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陳諺瑩幾年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陳諺瑩幾年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陳諺瑩幾年次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蕭詒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Ⅰ. 我們和盧恩在傷心欲絕的專場外見到面,不敢說他那時醉了,但至少能肯定他看起來離他的身體有點距離。「你有看過《龐克的哲學》嗎?我拿給你看……第一場講座我們想找永豐來導讀,之後幾場的講師我也在找了,但確定會有洪申豪,還有那個詹秉諺,你知道詹秉諺嗎……你看這個目錄,我們會根據這本書的結構,每個主題...
陳諺瑩幾年次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Ⅰ.
我們和盧恩在傷心欲絕的專場外見到面,不敢說他那時醉了,但至少能肯定他看起來離他的身體有點距離。「你有看過《龐克的哲學》嗎?我拿給你看……第一場講座我們想找永豐來導讀,之後幾場的講師我也在找了,但確定會有洪申豪,還有那個詹秉諺,你知道詹秉諺嗎……你看這個目錄,我們會根據這本書的結構,每個主題去找適合的講者……像第一場我們就會找永豐,鍾永豐……還有詹秉諺,你知道詹秉諺嗎?」
Ⅱ.
我還真的不知道詹秉諺。最近這確實使我焦慮。我有許多不認識的名字,許多沒混進去的圈子,偏偏我已經擁有與我的許多還沒不對等的已經:我已經有機會在某些地方寫稿子,已經有機會當面碰到某些人,已經有機會在某群人之中得到發言的時間。許多比我更已經的人,卻沒有這些機會。我對盧恩點頭,盡力把自己真切的熱忱展現出來,但同時我的心檢查著自己:只有熱忱就足夠了嗎?我憑什麼被盧恩誠摯地歡迎?
Ⅲ.
講座上,永豐老師就像當年上課的時候一樣放了好多 YT 上的歌。Underground Velvet,Patti Smith,Sex Pistols。其實我本來想問的是,老師,你把這些歌放在歷史脈絡裡來提點它們的藝術意義,但有沒有一些歌,很有藝術意義卻很難聽?反過來說,有沒有一些歌很好聽卻對歷史毫不重要?我純粹好奇他腦中有沒有這樣的歌單,然而,由於我舉手發問時用了像是「身體性」這樣的詞彙,讓永豐誤以為我在挑戰他:作為一個不在那些演出現場的人,光憑 YT 上那些畫質很糟的影片和幾十年前的爛音質,如何能確切感受那些歌曲的影響力?
他停了一下,然後說:作為身在台灣,又身在特定時代的聽眾,這是沒辦法的事吧。聽完回答,我知道他誤會了,但不敢再問下去。和他的回答相比,我原本想問的問題顯得太幼稚了,而且,變得像在同情。
Ⅳ.
永豐老師的回答不就是我的焦慮嗎,回程的客運上我想。不在場的焦慮。不在「場景」的焦慮。無論你學識淵博、天才橫溢,足以充分分析各種現象的意義,只要你不在場,你就疏離。那種疏離,是甚至即使你對一個事件做出了合情合理且吻合理論與脈絡的理解,也可能被真正在場的人當作一種誤解。那是無法含糊的資格條件:你那天在台下就在,不在就不在。而有些事情永遠只有在場的人才知道。那些事不能意會,更不能言傳。
Ⅴ.
而我是怎麼認識盧恩的呢?因為盧恩先認識了熊。光是這一點似乎就應證了以上種種。地下伏流Underflow 辦了一場名為「小說接龍」的場子,把 Google 雲端文件投影在牆上,好幾個人同時共同編輯,想辦法在觀眾眼前接力完成一篇小說。我不知道我那天憑什麼在那裡,但我在,而且我是作者之一。那是一個讓我光是想到就年輕起來的夜晚。
寫作者常見的對談或講座也是場景沒錯,但寫作的場景總是和語言敘述本身太貼合了。幾乎只要看了逐字稿,就算不在講座現場也能理解九成的內容,這是寫作這個形式內建的性質使然。我們和語言這個工具太近了。小說接龍這個活動卻逃離了這個限制,因為這個活動比起敘述某個想法,更像是創造一種體驗。那次之後,我一直試著找到別的方式,讓寫作者的場景更接近這種體驗。當然不一定要是別的方式,再辦一場小說接龍也可以,聽說伏流已經在談了。
Ⅵ.
為什麼我說自己決定「不再做單純課程分享性的活動」,大抵是因為這樣。我想把自己的時間用在努力於不同性質的場景上。更強調現場性的場景。
二月中這場演出是我的第一個實驗。雖說是實驗,但形式其實很老,很多人做過了,就是和樂手一起做詩演出。這裡的實驗,取的或許只有「實地去做做看」的意思,而不包含嘗試前衛的意涵,只不過因為我自己沒有做過而已。
演出裡選了十五首作品,因為單位邀請我,所以還是選了一些自己寫的,但其他大多是我迷戀並憧憬的詩作。因為怕沒有人來所以 set list 也列在下面當成廣告了。請原諒已經幾年沒有玩團的我欲蓋彌彰的心虛。
Ⅶ.
主角是那些作品而不是我。其實本來就應該是這樣才對,只是幾年下來的經驗常常是相反。應該要,讓某些事物透過我們的身體出現,而不是讓我們的自我透過我們的身體出現才對。
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六十個名額,平均一天只要有兩個人買票我就不會被當成票房毒藥了。即將在高雄結束的講座生涯,又從高雄開始的表演嘗試 ── 有時候我分不清楚是我自己習慣讓生活太戲劇化,抑或生活偶爾自動出現的選擇本身就是戲劇的。
Ⅷ.
上周末去看過場地了。隧道裡的防空洞,我很喜歡。讓我想起第一次踏進伏流,見到盧恩的時候。
///////////////////////////////////////////
2019 - 2020 小西灣藝穗 Southpost Arts Fringe
蕭詒徽「動物性營養 HOLOZOIC NUTRITION」詩演出
https://forms.gle/avKXSnn1ajhtb94QA
去年三月發行詩集《鼻音少女賈桂琳》的蕭詒徽,在參與了桃園獨立空間「地下伏流」所舉辦的「小說接龍」活動後,開始思考文字創作一貫缺乏的現場性/表演性/感官性。不同於音樂或影像領域中「現場」與「作品本身」的強烈關聯,文學的現場常只是作者主體的現身,反倒與作品斷裂。雖說這可能是藝術形式自身的特質,蕭仍嘗試尋找文學的現場性,率樂手在二〇二〇年的西子灣,以「演出」為前提帶來這場讀詩會,希望文學的現場不再只是作者出來講心事。
➤➤ 時間:
2020 年 2 月 15 日 15:00(2 月 14 日報名截止)
➤➤ 地點:
中山大學隧道內右側防空洞
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 70 號
➤➤ 收費:
每人 450 元,早鳥票 8 折(2 月 10 日已截止)
收到報名後會再以 E-mail 通知匯款。限額 60 人
報名請填表單:https://forms.gle/avKXSnn1ajhtb94QA
➤➤ 演出曲(順序未定):
蕭詒徽 _______________ 甜蜜的家庭
吳瑩 _________________ 普通女子
北川透 _______________ 拐杖 林永福譯
蕭詒徽 _______________ 通常我們譴責園丁
蕭詒徽 _______________ 政治 I (或一個牛仔的午夜)
夏宇 _________________ 排隊付帳 cover.
夏宇 _________________ 純淨與極致與善意
小令 _________________ 五十七度北
飛鵬子 _______________ 雌袋鼠.節選~
孫梓評 _______________ ~你不在那兒.節選 HN mix ver.
陳穎怡 _______________ 假如,在山頂餐廳
蕭詒徽 _______________ 吻
鄭聖勳 _______________ 占卜
李柚子 _______________ 050666消失的日子
吳瑩 _________________ 普通男子
林禹瑄 _______________ 所有人都起飛了只剩他在原地
➤➤ 演出者:
詒徽 vocal.
阿牛 electric drums. & program.
蔡良 electric guitar.
本演出除每日例行性環境消毒清潔工作,特別針對各位觀眾於入場前進行手部消毒;並使用 75% 酒精消毒液擦拭物品。工作人員值勤前均量測體溫,並於執勤時配戴口罩。欣賞演出觀眾建議自備並全程配戴口罩,服務人員也將於演出前,於驗票處協助觀眾測量體溫,如發現發燒(額溫攝氏 37.5 度以上)狀況,將協助辦理退票。場內備有酒精消毒液可供使用,需要請洽工作人員。
陳諺瑩幾年次 在 阮丹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廣播人暨作家馬世芳的細膩專訪
讓我回憶了一段青澀又珍貴的尋光旅程⋯:)
待會六點原民電台播出!
#薇光旅程
#再度現場合體即興好開心
謝謝我最欣賞與尊敬的廣播主持與作家 #馬世芳
#心瑩解讀唸葉覓覓詩喉輪極光的詮釋好棒
#韻律我的喉嚨像極光
老樂迷知道阮丹青,大抵是九十年代她當歌手的時期。她念東吳音樂系,主修鋼琴、副修理論作曲,系上前兩屆出了兩位厲害的學姊:Cincin Lee 李欣芸和是娟(後來我們叫她Macy Chen),都是不甘乖乖走傳統路線的音樂人。阮丹青說:她也抱著一起玩玩的心情去參加比賽,幫同學寫歌,參加「青春之星」拿了獎,就這樣入了行,替黃鶯鶯、張清芳、李玟寫歌。丹青歌聲也很好,中學時候就修過聲樂。後來唱片公司要簽她當歌手,她也無不可地站到了台前,出了三張演唱專輯,一度入圍金曲新人獎,唱片加一加也賣了幾十萬張,算是很可以的。
不過,世紀之交音樂產業大崩盤,她也覺得自己實在不習慣當歌星,就離開了別人眼中五光十色的「演藝圈」。最近這些年,她參與過舞台劇音樂設計,主持了好幾年的電台節目(屢屢入圍廣播金鐘獎),陸陸續續發行了三張演奏專輯和一張演唱專輯,都是獨自製作,2007年的鋼琴專輯《陽光海岸》曾經入圍兩項金曲獎。在《Light薇光旅程》之前,她最近的作品是2013年的演唱專輯《尋愛旅程》。近幾年,她和詩人、舞者、影像工作者合作,發展出「薇劇場」系列的多媒體小型演出,不知不覺,今年已經是系列的第六部曲了。
沒發片的這五年,阮丹青經歷了人生的轉折:她在愛情長跑二十年之後終於結婚了,而原本在新店山上住了十六年的房子,房東臨時決定要收回自住,因緣際會讓她買下了朋友在三芝的房子,從山裡搬到海邊。原本慌亂焦慮的她,發現海邊生活比想像得還要完美,只能說一切都是老天的安排。
三年前,一家燈泡公司老闆找她委託製作一張以「光」為主題的專輯,想拿來當企業贈品。正好當時阮丹青接觸了和「光」相關的課程,便想到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光呼應人生與世界的不同階段、不同狀態,做張概念專輯。那位老闆後來發現預算超過他所能支應,合作沒能成真,但音樂架構既然已經成形,阮丹青也就打定主意,自己把它做完。
整張專輯大致是在台東一間農舍改建的錄音室、和三芝海邊的家裡錄完的。她找來幾位功力高強的樂手,常常以即興命題的方式合奏,捕捉當下的靈光。這個班底非常厲害:鋼琴阮丹青、貝斯盧新民、薩克斯風謝明諺、鼓手李守信、還有大提琴陳主惠、小號手魏廣皓。整張專輯大致由她的鋼琴定義主題,再讓出大幅空間讓樂手施展。要我說,這張《Light薇光》已經是帶著相當比例爵士樂血統的跨界音樂,底蘊很沈,很細膩,畫面感十足,而且一點都不膩不油。
說起話來總是溫溫柔柔的阮丹青,彈琴唱歌進入專注狀態時,卻會透出一股沈沈的爆發力。對於音樂,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麼。這次合作的錄音師Johnson原是劇場、電影現場錄音工作出身,特別擅長在「非典型」空間錄音,阮丹青和他一起琢磨聲音走向,最後刻意保留了若干稜角,成為聆聽過程的「刺點」,很精采。專輯中阮丹青開口唱了一首「Journey」,歌詞來自她的「光課程」老師,一位美國老奶奶說給她的人生箴言。專輯CD最後附了幾曲實況,各有各的姿態,最特別的無疑是用手機錄下的一曲demo,標題是Shine,那是她的愛貓的名字。貓兒生病離世,她非常不捨,坐在鋼琴前什麼也不想就這麼彈起來,沒想到手機錄下的這段音樂非常動人,Johnson也替音場做了恰如其分的處理,足以令聽者屏氣凝神。
這天在節目現場,謝明諺、盧新民、還有客席和聲賴心瑩陪著阮丹青一起來,她和小盧借了一台巨大的鍵盤,在Alian963現場連彈帶唱了三首歌,最後一首是並未收錄在專輯的「韻律我的喉輪像極光」,來自詩人葉覓覓的作品,現場聽來精采非常。這集節目,我想會讓你重新認識阮丹青:一位兼具才華與靈性,胸襟開闊,細心善良,而且非常用功的創作者。
播出曲目:
煙
黎明
赤色大地
曙光
金色之光
藍雨
Shine (demo)
阮丹青 mini live at Alian963:
阮丹青 / 主唱、鍵盤
謝明諺 / 薩克斯風
盧欣民 / 貝斯
賴心瑩 / 和聲、念詩
Journey(綠寶石之光)
誕生(紫色之光)
韻律我的喉輪像極光(葉覓覓詩)
葉覓覓 Ye Mimi 謝明諺 (Min-Yen Terry Hsieh) 盧欣民 (Minco Lu) 賴心瑩 陳主惠 Stacey Wei Rafael Lee Shou H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