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欺騙你家的狗!】
.
阿誠活了45年,倒是第一次這麼驚訝。
其他狗都能這樣嗎?應該不是吧?阿誠的腦袋一下子混亂了…
一個狹窄得無法翻筋斗的小套房,雪櫃發出很勞碌地製冷的滋滋聲。
一隻柴犬,一個男人…
一人一狗在房間裡對峙,保持著自覺安全的距離,凝神留意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男人,擺出拳擊...
【千萬別欺騙你家的狗!】
.
阿誠活了45年,倒是第一次這麼驚訝。
其他狗都能這樣嗎?應該不是吧?阿誠的腦袋一下子混亂了…
一個狹窄得無法翻筋斗的小套房,雪櫃發出很勞碌地製冷的滋滋聲。
一隻柴犬,一個男人…
一人一狗在房間裡對峙,保持著自覺安全的距離,凝神留意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男人,擺出拳擊手的迎擊姿勢,儘管他從未學習過拳擊…
柴犬,瞇起眼睛打了個呵久,後腿搔搔耳背,舔舔鼻子,一副處變不驚的嘴臉。 「快說!你來地球有什麼目的?」阿誠豎起雙指大喊。
「我哪知道,難道你們人類會知道自己出生地球有什麼目的嗎?」柴犬。
阿誠無言以對,他一歲就懂得叫「媽媽」「爸爸」,到他現在45歲,說話技巧很差,所以他的人緣也很差,沒有女朋友,朋友沒有交心的,工作也不討同事喜愛。
與他對峙的,是一隻叫「P仔」的柴犬,跟阿誠一樣,一歲就懂得說人類的話,而且說話尖酸刻薄,作為一隻狗,不懂人類禮節也是很正常的事吧。
不過,作為一隻狗懂得說話,就一點都不正常吧。
今早,阿誠如常用雞肉給P仔當早餐。
「來吧~高級的雞腿肉,心存感恩地享用吧。」阿誠。
怎料,P仔突然說:「這是雞胸吧?!別騙我!」 於是,兩人就開始對峙了。過了不知多久,阿誠放棄了,養P仔這麼多年,牠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阿誠蹲下來伸手要摸牠,P仔也乖乖地把頭裁進他懷裡,讓他順著背脊,再翻起肚子讓他搔。
眼前的危機化解了,阿誠需要思考的,是將來怎麼跟一隻懂得說話的狗相處。 「你為什麼會懂得說話?」阿誠。
「因為你在家裡跟我說話太多了,聽說在家裡與寵物說話的人,性格都很孤癖和自以為是。」 「……」的確,阿誠獨居,朋友不多,所以在家裡經常和P仔說話。
人們喜歡跟寵物聊天,是因為牠們不會給予回應,不會吐糟,也不會嫌棄。
但現在的P仔就沒有這個優點了,牠不僅懂得說話,還非常聰明。
在阿誠晚餐的時候,他老實地煮雞腿肉給P仔吃,牠吃得津津有味,鼻子油油的很有光澤。 「你很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吧?!」P仔。
「怎麼可能會滿意?住這麼小的房子,沒有女朋友,工作也沒什麼存在感。」阿誠。 「那我幫你好了。」P仔。
本來阿誠一笑置之,人類的事,豈需要到一隻柴犬幫助?! 從那天起,阿誠每晚回家,P仔都會問他一整天所發生的事,就像小學生回家後,把學校發生的一切告訴母親一樣。
P仔皺著眉分析阿誠說的一切,然後提醒他,那個客戶想要什麼,如果這樣做,老闆一定會很高興,還有會計部的Anna應該暗戀他。
反正阿誠也不是個擅於決策的人,於是他決定依照P仔的指示去做每件事。
沒想到,幾個月後他的生活有了大轉變,升職加薪,朋友一大堆,還跟會計部的Anna談戀愛。
那晚阿誠帶Anna回家時,P仔還跟他單眼,流露一個不懷好意的笑容。
幾個月後,事情又有了轉變,阿誠在一家酒吧幫朋友慶祝生日時喝得爛醉,竟在眾人面前,衝上台拿著咪高峰說家裡有一隻懂得說話的柴犬,幫助他升職加薪交朋友。
隔天阿誠也忘記自己說過什麼了,直至有一天,在帶P仔散步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個用膠袋蒙著頭的神秘人。連交際白痴的阿誠也一眼看出來者不善… 「把神狗狗給我!」從膠袋的洞中透出的眼神充滿了貪婪。
「怎麼可以,牠是我的!」阿誠。
「我要牠教我賺大錢!你知道嗎?!這個膠袋花了我一塊錢啊!我絕對要得到這隻神狗狗!」 相信眼前的膠袋蒙面人,就是那天在酒會時聽到阿誠所說的其中一個人吧?! 「P仔絕對不能給你!牠是我的…」 話沒說完,膠袋人就飛撲上去撞倒了阿誠,P仔咧牙,本能反應擋在前面保護主人。
膠袋人拿出一塊濕布捂住P仔的嘴巴,P仔猛地踢腳掙扎,幾秒後牠就昏睡了。
阿誠站起來與他纏鬥了起來。他沒想到自己活到45歲,才真正有機會跟其他人打架。
阿誠眼角中了一拳,肋骨被踢了幾下,臉上很多爪痕,但總算打贏了,危急關頭他把那塊濕布塞進膠袋裡,他就昏倒了。
最後,膠袋人被警察抓去,P仔送到獸醫診所。那兇手是誰呢?阿誠沒興趣知道,他連自己的傷都不顧了,在診所門外等了大半天,P仔終於醒過來。
但是…P仔再也不說話,變回一隻普通的柴犬了。
這件事被八卦的傳媒爭相報導,有記者問阿誠平常都怎麼照顧P仔,為何有人會犯險搶走一隻看起來很普通的柴犬。 「P仔一點也不普通!牠是我的朋友…」阿誠和P仔在鏡頭前都顯得很不自然。 「那如果P仔懂得說話,你會跟他說什麼、做什麼?」記者。
「跟牠說謝謝,但不會做什麼,讓牠每天陪著我,跟我聊天就足夠了」
阿誠望向P仔,P仔舔了他的臉幾下,咸咸的,也很甜。
柴犬P仔勇救阿誠的故事,賺人熱淚。
如今的牠,被時裝品牌adlib看中了,在總部當上PR Executive。
老闆同事待牠不薄,一天兩餐零食不絕,品牌更將牠的嘜頭繡花做了個時裝系列,
順帶一提,阿誠現在是那公司的茶水部。
專為P仔服務。
你以為故事已經完了嗎?其實沒有…
這天,阿誠如常在公司的茶水間準備P仔的點心,公司所有同事都很期待看P仔的吃相。
此時,他突然聽見了人群中有人說「這隻神狗狗很可愛~」 阿誠全身汗毛都豎了起來,回頭一看,想尋找聲音的來源,但只見公司同事圍著P仔,摸牠的頭,逗牠玩… (好像還有待續…)
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在 江惟真(港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港女襲澳洲系列》
[給你一個要走的理由]
2014年8 月,一個雨濛濛的早上,我情深深地在香港國際機場離境大堂跟送行的好友們含淚揮手講沙喲娜娜。與灰機小姐(我個Gip。咩啫?未見過人幫個Gip改名呀?)相依為命地開始了原本打算只去一年便收皮的澳洲Working Holiday(最終留了18個月)。
每個去Working Holiday的人大概都有不同的理由。也許是剛畢業不想太快開始做牛做馬不見天日不見將來的打工仔生涯(該說是「死捱」才對)、也許是工作了幾年卻一直鬱鬱不得志而想停一停諗一諗、也許是剛失戀想要離開傷心地到異地來忘掉過去來忘掉愛侶、也許是在港一直吃不開想試試可否在鬼佬地方拓展外國市場找到真愛……
那當時我決定去Working Holiday的原因是甚麼?
嗯……是因為……我快要死了……
噢,請別太高興,我並沒有患上絕症,而是快要窒息而死!
那個時侯,其實我正過著常人眼中頗為不錯的生活。一切都十分安穩,但正正就是那種安定感令我極度不安。
決定要走的觸發點真是說出來都難以置信:當時老闆要讓我升職。
得知這個消息時,我一點都不開心,反而嚇到幾乎瀨屎。
有個說法我相當認同:很多人在廿五歲時便經已死去,其後的人生都只不過一直行屍走肉地過下去。
當其時我便非常強烈地感覺到自己的精、氣、神都快被辦公室內的中央冷氣系統抽乾抽盡,加上每晚OT到9 、10點,很快可以去素顏上陣參演Walking dead做喪屍。
因此當呀姐跟我說,她離職後老闆計劃把我升到她的位置,我當場驚恐得口窒窒、手震震。望著呀姐臉上那3cm厚的粉都掩蓋不住的疲態,還有如曱甴腳般的睫毛下那對滿佈紅筋的眼球,我彷彿看到了不久後的自己……
我並不討厭當時的工作,但……也並不喜歡,跟很多人一樣,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食之無味。因此當我一想到,再繼續下去我大概就走不掉了,或者會永遠做下去,心中立即惶恐、厭惡起來。事實上每次換工作都是出於同一個原因,就是當我問自己是否想「永遠」做那份工作時,我的答案是「不」。不!不!不!我不該也不想這樣就一輩子。
事實上那時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些甚麼、想過怎樣的生活,但卻很清楚絕對不是當時那些、那樣。
廿四、五歲確實是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年紀,已工作了幾年,好像差不多要選定一條路了,但其實甚麼都還未看真、想清,心裡又急又怯、惶惑不安,常常晚上焦躁得睡不著,常常問自己:「就這樣嗎?就這樣一直下去嗎?」
在決定自己要如何的將來前,我認為自己需想再看多些、想多些。
因此,我大叫一句「I am fucking out of here 」,就拋開一切,決定給自己一年時間,放個悠~長~假~期~
而來到這一刻,一年半的旅程終於完結,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在這又苦又長的人生中給自己一個真正的Break!在完全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風景、做陌生的事、認識陌生的人,彷彿有了另一次重生的機會,感受另一種生活方式。在跟香港非常不同的生活體驗中,我有機會見識及思考了很多很多。
更重要的收穫是,從這一年多獨立的異國生活中,終於了解到了自己,有種在瞬間成長了很多的感覺。
或者所有要走的理由,本源都是來自「想改變」。改變現狀、改變自己。很多人都渴望改變,但又害怕改變,因此在猶豫間就這樣萎縮掉了。
不過,其實去Working Holiday也並不代表甚麼,每個人去都有不同的結果。去趟Working Holiday是否就可以「尋找到自我」、「改變了人生」?這實在因人而異。 有的人去完了,的確有很多好的收穫及轉變;但亦有些人去完等於白去,甚至更迷惘。人在任何的環境下都可以成長及改變,包括固有的環境,我有很多沒去Working Hoilday 的朋友一樣改變了很多、成熟了很多、開心了很多。
我只是覺得想去一去、看一看、試一試,如此而已,沒甚麼大不了。我想要盡量多去經歷不同的事物及環境,因為我相信人在生命中一切的經歷,不論好壞,都會成為一種屬於這一個人的獨特「見識」,然後消化、成長、改變,豐富一個人生命的顏色。
生命又苦又長,有太多的灰色了,如果有機會,何不去看看其他的顏色?
若然當下生活的狀態真有如雞肋,繼續吃下去,被乏味所充塞,哪有位置去嘗有味的?食之無味的東西,棄之根本就不可惜。
而離開的確是為了回來。
“Why do you go away? So that you can come back. So that you can see the place you came from with new eyes and extra colors. And the people there see you differently, too. Coming back to where you started is not the same as never leaving.” ― Terry Pratchett, A Hat Full of Sky
我回來了。幸好的是,這一年半過後,我明白到自己到底想如何生活下去 。
我對生活從厭惡成了熱愛。對香港從厭恨成了憐愛。
讓我將我的所見所想慢慢告訴你。
Oh my love,shall we star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港女襲澳洲系列》,逢星期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