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隱藏性失業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隱藏性失業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隱藏性失業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隱藏性失業例子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面對慢性壓力的因應之道: •每天撥出一點時間獨處 •讓意識歸於中心,覺知回到自己身上 •三不五時起身動一動 •做讓你感到開心的事 •和自己在乎的人互動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 取自《自體的療癒》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的文字分享,在這篇要告...

  • 隱藏性失業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7 07:15:00
    有 1,229 人按讚

    面對慢性壓力的因應之道:
    •每天撥出一點時間獨處
    •讓意識歸於中心,覺知回到自己身上
    •三不五時起身動一動
    •做讓你感到開心的事
    •和自己在乎的人互動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

    取自《自體的療癒》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的文字分享,在這篇要告一個段落了。在壓力這個議題結束,也不錯,這剛好是現代人也不陌生的觀念。但這本書不只如此,還有很多精要的概念,繼續延展開來。

    尤其我著迷於身心交流之間的途徑,頭腦、心臟、免疫系統……,這些讓我耳目一新。心理治療不只實際讓人走出困厄,也可以對身體健康有相當的貢獻。

    「所謂的醒覺,是重拾自由來選擇你所想要的,而不是過去經驗加強在你身上的。」

    這本書除了集結我們所熟知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也帶入了正念的觀點,更重新探看自我的構成,自我因此更有可塑性。我們可以在慣性中昏睡,我們也可以藉著這本書,在清明中覺醒。

    「你唯一能改變的是你自己,但往往那就已經足以改變一切。」

    或許,接納在改變之前。接納了自己,也許就接納了世界。

    祝願您,在忍不住覺得自己很糟糕的時候,依然能安心地跟自己在一起!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789991287683820/

    ……………………………………………………………..

    從全系統的觀點找處方

    【文/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魯道夫・譚茲(Rudolph E. Tanzi)】

    讀到這裡,如果我們告訴各位,全系統取向為上述問題提出的解決處方,是將自我覺察帶入其中,應該不會太出人意料才是。既然慢性壓力的負面效應最早都發生在神經與心理層面,解決之道也應該從這裡著手。前面說過,透過意志力勉強自己忍受壓力、適應壓力,並不是有效的因應策略。畢竟,就算腦袋認為我們已經能適應壓力了,身上的細胞不見得能辦到。輪值的夜班工作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長期從事夜間工作,會干擾生物晝夜節律,最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就是睡眠品質下降(人們早已知道這個事實),因為腦袋無法完全適應夜晚不睡覺的作息型態。不僅如此,後續的研究還發現,輪值的夜班工作者還面臨了七種健康風險:

    ▽ 更容易得糖尿病
    ▽ 更容易發胖(因為荷爾蒙失調會影響我們對飢餓與飽足的感受)
    ▽ 更容易得乳癌
    ▽ 代謝方面的負面改變會影響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 更容易心臟病發
    ▽ 更容易發生職業災害
    ▽ 更容易憂鬱

    簡言之,由於晝夜節律關乎其他生物節律(譬如睡眠節律就和飢餓/飽足節律息息相關),因此只要某個生物節律受到嚴重干擾,就可能波及整個系統。也就是說,若已從事多年夜班工作,就算馬上辭職不幹,也可能於事無補,畢竟此種工作型態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已經無法逆轉。

    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注意到:壓力源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有脈絡可循的;也因為有脈絡可循,其牽涉範圍可能很廣。舉例來說,有一天你到機場準備搭飛機,卻發現航班臨時取消,但航空公司並沒有找其他業者救火,只告訴你必須再等五小時,改搭下一班飛機。面對這類狀況,許多人因為別無他法,只好乖乖配合,坐在機場裡癡癡等待,心裡感到擔憂、埋怨、悲觀等,但這些反應對自己都有弊無利。

    •擔憂:擔憂其實就是焦慮,而且是自找的。這樣的反應無濟於事,反而會阻礙我們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去處理事情。
    •埋怨:埋怨會引發憤怒,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劍拔弩張。它也是敵意的一種表現,可能會刺激另一方也惡言相向。
    •悲觀:悲觀的態度會引發錯覺,讓人以為當下的情況已無法挽回。悲觀時,我們通常會預期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即使最後的結果不是如此。

    當上述任一行為或態度出現在你身上時,你就應該意識到:你正在自欺欺人,以為自己正在適應壓力,但是從身體的反應來看,你自己也變成了壓力源。這是因為任何外在事件(譬如航班取消)一定要透過內在的解讀才可能引發壓力反應,但班機延誤不同於失業這類重大危機,比較像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慢性壓力。對於這類壓力,我們其實可以有意識地決定要如何加以因應。擔憂、埋怨和悲觀,都屬於無意識的心理反應。一個人要是被這些舊有的反應和習慣制約,就無法用客觀的心態去重新評估了。

    面對航班臨時被取消,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懂得如何因應。前面,我們曾針對新生兒誕生所帶來的急性壓力提出因應處方,在此則要針對候機這種日常的慢性壓力,介紹幾種解決之道。

    ▍如何因應慢性壓力?機場篇

    •讓自己遠離壓力源:譬如找本書看,找地方獨處,都是不錯的方法。
    •讓意識歸於中心:碰到這種狀況時,有些人會乾脆利用空檔在機場閉目養神、打坐靜心。
    •別讓自己太閒:與其癱坐在椅子上苦等,不如在機場內四處逛逛。
    •尋求正面的紓解管道:到免稅商店購物、找人按摩、到餐廳裡用餐,都是不錯的選擇。
    •尋求情感上的支持: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打電話與親朋好友聊一聊。(若只是通知對方自己會延後抵達,講沒幾句就掛斷電話,並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應該找對自己有重大意義的朋友或家人聊天,而且通話時間不應少於半小時。)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航空公司處理班機延誤的態度如果太差勁,還不如更改行程、打道回府,至少可以少受點氣。(但這樣做可能會造成額外的開銷,不見得實際。)

    上面這些做法都是正面的,不像擔憂、埋怨和悲觀屬於負面的適應反應。與其消極地被迫接受,不如將自我覺察帶入情境中。要知道,認為自己「非忍受不可」的態度,背後其實隱藏著壓力。航班取消通常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而且任何時候都可能無預警發生,因此符合壓力惡化的兩項要件:不可預期和無法控制。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選擇不把這類狀況解讀成運氣不佳,只把它看成是種無壓力的情境,所以在面對這類情境時,我們的對應方式是做平常會做的事,比方說打坐靜心、聯絡朋友、購物採買等。當我們愈來愈擅長如此轉念,就愈能在慢性壓力萌芽時就將它一刀斬斷。

    這些方法現在其實就能派上用場。該策略的主要精神是要讓交感神經擺脫過度活躍的狀態,而這一點可以從生理層面來解釋。我們身上除了交感神經,還有一組完全獨立但作用相反的神經系統,稱為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會讓人緊張,副交感神經則會讓人放鬆。可以說,這兩組神經的作用之所以完全相反,正是大自然的精心設計。交感神經的運作通常是戲劇化的、暫時性的,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則是持續的、有平衡作用的。

    面對慢性壓力,交感神經系統會隨時處於警戒狀態,直到活躍程度超出正常範圍,導致整個神經系統開始失衡為止。與此同時,平時處於主宰地位、能帶來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其運作則會暫時停止或退居第二位。所以,要擺脫過度活躍狀態,就應設法提高副交感神經的活躍程度。沒有壓力干擾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能自我調節,自動交替運作;但壓力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實在太大,好比一個人將全身重量都靠在牆上,總有一天,這堵牆會不堪負荷而崩塌。

    上面以航班取消為例所提出的因應之道,其實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裡,讓生活方式變得更有療癒力。

    •讓自己遠離壓力源:每天撥出一點時間讓自己關機、獨處。
    •讓意識歸於中心:靜坐是因應壓力的最佳策略,可以的話請練習看看。再不然,每天至少空出一點時間,找個安靜的地方閉目養神,做幾次深呼吸,直到自己感覺放鬆下來、覺知也回到自己身上為止。前面討論如何因應職場壓力時就曾經談到最好的呼吸法,方法是:吸氣時從一數到四,吐氣時從一數到六。
    •別讓自己太閒:每天起床後到入睡前,三不五時都應該起身動一動,以刺激迷走神經──自律神經系統的主要幹道。瑜伽的效果更好,它能讓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緩和下來,並提高副交感神經的活躍度。
    •尋求正面的紓解管道:只要能讓你感到開心的事,都稱得上「正面」。事實上,這麼做對全系統取向而言是很重要的策略,只可惜聽起來太抽象。快樂有點石成金的力量,讓原本有壓力的情境變得能療傷止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每一天都盡可能過得開開心心,就是創造美滿人生的最佳途徑。
    •尋求情感上的支持: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日益疏離,網路與電玩的盛行則讓這個情況雪上加霜。沒有任何東西能取代情感上的連結,而且以快樂或幸福為主題的研究幾乎都發現到同一件事,就是每天花至少一小時或更多時間和自己在乎的人互動的人(面對面和通電話都算),主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往往最高。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對大多數人而言,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往往最困難,畢竟面對有壓力的情境,多數人往往一忍再忍,直到再也無法忍受並覺悟到一走了之確實是最好的方法時,才會出此下策。譬如說,面對家暴這種急性壓力,這樣做或許是最好的辦法。而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改變,如離婚或轉業,則應該把許多因素都考量在內。至於面對每天都可能發生的一些壓力情境,如激烈的爭執、惡意的八卦詆毀、語氣魯莽的電子郵件、不斷抱怨的人、過度杞人憂天的人、動不動就公然指責你的人,我們都有權不予理會、一走了之。

    總之,讓交感神經擺脫過度活躍狀態,或許是各位能做出的最重要人生抉擇;這樣一來,整個身心系統終身都能獲益。

    .

    以上文字取自
    自體的療癒:後疫情時代的新健康提案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612
    一中心∣https://bit.ly/32mL9HB

    一中心出版 1 Center LTD.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隱藏性失業例子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0-29 08:32:52
    有 742 人按讚

    ﹝求職無門﹑薪水不高,不過是找錯公司罷了!﹞

    同樣一瓶水,在家裡煮開了喝,不必花錢;到超商買,標籤上寫著25元;到飯店,則索價100元。我有一個朋友就像這一瓶水,從四處求職被拒,到薪水跳3倍,讓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悟,想要告訴所有認為「自己值得更好」的朋友,包括值得更好的公司或值得更高的薪水,通通都不要懷疑自己的價值,現在之所以還沒有得到這些等值的好,真實的原因是--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所在的位置!」

    也就是說,不是你沒有價值,而是你走錯地方,敲錯門!現在,你要做的事只有一件,換一條新的路,繼續走下去,直到敲對門為止。

    從求職被拒,到年薪210萬

    YY畢業後,在一家大賣場任職20年,從採購、企畫到業務都做過,薪水最高7萬元,後來大賣場易手經營,不得不離開,從此顛簸流離,在幾家公司短暫待過,直到落腳在一家小公司管業務,薪水降至4萬,但也安穩的做了5年,後來公司不幸倒閉,這時候YY已經47歲,所有求職大門都對他碰的一聲關閉,到處被拒,足足失業2年,坐困愁城,一籌莫展。

    不過,YY並未因此放棄與外界保持連絡,他勤快的接案,也念了一個碩士學位,並與舊識不時見面吃飯,後來真的讓他等到一個機會!在大賣場的朋友幫一家外商找營運商場的主管,朋友強力推荐YY,而YY的經歷也受到青睞,相談甚歡,不只獲得錄取,薪水還一跳是年薪210萬元!一開始YY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他說:

    「我還是我,條件不變,價值一樣,不只是找到工作,薪水還3級跳,就是因為這次走對地方,敲對門!」

    YY現在的薪水是大賣場階段的近3倍,是任職小公司的4倍,即使如此,在外商賣力工作1年半之後,YY卻抱怨起自己的CP值太高!憑他的經驗、努力與表現,薪水應該起碼和外籍同事平起平坐,而他們都是300萬起跳,YY這個「台勞」顯然太便宜!雖然嘴巴嘟嚷,YY仍然萬般珍惜,畢竟中年復出還能找到工作,並享有如此高薪,晚上睡覺都會笑醒!

    出書被拒,後來暢銷賺300萬

    在職場上,被拒絕是家常便飯,玻璃心碎一地只是顯示個性不成熟,因為不是自己差,也不是對方壞,一切不過是因為在對的時間,遇見錯誤的人罷了!所以被拒絕的意思,不是在說你沒有價值,而是在證明你嘗試過了,然後可以再試一次,也許下一個就是對的人!

    我的另一個朋友Andy曾經抱著自己的書稿,挨家挨戶到各家出版社敲門,自我推荐,請求出書,無不吃閉門羹,要是別人早就顏面盡失,放棄出書的夢想,從此告別寫作這一條路,但是Andy是做業務出身的,認為被拒絕是理所當然的事,一點都不灰心挫折,最後竟然讓他敲開一扇大門,編輯正好是他的崇拜者,兩人一拍即合,齊心把內容調整到最有賣點的境界,結果這本書讓Andy賺到版稅—

    「300萬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數字,算一算,至少賣掉10萬本,在近年書市不佳的情況下,多數作家都賣不到2千本,Andy締造了新紀錄!可是,若搭時光列車回到過去,誰又想得到Andy的書居然會大賣?現在,那些拒絕Andy的出版社,恐怕要彎腰撿起碎了一地的眼鏡。

    《哈利波特》被拒12次

    然而,像Andy這種例子,不勝枚舉!最著名的當屬《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在完成首部著作後,經紀人向12家書商推薦都被拒絕,但羅琳沒有放棄,堅持繼續找,終於敲開第13家出版社的大門。到此,看似有了一個漂亮的開始,出版社編輯卻建議羅琳找一份正職,理由是不可能靠寫童書維持生計,這表示對方即使出了書,也不看好後市會暢銷。後來被問及這麼鍥而不捨的追尋夢想,羅琳說:

    「我是不會放棄的,直至所有的書商都拒絕我。不過,我還是經常擔心會有這樣的一天。」

    一語成讖,羅琳再度被拒!這次是在17年後,《哈利波特》暢銷全球,拍成系列電影,羅琳刻意隱藏身份,換個筆名,改變路線寫犯罪小說。心情重回17年前,羅琳回想起《哈利波特》一連串被拒之後,他曾經將所有書商的拒絕信函一一釘在廚房的牆上,提醒自己和他喜愛的作者一樣,有一個共通點—

    「不斷被拒絕!」

    再試!再試!下一個會更好

    不論是愛情、工作,或是任何事情,當我們做好準備,感到自己好棒,信心十足的走過去做告白之後,不幸遭到拒絕,沒有人是好受的,自尊受傷,顏面盡失,難過沮喪,甚至憤怒難當,有一種被整個世界拒絕的挫敗感。其實,這種受挫是被誇大了,真相只不過是被「其中一次機會」拒絕而已,後面還有幾次或幾十次的機會等著,再笨的人都不應該為了這一次而「拒絕」後面的多次可能性吧!

    最近,我也有一次相同經驗,在一家報紙寫專欄之後,口碑不錯,順理成章的便詢問對方出版社要不要結輯出書,遭到拒絕,原因是路線不同。落寞只在我的心上停留不到10分鐘,我馬上轉頭去敲第2家出版社的門,得到的反應完全是一百八十度大不相同!

    「哇,太棒了!書市很少有這樣的體裁,有創意,也新鮮,我們很有興趣,謝謝你給我們這個合作機會!」

    同樣一本書,內容相同,獲得的重視卻是天差地別,所以不是我寫的文章沒有價值,而是找錯人、敲錯門而已。你也是一樣,當下次被拒時,就阿Q的想,不過是找錯人了,再試試下一個人,一直試到有人願意伸手給機會為止!找工作也是相同道理,這家公司拒絕了,不錄用或不給高薪,再試下一家,直到所有公司都拒絕才可以放手!

    求職無門﹑或薪水不高,都有可能是暫時的狀態,或是敲門的次數不夠多,只要保持不斷精進,以及不斷敲門,總有一天蓬門自始為君開,找到理想工作﹑拿到理想收入。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圖/網站

  • 隱藏性失業例子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17 14:45:50
    有 1 人按讚

    「人工智能」非萬能 這些是AI做不到的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的研究發現,具有「不可預測」、「具備極專業知識或技能」、「需與利益關係人互動」等特性的工作電腦難以勝任。(ShutterStock)

    更新: 2019-10-13 8:48 PM

    【大紀元2019年10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編譯報導)今年4月,傳出亞馬遜公司使用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系統追蹤員工效率,提醒動作變慢的員工,並自動開除未達目標者。同樣在4月,一位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學生被誤認為是斯里蘭卡爆炸案的嫌犯,起因也是斯里蘭卡當局的臉部辨識AI出錯。

    這些事件顯示,當人們越來越依賴AI進行決策,將AI系統引入司法、金融、雇用等重大議題時,可能會造成隱憂。「我最擔心的是,我們想用來解決問題的系統,最終可能會加劇這些問題。」紐約大學的AI Now研究所共同創辦人凱特.克勞福德(Kate Crawford)如是說。

    AI為什麼會出錯?

    過去,人們相信AI的一個理由是,AI不像人類受情緒、疲倦所影響,可直接分析事件進行準確判斷。但許多證據表明AI也會有「偏見」(AI bias),並不總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客觀真實。一項調查顯示,部分美國法院採用的累犯風險評估軟體COMPAS,在評估非裔美國人時準確性較低,可能高估他們成為累犯的機率。執法單位的面部辨識系統在婦女、青少年和少數族裔上,錯誤率也比較高。這種情況,被稱作「AI偏誤」或「演算法偏誤」,怎麼形成的呢?

    1. 偏誤來自於AI的學習過程

    AI的準確度需要經過訓練,訓練時提供的資料如果不足,無法反映複雜的真實世界,就會造成AI有偏誤。Edge Case Research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華格納(Michael Wagner)指出,在訓練自動駕駛車AI時,儘管感測器已分析了數千或數百萬個人類影像,AI還是會忽略坐輪椅的使用者或穿著螢光背心的建築工人,因為這些例子在數據庫中是少數。

    華格納認為,安全可靠的產品不僅需測試已知的偏誤,還應該仔細尋找新的以及意想不到的新偏誤,而這些偏誤可能不會被發現,直到產品被廣泛運用。

    「機器學習與人類學習相當不同」,華格納說,「例如電腦可能會漏掉一個站在垂直物體(如電線桿)附近的人。你想過這個嗎?」

    2. 面對偏見,AI沒有思考能力

    AI程式也可能「學會」人類的偏見。訓練AI時,它們依靠從大量數據中找尋不可見的模式來分析信息。當這些資訊中隱藏了人類的偏見時,AI會複製這樣的偏見。但AI和真人不同,在面對偏見時,它們沒有思考能力。Google決策智能主管凱西.科茲科夫(Cassie Kozyrkov)表示,AI只是收集數據、呈現模式的工具,永遠不會自己思考,

    3. 抽象價值無法被合適定義

    出錯的另一個原因是,當人類試圖讓AI進行涉及公平、正義、信賴等抽象價值的決策時,因為無法將抽象意義用數學術語呈現出來,導致AI的判斷違背人們的期待。

    例如,一家銀行希望預測貸款申請人的信譽度,「信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為了將其轉換為可以計算的內容,就會將「信譽」轉變為可量化的因素。如果貸款模型發現,老年人有較高的違約可能性,並根據年齡減少了放款金額,就可能造成非法歧視。

    AI金融平台AppZen的聯合創始人維爾瑪(Kunal Verma)也表示,如果申請人居住在很多人拖欠貸款的地區,系統也可能將其判斷為不可靠。

    涉及工作的爭議

    許多研究都指出,在各行業中引入AI技術,可能造成許多人失業。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2019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全球8.5%的製造業工作職位(約2000萬個職缺)。不少行業的雇員因此感到擔憂,他們擔心自己的專業能力被電腦取代。

    與此同時,也有許多人擔心,人們試圖將演算法無法處理的問題交給AI判斷。例如:亞馬遜公司曾借助AI將求職者予以排名,但後來發現該系統傾向錄用男性求職者,儘管工程師進行調整後仍無法解決,最終只得放棄該計劃。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的研究發現,具有「不可預測」、「具備極專業知識或技能」、「需與利益關係人互動」等特性的工作電腦難以勝任。如果我們勉強將這類任務交給電腦處理,可能就會出現各種錯誤。

    像是司法、執法等工作,就涉及了需要衡量各方的公正性,或是在極短時間做出關乎生死的判斷,AI演算法是否能承擔這樣的責任?一些改過自新的人所做的努力,在演算法的計算中能否被看見?

    或許,我們要記得,人工智慧並非萬能,只是一種工具,最終不能代替我們來思考。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0/10/n11580035.htm?fbclid=IwAR0GqmhBt6sdARwMBR_gjBUH77LtBoplKzc-nu_MU_sLxzikgAxZSbrIoY4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