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陳怡文醫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陳怡文醫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陳怡文醫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陳怡文醫師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黨側翼 的內容補充更正:附註 2:好心肝名單的陳淑芳並非藝人陳淑芳(本名陳笑),稍早誤植為藝人,特此更正。 附註 3:新增中視董事長胡雪珠、台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TVBS黃怡文本人澄清,自己並未參與好心肝疫苗施打,已從本文名單刪去 附註 4:民報創辦人、花蓮門諾基金會陳永興董事長透過友人轉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生命來到終點,你曾想過用什麼方式告別?其實好好善待生命,就是在為死亡做準備。 我們都知道,打從出生的那刻起,就在往死亡的路上前進。面對生命的逝去,我們總是充滿疑惑與恐懼,但其實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因著死亡而結束,也因著死亡而完整。 縱使生命充滿各種隨機, 不代表人生全然沒有意義。 江盛,...

  • 陳怡文醫師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1 19:30:35
    有 128 人按讚

    【#黨側翼 的內容補充更正:附註 2:好心肝名單的陳淑芳並非藝人陳淑芳(本名陳笑),稍早誤植為藝人,特此更正。
    附註 3:新增中視董事長胡雪珠、台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TVBS黃怡文本人澄清,自己並未參與好心肝疫苗施打,已從本文名單刪去
    附註 4:民報創辦人、花蓮門諾基金會陳永興董事長透過友人轉述,自己是醫師身分,不知道好心肝診所且不需要透過好心肝施打疫苗,名單可能為同名誤植,特此更正。
    附註 5:新增藝人翁家明。】

  • 陳怡文醫師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1 15:13:44
    有 1,158 人按讚

    【#黨側翼 的內容補充更正:附註 2:好心肝名單的陳淑芳並非藝人陳淑芳(本名陳笑),稍早誤植為藝人,特此更正。
    附註 3:新增中視董事長胡雪珠、台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TVBS黃怡文本人澄清,自己並未參與好心肝疫苗施打,已從本文名單刪去
    附註 4:民報創辦人、花蓮門諾基金會陳永興董事長透過友人轉述,自己是醫師身分,不知道好心肝診所且不需要透過好心肝施打疫苗,名單可能為同名誤植,特此更正。
    附註 5:新增藝人翁家明。】

    尚待查證,而且這只是「#被黨側翼挑選過的第一波25人名單」,只是被挑選公開的一部分名單,且在名單上不一定都已經打過,檢警偵辦徹查中
    [爆卦] 好心肝第一波名單? (FB消息) https://disp.cc/b/163-dGnS |名單上的陳淑芳是同名同姓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41524305985220

  • 陳怡文醫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7 11:29:13
    有 339 人按讚

    #確診隔離期間的心理強化技術 #如何成為最有力的陪伴
    #一位心理師與一位親友被確診隔離的夥伴對談
    ​.
    前陣子,看著 陳茻 陸續寫下關於他父母雙雙確診隔離,母親從防疫旅館住進醫院、從病情變化到復原,最終平安出院的種種經歷。一方面,祝福且欣慰他長輩平安;另一方面,也想從家屬的第一手經驗,了解隔離中還有什麼心理需求,可以如何強化心理照顧。於是,我們在線上聊了起來⋯⋯​
    ​.
    心理師:​
     「從你的經驗中,你覺得還有什麼會有機會帶來一些幫助呢?家人的聯繫鐵定是,如果一些錄音,有辦法協助像你父母這樣的人嗎?​」
    ​.
    茻:
     「​我其實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耶!這段日子,我就是傳我兒子的照片、影片。其實我覺得視訊最有用,我媽每天看到嬰兒就很有動力。​
     如果從這個方向去想,應該要有一些能帶來希望的、對未來生活的想像來支撐病患的精神健康。我們可以具體描繪那個圖像,讓他們『相信』自己會好起來,已經可以規劃之後的日子,而不是活在悔恨中⋯⋯​」
    ​.
    心理師:​
    ​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安靜能繫望』」。
    ​.
    茻:​
     「這個是什麼?​」
    ​.
    心理師:​
    ​ 「(咦?)​」
    .
    ————​————​————​————​————​
    ​.
    這個是什麼?​

    ​ 這個是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防疫大作戰」裡,司長宣導的壓力因應內容。​
     ​這個是衛福部「總柴提醒」的緩解心理壓力五大招。​
    ​ 這個是2007 年,歐美各國災難創傷專家,針對大型災害與創傷,歸納出的五項介入原則,並且發表於學術期刊中。​
    ​ 這個是蘇逸人博士翻譯,後來在「災後創痛的復原長路:大型災難初中期介入的基本原則與作法」(蘇逸人、游勝翔、周嘉瑛,2009)文章中,整理出的應用表格。​
    ​ 這個是龔怡文博士在某次團隊會議腦力激盪時,提出成為「安、靜、能、繫、望」的五字訣。​
    ​ 這個是許多臨床/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宣導內容。​
    ​ 這個可能是國內心理健康目前流傳最成功的口訣。​
    ​.
     然而,比起燒燙傷急救的「#沖脫泡蓋送」,這個「心理急救」五字訣可能仍是大眾較為陌生的字眼。​
    ​.
     因為比起生理的健康,我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始終遠遠不足。​且讓我們透過「確診隔離」的處境,談談這些原則如何得以成為一種「心理強化」技術。​
    ​.
    ————​————​————​————​————​
    ​.
    茻:
     「所以這五點,有一個固定的順序嗎?​」
    ​.
    ————​————​————​————​————​
    .
     特別說明一下,「#安靜能繫望」其實是五項原則,不是五種做法,也不是五個步驟。不用照順序,也有很多彈性的做法。事實上,在確診隔離的處境,五個原則實際上可能會像是這個樣子:​
    .​​
    🟧 #安 安全​
    ​.
     安全是相對性的概念。即使身在隔離病房戴著氧氣罩,看似不安全,但我們仍可想辦法「提升」安全程度。例如:​

    ◼️接收正確的疾病訊息;​
    ◼️了解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會接受什麼樣的治療協助;​
    ◼️減少接觸引發焦慮不適的影像或訊息;​
    ◼️當過於恐慌擔心時,張開眼睛、凝神聆聽、專注身體感覺,重新與當下的環境連結。​
    ​.
    茻:
    ​ 「看來心理層面的建設,也是安全建設的一環。我比較好奇的是,對於專業的醫療人員來說,這些資訊都是「早已知道的事」,或是他們必須直接面對讓人焦慮的種種衝擊,那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
    🔺給醫療團隊:​
    .
     其實醫療團隊也很需要這些安全感喔!尤其對很多支援的人力來說,例如防護依就不一定是很熟悉的事。所以醫療人員也想要確定自己的需求有被聽見、確定自己有被保護與準備好、確定自己的生活有被良好支持,這都是重要的安全需求。​
    ​.
     不過如果先把重點放在病人身上,我們可以想像:當醫療團隊過於忙碌,又加上全身防護,難以重複說明相關訊息時,使用懶人包單張或海報,也許是個不錯的方式。當病人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怎麼了、接下來會如何,即使真的要面臨死亡,也能帶來莫大的安心。​
    ​.
     但請千萬千萬,不要給出虛假的保證。​
    ​.
    ————​————​————​————​————​
    .
    ​🟧 #靜 鎮定平靜​
    ​.
     平靜是為了減緩過度強烈的情緒波動,能夠避免後續更多的困擾。平靜不是壓抑情緒,而是讓我們獲得自我掌控。例如:​
    ​.
    ◼️知道這些壓力引起的焦慮反應是自然的;​
    ◼️把每天遇到的問題劃為可控制的小單位;​
    ◼️練習意象放鬆技巧;​
    ◼️促進正向情緒,例如喜樂、幽默、興趣、滿足、與愛。​
    ​.
    🔺給醫療團隊:​
    .
     當處在呼吸困難中,呼吸的放鬆練習恐怕難以帶來成效;當行走都成為負擔,肌肉放鬆可能也過於沈重。這時候,意象類的放鬆技巧,例如「自我暗示放鬆訓練」可能較有幫助。同時,人們可以在想像與實際的經驗中,感受到正向的情緒,並且擴展個人的資源庫。例如陳茻的母親走到窗邊曬太陽,說那是日光浴,其實就是很好的例子。​
    ​.
     特別提醒,不建議在這樣的狀況下,一直讓病人談論焦慮與憂鬱的困擾情緒。​
    ​.
    茻:​
     「什麼樣的情況算是與病人談論焦慮與憂慮的情緒呢?​」
    ​.
     過去有的做法認為,最好引導人們把不舒服的情緒盡量「說出來」,像是一種「宣洩」,並且相信這樣會有幫助。但是研究發現,在重大壓力下,刻意引導人們一直訴說負面情緒,反而增加後續產生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所以現在不建議一直刻意引導病人談。不過如果病人本身很想談,還是可以談喔!甚至最好是安排專業的心理諮商!​」
    .​​
    ————​————​————​————​————​
    .
    🟧 #能 自我與集體效能​
    ​.
     效能是當個人與團體知道自己「做得到」的時候,感受到的權能與尊嚴感。這可以讓我們重新得到控制感,甚至開始累積成就感。例如:​
    ​.
    ◼️知道自己擁有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新校準現況,設定當下可以達成的目標;​
    ◼️主動判斷並解決問題;​
    ◼️行有餘力,幫助他人。​
    ​.
    🔺給醫療團隊:​
    .
     也許很難想像,都已經確診隔離了,還能如何幫助他人?然而陳茻的母親就是最好的示範:為了保護醫療同仁,她每天主動消毒、整理自己的房間,就為了讓他們少穿脫消毒一次。這樣的利他與感恩心情,有太多研究提出,對於身心的恢復,能帶來確確實實的助益。​
    ​.
     因此,千萬記得,不要把病人變「小」了。讓人們擁有一些自我的掌控,其實比無微不致的照顧來得更好。​
    ​.
    茻:​
     「所以,其實重點不只是這些舉動實際上產生的幫助有多大,而是這些行為本身,在事情發生時就具備深刻的意義嗎?人透過實踐,實際去做點事情,是真的會讓身心感覺變好嗎?​」
    ​.
     沒有錯,事情不在大小,「實踐」這件事情本身確實有極大心理健康意義。我們在具體的目標與完成的行動中,可以一次又一次確認自己是擁有能力與資源的。這就像是一種「參照經驗」,我們可以藉此更知道自己是誰!​
    ​.​
    ————​————​————​————​————​
    .
    🟧 #繫 聯繫​
    ​.
     社會支持一直是心理健康中一個極重要的因素。哈佛大學超過80年的幸福(Happiness)研究,告訴我們「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只要能維持通訊,便有許多可以連結的方式,例如:​
    .​
    ◼️找出所愛的人,並與他們聯繫;​
    ◼️分享親密的情感;​
    ◼️感覺被需要;​
    ◼️確認自我的價值;​
    ◼️獲得實際上的協助(像是餐點、治療)。​
    ​.
    🔺給醫療團隊:​
    .
     注意到了嗎?在情感方面,也許我們都還有更多可以學習的面向。除了教導病人與家屬表達彼此的關懷與愛意外,也可以讓病人知道他是被需要的、有價值的,這同樣是社會支持的重要面向。而除了情感外,社會聯繫還可能帶來具體、實際的協助,甚至獲得因應方式的教導等。畢竟身而為人,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動物。​
    .​
     但特別注意,社會聯繫也可能有負面的。例如若有人輕視病人的需求、對復原不切實際的期待、表示不認同⋯⋯等。因此,需要謹慎選擇聯繫圈。​
    ​.
    ————​————​————​————​————​
    .
    🟧 #望 希望​
    ​.
     希望是「蓋洛普調查」主張最有力量的幸福信念。希望是一種思考未來的方式,包含主動性,更要付出努力。例如:​
    .​
    ◼️標認、擴展、建立自己的能力;​
    ◼️設定嚮往的未來目標;​
    ◼️規劃前往目標的途徑;​
    ◼️看見自己已經展現出的力量。​
    ​.
    🔺給醫療團隊:​
    .
     希望不是許願,而是了解目前的困境,但接納各種可能性,努力克服困難。同時,希望也經常來自前面的安全、平靜、效能、聯繫四個原則。當陳茻的母親透過視訊看著可愛的小嬰兒,想著以後要怎麼跟他玩、帶他去哪裡,落實到生活的細節,知道自己做得到,也就更能相信自己會好起來。​
    ​.
     特別注意,可以讓人們看見自己「已經展現」的力量或從事件中的獲得,但不建議讓人們發現「尚未理解」的意義。​
    ​.
    茻:​
     「『安靜能繫望』,聽起來很簡單,但簡單的東西最好用。​」
    .​
     是的,它不僅是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也可以是促進病人恢復的「心理強化」技術。看似簡單,但都是經過實徵研究的有效作法!​
    ​.
    ————​
    .​
     撰寫「安靜能繫望」時,我想到前陣子看到一段話,來自電影《#愛上觸不到的你》結尾:​
    .
     「肢體接觸,出生後的第一種溝通方式,安全感,安心感,舒適感,都在指尖溫柔的愛撫下,或嘴唇輕輕觸碰柔軟的臉頰下,在快樂時聯繫著我們,面對恐懼當下使我們強壯,強烈情感帶來的興奮感,還有愛,被愛的人觸碰,就跟需要呼吸一樣重要。我從來不知道被觸碰有多麼重要,他的觸碰,直到我無法擁有它。所以,如果此時你正看著這段,可以的話,觸碰他,觸碰她。生命短暫,經不起任何一秒浪費。」​
    ​.
     在Covid-19時代的隔離病房中,碰觸已成奢望。不只得維持社交距離,有時甚至還生死兩忘。然而現代的科技,讓我們即使實際上隔著病房、隔著面罩,仍能透過網路與通訊,敲開一點點縫隙。​
    ​.
     台大醫院家醫部蔡兆勳主任,前陣子分享了一對老夫婦同時住院,當阿公進入呼吸窘迫後,團隊透過iPad,讓兩人透過視訊道別,見了最後一面。​
    ​.
     我真心相信,網路與通訊,真的是不亞於維生系統的重要生存依據。若各種維生系統包括藥物、氧氣維護我們的「身」,那麼網路與通訊,便在此刻維持我們的「心」。​
    ​.
     是否,我們能讓所有住進醫院的重症病人,都能擁有一台可供視訊的設備,無論是手機或是平板呢?​
    ​.
     若今生無法再碰觸彼此,請至少讓我們得以好好道愛與道別。​
    ​.
     有你(妳)的陪伴,即使死亡將至,也可不再恐懼孤單。
    .
    ​#安靜能繫望 #心理急救 #心理強化
    .
    👉本文由黃天豪臨床心理師撰寫,原發表於個人臉書,經同意授權引用;圖片由心理師想跟你說丁郁芙臨床心理師設計。相關連結分享於留言區,也歡迎大家參考!

  • 陳怡文醫師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21 11:45:01

    當生命來到終點,你曾想過用什麼方式告別?其實好好善待生命,就是在為死亡做準備。

    我們都知道,打從出生的那刻起,就在往死亡的路上前進。面對生命的逝去,我們總是充滿疑惑與恐懼,但其實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因著死亡而結束,也因著死亡而完整。

    縱使生命充滿各種隨機,
    不代表人生全然沒有意義。

    江盛,是一名婦產科醫師,在他從醫的這段時間裡,並不總是在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很多時候,其實是在處理墮胎、婦科癌症等各種生命的結束。這些見證讓他明白生命的無常,不論喜劇或悲劇,它總是隨機地降臨在我們的身上。

    漫長的告別,
    苦成煎熬的試煉。
    那段陪伴母親在安寧病房的日子,對江盛來說,是非常沉痛的記憶。看著母親無望的等待生命消逝——瘦弱的身軀承受插管的煎熬、隔著呼吸器發出顫抖的嗚咽聲,當他開始直面死亡,更明白活著的意義和可貴,死亡是一個不會消失的生命課題,卻可以理性的選擇和面對。

    讓活夠了的人,多了一種選擇離去的方式。

    呼喊安樂死合法化的背後,是渴望實現善終的願望,一張張由江盛親手遞送的「安樂死法案連署書」,像是他用盡力氣和母親做最後的告別。既然活著不會永遠完美,那我們何不給即將臨走的人,一個有尊嚴的選擇權?


    -
    出 品 方 一件襯衫
    出 品 人 黃山料
    企劃統籌 張成晞
    企劃執行 張成晞
    社群企劃 王語晞
    文案撰寫 張成晞
    動態攝影 蘇柏豪
    攝影助理 何幸祐
    後期製作 蘇柏豪
    工作人員 朱婉寧 王怡文 周凱隆 王竣弘 陳柏蓉 陳柔均


    by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每週給你一則,能溫暖你的人物故事
    IG:the.shirts.tv

  • 陳怡文醫師 在 命運好好玩 官方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21 23:30:09

    ⚡命運好好玩官網:https://bit.ly/3ehoxfj
    ⭐感情債害慘一生 會被騙財騙色的特徵
    ► ►https://youtu.be/ci6txRd0oQY
    ⭐疾厄宮三星樂無憂 晚年如魚得水超幸福
    ► ►https://youtu.be/S5gkrVGPUnU
    ⭐與前夫感情糾葛22年 范怡文鬆口第二春進度
    ► ►https://youtu.be/yr8YWoN090M
    ⭐2020天災人禍不斷 四款人恐有意外纏身
    ► ►https://youtu.be/v5YbW0hFirU

    📺JET綜合台CH45頻道周一至周五晚上九點三十分
    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26097.psee.io/7B27F
    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se.ee/5Q2PD
    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mysuperlucky

    【分段介紹】
    00:00 開場介紹
    01:18 和前夫童仲彥轟轟烈烈上社會版
    11:48 黃友輔老師-對男人一再包容的手面相
    17:00 李秀環找上心理醫師覺醒遠離家暴夫
    25:44 Amanda老師-會在感情路傷痕累累的星座
    30:52 童仲彥想復合?李秀環直言不可能
    38:18 安東媽情斷馬丁,確定離婚
    50:05 蕭傳顥老師-感情波折的紫微命格
    56:50 前夫馬丁其實很浪漫
    58:00 蕭傳顥老師-很浪漫的紫微命格
    01:01:58 Amanda老師-會瀟灑放手的星座
    01:07:55 黃友輔老師-測字占卜

    #命運好好玩 #何篤霖#郭靜純#星座#命理#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