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離岸風力發電造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離岸風力發電造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離岸風力發電造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離岸風力發電造價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避免除役後堆出百萬噸離岸風電廢棄物,西門子歌美颯推世界首個可回收再利用風機葉片!(09/08/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Daisy Chuang)風機大廠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7 月宣布環保目標,矢言在 2030 年 10...

  • 離岸風力發電造價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9 14:34:15
    有 22 人按讚

    避免除役後堆出百萬噸離岸風電廢棄物,西門子歌美颯推世界首個可回收再利用風機葉片!(09/08/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Daisy Chuang)風機大廠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7 月宣布環保目標,矢言在 2030 年 100% 回收風機葉片,2040 年更實現 100% 風機回收,實現循環經濟,而現在西門子歌美颯捎來喜訊,他們已經研發出可回收的風機葉片了。

    現在的風機不容易回收嗎?風機內有 8 千多個零件,壽終正寢後將會拆解並運送至指定的地點回收處理,只是風機葉片由難回收的複合材料所製成,尤其是玻璃纖維增強型複材(Glass-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GRP),在成本與便利性考量下,其實大多焚化或直接掩埋處理。

    因此未來隨著離岸風電全球裝置量愈來愈高,若沒找到妥善回收再利用辦法,帶來龐大的環境負擔同時,風機商的壓力將愈來愈大──畢竟一點也不環保。先前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更預測,2030 年每年廢棄葉片可能會到 40 萬噸,2050 年增加到 200 萬噸。

    根據西門子歌美颯說法,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可回收的商用離岸風機葉片。新葉片長約 81 公尺,採用全新樹脂,退役後的葉片也可以回到產業鏈。葉片中的樹脂能與其他材料模組分離,與傳統風機葉片回收技術相比,過程也能較為「溫和」,可以維持材料的特性,分離後才料仍可再回到製程中。

    目前西門子歌美颯已獲得到三家公司的訂單,RWE、EDF Renewables 和 WPD 都表示將在未來的離岸風電風廠使用這種葉片,西門子歌美颯發言人表示,未來也會在案場訂單中提供新的葉片選項。其中 RWE 將在德國 Kaskasi 離岸風場率先安裝新葉片,預計將於 2022 年安裝。

    近年來許多能源公司投入風機葉片回收研究,6 月時離岸風電大廠沃旭能源(Orsted)已提出 3R 願景,表示一旦旗下風場的風機退役,將重複使用(reuse)、回收(recycle)、再生(recover)所有的風機葉片,認為自己有責任尋找葉片回收方案。

    隨後 GE 再生能源和全球最大的水泥製造商法基霍爾希姆也簽署 MOU,攜手尋找風力發電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今年 4 月時,學界與工業界也發起「DecomBlades」計畫,包括沃旭能源、LM Wind Power(GE 再生能源旗下)、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FLSmidth、MAKEEN Power、HJ Hansen Recycling、丹麥能源集群(ECD)、南丹麥大學(SDU)和丹麥技術大學(DTU),將一同為風機葉片回收找出解方與打造價值鏈。

    2020 年 12 月 GE 再生能源與環境解決方案服務業者威立雅北美公司(Veolia North America,VNA)簽署長期協議,回收美國陸上風機的葉片。丹麥風機巨擘維斯塔斯(Vestas)也在 2020 年 1 月宣布,目標在 2040 年研發出零廢棄物(zero-waste)風機,希望未來的風機壽命告終後,葉片還可以回收再利用。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launches recyclable turbine blade
    https://www.power-technology.com/news/company-news/siemens-gamesa-renewable-energy-sgre-launches-recyclable-turbine-blade/

    Wind turbine giant Siemens Gamesa claims world-first in blade recycling
    https://www.cnbc.com/2021/09/07/wind-energy-giant-siemens-gamesa-claims-world-first-in-blade-recycling.html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dn.technews.tw/2021/09/08/siemens-gamesa-renewable-energy-recyclable-turbine-blade

  • 離岸風力發電造價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7 10:02:59
    有 46 人按讚

    退役葉片不進垃圾場,沃旭能源提「3R」投入風機回收(06/04/2021 TechNews科技新報)

    「再也不讓任何風機葉片進入垃圾場」,丹麥離岸風電大廠沃旭能源(Orsted)致力解決風機葉片回收難題,日前更提出 3R 願景,表示一旦旗下風場的風機退役,將重複使用(reuse)、回收(recycle)、再生(recover)所有的風機葉片,認為自己有責任尋找葉片回收方案。

    作者 Daisy Chuang

    一座風力發電機有超過 8 千個零件,雖說 85~90% 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但還是有一大難題,風機葉片回收一直以來都是產業界頗為苦惱的問題,葉片由難回收的複合材料所製成,全球每年約有 250 萬噸複合材料用於風機,再加上每家設計略有不同,沃旭能源表示,大多葉片退役後都直接焚化或掩埋處理。

    未來離岸風電裝置量還會愈來愈高,歐盟希望離岸風電裝置量能在 2030 年突破 60 GW,到 2050 年達到 300 GW;英國也有 2030 年 40GW 離岸風電願景目標,而美國、亞洲多國也正在大力發展離岸風電。

    若沒找到回收再利用辦法,將帶來龐大的環境負擔。沃旭能源認為,倘若解決方案出爐時間比預期更長,將暫時保存退役的葉片。

    目前也有許多團隊與企業開始著手研究葉片回收,好比丹麥風機巨擘維斯塔斯(Vestas)在 2020 年 1 月宣布,目標在 2040 年研發出零廢棄物(zero-waste)風機,希望未來的風機壽命告終後,葉片還可以回收再利用。

    2020 年 12 月 GE 再生能源也與環境解決方案服務業者威立雅北美公司(Veolia North America,VNA)簽署長期協議,回收美國陸上風機的葉片。GE 再生能源當時表示,這些葉片將送去威立雅北美在密蘇里州的工廠處理,最後投入水泥產業,葉片材質 90%(重量)可以重新加工,當作煤炭、砂石和黏土等原料的替代品。

    2021 年1 月風電產業界更展開「DecomBlades」計畫,希望集結多家企業的知識與力量,一同為風機葉片回收找出解方與打造價值鏈,其中參與公司包括沃旭能源、LM Wind Power(GE 再生能源旗下)、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FLSmidth、MAKEEN Power、HJ Hansen Recycling、丹麥能源集群(ECD)、南丹麥大學(SDU)和丹麥技術大學(DTU)。

    2021 年 4 月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挪威 Aker Offshore Wind 與 Aker Horizons 也簽署 MOU,希望能解決風機葉片難回收的挑戰。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21/06/04/recover-reuse-recycle-turbine-blades

  • 離岸風力發電造價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1 19:22:11
    有 681 人按讚

    Joe:「中國2020年大量佈署離岸風電,美國政府最近也開始了,美國動作慢太多了,但是再過一段時間,我相信,歐美中在風電市場未來一定會展開激烈競爭,目前看起來中國成長速度最快,大量補貼政策,成長效果驚人,全球離岸風電市場,未來將會是一塊商業大餅。」

    中國離岸風電市場自成一格,除了以國營企業為主之外,風機開發與製造也完全是在地廠商,而靠著內需市場,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研究指出,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根據GWEC資料,中國2020年安裝3.06GW離岸風電,相較之下第二名的荷蘭裝置量為1.5GW,美國則只有少少的12MW,中國連續三年都是離岸風電裝置大國。

    中國供應鏈與供貨運輸或多或少都有受到疫情影響,能源研究機構Energy Iceberg指出,2020年1-6月中國風電新增容量6.36GW,比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約30.47%,其中離岸風電占了17%、約1.06GW,縱使中國首先受到中國武漢肺炎衝擊,不過離岸風電產業影響不大,早在2020年3月的時候就一切照舊了。

    中國在十三五計目標(2016-2020年)中,制定2020年裝置5GW離岸風電,為達成目標中國政府祭出龐大補貼,推動離岸風電裝置量攀升,也為了避免光說不做、若不能在規定期間內併網發電,就會取消補貼資格,而大撒幣甜頭終有結束的一天,考量到太陽能與風機價格跌落迅速,中國國家能源局公告,自2020年起,新增離岸風電開方案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之後就由地方政府按照實際情況予以補助,已完成核准並在2021年底前完成全部機組且併網發電的計畫,才能納入中央財政補貼。

    這一波搶裝潮也可以解釋為什麼2020年中國離岸風電裝置量如此高的背後原因,只是考量到2019年批准了超過 40GW離岸風電開發案,裝置量距離達標還有一段距離,目前以累計裝置量來說,全球累計裝置量達35GW,其中英國仍列在排行榜首位,總裝置量超過10.2GW,中國雖不足10GW,但也緊追在後。GWEC指出,歐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離岸風電市場,但在推動裝置量方面,亞太地區重要性將愈來愈高,日本和韓國等國最近也都制定雄心勃勃的離岸風電目標,另一方面美國也會是重要的離岸風電市場,Biden政府已明確表示在離岸風電市場的重視。

    Biden政府批准美國第一座大型離岸風電計畫「Vineyard Wind」,預計2023年啟用,未來可供應40萬戶家庭的用電,這也意味大西洋岸風力發電產業歷經十年的顛簸發展後,即將開啟新的一頁,Vineyard Wind風電計畫位在麻州沿岸,造價28億美元,擬於一年內開始動工,後年開始營運。Biden政府表示,已核准該風電案的興建與營運規劃,在距離南塔克特島(Nantucket)12英里海域建造最多84座風力發電機,強調此案將創造許多工作機會並且有助解決氣候變遷威脅。

    Vineyard Wind執行長Lars Pedersen強調,聯邦政府批准「不只是一個新計畫的開始,而是推動一個新的產業」,Vineyard Wind與美國內政部表示,此風力發電案可為麻州納稅人產出最高800MW(megawatt)的電力,足以供應40萬戶家庭與企業所需用電。由於風電位在聯邦水域,因此該案必須先取得政府批准,目前約有十個離岸發電計畫向美內政部申請審核許可,而Vineyard Wind是第一個獲准的計畫。

    美國總統Biden曾提到,風力發電是他對抗氣候變遷、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項目,他簽署一項命令,要求內政部規劃2030年以前美國離岸風電發電量增加一倍,這對積極發展自家州成為再生能源重鎮的東岸領袖來說,無疑是一大助力,美國風電產業而言,Biden的決策亦是一大轉捩點,因為與蓬勃發展的歐洲風電產業相比,美國進度相對緩慢,Vineyard Wind前身名為Cape Wind,多年前因地方的反對、高額成本、無法如期完工,使得該計畫以失敗作收。過去在前總統Trump任內,由於擴大審查以及尋求減緩外界對影響魚類生態的疑慮,一度讓Vineyard Wind計畫延宕數月。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513000168-260203?chdtv
    https://technews.tw/2021/03/02/2020-china-offshore-win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