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幫 #霹靂 寫了一些自己很喜歡的配樂,最近以作曲家合輯的形式收錄在原聲帶精選63裡正式發行囉。據說有些朋友跑了5家全家都沒買到…總之謝謝你們的支持,我心裡真的很感動。
剛剛有己經買到原聲帶的網友留言問我 #地獄魔幻師 這個音樂有些細節的問題,其實我真的很開心你們聽的這麼細。
你們的熱情,對作...
去年幫 #霹靂 寫了一些自己很喜歡的配樂,最近以作曲家合輯的形式收錄在原聲帶精選63裡正式發行囉。據說有些朋友跑了5家全家都沒買到…總之謝謝你們的支持,我心裡真的很感動。
剛剛有己經買到原聲帶的網友留言問我 #地獄魔幻師 這個音樂有些細節的問題,其實我真的很開心你們聽的這麼細。
你們的熱情,對作曲家來說,是最大的動力。謝謝你們。
精選63這張原聲帶裡我的部分一共是7首,我來談談特別喜歡的幾個音樂。
Track no.1 #天行日月
這個音樂對我來說的確是個挑戰。在為音樂打草稿時其實用嗩吶是最原始的動機,但是天跡這個角色除了是個武力極高的角色外,他也有像仙人不沾不滯的那一個層面。所以我在嗩吶之外,原來想要用蒙古的"馬頭琴"來代表不沾不滯、又大器的層面。但後來在第一版的demo中,考慮到馬頭琴那種轉來轉去的聲音有點讓這個角色帶點"妖道角"的暗示,所以最後才改為"竹笛"。然後再寫一個新的,很飄逸的旋律線。
錄完音後,我覺得這個決定是對的。我們讓這個音樂有了畫面跟有了生命。我站在錄音室裡,我看到了這個角色,似乎就活在了這個音樂中。
其實我在寫這些音樂之前聽了非常大量過去霹靂的音樂來找到某種"風格"之類的東西。當埋首聽自己的作品時,雖然覺得我這樣的寫法有點另類,但就放手丟出去吧,總是要誠實地面對自己對劇本和角色的看法,不行再說。這是我那時很確切的想法。
總之,謝謝你們喜歡。
Behind the Scenes - 天跡 Battle Theme 天行日月
https://goo.gl/c1KFd1
Track no.7 #地獄魔幻師
在接到劇本後,發現這個角色的名字也太多了吧…(笑)。 #地冥、#永夜劇作家、#無神論 這些名字,讓我很直覺地想把這個音樂做成"在黑暗中操縱著一切的傀儡師"的感覺。我當時有幾個方向上的想法,1、"Ghost in the shell"那類用民族鼓樂的方向。2、The last of us 極度蕭索的未世感。我覺得那種對神對世界的毀滅性的慾望,雖然就像火一樣強烈,但我喜歡用反差的戲劇手法來寫故事。就像在極度憎恨時用最孤單的音樂一樣。這是很有趣的手法。3、黑色魔幻馬戲團感。我覺得若是要寫所謂"操縱著一切的傀儡師",也許在這種狂亂、喜怒不定的角色上用這樣的音樂去加強那個角色形象,是一個很有趣的選擇。
在跟編劇太平簡單溝通後,我想了幾天,最後選擇了用你們現在聽到的風格。其實在寫這個音樂時,到底交不交的過,心裡面也沒譜。
隔2天我搭著高鐵到雲林交件,音樂放完,我看到編劇們都笑了,黃強華董事長一邊笑一邊照我音樂最後的那個"噓"聲在那邊做"噓"的動作…然後,Pass。很感謝大家。
其實上星期春酒遇到太平,我還特別跑去跟他致謝了一下。我其實很感謝他在"天行日月"跟"地獄魔幻師"這2個音樂工作上完全沒有給我什麼限制去嘗試和發想。
對於這點,我滿懷感謝。
若滿分是100分,我想地冥差不多就是個智力99武力也99造型也99的狠角色吧,我想。老實說,我超偏愛這個角色的。
Behind the Scenes - 地獄魔幻師
https://goo.gl/NDaid7
Track no.16 #闇影降塵
這是一首我很喜歡的Contemporary
Epic曲子。當時寫時就思考著一些把角色的氣勢發揮到滿點的做法。在劇中看到 #闇影 這個角色出來時配上這個音樂時,真的超high的。光是他從雲上飛下來的那幕我還以為我切錯頻道,切到正在打"Dark Soul"之類的遊戲直播了。
那,我們來搞個像The Witcher 3 的遊戲進攻世界怎麼樣?我是說真的。我們真的可以。
Behind the Scenes - 闇影降塵
https://goo.gl/zSn7F7
Cd2 Track no.2 片尾曲 #花開何時 。
這是我第一次有台語的作品發表。雖然我從小從 #陳一郎 聽到現代最常聽的 #閃靈,其實聽台語歌的量不少,不過倒真的是第一次有台語歌曲的正式製作工作。過程中受到 #風采輪 輪姊的許多經驗指導,真的非常感謝她。
這首歌的編曲我找了我很喜歡的流行歌編曲 #小冷 ,他過去編過的歌其實從國語的 #溫嵐 到台語的 #黃妃 、 #李婭莎 都非常棒,我也一直很喜歡他編曲的手法,所以就打了個電話給他請他來幫忙。
編曲完成後,我用疊錄的方法,錄了12人組的真實弦樂在後面,真實的弦樂搭著歌手 蔡佳瑩 (Nica Tsai)的歌聲,非常感動。我記得還有一些戲迷朋友留言告訴我他們多麼地喜歡這首歌,我真的覺得非常地開心:) Behind the Scenes - 花開何時 弦樂Dubbing
https://goo.gl/AglB5v
其實我的音樂裡有不少遊戲音樂的影響,因為那的確是我的熱情和夢想,謝謝你們能接受它。也謝謝喜歡我作品的每一位,我的榮幸 :)
陳一郎台語老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時候家裡只有一台電視,舅公長久攻佔
他都一直看伴唱台,不給我看卡通,哈
當時聽到他在聽的台語歌,我很討M
怎麼一直聽那些,好難聽喔
我都聽小虎隊跟劉德華,真好聽
現在長大後逐漸發現原來這些台語歌這麼好聽
尤其是陳一郎的,好有力道跟旋律!
台語真厲害!
我老了,覺得泡茶好甘,台語好聽了
讚啦!我要唱好幾首!希望大家重複聽
曲目:
01.紅燈碼頭 02.紅燈美人 03.昔日的戀歌
04.男兒漂泊的心情 05.留戀什路用
06.用生命所愛的人 07.可憐的酒家男
陳一郎台語老歌 在 布蘭西與三寶的生活旅遊記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閔南風情
雖然已經回來了,但是還是很想分享福建的閔南人文風情,是最令人覺得回味與難忘的,除了一直聽到熟悉的閩南語(也或許是閔北或閔西話也不一定),噢對了路上有很多賣金線蓮的店,不就是小時候跟爸媽去中南部進香都會參觀的嘛!
遇到的當地人也都很純樸善良,最後一天,旅館員工還騎摩托車載我們去1.5公里外的停車場搭車,分兩趟載啦但其實很安全,因為所有員工從旅館的到停車場管理員剪票人員都是村民,大家都彼此互相認識...停車場的管理員大叔還一直陪我聊天,他曾經為台資企業工作過,從台北到高雄的城市他都可以聊很久~~最後還幫我提行李上車提醒司機我們要去車站。
回程的公車上,司機看我帶3個小孩開車特別仔細,更妙的是沿路都在播放龍千玉孫淑媚陳一郎的台語老歌,我差點以為自己在台灣惹。下車後,我們在路邊等轉車要去高鐵站,一位大媽走過來看我帶3個小孩一邊直唸我不可以自己帶小孩出門,一邊跑到路中央去跟對面公車(要開去高鐵站的專車)揮手,連路邊的摩的司機都停下來大喊幫我招公車,然後旁邊一起等車的路人小哥爭相幫我提行李,他還一手提水桶衣架...一直到高鐵站,沒有電梯還幫我抗上樓耶,沿路上遇到的人真的都好騎熱心!
雖然去土樓的自由行交通真的有點不太方便,但是沿路上我已經看到最美麗的風景...
陳一郎台語老歌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還記得北門旁邊大樓的「瑪爾寇梁」招牌嗎?3年前,就在北門高架橋遭拆除後沒幾天,瑪爾寇梁先生隨即辭世了。
近日在北門高架橋被拆除後,位於北門南側的台北商業大樓因為顏色醒目與招牌林立而受到各界注意,同時也令不少人想起昔日高掛在該大樓外牆上的「瑪爾寇梁」巨型招牌。
瑪爾寇梁(Marco Liang)是1970至90年代在台灣紅極一時的英語教師,然而就在今晚傳來令人錯愕的消息,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重返大眾記憶的瑪爾寇梁老師,已於本月26日(2016.2.26)中午因胰臟疾病在醫院辭世,享壽90歲。
1926年4月11日,本名梁在文的瑪爾寇梁在北京出生,父親是北京鹽業銀行高級主管,家族住在大佛寺東街三號的大院落。他的叔叔娶了美國媳婦,因此在1937年爆發盧溝橋事變時,便舉家遷往美國。瑪爾蔻梁就讀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瑞吉斯(Regis)大學,而他的7個兄弟姊妹則分散在各國讀書。
瑪爾寇梁在讀大學時,還開店販售各國藝術品,畢業後的他突發奇想,託駐香港的美聯社特派員 John Roderick 幫他找人做了十幾輛他自己設計的華麗三輪車,運到美國,又雇了強壯的黑人學生,踩三輪車載客,在當地引起轟動。
他的三輪車事業一開始很成功,但卻引起當地計程車業者的抵制,後來瑪爾蔻梁不敵而黯然退出。
三輪車事業狼狽結束後,他到丹佛大學讀化學碩士,同時教一堂課,叫「Romance of Chinese Cooking」(中國烹飪羅曼史)。「中國人一切的吃喝穿都教。結果電台就找上我了。」一家叫 Lubby Pineapple 的鳳梨罐頭公司,找他主持一個與課程同名的廣播節目,教聽眾將 Lubby 的鳳梨做成各種中國料理。
在英語事業發光發亮之前,瑪爾蔻梁創業多次都失敗,有時因為運氣不好,有時因為他思想太超前。他學的是化學,研發了黑、綠、藍色的指甲油,可惜那時候尚保守的美國社會無法接受。
於是,他又做了假睫毛在百貨公司租攤位推銷,身穿西裝,但用梅蘭芳演出京劇時的手勢和眼神賣睫毛,瑪爾蔻梁比著京劇的手勢,雖引來一大群人圍觀,但賣得並不好。
後來,他還發明一種可將身體染色的肥皂,用它來洗澡會讓皮膚變成咖啡色,可惜當時的人並不知多年之後古銅色皮膚將蔚為風潮。
美容事業失敗後,他來到台灣,用化學原料調成各種果汁,找了商展小姐當銷售經理,結果那年正好遇上霍亂流行,所以又失敗了。不過瑪爾寇梁並未忘情發明夢,一直到2009年,瑪爾蔻梁還因為自己睡覺打鼾嚴重,發明了一種止鼾枕頭,並申請專利。
1968年,瑪爾寇梁因為他姊姊跟著姊夫來台灣擔任外交部禮賓司長而一起到了台灣。起初他在幾個大使館教大使的兒女們英文,也在美國大使館教官員們中文。
打扮新潮的他,會自己設計衣服、鞋子,甚至飛到義大利訂做,又有表演天份,教英文時看似毫不費力就贏得年輕人的喜愛。
於是乎,往英語教學發展的他,終於成功了!不過當他用自己的英文名字申請營業登記時,竟被退回,理由是不能用洋名當招牌,於是他憤而將公司登記為「一二三英語補習班」,所以「瑪爾蔻梁」一直是他的公司的非正式名稱。
外型帥氣的瑪爾蔻梁曾在警察廣播電台與華視節目裡教英文,也在輔仁大學及中興大學擔任過英語教授,其專業廣受肯定,甚至成為模仿的對象;已故台語歌手陳一郎就曾在中視綜藝節目《歡樂一百點》裡,扮演「瑪爾寇陳」一角,以閩南語腔的英語用搞笑的方式教導觀眾說英語,讓許多觀眾印象深刻。
瑪爾蔻梁非常注重穿著打扮,即使到了80高齡,還是喜歡戴墨鏡、穿花襯衫和特別訂製的亮晶晶皮鞋。
直到晚年,瑪爾寇梁都無法忘情英語教學,他嘗試把早年的英語教學內容製作成影音檔,親自向外界推廣,目前在 YouTube 可以找到6段由他親手製作的英語教學影片。
《瑪爾寇梁的小檔案》
1926年4月11日,誕生於北京,本名梁在文。父親是鹽業銀行高級主管。
1937年,舉家移民美國。
1950年,畢業於美國瑞吉斯大學(Regis College),化學碩士。在美國開設藝品店,也曾在輪胎與飛機製造公司擔任工程師。
1954年,進口十多輛三輪車到美國丹佛市,從事交通觀光業,但遭當地計程車業者抗議,黯然退出。
1968年,由美來台。曾開設肥皂工廠但失敗,又自創品牌製造果汁,但逢霍亂流行,又失敗。後開設瑪爾蔻梁英語補習班,紅極一時。在大學開設英語課程,又在電視、廣播主持英語節目多年。
2005年,結束教學活動。
一生中著有《吃得開》、《出洋》、《中文通》等多本教學書籍。
R.I.P. Mr. Marco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