界上一定有各種可能性和生活方式吧?想必有很多人享受著那些可能性,感受著多采多姿的生活,跟喜歡的人幸福度日,努力達成自己的夢想。當我眺望窗外的天空,就覺得自己看穿了世間的繁華,看透了社會的紛擾和形形色色。
    .
     我已經沒有心力去死了,腦中思考的只有活下去這件事。拿自己來跟整個世界相比,其實只有空虛而已。我別的沒有,時間特別多,偏偏我卻活得一點意義也沒有,連一本書或一部電影都看不完。
    .
     所以,未來的人生我決定盡可能降低成就感的標準。我放棄寫小說,只保留寫日記的習慣。我告訴自己,哪怕只寫下一行字,那一天就算過得很有意義了。
    .
     #如果連寫一行字都嫌痛苦,
     #那就慶幸自己還活著、#還有在呼吸就好。
    .
     #專注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會讓我相信活著是有意義的。
    .
     好比觀察美麗的雲彩、品嚐晚餐美味的炸雞塊、早上鞭策自己不要賴床等等。不然,連續兩三個月躺在家裡,完全沒有從事建設性的活動,這麼沉重的事實我真的承受不了。
    .
     三個禮拜左右吧,我漸漸能認同自己了。或許是我專注於生活、不再想死的關係吧。自殺未遂後那段臥病在床的日子,我就是這樣撐過來的。
    .
    --
    .
    👉本文摘自《憂鬱擱淺的我,也想好好工作:一個憂鬱症患者從繭居在家到走向世界的重生之旅》,作者 #阪口裕樹,1987年生於橫濱,千葉縣長大,立教大學社會學部畢業。不隸屬任何公司,憑自己的本事環遊世界,邊旅行邊在旅途中賺取生活費,並將這種生活方式稱為「自立旅行者」;本書由 采實文化 出版。
    .
    📖 這邊看看簡介 👉 https://tinyurl.com/y36zc2hu
    💌 電子書59折ing 👉 http://moo.im/a/28qtIM
    .
    --
    .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買電子書,輸入心理師想跟你說專屬優惠碼:「KnKpsy-ifTpU」,消費滿250現省五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