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陽奉陰違的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陽奉陰違的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陽奉陰違的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陽奉陰違的人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小瑜星座,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月亮星座之厭愛系列|月亮處女-會胃痛的徐志摩 ■本文與小瑜星座Podcast同步上線(看完記得填寫文末病歷表) 「輕輕的我走了,其實我根本沒來。」是月亮處女的厭愛症狀! 熱愛觀察對方的大小事情,一不滿意就在心裡讓對方OUT,連撕名牌的時間的沒有,說斷就斷,就是月亮處女的無情! 「常常胃痛...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北市中和區雙和醫院,上星期疑似爆發院內感染,共9人確診,在全院普篩後,又新增了2名工作人員確診,分別是一名行政人員和傳送人員,不過院方初判為個別獨立社區感染事件。而與民眾接觸頻繁的金融業,目前已經有35家公司、92名員工染疫,金融工會說,現在還有主管要求員工親自拜訪客戶,對防疫陽奉陰違,不顧員工安...

陽奉陰違的人 在 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1:15:12

【我想當這樣的姻親:我不理解你,但我尊重你。】 -- 大家都碰過「被要求同住」的難題嗎? -- 當前衛碰到守舊 與無緣公婆的不愉快記憶 真的是罄竹難書 -- 我想 我就是從那時成為他們口中的大麻煩吧! -- (反正他們認為兒子的女友,都是大麻煩🤣) -- 記得在交往兩年、已經同居後 我才跟他爸媽見到...

陽奉陰違的人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3:52:47

今天早上冥想*的時候,突然頓悟了一個(好像很有道理的)道理,有時候你越努力想要改變一個人,你會發現,他距離「你想要的那個改變」,越來越遠。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覺得這跟控制感(locus of control)有關。每個人都希望對自己的生活有多一點的掌控感,不論是日子過得如自己的預期,或者是能夠做...

陽奉陰違的人 在 JJ Su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1 09:33:07

好朋友2號,可以說是噗噗最好的朋友 也因為太親密而經常踩到彼此的底線 摩擦更多,爭執也更激烈 他們在學校打架了 好朋友2號承認自己先動手,而噗噗的反擊抓傷了對方的臉 『可不可以請你女兒以後不要抓臉!』 『我會注意幫他剪指甲,但是我沒辦法教育我的孩子被打不能還手』 雖然嘴巴上這麼說,但想想萬一真...

  • 陽奉陰違的人 在 小瑜星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7 21:40:25
    有 191 人按讚

    ⭐️月亮星座之厭愛系列|月亮處女-會胃痛的徐志摩

    ■本文與小瑜星座Podcast同步上線(看完記得填寫文末病歷表)

    「輕輕的我走了,其實我根本沒來。」是月亮處女的厭愛症狀!

    熱愛觀察對方的大小事情,一不滿意就在心裡讓對方OUT,連撕名牌的時間的沒有,說斷就斷,就是月亮處女的無情!

    「常常胃痛的徐志摩」我覺得月亮處女的人都有種很陰柔的特質,要不就是好像帶著徐志摩的圓形眼鏡在暗處偷看著你,要不就是情緒上非常挑惕對方但又渴望對方能脫光他衣服直接上床。

    月亮處女的人就是很難相處的點在於,通常他都有個很嚴格的媽媽,而他也很聽媽媽的話,月亮處女就是「孝而不順」擅長陽奉陰違的人。所以要跟月亮處女的人建立關係,前期要能包容他無止盡的情感需求,等到過了天堂路,月亮處女蓋上「認可」標章之後,他就會大翻轉無止盡的對你好。

    畢竟處女座還是個熱愛奉獻的星座,但也是很會找虐的星座。跟他們在一起,你要很自律,搞到自己胃痛是必然的。所以,能夠解除月處女焦慮感,你講笑話他笑得出來,基本上你就走進他的心了

    月亮處女,你覺得怎樣的人才能匹配上你呢?

    #不厭不愛 #厭愛症情慾生活指引卡 #小愛卡 #厭愛診療室

    ⭐️厭愛病患的病歷填答:https://lihi1.com/3GJt4

  • 陽奉陰違的人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12 19:16:14
    有 2,729 人按讚

    | 在法國學會的事 |

    昨天台灣的總統選舉,真的是全世界都在看,大家都想知道在維吾爾集中營、香港反送中這些事情之後,台灣人民的選擇。

    選舉的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昨天應該是全台長輩們最傷心的一天,但大家真的一票一票的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和選擇自己的未來。

    連著二天的政治發文,讓巴黎不打烊掉了一些粉,沒關係的,這年頭還是活在同溫層比較好,不想看退讚取消訂閱真的比較舒心。

    就在投票的前一天,我看到有人在我朋友的po文下影射巴黎不打烊是個鼓吹法國過時菁英教育的粉專,而本人又是個自以為懂設計的菁英藍、姿態藍鄉下歐巴桑。

    看到這種無謂的批評我是不會浪費時間筆戰的,大家身處的階層不同,所以生活的條件和視野都不同,會有這樣的酸言酸語通常是一種嫉妒的心態,反應一些人在法國過得並不如意而已。不過這個「藍」,我倒是很有意見。

    真的,很多人可能不會理解,妳這個「外省人第二代」,怎麼會支持蔡英文呢?妳不應該是深藍、鐵藍的嗎?

    是的,我們全家都藍,就是標準的住在台北市天龍國蛋黃區的深藍!所以我成長的環境藍,住宿私立女校因為創辦人超級無敵藍,高中同學也藍,當年我們沒有投票權還背著書包去參加趙少康在台北體育場的造勢活動。

    我就這樣一路藍到法國念書,所以剛到巴黎沒多久,就和幾位跟我一樣剛來念書的台灣同學,被一位前輩留學生大哥拉去參加國民黨在巴黎的活動。這些在國外的老僑胞們忠貞的支持國民黨,他們像活在廿世紀初的人,支持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他們說當初革命能夠成功,就是靠海外僑胞的大力支持。

    我們一群剛到巴黎沒多久的台灣留學生,就這樣常常被叫去吃飯。但剛從台灣來的年輕人,還是個自以為活在時代尖端的東區屁孩,老僑胞的國民黨餐會總是讓我感到傷心。那總是在中國人開的俗艷老舊餐廳,吃著粗糙又沒有家鄉味的餐點,老人家關起門來自己慶祝,有一種亡國遺少的感覺。

    後來馬英九以台北市市長的身分來巴黎參加都市數位論壇,除了餐會還有和留法學生的座談會,當時我們幾個泛藍鐵粉同學當然也相約要去,完全不用國民黨前輩大哥打電話來拜託出席。而我的轉變,就從馬英九那場座談會開始。

    馬英九當時在巴黎的學生座談會開放讓留學生們問問題,像我這種自以為的文化菁英,怎麼能不提問和文化有關的問題呢?於是我舉手提問:「請問馬市長,我們在法國的留學生常常面臨大陸留學生挑起的繁簡中文之戰,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他當時的回答我至今記憶深刻,他說:「我們可以讀繁體,然後寫簡體。」他的回答很多人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在我心中卻烙下了一個很大的疑問,面對文化文字,我覺得他的立場不夠堅定,或說,他根本是個陽奉陰違的人。

    很多事情一旦心中開始存疑之後,就會開始發現更多的問題。

    我們每次都是被那位國民黨前輩大哥叫去吃飯,後來這些餐會吃著吃著,就從剛開始的台灣國慶餐會,到中國國慶餐會。有一次我們還被叫去和中國外交部的官員吃飯,在香榭大道旁小路上的中國餐館裡,我拿到一張「駐法對台作戰部」某某官員的名片。後來這位國民黨的大哥還問我要不要去北京參加中國國慶?機票吃住都是他們付錢,是一個跟團的行程,不去白不去。我一口回絕,要去北京旅遊我自己出錢就好,住好吃爽不用跟一群不認識的人旅遊,從此我與他們斷絕往來。

    在被叫去和國民黨、共產黨吃飯的同時,我在法國、德國遇到和我以往價值觀、政治觀不同的生活。還記得小時候出國去玩,人家問我是哪一國人,黨國教育教導下長大的我曾經不假思索的回答:「I’m Chinese.」但是廿多歲到歐洲求學,我還是Chinese嗎?

    在說正經事之前,先插播一則故事。那是我剛到法國念書前二三年的事,有一次我經過一條廊道,看到一家頗有味道的咖啡館,就進去在吧檯點了杯黑咖啡。當時天氣很冷,我在吧檯喝咖啡有多久,咖啡店對街門口二位太太就聊天多久。我忍不住隨口問咖啡店老闆娘:「天氣那麼冷,對街那二位女生怎麼不回家聊天?」老闆娘說:「哎呀小姐,人家是在路上討生活的!」什麼?是應召女郎?!原來咖啡館一側在廊道裡,另一側是文學作品中非常著名的巴黎應召名街「聖丹尼路」,我當時真是年輕不懂事,有眼不識泰山。老闆娘加碼:「我這邊還算少的,妳再往上面走到聖丹尼門,那邊好多好多妓女,都是中國人!妳呢?妳哪裡人?」喔,我是台灣人,台灣喔,不是中國的一個省。

    這個插曲只是一件小事,相信很多在國外的朋友們都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讓你不想當中國人。但其實最重要的原因當然不是這個,而是我跟中國同學之間有共同的語言沒錯,但我們沒有共同的回憶。

    在台灣長大我歷經過民主運動和政黨輪替,我用的是新台幣,小時候吃的是可樂果、義美牛奶糖和七七乳加。而我中國同學看的是央視春晚、吃的是大白兔(牛奶糖的一種)。我遇到的中國同學們人都很好而且很有文化,每個都是中國的藝術菁英,出身中國八大美院,大家平常互相幫忙一起吃飯。但是我們之間不能聊政治,而且最好不要聊政治,因為最基礎的價值觀就完全不同。

    慢慢的,我在法國找到自己的國家認同。我本來就是芋頭蕃薯會說不輪轉的台語,在法國,我的台語反而變好了,因為和台灣同學間我們能說台語就說台語。曾經在台灣政黨輪替被罵外省豬而覺得自己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台灣人的心態也沒了,因為我成長的記憶是台灣集體的歷史記憶,所以我是台灣人。而原本天龍國死屁孩的地區觀念也沒有了,因為台灣就是我的家,管它台北市、台北縣或南部北部,台灣就是台灣,沒有誰優誰劣。

    心中有了對台灣的國家認同,就會發現台灣的政黨和政治人物有誰是為了這個國家好,有誰陽奉陰違想把我們拉去對岸。與此同時,我當然常常想起我來自中國的父親,如果他還在,可能會被我的言論氣死。不過我也相信以我父親的智慧,他能依照自己的意志選擇離開中國到自由民主的台灣,也能接受我曾經女同志的年輕歲月,他應該也能夠理解我這新一代台灣人的想法。

    昨天選舉結果揭曉之後,我和四位從倫敦來巴黎過週末的偽單身媽媽們一起喝一杯慶祝。但我相信很多長輩們心情都不好,昨天還在開票時我就警告女兒不要越洋惹外婆,我至今也不敢在家人群組裡多說什麼。不過這樣的選舉結果,真的讓我很感動,因為它也代表了我的心聲,就像我也在那八百萬人之中一起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

    寫這篇文,是因為我答應網友當小英勝選時,會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轉變過程。與此同時,也希望長輩們知道為什麼我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叛逃的外省人第二代?其實沒有原罪,可以超越藍綠,因為大家都是台灣人。

  • 陽奉陰違的人 在 陳凱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1-07 22:13:07
    有 76 人按讚


    https://youtu.be/Qiw29xb8zU4

    【有內涵的自說自話,才是未來決勝的關鍵】
    星期三,忙碌緊湊工作中唯一「彈性時間」, 除了非必要出來「開會」;與老朋友相聚,休息,對我是非常珍貴需要的…。

    今天(11/7)下午,至少10 年,沒有坐下來聊聊的【梁修身導演】,我們約好在東區一家百貨公司的咖啡店,沒有任何負擔情況之下,閒聊前塵往事;交換彼此重拾課本,都在進修的心得;今昔影視環境的點點滴滴…

    我猜導演應該是軍人子弟,非常正義,打抱不平的人, 我們都有「包公」和「關老爺」伸張正義的精神,演藝圈-路走來,導演講了一句有趣的話:『這個工作做得越久,愈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我心裡在想,不受教不合拍的 ,就算你說了重話 ,當時懷恨在心但總有一天,自食其果的時候,才會回頭想到,當時對他說真話的人,才是“忠言逆耳”幫助自己,得罪就算了,萬一是小人 ? 我們也只有自我承擔?社會上其他行業,不也是-些陽奉陰違的人,大行其道!
    不比-時,—切都尚未蓋棺論定。

    我與梁導演在這方面蠻像的 ,一時之間 “不點不亮” 時間久了,突然茅塞頓開!才知道原來自己做了「傻瓜 」「炮灰 」,吃了悶虧,成就別人,給自己惹了麻煩 ?

    日久見人心,導演又說了六個字:
    『人在做,天在看 』
    我相信,總有欣賞我們的人跟事,會支持,尊重這麼執著活著的藝術工作者吧!

    當遇對人聊天的時候, 反而調了我的疲憊心氣,身心逐漸舒暢不少。
    想到明天 6月8號,星期四上午10~12點,FM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我們的廣播【嘠巴·輕鬆BAR】 要為各位推出「金曲金鐘」雙料得主,長笛才女【華姵】分享她的生命故事, 又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華姵,是個非常用心經營自己的藝術家,或許因為自己在某方面有所不足?在機會的爭取上,特別有各人的做法與想法? 或許你對她不熟或不一定認同?但是從廣播中,自然的跟著音樂鋪陳,特別是我請她即興現場演奏搭配,90分鐘專訪中 ,我沒有預期她會這麼樣的
    “ 真情流露 ”…讓人不捨!

    回到我製作節目的初衷, 我還是希望每一位抽空來支持「原民台廣播」的特別來賓,受訪完後,會覺得「不虛此行」很想保留這一集的錄音存檔!

    相信有緣的聽眾,對我邀請的來賓朋友,有更進一步有别過往的認識,為她們喝釆!
    所有前置過程中, 再多的勞心勞力, 也就值得了!
    我的時間體力有限情況下,「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只是這個「鐘」,希望敲響大家心裡的共鳴!

    早上收到一位電視圈的總經理,給了我一個簡訊, 很受鼓勵:
    『別讓那些露奶、露溝、穿著冶豔、言語輕佻的直播主,自以為是主持人,毀了有質感的台灣形象 』

    『自說自話,是主持人的基本功。但是,有知識份量的自說自話,就會是未來決勝的關鍵!』

    精彩的影音實況片段,
    搶先分享華姵故事:

    https://youtu.be/bilBfMddv_w

  • 陽奉陰違的人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14 21:00:19

    新北市中和區雙和醫院,上星期疑似爆發院內感染,共9人確診,在全院普篩後,又新增了2名工作人員確診,分別是一名行政人員和傳送人員,不過院方初判為個別獨立社區感染事件。而與民眾接觸頻繁的金融業,目前已經有35家公司、92名員工染疫,金融工會說,現在還有主管要求員工親自拜訪客戶,對防疫陽奉陰違,不顧員工安危。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75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陽奉陰違的人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12 15:50:20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遠程火箭炮 ,躲過 #中程導彈條約 ,但讓比較窮的國家有了好棒棒的武器可以用,而且還不能攔截!

    其實要講遠程火箭炮,故事要從中導條約說起。《美利堅合眾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銷毀中程和中短程飛彈之條約》(英語:Treaty between the U.S.S.R. and the U.S.A.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Intermediaterange and Shorter-range Missiles)

    維基百科是這樣寫的:【2017年,俄方認為包含一些大氣層內美國無人機其實與中程導彈無異,並稱30年來俄羅斯銷毀1,800枚以上、美國只銷毀800枚;俄羅斯總統普丁質疑美國自海灣戰爭起,大量將戰斧巡弋飛彈BGM-109改裝為對地用途並用於實戰,以陽奉陰違的方式違反條約,態度轉趨強硬。美方對俄方近年的執行上也有相似質疑,促使眾議員要求美國總統川普退出條約。自1988年雷根政府簽訂中導條約至2018年,美國雖擁有並實際使用海基戰斧巡航導彈用於對地攻擊,不過因中導條約,仍有所限制尤其是不能出口,此間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向沙烏地出口東風-3包括後來的升級替換版本東風-21持默認態度。】簡單來說,美俄當年簽訂這個條約是為了彼此約束核武器中的投射工具,但也間接導致中國成了冷戰末期全球唯一能出口該類型飛彈的國家,但雖然可以出口,美俄也都不能賣,可是問題是真正的中程彈道飛彈價格很高,許多窮國買不起,做上了軍火生意的中方自然把改良的腦筋動到射程已經跟中短程飛彈相差不遠的遠程火箭炮身上,再加上了導引系統,簡直便宜又好用。

    根據ETTODAY的報導:【衣索比亞近日爆發內戰,掌控北部提格雷州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提人陣線,Tigray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 TPLF)與政府軍爆發激烈交火,政府軍使用中國製的「AR-2遠程火箭炮」成功壓制提人陣線,成功控制阿克蘇姆(Aksum)阿杜瓦(Adowa)兩個重鎮,而這也是中製AR-2遠程火箭炮首次實戰紀錄。
    根據陸媒報導,衣索比亞政府軍使用的是AR-2遠程火箭炮,也就是解放軍PHL-03自行火箭炮的出口版,是一種300毫米口徑重型遠程火箭炮,採用固體燃料發動機推進,據稱最大射程達150公里,採用帶有反裝甲/步兵的集束彈頭,衣索比亞政府軍的使用AR-2遠程火箭炮對100公里以外的目標進行壓制性打擊,採用智慧型集束火箭彈可以一次覆蓋60公頃內目標。】

    簡單來說,台灣海峽並不是很寬廣的一個阻隔,如果真要實戰運用,遠程火箭炮的相對便宜和不可攔截性,幾乎就等於把八二三炮戰一路拉到台灣本島來,所以許多武統愛好者很愛提這件事,尤其是最近又有了一大堆相關的產品,有的還號徵導引精確度勝過最精密的狙擊槍,到底真的假的,那今天就請 #施孝瑋 來談談PHL-03自行火箭炮、SY-400超遠程火箭炮、衛士火箭(到底為什麼只供出口啊)、台灣也有的雷霆兩千,還有台灣已經買了還沒有收到貨的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英語:M142 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一次通通講好講滿,聽個過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陽奉陰違的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28 21:47:19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