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作品音樂會*
《跨距千萬年的三城舞》
影像與音樂的天堂交織
https://lihi1.com/Jvbg2/FB
12/05 (六) 19:10
鋼琴/人聲
阮丹青
攝影主講
陳理德
小提琴
黃偉駿
Special Guest:
中東鼓
馬儁人
乘著被天使吻過的嗓音,跳一支跨距千萬...
*攝影作品音樂會*
《跨距千萬年的三城舞》
影像與音樂的天堂交織
https://lihi1.com/Jvbg2/FB
12/05 (六) 19:10
鋼琴/人聲
阮丹青
攝影主講
陳理德
小提琴
黃偉駿
Special Guest:
中東鼓
馬儁人
乘著被天使吻過的嗓音,跳一支跨距千萬年的三城舞。
斜陽迤邐在金字塔末尾,陵寢裡的法老王,驕傲地睥睨整座埃及王朝;冰與火的絕美容顏,在冰島這片土地上,溫柔迸發;船夫低迴的歌聲,在威尼斯這座城市繚繞了數千年......
在阮丹青空靈的歌聲帶領下,穿梭雲端樂音之間,搭配精彩的影像敘事,晨光中的人類文明,與半個地球外的自然絕美爭輝,而被恐懼籠罩的威尼斯嘉年華,是否正在演出另一個世紀末?
演出人員介紹
鋼琴/人聲|阮丹青
★多項金曲獎、金鐘獎肯定
1998發行首張流行音樂演唱專輯「跟蹤」即入圍1999金曲獎最佳新人,先後曾發行過4張流行音樂專輯,創下近五十萬張的銷售數字。2007年獨立製作發行首張「陽光海岸」入圍金曲獎三項大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與最佳作曲人,而主持電台的同名廣播節目也讓她兩度入圍廣播金鐘獎 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與主持人。 與盧欣民劉瑋菁等一同打造『山中的上帝』並獲2017傳藝類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
★超豐富音樂經歷與作品
超過20首知名詞曲發表,包括如黃鶯鶯(天使的指紋)/張清芳(沒有愛的男人)/李玟 (Love Comes so Easy)等,曾任舞台劇音樂設計與live演出。受邀與九位優秀作曲家於台灣國家演奏廳、受邀台北詩歌節 演出三首跨界作品 。融合曲風、即興演奏、肢體舞蹈、詩歌等劇場元素進行巡演。發行十年演唱全創作專輯「尋愛旅程 (The Journey of Love )」 ,2018 六月第五張創作專輯 LIGHT(薇光旅程) 全台發行 。2020 與傾聽心聲共同發行 「12個迴響」專輯。
攝影主講|陳理德 Charles Chen
陳理德的數理背景、商業訓練、對文學電影的狂熱、對旅行探索的著迷,反映在他作品裡的複雜心理層次和曖昧的符號意象,遊走現實和虛幻之間。
由動態藝術興趣延伸至攝影創作的陳理德,作品的故事性並非傳統"決定性瞬間"類型(引人想像照片停格的瞬間前後發生的故事),而是整個故事都在同一張作品裡。結合攝影本質的紀實性與藝術本質的原創性,傳遞出一種無時間性的永恆。
黑白彩色,陳理德用了兩種方式來表達外在世界和內心世界的相應對照。彩色絢麗浪漫富多曖昧層次,黑白燃燒真實,直指在人心荒漠裡爬行的現代人。
小提琴|黃偉駿 Stephen Huang
2015年金曲獎四大滿貫「最佳專輯」、「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作曲人」、「最佳演奏錄音專輯」。林宥嘉世界巡迴演唱會弦樂團首席。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爵士與流行小提琴演奏碩士。
巡演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各大音樂節,包含著名音樂節如韓國Jarasum爵士音樂節、上海爵士音樂節、南京爵士音樂節、兩廳院夏日爵士音樂節、以及珠海北山世界音樂節等,目前為「玩弦四度」弦樂四重奏團長。
中東鼓| 馬儁人(special guest )
★記者資歷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記者資歷
1994年 進入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體育組,製作「體壇風
雲」節目
1995年 進入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擔任攝影記者,主跑軍事
新聞
1996年首次踏上伊拉克採訪戰事。某天從戰場回程的路上,底格里斯河上游河谷傳來陣陣樂音,那帶點哀愁的唱腔在山谷中 迴盪,伴隨簡單明快的鼓聲,聲聲鑽進細胞裡。那一刻,音樂魂再也無法安靜。
2007年起開始浪跡中東世界,十年內造訪埃及、敘利亞、突尼西亞等阿拉伯文化重鎮,學習各類中東打擊樂器與中東音樂文
化。
目前於亞洲各地教學與演出,期望大眾欣賞進而學習中東音樂,更希望能透過音樂介紹這地區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讓世人對中東少一點誤解,多一點關懷。
★音樂資歷
2009 赴敘利亞學習,師承中東打擊樂大師Jamal al-Sakka
2010 赴突尼西亞學習,師承突尼斯國立高等音樂學院Brahim Bahloul教授
2012 師承埃及大師Khaled Badawy2014 師承黎巴嫩中東打擊樂家 Souhail Kaspar 成立Hamnavâ中東樂團,擔任Aashti汎絲路樂團鼓手與音樂家張宜蓁共同籌組東方世界音樂聯盟
阿拉伯文符號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字是一種符號,為了讓孩子對文字符號產生感覺,就有待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有趣的學習內容。特別提醒自己,與其給予抽象的符號,讓孩子壞了學習的胃口。倒不如,當孩子開始認識文字、指認文字時,以他切身的經驗為原則。
要讓孩子比較容易記住生硬的文字,我會建議先從他所熟悉、擅長、有畫面的事物,可以開口說出的詞彙開始練習。例如當孩子在生活中,搭乘過捷運,但未曾親眼見過平交道,這時認識「捷運」兩個字會優先於「平交道」。
現在以漢堡為例,當我們說出「漢堡」兩個字,對孩子來講,在他的腦海裡,已經可以清楚將「漢堡」的聲音與漢堡的模樣(無論是蜜汁烤雞堡、勁辣雞腿堡、咔啦雞腿堡)進行連結。
這時引導孩子將「漢堡」的文字符號,烙印在漢堡圖像上面。發揮想像力,在漢堡上面清楚浮現出「漢堡」兩個字。
這就如同,當孩子對動物感到熱情、興致、投入,無論是無尾熊、浣熊、袋鼠、長頸鹿、大象、獅子、花豹等,如數家珍。見到這些動物的身影,立即可以快速的唸名,說出動物的名稱。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和孩子,透過這些熟悉的事物,逐一的把文字配對呈現出來,讓孩子將符號和他所熟悉的動物形象聯結在一起。
簡單的說,就像在這動物身上,將這些符號文字刺青、紋身一樣,例如在印下來的動物圖案上,寫下動物的名字,一次一次的加以練習,將字刻在(仿寫、描寫皆可)動物身上。
幫動物刺青、紋身吧!這時,引導孩子發揮想像力,把「袋鼠」兩個字刺在袋鼠的身上,把「浣熊」兩個字刺在浣熊的身上。讓孩子練習將文字與圖案或畫面進行緊密的連結。
例如孩子經常有機會到公園裡玩耍,這時在了解公園的相關概念上,相對容易掌握與理解,要辨識與記憶與公園相關的詞彙,也比較容易順利提取(無論說出來、指出來、寫出來)。
我們可以試著先把公園出現的一些詞彙字眼先把它條列出來,例如蹺蹺板、盪鞦韆、搖搖樂、攀岩牆、平衡木、單槓、沙坑、攀爬網等。當孩子在公園玩耍時,也可以適時的秀出這些字卡,進行設施與文字的連結。
隨著孩子逐漸增長,例如當我們講落日,孩子腦海裡,是否出現那太陽即將西下至海平面,甚至於已經出現了夕陽餘暉的感覺。甚至於,在看見「落日」兩個字,孩子不只看到太陽漸漸地下沉,其實也看到山,看到海,以作為記憶提取的輔助。
再次提醒,先從孩子比較熟悉,擅長的事物開始。孩子需要有成功的經驗,需要能夠有一種當我努力了,我練習了,我做了,我試試看了,隨著時間逐漸看見成效,看見文字腦海就可以浮現畫面的能力。
阿拉伯文符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字是一種符號,為了讓孩子對文字符號產生感覺,就有待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有趣的學習內容。特別提醒自己,與其給予抽象的符號,讓孩子壞了學習的胃口。倒不如,當孩子開始認識文字、指認文字時,以他切身的經驗為原則。
要讓孩子比較容易記住生硬的文字,我會建議先從他所熟悉、擅長、有畫面的事物,可以開口說出的詞彙開始練習。例如當孩子在生活中,搭乘過捷運,但未曾親眼見過平交道,這時認識「捷運」兩個字會優先於「平交道」。
現在以漢堡為例,當我們說出「漢堡」兩個字,對孩子來講,在他的腦海裡,已經可以清楚將「漢堡」的聲音與漢堡的模樣(無論是蜜汁烤雞堡、勁辣雞腿堡、咔啦雞腿堡)進行連結。
這時引導孩子將「漢堡」的文字符號,烙印在漢堡圖像上面。發揮想像力,在漢堡上面清楚浮現出「漢堡」兩個字。
這就如同,當孩子對動物感到熱情、興致、投入,無論是無尾熊、浣熊、袋鼠、長頸鹿、大象、獅子、花豹等,如數家珍。見到這些動物的身影,立即可以快速的唸名,說出動物的名稱。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和孩子,透過這些熟悉的事物,逐一的把文字配對呈現出來,讓孩子將符號和他所熟悉的動物形象聯結在一起。
簡單的說,就像在這動物身上,將這些符號文字刺青、紋身一樣,例如在印下來的動物圖案上,寫下動物的名字,一次一次的加以練習,將字刻在(仿寫、描寫皆可)動物身上。
幫動物刺青、紋身吧!這時,引導孩子發揮想像力,把「袋鼠」兩個字刺在袋鼠的身上,把「浣熊」兩個字刺在浣熊的身上。讓孩子練習將文字與圖案或畫面進行緊密的連結。
例如孩子經常有機會到公園裡玩耍,這時在了解公園的相關概念上,相對容易掌握與理解,要辨識與記憶與公園相關的詞彙,也比較容易順利提取(無論說出來、指出來、寫出來)。
我們可以試著先把公園出現的一些詞彙字眼先把它條列出來,例如蹺蹺板、盪鞦韆、搖搖樂、攀岩牆、平衡木、單槓、沙坑、攀爬網等。當孩子在公園玩耍時,也可以適時的秀出這些字卡,進行設施與文字的連結。
隨著孩子逐漸增長,例如當我們講落日,孩子腦海裡,是否出現那太陽即將西下至海平面,甚至於已經出現了夕陽餘暉的感覺。甚至於,在看見「落日」兩個字,孩子不只看到太陽漸漸地下沉,其實也看到山,看到海,以作為記憶提取的輔助。
再次提醒,先從孩子比較熟悉,擅長的事物開始。孩子需要有成功的經驗,需要能夠有一種當我努力了,我練習了,我做了,我試試看了,隨著時間逐漸看見成效,看見文字腦海就可以浮現畫面的能力。
阿拉伯文符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些孩子在剛進行文字的認識階段,往往沒有辦法清楚分辨、釐清、記憶、分析這些字,與其他字的差別。就像大多數的人閱讀韓文、泰文、阿拉伯文等文字符號,總是感到陌生,老是記不住字,或難以書寫出來。
文字是一種符號,為了讓孩子對文字符號產生感覺,就有待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有趣的學習內容。特別提醒自己,與其給予抽象的符號,讓孩子壞了學習的胃口。倒不如,當孩子開始認識文字、指認文字時,以他切身的經驗為原則。
要讓孩子比較容易記住生硬的文字,我會建議先從他所熟悉、擅長、有畫面的事物,可以開口說出的詞彙開始練習。例如當孩子在生活中,搭乘過捷運,但未曾親眼見過平交道,這時認識「捷運」兩個字會優先於「平交道」。
現在以漢堡為例,當我們說出「漢堡」兩個字,對孩子來講,在他的腦海裡,已經可以清楚將「漢堡」的聲音與漢堡的模樣(無論是蜜汁烤雞堡、勁辣雞腿堡、咔啦雞腿堡)進行連結。
這時引導孩子將「漢堡」的文字符號,烙印在漢堡圖像上面。發揮想像力,在漢堡上面清楚浮現出「漢堡」兩個字。
這就如同,當孩子對動物感到熱情、興致、投入,無論是無尾熊、浣熊、袋鼠、長頸鹿、大象、獅子、花豹等,如數家珍。見到這些動物的身影,立即可以快速的唸名,說出動物的名稱。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和孩子,透過這些熟悉的事物,逐一的把文字配對呈現出來,讓孩子將符號和他所熟悉的動物形象聯結在一起。
簡單的說,就像在這動物身上,將這些符號文字刺青、紋身一樣,例如在印下來的動物圖案上,寫下動物的名字,一次一次的加以練習,將字刻在(仿寫、描寫皆可)動物身上。
幫動物刺青、紋身吧!這時,引導孩子發揮想像力,把「袋鼠」兩個字刺在袋鼠的身上,把「浣熊」兩個字刺在浣熊的身上。讓孩子練習將文字與圖案或畫面進行緊密的連結。
例如孩子經常有機會到公園裡玩耍,這時在了解公園的相關概念上,相對容易掌握與理解,要辨識與記憶與公園相關的詞彙,也比較容易順利提取(無論說出來、指出來、寫出來)。
我們可以試著先把公園出現的一些詞彙字眼先把它條列出來,例如蹺蹺板、盪鞦韆、搖搖樂、攀岩牆、平衡木、單槓、沙坑、攀爬網等。當孩子在公園玩耍時,也可以適時的秀出這些字卡,進行設施與文字的連結。
隨著孩子逐漸增長,例如當我們講落日,孩子腦海裡,是否出現那太陽即將西下至海平面,甚至於已經出現了夕陽餘暉的感覺。甚至於,在看見「落日」兩個字,孩子不只看到太陽漸漸地下沉,其實也看到山,看到海,以作為記憶提取的輔助。
再次提醒,先從孩子比較熟悉,擅長的事物開始。孩子需要有成功的經驗,需要能夠有一種當我努力了,我練習了,我做了,我試試看了,隨著時間逐漸看見成效,看見文字腦海就可以浮現畫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