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離歌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離歌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離歌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離歌意思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段影片是民歌手包美聖於1980年演唱的《那一盆火》之MV,詞曲作者為侯德健,若將此歌與侯德健於1978年創作的《龍的傳人》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旋律與節奏極為神似。 MV前半段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的黃氏大宗祠(江夏種德堂)拍攝,而後半段的拍攝地點則是廣州街與西園路口的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裡...

離歌意思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04:19:58

【#狂迷投稿】《打死不離歌聲夢》文: 謝信的藝文空間 — 「佳作就係俾到意外畫面你在心裡偷偷回味」 — --------------- 利申先,筆者無睇過同系列嘅前兩集(三兄弟同三父女,仲有來自星星的PK),所以下文單講今次感受... . 就咁睇開頭,其實真係好似《COCO》,又係一個細路(女)夢想...

離歌意思 在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3:40:31

調轉角度睇,原來世界嘅另一邊係咁樣。 琴日香港電影金像獎邀請印度國寶級影星 Aamir Khan 做頒獎嘉賓,令我諗起幾日前睇到一篇關於佢嘅文章。 阿三(立場新聞: 不必為一名良心明星過於興奮 原文作者) 指Aamir 曾經喺電視專輯《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 第三季最後一集...

離歌意思 在 電影A-Z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09:24:37

☆打死不離歌星夢 Secret Superstar☆ 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好看了!!!! 我覺得印度電影很厲害的一件事是即使他片長比一般常很多(像這套就150分鐘),但真的完全感覺不到時候過了這麼多久而且沒有任何拖戲的感覺。 打死不離歌星夢的故事是一個擁有美好歌聲而且很會寫歌的15歲少女欣兒,因為保...

  • 離歌意思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06 17:18:02
    有 1,970 人按讚

    這段影片是民歌手包美聖於1980年演唱的《那一盆火》之MV,詞曲作者為侯德健,若將此歌與侯德健於1978年創作的《龍的傳人》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旋律與節奏極為神似。

    MV前半段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的黃氏大宗祠(江夏種德堂)拍攝,而後半段的拍攝地點則是廣州街與西園路口的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裡的景物與今時比較相去不大,最大的差異是現在的艋舺龍山寺已經不能燒紙錢了,而且從2017年6月開始,為了環保與人們的健康,實施減香(信眾全程只需持一炷香參拜),只開放一個香爐供信眾使用。

    1958年出生於台中,天秤座的包美聖,於1977年就讀台大歷史系時,參加新格唱片舉辦的第一屆「金韻獎」歌唱比賽,獲得優勝並獲新格唱片簽約推出個人專輯,當時年僅19歲的包美聖以精靈似的清亮音色且富童趣的獨特嗓音見長,深受聽眾的喜愛,因其歌聲辨識度極高,而成為眾多民歌手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包美聖於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便與學長陳安斌結婚,並一同赴美深造,從此遠離歌壇,沒有再推出新的音樂作品。

    包美聖在1978至1981短短三年多裡,一共出了四張個人專輯,包括1978年的《包美聖之歌》、1979年的《長空下的獨白》、1980年的《那一盆火》,以及1981年的《樵歌》。

    1978年7月發行的《包美聖之歌》以清新的創作歌謠建構專輯基本調性。侯德健所寫的《捉泥鰍》,在當年極為走紅,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哼唱兩句。創作大將邱晨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看我聽我》及《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兩首歌曲,是包美聖廣為人知的成名曲。古典詩詞的重新創作是民歌時期的一種常見曲風類型,而這張專輯裡就有三首這類型的歌曲,包括源自白雲遺音、由華麗絲譜曲的《喜只喜的今宵夜》,引自宋詞的陸游《釵頭鳳》,以及由郭芝苑譜曲的張繼七言絕句《楓橋夜泊》,這三首歌曲均將往日難以親近的艱澀詩句,重新以民謠披上一層平民的新綠外衣。《你來》透過大幅度轉調的方式,描繪濃郁的懷鄉之情,令人印象深刻。而《成長(悟於19)》則是包美聖就讀台大時,寫給同學有關青春記事的小品,這首曲子也是她個人第一次發表的創作。

    《包美聖之歌》專輯裡的一段歌者簡介:

    包美聖,她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的學生,純真而又充滿耐人咀嚼的深度,平時她除了彈得一手好吉它及鋼琴之外,譜曲、填詞更是她的另一項才情。基於她那愈掘愈深的音樂才華,我們決定出這張唱片,獻給所有愛好校園音樂的朋友!

    在這張唱片的12首歌中,我們能體會到一個女孩在成長歲月中的種種心路歷程…

    從《捉泥鰍》、《悟於19》、《風箏》到《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包美聖唱的不再是零星的感觸,而是在成長的歷程中,你我都曾有過成串的回憶與憧憬。

    藉著歌聲的流曳,在淡淡的旋律之中,期盼您來共享那片難以忘懷的日子!

    出版於1981年的《樵歌》,是包美聖赴美深造前的最後一張唱片、也是其所有出版過唱片中,製作最為成熟的一張;此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均為一時之選。專輯同名歌曲是擅長書寫中國風味歌曲的靳鐵章之力作,靳鐵章寫給黃大城唱的《漁唱》是其對於寄情天地神往之情的首部曲,而《樵歌》則是其對於隱士生活熱切渴望的再次抒發,至於兩者間的對話,則總結於天水樂集所出版《李建復專輯》中的《漁樵問答》一曲。

    賴西安和戴志行所寫的《竹姿》,透過磅礴的絃樂前導與合聲氣勢,以及管鐘的鋪陳,勾勒出贈別離鄉遊子的殷切叮嚀。而作家小野的弟弟-近人的詞作,則多樣化的描述了彼時大學學子的生活感懷:包括遙想母愛的《媽媽的信》、描寫畢業情懷的《又是六月》、服役時於營區的信筆隨想《捕蝶》,以及負笈離鄉的心情寫照《陽關迭》等作品。

    除了上述歌曲,洪光達、馬兆駿這對組合的抒情曲《如果沒有》,亦是專輯中的重要作品。而民歌手李建復、鍾麗莉與黃韻玲,也都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作品,特別是黃韻玲的《第二個夢》:以兩段式的轉調,盤旋出對夢中國度的嚮往,是頗富巧思的曲式安排。而專輯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包美聖自己創作的一首爵士曲風《給小女生》。另外,由蘇來為胡適的詞譜曲的《秘魔崖月夜》亦是另一佳作。

    當時新格旗下的民歌手,如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等,也在這張唱片裡支援合聲,此為民歌時代唱片裡常見的作法:彼此支援協助,共同完成音樂的理想;特別是《竹姿》一曲的合聲表現,可仔細的聆聽。

    關於包美聖:

    從小在台中長大,包美聖是家裡最小的么女,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很疼她。父親本在航空公司工作,已退休;母親是小學教員。包美聖在唸書的時候,一放假就往家裡跑,哪怕是再短的假期。高中畢業,聯考考完之後,有個漫長的假期,包美聖喜歡吃綠豆湯。怕燒乾了它,又不想盯著爐子看,於是順手拿起了哥哥的吉他,自己隨便的摸索著,加上哥哥同學的指點,就那麼自得其樂的度過了暑假。

    那時候唱歌也沒什麼選擇,以歌本上找得到的美國民謠為主,包媽媽回憶,包美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躺在床上聽她教唱《綠島小夜曲》,這個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包美聖剛學會吉他的時候,常在廚房樓梯口彈吉他,跟母親一起大唱《梅花》,真是一幅天倫樂。

    在快過完19歲的1977年4、5月間,包美聖完成了她第一首創作曲《悟於十九》,這首曲子後來改名《成長》,收錄在她的第一張唱片中。

    雖然參加金韻獎使她變得有名,也灌了唱片,但包美聖並不打算從此走上唱歌的路,她認為自己能用一種課餘的態度,來面對唱歌是很幸運的,家裡全讓她自己做主,只希望她不要公開去餐廳演唱。包美聖只是個愛唱歌的女孩,不為名不為利,他相信只有這樣,唱歌才不會構成負擔。

    有一次,學校辦時事分析的演講,去的同學很少;第二次在同一地點有演唱會,人山人海。包美聖因此很是感慨。有那麼多人喜歡聽中文歌是好的,但是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也該多關心世局一些呢?

    個性比較好靜的包美聖,在學生時代喜歡看電影、郊遊,也喜歡到山上走走(可不是辛辛苦苦地去爬山)。她最怕在人多的地方逛街,那簡直是找罪受。她也喜歡跟好朋友一起談天、唱歌。因為金韻獎讓她成了名人,令她常常得參加音樂會的演出,在取捨方面無法隨心所欲,有時並不很想去的也得去,有時為了怕嗓子不好而不敢吃辣椒;雖然都是小事,也都是困擾。有的人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音樂,但是包美聖每次聽音樂都十分專注,她喜歡抒情的曲子,對於楊弦非常佩服,也欣賞他早期的作品。

    在灌第一張唱片時,包美聖完全沒有經驗,要她唱什麼就唱什麼。這次第二張,她可以自己拿了些主意,因為到底經過了那麼些日子,她也長大了一些,更知道怎樣愛惜自己的羽毛了。她選歌的原則一是好聽、二是動人,一首歌詞固然重要,旋律也仍然要緊,她絕不會因為光是詞好就接受,因為沒有好曲子,光有好詞,那詞的好就表現不出來了。

    包美聖和《捉泥鰍》的作者侯德健,小時候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長大的,有一次演唱會上,兩人先後都唱了這首《捉泥鰍》,味道很不同,一個真是大哥哥的樣子,一個是央求大哥哥帶著去捉泥鰍的小妹妹,很有意思。

    包美聖唱歌只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她最不喜歡被人利用,不相干的活動她是不去參加的,她認為:「唱歌是很單純的事,絕不要把它弄複雜了。」這種態度也許是對的。本來嘛,能讓自己快樂,又能讓別人快樂不就夠了?

    1977年,她以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長(悟於十九)》參賽,獲得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優勝獎(當時的冠軍是陳明韶)。那一年她十九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之後,在金韻獎紀念合輯中以一首《小茉莉》為歌迷熟知,又因創作才華而引人注目。打鐵趁熱,新格唱片於1978年為她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包美聖之歌》,裡面收錄了多首個人原創曲,以及侯德健與邱晨的處女作。為《捉泥鰍》錄音時,她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被這首歌感動,而是因為太像兒歌,讓她感覺很沒面子;在製作人的軟硬兼施下,她成為該曲的首唱,意想不到地廣受歡迎。兒時,她和《捉泥鰍》的創作者侯德健住同一個村子,上同一間幼稚園,但並不熟悉,沒想到長大後卻因民歌而再次結緣。

    包美聖與其他民歌手一起因民歌而留下青春歲月中單純美好的感動。其間,喜歡集郵的她與學長(台大集郵社社長)陳安斌相戀,兩人在1980年包美聖大學畢業後不久便結婚,隨後一起前往美國加州深造。在離開歌壇前,包美聖共出了四張專輯,不到一年就是一張,屬於相當高產的民歌手。當時她的先生在美國攻讀工程博士學位,她就在旅行社打工。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直接影響到夫婦二人的證券投資,但這次失敗的經驗,卻讓陳安斌興起「以電腦代替人腦進行理財決策」的研究課題。1991年,夫婦倆回到台灣,定居新竹,經過幾年的研究,幾經艱辛獲得投資,最終成立寶基資訊公司。創業初期,掛名總顧問的陳安斌事事親為,擔任總經理的她也從基本行政事務做起,如今,「寶基資訊」在台灣高科技領域擁有非常好的口碑,吸引不少國外著名高科技公司參股,賺取了億計的豐厚利潤。現在的她仍在公司擔任顧問,二子一女也都長大成人,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在「民歌三十」系列紀念活動中,淡出歌壇後將近25年,未曾以歌手身份公開露面的包美聖,於2004年答應重回舞台,在「好民歌」演唱會上與大家重逢,最讓她高興的是見到了二十多年沒見面的陳明韶。憶起當年,她說:「以前我們唱歌,不必化妝,也沒打歌服,大家聚在一起跟同學會一樣,對我來說,那就像是學生的活動,所以我從不覺得自己加入過歌壇,也沒有所謂的退出。」

    包美聖的自述:

    對我來說,以前對於民歌的投入可以說是「無心插柳」,並沒有特別去耕耘。

    當時的「民歌」幾乎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印象中大家都很單純,當然,也有人很響往歌手生涯。而我是很隨性的,跟整個民歌界的人也不是很熟絡。那時我在台大唸書,唱歌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活動,常常是到各個校園演唱,唱完我就趕快回學校,因為我是還要約會的。另一方面,我並不喜歡那種錄音、錄影的生活,時間很難控制,常常弄到很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大家錄影錄到清晨,然後一起去永和豆漿,接著王夢麟說要送我回宿舍,他騎著重型鐵車在還沒拓寬的新生南路上,簡直在飆車,我覺得有趣,又覺得很擔心。萬一出了事,清晨一對男女,人家不知道會說些什麼……

    當時唱過的歌中印象最深的是《小茉莉》、《那一盆火》,都是唱片公司拿給我唱的。從現在倒回去看,我覺得唱《小茉莉》時是我聲音最乾淨的時候,給我簡單、純潔的一點懷念。還有一首《捉泥鰍》,也不知為什麼大家就是覺得很清新,出乎意料的紅了。

    那時在大學裡面,同寢室的好友向我分享了一個交友的經驗,剛好雙方的人我都認識,我就抱著「我唱給你聽,再唱給他聽」的心情,寫了《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告訴你們問題其實沒有這麼嚴重」,而其實就是一個醒悟的感覺。

    同時,《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也記錄著我19歲加入了民歌的行列。成為民歌手的一員,我只短暫佇足了三年多就離開了台灣。短短三年裡,與其他的歌手們快樂、隨性、自在地唱遍了各大專院校,沒有包裝,以自然的面貌、年輕的我們,或唱或譜,留下了許許多多生命中甜蜜而豐富的感動。

    離開時,我小心翼翼地把民歌手短暫卻深刻的回憶,放在我心中一個甜蜜的位置,熱切地迎向生命中為人妻、為人母、在異鄉的新角色,遙遙欣賞著後繼許許多多才華洋溢的歌手們更熱情、更專業地投入民歌的行列,也藉著一首又一首的好歌稍解思鄉之情。回台後,偶或聽見尋找我的聲音,我雖然沒有回應,但是內心是感動的,畢竟,能被人放在美好的回憶中,是一種幸福。

    《那一盆火》
    詞曲:侯德建
    唱:包美聖

    大年夜的歌聲在遠遠地唱 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
    我總是癡癡地看著那 輕輕的紙灰慢慢地飛

    曾經是爺爺點著的火 曾經是爹爹交給了我
    分不清究竟為什麼 愛上這熊熊的一盆火

    熊熊的香火在狠狠地燒 層層的紙錢金黃地敲
    敲響了我的相思調 甜甜遠遠的相思調

    別問我唱的什麼調 其實你心裡全知道
    敲敲胸中鏽了的弦 輕輕地唱你的相思調

  • 離歌意思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18 01:14:06
    有 6,312 人按讚

    我們現在所享有的權利,
    我們所享有的一切自由生活,
    原來
    都是可以很輕易地失去的。

    (現在網紅們好像都很流行深夜發文或 po 影片?)

    --

    李後主〈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

    厭世翻譯:

    我所生活的國家,
    擁有四十多年的歷史,
    三千里地廣大的幅員。

    我所居住的地方,
    華美的閣樓林立,高聳直達雲霄;
    宮裡的珍奇草木,繁盛宛如煙花。

    我怎麼會想到,戰爭就這樣輕易地發生了。
    我怎麼會想到,一切如此輕易地就逝去了。

    自從成了亡國之君,失去了自由,
    無盡的痛苦使我變得憔悴、消瘦。

    我總是想起離開國家的那一天:
    宮廷的樂師們奏起別離的歌曲,
    我只能默默流著眼淚,
    向那些宮女與歌姬們告別而已。

    流淚,
    這已經是我
    唯一能為妳們做的事了。

    --

    南唐後主李煜,就歷史事實而言,絕對不會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好君主」。李煜的性格天真軟弱,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被保護得很好,享有錦衣玉食的生活;一整天正經事都不做,只想著要跟歌女姐姐們一起唱歌玩耍,「風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也就是姐姐妹妹跟我一起 Play 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的意思)。

    李煜生當「五代十國」,是一個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據的時代;李煜雖在繁華富庶的「南唐」,但國外的局勢其實是山雨欲來,危機四伏,一個南方的小國家完全沒有偏安的本錢。

    但為什麼,為什麼李煜偏偏就不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呢?

    ——因為安逸的生活,對他來說實在太「理所當然」了。

    李煜什麼都不用做,他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有了:榮華富貴、自由享樂的生活、美麗的歌姬與嬪妃,「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舉凡他想要的東西,只要他伸手去拿,幾乎沒有拿不到的,那又何必去珍惜呢?

    應該說,要如何讓這種「天之驕子」意識到「應該珍惜」這個概念呢?

    「珍惜」是建立在「有可能會失去」的基礎上,才會產生的一種認知。李煜應該是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生活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全然被剝奪吧?

    李煜說:「幾曾識干戈?」

    這句白話的意思是「我怎麼會知道有戰爭這回事呢?」李煜應該不是不知道戰爭有多可怕,他不知道的是:原來戰爭是可以這麼輕易就降臨在他身上,就在他全然沒有預料、全然沒有準備的時候,就這樣來了。然後,把他的幸福生活在一夕之間全然摧毀。

    --

    事情真的來得太快,所以李煜只能用「一旦」兩個字來形容那種猝不及防的感受。「一旦」就是一瞬間的意思。

    李煜說:「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

    真的就在那一瞬間,我的身份全然變了,從「帝王」瞬間跌落為「臣虜」。「臣虜」就是只能向別人俯首稱臣、失去了自由的人。而且還不只是失去自由而已,他原本享有的那些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陪他玩樂的姐姐妹妹們,一瞬間全沒了。

    對於我們這些沒有當過皇帝的人而言,並不覺得失去這些事物有多痛苦,因為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很平凡的;但對李煜而言,享樂的人生才是他的常態,失去了這些事物,就相當於把他賴以為生的事物全部奪走,他的靈魂怎麼可能受得了這種折磨?

    這就好像是:在一個集權專制的國家中生活的人民,並不會覺得民主自由是什麼不可或缺的東西,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擁有過這些;但如果我們平時已經習慣享有自由民主,卻在一瞬間失去,那該得多麼痛苦呀!

    --

    李煜最後說:「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在他的腦海中,他永遠忘不了那一天——他離開故國的日子。他的印象實在太鮮明了,那一天,包含他自己在內,所有的後宮嬪妃與國家大臣,都要被宋太祖趙匡胤俘虜北上,軟禁起來。那一天,所有人都忙著把值錢的家當換成現金、靠關係偷渡到其他國家、跟家人朋友告別,甚至交代後事等等,是一個非常匆忙、急迫的日子。

    李煜想問,但卻又不敢開口的是:臨走之前,他還能再聽宮廷樂師彈奏一首歌嗎?他還能再看那些歌女、藝伎們,再跳一支舞嗎?

    ——像我這樣一個無能的皇帝,能夠再享有一次這樣溫柔的對待嗎?

    於是宮廷樂師奏起了離歌,歌女與藝伎們也再一次翩然飛舞起來。

    這也許,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聽他們唱歌、看他們跳舞了。所以,他要把這個畫面完整地記憶下來,在往後「朝來寒雨晚來風」的生活中,至少能夠當作一種寬慰。

    於是李煜對著宮女們,流下了兩行清淚。

    --

    都已經國破家亡了,想不到李煜最放不下的、他心中覺得最對不起的人,竟然是這些宮女與歌姬,而不是百姓。

    身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沒有能夠「揮淚對百姓」,表示他真的沒有作為一位皇帝的自覺。他的肩膀過於軟弱,沒有能夠挑起整個國家的重擔。

    但,至少他做到了對自己誠實。在這樣國破家亡的情境中,無論對百姓說什麼懺悔的、或追究責任的言語,其實都是一種虛偽。畢竟今天國家就是毀在你手上了,什麼都不用解釋,承擔便是。

    但至少,作為一個人,一個有感情的人,他還能夠「揮淚對宮娥」。這些宮女與歌女是每天陪在他身邊的人,是陪他一起飲酒作樂、賦詩唱詞的朋友;我們可以看到,李煜並未因為自己是皇帝,就把這些人當成低賤的奴才,他是對這些人動了真感情的,他是真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

    就是這樣天真的性情,讓李煜成為失敗的皇帝,背了千古的罵名,但卻也成就了一位獨步千古的詞中之聖。

    --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王國維《人間詞話》

    --

    看了李煜的故事,想想自己的生活。
    千萬不要以為亡國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千萬不要以為自由民主不會失去。

    李後主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離歌意思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7-17 08:00:00
    有 6,100 人按讚


    我們現在所享有的權利,
    我們所享有的一切自由生活,
    原來
    都是可以很輕易地失去的。

    (現在網紅們好像都很流行深夜發文或 po 影片?)

    -\-\

    李後主〈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

    厭世翻譯:

    我所生活的國家,
    擁有四十多年的歷史,
    三千里地廣大的幅員。

    我所居住的地方,
    華美的閣樓林立,高聳直達雲霄;
    宮裡的珍奇草木,繁盛宛如煙花。

    我怎麼會想到,戰爭就這樣輕易地發生了。
    我怎麼會想到,一切如此輕易地就逝去了。

    自從成了亡國之君,失去了自由,
    無盡的痛苦使我變得憔悴、消瘦。

    我總是想起離開國家的那一天:
    宮廷的樂師們奏起別離的歌曲,
    我只能默默流著眼淚,
    向那些宮女與歌姬們告別而已。

    流淚,
    這已經是我
    唯一能為妳們做的事了。

    -\-\

    南唐後主李煜,就歷史事實而言,絕對不會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好君主」。李煜的性格天真軟弱,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被保護得很好,享有錦衣玉食的生活;一整天正經事都不做,只想著要跟歌女姐姐們一起唱歌玩耍,「風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也就是姐姐妹妹跟我一起 Play 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的意思)。

    李煜生當「五代十國」,是一個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據的時代;李煜雖在繁華富庶的「南唐」,但國外的局勢其實是山雨欲來,危機四伏,一個南方的小國家完全沒有偏安的本錢。

    但為什麼,為什麼李煜偏偏就不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呢?

    ——因為安逸的生活,對他來說實在太「理所當然」了。

    李煜什麼都不用做,他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有了:榮華富貴、自由享樂的生活、美麗的歌姬與嬪妃,「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舉凡他想要的東西,只要他伸手去拿,幾乎沒有拿不到的,那又何必去珍惜呢?

    應該說,要如何讓這種「天之驕子」意識到「應該珍惜」這個概念呢?

    「珍惜」是建立在「有可能會失去」的基礎上,才會產生的一種認知。李煜應該是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生活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全然被剝奪吧?

    李煜說:「幾曾識干戈?」

    這句白話的意思是「我怎麼會知道有戰爭這回事呢?」李煜應該不是不知道戰爭有多可怕,他不知道的是:原來戰爭是可以這麼輕易就降臨在他身上,就在他全然沒有預料、全然沒有準備的時候,就這樣來了。然後,把他的幸福生活在一夕之間全然摧毀。

    -\-\

    事情真的來得太快,所以李煜只能用「一旦」兩個字來形容那種猝不及防的感受。「一旦」就是一瞬間的意思。

    李煜說:「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

    真的就在那一瞬間,我的身份全然變了,從「帝王」瞬間跌落為「臣虜」。「臣虜」就是只能向別人俯首稱臣、失去了自由的人。而且還不只是失去自由而已,他原本享有的那些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陪他玩樂的姐姐妹妹們,一瞬間全沒了。

    對於我們這些沒有當過皇帝的人而言,並不覺得失去這些事物有多痛苦,因為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很平凡的;但對李煜而言,享樂的人生才是他的常態,失去了這些事物,就相當於把他賴以為生的事物全部奪走,他的靈魂怎麼可能受得了這種折磨?

    這就好像是:在一個集權專制的國家中生活的人民,並不會覺得民主自由是什麼不可或缺的東西,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擁有過這些;但如果我們平時已經習慣享有自由民主,卻在一瞬間失去,那該得多麼痛苦呀!

    -\-\

    李煜最後說:「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在他的腦海中,他永遠忘不了那一天——他離開故國的日子。他的印象實在太鮮明了,那一天,包含他自己在內,所有的後宮嬪妃與國家大臣,都要被宋太祖趙匡胤俘虜北上,軟禁起來。那一天,所有人都忙著把值錢的家當換成現金、靠關係偷渡到其他國家、跟家人朋友告別,甚至交代後事等等,是一個非常匆忙、急迫的日子。

    李煜想問,但卻又不敢開口的是:臨走之前,他還能再聽宮廷樂師彈奏一首歌嗎?他還能再看那些歌女、藝伎們,再跳一支舞嗎?

    ——像我這樣一個無能的皇帝,能夠再享有一次這樣溫柔的對待嗎?

    於是宮廷樂師奏起了離歌,歌女與藝伎們也再一次翩然飛舞起來。

    這也許,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聽他們唱歌、看他們跳舞了。所以,他要把這個畫面完整地記憶下來,在往後「朝來寒雨晚來風」的生活中,至少能夠當作一種寬慰。

    於是李煜對著宮女們,流下了兩行清淚。

    -\-\

    都已經國破家亡了,想不到李煜最放不下的、他心中覺得最對不起的人,竟然是這些宮女與歌姬,而不是百姓。

    身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沒有能夠「揮淚對百姓」,表示他真的沒有作為一位皇帝的自覺。他的肩膀過於軟弱,沒有能夠挑起整個國家的重擔。

    但,至少他做到了對自己誠實。在這樣國破家亡的情境中,無論對百姓說什麼懺悔的、或追究責任的言語,其實都是一種虛偽。畢竟今天國家就是毀在你手上了,什麼都不用解釋,承擔便是。

    但至少,作為一個人,一個有感情的人,他還能夠「揮淚對宮娥」。這些宮女與歌女是每天陪在他身邊的人,是陪他一起飲酒作樂、賦詩唱詞的朋友;我們可以看到,李煜並未因為自己是皇帝,就把這些人當成低賤的奴才,他是對這些人動了真感情的,他是真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

    就是這樣天真的性情,讓李煜成為失敗的皇帝,背了千古的罵名,但卻也成就了一位獨步千古的詞中之聖。

    -\-\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王國維《人間詞話》

    -\-\

    看了李煜的故事,想想自己的生活。
    千萬不要以為亡國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千萬不要以為自由民主不會失去。

    李後主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