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陸上颱風警報定義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陸上颱風警報定義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jasonccr (不是ㄈㄈ尺)看板TY_Research標題Re: [討論] 盧碧颱風升不升格...
[關鍵: 也許可以用風雨或天氣的"程度"來防災,而非用颱風警報綁住!]
以上的這個想法,不知道板上的大大有甚麼看法呢?
---
氣象局的陸上颱風警報定義:
(法規名稱: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
法規類別:行政 > 交通部 > 氣象目)
預測颱風之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臺灣本島、澎湖、金門或馬祖陸上之前十八小時,應
即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將可能受侵襲之直轄市或縣市行政區列入警戒區域,以後每隔三小
時發布一次,必要時得加發之,並發布必要之風雨預測相關資料。
關鍵是: 颱風、18小時之前、暴風範圍(暴風圈)侵襲
1. 颱風
是否是颱風,有客觀因素(e.g.,觀測),也有主觀因素(e.g.,Dvorak T number認定),也是
這次的爭議點,這部分已經很多討論...
2. 18小時之前
這個其實也不容易,氣象局可能因為某一報明確預報到18小時候暴風圈接觸,但...
颱風強度發展與風場變化、速度快慢...等等,絕對不可能完美掌握,實際上真的是發布的
18小時後就接觸到嗎?
3. 暴風圈
颱風暴風圈,幾乎不可能是正圓形的,雖然近年來氣象局會參考各種客觀資料,提供不同
象限的暴風圈並進行平均,但實際上平均後還是: 正圓形
但板上的大家都知道,這其實不太合乎實際上的風雨感受,除了因為颱風移動方向而區分
的危險半圓與安全半圓之外,颱風本身因為大環境而產生非對稱風場或降雨分布,也是需
要考量的,例如莫拉克,或是這次的熱低(颱風),風雨感受最深的不完全在系統附近。一
味的追那個圓圈,來進行防災或產生風險意識,會有不小的風險...
先假設民眾"會"因為警報的程度來進行防災或做風險規避
那即使這次"是"颱風,桃竹苗影響固然也不小,但影響最大的高屏山區,也只適用豪大雨
特報的範圍,而不是颱風警報的陸上警戒區,那無論怎麼認定強度,有差嗎?
如果,我們可以將颱風或熱低,以情報的概念來發布,而防災的程度,使用風雨的影響程
度(impact based)來訂定,例如日本,就是類似以上提到的這個作法~
目前盧碧颱風侵襲日本中,但日本並沒有颱風"警報"
https://i.imgur.com/rOaZiIn.jpg
僅有:
大雨警報、暴風警報、雷注意報、強風注意報、高潮注意報...等等
那這樣,氣象局在處理某些爭議時
如: 這次在金門附近的定位爭議、強度爭議
或是多年前的梅姬二百五爭議(現在想到還是很氣...)
還有常常被提起的風圈大小定義(白話文:黑風圈)
也許,就可以更加科學與客觀,回歸大氣本身
例如這次的CASE,降雨高風險區發布降雨警報(除了系統附近,也有高屏山區等地區)
那是否就不會有特報不足以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的問題?
而在其他的案例,暴風圈多少就給多少
颱風中心在哪裡,強度在那邊,實事求是,依照客觀條件來判斷
只要盡量提供準確的風雨或其他現象的預報,給防災單位和民眾,並且適當保留不確定性
那,人們和防災單位也可以依照風險承受度或地區特行來因地制宜,做最適當的防災措施
是不是可以少掉一些爭議點呢?
以上,只是一個小小的想法而已
但這個牽涉到的層面非常多
完全不只是氣象的範圍而已...
由衷希望,官方預報可以越來越準
而大家也更理性的看天氣,並且能接受預報的不確定性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58.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28427862.A.A4E.html
※ 編輯: jasonccr (1.171.158.36 臺灣), 08/08/2021 21:06:55
※ 編輯: jasonccr (1.171.158.36 臺灣), 08/08/2021 2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