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陣頭 師娘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陣頭 師娘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kylecheng (從此浪跡天涯)看板movie標題[普雷]陣頭 時間Fri Mar 2 0...
陣頭 師娘 在 雨靜也可以,大餅也可以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0 04:02:35
長大後變得很貪心 小時候只要拜家神祈求身體健康 讀書時求文昌帝君保佑考試順利 畢業後土地公五路財神要賺大錢 接著開始到處拿月下老人的紅線 結完婚騷擾註生娘娘觀世音菩薩 老了就找保生大帝藥師佛求藥籤 神明好忙 但我還是很愛拜拜 謝謝老爸老媽毫不猶豫沒得商量 直接把我送進私立學校每天考試 不然大概跑去...
看到上面討論的文章那麼多
我也有一點小小的看法
我一共看過兩次
而兩次的感覺讓我覺得有所差異
第一次是跟我老媽去看的
不知道已經多久沒跟我媽去電影院(菸
也許是因為我媽在旁邊
看到片段片段中的親情流露
我居然有些鼻酸
第二次是跟朋友去看
所以比較專注在一些細節上
-----------------------防雷頁-----------------------
總結兩次
我覺得演最好的是師娘
最可愛的是殺妹 >///<(純個人觀感)
導演在刻畫人物上
稍嫌有點不足
但也大略的描繪出每個人的個性
題外話 羅北安跟兒子的互動沒演出來只在最後出現我覺得有點可惜
故事結構上也可以說是完整
九天和震天的對立、徒弟對叔仔的敬重對九天的感情、最後的成功...等
親情上的描述也深深感動了我
師娘對阿泰的愛、武正以兒子阿賢為容、李李仁希望弟弟不要學壞、叔仔舉起三太子玩偶
不得不佩服阿西跟廖駿兩位老演員
在情感上的轉換如此自然真誠
特別是阿西那句「你心裡如果沒有神明,永遠別跟我說你是陣頭。」
那種對傳統的堅持、內心的澎派 是我對整部片記憶點最深刻之處
鄭志偉也演活了片中的甘草腳色
陣頭囝仔對陣頭的感情也在他身上發揮到了極致
師娘柯淑勤對兒子的愛與支持在第一次跟我媽去看的時候 深深的感動我
我特別記得她跟阿達仔說的那句
「陣頭是怎樣我不在乎,重要的是兒子能在我身邊,能和他爸爸坐下來喝一杯茶。」
母親小小的期望卻讓人無比的溫馨
說了那麼多優點
但此片仍讓我認為是普雷
主要原因在於男主角阿泰-柯有綸身上
我認為他是這一整部片最大的敗筆
台語的不"輪轉"讓很多語句失去了原本的氣味
感情上的收放也很不自然
特別是團員對他取得信任後 他跟大家的互動...=.=
他和阿信在碼頭邊的對話 我真的覺得太過攏統 沒有那種團長給團員希望的感覺
只是很單純的在講台詞
整部片感覺他為了要有反抗爸爸的情緒而忽略了別種情緒該有的表情
在選男主角上是我覺得此片最大的問題
當然劇中有些莫名奇妙的橋段也讓我有些一頭霧水
前述很多我便不再提 有興趣請爬文/陣頭 我想大家都已經討論到爛
但我還是想問一下有看片的大家
到底為什麼樹林間會有人在練習=.=?這真的跳tone跳很大
但我也要提出我跟之前的文章有些許不一樣的看法
片中對陣頭的著墨多在鼓上
也讓大家對此有些意見
但我認為為何在鼓上大作文章
除了阿泰是學音樂的以外
更重要的是阿賢去踢館那次(跳官將那次)
他問瑪麗亞說阿泰打的鼓有沒有辦法跳
後來換他打後 瑪麗亞果然有模有樣
也許(先說這是我認為)導演想傳達的意思在於
陣頭的靈魂在鼓聲
隨著擊鼓的聲響 陣頭才得已進行
所以阿泰或九天這一群年輕人必須先把基礎中的基礎學好才有後面的陣頭表演
當然其他有關陣頭的部份沒拍出來真的滿可惜的
還有一點小建議
大家的鼓藝突然變強可以多鋪陳一些 不然滿突兀的=.=
兩個多小時的片中感覺要陳述的東西太多
因而讓人電影覺得有些粗糙
但不容置否的是導演拍出了別於以往陣頭的概念電影
讓我這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重新認識了陣頭這項傳統文化
第一次跟我媽看完之後 我問她怎麼會突然想找我看電影
她只淡淡的回答我
「妳阿姨說要讓你們年輕人知道爸爸的愛有多難說出口」
但當我第二次看完之後
我發現我老媽的心態也許跟片中的師娘有些許雷同
「電影怎麼樣她不在乎,重要的是我兒子能和我一起看電影。」
也許她沒想那麼多
但比起找媽媽去看一些當紅片
陣頭這種簡單又溫馨的電影更適合和父母一同觀賞
他們想得到的也許就只是在片尾那種和子女一起散步討論未來的感覺
姑且不論電影內容
陣頭在親情流露的表現上可說是非常成功的
--
青 ╱ ̄ ̄\ 黃 ∕ ̄ ̄ ̄﹨ 赤 _MARINE_
雉 |◤╳╳◥|* 猿 |◤====◥| 犬 ◣ ◢
( ●﹀● ) ⊙▇⊙ ╲●︺●/
※○◣ ︽ ◢○ |◣/~\◢ ▂▌◥◣\ ︿ /◢
◤ ︶/◥◤\︶ ─X-/◣◢\ ▂▂ :▼@\
◢◣▂ ▃ | ■■ ▂▂ ◢ ▃ ψyang051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14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