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阿炳二泉映月獨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阿炳二泉映月獨奏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阿炳二泉映月獨奏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youtien (又是一片天)看板comment標題由《二泉映月》的不同演奏,觀察阿炳音樂表現的...


http://homepage.ntu.edu.tw/~gim/2005forum/27.htm


由《二泉映月》的不同演奏,觀察阿炳音樂表現的審美特質

王育雯 (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論文摘要:



比較阿炳與今日市面上所能購得的各種《二泉映月》的二胡演奏版本,會發
覺有一極大的不同──旋律的情緒起伏,特別是高潮的表現方式。我比較了
許多個此曲的錄音版本,發現幾乎阿炳以外的演奏都會特別突顯高潮。這些
後代演奏者突顯高潮的方式包括:

速度變化──例如高潮前加快,高潮後變慢

高潮時刻 (m. 76.2) 搶拍

高潮時變更伴奏──加快節奏、增加音域廣度、伴奏音程(如變為以同音或
八度音來double旋律高潮)、運音方式(如變為用顫音)、增厚織體。

即使是只找沒有伴奏的錄音來比較,也會發現後代演奏者都多多少少在高潮
前後做出速度、拍值、力度等方面的變化,使得高潮被突顯出來。





這些作法在阿炳的錄音中,全都找不到。他在高潮前後既不變更速度,不增
減拍值,也沒有在力度上特別強調高潮。那麼阿炳為何要如此「平淡」地表
現?難道這表示他不能適切地「表達情意」?難道他對旋律的高低起伏變化
不夠敏銳?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含蓄」的表現方式。然而為何要「含蓄」?
「含蓄」到不表現旋律的起伏輪廓,這樣做有何特別的意義呢?音樂學家─
─包括楊蔭瀏、喬建中、Jonathan Stock等學者──多對阿炳的造詣極為推
崇、珍視。那麼究竟上述的問題要如何來理解呢?



阿炳的音樂表達方式,當然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加以解釋。其中一個重要
角度,也是本文所要闡述的,是中國傳統以來的「身體觀」之展現。簡而言
之,阿炳的演奏表達,可以用一種「身體的隱喻」來解釋。更精確地說,是
「身體的健全運作」之隱喻。也就是說,比起後代的演奏,阿炳更接近我們
「身體的正常運作模式」。



其實在中國傳統的音樂觀念裡,一直是相當貼近「身體意象」的。特別是「
健全的身心運作」往往被視為是理想的音樂所呈現的一種重要意義。例如《
禮記‧樂記》中說到音樂使人「耳目聰明,血氣和平」。《史記‧樂書》中




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聖,商
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心,徵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故樂
所以內輔正心,而外異貴賤也。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



這裡的「耳目」、「血氣」、「血脈」、「脾、肺、肝、心、腎」全都是屬
於身體運作機能。



身體觀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思維的一項重要特質。在西方古代也曾認為音
樂對人的影響巨大。例如柏拉圖、亞理士多德都曾抱著這種看法,因而認為
樂教極為重要。然而他們主要看重的是音樂對人的性情(ethos)、道德情操的
影響、或對情感的發洩(catharsis),而且解釋的方式,是由抽象的靈魂─天
體─音樂間的「比例對應」關係(柏拉圖)來進行。不像中國古代典籍,是
具體地以音樂對「身體正常運作」的意義來說明。1 這種「身體隱喻」不僅
出現在音樂相關的典籍中,也出現於中國傳統上的整體思維模式,以及文學
典籍當中。例如《老殘遊記》王小玉說書的段落中,提到音樂入耳後,「五
臟六腑裏,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
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其中提到的「臟腑」、「毛孔」的感受,正是身體上
的經驗。



「身體觀」在中國傳統中的重要意義,更是在知名的歷史文化學者孫隆基的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中,有專門的章節闡發。在其中他指出中
國人「身體化」的諸般跡象,例如所謂「民以食為天」、對肉體的「養」、
「安身」的概念,以及用「體」一字指稱各種大小集合(如「個體、集體、
團體、大體」等說法)等等。



那麼阿炳的演奏如何呈現「身體隱喻」呢?除了上述對高潮的淡化處理外,
更重要的,是他「維持一貫的速度、拍值」(除了樂曲的開頭與結尾外)以
及「恆常、穩定地突顯拍點」這二項特質。這裡的「拍點」指的是拍子擊下
的那一剎那。以整個一拍的時值而言,「拍點」僅佔其開頭上很短暫的時間
長度。聆聽阿炳的拉奏,會發現他的每個音出現時,往往會在「拍點」處特
別凸顯。而且由於他的速度、拍值維持不變(樂曲的頭、尾除外),這種凸
顯拍點的作法在《二泉映月》中,從頭到尾幾乎可說是很穩定而恆常地呈現
。而且這個特點也並非只在《二泉映月》中表現。例如在《寒春風曲》裡也
是。 2



後代的二胡演奏,特別是獨奏時,也常會突顯拍點。但與阿炳不同的是,他
們往往會為了表情達意而暫時淡化拍點的處理。這一點,在閔惠芬、宋國生
、蔣巽風等人的獨奏錄音中,皆可發現。而阿炳對此則不妥協。他會在表達
旋律情意與起伏態勢之餘,依舊突顯拍點。(當然這不表示他百分之百絕對
都會突顯拍點。而是說他比起後代演奏者來,更會堅持穩定地突顯拍點。)
。而且不只是拍點的表現,由速度變化上,亦可看出阿炳保持恆常一致,不
因樂曲的情緒轉化而隨時變更速度。



這顯示阿炳的演奏堅守著樂曲中「循環反復」的面向,不因樂音的高低變化
、情緒起伏而暫時漏失穩定循環的拍子。而循環性正是身體內在機能的一大
特性──不論是呼吸、心跳、脈搏、血液流動,儘管每一次都稍有些微差異
,但大體上都是循環重複。在健康的人身上,這些生理活動的頻率也都會保
持在一定範圍內,雖然每次的呼吸、心跳、脈搏等速率都可能會有小幅度的
差異。當然,規律、恆常、或穩定的速度、節拍,不一定只能從身體的正常
運作隱喻來解釋。然而除此之外,筆者想不出還有什麼說法能夠合理地解釋
為何阿炳「平淡」地處理旋律高潮起落,其演奏卻仍具極高的審美價值。



其實由旋律結構,也可看出阿炳與後代二胡演奏者在著重上的不同處。阿炳
原本的樂曲結構,重點不在「變化」,而在「同」、「反復」與「恆常」。
其高潮出現的意義,並不在突顯其「特異」性質,而在「回歸」、「返回」
到「同」。 《二泉》的原本結構可以視為總共六段的反覆與變奏。每一段均
可細分為三個次段落 (a, b, c)。主要的變化、加花就發生在各段中第三個
次段落c內。 在阿炳原本的結構中,樂曲並非直線式地邁向此高潮。而是層
層疊疊,曲折迂迴地鋪陳。也就是說,c段的變化是逐漸鋪陳上去的。在c5(
第五段中的c)達到最高潮。在此不但音區提高,帶出整曲的最高音D6, 並且
也以最密集的節奏(16分及32分音符)來表現此旋律頂點。在第五段之前,
音區的增高過程,以及高潮的抵達方式,並不是直線式地一貫向上;而是「
迂回曲折」式的。其實整曲的旋律頂點D6,早在c3段中便已出現。但此時它
僅以極短的時值(16分音符)現身,且高音域旋即在下一段變奏中消失,並
降回到極低音區。一直到c5段時,才再度向上爬升到D6。



然而,後代演奏者卻往往將這六段變奏的結構,刪掉第三、四段。由第二段
直接跳到高潮的第五段,接著立刻進入結尾的第六段。 這形成「高潮」的段
落與前後樂段間的極大落差,因而造成它特別的「與眾不同」、特別凸顯。
而且邁向高潮的過程變得更直接,不迴繞,可說是「直線式」的抵達旋律高
峰。



張愛玲在其散文〈談音樂〉中,提到胡琴的音樂「到臨了總像著北方人的『
話又說回來了』,遠兜遠轉,依然回到人間」。《二泉映月》的旋律,不論
是完整的或經過刪節的版本,除最後的c6段外,每一次的c段都會回到a段來
,因此都或多或少是個『話又說回來了』的結構。但阿炳原先的結構,更具
有這樣的性質。在第三段的c部分中,旋律已經「遠兜遠轉」到了最高峰D6音
,阿炳此時不但把它帶回到旋律出發時的素材, 而且到了原該再次攀爬(c4
段)的時候,也暫時不讓它爬高。似乎由於先前兜得太遠了,要先「回到人
間」來待久一點兒,才能再次出發。換句話說,他的旋律結構,更確定地展
現出「遠兜遠轉」而且「依然回到人間」的模式。或許有人會說,張愛玲的
說法,僅能代表她一人的聆聽偏好,不足以服眾。然而她學過鋼琴,卻依然
對胡琴等中國傳統音樂情有獨鍾。作為一名胡琴音樂的愛好者,她的欣賞方
式應該值得我們參考。



其實阿炳也並非沒有表達樂曲的情意起伏。只不過他總是在維持穩定循環的
節拍感下,呈現情緒變化,而不會為了表達後者,而犧牲前者。這點可由他
與閔惠芬、宋國生、蔣巽風等獨奏者在《二泉映月》的第25小節上的表現而
看出。 最後,我們可用中國傳統音樂觀中的「反情」概念來做一總結。〈樂
記〉中說:「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奸聲亂色,不留聰明,
淫樂逆禮,不接心術」。楊儒賓認為其中「『反情』一語雖也隱含著對情感
之壓抑意」,但更重要的,它所預設的是「交感不已,可順可逆的身體觀」
。 用阿炳的音樂表現來說,他的「反情」──平淡地處理高潮與情緒起落─
─可說是將旋律中的情感變化「返回」到身體正常和諧的運作模式上。而他
的恆常、穩定性的速度以及突顯樂音中循環反復的現象(如拍點、旋律起伏
等之循環),使融入的聆聽者容易感受到自身的「身體」內在現象(如各種
循環反復)與樂音聲響之間的交感融合,而達到身體內外之間的「和」。這
種過程,也就是楊儒賓所言「交感不已,可順可逆的身體觀」。





1 《禮記‧樂記》、《史記‧樂書》中的許多觀念,都與柏拉圖的音樂思想
相類似。但畢竟這東、西方的出發點十分不同。參考Yuhwen Wang, “The
Ethical Power of Music: Ancient Greek and Chinese Thoughts,”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38/1, 頁89-104.



2其實「穩定地突顯拍點」也並非僅二胡獨奏才有的現象。它是許多傳統音樂
的表現特徵之一。例如南管樂曲,唱者常會在拍點上加重,並在拍腹、拍尾
上以輕得多的方式唱出,使得拍點明顯被突顯。

--
  時候到了。看著,
  當我推開這大門,
  重新震醒你們的時候,那光芒--

  這光芒,便是一萬丈!
                    http://www.youtien.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0.24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