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陳縕儂李宏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陳縕儂李宏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陳縕儂李宏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陳縕儂李宏毅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師生於科技部舉辦的《科技大擂台:與AI 對話》競賽中奪冠】 語音技術為AI的核心,今日的AI可以理解人類語言到甚麼地步呢?為了鼓勵了中文語音AI技術的開發,科技部舉辦了AI競賽《科技大擂台:與 AI 對話》,可說是有史以來第一場AI的中文聽力理解能力測驗。這個比賽從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70的網紅珊蒂微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場直擊並訪問參賽者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決賽現場!🎯🎯🎯 當天雖然沒能訪問到所有的參賽者,但是我由衷欽佩大家!謝謝你們對台灣中文語音對話技術的著迷與貢獻!期望每位參賽者都能繼續著迷於AI語音辨識領域、繼續把中文語音對話的技術推向更高的成就! 📣謝謝當天接受我訪問的參賽者們: 🥇台大電資學院團隊...

  • 陳縕儂李宏毅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09 18:04:26
    有 54 人按讚


    【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師生於科技部舉辦的《科技大擂台:與AI 對話》競賽中奪冠】
     
    語音技術為AI的核心,今日的AI可以理解人類語言到甚麼地步呢?為了鼓勵了中文語音AI技術的開發,科技部舉辦了AI競賽《科技大擂台:與 AI 對話》,可說是有史以來第一場AI的中文聽力理解能力測驗。這個比賽從 2018 年 3 月開始,一直到 2019 年3 月結束,比賽期間長達一年,一開始共計143組隊伍報名,700 餘人參賽,經歷六次初賽、複賽會前賽、複賽的層層塞選,最後總共9組隊伍進入決賽,最終由本校電機資訊學院師生所組成的團隊奪冠;團隊成員依姓名筆劃如下:李宏毅教授、吳宗翰、陳延昊、陳縕儂教授、黃兆緯、葉奕廷、劉記良、劉浩然、錢柏均、謝濬丞。

    🖥全文詳校訊網頁 http://host.cc.ntu.edu.tw/sec/schinfo/epaper/article.asp…

    ❓科技大擂台在比什麼💻

    讀者可以想像《科技大擂台:與 AI 對話》這場比賽就是機器的中文聽力理解能力測驗,首先機器會聽到一段語音,可能是兩人間的對話、廣播新聞、甚至是小說朗讀,內容幾乎沒有限制,甚麼樣內容都可能被拿來出題,接下來由人類詢問問題,機器給出答案。

    要讓機器去考聽力測驗,參賽團隊至少需要具備以下兩項技術:
    (1) 語音辨識:機器必須要能將聽到的語音轉成文字。
    (2) 語意理解:機器必須要理解語音辨識系統辨識出來的文字內容,才能根據問題找出文章中的答案。
    以下分別概述臺大團隊在上述兩項技術上所做的成果。

    📢語音辨識

    在這次比賽中,為了讓參賽團隊有大量語料可以訓練語音辨識系統,主辦單位和公共電視台、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均一教育平台、政大之聲等機構合作提供了將近 2,000 小時的節目內容做為訓練語音辨識系統的語料資料庫。雖然市面上已經有不少商用語音辨識系統,但根據賽制和題目的設計,有自建語音辨識系統技術的團隊會佔有優勢,因此在比賽中,臺大的團隊還是使用自己開發的語音辨識系統。

    📢語意理解

    光是可以把語音辨識為文字,只完成了挑戰的一半,接下來機器必須要知道文字背後的語意,才能根據問題產生答案。臺大團隊完全採用深度學習技術來讓機器理解文字並進而得到答案,團隊訓練了一個類神經網路,只要輸入音檔的語音辨識結果、問題、選項,這個類神經網路就會輸出它認為答案是四個選項中的哪一個。類神經網路的學習需要大量的練習題,練習題中需要包含音檔、問題、選項以及正確答案,學習的過程完全是自動的,並不需要使用人力撰寫程式教機器要如何答題,也不需要人工輸入人類語言的文法規則,而是讓機器根據人類提供的練習題自己找出答題的方式。在上述的學習方法中,練習題的數量決定了類神經網路答題的正確率,所以臺大團隊花費大量資源尋找可用的練習題,例如:蒐集國中小閱讀測驗的試題、購買人類在考的中文聽力測驗考古題等。

    最終本校電資學院的團隊於決賽的 1000 題選擇題中得到 53.7%的正確率,奪得本次比賽的冠軍,展現了電資學院多年來在AI領域卓越的研發和教學成果。

  • 陳縕儂李宏毅 在 珊蒂微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03 11:14:09

    現場直擊並訪問參賽者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決賽現場!🎯🎯🎯
    當天雖然沒能訪問到所有的參賽者,但是我由衷欽佩大家!謝謝你們對台灣中文語音對話技術的著迷與貢獻!期望每位參賽者都能繼續著迷於AI語音辨識領域、繼續把中文語音對話的技術推向更高的成就!
    📣謝謝當天接受我訪問的參賽者們:
    🥇台大電資學院團隊:李宏毅 Yun-Nung Chen 謝濬丞
    🥇華碩團隊:Martin Chang Archer Tsai
    🥇中研院詞庫小組團隊:Wei-Yun Ma
    🥇第一團:Lin Chun-Yen Migo Liao @casey kao
    🥇hakka1團隊:@黃騰杰
    🥇AIA校友:Bryan PY Yu

    👉還沒看過上集的話,歡迎點這裡觀看:🍿🍿🍿https://youtu.be/8Zv1e1WSbZ8

  • 陳縕儂李宏毅 在 珊蒂微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02 17:11:06

    總共吸引約700名挑戰者、計143組團隊報名的「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競賽」終於在3/23(六)華麗完賽了。
    這一場被參賽者稱為「長達一年的史詩級比賽」的競賽是由科技部所指導、也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的大規模、以AI語音辨識技術為競技主體」的比賽。透過「獎勵賽」的方式鼓勵、廣邀業界與學界的技術人才投入AI語音開發議題,並建置多情境的中文語音大數據,以加速台灣中文語音對話的核心技術開發。

    參賽者長達一年的時間必須不斷投入研究、不斷改進自己的演算法,沒有參賽其中的我真的很難想像,因此我由衷地欽佩所有參賽者,也恭喜得獎的隊伍!
    希望你們都能繼續著迷於AI語音辨識領域、繼續把中文語音對話的技術推向更高的成就!

    #科技大擂台
    #中文AI語音對話
    #珊蒂微AI

    參考資料: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 」 決賽現場的直播影片 (1:40秒處開始問答題示範賽):https://www.facebook.com/FGCTW/videos/1044061129316180/?sfnsw=cl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 」正式賽題型說明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0O9L-2Gz3Y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 」詳細賽制連結: https://fgc.stpi.narl.org.tw/activity/actDetail/techai2018
    李宏毅老師,參賽心得的臉書po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548405598507719&id=100000149111577&sfnsw=cl
    誤解與挑戰 從語音辨識到口語理解:https://ictjournal.itri.org.tw/Content/Messagess/contents.aspx?MmmID=654304432061644411&MSID=100151711623273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