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雁鴨遷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雁鴨遷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雁鴨遷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雁鴨遷徙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窩窩 wuowu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初次見面 #斑頭雁,臺灣作為候鳥中繼補給站夠安全嗎?】 #關注生態與濕地 #鼓勵農民安全用藥 #物理驅鳥 ▎「頭」次見「雁」,歡迎來臺灣! 今年為止最 #轟動鳥友的消息,莫過於出現在臺灣的斑頭雁!今年1月中,8隻原本生活在中亞的「斑頭雁」首度在臺灣現身,一開始先停留在宜蘭蘇澳的無尾...

  • 雁鴨遷徙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5 10:13:08
    有 52 人按讚

    【初次見面 #斑頭雁,臺灣作為候鳥中繼補給站夠安全嗎?】

    #關注生態與濕地 #鼓勵農民安全用藥 #物理驅鳥


    ▎「頭」次見「雁」,歡迎來臺灣!
     
    今年為止最 #轟動鳥友的消息,莫過於出現在臺灣的斑頭雁!今年1月中,8隻原本生活在中亞的「斑頭雁」首度在臺灣現身,一開始先停留在宜蘭蘇澳的無尾港,隔天便飛往礁溪稻田間,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吸引大批鳥友前往拍下牠的倩影。
     
    與鴨子長相略相似的斑頭雁,是一種候鳥!春夏季在中國西藏、青海等地繁殖生活,冬天再飛到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地區避寒過冬。
     
    由於牠們的翅膀比體重相當的雁鳥大、血液可攜帶含氧量高,能夠飛得又高又遠,時速達80公里、飛行距離達1000公里,更可以飛越海拔8,848公尺的喜馬拉雅山!
     
    ▎咦⋯⋯牠是因為迷路才到臺灣嗎?
     
    沒導航、沒路標,候鳥是如何判斷方向到想去的地方?根據1970年代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候鳥可能是透過地球磁場,前往想去的路線,以歐亞鴝實驗,當磁場轉180度,鳥也跟著轉180度,更神奇的是,當將歐亞鴝的右眼遮住,牠們竟就找不到方向了!
     
    據田董米腦闆林哲安觀察,斑頭雁近年來有往東分布的紀錄,牠們曾在中國福建、韓國、日本、菲律賓巴丹島被記錄,就這些踩點紀錄及可飛行距離來看,其實臺灣也可以是牠路途的中繼站之一,不算嚴重偏離路線!
     
    而宜蘭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介鵬認為,這次斑頭雁來台踩點,可能是受到氣候異常或是冷氣團氣流改變而影響,因此偏離原本的遷徙路線。此外,氣候異常也會影響候鳥遷移時間,可能是提前到達目的地,或延後啟程。
     
    ▎蛤~那牠會不會吃到農藥死掉啊!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有網友擔心,斑頭雁會不會因為在宜蘭稻田間覓食歇息,而吃到農藥或除草藥死亡;也有農民表示近期準備春耕,擔心使用除草劑整理農田會波及到斑頭雁。

    宜蘭縣農業處表示,合法除草劑原本設計用於農田,其藥性對生態影響低,並表示平時也沒有白鷺鷥或其他鳥類因此而身亡。且以法規來說,土地屬於農夫財產,耕作能合法使用除草藥。
     
    根據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2013年文章,全台只有1/4的農地發現死鳥。有死鳥事件的農地可能為了防止鳥害,以農藥浸泡稻穀毒鳥,據報導,在38隻鳥屍的解剖結果顯示皆因吃含「好年冬(加保伏)」農藥的稻穀而亡。不過毒鳥事件通常與農民的耕作方式有關,大部分的農民不會故意毒鳥。

     
    ▎給牠們友善的中繼站,讓候鳥總數不再下降!
     
    根據2020年臺灣數鳥嘉年華年度報告,近6年以來,數鳥樣區逐漸增加,但監測結果卻顯示許多候鳥總數下降。其中,13種來台度冬的水鳥族群有明顯的減少,主因可能為濕地面積減少或棲地品質劣化有關,也可能是全球鳥類族群數下降或改變遷徙路線。
     
    臺灣濕地保護聯盟2017年表示:「候鳥生態保育從保護濕地開始。」來臺灣的候鳥多為水鳥,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副主任莊育偉提到,棲地減少、人為捕捉、水域污染、殺蟲劑、除草劑等用藥、外來種鳥類競爭等都可能造成水鳥棲地、食物上有短缺的問題。
     
    除了鼓勵農民安全用藥,或以稻草人、反光帶等物理方式驅鳥以外,民眾也可以多親近濕地、參加賞鳥活動,認識棲地對於候鳥、生物重要性,並共同關注生態與濕地開發議題,為候鳥留下友善的中繼補給站!

    ——
    |訂閱窩窩,為牠發聲|https://wuo.pros.is/3cyrmp

  • 雁鴨遷徙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8 17:02:44
    有 6 人按讚

    【#影像台灣】稀客斑頭雁來訪
    圖、文/翁政鴻(「野鳥小麻吉」療癒DVD影片製作人)
    斑頭雁,又名白頭雁、黑紋頭雁,是雁鴨科雁屬的鳥類,屬於全面遷徙的候鳥,夏季一般會在亞洲中東部繁殖,入冬則飛越喜馬拉雅山脈,遷抵南亞、緬甸與中國華南,途中飛經的海拔高度可達8,800米,在鳥類中名列前茅。
    牠們的遷徙路線原不會經過台灣,這次可能迷了路。有8隻斑頭雁在2021.1.13飛抵宜蘭的時潮濕地,實屬難得,這是台灣的第一筆紀錄。
    #斑頭雁 #侯鳥 #時潮濕地

  • 雁鴨遷徙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6 14:45:21
    有 1,069 人按讚

    「有電線桿耶,去休息一下!」大冠鷲竟觸電身亡。


    【鳥來,鳥停,鳥被電到?】


    根據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臉書貼文*,學會在上個月收到一隻民眾送來的大冠鷲。這隻大冠鷲因觸電全身多處燒傷、有著濃濃燒焦味,最後傷重不治死亡了。

    今年國慶假期結束後, 野生動物急救站也收到嚴重燒傷的「國慶鳥」——灰面鵟鷹。這隻灰面鵟鷹千里迢迢而來,過境臺灣時想在電線上暫歇,卻不慎觸電,使得遷徙的旅程戛然而止。


    【為什麼跟牠來電?跟牠不來電?】


    電力粉絲團的影片*解釋了為什麼小鳥停在電線上通常不會被電到。因為當鳥兒的兩隻腳都握在同根電線上時,是不會有電位差的,但若同時碰觸到兩根電線,這時就出現了電位差,並產生電流穿過鳥兒的身體,結果就是變成烤小鳥!

    一些體型較大、展翅較寬的鳥,像是猛禽、鶴、鸛或雁鴨等,就可能因為跟電線「過不去」,而被電傷或電死。


    【你知道嗎?鳥兒和電線超來電的!】


    台灣電力公司蕭武奇就表示:「在輸電鐵塔上發現的動物多到難以置信。」台電郭啟明也觀察到,像是喜鵲等喜歡閃亮物品的鳥類會叼著鐵絲在鐵塔上跳來跳去,有些翼展較長的鳥想停下休息時,都容易發生觸電意外。甚至有些鳥會在鐵塔上築巢,樹枝碰到導電部分,也會造成短路或跳電!

    據估計,美國每年約有九十萬到一千多萬隻鳥被電死。在一份統計了1960年至1990年美國4,300例老鷹死亡案例的研究中,有12%是遭到電死的,是老鷹僅次於意外傷害的第二大死因!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電線和電塔也成為日常風景的一部份。但在鳥而眼裡,這些豎立在天際間的人造設施,恐怕不是美好的風景,而是死亡的陷阱!


    【保持好社交距離,才不會被電到!】


    不希望鳥被電到,IAF(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alconry and Conservation of Birds of Prey )提供了一些好辦法:

    1. 改變電線架設的位置和高度,例如避免架設在空曠處,以免吸引鳥類停棲。
    2. 增加電線間距,讓大鳥也能安全通過。
    3. 使用外層有絕緣保護的電纜。
    4. 可以的話,直接將電纜地下化。

    在臺灣,台電也努力在線路設備上加裝各種防鳥靠近的措施,例如架設反光板、驅鳥器、閃爍燈光等,並在附近改鋪石子地面,減少鳥類為了覓食地面的蚯蚓或食物而靠近。

    雖然人類無法為了鳥類跟電力生活說再見,但我們仍會因為鳥類觸電暫時失去電力,而鳥也可能因觸電永遠失去生命。享受電力也要保護鳥類,避免鳥觸電,對人、對鳥都是美事一樁啊!


    ————————————————
    |訂閱窩窩|支持動物獨立媒體:https://wuo-wuo.com/subscribe
    ————————————————

    *1 大冠鷲遭電燒照片/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https://pse.is/3aylm3
    *2[電力小學堂] 小鳥站在電線上為什麼不會觸電? :https://pse.is/3avls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