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米莉安上湯] 那個... 我說你們啊。(指) 能不能不要每次每次... 在我任性的發文完之後 發現自然觸及最高的, 都是這些心靈雞湯的文呀? 要知道 我看了是多麼心疼你們 (拭淚) 生活已經不容易, 請學著多愛自己一些好嗎? 來抱一個🫂 ######## 這幾天, 算是經歷了一場 靈性與...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的推薦目錄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跟著凱南瘋旅遊-千萬人氣部落客、旅遊作家、專題講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跟著凱南瘋旅遊-千萬人氣部落客、旅遊作家、專題講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許峰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吱吱復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跟著凱南瘋旅遊-千萬人氣部落客、旅遊作家、專題講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02 14:04:42
就算現在不是最負盛名的櫻花季,仍有許多遊客被霧台部落的原鄉魅力吸引來,沿著部落內的小徑繼續往上走,漫步在石板構成的道路,是都市裡享受不到的氛圍,平均海拔高度一千公尺以上的霧台部落,保存獨有的氣溫、味道與自然人文風情,隨處可見原住民意象的圖騰、雕塑,就等您搭乘「#台灣好行508神山線」親眼品味。 在...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跟著凱南瘋旅遊-千萬人氣部落客、旅遊作家、專題講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21 13:24:08
抵達 #屏東縣霧台鄉 #神山部落(月亮部落),有著「月神歇腳的地方」傳說美名,位於隘寮北溪左岸台地的神山部落,海拔高度約有700m,為丘陵地形,從彩繪原住民圖騰、文化特色的大石柱旁入口往上走,展開下一段部落巡禮。 每間家屋近乎保存完整的傳統石板屋,各有裝飾、刻劃、圖騰,各有獨自故事,隨處充滿魯凱族...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許峰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2 02:25:05
10/1,就是現在!《做一個簡單的好人》全國各大書店通路全面正式上市了!!!期盼大家踴躍支持!!! 從小在三重豆干厝長大,童年物質匱乏的七年級生許峰源, 為何在當上律師、實現財富自由之後, 勇敢選擇一條全新的人生道路,成為運用文字思想影響無數人的暢銷作家? 因為他知道這是最有價值意義,也是最單純初衷...
-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0-18 19:00:00【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1.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0/20(六)或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它的書名叫做《給大人的人生翻轉學》,副書名是《科學家教你如何用大腦喜歡的方式學習,開發潛力,轉換跑道,創造第二人生》。其實這裡面有一段內容,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力。
這一段內容,主要是描述一位憂鬱症的患者,他的名字叫做勞蒂亞.麥道斯,他怎麼樣跟自己的憂鬱共處,創造他自己想要的人生。這裡面談到的細節很多,然而,今天我最想要跟你分享的是,麥道斯他自己整理出來的心得。
我想喔這種心得,它會比我們身為心理學家,或助人工作者告訴你,擺脫憂鬱的幾種方法啊…等等的,我想有說服力太多了。
他的心得我念給你聽,他說:「趣味是通往心靈的道路,人生總是充滿矛盾;舉例來說,你既要做自己,同時又要改變,你以為自己懂很多,其實你知道的少之又少。我建議大家不妨讀一些,提供實用方法的心理成長書,盡可能取得各種有幫助的資源。」
好,他接下來就列出幾個點,是他平常在生活當中,自我實踐的部分。你可以聽聽看,或許你現在就深陷一些情緒的困擾。如果他裡面談到的這些點,其中哪怕只有一、兩個,能夠對於現在的你產生一些幫助。
或者是在直覺上,你覺得可以試一試,那麼我都覺得它就是一個很棒的起始點,那麼今天這一段分享的價值,就會因著你的實踐而隨之提升。
我來逐條跟你念一下,他說:「不要一昧相信自己的念頭,有時候你的念頭會叫你去做蠢事,向你信任的人尋求建議,試一試他們替你下的猛藥。」
下一條:「有意識的選擇從事健康的好習慣,當剔牙成為一個習慣後,就不需要使用強大的意志力,來完成剔牙。」
接著:「模仿比創造容易,不妨聽取他人的建議,然後跟著做,可以依照自己的情形,去做一些調整,在你還沒有辦法掌握一切的時候,先跟著別人的腳步走,依樣畫葫蘆照著做。」
下一條:「前一晚就準備好,隔天上健身房要使用的衣物用品,預計要運動的當天早上,通常不像前一天晚上這麼有動力。 」
再下一條:「多花時間待在戶外,享受大自然,陽光對你很有助益,你可以借此發掘許多美麗的事物;像是會呼吸的植物,或者是自信滿滿的岩石。」
再下一條:「在居住環境中加強照明,打開窗簾,對著窗戶擺放鏡子,使用會反光的物品和彩色玻璃,學習預言故事裡面的烏鴉,去收集閃亮的物件。」
下一條:「持續參加運動課程,最後你的外表和心情都會變好。」
再下一條:「在身旁擺放你買得起的可愛小物,打造美麗的環境,環境很重要。」
再下一條:「列清單,列出待辦事項,心情會比較好,如果完成了清單上的事項,心情會更好。」
再下一條:「製作海報,寫上有鼓舞作用的句子,把你心愛的人照片掛在牆上;冰箱上,可以貼一些卡通人物的漫畫,或者是磁鐵,提醒自己要有好心情。」
下一條:「你永遠不知道誰會變成好朋友,除非不得已,否則都要友善的對待所有人,記住別人的名字。」
最後一條:「不要抱怨。」
其實,在我讀了這本書,裡面麥道斯的故事之後,為什麼我選擇一條一條的念給你聽?因為這一切都是他怎麼樣跟自己的憂鬱共處,他怎麼樣知道這如果無法擺脫,他怎麼樣活出他更想要的人生,這一切都是他自我實踐的結晶。
不管你今天聽完了這些,覺得對你有沒有幫助,其實我最想要問你的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你是否願意為自己做些什麼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近期我們的課程,是在12月12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如果你覺得生命的圓滿,其中有一個部分叫做「人際的圓滿」,那麼這一門課會是你需要的。
其實,有時候選擇自主性的學習,也是實踐你生命的重要過程。12月12號這一期『人際回應力』是今年的最後一期。如果錯過這一次,就要等到明年4、5月之後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12月12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的收聽,我們再會。 -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9-10 19:00:02【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的單車環島到了第六天,要從車城到知本。也就是要從台灣的西岸,到台灣的東岸,那走過這一段路的人都知道喔,這裡有一個重頭戲,就是爬「壽卡」。
「壽卡」呢,它是南迴公路的最高點。那對於騎腳踏車,經過這一段路的人來說,就是你會面臨到一個爬坡的挑戰。那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環島的時候,我爬壽卡那一天是整個大太陽。
非常、非常熱,整個烈日你可以感覺一下喔,就是當你騎著腳踏車,然後你在爬坡,然後你在喘氣,然後頭頂的太陽非常的大,然後這個熱氣呢,曬到地面的泊油路,再把那個熱氣往上蒸。
說白了呢,就是整段路上,你都覺得自己跟烤人乾沒什麼兩樣;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又熱又喘。然後如果你的水的補給不夠的話,你會騎到整個喉嚨喔,都快要噴火,就是整個熱到、乾到一個不行這樣子。
但是這是我第二次環島,第二次環島,我一樣爬壽卡。這次環島爬壽卡的過程,跟第一次簡直是天差地別,怎麼說天差地別呢?上一次是被熱到不行,這一次呢是狂風暴雨。
沒錯!你沒聽錯叫「狂風暴雨」。因為呢,我們爬上壽卡的這一天,是8月23,如果你還記得的話,823這是南台灣做大水,水災的那一天,就是雨量最大的那一天。
那如果那一天,你人在南部,不管在南部的哪個區域的話,你會發現那個降雨、還加上狂風,那在本質上跟颱風是一樣的。那由於爬坡是山區的道路,你知道當風勢一進入山區,透過山谷地形的擾動,它的風向基本上是不規則的,然後又非常、非常的強。
所以,有時候你會在明明是緩下坡,你可用滑下去的過程當中,你發現你不踩,車子根本前進不了;更多時候是你發現現在是上坡,你想說那倒過來,我在上坡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用風把我推上去,嗯,不好意思,因為它的方向是亂的,所以你也不要做這個夢。
有很多次,我在爬壽卡的過程當中,一陣狂風刮過來,我簡直是被原位定桿了。那我看到我們同行的有更多人,像是一些女生,或者是一些控車技術比較沒有這麼好的人,他們根本沒有辦法騎上腳踏車,他們得下車是用牽的。
可是你聽到這邊,或許你會好奇,那這麼大的風雨,為什麼我們還是要堅持上路呢?基本上是這樣喔,8月23號那一天,我們上路的時候,一直騎到牡丹水庫的時候,這個雨勢還是可以接受的。
然後,騎到牡丹國小稍是休息的時候,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為我們騎到牡丹國小的時候,發現那個風雨,實在是大到一個不可想像哦。可是如果我們的行程要停在這裡,要叫遊覽車來把我們接走的話,不好意思,牡丹國小那個地方,遊覽車進不來。
所以,我們得從牡丹國小爬上壽卡,一直到「壽卡鐵馬驛站」那個地方,遊覽車才能過來把我們接走。所以呢,最挑戰的就是從牡丹國小,到壽卡的那一段。
它的坡度是最陡的、難度是最高的,然後風雨又是最大的。那對我來說,第一次跟烤人乾一樣,第二次狂風暴雨,我想最極端的兩種狀況,我都遇過了。
所以,我想我對「壽卡」應該會有一個很特殊的感情哦,日後任何人跟我談到那個地方,我可能能夠說的故事、能分享的感受,會非常、非常豐富。
然而吊詭也就在這裡,如果這兩次爬上壽卡,都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頂多流流汗、喝喝水,補充完也就算了,不冷也不熱,我想我的印象應該不會那麼深刻吧。
因為如果你平常有在騎腳踏車的話,你會知道壽卡那個坡喔,是有一點坡,但是沒有到很難,這是平心而論的話。然而正是因為這兩次爬上壽卡,都是在這麼精彩的天候,所以反而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值得紀念的回憶。
那當然可能你會好奇,這一次我們在狂風暴雨的狀況底下,終於爬到「壽卡鐵馬驛站」,那接下來怎麼辦呢?因為如果我們從壽卡,往東部那一整個下坡,足足12公里是非常陡的坡度,在好天氣的時候,滑下去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了,更不要說在狂風暴雨的時候。
所以,主辦單位為了安全的考量,就派了遊覽車到「壽卡鐵馬驛站」那個地方,把一群又累、然後全身淋得跟落湯雞一樣的團員們,用遊覽車接走。
當我們上了遊覽車之後,我心裡開始非常的忐忑,忐忑什麼呢?因為上一次環島我留下來的遺憾,就是東部從「鹿野車站」到花蓮的那一段,我沒有騎到;也是因為天氣的關係不能上路,難不成這一次我過了壽卡,終於到了台灣的東岸。
整個東岸,又要因為狂風暴雨,我又要錯過這一段路嗎?那我是不是八字太硬了,連續兩次的環島行程,東部都沒騎到,那說實在的一點,我覺得我會蠻有怨念哦。
可是在遊覽車上面,我看著東部的海岸線,我心念又一轉,如果這兩次,我都會錯過東部的這一段旅程,那對我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那在我心中,我應該如何看待這兩次的經驗呢?
這時候就讓我想到,我曾經在嘉玲的一篇文章裡面,讀到的兩句話,她裡面寫到:「人生有時候要得到,有時候要得不到。」,當我們得到,我們可以證明自己完成某些事,它是我們的里程碑。
比如說,我完成了環島,我沒有錯過東部的那一段路,這就叫「得到」。但有時候也需要得不到,為什麼我會來環島第二次呢?因為上一次,我錯過了東部的那一段路,所以我才會有第二次。
那如果我這一次,又錯過了東部的那一段路,我可能會有第三次,這是我對我自己的瞭解而已,我還蠻有信心的喔。所以當我們「得到」的時候,它可以給我們一些肯定跟證明。
可是吊詭就在這裡了,這份肯定跟證明,有時候往往就是,會讓我們開始不再去深思、不再去體會那件事情,怎麼說呢?我打個比方吧,從小到大我們都經驗過很多考試,尤其在升學主義的台灣哦,這對我來說,已經變成是基礎的能力了。
可是你想想,當你還在學生時代的時候,任何考試、任何問題,當你已經知道答案,從你知道答案的那一刻起,往後看你還會在反覆的思考那個問題嗎?
你可能就永遠不會在去思考它,因為你覺得你已經知道答案了。可是生命當中,真正重要事情,它都需要我們終其一生反覆去思考的,包含我是誰、包含我生命的定位、包含我之於他人的價值跟意義、包含我怎麼認定我自己?
這些部分你會發現喔,當一個人開始覺得自己已經找到答案。就好像是一個修行的人,當他覺得他自己已經悟道,那這時候,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因為,當他覺得自己已經悟道的那一刻之後,他就不會再用一個求道者的心態,跟一個求道者的行為,好好的去思考、好好的去理解、好好的去體會,生命要給他的任何啓發。
所以,我常常講「人是習慣的動物」。習慣,它造就了我們的今天;但是習慣,也是讓我們越活越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其實習慣,在本質上來說,就是跟得到答案是一樣的。
因為在你的過去,曾經有某個習慣,幫你解決了某個問題,你就把它保留下來。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你對於這一個問題已經知道答案了,於是你就開始不會再去深思這個問題。
然而這個問題,可能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它有不同的展現;甚至於原本是問題,現在可能不是問題,又或者是原本你認為不是問題,可是現在會是問題。
就好像是很多人,一路以來活的非常的自我,一直到有一天,他終於發現這麼自我的人生,讓他真的沒有朋友。所以,同樣的他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他對問題的認定,跟他怎麼活出他自己,是不是都是在變化的?
所以回到人生,到底我們要「得到」還是要「得不到」,就像嘉玲寫的那句話一樣,或許有時候我們需要是「得到」,我們才能夠去確認自己,完成了些什麼。
但是,有時候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或有意識的讓自己「得不到」,因為當你有意識讓自己得不到時候,你對於一些生命當中,真正深刻的事情,你才會反覆的去體會,反覆的去思考。
當我在「壽卡鐵馬驛站」上了遊覽車的那一刻,我心中浮現了這些。在那當下,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東部,我是否能夠如同自己的心願一般,去完成上次失落的旅程。
但是想通了這些之後,對於是否能得到,還是依然得不到,我就放寬心了。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能夠帶來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會幫助你,在面對人生的很多選擇,跟共識的需要時候,找到適合的處理方法,跟值得的人達成共識。
11月6號的這一期『高難度對話』是今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了這一期,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6號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9-06 19:00:04【11/16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4期)僅剩四位名額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有人問我,可以用什麼樣的成語,來形容環島9天的經驗,我可以給他四個字,叫做「水深火熱」。
水深火熱,並不是指我這兩次環島的經驗。我必須說在台灣你在任何季節,如果安排一個9天的環島行程,幾乎一定會水深火熱,為什麼呢?
先講風勢吧,台灣呢不是東北季風,就是西南氣流;如果在西南氣流,也就是在我們夏、秋的這個時候,如果你是逆時針的方式環島的話,那麼你在整個西部平原的那一段路,全部是大逆風。
而這「大逆風」也就不打緊了喔,「西南氣流」通常在南部會帶來很大的雨勢,就像這一次南部的水災是一樣的道理。那如果是到冬天跟春天,這時候有「東北季風」。
那東北季風呢,如果你是用逆時針的方式環島,的確,你會在整個西部的平原騎的很順,因為是順風;可是一旦你到了東部之後,你就會迎向整個「大逆風」。這還不打緊,整個「東北季風」吹過來的時候,不管在整個北台灣,還是東台灣,那都一定會下雨。
那更不要說不定期出現的颱風,再來就是好天氣、艷陽高照的時候,你越往南走,那熱的程度幾乎跟「烤人乾」沒什麼差別,可是如果是陰雨的天氣,那在天氣熱的時候,午後雷陣雨那是很可怕的喔。
那如果在天氣冷的時候,你想想看,你一邊騎車、一邊迎著冬雨,感覺起來是很有氣氛啊。但是當你騎在路上的時候,那個冷、那個不舒服的感受,那只有經驗過的人,才知道個箇中滋味。
然而儘管如此,如果你問我值不值得在人生當中,安排一次環島的行程?我會告訴你非常值得。因為這是你可以認識台灣、認識我們腳下踩的這塊土地,一個很特別的方法。
所以談到這裡,其實有時候會去環島的人,我都覺得在骨子裡可能有一點點自虐的傾向,就像我還去了兩次!因為在水深火熱的狀況底下,還欣然接受這9天的旅程。
但是儘管這麼說喔,其實對一般人的一般體能來說,你在環島的旅程當中,通常到了第4天、第5天,就會面臨到「撞牆期」。
因為可能你的體力在前面幾天也用完了,你的意志力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那接下來的第4天、第5天,你可能每天還是有將近一百公里上下要騎,可是呢你的大腿也酸了、膝蓋也痛了、胯下也麻了,然後手握著單車龍頭的握力,也快不夠了…而這個時候,卻要繼續的往下騎。
在我這第2次環島的第4天,也就是8月21號,我們從嘉義出發,要前往高雄。那我這一次的行程當中,每天都日曬雨淋;我已經連續被日曬雨淋了4天,然而我們這一行人呢,每天都有人摔車,然後每天都迎著大逆風。
還好我前面有經驗哦,如果我回想我第一次環島,那個時候在這種狀況底下,那個心情真的會有一種「我幹嘛來這裡」的這樣的想法。它是一種體力跟意志力的撞牆期呀!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每一個人還是一步一步的往下踩?我想如果就以團體行動的角度來看的話,人畢竟是愛面子的嘛,總不能說大家都繼續的往下踩,只有自己灰噗噗的不騎了,然後上資源車,這也蠻丟臉的不是嗎?
但是我覺得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部分哦,就是你只有在撞牆期的時候,你才會深刻的問自己「我來幹嘛?」。然後這個時候,當你得出的答案,你才會真正甘願的去面對它。
比如說,當我用同樣的問題問自己的時候,我就回答我自己,我要的就是一段圓滿的經驗,我要彌補上一次沒騎到的缺憾。然後更重要一點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我想要給自己一個肯定「我是可以的!」這樣的內在的信念。
隨著這樣的想法的累積,我就會越來越期待,到了東部之後,我去完成那一段我曾經錯過的旅程。
而且也因為這樣子,我在面對不管在任何領域,或者任何狀況底下,那些咬著牙苦撐、流著汗,然後死命的把自己的所有的體力、意志力、創意,擠到一滴都不剩的人,我會多很多的支持跟包容。
因為當你經驗過這樣的感受,因為當你走過水深火熱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看到別人在水深火熱,其實你是說不出風涼話的。你完完全全的明白,在這過程當中,有多麼的不容易。
所以囉,如果你生命當中,總有人在跟你說風涼話,你是不是要慎重的考慮,這樣的人當他在說風涼話的時候,他後面給你的任何建議,是否可以聽、是否可以信呢?
因為他從來沒有經驗過「撞牆期」,他從來也不敢迎向水生火熱,他只是在旁邊看,他只是遠遠的當一個評論者。談到這裡,如果你此刻的人生,常常會有水深火熱的感覺,那麼這個時候,你最需要先做的,叫做問自己「我為什麼來這裡?」。
然後把那些說風涼話的人的聲音,直接關掉吧。因為不管你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前進的道路都是你一腳一腳踩出來的,加油!我會跟你一起前進,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11月16號開課的『CIA通達力』課程。這一門課,它會用個別教練跟小團體的方式,幫助你真正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一切外在行為的慣性,還有內在信念的慣性,透過這一份認識,你才能夠真正的幫自己生命決定你是誰,你要往哪裡去?
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1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而這也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4月了,我真心期待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米莉安上湯]
那個...
我說你們啊。(指)
能不能不要每次每次...
在我任性的發文完之後
發現自然觸及最高的,
都是這些心靈雞湯的文呀?
要知道
我看了是多麼心疼你們 (拭淚)
生活已經不容易,
請學著多愛自己一些好嗎?
來抱一個🫂
########
這幾天,
算是經歷了一場
靈性與自我對話的旅程,
也解開了許多心上的死結。
一直以來,
我都有情緒障礙的問題,
之前也說過,
身心科醫師摘下眼鏡,
沉重的對我說:
「李小姐,我從業50年以來,
妳真的算是我遇過第一位、
真的讓我發自內心佩服,
同時也要說這情緒障礙的問題,
在妳身上似乎不用痊癒也沒有關係的病患。」
Seriously?
醫生,你這樣說好嗎?
我真的很痛苦的呀......
##########
在一旁看著我領悟、
就像赤腳一步步踏過佈滿尖碎玻璃、
礁石與燒紅木炭般道路,體驗覺察自我歷程的手足夥伴們,
給我的結論從
「妳生命裡的任何一關,我應該都過不去」、
「辛苦了,真的」、
「這些事...應該只有妳能悟透」
到--
「應該沒有人能像妳一樣,闖過這些、還能笑著懷抱正能量活到現在」
這些,
我都當是讚美,
通通收下了(笑)。
############
每個人都有歷經低潮困頓的時候,
如果你能站出來大聲的說
「我沒有!」
請讓我好好的擁抱你一下,
你不是沒有,只是被迫堅強地--
「習慣了,」
是的,
用著最阿Q的精神實踐「吃苦當吃補」,就是你們這群總在我上湯之後,傻氣的按讚給擁抱的朋友,
因為哭過,
所以知道你苦,
因為痛過,
所以感同身受。
對吧?
############
和自己和解、放過自己這一類的書籍文章,我看了不少,誇自己好、相信自己與愛自己,我翻來翻去怎麼看都像是口號,
欸欸欸,我很會下Slogen的好嗎
說一下到底怎麼做嘛!!!
我誇也誇過自己、
還煞有其事的拿著鏡子,
「對!就妳!人正心美又善良,
絕無僅有好姑娘!」
然後呢?
我的世界並沒有因此出現一位穿著藍仙服,戴著跟鼻孔一樣大的老花眼鏡,頭臉身材比大概是30×30×30的神仙教母,翩翩的在我頭上灑下金粉,讓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I do really think so.
##############
我還是那個始終在躁期吧啦吧啦吧啦,鬱症來臨就得倒在地上動彈不得的活死人,
不是..那個我說啊,書出了要負責的啊!掏錢買了看了沒用啊....不要說七天鑑賞!我花了發70分鐘看完之後能退嗎?
「能退,」
博客來的服務始終高水準,
「可妳的人生不能退。」
我這樣告訴自己。
###############
找到真正和自己和解的方式,
這個覺醒的過程真的真的很漫長,
那個
會說自己人生還好內,
跟五百的台啤一樣~筍啦!的人,
來,
手可以放下了,
覺得自己人生很苦命的、
人微言輕命很賤的,
全世界都對你不好的,
這世界太大、你太渺小不重要的、
這一輩子你為這個家犧牲太多,
誦經行善只求不輪迴、隨仙佛修行的,
工作踩到雷、感情老遇渣的、
羨慕別人都很好,怎麼自己過的這麼糟的,
一樣是親生的,為什麼他有我沒有的,
覺得自己都沒錯,怎麼全天下都負我的、
眾人皆醉我獨醒、眾車逆向我獨行的,
體弱多病顏值堪比林黛玉的...
對!
我就在講你,
凡想法符合以上任何一點的你,
麻煩先拿鏡子起來告訴自己--
「對不起,我傷害了你,」
「對不起,我忽略了你。」
#############
願意承認是自己的錯,
進而造就自己的現況。
是你蛻變的第一步。
《未完》
#米莉安
#就連文章也堅持有益身心健康
#心靈雞湯
#與自己和解
這程式一定駭入我手機了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經路徑追求立即的愉快與慰藉,但這在其他各方面都會損害我們的健康與徹底療癒的能力。我們之前提過成癮,成癮對象可能是酒精、藥物,也可能是食物、習慣或作息,就連特定的思考模式也可能使人上癮。
比方說,你可能習於負面或限制性的思考,妨礙自己發展有益治療的心理迴路。要破除舊有的思考模式、習慣與信念並重新設定,這和克服成癮一樣困難。你的生理和神經機制會盡一切可能阻止你做出改變。
你現在的職責是把自己當成實驗室的小白鼠,進行神經制約。只要做出任何有助於維持在治療正道上的舉動,那就給予自己大量立即的愉快感當作獎勵,比方說辨識出負面或限制性的思考模式,或是選擇有助治療而非促進發炎的食物,這些事都值得好好獎勵自己。你可以自己列出一份獎勵清單。
摘錄自《#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這篇文章是這系列最後一篇了,談到大腦的機制,哪些歷程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但我們先從正向來想,大腦其實幫了人類很多忙。我們現在的平均壽命能拉這麼長,醫療照護的體系相當完備,跟大腦的發達有相當的關係。
所以我很感謝大腦,大腦確實帶著我們到我們想像不到的地方。不過,能活下來,不一定活得好,這也是我常提到的概念。
我採取的態度,是感恩大腦(或小我),但同時知道大腦(或小我)的限制。觀照著大腦(或小我),然後試著向意識深處(或共通處)進行連結。
讀這篇就算不是為了健康,也非常值得閱讀。因為這是談習慣的養成,不只是為了身體,在這世間,要獲得某種成功,常都跟養成適當的習慣有關。
祝願您,能養成好習慣,但也知道習慣可以改!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466001611099283
... ... ... ... ... ... ... ... ... ... ... ... ... ... ...
【文/ 傑佛瑞.雷迪格】
當壓力升高時,我們很容易重拾過去深植於腦海中的應對機制。大腦運作的科學已清楚指出這一點,在壓力或情緒波動之下,大腦會捉弄我們,試圖說服我們舊有行為、熟悉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辦法。我們告訴自己:「就這一次就好」,然後還信以為真,大腦的影響就是這麼強大。從成癮的例子最容易看出來,神經路徑追求立即的愉快與慰藉,但這在其他各方面都會損害我們的健康與徹底療癒的能力。我們之前提過成癮,成癮對象可能是酒精、藥物,也可能是食物、習慣或作息,就連特定的思考模式也可能使人上癮。比方說,你可能習於負面或限制性的思考,妨礙自己發展有益治療的心理迴路。要破除舊有的思考模式、習慣與信念並重新設定,這和克服成癮一樣困難。你的生理和神經機制會盡一切可能阻止你做出改變。
那在面對這種邪惡對手(自己的心理和身體)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做出徹底改變並貫徹執行?
有些人會以儀式來標誌改變;有些人是一下子就做出劇烈改變,像是珍搬到巴西,帕羅快速改變飲食內容且從未回頭;克萊兒等其他人則需要學習摸索的過程,逐漸了解自己的深層需求,慢慢取代舊有、不健康或過時的行為。他們原本用不健康的信念或習慣來「填補靈魂中的空洞」,一旦空洞獲得滿足,就不再需要這些東西了。
當你退無可退,即將重拾舊習慣、信念或選擇時,當下你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你必須預先擬定計畫,設想這種情況中的應對策略,否則承受壓力的危急時刻你容易受大腦(DMN)矇騙。你現在可以問自己以下問題:
"什麼事情容易引發我的負面情緒?在什麼情況或環境下我最難堅持信念?我能預防這些狀況或為自己做好準備嗎?
"我對人生有什麼願景?有什麼激勵人心的夢想能讓我願意犧牲當下的愉悅?什麼事物能幫我實現願景?什麼又會阻撓我?
"在這種情況中,我能信任誰的勸告?這時候我該打給誰?誰會支持我,而不是落井下石?
"為了鼓勵自己堅持下去,我可以給自己什麼「獎勵」?要有意義又能立即獲得滿足。聯絡你關心的人?播放最喜歡的歌曲?只要能讓你心滿意足的事都可以。
"什麼事物能幫助我認識自己的價值和優點,引領我看見自己為世界帶來的意義與美好?
"我決定要做這項改變的原因是什麼?回想自己的理由,回想你的人生願景、健康的身體、真切想要的事物,好好感受這一切。
大腦的編碼方式會妨礙我們真正地破釜沉舟、全力以赴,這些存在已久的神經突觸會把我們拉回可能有害的舊習慣、作息及信念中,妨礙治療,拖慢我們的腳步。畢竟如果林中已經有行走多次的路,何必再另闢蹊徑?想像溪水流過河床,在地表刻印深深的凹痕,而思想就像大腦中的電流,會選擇一條阻力最少的路徑,就像水會沿著已經形成河床的地貌流動。隨著時間過去,河床會愈來愈深,而水流也愈來愈難改道。我們已經知道,DMN會使你的思考模式與習慣逐漸僵化固定,進而決定你的人生與健康,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為你的未來畫好藍圖。但我們也知道DMN可以改寫。
打造新的神經路徑需要你縱身一跳,放手一搏。好消息是,我們的大腦並非不容改變,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神經聯想,將健康的習慣與愉快與酬賞連結在一起,只是這不容易。要先徹底拋棄舊有的神經聯想,如此才能創造新的。印第安納.瓊斯在《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片尾穿過寺廟中的重重危險障礙,後來他走到一處廣闊而無法逾越的深淵之前,通過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完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情況下踏入深淵中。印第安納.瓊斯就這麼踏出腳步,那一刻,腳下出現一座堅固的橋。橋一直都在那裡,隱蔽難見但確實存在。當大腦產生新的神經突觸,神經傳導介質也會這樣縱身一跳,朝空無之中伸出腳,而後便搭起橋梁、建立連結。當印第安納.瓊斯通過峽谷後,他往橋上拋了一把沙子,顯現出橋梁輪廓,方便下一次能輕易看到道路、快速通過。大腦中神經聯想的運作模式也一樣,下一次需要時就能更輕鬆找到這條熟悉的通道。
要建造一條新的神經路徑需要四十五天,也就是一個半月。與人的一生相比,一個半月根本不算什麼,但實際開始改變某個終身奉行的習慣、思考模式或信念時,你可能會覺得度日如年。
要撐過這四十五天,你可以利用制約反應,你現在的職責是把自己當成實驗室的小白鼠,進行神經制約。只要做出任何有助於維持在治療正道上的舉動,那就給予自己大量立即的愉快感當作獎勵,比方說辨識出負面或限制性的思考模式,或是選擇有助治療而非促進發炎的食物,這些事都值得好好獎勵自己。你可以自己列出一份獎勵清單。
過程中要記得,你正在譜畫一張全新的地圖,開闢新路的過程必定艱辛,充滿挫折。不過你正在前進,你已經將海灘拋在後頭、遠離港口,那裡已經沒有船隻在等待撤退,你沒有走回頭路的選項,奪下城池,不然就死路一條!
這四十五天,你可以養成任何新習慣,因為這四十五天之後,新習慣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為什麼有些人的病自己會好,其他人卻不行?哈佛醫院權威逾15年研究,解開啟動人體自癒力的4大關鍵,癌症、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都可以不「藥」而癒!
博客來|https://reurl.cc/v1YQAe
金石堂|https://reurl.cc/4mKLOv
誠品|https://reurl.cc/Xk1Ab0
讀冊|https://reurl.cc/VXAYvY
皇冠文化集團
https://www.facebook.com/crownbook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障礙就是道路博客來 在 吱吱復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風復健這樣做提升自我照顧力》
1/21即將上市!
腦中風來的很快,一夕之間患者的人生就會發生巨變,過去在醫
院擔任職能治療師,最常遇到的就是腦中風患者,有的是餐廳老闆,有的是是企業主管,腦中風伴隨的後遺症,讓他們在職場上、甚至是照顧自己都有許多困難,家屬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往往會不知所措⋯⋯。
確實,現今醫學中,還沒有辦法能夠完全逆轉腦中風對腦神經的
傷害,唯一恢復功能的方式就是復健,但是復健過程是漫長的,需要克服心理障礙,需要學習正確的觀念,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習及家人背後的支持,這些,都是幫助中風患者復健道路上,持續前進的動力。
這是一本獻給中風患者與照顧者的照顧指引!
在網路上資訊較雜論、不易查詢,因此我們整理了社團上千則討論中,風友與家屬最常詢問的問題,邀請醫療復健照護專家,結合了臨床上的經驗與醫學相關知識,將所有資訊整理成這本書,提供風友與家屬動作、語言、認知、飲食、心理上的復健原則,也有分享實際案例,提供風友們參考。
復健雖然辛苦,但只要堅持努力,一定有回報我自己常在臨床上和風友分享,中風後就像人生重新開機,重新學習走路、拿湯匙,幸運的是,這些技能是我們原本就會的,所以只要每天持續練習,且將練習、學習的應用在生活,學以致用,身體一定會回應你的努力的!
#可多多利用網路購書平台
#目前只有連結下週才能買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0988
🎬 誠品線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25232681966929000
🎬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www.cite.com.tw/book?id=8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