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雙年展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雙年展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雙年展英文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威尼斯影展VR單元入選名單】 . 威尼斯影展日前公布VR單元入選名單,台灣表現突出,在主競賽單元包括《輪迴》、《病玫瑰》以及合製作品《Bedlam》等作獲得親睞,其中黃心健導演除了以《輪迴》入選之外,還以一部法國作品《The Starry Sand Beach》入選。其中《病玫瑰》(附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冊葉如詩,影像如是 紀錄兩日奇幻,收藏他的時刻 吳青峰《上下冊》Live @ 雲門劇場 Blu-Ray藍光碟 2021.2.9 開始預購 → https://umg.lnk.to/QFYM 預購限定加贈《16葉》Legacy Live演唱會DVD 在一片綠裡,幕,起了,青峰走了出來,翻開了《上下...
「雙年展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雙年展英文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雙年展英文 在 吳東龍的設計東京 Tomic's Design Toky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雙年展英文 在 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雙年展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雙年展英文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雙年展英文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雙年展英文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雙年展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雙年展英文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15 15:36:08
【#倫敦設計雙年展 #香港館】第三屆倫敦設計雙年展剛於上周揭幕,今年節目由舞台設計師Es Devlin策展,主題為Resonance(共鳴),比起其他歷史悠久的雙年展,倫敦設計雙年展相對年輕,也更歡迎非官方或獨立的策展團隊參與,今年「香港館」就由六人獨立策展團隊「@hkdhnet 香港設計史網絡」(...
雙年展英文 在 吳東龍的設計東京 Tomic's Design Toky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03:55:14
【展覽|忠泰美術館|失樂園】 〈忠泰美術館〉以十七世紀英文詩人John Milton名著《失樂園》為題,邀請荷美日台五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以不同面向的作品來詮釋有關「廢墟」與「廢棄空間」🤔。 - 館內第一件作品《混沌之外(崩塌)》來自1975年出生廣島的日本藝術家岩崎貴弘,也是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
雙年展英文 在 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20:47:12
。 清水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工法! (今天是為了躲風自拍🤳)🤣 - #雞姐的冷知識教室 來囉! #清水模、 #清水混凝土 (英文:#Architectural concrete, fair-faced concrete)法語 #Bétonbrut )是一個法語術語,用英語翻譯成「#原始混凝土」。 用...
-
雙年展英文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19 12:00:03冊葉如詩,影像如是
紀錄兩日奇幻,收藏他的時刻
吳青峰《上下冊》Live @ 雲門劇場 Blu-Ray藍光碟
2021.2.9 開始預購 → https://umg.lnk.to/QFYM
預購限定加贈《16葉》Legacy Live演唱會DVD
在一片綠裡,幕,起了,青峰走了出來,翻開了《上下冊》。2020年11月14、15兩日,吳青峰與各領域的藝術家共同二創《冊葉一:一與一》專輯內歌曲,在兩天共限定四百位觀眾的表演內,突破一切你以為他在舞台上的想像,衍生出《上下冊》Live @ 雲門劇場Blu-Ray藍光碟。
〈阿茲海默〉在雲門劇場展現出記憶崩潰的生理遺忘;由藝術家楊世豪設計的大環環節,其實有兩曲目:與愛人相遇愛戀的〈最難的是相遇〉以及崩潰痛心的〈阿茲海默〉。〈阿茲海默〉透過肢體表現出分離的苦痛:當最深愛的人離去,能看見的只剩鏡子裡的自己,大環就像是「記憶」,藝術家在舞台上拆除大環,讓記憶逐漸消散,片片拾起,裝在那個不會再打開的袋子裡;離開時,看著袋子,卻再也想不起……後方的舞台裝置像薄膜一般,狀似氣球的生命體,隨著記憶消散,像是呼吸也洩了氣……。
不論是大環設計楊世豪或是舞台裝置王德瑜,都是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楊世豪曾代表台灣站上瑞士、古巴、德國的國際舞台、臺南街頭藝人大賽冠軍、日本靜岡世界杯街頭藝術節的演出嘉賓,站上亞洲達人秀的舞台後知名度大開。王德瑜曾於臺灣、馬來西亞、德國、北京等地舉辦個展,多次參與國際展覽,包括臺北雙年展、日本水戶藝術館展覽、法國Enghien-les-Bains當代藝術雙年展、橫濱三年展、日本茨城縣北藝術祭、奧地利OK當代藝術中心展覽、韓國釜山現代美術館展覽……等。兩位藝術家透過各自的創作,再次二創青峰的〈阿茲海默〉,說書人陳雪甄在舞台上也默默的接受充滿臨場感的潰堤。
此曲目收錄於吳青峰《上下冊》Live @雲門劇場Blu-Ray藍光碟,產品以精裝書輯裝禎,內容包含吳青峰萬言《上下冊》概念文章、藝術家自述概念選輯,以及首度公開的近百張現場紀實照,讓當時向隅的觀眾們一窺演出真貌;預購期間特別限定,贈送單月連續演出16場,創下現場演出紀錄的《16葉》Legacy演唱會DVD,現正預購中。
🎬 〈年輪說〉Live MV ………… https://youtu.be/NHuiL-kQtX0
🎬 〈等〉Live MV ……………… https://youtu.be/N0bhwHcWh2o
--
〈阿茲海默〉
阿茲海默 海也沉默
記憶艦隊溫柔迷航
我的行李一件一件
甚至沒有告別
就安靜地離去
但到時我也不會知道
阿茲海默港
港口的海
好安靜
我記得朱槿是扶桑
我記得微笑是友善
但天哪我不記得你
是誰在樹下吻了我
通往黎明的漫長守夜中
記得的只有一個陌生溫柔的笑
不要當我的女兒
不要當我的愛人
遺忘是一種好幸福的殘忍
我不想讓殘酷顯得如此幸福
鏡子裡的頭髮灰了
眼睛暗了
鏡子裡的人是誰
我問你我問你是誰
阿茲海默
海也沉默
【Credit】
詞|黎煥雄
曲|吳青峰
編曲|鍾承洋
音樂製作
製作|徐千秀
現場錄音|吳育彰
音樂編輯|單為明
混音﹑母帶|柯宗佑
創意總監|陳汗青
導演|吳秋觀
音樂總監|徐千秀
演員|陳雪甄
大環特技|楊世豪
音樂演出
吉他/Band Leader|鍾承洋
貝斯|黃群翰
鼓手|黃亮傑
鍵盤|張少瑜
合聲|黃玠瑋
電子鼓|潘維瀚
Programmer|戴建宇
FOH音控師|柯宗佑
Monitor音控師|王駿綸
音控助理|歐陽兆聰
技師|陳琦瑋
舞台總監|群星創造 郭狠胖
硬體監督|林千慈
導演助理|鄭儒雅
舞台執行|洪誌隆、黃梧貴、林易謙、張智鈞、洪亞鎛、張嘉傑
表演節目舞台視覺統籌|鄭烜勛
表演節目執行製作|陳正華
舞台設計|調皮工作室 吳姿瑩、李信興、黃孟瑩
燈光設計|鹿米工作室 林佳徹
燈光助理|鹿米工作室 陳岳世
現場攝影及影像製作
導演|陳映之
導演助理|錢承榆、彭琦媗
製片|葉鑑濤
製片助理|賴芷芸
攝影師|黃品婕、鎖震峯、張伯瑞、楊家哲
攝影助理|施雅馨、陳星豪、張雅萍、謝明倢
攝影工程|無限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現場拍攝燈光師|黃柏源
現場拍攝燈光助理|蘇志豪
收音錄音師|陳炫宇
收音錄音助理|王令譽
視訊工程|無限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器材協力|無限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後期製作|Imagine Cosmos
剪接|陳映之、黃品婕、彭琦媗、張雅萍、張伯瑞、鄭惠璞
英文|Steve Bradbury、Hazel Chang
藝人化妝|張婉婷
藝人髮型|ZOOM Hairstyling Edmund Lin
樂手髮型|ZOOM Hairstyling Hans Chen
藝術家梳化妝|陳映羽、賴麗卉、魏妙芳、陳美雪、吳曉芳
吳青峰造型設計|謝岡諺
吳青峰造型設計助理|黃子櫻
陳雪甄造型設計|陳錦嬅
樂手造型設計|王依凡
藝術家服裝統籌|林馨
藝術家服裝管理|吳定盛
#吳青峰
#上下冊
#阿茲海默Live
……………………………
▶ 吳青峰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qingfeng
▶ 吳青峰 FB:https://www.facebook.com/WuQingFeng
▶ 吳青峰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822796164
🔔 訂閱吳青峰官方專屬頻道:http://bit.ly/qingyoutube
………………………… -
雙年展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1-26 16:50:20本集主題: 油畫創作展 馬如龍(馬俊麟)專訪
▲「我心中的宇宙,宇宙中心的我」藝術家馬如龍以太空為背景、結合人像,試圖將創作者的孤獨狀態具體化。
▶自小立定志向◀
從小馬如龍對於繪畫可說是情有獨鍾,幼稚園自己拿著空白簿子畫四格漫畫,到國小、國中在漫畫堆中創作獨家漫畫,國中憑著天份與自信考上復興商工、進入西畫組,進而對於油畫與純藝術感到興趣,從高中到大學,馬如龍秉持對於人像繪畫的喜愛,持續以人像作為創作主軸,發展一系列的作品。在進入研究所後,他開始思考自身創作的符號與特點,開始觀察與分析藝術市場。
▶人像創作的起點◀
進入復興商工西畫組,馬如龍便喜愛上畫人物,以身邊同學為對象,以紀錄的心境繪下週遭的人事物。這時期的創作著重於寫實技巧。到了大學時期,仍持續以自己所偏好的人物像為創作主題,畫中主角呈現無表情與性別界線模糊的狀態,描繪都市中人們空殼般度日,人物姿態各異、四周擺放無意義的水果,形成荒謬組合的眾生相,展現年輕一代有些輕蔑的態度,以及被現實困住的狀態,並在創作時提出「為什麼我們是人?」這樣的疑問,反思自己創作的初衷。
退伍後工作兩年還未考取研究所時,存了一些錢才重回創作之路的馬如龍,面對睽違三年的創作,試著用一種重新出發的角度來創作,利用各種新工具等等來象徵重新開始的契機。在進入研究所後,馬如龍便開始探討多年來的創作脈絡,以及尋找自己的藝術語彙。在以往的創作中,他認為觀者在閱讀作品會有困難,似乎無法解讀、易被忽略,希望作品之間具有串連性,因此開始尋找獨有的藝術語彙與了解市場性,這樣的探討過程為此次展覽的前言。
▶關於孤獨◀
因家庭的關係,馬如龍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許多時間一人獨處沒有與他人分享的機會。馬如龍認為「孤與獨在中文原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孤為喪父的兒童,獨為老而無子。兩字合併後多指作一種孤單的,單一的狀態。但孤獨在英文中代表的是 alone 並非 lonely,縱使周遭有人,個人進入不被打擾的狀態也可稱為孤獨。所以在此指藝術創作中的孤獨指的是一種思緒不被任何人打擾的隱遁狀態。」馬如龍以往的作品以提出社會議題或是批判性為主,展現都會中一種「無」的狀態。
作家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這個『獨』,李白也 用過,在〈月下獨酌〉裡,他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一種很自豪的孤獨,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獨才是圓滿的。又好比你面對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頂峰,會產生一種『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感覺,沒有任何事情會打攪,那是一種很圓滿的狀態。」。
▶衍伸為太空狀態◀
馬如龍認為在太空系列創作中,他並非強調太空的美好或夢幻,現實中太空沒有介質因此無法傳遞聲波、也看不見星空,其實是一種黑暗孤寂的狀態。與其說太空系列是在表現太空的樣貌,他個人認為更像是反芻對於生命探討和自身靈魂剖析的具象化。同時他也探討到生死的問題,大家都是一個人到來這個世界上經歷生老病死,也許過程中有家人的陪伴,但離開世間的時候也是一個人。馬如龍也舉例許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與音樂家,他們的不朽作品多半是在極為孤獨的狀態下所創造出來的。
人類因為好奇而不斷往太空進行探索,想知道宇宙的起源與邊界。這樣的一個過程,馬如龍覺得像一位藝術家而創作的過程像是太空人在外太空這樣一種孤獨的存在,人類在外太空的的探索過程就像是藝術家在探討藝術的本質、與藝術市場的未知性。而從馬如龍作品中人像呈現訊號不良的模糊樣貌,堆砌出整體圖像與觀者之間一種攝影繪畫與擬真再現的曖昧關係。既是真實,也並非真實的狀態。
▶畫面中的象徵符號◀
在太空系列的作品中,馬如龍將氣球帶入畫面當中,除了具有提升畫面彩度的功能,他也問採訪者是否想過「為什麼人要發明氣球?」,這些常出現於遊樂園和歡慶場合當中的氣球,代表美好與希望、帶給人喜悅,是一種慶祝與童年的象徵,卻也短暫而易逝。現實當中,溫度與壓力的關係氣球無法存在於外太空,遑論飄浮。在畫面中,無法看出性別的太空人手握氣球代表著我們進行的探索旅程是保有希望的,像是孩提時的繪畫初衷,也象徵生活中我們面對的世界表面和諧但內在充滿不安定。
馬如龍認為,精神上不安定與渴望逃離,卻同時要正面保持希望、建構系列的創作核心,而太空人在太空中展演的小荒謬,也正反映了現今藝術作品多利用詼諧、反諷,甚至帶點不知所云,表現出我們所處的世代與現狀。
▲馬如龍以人像結合宇宙,展現孤獨與寂靜,表現藝術家創作的狀態。
(文:金車文藝中心)
馬如龍簡歷:
復興商工美工科西畫組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西畫創作組
重要得獎記錄:
2016 新北市美展油畫類 優選
2016 璞玉發光 西畫類 優等
2016 全國油畫展 優選
2016 百號油畫展 優選
2014 璞玉發光─藝術行銷活動 西畫類 首獎
近期展覽:
2016 他/她 人物油畫群展 雅逸藝術中心 台北
2016 第二屆鴻梅新人獎巡迴展 新竹生活美學館 台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 台北
2015 師大雙年展 徳群藝廊 台北
2015 「幾何」---馬如龍個展 桃園客家文化中心 桃園
2015 "看,我在台北”新一代人文風景特展 台北信義新天地A98F 台北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展出日期:0107-02/26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雙年展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威尼斯影展VR單元入選名單】
.
威尼斯影展日前公布VR單元入選名單,台灣表現突出,在主競賽單元包括《輪迴》、《病玫瑰》以及合製作品《Bedlam》等作獲得親睞,其中黃心健導演除了以《輪迴》入選之外,還以一部法國作品《The Starry Sand Beach》入選。其中《病玫瑰》(附圖)由金獎動畫導演黃勻弦與唐志中執導。
.
此外,周東彥導演去年在高雄電影節一票難求的《霧中》獲選進入特別放映,成為該單元唯一的作品,該作讓體驗者走近同志三溫暖,親身感受空間裡的情慾流動。台灣導演賴冠源擔任製片的互動VR作品《喚說其語 Ep.2庫桑達 Kusunda》則入選年度精選單元。
.
本屆威尼斯影展將在2021年9月1日召開。
.
.
▅▅▅▅▅▅▅▅▅▅▅▅▅▅▅▅▅▅▅
VR主競賽
▅▅▅▅▅▅▅▅▅▅▅▅▅▅▅▅▅▅▅
入選片單如下(含英文片名、與導演中英名):
●
《Engelen Van Amsterdam》荷蘭🇳🇱
Anna Abrahams, Avinash Changa
●
《End Of Night》丹麥🇩🇰法國🇫🇷
David Adler
●
《The Starry Sand Beach》法國🇫🇷
妮娜.巴比耶 Nina Barbier & 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
●
《Caves》瑞士🇨🇭
Isabel Garcia Carlos
●
《Bedlam》法國🇫🇷英國🇬🇧台灣🇹🇼
Mat Collishaw
●
《Genesis》德國🇩🇪
Joerg Courtial
●
《Spirit Of Place》南非🇿🇦丹麥🇩🇰
Dale Deacon
●
《Tearless》南韓🇰🇷美國🇺🇸
Kim Gina
●
《輪迴 Samsara Complete Part 1 And 2 Version》台灣🇹🇼
黃心健
●
《Clap》日本🇯🇵
Keisuke Itoh
●
《Le Bal De Paris De Blanca Li》法國🇫🇷德國🇩🇪盧森堡🇱🇺
Blanca Li
●
《Bliss In The Ear Of A Storm》英國🇬🇧南非🇿🇦美國🇺🇸
Adam Lieber, Hal Sorta
●
《Il Dubbio – Episode 2》西班牙🇪🇸義大利🇮🇹
Matteo Lonardi, Javier Lajara, Javier Martinez
●
《Anandala》美國🇺🇸
Kevin Mack
●
《Goliath: Playing With Reality》英國🇬🇧法國🇫🇷
Barry Gene Murphy, May Abdalla
●
《Montegelato》義大利🇮🇹
Davide Rapp
●
《The Severance Theory: Welcome To Respite》美國🇺🇸
Lyndsie Scoggin
●
《Container》南非🇿🇦
Meghna Singh, Simon Wood
●
《病玫瑰 The Sick Rose》台灣🇹🇼
唐志中 Tang Zhi-zhong, 黃勻弦 Huang Yun-hsien
●
《Myriad.where We Connect.》德國🇩🇪
Lena Thiele, Sebastian Baurmann, Dirk Hoffmann
●
《The Last Worker》英國🇬🇧
Jörg Tittel
●
《Exploring Home》德國🇩🇪
Sara Lisa Vogl
●
《The Final Wish》中國🇨🇳
Wang Haipei, Wang Shanshan
▅▅▅▅▅▅▅▅▅▅▅▅▅▅▅▅▅▅▅
▍
▍
▍
▅▅▅▅▅▅▅▅▅▅▅▅▅▅▅▅▅▅▅
競賽外──特別放映
▅▅▅▅▅▅▅▅▅▅▅▅▅▅▅▅▅▅▅
入選片單:
●
《霧中 In The Mist》台灣🇹🇼
周東彥 Chou Tung-Yen
▅▅▅▅▅▅▅▅▅▅▅▅▅▅▅▅▅▅▅
▍
▍
▍
▅▅▅▅▅▅▅▅▅▅▅▅▅▅▅▅▅▅▅
競賽外──年度精選
▅▅▅▅▅▅▅▅▅▅▅▅▅▅▅▅▅▅▅
入選片單:
●
《Maskmaker》法國🇫🇷
Balthazar Auxietre
●
《Mind Vr Exploration》中國🇨🇳
Deng Zuyun, Yong Cao
●
《喚說其語 Ep.2庫桑達 Kusunda》德國🇩🇪尼泊爾🇳🇵瑞典🇸🇪瑞士🇨🇭台灣🇹🇼
Felix Gaedtke, Gayatri Parameswaran
●
《Micro Monsters With David Attenborough》英國🇬🇧美國🇺🇸
Elliot Graves
●
《Mare》日本🇯🇵瑞典🇸🇪
Rui Guerreiro
●
《Space Explorers: The Iss Experience – Episodes 1-2》加拿大🇨🇦美國🇺🇸
Félix Lajeunesse, Paul Raphaël
●
《Sam & Max: This Time It’s Virtual!》美國🇺🇸
Michael Levine
●
《Myst》美國🇺🇸
Rand Miller, Hannah Gamiel, Eric Anderson
●
《Knot: A Trilogy》英國🇬🇧
Glen Neath, David Rosenberg
●
《Wraith: The Oblivion - Afterlife》瑞典🇸🇪
Erik Odeldahl
●
《Jurassic World Aftermath》英國🇬🇧澳大利亞🇦🇺美國🇺🇸
Richard Snowdon
●
《Reeducated》美國🇺🇸哈薩克🇰🇿
Sam Wolson, Ben Mauk, Nicholas Rubin, Matt Huynh
▅▅▅▅▅▅▅▅▅▅▅▅▅▅▅▅▅▅▅
▍
▍
▍
▅▅▅▅▅▅▅▅▅▅▅▅▅▅▅▅▅▅▅
競賽外──電影雙年展學院
▅▅▅▅▅▅▅▅▅▅▅▅▅▅▅▅▅▅▅
●
《Lavrynthos》巴西🇧🇷祕魯🇵🇪
Amir Admoni And Fabito Rychter, Producer: Fabito Rychter
▅▅▅▅▅▅▅▅▅▅▅▅▅▅▅▅▅▅▅
#威尼斯影展 #高雄電影節 #黃心健 #黃勻弦 #唐志中 #周東彥 高雄電影節
雙年展英文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倫敦設計雙年展 #香港館】香港的英文為何是Hong Kong,而不是更接近中文讀音的Heung Kong?這原來跟都市傳說「阿群帶路」有關?香港策展團體「香港設計史網絡」(Hong Kong Design History Network)將「阿群帶路圖」的故事帶到倫敦設計雙年展,與觀眾一起探討香港的過去與未來。
展覽介紹:https://bit.ly/2TMIQLV
- - -
延伸閱讀: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 首頒發金獎予非裔建築師David Adjaye
https://bit.ly/3chiQih
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香港視角 探討人類如何共存
https://bit.ly/2SXzFrA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倫敦設計雙年展 #香港館 #阿群帶路圖 #香港設計 #沙盆推演 #香港設計史網絡 #HongKongDesignHistoryNetwork #香港設計歷史 #我就是我
雙年展英文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國美館 #未至之城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第8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今年10月30日開展,由 #高森信男 擔任展覽總策畫,並邀請臺灣策展人 #侯昱寬、菲律賓策展人泰莎.瑪莉亞.奎松(Tessa Maria Guazon)、印度策展人安努舒卡.拉堅德蘭(Anushka Rajendran)、泰國策展人暨藝術史學者唐娜維.恰卜瑞蒂(Thanavi Chotpradit)。本次亞洲藝術雙年展以「#Phantasmapolis 未至之城」為展題,「phantasma」意指魅影、「polis」則是城邦之意。此字是向國內知名建築師 #王大閎 所撰寫的英文科幻小說《#Phantasmagoria》(#幻城)致敬。
👉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王大閎塵封半世紀英文小說中譯版《幻城》>>https://bit.ly/3uJzU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