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雜誌封面素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雜誌封面素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雜誌封面素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雜誌封面素材產品中有5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232的網紅方.略.觀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BMI工具補帖 #免費下載 #設計一門好生意 封面願景故事圖(The cover story canvas ®)是要你和你的團隊把自己投射到未來去看:到那個時候,你們所做的事會怎麼影響這個世界? 提醒一下,這個工具(或許)不會給你立即可用的願景,但它會逼你在思考時,跳脫已知、安全的範圍。不然,...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Claudia.W」品牌介紹 訪問:王子欣 品牌簡歷: Claudia Wang 1995出生於法國,育於時尚藝術家庭,對藝術創作、時尚、彩妝造型有濃厚興趣與企圖心。藝術繪畫擅長東方水墨畫運筆、對色彩搭配富有敏感度, 熱愛塗鴉藝術與普普精神。大學畢業於台北實踐服...

雜誌封面素材 在 近藤弥生子 Yaeko Kond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03:43

📚雑誌『Pen @penmagazine 』最新号 特集「コーヒーとグリーン、ときどきポッドキャスト」にて、 台湾のインテリアブランド「RisK @riskhomeconcept 」創設者リック・ウーさんと、その妻ジェマ・ジェンさんのご自宅をご紹介しています。 木材と鋼材、ガラス、大理石など、異...

雜誌封面素材 在 Hua J Huang 華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6 05:04:38

今天想分享一本因為去二手書店而認識的雜誌 - foam magazine 一開始是被封面照片吸引,本來只是當純想著很適合當拍照素材,也沒有多翻內頁就去結帳了,之後看了內容越看越覺得有趣,是一本以照片為主角的雜誌,每隔幾頁都是一組超有創意或是充滿美感的攝影作品。 查了之後才知道這是一本攝影雜誌,...

  • 雜誌封面素材 在 方.略.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9 08:00:02
    有 6 人按讚

    #BMI工具補帖 #免費下載 #設計一門好生意

    封面願景故事圖(The cover story canvas ®)是要你和你的團隊把自己投射到未來去看:到那個時候,你們所做的事會怎麼影響這個世界?

    提醒一下,這個工具(或許)不會給你立即可用的願景,但它會逼你在思考時,跳脫已知、安全的範圍。不然,全世界最暢銷的雜誌有什麼理由要報導你的公司?這個願景圖會提供很多能幫助你規劃出實際願景的素材。此外,因為這個願景圖是看得到也碰得到的,所以能夠引發許多回饋。

    學習如何使用 cover story canvas >>
    https://www.businessmodelsinc.com/zh-hant/about-bmi/tools/%E5%B0%81%E9%9D%A2%E6%95%85%E4%BA%8B/

  • 雜誌封面素材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7 11:30:45
    有 156 人按讚

    【#豐年70 設計封面、刻版畫、也能畫漫畫的男子】

    1951年,年僅25歲的楊英風甫從師大美術系輟學,但他也已經成家,是個剛迎接女兒出生不久的新手爸爸,需要承擔家計。正在籌備豐年社創社的前輩畫家藍蔭鼎,是楊英風宜蘭同鄉,了解楊英風的狀況,便邀請他到豐年社擔任美術編輯。此後,開展了楊英風11年的「豐年時期」。

    這時期是楊英風寫實階段的一個高峰,此外,楊英風在進入豐年任職前,亦曾與《民俗臺灣》(1941-1944)編輯、1948年底離臺的灣生畫家立石鐵臣(1905-1980)有所往來。因此,楊英風在《豐年》時期刻繪的風俗畫與日治時期的《民俗臺灣》風格異同,也常是研究者的焦點之一。

    在此選輯部分作品,可見楊英風以洗鍊的畫筆與刻刀,駕馭形形色色的素材與風格。

    #豐年70 #楊英風 #封面設計 #版畫 #漫畫

    --

    《豐年》70週年特刊登上博客來,請往這邊👉https://reurl.cc/YOQdml
    支持豐年社,豐年農市買雜誌👉https://reurl.cc/rgomp1

  • 雜誌封面素材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7 19:15:00
    有 293 人按讚

    「一如漢密特簡短卻扎實的寫作風格,我們或許也能從那久遠的美國廣告文化理解霍普早期的創作。因為如此,霍普才會在八十多歲的職涯晚期被新一代的前衛藝術家視為是流行藝術的先驅,並大受歡迎。他終究還是擺脫了數十年來針對他的保守與守舊批判。
    ⠀⠀⠀⠀⠀
    儘管周遭不斷地有新的風格來來去去,霍普仍毅然決然地堅持著自己引人入勝的畫風,連攝影的出現都不是問題。他可以說正是衝著攝影而來的。霍普給人的感覺像是自信地認為,唯有畫家才能決定畫布上所呈現的事物樣貌。並扎扎實實地為畫中的世界鋪了石頭、砌了牆壁、上了柏油,再用玻璃罐封裝起來。他的海景畫近似於 René Magritte;他也是一名善於封裝現實的畫家,但手法不同於霍普,他將現實轉換成幻象,對霍普來說沒有什麼是幻象。除此之外,儘管霍普年輕時曾向印象派畫家學習,但之後的創作也不是走這個風格。他不想要溶解視覺印象,相反的他要強化視覺印象:不是流動的盛宴,不,是永恆的確認。對於畫中的靜物,霍普更像是敘述者,而非畫家。他不只捕捉了美國的表面形象,更深掘了美國夢、探索了裡頭表面與實際之間極端差距的美國困境。可能一部關於美國的電影巨作變包含了這些所有的問題,而每個問題都包含了不同的故事:
    ⠀⠀⠀⠀⠀
    旅館房間裡的人們辛苦地過了一天,某人深深地陷入了罪咎之中、沒有人真正地感受到家的溫暖、每個人都是庸庸碌碌;在鱈魚角白色房屋度假的情侶甚至從不將行李拿出來(霍普對此從不用特寫,與 John Ford 相同。)
    ⠀⠀⠀⠀⠀
    直到五O年代中期,美國人才真正地開始認識霍普。《時代》雜誌甚至為他做了封面專題:『這是美國寫實主義的新篇章,畫出了過去未被描繪的世界。』當時的美國社會正著迷於心理分析,因此幾乎所有的電影都與佛洛伊德和榮格有關。霍普於畫作中所描述的「現代都市人的寂寞」突然成了高度關注的主題,而卡繆與沙特等存在主義作家的作品就像是把他的畫作付諸於文字。」
    ⠀⠀⠀⠀⠀
    ⠀⠀⠀⠀⠀
    「霍普的創作剛好踫上了古典美國敘事電影的繁華時期,因此在觀察時,可以同時著眼於兩者,他經常以預期某事將發生或剛發生的角度描述一個地點,因此畫中呈現的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或激烈事件後的孤寂,例如〈加油站〉這幅畫裡剛為汽車加滿油的員工。這個畫面源自 Nicholas Ray 的《亡命鴛鴦》。
    ⠀⠀⠀⠀⠀
    古典美國電影的說故事人,例如 John Ford、Howard Hawks、Alfred Hitchcock、Anthony Mann、Nicholas Ray、Frank Capra 與 Raoul Walsh,多是在同樣兩三個類似的故事上不斷變化。而愛德華・霍普也是在寂寞的人麼、空盪盪的房間與無話可說的伴侶中尋找素材。這些作品的背景是城市不易看穿的假象,與其不友善、難以親近的一面。霍普的畫中常出現窗戶,但它們是指向外頭還是指向裡頭?答案或許因人而異。只是,那些窗戶似乎都沒有玻璃,因為沒有反射,他們也沒有單方面地阻止外頭的人看進來,或阻止裡頭的人看出去。
    ⠀⠀⠀⠀⠀
    無論裡頭或外頭,在霍普作品中都是同樣不真實的生活空間,並散發出陌生的氛圍。那些窗戶往往都是開啟的,而我喜歡的畫作,通常是沒有什麼其他主題,而只是表現窗洞本身。例如霍普完成於 1963 年與 1951 年的晚期作品〈Sun in an Empty Room〉與〈Rooms by the Sea〉。」
    ⠀⠀⠀⠀⠀
    ⠀⠀⠀⠀⠀
    「根據霍普的朋友所述,當他對於繪畫沒有靈感時,幾乎每天都會上電影院。在霍普的畫作中,電影院象徵了無憂無慮的時刻,〈New York Movie〉中的帶位人員在昏暗的影廳裡倚著牆,沈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播放的電影她已經看過無數次了);她散發出的沈著與平靜是霍普畫作中其他人物難以比擬的。從背景可以看見一部份銀幕上的黑白電影畫面,或許是 Howard Hawks 的《天使之翼》?這幅畫結合了霍普最常造訪的四個電影院元素,亦即海濱戲院(das Strand)、公共戲院(das Public)、共和戲院(das Republic)、皇宮戲院(das Palace)。為了這幅畫,他先前甚至以鉛筆畫了五十三福素描。喬在兩人的家中走廊當起了模特兒,為帶位人員擺姿勢,並同時身兼漆黑影廳中寂寞的電影觀眾:『為兩名觀眾擺姿勢,一個戴黑帽、白面紗,穿毛皮大衣;另一個戴咖啡色的晚宴小帽,亞麻領飾以羽毛。儘管兩個人坐在黑暗中,但若有燈光打在他們身上,一定會很顯眼。』雖然霍普『執導』並發明了他畫作中的每個小細節,但我還是驚訝於他探索該地點該場景的『真實』感。依據喬於日誌中的敘述,霍普會多次重返現場,僅為了研究門簾上的皺褶與椅背上的光線反射。
    ⠀⠀⠀⠀⠀
    從霍普的畫作可以明顯看出,他相當為電影院與白色銀幕著迷,像是他在工作室經常面對的白色畫布,即是他的好友同盟。他為所有事物都描繪了具體的形象,並賦予了具體的位置,透過將事物捕捉到的白色平面來克服空虛、焦慮和恐懼:這便是他的作品與電影院的共通之處。這讓霍普成為他畫架銀幕上的偉大說故事者,與電影銀幕上的偉大畫家並肩齊驅。」
    ⠀⠀⠀⠀⠀
    ⠀⠀⠀⠀⠀
    ⠀⠀⠀⠀⠀
      ——〈美國夢圖集:愛德華・霍普〉
         收錄於《#溫德斯談藝術:
         塞尚的畫素與觀看藝術家的眼光》文溫德斯
         https://bit.ly/2Swd0mr
    ⠀⠀⠀⠀⠀
    ⠀⠀⠀⠀⠀
    ⠀⠀⠀⠀⠀
    #讀大師談論大師真是一大享受
    #你最喜歡的一幅EdwardHopper作品是什麼呢

  • 雜誌封面素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14 07:44:29

    本集主題:「Claudia.W」品牌介紹
           
    訪問:王子欣
        
    品牌簡歷: Claudia Wang 1995出生於法國,育於時尚藝術家庭,對藝術創作、時尚、彩妝造型有濃厚興趣與企圖心。藝術繪畫擅長東方水墨畫運筆、對色彩搭配富有敏感度, 熱愛塗鴉藝術與普普精神。大學畢業於台北實踐服裝設計學系,目前攻讀北科大互動設計碩士。因為熱愛時尚產業,大學期間於ELLE時尚雜誌編輯部擔任實習助理,以及中國鳳凰庄面料公司流行趨勢資訊部、服裝設計部實習。畢業後於Daniel Wong任職服裝設計,參與18ss大秀,發揮對於印花色彩搭配之長項。2018下半年正式成立同名品牌Claudia_.W,並同時經營彩妝造型事業。由於本身對於時尚、美、藝術都很有獨到之處,因此也成為時尚跨領域工作者。除了服裝方面於18年入圍臺北好時尚Top設計師大賽外 ;彩妝方面,於19年擔任Vogue me 4月號實體雜誌單元彩妝造型師,彩妝作品也多次刊登上國外雜誌媒體。6月份以藝術家身份參與台灣印花設計節,於松菸展出印花裝置作品。更於8月份獲得19年台北好時尚TOP設計師 最佳布料應用獎。 2020年8月獲得北港時尚設計競賽亞軍、台北好時尚最佳布料應用獎,並獲得台北時尚週VogueFNO大秀資格。 品牌理念:『生活即是一場藝術』推崇藝術融合時尚,喜歡將衝突感的色彩或主題融合,充滿奇幻、異想的色彩設計,一直是品牌的核心DNA,讓次文化成為時尚焦點。期望台灣人也能將時尚藝術融入生活,即使平常的穿搭,都能充滿個人味道與特色。近期更關注科技環保與時尚之間的關係,透過科技減少時尚產業製造的污染,並解決部分工序繁雜與打樣問題, 2018年更是首度發表線上虛擬服裝秀,沈潛了2年,2020年一樣推出小型的線上虛擬服裝秀,讓遠在不同國家、地域、時差的任何人,都能潛入Claudia Wang的時尚幻境。

    經歷:
    2020/10 Vogue FNO fashion Week
    2020/08 北港服裝設計大賽 亞軍 2020台北好時尚設計比賽 優勝、最佳布料應用獎
    2019/12 克萊雅2020AW服裝與圖案設計企劃
    2019/11 獲選上海國際時尚樂活設計創意基地 科技印花設計展
    2019/10 克萊雅服裝圖案設計-傳承有愛
    2019/10/19 伊林 玉富伸展台 大地時尚大賽-佳作
    2019/09 蓮芳生計集團董事長客制設計
    2019/08 台北top設計師時尚設計大賽 最佳布料應用獎/優選獎
    2019/07 高雄客家局 創意客家藍衫設計比賽 潮T組冠軍 上衣組優選、海青盃 兩岸青年服飾設計創業大賽 第三名
    2019/06台灣印花設計節 松菸印花裝置展覽 擔任亞東技術學院 類產線3D服裝軟體工作營老師、台北top設計師時尚設計大賽 優選獎
    2019/04擔任VogueMe 4月號 彩妝造型師
    2019/03入選中港臺天使創投基金-新創品牌展演
    2019/01參與首屆台北時裝周 展演主題秀-異材質科技素材場
    2018/09品牌 Claudia.W 正式成立、入圍 優選前12強台北top設計師時尚設計比賽 新北市青銀共創服裝設計企劃 領導設計師
    2018/05 Nyx歐美彩妝品牌造型比賽前10強
    2017/09參與Judy造型師周子娛樂18年年曆拍整體造型, 拍攝林依晨、張睿家等11位藝人年曆形象。
    2017/08上海東華時裝周優選作品參展
    2017/07 Paris fashion week巴黎時裝周服裝街拍
    2017/06『AETHER』雜誌 issue11 造型作品上刊 服裝作品參與DJ-DUSA專輯封面造型,
    2016/ M畫廊 繪畫展覽--「妖怪繪卷」 Ykk 50週年紀念包包設計比賽 優選
    2015/ M畫廊 繪畫展覽
    2015/ 台灣泰山娃娃芭比服裝設計比賽 第二名
      
      
    粉絲頁: Claudia__.W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雜誌封面素材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2-17 22:30:12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前幾個月,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然而事實上,類似事件並不罕見──生活中有許多笑話原本就源自於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或歧視;近日一波以「客家人生性吝嗇」為題材的笑話創作風潮,其實也是這樣。
    這總令我們好奇:藝術是嗜血的嗎?藝術能否歧視他人?
    藝術創作是否可能是對他人苦難的消費?藝術創作需要遵循現實世界的倫理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文章開頭,伊格言帶我們進入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的劇情。
    這部2005年的電影由已故的奧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e Hoffman)主演;
    改編自美國同志作家楚門卡波堤(Truman Capote)的真人真事──1965年,Truman Capote完成了一部述說真實罪行的「非虛構小說」作品《冷血》(In Cold Blood)。
    這本書的題材是發生於堪薩斯州小鎮的一家四口滅門血案──兇手潛入農場主人赫伯特‧克拉特(Herbert Clutter)家中意圖偷竊未果,遂殺害了克拉特夫婦和他們的兩名子女。
    Capote對血案兇手和案發過程產生好奇,心生《冷血》寫作計畫,並設法前往監獄,採訪落網兇手。
    探詢真相之餘,也希望實地經驗能為此書增添血肉。
    也正因如此,Capote與兇手成為好友,甚至互生情愫。
    然而這樣的權力關係卻將這件事拖進了一個曖昧無比的泥沼中──Truman Capote希望能在兇手幫助下獲得素材,儘快完成曠世鉅作;
    而兇手則懷抱著一種模糊的願望: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寬宥、渴望成名、渴望為世人所知。

    但冗長的司法程序使二人的關係越趨緊張。
    Capote原本的預期是,兇手將被處決;而在處決之後,《冷血》一書也將順利定稿出版,進一步將作者的文學聲望推向高峰。
    然而另一方面,站在兇手的立場,當然並不希望判決對自己不利。
    結果是,司法程序複雜漫長,行刑一拖再拖,宣判之後上訴再上訴,纏訟曠日廢時,作家也等得心焦不已;
    因為結局尚未出現,書自然也無法完成。
    在故事尾聲,當Truman Capote終於獲知全案死刑定讞的那一刻,簡直是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Capote的心境當然非常複雜──權力慾、名氣與地位之誘惑、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在此一荒謬情境中彼此拉扯,從而展現了巨大而深刻的張力。
    而這部電影的重點之一,正是藝術冷血、藝術嗜血的問題。
    Capote與凶手之間,是採訪者與被採訪者,也是平常人與犯罪者的關係;他們確實是朋友,甚至產生了友達以上的曖昧。
    所以,回到電影的標題,這其實不僅僅是滅門血案的「冷血」,甚至也可以說是作家Capote自己的「冷血告白」,其自身的「Cold Blood」──
    我們以為冷血的只是那個犯下滅門案的兇手,但作為藝術家、採訪者的Capote,是否也在冷血地透過剝削他人、剝削朋友,來獲得藝術上的成果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伊格言提醒我們,事情還沒結束。
    事實上,藝術不僅僅習於透過藝術家剝削其描述對象(也就是滅門血案本身,以及血案兇手),它尚且剝削了作者本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雜誌封面素材 在 C's English Corner 英文角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3-07 21:00:02

    『入門英文』3/12 前限時預購!
    現省 7000up 元最優惠!👉https://jella.tw/four_step_learnings/51

    收到很多人問我該如何選擇英文閱讀素材呢?
    這集就歸納五個選書要點分享給你們,
    並且推薦三幾本適合初學者入門的超療癒讀物喲!

    我自己是真的很怕讀那種科學類文章,
    因為生活當中我真的不太會聊這類主題呀!
    影片裡我漏掉分享我還很喜歡看Vogue, Elle, Marie Claire那種雜誌的英文版,
    (可以直接到國外官網,因為書局太難買到英文版)
    尤其是封面人物講我喜歡女明星的故事,
    那種文章都會用最自然最貼切的文字,
    就算有難的字但多少都可以猜得出意思,
    大家也可以試試看囉!
    (當然男生就選自己喜歡的雜誌比如說車類雜誌、FH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