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陳薇老公生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陳薇老公生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陳薇老公生病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謝謝你選擇我做你的媽媽》 最近在看台劇《未來媽媽》,劇中郭書瑤飾演一位期待寶寶到來的懷孕母親,在醫院工作時,為了保護一位病人時,被另外一位病人推倒,滾下樓梯,最終流產,強迫跟寶寶說再見..... 這一段,讓我想起六年前,我在婦產科當住院醫師時,我的指導主治醫師也經歷過類似的事件。 #終於懷孕了 ...
陳薇老公生病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你選擇我做你的媽媽》
最近在看台劇《未來媽媽》,劇中郭書瑤飾演一位期待寶寶到來的懷孕母親,在醫院工作時,為了保護一位病人時,被另外一位病人推倒,滾下樓梯,最終流產,強迫跟寶寶說再見.....
這一段,讓我想起六年前,我在婦產科當住院醫師時,我的指導主治醫師也經歷過類似的事件。
#終於懷孕了
我當時的指導主治醫師是一位溫柔氣質又內斂的醫師,姓陳,38歲,和她的內科醫師的老公結婚超過五年,五年來怎麼努力算日子,都沒有懷孕,可能是因為夫妻工作都太忙,需要常常值班。在兩夫妻將近四十歲,為了拼小孩,兩人都放了十二天的假,到馬爾地夫渡假,那一次之後,陳醫師好不容易終於懷上了.....
#天使寶寶
我到婦產科學習的時候,陳醫師已懷孕五個月,肚子明顯突起,有時開會到一半時,陳醫師會因為寶寶初來的胎動,說話突然停住;她的臉上總是滿滿幸福的微笑,產檢一切都很順利,寶寶發展都很正常。
有一次陳醫師要示範如何產檢,她拉起自己的上衣,向肚皮裡的寶寶照超音波,她說:「學妹妳看,這是小寶寶的心臟、身體、小手和小腳,他現在在翻身,妳看,他對著我們打招呼耶!」
#為什麼醫師需要睡醫院?
我們住院醫師平均三天就會留院值班,而因為醫院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主治醫師也是平均四天左右就要值班一次。值班,意思是指那天上完班的五點以後,繼續留在醫院,照顧住院的病人、急診照會,或緊急開刀,而值班值到隔天早上的八點,接著不是回家睡覺,而是繼續待在醫院正常上班,直到傍晚五六點,事情做完才能回家,所以醫師值班,是指在醫院待36小時以上。
在醫學中心,半夜有急診緊急會診、急開刀,比例相對高,所以值班的陳醫師,平均一個禮拜,至少有兩天是休息不足的狀態,而她門診照顧的產婦半夜生產,陳醫師還是得親自來醫院幫她們接生。
#流血的夜晚
那一天我和陳醫師一起值班,下午一台刀,陳醫師忙到晚上七點才結束,走出手術室,有兩位產婦被推進待產區,準備生產。陳醫師的手機響不停,是急診會診和病房通知有新入院的病人......
我們一路忙到半夜1:30 ,陳醫師才拿起冷掉的晚餐,吃了一口,她就累到直接趴在護理站會議室的桌子上睡著。半夜2點43分,我和陳醫師的手機同時響起,病房住院的一位病人,因癌症術大出血,合併嚴重心律不整,陷入意識昏迷不清,當我們趕到病房時,病人心臟奏停.....我們兩位輪流開始做心肺復甦術,因為陳醫師的肚子會卡到病人床緣的鐵欄杆,所以她就跳到病床上,跪在病人旁實行壓胸。醫院廣播了「5樓婦產科病房999」(999指的是:某病人病危需要急救,通知全醫院的醫師來處理和輪流心肺復甦術),在其他醫師來到以前,這位病人已經被推到開刀房,在移轉病床的過程,陳醫師全程跪在病人床上施行急救,而我在病人的頭側維持呼吸道通氣。當五位值班醫師趕到婦產科開刀房,接手心肺復甦術時,陳醫師已經穿上手術衣,在病人的肚子上消毒、劃刀.....但整個腹腔內盡是血肉模糊,我們拿器械移除血液的速度,遠小於血管滲出血水速度,在來不及找到出血點時,病人因為急救無效,宣告死亡⋯⋯
#寶寶對不起
陳醫師走出手術室向家屬解釋病情時,才有人注意到陳醫師在手術衣裡兩條鮮紅的腿,那不是病人的血,而是陳醫師褲子裡流出來的血......
「陳醫師!妳出血了!」護理師焦急地說,
「等等,我先處理完這位病人的後續....」陳醫師回答.....
剛解釋完病情,陳醫師突然感到暈眩無力,蹲了下來,鮮血從下體流出沒有停止⋯⋯在另外一位婦產科主治醫師,正在從家裡趕到醫院的路上,陳醫師因為失血過多而暈了過去........
「寶寶來不及救回來.......對不起」
趕來的婦產科醫師,對著躺在病床上的陳醫師說........
#謝謝你們的安慰
陳醫師後來在醫院住院了三天,事發的隔天,她穿著病人服、吊著點滴,坐在護理站的電腦前。昨天被急救的病人家屬來到護理站要補開死亡診斷書,他們看著陳醫師,關心的說:「陳醫師,妳自己也生病了喔?醫生也會生病喔?要保重耶!」
陳醫師把診斷書交給他們時,微笑著點點頭,說:「謝謝.....」
家屬們走了以後,兩行眼淚緩緩的掛在陳醫師的臉上......
連陳醫生自己都沒有辦法斷定,這次流產的原因是什麼。
是的,醫生也會生病。更多時候,醫師為了救生命,日夜顛倒、沒時間治療跟休息,也賠上了自己的健康或是生命.....
#說再見
兩個月後陳醫師辭職了,後來得知夫妻兩一起到鄉下的診所服務,或許這是最好的決定⋯⋯
我永遠記得那天,陳醫師躺在手術台上,對著一片血肉團,她那肚子裡被急引產出來的寶寶說:
「寶寶,謝謝你選擇我當你的媽媽,對不起,我沒有保護好你。我愛你,永遠愛你.....我以為你上次揮動小手,是在跟我打招呼,原來你是在跟我說再見.....」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陳薇老公生病 在 琪幻の愛麗絲夢遊仙境 NEWendy’s Wonderlan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罹癌後的我們能做些什麼?
生病後認識了一位超級戰友Ani(我都叫她阿倪),總覺得她能做到超出自己體力極限的事─明明上一秒還準備著去醫院化療,下一秒卻已經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
擅長設計、會畫漫畫之外,竟然還能rap,仿佛上天失手把所有才華放在她身上,卻又反悔給了太多。
她自已填詞作曲並演唱了rap #紫薇怕打針 來diss病痛,字字唱進癌友的心底,不只化悲憤為力量,也化悲憤為自諷式的歡樂,在苦悶的抗病過程中加入一些色彩。
雖然未曾謀面,但在生病開始最忐忑的時期裡,她的粉絲團 癌友有嘻哈 HiphopAni 的文章的確給了我很多鼓舞與力量,革命情感也悄然萌芽。
看著她專心致力讓生病的自己不浪費一分一秒,也讓我下定決心,要將她視為目標,為社會以及有同樣經歷的病友貢獻微小的力量。
把正子掃描裡「可疑的亮點」轉換為生命「璀璨的亮點」。
下面是她即將舉辦的講座,不管是病友還是親屬,或甚至只是對目前生活出現懷疑的朋友,我都很建議大家前往,聆聽她們勇者鬥惡龍的抗病故事!
—
#我們都有病——有病講座
以分享病友人生轉化故事為主題的系列分享會。
有病講座,專門邀請「有病」的講者,講一段生病後人生或價值觀「轉化」的故事,有些是勵志故事、有些則是獵奇故事。每段分享40分鐘到一小時不等,有問答環節、也有交流時間。 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這個聚會,體會不一樣的人生視角。
#乳癌母親的驕傲,我們把有病過得有趣
同樣的際遇,都是媽媽、都有孩子,兩個靈魂截然不同的女人——面對乳癌,她們非但沒有因此讓人生變得黯淡,反而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嗯!?)
兩位母親,是如何一邊兼顧家庭、面對癌痛、化心情低谷為人生高峰呢?一起來聽聽這一段勵志又獵奇故事。
→→購票連結:https://goo.gl/GdFnPC
分享講者
🤘王筠銨
孩子的爸,我要活下去
銨銨,曾經是得意的科技業工程師,有個嘴巴壞但疼她的老公,兩個調皮的可愛女兒,看似人生勝利組直到確診罹癌的那天....卻意外開啟媽媽網紅之路。
🤘陳渃晴
鋼鐵晴/抗癌小跪婦
37歲,已婚,育有一個女兒。2015年得了腦瘤、2016年摸到胸部有硬塊後去醫院檢查又確診乳癌。生病雖然不幸,卻因此讓她的人生觀有了重大轉變...
日期: 04/20(五)
時間: 14:00~17:00(13:30 開放入場)
地點:創咖啡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三段60巷7號(捷運中山國中站,步行5分鐘)
→→購票連結:https://goo.gl/GdFnPC
本活動偏公益性質,
希望能讓病友講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扣除基本人事場地成本後,活動總收益都將歸病友講師。因此你出的每一分力每一分錢,既可以拿來聽到好故事,也會拿來做功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辦單位
🤘Mina 米娜哈哈記事本
🤘Ani 癌友有嘻哈 HiphopAni
🤘Ruru #蔡孟儒
陳薇老公生病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媽的自修課:這麼兇幹嘛?
有時候,養孩子的我,常常讓我覺得陌生。那些優雅教養的書,都是天方夜譚,我的張牙舞爪,讓我不認識我自己。我常常處於被打趴的狀態。殘念,昨天,又趴了一次。
昨天,回到阿嬤家,我從網路上訂來的世界地圖已經送到。我匆匆看了一眼,趕著出門辦事,把小子交給阿嬤(鬆口氣)。
一個小時後再回家,進客廳,看見地圖已經被拆開、弄皺,隨包裝贈的小貼紙亂黏在客廳滿地。我錯愕,氣急敗壞問,誰弄的?小子還不知火山即將爆發,一邊玩著玩具車,一邊承認:「我啊!」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自己如今回想起來,都覺得鬼打牆。
我的理智忽然斷線,生氣地抓起他,憤怒大吼,你為什麼要拆我的東西?你為什麼要拆我的東西?我不是跟你說過不是你的東西不能拆嗎?為什麼總是說不聽?(整個人淪陷為壞媽媽模式)
「我又不知道那不是我的。」三歲九個月的他已經會狡辯,跟我玩文字遊戲。
我高分貝地斥責他:「沒人說過『是你的』,那就『不是你的』。你如果不確定,就應該問大人,怎麼可以自己拆開來亂玩亂弄!」
接下來,他罰站,雙手舉得高高,然後我拿起包裝的長條盒子,打他的屁股,三下。我很兇,從來不曾這麼兇。(鬼上身了嗎?)
他顯然被嚇壞了,手足無措,哭個不停。
罰站十五分鐘後,我問他知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他抽抽噎噎說:「知道,我不能亂拿不是自己的東西。」
我抱起他,帶他去廁所擦去眼淚,洗手,再抱他在我腿上,安慰他。
他好似好了點,我們一起吃午餐,我餵他吃了兩口飯,看著他眼眶紅紅的小臉,一股愧咎感突如猛水般向我襲來。
我在幹嘛?
我到底在幹嘛?
不過是一張地圖,有必要這麼生氣嗎?壞了母子情感,值得嗎?
喔,我知道,因為這幾個星期以來,我非常苦惱他的「叛逆」。
有些小孩,你跟他說一次不行、兩次不行,他就記得了。
但我的孩子不是這樣。
「越說不行,越要挑戰」就是小子的作風。(這是像到誰?)
於是,當我說:「畫畫可以,但是不要畫牆壁。」他就把牆壁畫得五顏六色。
「不要站在餐桌上。」他馬上站上去跳舞。
「天氣冷,不可以玩水。」他就硬把衣服弄溼,笑得很開心。
幾天前,他才把新買的沙漏用杯子敲破,弄得全身、沙發都是沙和玻璃碎片,我氣到快發抖,只能抖著手睜眼把沙發上的細小玻璃挑出。
所以,我的憤怒不光是這次的地圖,是累積的。
可是我真的太兇了,他不會明白我的「累積」,他只會感覺「我很兇」。
於是他在吃飯,我抱起他,充滿歉意跟他說:「乖乖,媽媽剛剛太兇了對不對?」(低聲下氣的…..)
沒想到,原本已經開心在吃飯的他,忽然間爆哭出來,嘴裡的飯也吐出來,他一直哭一直哭,充滿委屈的哭。現在,換我手足無措。
我知道,完蛋了,這次我真的傷了他的心。
事後,我一直反省自己,愧咎不安。
我向來是個EQ不低的人,但是當了媽之後,才發現自己修養很待加強。每天都是一場修煉,每次交手都是一次學習。
過去他犯的錯,已經過去,但我的情緒卻還停留在過去。我就記得他星期一亂畫牆壁,星期三不收玩具,星期四打破沙漏。
我記得這麼清楚幹嘛啦?(可是我們不該珍惜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嗎?)
我知道用威權來恫嚇他,不能幫助他學習,只會嚇傻他。我都明白,我都明白,可這次我的理智還是斷線了(懊惱中)。
跟鬍子哥陳述這件事情,邊說邊哭,覺得自己像個母夜叉,是醜陋凶惡的婦女,是壞媽媽。鬍子哥笑我,說:「劉小薇,妳看看妳什麼樣子,妳是在跟一個三歲多的小孩鬧脾氣耶!」
我一愣。
是,這是我的盲點,小子因為一歲就開始會說話,一歲四個月可以說句子,到如今他表達無障礙,有時還能跟我辯論,於是我常忘記他其實只有三歲多,我以為我在跟七八歲的孩子相處,我不自覺地以為他能夠行為規矩、進退有禮。可不是這樣的,他就只是一個三歲多的孩子,會衝動、會莽撞、會搞不清楚狀況,我該耐下性子,不厭其煩地「教育」,那怕他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
晚間,我買了一塊蛋糕,想求和,想要修補我們的親子關係(感覺很像跟男朋友吵架那樣的忐忑不安),回家的路上,鬍子哥自願幫忙當和事佬。(有個溫暖腦公真好~)
鬍子哥一邊開車,一邊幫我求情。
鬍子哥:乖乖,媽媽覺得她今天太兇了,所以她買了蛋糕想跟你和好,你可以跟
媽媽握手嗎?
小子:(手叉在口袋裡)我現在沒有手耶。(他是故意的!)
我:……..(無言,冒冷汗)
鬍子哥:爸爸覺得你是一個大方的小孩,大方的人是不會計較的喔,何況今天是你先弄壞媽媽的東西,你也有不對。我們回家一起吃蛋糕,跟媽媽和好。
小子:(姿態很高)我吃蛋糕,媽媽不能吃。媽媽妳只能吃大頭吃的東西。誰叫妳要那麼兇!
得寸進尺了簡直!大頭是阿嬤家的貓,我兒子竟叫我去吃貓食!他向來覺得大頭好可憐,只能吃罐頭跟貓餅乾。(趕快提醒自己:他只有三歲多,他只有三歲多…..)
見我落得如此下場,鬍子哥掩著臉竊笑,我瞪了他一眼(意思是,你有沒有一點同情心啊?)
我有點不高興對兒子說:「媽媽已經低聲下氣了,你怎麼可以叫我吃大頭的食物?媽媽吃了以後生病了怎麼辦?」
兒子不說話了,狀似在思考中。
鬍子哥又在一旁好說歹說,兒子終於伸出手,願意跟我「握手言和」,但是還沒有鬆口我能不能吃蛋糕。
回到家,兒子女兒老公,一家三口在餐桌上分享我的「求和蛋糕」,鬍子哥故意大聲宣布:「現在我們要開始吃蛋糕,媽媽不能吃喔!」(講給我心酸的)
我默默獨自在廚房忙東忙西,好可憐。沒多久,兒子走來我身邊,小臉仰起說:「媽媽我蛋糕有留給妳喔!我等妳一起來吃喔!」
我又驚又喜,他拉著我往餐桌走去,打開小紙盒,裡面真的有兩小口的蛋糕。我拿起一口吃,他也拿起一口吃。
只是一小口,幸福感無限,我將他抱在懷裡,提醒自己,下次生氣,不要馬上發飆,深呼吸、深呼吸,我絕對有智慧冷靜處理他的闖禍(握拳)!
跟兒子和好的感覺真好!
事發日期:2016.12.20 兒子3Y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