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們寫的知道了,就是我們在電郵打的「noted (with no thanks)」》(一)
近日,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在網上刊登了歷代清朝皇帝所寫的「知道了」,引起熱議。簡單來說,天子在奏摺上寫「知道了」三個字,就如現今你我一眾打工仔女回覆電郵時所打的「...
《皇帝們寫的知道了,就是我們在電郵打的「noted (with no thanks)」》(一)
近日,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在網上刊登了歷代清朝皇帝所寫的「知道了」,引起熱議。簡單來說,天子在奏摺上寫「知道了」三個字,就如現今你我一眾打工仔女回覆電郵時所打的「Noted (with no thanks)」。面對如狼似豬的腦細、隊友和客人,除了邊反白眼邊飛快地用力拍打鍵盤,不妨想一下如果換作手寫字又會是怎樣?或者你會發現,這些百九幾年前皇帝寫的字,和現正在苦苦扮工的你,竟然有幾分惺惺相惜的感覺。
康熙是一位主張仁政的皇帝,放在現今,就好像一個關懷下屬的老細,手下做錯事也只會話兩句,不會動輒失控發癲。連帶他寫的字,也給人一種温文和善的感覺;運筆軌跡簡單而直接,不見矯柔做作的誇張線條,筆劃轉換見方卻不刺手,結構在穩固的前提下顯得疏遠。
值得一提的是,他老人家的字距是眾多皇帝中最闊的,這固然是受到他所推崇的書法家董其昌清虛淡遠的書風影響。如果把寫字空間當做說話的時間,他寫的「知道了」,讓我不禁聯想起羅家英扮演唐僧對悟空說「only you」的情景。糟糕,一想到這裡就回不去了。
至於雍正的存在,可以說是一眾前朝元老,亦即老屎忽的噩夢。上任老爺子康熙太好人,所以造成不少官員以權謀私,欺壓下屬(這種情況大家不是很熟悉嗎);後來太子爺雍正坐正,就大肆整頓這班可惡的老臣子,而他寫的一筆一劃,也毫無保留地表露出一鞭一鞭批打部下的霸氣。跟老爸對比,他用筆顯然更粗、更重。在佈局上,如知字的口,道字的目,都寫得更緊密甚至是擠逼的地步,流露著他嚴峻而不近人情的個性。
特別要留意的是,了字最後一筆的乾枯筆觸,是芸芸皇帝中獨有的。這種筆觸,意味著運筆的急速。還記得皇帝寫知道了是為著什麼?辦公呀!而雍正就是清朝最勤力的皇帝,在位十三年裡,除了生日,其他日子都在工作。每天平均在奏章寫七八千字,做到深夜,睡不過四個小時,還好古時沒有whatsapp和line,不然肯定他是個會在半夜發訊息給你的老闆(對方皇帝可是不能不應喔)。 如此的老細當然令人叫苦連天,可是也只有如此的人才能把帝國這個企業延續下去。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雍正還未來得及享受的成果,就被他的兒子大口大口吃掉了。這位堪稱最具爭議性的古代文青 ——愛好文藝但又摧殘文藝的皇帝,就是下回要介紹的乾隆。
欲知後事如何,請按讚好分享。
資料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https://www.facebook.com/npmgov/posts/1317605088323272:0)
畫字。用文字結緣
www.drawordstudio.com
文字分享•手寫製品•書法教學
ig:dra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