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集體農場蘇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集體農場蘇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集體農場蘇聯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43的網紅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Mr. Jones 普立茲記者(Agnieszka Holland,2019) Country:Poland Score:7/10 真實故事改編,前英國記者Gareth Jones曾與希特勒共乘飛機,成為最早親身採訪到希特勒的記者之一,也預見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因為這號人物而爆發。而德國東方的蘇聯,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十章【亞塞拜然】之五 Ivanovka 是亞塞拜然一個偏遠村莊, 保留著全世界最後一座蘇聯式的集體農場, 這座農場是全村的經濟來源,盛產農畜牧產品、葡萄酒以及蜂蜜等。 唯一一家民宿的主人不在家, 鎮上看不到任何人、任何車,整個小鎮像是沒人居住一樣, 廠房破舊不堪、機具佈滿灰...
集體農場蘇聯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10:09
1930 年,凱因斯預測二十世紀尾聲時,科技將有長足的進步,所以像英國或美國這樣的國家,一週只要工作 15 小時就夠了。 單就科技面來說綽綽有餘,誰都相信預言會成真,然而預言就是沒有成真。科技反而被整飭來讓我們每個人都要做更多事。這可得憑空造出實質上不知所謂的工作才行。 成千上萬的人把他們的職涯...
集體農場蘇聯 在 XX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6-17 02:58:43
#影評《普立茲記者》Mr. Jones | ★★★☆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 . 今天的新聞,明天的歷史;有多少事件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淹沒,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正被遺忘。新聞存在的價值,除了讓我們看到在這世界上值得我們注意的事件之外,我們能不能在事件中獲得教訓,或許正是新聞影響我們更深一層的地方。 . ...
集體農場蘇聯 在 XX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6-17 03:01:28
#歷史上的今天 1967-JUNE-05 六日戰爭爆發 你能夠想像,一個小國在六天之內打趴了三個大國,如果繼續打還有可能滅掉其中一個國家;以色列在1967年6月,辦到了這件事情。 ▶ YouTube收看: https://youtu.be/qdtOjolVbhI ▶ PODCAST收聽: http...
-
集體農場蘇聯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4-09 20:00:06#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十章【亞塞拜然】之五
Ivanovka 是亞塞拜然一個偏遠村莊,
保留著全世界最後一座蘇聯式的集體農場,
這座農場是全村的經濟來源,盛產農畜牧產品、葡萄酒以及蜂蜜等。
唯一一家民宿的主人不在家,
鎮上看不到任何人、任何車,整個小鎮像是沒人居住一樣,
廠房破舊不堪、機具佈滿灰塵,
總感覺像是恐怖電影裡會出現的場景……
2019.12
🐷 歡迎開啟 CC 字幕!
如果這部影片還沒有字幕,也歡迎幫我們加上字幕:https://reurl.cc/QdOXX0
🔔 加入我們,一起探險!
環遊世界|YouTube|https://reurl.cc/EO5zg
生活日常|YouTube|https://reurl.cc/20O7D4
環球日記|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iggyteammates/
即時動態|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iggyteammates/
實用攻略|Wordpress|https://piggyteammates.com/
⚠️ 沒有經營任何其他平臺,也未授權任何公司協助經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寄信給我們:238990 樹林大同郵局第 38 號信箱
和我們分享你的旅行、你的生活、你的任何大事小事
💼 合作邀約:piggyteammates@gmail.com
❤️ 贊助我們,做更多好影片:https://p.ecpay.com.tw/7539B
💡 旅行工具
Airbnb 新戶註冊折抵臺幣一千元:https://bit.ly/2Ww3U6k
Skyscanner 機票比價:http://tinyurl.com/y8ed493d
Agoda 訂房網:http://tinyurl.com/y8nf8kbb
Expedia 智遊網:http://tinyurl.com/yb4quvj7
KLOOK 客路:http://tinyurl.com/yb6xes8t
GLOBAL WiFi 分享器:http://tinyurl.com/ybgtspsn
12 GO.ASIA 東南亞交通預訂:https://12go.asia/?z=3988331
#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系列
🌏 環遊世界全集:https://reurl.cc/ZOomXM
❓ 環遊世界 Q&A:https://reurl.cc/NjoW0p
🇮🇳 印度:https://reurl.cc/GVY1AA
🇵🇰 巴基斯坦:https://reurl.cc/exorDL
🇹🇯 塔吉克:https://reurl.cc/Mvoe83
🇰🇬 吉爾吉斯:https://reurl.cc/qdqELp
🇰🇿 哈薩克:https://reurl.cc/9E9l4x
🇺🇿 烏茲別克:https://reurl.cc/z8kVY7
🇹🇲 土庫曼:https://reurl.cc/xZ8R74
🇮🇷 伊朗:https://reurl.cc/mnQgDA
🇦🇿 亞塞拜然:https://reurl.cc/yZaq78
🇬🇪 喬治亞:https://reurl.cc/vDxM7N
🇦🇲 亞美尼亞:https://reurl.cc/Y1oxex
🇷🇺 俄羅斯:https://reurl.cc/d0oYD6
🇫🇮 芬蘭:https://reurl.cc/Aql5AE
🇪🇪 愛沙尼亞:https://reurl.cc/g7oda7
🇱🇻 拉脫維亞:https://reurl.cc/KkoG3j
🇱🇹 立陶宛:https://reurl.cc/A8107Q
🇪🇸 西班牙(待更新)
🇨🇱 智利(待更新)
🇧🇴 玻利維亞(待更新)
🇦🇷 阿根廷(待更新)
🇦🇶 南極(待更新)
🎬 熱門系列
飛行體驗:https://reurl.cc/oL3j5g
自助秘笈:https://reurl.cc/D9p0od
世界物價:https://reurl.cc/3DQzeO
世界美食:https://reurl.cc/exordL
跨越邊境:https://reurl.cc/O1oOjr
便車旅行:https://reurl.cc/NjoWyx
簽證攻略:https://reurl.cc/qdqE0p
#豬豬隊友 #ScottandWendy #PiggyTeammates
集體農場蘇聯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r. Jones 普立茲記者(Agnieszka Holland,2019)
Country:Poland
Score:7/10
真實故事改編,前英國記者Gareth Jones曾與希特勒共乘飛機,成為最早親身採訪到希特勒的記者之一,也預見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因為這號人物而爆發。而德國東方的蘇聯,因為史達林的五年計畫而在全世界經濟蕭條之際創造出奇蹟,軍事工廠、國家經濟飛快成長,爲了能夠與史達林結盟,驅使了Jones前往蘇聯採訪史達林,也是第一個不用化名,直接向西方世界報導烏克蘭大饑荒 (Holodomor) 的記者。
背景是一戰後,全球經濟蕭條,全球經濟陷入困頓,包括蘇聯在内。史達林開始發展「農業集體化」,不斷打壓富農,並將私人農場整併成大型農莊,期盼藉由機械化提升產量。害怕自己被歸為富農的農民們,不敢辛勤耕作,全國農作產量大降1/3。此時蘇聯更激進地將農具、機械、農地收歸公有,徵收農產品,禁制買賣,糧食統一運送到莫斯科,原本號稱「歐洲糧倉」的烏克蘭在1932-33年發生嚴重的大饑荒,據估計死亡人數高達數百萬人,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劇,迫使官方下令立法禁止食用自己的孩子。除了最為慘重的烏克蘭外,其他地區,如:北高加索、伏爾加地區、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等地也發生嚴重的饑荒。
蘇聯完全掌控且封鎖消息,威脅利誘地讓外國記者只能正面報導國內的消息,如1932 年曾獲得普立茲通信獎 (Pulitzer Prize for Correspondence)的《紐約時報》莫斯科分部主任 Walter Duranty宣稱「Russians Hungry, But Not Starving.」,既得利益者,早已失去了記者的清高,甘願為莫斯科當局粉飾太平。歐洲各國面對納粹德國的野心與再次崛起的強大軍備,以德國為假想敵,作為鎮守東面戰線的蘇聯,是英美為首的國際聯盟不可或缺的盟友與戰力,即便各國耳聞饑荒消息或發現端倪,也不願揭陋蘇聯與其撕破臉,在政治上的考量下,烏克蘭大饑荒成了換取利益的犧牲品。
在詭譎的國際氛圍中,雖然Jones的這篇報導沒有辦法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也著實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勇者 Jones在年滿 30 歲的前夕在蒙古遭到謀殺(據説他當時的導游與蘇聯有關)。2002年起烏克蘭政府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六定為「饑荒紀念日」,波蘭與美國參議院也都公開聲援這個歷史事件,譴責蘇聯政府的不當政策,同時緬懷受難者。
集體農場蘇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8月9白俄羅斯進行的總統大選結果,遭到民眾抗議而引發了盧卡申科政權大幅度的血腥鎮壓,引起了國際關注。擁有950萬人口,夾在俄羅斯和波蘭之間的白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就職的前集體農場領導人盧卡申科,鐵腕統治白俄羅斯已經26年了。歐洲的最後一位獨裁者於8月9日星期日宣布他的總統大選,得票率達到80.2%,而競選期間吸引了大批民眾的對手季卡諾夫斯卡亞僅獲得9.9%的選票。
三名反對派候選人取代了她們被囚禁的丈夫參選,形成了三人組合,這給人們帶來了改變的希望。其中37歲的季卡諾夫斯卡亞,她的丈夫是一名超人氣博客作者,已入獄。季卡諾夫斯卡亞在選後受到長達7小時的審問和威脅,連夜逃往立陶宛,並呼籲民眾降溫抗議。
一週之內盧卡申科政權已經逮捕了將近7000人,警民衝突造成兩人死亡。但是成千上萬的示威者在明斯克的抗爭行動繼續發酵,已有醫生團體和國營工廠的工人以罷工加入抗議行列。本週五內政部長破天荒的表示對於遭受警察暴力的民眾感到抱歉。盧卡申科白俄羅斯領導人開始釋放數千名被拘留者,希望以平息全國街頭抗議活動。
沈默多日的季卡諾夫斯卡亞在週五發聲,號召全國各地的鎮長在本週末領導群眾和平示威,讓抗爭行動遍地開花,並喊話盧卡申科進行談判。更發動民眾網上聯署,說明把票投給了她,向盧卡申科施壓。四面楚歌的盧卡申科還沒有任何鬆手的跡象,未來幾天將是關鍵時刻。
{內文}
夾在俄羅斯 烏克蘭 波蘭 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之間的白俄羅斯,很少出現在國際版的新聞裡,除了選舉,1994年以來選舉經驗重複倒帶毫無變化,除了唯一的男主角盧卡申科,從40歲選到65歲。
(2012年/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寧可是同性戀也不要當一個獨裁者,上帝會審判我
但是這是在2020年8月9日之前,今年的大選不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人潮,抗議盧卡申科政府大選前的鎮壓行動,而且今年破天荒出現了一位年輕的女主角季哈諾夫斯卡婭,這位37歲的英文老師,是在她身為反對派領袖的先生被抓,並且把小孩送出國之後,才敢參加大選 挑戰被稱為「歐洲最後的獨裁者」盧卡申科,這一次盧卡申科依然是以80%的得票率高票當選,季哈諾夫斯卡婭只有9.9%。
(總統大選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
我認為我們已經贏了,因為我們克服了恐懼,克服了對政治的冷漠,這樣的勝利比所有其他勝利更重要
但是這一次老百姓不再乖乖就範,開票還沒有結束,就已經爆發了警民衝突,投票結束的當晚,數千名反對派支持者走上明斯克街頭抗議,還沒有慶祝當選連任的盧卡申科,25年如一日,毫無違和地先把話說清楚了。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如果如果您試圖,使國家陷入混亂並破壞國家穩定,即使發生小事,您也會立即收到我的答覆,這是我的憲法權威,你們是在責怪我什麼
抗議選舉結果的衝突,不僅沒有隨著逃亡領袖的呼籲而平息,反而繼續發酵擴大,截止星期三已經有兩名抗議者在暴力鎮壓下喪生。
(醫生)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站在這裡是因為醫生反對暴力,我們是為了和平示威 和平變革
白俄羅斯終於躍上了國際新聞的頭條,引起了各國的關注,因為這不是一場一如既往短暫的暴動,明斯克已經成為24小時警民衝突不斷的舞台。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美國是否考慮停止油輪運輸作為制裁),我確定我們會仔細研究每件事,最重要的是要指出的標準,我們相信我們不僅可以單方面,而且可以多邊方式做到的是什麼?以便為白俄羅斯人民帶來良好的結果,無論是製裁還是決定做出,有關貨物運送的決定等都是有待確定的事情,需要了解在不久的將來情況如何
今年2月1日蓬佩奧在訪問白俄羅斯時,表明了美國支持明斯克加強與北約之間的雙邊關係,但是離明斯克最近的不是華盛頓,而是一步之遙的莫斯科。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
昨天有33名俄羅斯人在白俄羅斯被拘留,我們不知道有任何非法活動,作為拘留他們的理由,我們看到並聽到明斯克的官方聲明,說他們參與了一項在總統大選之前動搖白俄羅斯局勢的計劃
7月30日大選前十天,明斯克逮捕了33名據稱的俄羅斯僱傭軍人,並說他們被懷疑,選前策劃了恐怖行動來介入選舉,因此宣布了針對競選活動的其他安全措施,反對派擔心盧卡申科會利用,所謂的俄羅斯陰謀來加強對競爭對手的鎮壓,這也說明了明斯克和莫斯科之間,彼此亦敵亦友的複雜關係。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
我們注意到個別外國夥伴對白俄羅斯當局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我們可以看到外界明顯干預,外界干預一個主權國家的內政,以造成社會裂痕並破壞局勢
俄羅斯在第一時間就接受了盧卡申科爭議性的勝利,對於盧卡申科直指克里姆林宮操縱反對派的指控,俄羅斯暫且姑息放手,俄羅斯為950萬人口的白俄羅斯提供了維持經濟運轉所需的廉價石油和天然氣,還有少量俄羅斯軍隊駐紮在白俄羅斯,盧卡申科也一直謹慎地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周旋,歐洲對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之後的制裁協議,就叫做「明斯克協議」。
(法國政治學教授白俄羅斯研究/Alexandra Goujon)
現在有工人以罷工加入抗議行動,而他們都是國營工廠的工人,還有醫生也是,所以抗議行動已經擴大到不同行業階層,最關鍵的將是警察未來可能的背叛,這將可能導致政權的轉變,但是問題是誰來接手
星期四就在國營工廠工人,加入抗爭行列的同一天,白俄羅斯領導人開始釋放數千名被拘留者,希望以平息全國街頭抗議活動。
(白俄羅斯內政部長/尤里卡拉耶夫)
作為指揮官,我對於被毆打的那些人必須承擔責任,並對在抗議活動中被打倒的人的受傷,表示歉意
化學變化正在悄悄地發生,內政部長於週四罕見地公開道歉,否認在囚禁期間施以虐待,並說所有被拘留者將在早晨獲釋,隱身在立陶宛,沈默了將近一星期的季哈諾夫斯卡婭終於出聲了。
(總統大選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
我呼籲政府制止這種暴力並來到談判桌前,我要求所有鎮長在8月15日至16日,擔任每個鎮的和平群眾活動的組織者
她要求所有市長在本週末組織和平集會,這一次她不是倉皇而逃,是有備而來。
(總統大選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
讓我們一起捍衛我們的選擇,請簽署請願連署,說您把票投給我季哈諾夫斯卡婭,鏈接在視頻下方,請不要冷漠,我們的聲音應該被聽到
認為自己得票率,在60%-70%之間的季哈諾夫斯卡婭,利用網路動員選民發起連署,並且要求盧卡申科談判,四面楚歌的盧卡申科昨天在內部會議中表示「我還活著」,「還不像我們的一些外國朋友所言的離開白俄羅斯」,盧卡申科正面臨著掌權以來最大的挑戰,未來幾天會是最重要的關鍵,定奪「歐洲最後的獨裁者」,是否還能繼續一手遮天。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15《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5eHBh1lP8
集體農場蘇聯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影評《普立茲記者》Mr. Jones | ★★★☆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
.
今天的新聞,明天的歷史;有多少事件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淹沒,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正被遺忘。新聞存在的價值,除了讓我們看到在這世界上值得我們注意的事件之外,我們能不能在事件中獲得教訓,或許正是新聞影響我們更深一層的地方。
.
《普立茲記者》電影整體所要傳達的主旨,除了還原史達林在1933年推行集體農場失敗,造成嚴重的烏克蘭大饑荒外,也讓我們認識到「新聞素養」的重要,並理解到人類社會對於「資訊傳遞」的依賴:我們能不能在接收到任何訊息的同時,能夠做出進一步延伸的思考,對任何事物保持著懷疑和追根究底的精神,而非只透過表面去人云亦云,甚至認定這就是世界的全貌,我想這才是我們在讀新聞、接收新聞時該有的態度。
.
這或許老生常談,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在意呢?新聞的本質在於傳遞真相,但往往我們因為只在乎我們在意的事情,而讓同溫層變得更厚,模糊了是非,進而將我們在腦袋裡描繪的想像,成為自以為是的事實;很多事情或多或少在不同人的立場之下被裝扮、被操作、被控制的。
.
諷刺的是,片中針對曾獲得「普立茲」獎的新聞記者做出批判,同時也對這個被輿論所抹黑的記者 加雷斯瓊斯平反;你很難想像當時生處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要追求事件真相時被不斷打壓的過程是多麼無奈,同時也凸顯了獎項、榮耀、名聲,都隱藏著陰暗的面貌。
.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所提及的烏克蘭大饑荒,事實上原因出自於蘇聯針對「富農」權力的剝奪;他們將相對富裕、擁有自己土地耕作、器具、牛隻等農人認定為資產階級,因而成為消除階級的目標。「富農」們被集體管理,發放邊疆從事勞改,並將他們的農作物收歸國有,導致烏克蘭的農業生產力下降,同時也讓許多農人因為避免被認定為「富農」而不願耕作,進而讓整體糧食產量暴跌,最終爆發大規模飢荒。
.
就經濟的角度而言,烏克蘭大飢荒始於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將某些族群貼上標籤後加以壓迫、限制,以為是改造,事實上是傷害另一種族群的後果。但電影缺乏了描述飢荒產生的原因,僅透過瓊斯先生前往蘇聯、烏克蘭當地挖掘新聞的過程,讓觀眾認識到蘇聯當年國家機器動得有多厲害,是我認為稍嫌可惜之處。
.
而故事的前後強烈對比,或多或少補足了這方面的遺憾:透過貧富差距的樣貌,蘇聯高層人士過著衣食無虞的生活,烏克蘭當地人民搶食、食人、啃樹皮等殘酷樣貌,以「吃」的呈現作為暗示,回歸到電影探討「人」的本質主軸,我認為相當有趣。
.
該怎麼說呢?我喜歡這部電影的調性,透過影像說著一個歷史悲劇,從幽默漸漸轉變為悲哀、無奈,或多或少讓我們重新思考新聞對於我們生活的價值為何?但正是因為它的故事到最終以悲劇做結,現實世界中的烏克蘭大饑荒也持續有歷史學家提出更多支持與反對的觀點而充滿爭議,讓本片在劇情推進、步調上的拿捏略顯保守。
. 「若不讀新聞,我們與世界脫軌;但讀新聞,往往與事實背離」,我們都理解這是現實的無奈,但我們能夠做什麼呢?或許電影能夠告訴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不公不義,該怎麼在被受抨擊的狀態下擇善固執;當我看著瓊斯先生落魄走在海堤上眼淚直流,卻被一群兒童取笑,這或許正傳達了新聞人、媒體人的無奈。因為往往我們知道真相,卻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對抗話語霸權,最終只能甘願被體制化。
.
或許《普立茲記者》這部電影試著用中立客觀的角度切入歷史,但就是因為他僅提出了歷史事實,而缺少了進一步建構故事深度的琢磨,我認為是本片較為可惜的地方。
.
. 《普立茲記者》Mr. Jones
台灣上映日期:2020-06-12
聯影電影cineplex
.
.
.
#普立茲記者 #mrjones #烏克蘭大饑荒 #蘇聯 #動物農莊 #集體農莊 #共產 #社會主義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tics #holodomor #X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