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 Follow @businessfocus.io 【武漢肺炎】受父薰陶懸壺濟世,83歲鍾南山堅持行醫:給世界留點東西!⠀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引起全球關注,鍾南山作為此次疫情專家組的首席專家,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外界的焦點。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呼吸病學專家已年屆83歲...
立即 Follow @businessfocus.io 【武漢肺炎】受父薰陶懸壺濟世,83歲鍾南山堅持行醫:給世界留點東西!⠀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引起全球關注,鍾南山作為此次疫情專家組的首席專家,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外界的焦點。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呼吸病學專家已年屆83歲,是2003年內地擊退沙士的一大功臣,想不到在十多年後的今天,他仍然為武漢肺炎的疫情奔波。早前,他接受央視專訪,剖白與兒科專家父親鍾世藩的父子情。⠀
.⠀
鍾父罹患眼疾堅持寫書:給世界留點東西⠀
⠀
鍾南山的父母皆是醫生,父親鍾世藩是一個兒科專家,他從小便看著父親如何行醫。鍾憶述,親性格沉默寡言,但他一般說話都有證據。尤記得1969年,兩父子遇上一位患有嚴重尿血的孩子,鍾南山斷定他是結核病,馬上被父親質疑︰「你怎知道他是結核?」令鍾南山學會對病人要望聞問切,不能妄下判斷。「我從沒想過憑甚麼就說他是結核,因為尿血很普通,它可以是膀胱炎或結石,當然也可以是結核,但要有證據。」他說。⠀
.⠀
不過,最令鍾印象深刻的,是父親一生懸壺濟世,直到75歲仍不言休,即使罹患眼疾卻堅持寫書《兒科的症狀學》,造福世人。「那時候中國的醫療水平和設備都很落後,所以他希望幫助兒科醫生,能夠通過症狀體徵,大致判斷到病人患甚麼病,做一些簡單檢查就能進行治療。」他表示,父親75歲才開始寫書,每日早出晚歸到圖書館搜集資料,「但他雙眼有複視,即看東西會看成兩個。經常要捂著一邊眼睛來寫,累了又捂著另一邊眼寫。」鍾母去世後,兩父子深受打擊,他曾勸父親放棄寫書,不過父親仍然堅持,希望臨終前給世界留點東西。最後鍾父用紙筆親手寫了40多萬字,將行醫40多年的經驗,流傳下去。⠀
.⠀
父親的堅持成為行醫的動力⠀
.⠀
年屆83歲的鍾南山仍然堅持行醫,顯然也是受到父親的啟發。2003年他帶領團隊擊退沙士,成為一時佳話,但他亦因為體力透支而患上心肌梗塞,在身體裡頭放入一個支架。此後,他為了維持良好的體魄,努力健身,每星期做兩三次運動,包括慢跑、單雙槓、室內划船等,保持身體強壯,行醫到最後一刻。因為他始終相信父親的話:「一個人活在世上,能夠給世界留點東西,那就沒有白活。」⠀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人物故事⠀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雙眼複視治療 在 白血小公主-畇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心中希望這些確診數字不要再節節攀升
但……大環境造成身體的病變實在不可預期
家長們在照看孩子時也多留意一些細微的事
文中有一些注意重點大家都可以了解一下唷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國健署也提出9字訣呼籲家長多加注意:
燒: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發燒。
紅:瘀青、紅色出血點、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或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大:頸部、腋下、鼠膝部等淋巴結不明原因腫大,尤其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腫: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神經母細胞瘤有2/3發生在腹部,常有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
痛:不明原因疼痛,如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神: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視: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輕: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於該生長的年齡卻停止長高。
白:臉色蒼白等貧血現象。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kzVEPw?utm_source=copyshare
雙眼複視治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眼窩內的不治之症~漿細胞瘤》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勇敢又樂觀的年輕人,他罹患了一種非常罕見的腫瘤,臨床上只有極少數的病人初始症狀發生在眼睛。
👉這些零星的個案中,絕大多數人的症狀是眼球向外突出,第二常見的是雙眼複視。
👉漿細胞瘤其實是血液性癌症的一種,主要是因為體內的漿細胞(白血球的一種)出現病變所引起。此疾病以多發性病變和影響血液系統的功能為特徵。僅有少於25%的人是局部性的病變。
👉骨髓瘤細胞常常會聚集在骨髓中,並且包圍在骨髓外的硬骨上。當這些骨髓瘤細胞只在一根骨頭上形成單一的一個腫瘤時,稱為漿細胞瘤。但是,大多數的情況下,骨髓瘤細胞會蔓延到許多骨頭,並且形成很多個腫瘤引起病痛,所以我們通常稱之為多發性骨髓瘤。
👉目前在流行病學角度來說,骨髓瘤好發於50~70歲的病患,男性多於女性,家族曾有人罹患骨髓瘤也較有遺傳傾向,長時間暴露於化學物質或除草劑 、殺蟲劑、染髮劑等...也可能有較高的罹病率 。
👉預後方面, 多發性骨髓瘤的病患五年存活率約佔25%,10年存活率約佔5%,一般50%的病患可以活過三年。
目前病人持續積極接受手術及放射線的治療,希望能努力的戰勝病魔🙏
雙眼複視治療 在 林友祺醫師電眼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門診心情》
一位30左右的年輕人,3月份第一次來我的診間時,還記得他一直抱著頭喊頭痛……當時雙眼已經出現嚴重的複視。外院的轉診單上,寫了好多嚴重的診斷,包括:第四對腦神經麻痺,青光眼……。
經過神經內科醫師的診察,急性複視的原因已經排除腦部的問題。但是意外的診斷出甲狀腺亢進,配合內分泌科醫師的藥物治療和眼科遮眼治療。一週左右頭痛已經不藥而癒了。
奇怪的是,到了第二週時左側的眼瞼突然無力張不開了,變成嚴重的眼瞼下垂😓 ……
趕緊安排神經學和抽血檢查後 ,真相大白:是重症肌無力症!在給予(Mestinon)大力丸和少量類固醇後,今天回診時,眼瞼下垂已經完全恢復正常,複視的程度也逐漸好轉。
這個病人,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他遇到疾病時樂觀面對的態度,因為醫病關係的信任和100%配合治療。結果他恢復真是超過預期的神速……💪,只能說滿滿的正能量!
今天看到他臉上的笑容,一切盡在不言中❤
#感謝神內和內分泌科的神隊友
#重症肌無力
#眼瞼下垂
#急性複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