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阿爾比恩改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阿爾比恩改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阿爾比恩改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Hello Amig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HD請按右下角 👋🏼Hello Amigo in SALZBURG ! 🇦🇹Salzburg , Austria travel vlog. 今天陪我到奧地利的薩爾茲堡來逛逛, 我們在薩爾茲堡住了一個晚上,利用一天好好的參觀步行這個城市, 老城區不算太大,半天可以悠閒地逛完, ...
阿爾比恩改名 在 Hello Amig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D請按右下角
👋🏼Hello Amigo in SALZBURG !
🇦🇹Salzburg , Austria travel vlog.
今天陪我到奧地利的薩爾茲堡來逛逛,
我們在薩爾茲堡住了一個晚上,利用一天好好的參觀步行這個城市,
老城區不算太大,半天可以悠閒地逛完,
週五晚上就用著悠哉的心情和我一起散步在浪漫的薩爾茲堡吧~
/
簡單的查考一下這裡的資料。
薩爾茲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薩爾茲堡」(德語:Salzburg,意為「鹽堡」)
是奧地利最古老的一座城市。
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755年,因附近的鹽礦和城堡而得名。
/
薩爾茲堡是一座旅遊城市,遊客的人數常常超過本地人。
這裡在冬季是滑雪勝地,
雖然薩爾茲堡本地沒有滑雪場地,但它作為阿爾卑斯山的門戶,
每年會接待無數從歐洲各地飛來的滑雪者。
/
不只如此,薩爾茲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
糧食胡同是薩爾茲堡老城最著名的步行街,
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就出生在這條街上的9號,
莫扎特的父親雷歐波得·莫札特在1747年租下了這棟樓的第3層,
莫扎特一家在這裡一直生活到1773年離開薩爾茲堡去了維也納,
現在莫扎特出生的樓房中是莫扎特博物館,
可惜我們到的時候已關門,只有在門口晃晃。
/
這裏也是電影「真善美」的拍攝地,
1965年,好萊塢電影《真善美》在薩爾茲堡與其附近的山區拍攝,
影片獲得了同年10項奧斯卡提名,
最後獲得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和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內的5項,
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
薩爾茲堡主教座堂重建於1614年至1628年,
是阿爾卑斯山北側的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聖伯多祿修道院是德語區內的第一座修道院。
本篤會的諾恩貝爾格修女院是全世界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女修道院。
城市中央有一座總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為他的情人所建造的宮殿和花園,
當時以這位情人的名字命名為「阿爾滕奧宮」,
沃爾夫·迪特里希的繼任者馬爾庫斯·西蒂庫斯為了抹去這段不光彩的故事,
將其改名為「米拉貝爾宮」。
/
薩爾茲堡擁有眾多的劇院、音樂廳、電影院和博物館等。
薩爾茲堡音樂節自從1920年以來每年夏天舉行,
和其他的歐洲城市比較起來,來到這裡讓我步調變得很悠閒自在,
在散步的時候為了情調,我邊聽古典音樂邊播放出來
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
沒想到連路人都對我說:「good music!」
果然是個充滿音樂、藝術情調的文化城市。
/
Day trip to Salzburg,feeling the vibe of the oldest city in Austria.
This vlog will show you some good attractions to take photos.
📍奧地利 Austria
📍薩爾茲堡 Salzburg
📍Schloss Mirabell
📍Getreidegasse
📍Mozarthaus(Mozarts Geburtshaus)
📍Salzburg Dom
📍Kapitelplatz
📍Mozartplatz
📍hohensalzburg
📍Salzach Rive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migohan/
💛Blog:
http://amigohan.pixnet.net/blog
💛channel:
https://pse.is/JF9LM
#Salzburg #Austria #Mozart #YAcoupletraveling #THESOUNDOFMUSIC
#InstaGo #TravelGram #RoadTrip #PassionPassport #WorldCaptures
阿爾比恩改名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歐羅巴的孤兒: 阿爾巴尼亞】
2011年,Lonely Planet評阿爾巴尼亞為全球十大旅遊國之首,理由是「甦醒的睡美人」,鎖國半世紀,1990年才打開國門。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阿爾巴尼亞當然和所有西方國家不相往來,包括其鄰居希臘、意大利。最神奇是睡美人和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也先後反臉,和南斯拉夫1948年反臉,和蘇聯及東歐1961年反臉,和中國1978年反臉,冷戰雙方陣營都反了臉,阿爾巴尼亞正式成為了孤兒。
阿爾巴尼亞和中國短暫蜜月期只維持了十七年時間,那時中國正值文革。天朝中土,向來萬國來朝。但當時,全球唯一支持中國搞文革的國家就是阿爾巴尼亞了,發表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神論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破四舊打倒孔子、燒寺廟,阿爾巴尼亞就同期配合破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禁止所有宗教活動,開創歷史先河,成為歐洲最紅最專的社會主義國家, 和亞洲的中國互相輝映。
孔子近來應該很忙碌,被國人剛打倒又被扶起來做了學院校長。同病相憐, 應該還有阿爾巴尼亞修女。
大地上那遠處有個修女, 她穿梭臭又髒的廢墟, 地上病痛者也抱進手裡
----《加爾各答的天使—德蘭修女》
德蘭修女不孤獨
阿爾巴尼亞的清真寺都是嶄新的, 看得出來, 是這兩年的新建築, 阿爾巴尼亞人脫離了共產陣營,重新在街道建起清真寺,還在對面塑立銅像紀念阿爾巴尼亞最驕傲的女兒:德蘭修女。1991年3月31日,德蘭修女首次回到了故鄉,在祖國阿爾巴尼亞的弟拉納重新開放一座主教座堂。此教堂在霍查獨裁時代,被改為戲院。2015年11月梵蒂岡冊封阿爾巴尼亞 38位殉道者為真福,他們都是共產時期因為信仰而被迫害致死的天主教徒。2016年9月4日德蘭修女被封聖。於是, 阿爾巴尼亞街道出現很多她的新塑像。
宗教在阿爾巴尼亞數度易幟。四百年土耳其的統治,阿爾巴尼亞由一個基督教國家變成伊斯蘭國家,再變成一個無神論國家,五十年間拆掉所有宗教場所,禁止所有宗教, 更加歐陸絕無僅有。
1961年,斯大林死後,赫鲁曉夫對斯大林進行批判,中國和阿爾巴尼亞雙雙和蘇聯交惡。按毛澤東理論,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於是中阿成為了好兄弟。
1985年,強人霍查死,和毛澤東死時一樣,國內經濟面臨崩潰。終於「蘇東坡」之後,放棄共產黨專政,實行民主,打開國門。作為世界第一的無神論國家,首都機場居然改名為德蘭修女機場,中心廣場也改以她命名,霍查雕像被砸碎,重新塑起仁慈的德蘭修女。
此舉證明阿爾巴尼亞和世界接軌的決心。社會主義國家搬出曾被打倒丶被批判的歷史人物出來,招徠國際市場生意,阿爾巴尼亞也是吾道不孤呀!我小學時候在內地,天天認真學習批林批孔。和德蘭修女—樣,今天孔老二又來一個華麗轉身,成了中國文化大使,孔子學院全球開花。
燈兄變獅王
小學時候在內地, 每個月我們都要吃「憶苦思甜飯」,就是去郊外摘一些野草,加了鹽巴煮熟吃。老師教我們身為革命兒女,要勒緊肚皮,為了支援我們遠方的共產主義好兄弟。我當時才七歲,沒有朋友,於是一邊硬頭皮,啃又苦又澀又難咬斷的野草,就是幻想這位好兄弟在遠方吃到白米飯,他已經收到了我來自中國這個小弟的一番好意吧!我當時以為這位好兄弟是一個人,名字有點長,姓阿,叫爾巴尼亞。吃完了憶苦飯,老師教我們唱歌,叫做《我們是真正的朋友》: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阿兩國遠隔千山萬水,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我們之間的革命的戰鬥的友誼,經歷過急風暴雨的考驗。」
1961年中國三年困難時期,同時向阿爾巴尼亞提供2.5億人民幣外匯的糧食援助。文革時期,中國對這個歐洲唯一的窮兄弟援助90億人民幣。那時中國外交孤立。投桃報李,1971年,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提出在聯合國「兩阿提案」,令中國成功加入聯合國。
1968年《人民日報》報導,阿爾巴尼亞青年努力學習毛主席著作。然後,霍查訪京,北京組織百萬首都群眾夾道歡迎。1966年毛主席向阿爾巴尼亞發出賀電:「英雄人民的阿爾巴尼亞,成為歐洲的一盞偉大的社會主義明燈。」全國人民都在學習毛選,他的語錄就是小學科目的「政治課」,相當於語文丶算數的份量。
我嚇壞了,我的遠方好兄弟,原來他不是-個人,他是一盏燈,而且永不熄滅!越想越感覺真可怕。
「多浪費電力呀!」我走在1976年沒有任何街燈,黑暗的成都街頭,百思不得其解。好兄弟吃了我們中國送的大米,怎麼就變成一盞沒有開關、不會熄滅的燈了?當時不敢問政治老師,因為提這種問題的人,一定會被打成「現行反革命」。
我對「燈兄」的感情開始直線下降,連憶苦恩甜飯也草草扒兩囗就悄悄吐在書包裡。直到有一天,「燈兄」終極進化成了萬獸之王。
「世界上兩隻雄獅,一隻在歐洲,一隻在亞洲。」文革歌曲。
終於來到燈兄的國家, 我住的房間對正酒店正門騎樓,掛滿了萬國旗,中間就是鮮紅色的阿爾巴尼亞雙頭鷹國旗, 代表山鷹之國, 1992年變色後去掉了國旗上代表社會主義的紅星。兩邊有類似歐盟旗的科索沃國旗,因為科索沃人與阿爾巴尼亞人同宗同種, 支持小兄弟是自然的份內之事。還有美國、意大利、英國、韓國旗等,但偏偏就是沒有中國旗。酒店的世界時鐘,亞洲區用東京時間,偏偏也不用北京時間。鄧小平1978年正式停止援阿爾巴尼亞後,阿爾巴尼亞對曾經稱兄道弟的中國態度 180度轉變, 對, 就像越南一樣。現在阿爾巴尼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一海之隔的意大利。科索沃問題上, 中國支持前南斯拉夫的後繼國塞爾維亞, 因為科索沃的分裂更令人聯想到到台灣問題。雪上加霜, 新仇舊恨, 兄弟情不再, 毛澤東口中的「歐洲的一盞偉大的社會主義明燈」終於, 熄滅了。
今期 信報財經月刊
阿爾比恩改名 在 英格麗‧酒‧食‧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飲‧記錄】Markus Molitor, Wehlener Klosterberg Pinot Blanc, Mosel 2012
這是一款頗為奇妙的一隻葡萄酒,是由德國Markus Molitor酒莊與TWA德國威士忌獨立裝瓶品牌的異業合作,將德國Pinot Blanc放入艾雷島Caol Ila威士忌橡木桶中陳年,創造出泥煤與葡萄酒獨特結合的商品。
昨兒個一開瓶,光是聞到軟木塞就知道這是艾雷出產的玩意兒,倒入杯中,一開始當然是艾雷風格的泥煤味最先湧出,但慢慢的一些柑橘水果的香氣也若有似無的慢慢飄出。入口後,可以感受到泥煤與果味的均衡結合,而明亮的酸度更讓酒體顯得較輕盈而不那麼拖沓。是一款出乎想像的葡萄酒。
順道討論一下Pinot Blanc這個品種,在台灣有時很難找到它,絕大多數可能都跟別人混釀吧!印象中是在美國奧勒岡喝過比較多的單一品種釀造,其餘產區可能就是法國阿爾薩斯、德國等地了。在德國較常拿來桶陳(跟不桶陳的Riesling做區隔),挺中庸的品種(所以釀酒師可以讓它很百變!)
昨晚一同分享這款葡萄酒的朋友很開心的表示:這對又想喝葡萄酒、又想喝威士忌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乾脆改名叫做「Wine-sky」算了!恩~這真是個不錯的提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