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雅魯藏布江流經國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雅魯藏布江流經國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雅魯藏布江流經國家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唐家婕 - Jane T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國將在 #雅魯藏布江 建大壩 發電規模超過三個三峽】 🔺中國官方首度證實將在雅魯藏布江進行水力開發建造大壩,預計發電量將是世界規模最大的三峽電站的三倍。但這項計劃很快引起周邊國家的緊張。印度官方12月1日透露,正計劃也在下游建壩因應。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
雅魯藏布江流經國家 在 唐家婕 - Jane T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將在 #雅魯藏布江 建大壩 發電規模超過三個三峽】
🔺中國官方首度證實將在雅魯藏布江進行水力開發建造大壩,預計發電量將是世界規模最大的三峽電站的三倍。但這項計劃很快引起周邊國家的緊張。印度官方12月1日透露,正計劃也在下游建壩因應。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jt-12012020102607.html
▫️英文全文: https://www.rfa.org/english/news/china/tibet-dam-12032020171138.html
—
(印度老歌:Bistirno Parore)
來自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傳奇歌手布盆·哈扎里卡(Bhupen Hazarika)曾為布拉馬普特拉河創作過這首歌Bistirno Parore,歌詞中唱到,這條河為何如此寧靜又不受控制地奔流,讓沿岸的人們受苦。
如今,這首歌或許能被重新詮釋,不只反映印度對雨季河水泛濫的恐懼,還有對上游鄰居中國興建大壩的不安。
▪️🇮🇳印度提案在下游造壩因應
幾天前,中國官方首度證實將實施「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計劃」,預計發電規模近七十吉瓦(GW),超過三個三峽大壩電站的發電量。
中國興建大壩的消息尤其引起印度社會的緊張。印度水務部高級官員12月1日向路透社表示,印度正計劃在東部建設一座十吉瓦(GW)的水電項目,以抵銷中國上游修建大壩對水流的影響。
「這是印度長久以來一直擔憂的事。」總部位在新德里的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潘傑根(Jagannath P. Panda)告訴本台,2002年中印就已經簽屬關於水利領域合作的備忘錄,2018年又簽屬另一份針對這條河流的備忘錄,目的是共享水文數據,以便下游國家部署防洪或生態保護規劃等。
「理想的做法是,印度期待中國在(上游)進行任何大壩興建前,也應該諮詢(在下游)的印度,並保持信息透明。」
潘傑根說,過去多年來,中國「選擇性」地分享水文信息,或在中印兩國關係緊張時拒絕提供資訊,讓在下游年年面臨雨季水災困擾的印度,感到憂慮。
這條中印兩國正搶著建壩的河流,流經中國以及多個南亞國家。在中國稱作雅魯藏布江,源頭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西藏自治區,被藏族視為「母親河」,在中國境內全長超過兩千公里。
河水自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然後掉頭流向南方進入印度,印度稱她為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在印度境內長度近六百五十公里。河流下游流入孟加拉後,改稱亞穆納河(Yamuna River),與恆河匯流,進入孟加拉灣。她的支流還流經尼泊爾及不丹,是南亞多國的經濟命脈。
▪️🇨🇳「三個三峽電站」的野心
11月26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在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大會上,證實已經敲定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方案,預計在「十四五期間」(2021年至2025年)推動。
晏志勇把這個水利計劃稱作是史無前例的「歷史性機遇」。他說中國將利用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彎」處的地理優勢,也就是在五十公里直線距離內,有兩千米的落差,匯集近七十吉瓦的技術可開發資源,規模超過三個三峽電站(22.5吉瓦)。
中國官方為西藏自治區算了一筆漂亮的數字: 大壩每年將提供近三千億度清潔、可再生、零碳的電力,為西藏自治區帶來兩百億元以上的財政收入。晏志勇說這會讓當地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幸福感更強大。
「這些道路和水電建設的背後,中國政府的主要意圖是在藏族地區重新安置中國人口。」在印度達蘭薩拉西藏政策研究所的藏族環境研究員滇巴堅贊(Zamlha Tenpa Gyaltsen)對本台藏語組表示。
他還提到,科學家已經提醒,建設水電工程可能導致地震、山體滑坡、大水淹沒土地和森林,危及許多野生生物。「它(大壩)將導致巨大的環境破壞。」
▪️🌲🌲🌲「河流武器化」的憂心
晏志勇還提到,大壩不僅有利中國民生,更有助於國際合作。「隨著水電站的開發,電網通了、公路通了,我國與南亞的合作也將更加通暢。」
「歷史上,南亞各國間有深深的不信任。當一個國家做一件事情時神秘兮兮不透明,自然會讓另一個國家感到威脅。」美國智庫東西方研究所(East-West Center)南亞部主任法爾瓦·阿默爾(Farwa Aamer)對中國官方的美好願景持保留態度。
她告訴本台,南亞國家的深層焦慮,來自因為氣候變化造成的水資源稀缺,以及中國建壩可能直接影響下游國家的農業經濟及自然生態。此外,南亞國家各自與中國的關係非常複雜,又欠缺一個跨國家的對話平台。另外,南亞國家更擔心,在與中國關係緊張時,水資源是否會成為中國的戰略工具。
「(南亞國家)擔憂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如果(中國把)河流武器化。」 阿默爾說。
▪️💦湄公河前例
「幾乎不在事先與下游國家進行磋商。中國如此對待下游鄰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東南亞項目主任艾博(Brian Eyler)告訴本台,他以中國今年初在湄公河上游雲南省修蓋大壩為例,當時中國完全沒有通知下游國家。
艾博近期的研究發現,中國近三十年來的水利開發工程,改變了水文循環體系,讓湄公河下游出現乾旱的情況越發頻繁,東南亞國家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都深受其害。
艾博細數中國官方為上游蓋壩辯護的語境,比如能協助下游防洪、乾旱時幫助放水 ……但問題是幾十年過去,「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在上游的作法能防洪,或改善造成乾旱的條件。」
—
📝附上一張地圖( 顯示為一整天都在心中跟地理老師懺悔)
▫️印度老歌:Bistirno Paro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BBkvGVJXg
▫️報導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jt-12012020102607.html
雅魯藏布江流經國家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喜瑪拉雅 #青藏高原 #冰河消融 #全球暖化
位居中國和印度交界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峰,也是包括流經印度的恆河,進入中國的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和流經越南等國的湄公河等總共7條亞洲大河的源頭,分布範圍包括中國,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等亞洲國家。蘊藏着重要冰河資源,也提佔有全球40%的淡水資源,為大約20億人口提供飲水資源,其中9億人在中國和印度。
但是最近調查顯示,65%的喜馬拉雅山的冰河正在逐年消退。氣候變遷是導致冰川和冰河消失的主要原因。就是說隨着地球變暖的作用下,喜馬拉雅上的冰川加速融化。根據統計顯示從1984年-2014年大約30年的時間內,喜馬拉雅上以及周邊的冰川面積從5.9萬平方公里縮減到4.5萬平方公里。
登山專家指出,喜馬拉雅山的冰河,冰峰和冰坡都在消融,還造成更多雪崩和滑坡。
國際山地研究中心專家指出,如果喜馬拉雅上這座亞洲水塔乾枯,這將讓20億人缺乏飲水,而且也會導致出現農業灌溉,工業用水等系列問題。這意味着對中國西南部,印度北部和尼泊爾造成水資源短缺,危害當地環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且,在喜馬拉雅山所在的青藏高原,由於冰川融化,科學家發現曾經在冰層下數百米的微生物病菌現在復活,其中一些病菌對人體健康有可能造成危害。如果冰川繼續融化,那些冰川中被冷凍保存幾千上萬年甚至更久的病菌隨時會被釋放出來,威脅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