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離岸外包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離岸外包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離岸外包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離岸外包例子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信諭 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英國的轉型經驗提供我們不同面向的思考,所有成功的經驗不外乎「知識、創意、文化」而城市的根本是人,如何有效地將人聚集起來,使之激盪出火花,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因此,政府不論規劃何種政策,都必須以人為本,並且擬定一套能夠平衡短期需求與長期目標的策略,在務實&可實現的基礎上,開展一套別人不易取代...

  • 離岸外包例子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25 20:06:01
    有 11 人按讚


    英國的轉型經驗提供我們不同面向的思考,所有成功的經驗不外乎「知識、創意、文化」而城市的根本是人,如何有效地將人聚集起來,使之激盪出火花,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因此,政府不論規劃何種政策,都必須以人為本,並且擬定一套能夠平衡短期需求與長期目標的策略,在務實&可實現的基礎上,開展一套別人不易取代、具有高雄優勢的總體願景。
     
    --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城市為何衰敗: United Kingdom 英國如何面對工業衰退?
     
    早在美國鏽帶的衰退前,英格蘭東北部早就面臨的同樣的狀況。
     
    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19 世紀初的聯合王國(以下簡稱英國)透過技術的領先以及資本與勞力的集中,實現了大量生產的模式,也創造了數十萬位在城市的新興工作機會, 曼徹斯特 和 利物浦 等樞紐城市藉由水路與通向世界的港口連結而興起,把國內的工業產能與全球市場連接在一起。
     
    然而,工業的起源地也是第一個體驗到所謂「後工業化」衝擊的區域。在達到 1912 年的巔峰後,英國紡織業開始衰退,在兩次大戰過後,帝國的消失更使市場快速萎縮,長期仰賴既定市場的紡織業者不知不覺間喪失了競爭力,這僅僅是一連串大量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的開始。
     
    有個特別的現象是,作為工業祖國和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的英國,在今天給人的「製造業品牌」形象卻極為薄弱,和其他鄰國如德法相比更是如此。
     
    英國沒有自己的主要汽車品牌,曾經是全球最大汽車廠的英國李蘭(British Leyland)在 70 年代快速衰亡,而今,作為鐵道祖國,也沒有任何一家軌道系統製造業,英國的汽車和軌道產值,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在英國生產的外商,例如日產或日立。同時,製造業雇用人數也大幅下降,例如在 1970 年代,光是紡織業僱用人數就達 75.6 萬人,但今日不到 10 萬人。
     
    ❙ 今天的英國就沒有工業嗎?
     
    並非如此,英國有世界頂尖航太與軍火公司 BAE Systems(英國在世界國防工業市佔率 9%,航太 17%),有兩家世界前十大藥廠,有世界前幾大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Shell),有超跑品牌 McLaren,同時 F1 賽車的主要製造與供應商也集中在牛津郡周邊,被稱為「賽車谷」。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世界主要車廠的英國,卻是世界汽車尖端技術的供應者。在技術層面,劍橋附近的矽沼(Silicon Fen)座落有 ARM 控股等 1400 家以上的高科技公司,英國優良的高教體系在吸納全球人才以及生產專利上都是世界頂尖。
     
    而在整體經濟層面,放棄許多類製造業的英國,經濟表現並未明顯落後。最大的支柱來自以倫敦為中心的跨國金融業,但除此之外,包含廣告行銷,法務,會計,通信,影視體育產業等等服務業,在 2011 年外銷 1900 億英鎊(約 7.6 兆台幣)的服務,創造了 700 億英鎊(2.8 兆台幣)的貿易順差。在工黨推動的 Cool Britannia 政策上,也特別強調了英國文化產業與文化衍生產業的優勢。
     
    在進入 21 世紀之際,步履蹣跚的大不列顛,似乎變酷了,變聰明,變乾淨,也變輕了。這不只是一種氣氛,更反映在數字上,倫敦政經學院分析工黨政府從 1997-2010 年的經濟數據,指出「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無論就生產力或勞動市場來看,英國......的表現都很搶眼,生產力的表現並不完全集中於金融,房地產,政府服務等「泡沫」經濟,而是來自人力資源,資訊和通信技術,以及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企業服務與發行網路等」
     
    在《國家如何維繫經濟命脈中》一書中,作者提到興盛的國家有三個特色:
     
    ‣‣ 第一:把經濟建立在現有資源上,從現有優勢出發,例如阿拉伯的石油和中國印度的人力。如果沒有天然資源,那可能就得人工培育的次級資源,例如高品質高學歷的人力,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但無論如何,要從零開始非常困難。
     
    ‣‣ 第二:經濟體要把資源投資在所知最高價值的活動上,特別是要追求相對優勢的利潤最大者,也就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 第三:成功國家的經濟是有彈性的,會隨著環境變遷而因應,不會長久地抓著過去不放。也就是說,可以很快轉移到高利潤的產業而割捨低回報的產業。
     
    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全球不同國家會形成分工體系,各發揮相對優勢,達到最大利益。那麼,英國不就是這麼做嗎?
     
    簡而言之,隨著中國廉價工業能量大量成長,在 1990 年代,歐美突然發現在工廠利潤越來越低的同時,商品也變得越來越便宜,零售業變得暢旺,在產能外移之際,國內製造業工作機會雖然下降,但國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大量購買更多產品,整體的生活水準得到提升。
     
    而在理想狀態下,過剩的產能與資金還能投資到高科技與精密製造業,製造業雇用人力下降,但單位生產力上升,總產值仍然能成長。就像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英格蘭的農業人口比例減少一半,但卻未導致糧食危機。雖然在 1850 年代後,英國進口的食物已經超過出口,但因為原本用於農業的資源可以轉而投資在工業上,因此英國不但大幅提升製造生產力,也有能力創造收益進口農產品。
     
    聽起來,這樣的類比似乎讓英國的產業變遷成了皆大歡喜的「去工業化革命」,但問題來了, 1980 年代開始,英國的收支帳轉為赤字,意思在於英國從世界借款來支應消費支出。貿易逆差並不是問題,也不是缺乏競爭力的象徵,若是更多游資投入市場,經濟反倒能持續成長。但在理想上,支出擴張與借貸應該至少要有部分投入未來的產業需求,但這卻是英國沒有完全做到的。
     
    例如在新興能源產業方面,英國擁有最大離岸風電市場,但風機工廠卻屬於瑞典國營企業所有,英國承包商只取得 20-30% 的計畫,流失的工業基礎使得英國國內製造業無法確實因應政策和市場變化而取得優勢。且外銷產業不足以維繫。
     
    在金融風暴後,金融服務業也被發現有許多弱點,例如金管監管失靈造成的風險飆升,使銀行有恃無恐的政府補貼,超過規模經濟的擴張等等。而金融風暴之前,英國在太過倚賴金融與房地產市場榮景下,使得市場不確定上升,也造成經濟重創。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好過日城市想像特輯 https://goo.gl/ANfju1)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一秒訂閱高雄好過日▼
    https://m.me/takaogooday

    ▼好過日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ogooday/

  • 離岸外包例子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8-25 19:31:09
    有 31 人按讚


    #城市為何衰敗: United Kingdom 英國如何面對工業衰退?
     
    早在美國鏽帶的衰退前,英格蘭東北部早就面臨的同樣的狀況。
     
    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19 世紀初的聯合王國(以下簡稱英國)透過技術的領先以及資本與勞力的集中,實現了大量生產的模式,也創造了數十萬位在城市的新興工作機會, 曼徹斯特 和 利物浦 等樞紐城市藉由水路與通向世界的港口連結而興起,把國內的工業產能與全球市場連接在一起。
     
    然而,工業的起源地也是第一個體驗到所謂「後工業化」衝擊的區域。在達到 1912 年的巔峰後,英國紡織業開始衰退,在兩次大戰過後,帝國的消失更使市場快速萎縮,長期仰賴既定市場的紡織業者不知不覺間喪失了競爭力,這僅僅是一連串大量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的開始。
     
    有個特別的現象是,作為工業祖國和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的英國,在今天給人的「製造業品牌」形象卻極為薄弱,和其他鄰國如德法相比更是如此。
     
    英國沒有自己的主要汽車品牌,曾經是全球最大汽車廠的英國李蘭(British Leyland)在 70 年代快速衰亡,而今,作為鐵道祖國,也沒有任何一家軌道系統製造業,英國的汽車和軌道產值,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在英國生產的外商,例如日產或日立。同時,製造業雇用人數也大幅下降,例如在 1970 年代,光是紡織業僱用人數就達 75.6 萬人,但今日不到 10 萬人。
     
    ❙ 今天的英國就沒有工業嗎?
     
    並非如此,英國有世界頂尖航太與軍火公司 BAE Systems(英國在世界國防工業市佔率 9%,航太 17%),有兩家世界前十大藥廠,有世界前幾大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Shell),有超跑品牌 McLaren,同時 F1 賽車的主要製造與供應商也集中在牛津郡周邊,被稱為「賽車谷」。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世界主要車廠的英國,卻是世界汽車尖端技術的供應者。在技術層面,劍橋附近的矽沼(Silicon Fen)座落有 ARM 控股等 1400 家以上的高科技公司,英國優良的高教體系在吸納全球人才以及生產專利上都是世界頂尖。
     
    而在整體經濟層面,放棄許多類製造業的英國,經濟表現並未明顯落後。最大的支柱來自以倫敦為中心的跨國金融業,但除此之外,包含廣告行銷,法務,會計,通信,影視體育產業等等服務業,在 2011 年外銷 1900 億英鎊(約 7.6 兆台幣)的服務,創造了 700 億英鎊(2.8 兆台幣)的貿易順差。在工黨推動的 Cool Britannia 政策上,也特別強調了英國文化產業與文化衍生產業的優勢。
     
    在進入 21 世紀之際,步履蹣跚的大不列顛,似乎變酷了,變聰明,變乾淨,也變輕了。這不只是一種氣氛,更反映在數字上,倫敦政經學院分析工黨政府從 1997-2010 年的經濟數據,指出「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無論就生產力或勞動市場來看,英國......的表現都很搶眼,生產力的表現並不完全集中於金融,房地產,政府服務等「泡沫」經濟,而是來自人力資源,資訊和通信技術,以及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企業服務與發行網路等」
     
    在《國家如何維繫經濟命脈中》一書中,作者提到興盛的國家有三個特色:
     
    ‣‣ 第一:把經濟建立在現有資源上,從現有優勢出發,例如阿拉伯的石油和中國印度的人力。如果沒有天然資源,那可能就得人工培育的次級資源,例如高品質高學歷的人力,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但無論如何,要從零開始非常困難。
     
    ‣‣ 第二:經濟體要把資源投資在所知最高價值的活動上,特別是要追求相對優勢的利潤最大者,也就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 第三:成功國家的經濟是有彈性的,會隨著環境變遷而因應,不會長久地抓著過去不放。也就是說,可以很快轉移到高利潤的產業而割捨低回報的產業。
     
    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全球不同國家會形成分工體系,各發揮相對優勢,達到最大利益。那麼,英國不就是這麼做嗎?
     
    簡而言之,隨著中國廉價工業能量大量成長,在 1990 年代,歐美突然發現在工廠利潤越來越低的同時,商品也變得越來越便宜,零售業變得暢旺,在產能外移之際,國內製造業工作機會雖然下降,但國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大量購買更多產品,整體的生活水準得到提升。
     
    而在理想狀態下,過剩的產能與資金還能投資到高科技與精密製造業,製造業雇用人力下降,但單位生產力上升,總產值仍然能成長。就像是在工業革命時期,英格蘭的農業人口比例減少一半,但卻未導致糧食危機。雖然在 1850 年代後,英國進口的食物已經超過出口,但因為原本用於農業的資源可以轉而投資在工業上,因此英國不但大幅提升製造生產力,也有能力創造收益進口農產品。
     
    聽起來,這樣的類比似乎讓英國的產業變遷成了皆大歡喜的「去工業化革命」,但問題來了, 1980 年代開始,英國的收支帳轉為赤字,意思在於英國從世界借款來支應消費支出。貿易逆差並不是問題,也不是缺乏競爭力的象徵,若是更多游資投入市場,經濟反倒能持續成長。但在理想上,支出擴張與借貸應該至少要有部分投入未來的產業需求,但這卻是英國沒有完全做到的。
     
    例如在新興能源產業方面,英國擁有最大離岸風電市場,但風機工廠卻屬於瑞典國營企業所有,英國承包商只取得 20-30% 的計畫,流失的工業基礎使得英國國內製造業無法確實因應政策和市場變化而取得優勢。且外銷產業不足以維繫。
     
    在金融風暴後,金融服務業也被發現有許多弱點,例如金管監管失靈造成的風險飆升,使銀行有恃無恐的政府補貼,超過規模經濟的擴張等等。而金融風暴之前,英國在太過倚賴金融與房地產市場榮景下,使得市場不確定上升,也造成經濟重創。
     
    ❙ 英國的選擇,會給台灣以及高雄什麼啟示?
    (好過日城市想像特輯 https://goo.gl/ANfju1)
     
    弔詭的是,英國的轉型大方向理論是對的,但因為「太成功做過頭」,在市場的樂觀與非理性逐利下,結果埋下了許多不穩定因素。同時經濟轉向過度仰賴進口製造產品的內需市場,而未充分投資智慧財產與高端製造產業,使得國貿競爭力變得「單薄」。
     
    在城市的層面,英格蘭東北部的舊工業地帶,也透過引入服務業,文化產業,觀光業和加強高等學術投資,讓許多舊市鎮重生。
     
    之後我們可以在討論幾個例子。但這些「成功案例」,仍然面臨相對低薪,人才吸引力不足,以及大倫敦地帶的嚴重磁吸,使得區域性的服務業擴張有限。因此許多人倡議「重回製造業」。
     
    當然,這樣的製造業和過去的不同,透過投資高等教育,強化與智財與服務業的產業鏈建構,並保留變化彈性,或許可以建立一類高產值,去中心,強調智力共享的製造聚落。這和英國現有的優勢結合,更可以面對未來挑戰,才能在全球化的年代中,找到地方城市存在的價值。
     
    #Kaohsiung #UK #高雄 #好過日

    ▼一秒訂閱高雄好過日▼
    https://m.me/takaogooday

    ▼好過日IG▼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ogooday/

  • 離岸外包例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1-23 21:46:07
    有 172 人按讚


    台灣如何達成2025無核家園? 法國再生能源顧問:「共識產生耗時,但很重要」!!! (01/22/2106 風傳媒)

    (傅莞淇 簡嘉宏報導)16日,全台灣人以選票決定了中華民國第14任的總統,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競選政見中,明確的提出要在2025年前終結核能發電,達到無核家園(nuclear free homeland)的目標,在核能廠全數停止運轉後,遺留下來的電力產能缺口該如何填充?

    法國再生能源產業對外貿易召集人讓.巴朗德拉(Jean Ballandras)21日應《天下雜誌》的邀請來台,參加《2016天下經濟論壇:新競合年代,亞洲如何再成長?》專題論壇「巴黎會議後的綠色經濟」,並於會後接受《風傳媒》專訪,以法國發展再生能源的經驗,提供台灣寶貴的建言。

    跨國合作需要經濟誘因

    巴朗德拉在專題論壇中指出,以往各國無法確切執行氣候變遷會議的共識,固然因為共識條文沒有約束力,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經濟誘因。

    也因此,2015年在法國巴黎所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簡稱「巴黎氣候峰會」)中,各國強調未來跨國企業致力於減碳,將不只是道德與環保的選擇,「更是未來獲利的先決條件」。

    延伸閱讀:《「這是起點,不是終點」《巴黎協定》29條救地球》( http://www.storm.mg/article/75881

    巴朗德拉21日表示,氣候變遷情況已來到緊急狀態,世界各國都了解到氣候變遷的重要性與急迫性,這次COP21重要的決議包括:要將上升的氣溫限制在2度(理想1.5度),以及編纂經費投入對抗氣候變遷,同時設立監督的機制,「各國決策者在態度上已有改變」。

    各國決策者的態度轉變

    巴朗德拉直言,各國決策者認為對抗氣候變遷從「倫理道德上的義務」轉變為「具有經濟的益處」,是個非常大的改變。在氣候變遷會議的歷史上,從來沒有195個國家可以同時達成共識,「過去沒有這麼多國家對同一件事獲得共識的紀錄」。

    其中,除了法國外交部許多幕後的努力之外,中國、美國與印度等國的協助,才讓這份協議成真,「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目前,全球計有98%以上的交通工具仍使用傳統能源,在COP21的會議上,各國代表們希望藉由改變能源產生方式來達到減碳排放的目的,這時,法國在小島的再生能源整合經驗,就成為重要的參考指標。

    熱帶小島的例子

    地球的極端氣候,讓各地的島嶼首當其衝,以法國在留尼旺島(La Réunion)的小島再生能源經驗來說,化石燃料發電是很昂貴的,也不適合核能發電。加上小島原本所需的進口能源價錢昂貴,若非當地政府提供補助,這些小島的再生能源產製成本不可能降低。

    巴朗德拉指出,成本降低的原因在於太陽能板與農業結合,藉以節省土地使用,同時,因小島可用的土地面積不多,屋頂上裝太陽能板是很普遍的現象。在這些能源模式中,儲電裝置很重要,因為例如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屬於間歇性質,備有儲電裝置,產能才不會時高時低。

    其次,法國的海洋面積達1100萬平方公里,法國的海岸線、海外領地以及亞熱帶經濟區都是發展再生能源的優勢,目前,法國已成功的進行海洋熱能轉換,能夠24小時穩定的供電,對熱帶小島來說非常實用。

    另外,包括離岸風力發電(Off-shore wind)、潮汐發電(Tidal power)、漂浮在海上的太陽能板(floating photovoltaics)等,都是佔用土地面積極小的能源生產方式。

    公民覺醒是關鍵

    會後,巴朗德拉特地接受《風傳媒》的專訪,專訪中,他強調台灣的對外電網連結十分匱乏,造成進口電力時的成本高昂,不要將法國的小島再生能源經驗限縮在「小島(island)」字眼上,這些經驗的主要精髓是:「如何在填補能源缺口的同時,兼顧環境安全」。

    巴朗德拉舉例,以台灣目前無法能源獨立的狀況下,與非洲幅員廣大缺乏彼此輸送電力的情況非常類似,台灣必須先明白在核電廠停止運轉後所產生的能源缺口,是否能夠依賴進口能源補足,才能接續討論如何以再生能源填補缺口。

    最後,巴朗德拉澄清,再生能源在法國也同樣遭遇了阻力,他強調在政府、非營利組織(NGO)、企業與人民間的溝通,非常重要,在凝聚共識後,才能讓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動順利。

    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在2007年執政後,曾為了法國再生能源與環保爭議,在法國300個鄉鎮舉辦了全國辯論(National Debate),法國政府的作法是,只要達到特定規模以上的發電量,就必須在當地進行正式的討論會,讓當地的聲音可以被聽見,政府可以做出選擇,做出相應的改變。

    巴朗德拉提醒,儘管「共識的產生相當耗費時間」,但是讓公眾參與辯論是非常重要的。

    有關法國再生能源產業對外貿易召集人讓.巴朗德拉(Jean Ballandras):
    http://www.ambafrance-de.org/Jean-Ballandras-federateur-des…

    文章內容原始來源:
    http://www.storm.mg/article/79470

    ★★ 以台灣目前將近98%能源外購的比率,每年超過台幣2兆元的對外能源採購費用來說,我們哪裏有本錢浪費能源?我們哪裏有本錢不知節制的揮霍用電呢?我們哪有本錢不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呢?

    我們台灣每多建設一分的再生能源發電,每提升一分能源效率,台灣就能減少一分的空氣污染,水污染,也減少一分的對外採購能源的費用,發展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是取代高污染、高排放的火力發電的利器,就更不用提再生能源不會產生危害萬年,處理上極端危險、困難,費用又超級天價昂貴的核廢料以及核輻射污染問題了。

    我們目前已經製造了夠多的核廢料了,不能再繼續丟給我們的後代更多棘手無解的核廢難題,並且糟蹋這片我們跟後代子孫借來使用的珍貴生存環境。

    畢竟陽光、風力、潮汐、洋流、地熱能才是台灣真正自有的自主能源,由於能源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現今擁有過去數十年中所無法想像、無法擁有的更多樣、更多重的優質能源新選項,是時候讓我們拋棄老舊的、僵化的電業、能源思維,積極的改革台灣的能源政策,建設台灣的新世代的、永續環保的新能源建設了。

    透過大力發展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的建設,不但是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翻轉台灣不健康的能源對外依賴度,也才能促成台灣新的綠色產業發展、開發新的本土藍海產業鏈,創造真正在地的優質新工作機會、產生實質的在地GDP產值,任何改變都有其挑戰性,但事在人為,只要有決心,事情就不難。

    在遭遇問題與挑戰的時候,有心要做的找到解決方案,不想做的只會找到推託的藉口。讓我們把握嶄新的契機,凝聚全民共識,攜手完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為我們、為將來是代子孫、也為了整個地球環境生態打造一個乾淨、安全、永續的生存空間吧!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