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陪同就醫公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陪同就醫公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陪同就醫公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陪同就醫公文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疫情重點【國產高端疫苗宣布二期解盲成功,將配合政府需求量產;今日新增263本土病例,為社區廣篩將開放診所自費與居家快篩;台北市坦承診所打疫苗監督疏失,再公布共6家診所取得疫苗】 國產疫苗高端今(10)日下午5點舉行二期解盲記者會,高端執行副總李思賢表示,結果顯示安全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

  • 陪同就醫公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0 19:50:34
    有 1,840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國產高端疫苗宣布二期解盲成功,將配合政府需求量產;今日新增263本土病例,為社區廣篩將開放診所自費與居家快篩;台北市坦承診所打疫苗監督疏失,再公布共6家診所取得疫苗】
     
    國產疫苗高端今(10)日下午5點舉行二期解盲記者會,高端執行副總李思賢表示,結果顯示安全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皆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在不分年齡層的受試者中,血清陽轉率達99.8%,宣布該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生成性實驗成功,未來將做三期實驗,目前先將解盲結果和相關資料給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說,解盲結果跟緊急使用授權無關,還要合併其他研究和科學數據,綜合判斷後送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才會有施打可能性,但現在還沒辦法預測是否審核通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則公布新增263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新增28例死亡,確診分佈仍以新北市最多112例,其次為台北市58例,苗栗縣43例。衛福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從發病日和採檢日來看,整體疫情有向下趨勢,「但狀態並不明顯。」
     
    為了找出社區潛藏病例,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社區廣篩四大策略,首度開放診所自費快篩和居家快篩。陳時中表示,目前已有2家廠商申請引進居家快篩試劑,食藥署會盡快審查,預計下週公布居家快篩相關指引。
     
    ■高端二期解盲成功,將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
     
    今早食藥署公布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包括需審查臨床資料、安全性與療效評估三大標準,其中療效評估方面將採中和抗體效價不能低於AZ疫苗,並研商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採用免疫原性(中和抗體)作為替代療效指標。
     
    備受矚目的高端疫苗解盲,該公司股票今日暫停交易,於今天下午5點舉行二期解盲記者會。執行副總李思賢表示,根據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解盲結果顯示,疫苗的安全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皆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在不分年齡層的受試者中,血清陽轉率達99.8%,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662。血清陽轉率是判斷受試者是否成功產生對抗病毒免疫反應,99.8%表示免疫生成性很好。
     
    不過二期試驗尚無法證明疫苗保護力,李思賢表示,二期臨床主試驗仍在繼續中,受試者將繼續完成6個月追蹤,會盡快將期間分析數據及研發相關文件,送交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也會持續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常規藥證為目標,另會比照國際,用免疫橋接試驗證明保護力足夠。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今年配合政府需求,至少準備了1,000萬劑疫苗原料,期待明年國際認證順利,備妥上億劑生產能量,不過目前全世界都在搶原料,仍要看客觀條件是否能配合。他也對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很有信心,「安全非常重要,這疫苗看起來真的是安全,免疫原性也符合當時實驗設計預期,我們抱持很樂觀態度。」
     
    今天下午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被媒體詢問,高端解盲成功與否,是否影響未來台灣疫苗施打計畫?陳時中說,解盲結果跟緊急使用授權無關,還要合併其他研究和科學數據,綜合判斷後送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才會有施打可能性,但現在還沒辦法預測是否審核通過。
     
    ■疫情整體趨勢平緩向下,傳首例醫護染疫死亡
     
    今天新增的263例本土病例,124例男性、13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5月22日至6月9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1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8例,苗栗縣43例,桃園市14例,基隆市12例,彰化縣10例,花蓮縣7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2例,宜蘭縣、臺東縣及臺南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93例中,84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4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以確診案例7日平均值來看,今天平均值是303例,為兩週以來新低。陳時中表示,從發病日和採檢日來看,疫情整體有向下趨勢,但狀態並不明顯,仍要持續注意。
     
    今天新增的28例死亡個案,男性21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9日,死亡日介於6月1日至6月9日,25人有慢性病史。此外,今天疑似出現首起醫護染疫死亡案例,台大醫院昨天收治一名病患,到院前即死亡,是三重一位基層診所醫師。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是看到媒體報導才知道,會再去了解,初步了解他在死亡7天前有接種過AZ疫苗。
     
    ■苗栗縣電子廠群聚再增43例,持續禁止產業類移工外出
     
    苗栗縣電子廠群聚案仍持續擴大,今天確診病例43例,包含男性26位、女性17位,其中外籍移工40例、本籍3例,京元電子相關11位、智邦科技28位、新竹力晶積成電子相關1位、京鼎精密科技2位、台欣生物科技1位,好消息是,附近的頂埔里社區快篩293人全數陰性。
     
    至於苗栗縣長徐耀昌在8日宣布全縣移工除了上下班,禁止外出,遭質疑超越第三級警戒規範,沒有法源依據,且使得外籍家庭看護無法帶被照顧者去領藥、就醫,昨天內政部次長、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也表示,苗栗縣要回歸第三級警戒規範。今天苗栗縣政府改口,考量目前發生移工群聚感染皆為產業類移工,尚無社福類移工確診案例,且看護工大多與被照顧者同住,較無群聚感染風險,在兼顧防疫及民情前提下,滾動式調整社福類移工「非必要不得外出」,如就醫、領藥、被照顧者需至醫院復健、洗腎等,皆可由社福類移工陪同,然而產業移工仍維持不得外出的禁令。
     
    ■ 擬開放居家快篩,下週訂快篩指引
     
    近日許多專家學者都呼籲廣設快篩站,甚至引進居家快篩試劑。今天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公布廣篩四大策略,除了這波本土疫情剛開始就廣設的社區篩檢站、企業自主快篩,另首度開放診所自費快篩和居家快篩。
     
    陳時中表示,目前已有2家廠商申請引入居家快篩試劑,食藥署會趕快審查,讓它儘速進來,如果在家快篩呈陽性反應,民眾要自己通報衛生局,安排進一步的PCR核酸檢測,或者可以自己到採檢點直接做PCR,相關的居家快篩指引一週內會出來。
     
    ■ 台北市再爆共6家診所取得202瓶疫苗,未來將公布疫苗流向
     
    針對台北市好心肝診所被檢舉幫志工施打AZ疫苗,台北市政府昨天坦承內部把關有疏失,將對診所重罰200萬元,並交由司法單位調查本案始末。台北市今早11點再召開臨時記者會,市長柯文哲表示,除了給好心肝診所115瓶疫苗,另外也給了4家小禾馨診所(大安、民權、士林、懷寧)共85瓶疫苗,和眾診所2瓶,總共配發給這6家診所202瓶疫苗。柯文哲則坦言要檢討管控流程,「怎麼會這麼輕易就讓疫苗流出去?」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則在台北市下午的記者會上口頭請辭,並表示個人督導不周,「應該要付出最大的責任,已經跟市長口頭請辭。」但柯文哲會後表示目前全案進入調查,待調查出爐、釐清真相後再做相關懲處,並表示未來台北市將公布疫苗分配的詳細流向,以昭公信。
     
    ■ 北市、中央拿公文隔空交火,指揮中心:「未來將直接裁罰行為人」
     
    對於外界質疑台北市政府是否違規將疫苗交給診所,柯文哲上午在記者會上拿出公文表示,指揮中心曾在4月21日發文指出,若合約醫院庫存量過多,評估無法在效期內用畢,可在衛生所、衛生局協助下,配送疫苗到其他合約醫院、非合約醫療院所,讓疫苗儘速使用。後來疫情攀升,大家急著打,公文前後一直變化,4月21日公文的確是說若打不完看怎麼樣把它打掉,但他也補充,疫苗發到這些診所,該檢討還是會檢討。
     
    對此,今天下午陳時中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同樣拿出該公文隔空交火,表示4月21日的確有發此公文,但那時候狀況是大家不太願意打疫苗,在5月24日後,疫苗需求大增,ACIP(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會議就說只開放一到三類人員施打,而且4月發文時那批疫苗效期是到5月底,這次事件的疫苗效期則是到8月,事實上沒有用不完的情形。不過陳時中認為,不要太苛求這件事(指台北市將疫苗交給診所),重點是疫苗有無針對一到三類人員施打,他也表示,為避免再發生台北市的狀況,若沒有按照施打對象接種,「未來會針對違法事項嚴正法辦,不會用減配當處罰手段。」
     
    ■ 3例境外移入,首度出現打了疫苗還是染病案例
     
    今天有3例境外移入,其中一例案12294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曾在4月9日及4月30日在美國完成2劑輝瑞/BNT疫苗接種,卻在今天確診,是台灣首例接種輝瑞/BNT疫苗卻還染疫的案例。
     
    指揮中心指出,這名女性是在6月3日自美國返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7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但未就醫;6月9日,個案的同住家人出現發燒症狀,經就醫採檢後確診,同日安排她採檢,今天確診,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疫苗對重症和死亡保護力非常好,輕症雖然會有保護力,但不是100%,若確診病毒量較低,傳播力會較弱一點,但還是鼓勵要接種疫苗,接種完後個人防疫措施還是要遵守,戴好口罩、勤洗手。
     
    ■ 端午節國道流量管制少於以往連假二分之一
     
    這週末就是端午連假,陳宗彥表示,為了避免民眾移動,將針對高速公路進行流量控管,6月11日晚上9點到6月14日24點止,將進行匝道管制,控制流量在平常連假交通量二分之一以下,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外出。
     
    經過連日呼籲後,目前連假高鐵運量下降到3.8萬,台鐵約2.6萬張。陳宗彥呼籲,真的有必要返鄉,要遵守三級警戒措施,做好自我健康監控,跟家人相聚也要做好防護。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黃適敏;攝影/張家瑋、楊子磊、許𦱀倩、蘇威銘)
     
    #延伸閱讀
    【COVID-19國產疫苗信任危機走火關鍵──比臨床試驗更需要「解盲」的決策過程】https://bit.ly/3pyEdAZ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iiIFCc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高端疫苗 #居家快篩 #苗栗 #群聚感染 #移工 #好心肝診所 #端午連假

  • 陪同就醫公文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22 18:01:11
    有 1,921 人按讚


    標註 #防疫人員辛苦了
    簡直是諷刺

    台灣醫界真的很賤
    衛福部都當我們吃飽太閒


    然後自費醫材上限兩個月時程要到了
    中間只公文要各專科學會提供資料外
    不曾討論、不見協調
    #兩個月後很可能趁沒人注意自動生效

    喔對而且1-3月防疫津貼到現在大多醫療人員沒拿到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715/1761177.htm…

    #防疫辛苦你媽的頭


    事後證明果然是背後遊說團體花很大~~~力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241496069205064&id=100000341081020&anchor_composer=false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0.07.22
    ❗展現台灣優質醫療及貢獻,自8月1日起開放外籍人士有條件來台就醫❗
    #指揮中心快訊
     
    ⭐新聞稿:http://at.cdc.tw/T41coA
    ⭐今日記者會直播:http://facebook.com/watch/live/?v=277046360027546&ref=watch_permalink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我國長期推動國際醫療服務,不但協助各國來台就醫的病人,並屢受國際媒體報導,藉此也深化國際友誼。因全球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我國自今(2020)年3月19日實施邊境管制措施,限制非本國籍人士入境,使部分國外病人無法來台而中斷治療。現考量國內疫情穩定,且醫療量能尚有餘裕,為延續「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的精神,自今年8月1日起,除健康檢查、美容醫學等非急迫性醫療需求外,國際醫療病患可透過醫療機構檢具相關資料、文件提出來台就醫申請,衛福部將依醫療必要性、療程延續性及風險性等原則進行審查,協助海外人士來台接受醫療服務。
     
    ✏指揮中心指出,有來台就醫需求的外籍人士,可申請其配偶或3親等內親屬2人陪同,必要時得增加1位居住國的醫事人員或其他照護者隨行,所需文件、資料包含:醫療保險證明、檢疫切結書、入境健康證明(登機前三日內英文版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及收治醫療機構擬定之入境防疫計畫、醫療計畫書等,由醫療機構代申請人向衛福部提出入境就醫許可申請,申請人或醫療機構於取得衛福部同意函後,可赴相關機關(構)辦理特別入境許可(程序如附件)。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經許可入境來臺就醫及其陪同者,需於旅客報到(check in)或登機時,向航空公司地勤人員出示登機前3日內英文版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並於航程期間全程配戴口罩;入境後應進行14天居家檢疫,並於檢疫期滿時配合採檢措施,檢驗結果為陰性者,始得至醫療機構接受醫療服務;但若有緊急醫療需求者,則可由收治醫療機構直接安排入住專責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經1次採檢結果為陰性後,接受醫療處置,於14天檢疫期間需比照COVID-19疑似個案進行照護。另申請人在台期間的檢疫費、採檢費、醫療診治費用皆為自費,收治的醫療機構並應負責協助安排其必要的檢疫及採檢措施,包含防疫旅館住所、防疫交通接送及就醫安排等。
     
    ✏指揮中心強調,在展現優質醫療服務及回饋貢獻國際的同時,我國將仍秉持邊境風險嚴管原則,針對申請入台就醫者,規劃完善防疫管理措施,降低外來人士入境後發生社區及醫院內感染的風險,持續為國人健康安全把關。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武漢肺炎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Taiwan
    #TaiwanCanHelp
    #TaiwanIsHelping

  • 陪同就醫公文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18:06:19
    有 8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敦睦艦隊再增3例確診,共27人全屬磐石艦;今確診者一採均陰性,研判感染時間已久;保障受疫情影響考生,大學指考將辦補考】

    今天新增3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2男1女,皆為敦睦艦隊磐石艦上的軍人及實習生,3人4月18日第一次採檢都是陰性,20日第二次採檢,今天才確診,指揮中心研判是因為感染已久,出現「時陰時陽」情形,今天已經針對艦上官兵全面採血,釐清有無抗體。總計台灣已有425例確診,其中磐石艦就有27人。

    此外,今天大學招聯會常委會也決定,考慮學生因為疫情影響無法參與指考,7月20日至22日會舉辦指考補考。須檢附確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等相關證明。

    109學年度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訂於7月3日至5日舉行,這是史上第二次採取補考措施,第一次是2004年敏督利颱風。

    ■新增3例,皆為2採才陽性

    搭載337名軍官的磐石艦自4月17日陸續採檢確診,今天再新增3例,為案423至425,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案423為20多歲男性實習生,3月30日出現嗅味覺異常,因與4月18日確診的案396、397同艙間,4月18日主動通報衛生單位後就醫,一採結果陰性,20日進行二採,於今日確診。

    案424為30多歲女性軍人,約在4月5日出現頭暈、鼻塞、頭痛及嗅覺異常症狀,航行期間症狀改善,4月18日被召回到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陰性,20日進行二採,今日確診。

    案425為20多歲男性軍人,3月23日出現流鼻水、發燒、頭痛症狀,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今日二採並確診。

    為何3起案例都到二採才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判斷,發病第一週內病毒量較高,檢驗出陽性較容易,但是這些軍官在船上時間很久,4月18日召回採檢,可能感染2、3個禮拜了,「已經進到時陰時陽階段」,指揮中心也因此比較謹慎,多採幾次。

    由於磐石艦感染已久,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看到病毒多樣性」,因此採嚴格標準,全部都一採,持續有症狀者再二採,隔離期若有任何症狀也都會送採,解除隔離前再採一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若二採有最新確診狀況會隨時跟外界報告。

    昨天(20)指揮中心也發現有3人採檢陰性,體內卻出現抗體,顯示有被感染過,今早已針對磐石艦上官兵全面抽血檢驗有無抗體。張上淳表示,由於今早才開始採血,必須送到3單位(疾管署昆陽實驗室、中研院、台大)交叉確認,報告不會這麼快出來,有結果會陸續公佈。

    外界關心病毒來源為何,指揮中心今也不斷重申,目前還不知道是否在帛琉停泊期間感染,或者官兵登艦時就染病、在艦上感染,需要比對艦上就醫紀錄,檢驗最早發病者身上有無抗體、發病時間。

    ■已匡列349名接觸者,高市疾呼疫調人手不足

    指揮中心針對磐石艦上27名確診官兵已匡列349名接觸者,共採檢57人,已完成29人,其中有9人結果出爐,都是陰性,居家隔離人數則有187名,162人自主健康管理。

    今早高雄市政府再公佈6處確診官兵足跡,包括:
    1.小蒙牛楠梓家樂福店(楠梓區)4/14 20:00-21:10
    2.佛光山萬壽園(大樹區)4/15 15:00-16:00
    3.全聯福利中心仁武八德店(仁武區)4/15 17:20-18:00
    4.酷帽子餐酒館(鼓山區)4/17 00:15-01:30
    5.呷尚寶高雄北平店(三民區) 4/17 中午時段
    6.伊麗莎白撞球休閒運動館(鳳山區)4/17 16:00-18:00

    今天下午台中市政府也新增4處確診者足跡,包括:
    1、7-11保屏門市(台中市沙鹿區向上路七段132號):4月17日,20:30-21:00。
    2、7-11一中門市(台中市北區一中街98號1樓):4月18日,11:50-12:50。
    3、全家便利商店一中漾店(台中市北區尊賢街22-3號):4月18日,12:20-12:30。
    4、I-PLAZA3樓廁所(台中市北區一中街98號3樓):4月18,12:50。

    針對疫調工作,高雄市府也表示,有92名設籍高雄的官兵因「未接獲上級指示」,不願配合疫調,陳時中回應,疫調是地方政府職責,早上已跟高雄市府溝通,市府用電話做疫調恐怕衍生個資洩漏、不當運用等問題,希望能表明身份,集中到檢疫所疫調,指揮中心會請檢疫所予以配合。

    在指揮中心今日記者會後,高雄市長韓國瑜也在下午4點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人力空前緊張,衛生局調不出人手,希望指揮中心協調7個檢疫中心進行疫調。高雄市衛生局局長林立人表示,已發出電子公文,協調各縣市檢疫場所,協助該縣市政府做詳細疫調,「因為744名官兵是從高雄靠岸,我們需要知道下船後活動,才能採取防疫作為。」

    國防部曾在4月18日確診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艦上官兵15日才下船,卻被媒體爆出14日就有官兵休假下船,陳時中表示,4月13、14日或更之前官兵的相關活動足跡,會再收集更多資料、也透過手機定位疫調,有消息就會對外宣布。

    然而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海軍副司令梅家樹、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接連3天出席記者會後,今天卻不見任何一個國防部人員的身影,引發媒體質疑。對此陳時中緩頰,明天國防部要去立法院報告,必須即時處理相關調查,「請大家體諒他們全員被我們隔離中,很難把相關東西問清楚,艦上人不在,艦隊有病毒,要進去拿資料存在很多限制。」

    他也強調各部會文化不同,「不是一個命令可以改變」,需要磨合,指揮中心和各部會磨合得很好,不然社會沒辦法守到這條線。

    ■湖北類包機返台,3人送醫檢驗都陰性

    昨晚9點25分從上海起飛的湖北類包機返抵桃園國際機場,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石崇良表示, 機上有231旅客,14名機組員,其中旅客有38名12歲以下兒童,12名65歲以上長者,最高齡90歲,也有一名孕婦,2名行動不便。

    其中1人發燒超過體溫38度,1兒童上機前3天出現症狀,詢問過程有咳嗽、嘔吐,由其母親陪同,與發燒旅客一同送往醫院採檢觀察,結果3人都是陰性,其餘旅客分別前往2處集中檢疫所檢疫14天。石崇良表示,所有入住者今天都沒有發燒,也陸續在中午前完成採檢,很快結果會出來。

    ■紓困與振興預算追加1,500億,最多可編列4,200億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原本經費上限600億,再追加1,500億,來到2,100億元,另外可視疫情需要另外編列特別預算,以2,100億元為上限,等於紓困特別預算最高額度為4,200億。

    受到疫情影響者領取的補貼、補助、津貼、獎勵及補償,免納所得稅。行政院長蘇貞昌預估紓困條例可協助300萬名受衝擊的民眾。

    ■口罩實名制3.0明上路,可至超商預購繳費

    指揮中心今天也公布口罩實名制3.0,民眾除了網路預購,也可直接帶健保卡到超商機台預購,完成後可立即繳費,當天付款,若沒有當天付款需再重新操作一次。新制明天(4月22日)早上8點上路。另外,手機、電腦網路預購者,也可以立即繳費,不必等到預購期間結束才開始繳費。(文/林慧貞;圖片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中央社;攝影/中央社/吳睿騏、報導者/曹馥年、報導者/楊子磊)

    #延伸閱讀
    【PCR、快篩、血清抗體,各種檢測方式差在哪?】https://bit.ly/2KlKY5n
    【美國社會抗疫決策的困境:過度的個人主義,局限的專家團隊】https://bit.ly/3bkctYL
    【圖表看疫情: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