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隱作小島新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隱作小島新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隱作小島新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隱作小島新莊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建築作為記憶的容器】 今年的建築系列導覽,其實是一堂為期半年多的歷史課,課文就是一幢幢在我們身邊許久,卻從未細看的建築,他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當年是如何被建成的?多年以後他們的屹立又為我們保留了哪些記憶? 我們一起細細地看了許多柱子的工法、內部結構系統等建築師的巧思,也用「都市計畫」的鳥瞰視...

  • 隱作小島新莊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09 20:20:00
    有 63 人按讚

    【建築作為記憶的容器】

    今年的建築系列導覽,其實是一堂為期半年多的歷史課,課文就是一幢幢在我們身邊許久,卻從未細看的建築,他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當年是如何被建成的?多年以後他們的屹立又為我們保留了哪些記憶?

    我們一起細細地看了許多柱子的工法、內部結構系統等建築師的巧思,也用「都市計畫」的鳥瞰視角,重新看待這個城市、這座島。從三月底的開卷導讀開始,我們用建築,看見台灣歷史的每個章節。

    我們在「從福爾摩沙到南進基地」這一章中,看 #霧峰林家 的大家風範,也看 #新莊廟街 保留的清代庶民生活,更從 #齊東街、#青田麗水 一帶的日式建築,看見了老房子融入現代生活的可能。

    「戰後台灣的美麗與哀愁」這一章,則看見了 #王大閎、#陳其寬 和 #丹下健三 等建築大師,用他們獨特學養培育出的視野,讓當年百廢待舉的台灣,多了許多現代主義的建築作品。那張 #永和都市計畫,而今花園城市的七個公園為何只剩下一個?其中複雜的歷史人事是從來都鮮少人問起,但其實對所有台灣人都非常重要的一個提問。靜立在政大一旁的 #化南新村,不只為我們保留了當代文史大師們的生活記憶,還有當年那種貧困中依然追求學問的風骨。

    那素樸的小島在「經濟奇蹟」之後,蛻變成了新世代建築師的夢想之地:#台北東區 林立的高樓豪宅、#田中央 在宜蘭的耕耘,甚至是 #九二一震後的重建,都能看見新一代建築師如何承接建築大師的火炬,卻也映出截然不同的美麗光影。

    時至近代,我們對「美麗島的生活想像」有著什麼呢?或許能從 #寶藏巖 對「違章建築」的再思考、也或者是更加國際化現代化的 #信義計畫區、也或者是如同 #青林書屋 和 #馬崗石頭屋 一般,重新把建築作為人與自然之間的連結,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能有更永續的想像。

    年底了,有些場次實在太值得回味,我們自己也想再參加一次,而先前規劃時還沒實現的隱藏版角色也能登場了,一起來吧,跟我們再一次,深讀城市中這些,各有姿態和故事的建築。

    —城市中的建築深讀,年終精華濃縮版—
    11/09(六)10:00-12:00|三百年街區的建築深讀─新莊廟街|鄭勝吉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220
    快速報名|http://bit.ly/2MnWjm8

    11/16(六)07:30-20:00|走進百年家厝─摘星山莊和霧峰林家|鄭勝吉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221
    快速報名|http://bit.ly/2MnWjm8

    11/23(六)10:00-12:00|青田到麗水的綠色迴廊|孫啟榕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222
    快速報名|http://bit.ly/2MnWjm8

    12/07(六)10:00-16:30|台灣戰後建築的瑰寶─走入台中東海校園|徐明松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223
    快速報名|http://bit.ly/2MnWjm8

    12/14(六)10:00-12:00|民生社區:步登公寓在台北|林君安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225
    快速報名|http://bit.ly/2MnWjm8

    12/21(六)09:30-12:00|東區的蒙塵之珠:台北機廠和京華城|凌宗魁
    詳細行程|https://walkin.tw/tour/224
    快速報名|http://bit.ly/2MnWjm8

  • 隱作小島新莊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6-02 08:00:00
    有 2,900 人按讚


    陳雷講話是什麼腔調?

    我也算是陳雷的微歌迷,從「戀戀戀」到「我若變好額」,我會的歌起碼十來首。不過,他的歌裡面,最有名也最特別的,大概是這首「歡喜就好」。

    陳雷-歡喜就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9qGmA5rHmc

    這首歌不但與他塑造的憨厚、土直形象相符,最「吸耳」(「吸睛」的耳朵版)的是這首歌的腔調——「人生短短」的「短短」並不是一般優勢腔的「té-té」(ㄉㄝ ㄉㄝˋ),而是「tér-tér」(ㄉㄜˊ ㄉㄜˋ),「問我到底腹內啥法寶」那個「到底」也不是「tàu-té」而是「tàu-tér」,哇哩咧這個發音——到底(tàu-tér)——是哪裡的腔調啊?

    這種問題該問誰呢?

    ——你相信世界上有人能聽你講幾句話,就知道來自臺灣何地嗎?

    重提一個老故事:

    當年我還是個小屁孩,有一次家父受邀擔任某節目的台語顧問,吾全家來到台北錄影(有機會來臺北的話,小孩都一定要死皮賴臉跟著,因為南部鄉下小孩,常會跟同儕比誰去過臺北最多次,哪怕是去的是新店新莊都算去過臺北,去過最多次的就最「潮」)。

    那次坐上計程車從電視台要回台北車站,我爸媽在後座就隨意以臺語聊了幾句。運將突然轉過頭來說:「聽你們的腔,不是本地人喔?」

    我爸媽面對突如其來的搭訕,也只能簡短答一句:「對。」
    運將:「聽你們的腔,是從下港來的喔?」
    我爸媽:「對。」
    到目前為止,這些對話都還屬正常範圍。
    然而下一句,讓人聽了當場頭皮發麻!
    運將:「而且你們的腔,應該是在——最北不過北港、最南不過朴子的地方喔!」

    全車都嚇呆了!因為他完全說中了,只聽了幾句交談就聽出我們是從台灣的哪個角落來的!而他講的區域,直線距離不會超過十公里。(必須說明,我故鄉並不是像鹿港宜蘭永靖那種大家熟知腔調很重之地)

    運將說,他因為工作接觸各地的人,所以南腔北調都懂些,而且他最厲害的地方是,對於語言的腔調很敏感,而且模仿力很強。

    他說,有一次他載到了幾個黑道,黑道在他車上肆無忌憚講去哪裡幹了一票等等,聽得運將暗叫不妙,生怕知道太多被滅口。

    於是,在快到目的地之前,運將突然以那群人的腔調說:「你們也是OO鄉的人喔?」

    那群兄弟聽到鄉音一愣,也開始跟運將哈拉故鄉事。
    最後,那群兄弟下車,跟運將說:「本來我們想說,到了地頭之後,順便做你一票。不過看在大家都同鄉的,也是有緣啦。再見。」

    故事講完了,世間就是有這麼奇妙的人。

    更奇妙的是,這麼奇妙的人,世間還找得出第二個,就是語言學家洪惟仁教授。

    洪教授進行臺灣語言調查已經三十年了,有一年他進行語言調查借宿我家時,我還是高中的小毛頭,猶記得那時我還拿著一個什麼東西給他拍照建檔,所以我的倩影搞不好在他的哪一篇論文裡可以見到。

    超過三十年的調查,跑遍了臺灣大小鄉鎮,洪惟仁教授終於完成了《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兩鉅冊!

    其中第一冊《臺灣語言的分類與分區:理論與方法》詳述他的研究方法,蒐集整理後對臺灣語言的分區標準,以及他對臺灣語言演變的看法。

    第二冊《臺灣語言地圖集》則有超過一百張全彩地圖,詳細到可以用村里作為單位,這個鄉西邊村和東邊村腔調不一樣,從地圖顏色區分一目了然。

    下了這麼深的功夫,洪教授自稱能夠聽人講幾句話就判斷來自何方,完全不需要懷疑。

    從維基百科得知,陳雷是彰化縣大城鄉西港村人,翻開《臺灣語言地圖集》,大城鄉東邊是漳州腔,不過西邊靠海處都是泉州腔,更精確地講,地圖寫得很清楚,歸類在「彰化同安腔片」。

    翻開第一冊的分類理論,更清楚的分類是「老同安腔」的「芳苑二林老同安腔小片」。

    陳雷的腔調來歷,翻翻《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查得清清楚楚。

    不只是臺灣閩南語,臺灣的客家話、原住民語的分類與分佈,這兩本書也都詳實記載。

    洪教授說:「臺灣是語言的寶庫」,這麼多不同原鄉的先民,天南地北聚集擠進一塊小島上,語言腔調的豐富與密度,實在值得我們好好保存與了解。這套《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不只是他個人的代表作,也是臺灣語言學的代表作!

    在翻閱這套書之後,我心中浮現兩本書的輪廓,希望未來有人能完成:

    一是《臺灣語言演變史》,從史前時代南島語族的分佈,到荷西將語言帶到臺灣何處。鄭成功講什麼話?他的部將士兵講什麼話?把他們家鄉話散播到何處?清朝各地來的移民把語言紮根在哪裡?日語和華語怎麼藉政治力量影響臺灣?北管使用的「官話」在何時何地留下影響?臺灣各地有哪些隱語(例如南部的「香蕉白話」、眷村的江湖黑話、天地會的切口),怎麼來的?

    洪教授說「臺灣四百年史,就是一場語言競爭史」,我期待他能夠以臺灣史為經、文化史為緯,由他自己或門生寫出這樣一本書來。

    二是《外國人學臺語》,還記得我曾經分享過一位葡萄牙青年「阿廷」嗎?

    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videos/1256319517788906/

    他會講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德語、法語、英語、北京話、日語和台語!(他的論文是研究彝族語言,我不確定他會不會)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居然沒住過臺灣,一直住在國外的他是怎麼學台語的呢?他講得很精要,一是「羅馬拼音」,學會拼音就能自己讀文章和查字典;二是在YouTube看「家和萬事興」。

    我覺得現在的臺灣年輕人要學台語,已經和外國人學台語的門檻相差無幾了,如果有出版社能力邀幾個精通台語的外國人,談談他們是怎麼熟悉臺語的,或者電視台製作節目邀請外籍台語使用者現身說法,也許對於現在本土語言失落的一代,能有啟發的作用!

    前衛出版社
    公視台語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