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8/07-08/13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塔利班閃電佔領多數省會 阿富汗局勢危急
在北約盟軍與美國軍隊自4月拜登宣布將從阿富汗境內陸續撤軍後,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便蠢蠢欲動。於這周開始,塔利班迅速進佔阿富汗10省會,已掌控超過全境四分之一地區。昨日距離首都喀布...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8/07-08/13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塔利班閃電佔領多數省會 阿富汗局勢危急
在北約盟軍與美國軍隊自4月拜登宣布將從阿富汗境內陸續撤軍後,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便蠢蠢欲動。於這周開始,塔利班迅速進佔阿富汗10省會,已掌控超過全境四分之一地區。昨日距離首都喀布爾僅150公里的加茲尼亦淪陷,塔利班逐步進逼首都,並在境內其餘省會與阿富汗政府軍展開激烈交戰。
短短一周阿富汗局勢惡化,也讓各國領袖十分緊張。在土耳其國民對於難民議題立場的壓力下,土耳其總統對於戰亂可能導致難民潮湧入土耳其抱持高度警戒。他表示將與塔利班坐上會談桌進行協商,希望能控制局勢。歐盟各國亦擔心重演6年前難民危機,希望能將申請庇護遭拒者遣返回國。
美國方面,拜登表示阿富汗政府軍需為自己及國家而戰;共和黨籍議員則批評拜登撤軍的決策魯莽,導致現今反政府軍將可能顛覆美國花費20年時間及大筆錢財在阿富汗協助及訓練的喀布爾政權,使恐怖主義再度復燃。如今暴行無數的塔利班組織進逼首都的情況下,美國也呼籲公民盡速離開阿富汗,並將協助使館人員撤離喀布爾。
阿富汗政府究竟有沒有辦法扭轉堅持劣勢將塔利班擊退,國際間的談判角力又有沒有辦法發揮成效阻止阿富汗被佔領,都將是我們接下來需密切注意的大事。
❷南海爭議如同休火山 持續醞釀不容忽視
我國四面環海,海上安全議題一直是我國相當關注的國際政治議題,尤其鄰近的南海爭議,雖說是不幸中的大幸,並無熱戰爆發,但隨著中美角力持續發酵,南海始終「穩定維持」不穩定的氣氛。
8/9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海上安全問題會議,席間中美再度交鋒,互指侵犯海域。南海為東南亞交通要道,加上漁業、礦藏資源豐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國聲稱擁有南海90%海域的主權,美國時常以捍衛航行自由為名,遣船通過,中國則批評美國以保護國際社會之名,侵害中國海域之實。
近日的海上安全問題會議中,不只東協各國,英國、俄國皆表示應加速建構各國合作的框架,顯見南海貿易交通、海洋資源的開發是急不可待。
該會議雖無法成就具體的操作準則或規範,但可能象徵這座休火山復甦的開端,在美國退出阿富汗後,緊接著在南海議題上有所動作,推測南海可能成為未來數年國際政治交鋒的重點,值得關注。
❸不敵北京當局 香港教協宣布解散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在10日宣布解散,教協表示近年社會、政治環境改變,加上近期遇到變化,讓他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他們無法解決當前的困難也看不見未來,因此做出解散協會的決定。
中國媒體新華社曾在7/31發布的文章中寫道:「香港教育若要重回正軌,就必須清查香港教協」,在文章中更提到教協開始偏離宗旨、不務正業。此文發布後,香港教協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及批評。
香港教協在泛民主派中有一定的力量,也參與前幾年的反送中運動,使香港教協開始被北京當局視為異議團體並遭到施壓。像是在新華社發文的隔天,香港教育局即宣布要中止與教協的合作關係,如雙方不再舉辦任何會議、檢視團體成員資格、不處理轉介個案、不再承認教協的教師培訓課程。
教協早在今年初跟年中分別退出民間人權陣線和支聯會,但終究無法逃過北京政府的清查,教協也無法再承受外界所給予的壓力和批評,因此最終宣布解散,這項消息對於香港的教育界來說也是個巨大的打擊。
#經時事
❶美國呼籲OPEC+增產 抑制油價繼續上揚
本周三拜登政府發表談話,呼籲OPEC+聯盟繼續提高原油產量,在全球經濟復甦之時,補充疫情期間石油減產的影響,以及抑制油價的上揚。
不過OPEC+成員國並不同意拜登的呼籲,有些成員國認為疫情尚未完全結束,此時並非快速增產的時機。而沙烏地阿拉伯則質疑,美國一方面提出氣候變遷政策,呼籲減少石油消費,另一方面卻要求OPEC+增產,立場相互矛盾。
一些分析師認為,拜登相互矛盾的作法源於美國在民意上承受通膨的巨大壓力,而油價上漲就最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感受。
❷軟銀暫停對中投資!如何面對科技業整頓?
旗下有著規模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日本投資巨頭軟銀集團是全球最知名的中國新創投資機構之一,然而其於10日表示,將暫停開展新的對中投資,以觀察中國新監管政策影響。
過去由孫正義領軍,軟銀在早期就精準投資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等當年的科技獨角獸,最大單筆投資正是近期遭監管關切的滴滴,擁其20.1%股權。
隨著中國監管機構以反競爭、資安等因素開始整頓科技公司後,軟銀投資組合中許多明星股估值下滑,造成軟銀FY21 Q1淨利潤降至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銳減40%。孫正義在本次財報會中表示,北京政府對科技業的整頓行動變得廣泛又難以捉摸,在局勢明朗之前將退至觀望立場。
❸認賠殺出,Adidas以25億美元出售Reebok
知名運動品牌Adidas近日宣布,以25億美元(約新台幣 700 億元)出售旗下 Reebok予美國品牌管理行銷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預計在2022年第一季完成。愛迪達2006年以38億美元收購Reebok,期望藉此擴大業務規模,並應對 Nike 的競爭。
(📌今天字數又爆了🥺第三則時事的後續放留言👇)
阿拉伯國家聯盟宗旨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8/07-08/13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塔利班閃電佔領多數省會 阿富汗局勢危急
在北約盟軍與美國軍隊自4月拜登宣布將從阿富汗境內陸續撤軍後,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便蠢蠢欲動。於這周開始,塔利班迅速進佔阿富汗10省會,已掌控超過全境四分之一地區。昨日距離首都喀布爾僅150公里的加茲尼亦淪陷,塔利班逐步進逼首都,並在境內其餘省會與阿富汗政府軍展開激烈交戰。
短短一周阿富汗局勢惡化,也讓各國領袖十分緊張。在土耳其國民對於難民議題立場的壓力下,土耳其總統對於戰亂可能導致難民潮湧入土耳其抱持高度警戒。他表示將與塔利班坐上會談桌進行協商,希望能控制局勢。歐盟各國亦擔心重演6年前難民危機,希望能將申請庇護遭拒者遣返回國。
美國方面,拜登表示阿富汗政府軍需為自己及國家而戰;共和黨籍議員則批評拜登撤軍的決策魯莽,導致現今反政府軍將可能顛覆美國花費20年時間及大筆錢財在阿富汗協助及訓練的喀布爾政權,使恐怖主義再度復燃。如今暴行無數的塔利班組織進逼首都的情況下,美國也呼籲公民盡速離開阿富汗,並將協助使館人員撤離喀布爾。
阿富汗政府究竟有沒有辦法扭轉堅持劣勢將塔利班擊退,國際間的談判角力又有沒有辦法發揮成效阻止阿富汗被佔領,都將是我們接下來需密切注意的大事。
❷南海爭議如同休火山 持續醞釀不容忽視
我國四面環海,海上安全議題一直是我國相當關注的國際政治議題,尤其鄰近的南海爭議,雖說是不幸中的大幸,並無熱戰爆發,但隨著中美角力持續發酵,南海始終「穩定維持」不穩定的氣氛。
8/9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海上安全問題會議,席間中美再度交鋒,互指侵犯海域。南海為東南亞交通要道,加上漁業、礦藏資源豐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國聲稱擁有南海90%海域的主權,美國時常以捍衛航行自由為名,遣船通過,中國則批評美國以保護國際社會之名,侵害中國海域之實。
近日的海上安全問題會議中,不只東協各國,英國、俄國皆表示應加速建構各國合作的框架,顯見南海貿易交通、海洋資源的開發是急不可待。 該會議雖無法成就具體的操作準則或規範,但可能象徵這座休火山復甦的開端,在美國退出阿富汗後,緊接著在南海議題上有所動作,推測南海可能成為未來數年國際政治交鋒的重點,值得關注。
❸不敵北京當局 香港教協宣布解散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在10日宣布解散,教協表示近年社會、政治環境改變,加上近期遇到變化,讓他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他們無法解決當前的困難也看不見未來,因此做出解散協會的決定。
中國媒體新華社曾在7/31發布的文章中寫道:「香港教育若要重回正軌,就必須清查香港教協」,在文章中更提到教協開始偏離宗旨、不務正業。此文發布後,香港教協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及批評。
香港教協在泛民主派中有一定的力量,也參與前幾年的反送中運動,使香港教協開始被北京當局視為異議團體並遭到施壓。像是在新華社發文的隔天,香港教育局即宣布要中止與教協的合作關係,如雙方不再舉辦任何會議、檢視團體成員資格、不處理轉介個案、不再承認教協的教師培訓課程。
教協早在今年初跟年中分別退出民間人權陣線和支聯會,但終究無法逃過北京政府的清查,教協也無法再承受外界所給予的壓力和批評,因此最終宣布解散,這項消息對於香港的教育界來說也是個巨大的打擊。
#經時事
❶美國呼籲OPEC+增產 抑制油價繼續上揚
本周三拜登政府發表談話,呼籲OPEC+聯盟繼續提高原油產量,在全球經濟復甦之時,補充疫情期間石油減產的影響,以及抑制油價的上揚。
不過OPEC+成員國並不同意拜登的呼籲,有些成員國認為疫情尚未完全結束,此時並非快速增產的時機。而沙烏地阿拉伯則質疑,美國一方面提出氣候變遷政策,呼籲減少石油消費,另一方面卻要求OPEC+增產,立場相互矛盾。
一些分析師認為,拜登相互矛盾的作法源於美國在民意上承受通膨的巨大壓力,而油價上漲就最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感受。
❷軟銀暫停對中投資!如何面對科技業整頓?
旗下有著規模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日本投資巨頭軟銀集團是全球最知名的中國新創投資機構之一,然而其於10日表示,將暫停開展新的對中投資,以觀察中國新監管政策影響。
過去由孫正義領軍,軟銀在早期就精準投資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等當年的科技獨角獸,最大單筆投資正是近期遭監管關切的滴滴,擁其20.1%股權。
隨著中國監管機構以反競爭、資安等因素開始整頓科技公司後,軟銀投資組合中許多明星股估值下滑,造成軟銀FY21 Q1淨利潤降至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銳減40%。孫正義在本次財報會中表示,北京政府對科技業的整頓行動變得廣泛又難以捉摸,在局勢明朗之前將退至觀望立場。
❸認賠殺出,Adidas以25億美元出售Reebok
知名運動品牌Adidas近日宣布,以25億美元(約新台幣 700 億元)出售旗下 Reebok予美國品牌管理行銷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預計在2022年第一季完成。愛迪達2006年以38億美元收購Reebok,期望藉此擴大業務規模,並應對 Nike 的競爭。
(📌今天字數又爆了🥺第三則時事的後續放留言👇)
阿拉伯國家聯盟宗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7月28日,馬來西亞吉隆坡高等法庭宣布前首相納吉涉及一馬發展公司1MDB洗錢案的7項罪名皆有罪,須入獄12年與罰款2億1000萬令吉,約合台幣14億。法官宣讀判決時指出,由於辨方無法提出合理懷疑,來反駁7項指控,所以裁定納吉的7項罪名成立。因此,納吉成為了馬國史上首名因涉貪被定罪的前國家領袖。納吉已經就此判決提出上訴。
此案件圍繞在納吉擔任首相與財政部長期間,涉及到隸屬財政部的一馬發展公司(1MDB)旗下SRC國際公司轉出4200萬令吉(約新台幣2.9億元)到納吉個人戶頭一事。納吉因此被控一項濫權罪、三項刑事失信罪與三項洗錢罪,但納吉堅稱自己對轉帳毫不知情。
1MDB是納吉在2009年任相後成立的主權基金,其成立宗旨是要將馬國發展成地區金融中心,不過當時的反對黨多次揭發1MDB腐敗的醜聞,最終身陷醜聞的納吉領導的國陣政權,在2018年5月的大選中被馬哈迪領導的希望聯盟擊敗而垮台,不過納吉仍是國會議員。
雖然在希盟政府時期,納吉的洗錢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但今年3月希盟卻因內部鬥爭而垮台,而納吉又與現任首相慕尤丁同屬陣營,因此外界關注慕尤丁領導的國盟政府會否介入司法保住納吉。但顯然慕尤丁藉由此案穩住自己的首相職位。
{內文}
從居廟堂之高的政治人物,到涉嫌貪瀆受賄的罪犯,擔任馬來西亞首相9年的納吉,成為大馬政治史上首個遭判刑的前首相,7月28日,歷經9小時的審判,吉隆坡高等法院宣布納吉有罪,判刑12年並處以2.1億令吉,約台幣14億的罰款。
(納吉/馬來西亞前首相)
這絕對不是世界末日,因為還有上訴過程,我們希望我們能成功,因此我會繼續努力
納吉被指控在2014年12月24號到2015年2月6號期間,透過1MDB的子公司SRC國際公司,將一筆4200萬令吉的金額,轉到自己的大馬銀行戶頭,他因此被控濫權 洗錢和刑事失信等七項罪名,七罪並罰原本需入獄72年,不過承審法官諭令監禁刑期同時執行,因此納吉只需服刑12年。
(Astro主播)
高庭法官今天在判詞中表示,他不相信納吉上了劉特佐的當,法官指出,劉特佐完全清楚自己的角色,而且毫無疑問的是,劉特佐當時是協助納吉掌管他的帳戶的,如果要說納吉被劉特佐騙了,那實在是太牽強了,法官也指出,雖然納吉宣稱他拿了沙特王室26億令吉的捐款,但是卻沒有發函感謝已故沙特國王阿杜拉,更沒有要求政府官員去查證這筆所謂的捐款,他說這實在讓人難以置信了
1MDB是由納吉於2009年擔任首相時成立的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一馬發展公司」的簡稱,肩負振興馬來西亞經濟發展重任,主要來往對象為同屬伊斯蘭世界的中東國家和王室,2015年7月,華爾街日報獨家披露1MDB經營不善虧損連連,此時納吉的私人戶頭卻多出了7億美元。
(新聞旁白)
1MDB弊案在2015年7月成了國際頭條,華爾街日報揭發之後,有書面證據指出,6.8億美元由1MDB落入納吉私人戶頭,馬來西亞檢察總長認為納吉無罪,並表示那6.8億美元,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合法捐款,而且大部分捐款已經退回,但美國司法部說,近30億美元的一馬公司資金,被用來購買珠寶給納吉的妻子,包括了一條鑲有稀有的22克拉粉紅鑽石的項鍊,這一個就要價2千730萬美元,面對激烈的批評 納吉卻剷除異己,包括當時的副首相,他還撤換了檢察總長,當時他正在徹查1MDB公司的醜聞
這起弊案重創納吉威望,也是導致他丟失政權的主因,不過1MDB弊案中最重要的關鍵人物是他。
(新聞片段)
劉本名劉特佐,在1MDB並沒有職位
(劉特佐/馬來西亞富商)
我覺得政治很有意思
但眾所周知,他跟馬來西亞首相的繼子是鐵哥兒們,美方調查指明了劉特佐在1MDB創立,仲介和主要的生意往來上是關鍵人物,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外界聲稱,他獲得了大部分的1MDB股份,他的土豪行為也讓他登上美國頭條,也常被拍到與藝人明星來往,如芭麗絲希爾頓
美國的檢察機關則指控劉特佐在1MDB貪污洗錢案件中扮演核心角色,涉案金額據稱至少達45億美元,美國司法部稱,作為前首相繼子里札的朋友,劉特佐雖然在一馬公司中沒有正式職位,卻對該基金公司的交易運作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並且也時常與前首相納吉本人聯繫,而弊案爆發,劉特佐就宛如人間蒸發般下落不明,最新消息是,馬來西亞警察總長指出,他們相信劉特佐目前人在澳門,也發現他的家人在香港活動,並得到中國政府的政治庇護,導致大馬警方引渡他回國受審面臨阻礙,所幸馬來西亞政府追討1MDB資產小有斬獲,追討工作從2019年5月啟動以來,美國已經歸還了6億美元給馬國政府。
(James Chin/塔斯馬尼亞大學亞洲研究教授)
我認為重要的是,必須記住人們現在不該慶祝,這個判決對我來說是整個過程的第一步,你們有些人或許知道,馬來西亞遵循英國的法律制度,所以即使你被判有罪還能上訴,我們知道在馬來西亞,許多政治指控案件一旦上訴就會被撤銷,所以今天的有罪判決並不意味著事情會改變,納吉仍將是國會議員
納吉是彭亨北根選區的國會議員,自1986年當選至今,由於他可以提出上訴,在程序完成之前仍可如常出席國會會議,納吉身陷五項官司,被控超過40項罪名,28號的宣判只是一馬弊案中的第一案,而上訴程序預料將耗時一年以上,這也讓繳了保釋金的納吉,暫時躲過了牢獄之災。
阿拉伯國家聯盟宗旨 在 曹長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曹長青:喜樂島和鄭南榕—4月6日紀念會
民進黨總統初選產生爭議,有人支持蔡英文,有人支持賴清德。雙方支持者想到一個人名字就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大局,想一想理念,想到為什麼民進黨要初選,2020大選勝利是為了什麼?這個人就是鄭南榕。
鄭南榕當年犧牲自己,喚醒台灣人民,為了一個理想。這個理想,他生前喊了兩句話,很有代表性:我是台灣人!我主張台灣獨立!鄭南榕是外省人,喊出我是台灣人,這是表示身份認同,絕大部分台灣人像鄭南榕那樣覺醒了,台灣就不會被共產黨拿去。
第二個他喊出我主張台灣獨立,這是國家認同,他認同的國家是台灣,不是對岸中國。鄭南榕的這兩句話,對台灣前途非常重要,目前台灣要解決的就是身份認同、國家認同這兩大問題。
這個週六(4月6日)在鄭南榕去世30周年之際,「喜樂島聯盟」要主辦一場追思活動;這一天,也是喜樂島聯盟成立一周年。喜樂島聯盟推動「制憲正名公投入聯」這八個字的宗旨與鄭南榕這兩句話有內在關聯性。制憲:制定台灣憲法,摘掉中華民國的虛假帽子,國家正名為台灣,申請加聯合國走向世界。
僅僅成立一年,喜樂島聯盟就把台灣這個名字空前地推到世界。不僅在高雄的成立會、台中的大聚會都有成千上萬人參加,展示台灣民眾對制憲正名公投入聯這個目標的支持,尤其是去年10月20日在台北舉辦的《全民公投反併吞》活動,有幾萬人參加,聲勢浩大,不僅振奮了綠營士氣,更重要的是,通過眾多國際媒體的報導,把台灣人的心聲空前地傳播到全世界。
根據統計,當時有全球接近100家媒體報導了1020的喜樂島活動。包括全世界主要大媒體《紐約時報》,世界三大通訊社: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還有日本產經新聞,歐洲的報紙,俄羅斯媒體,波蘭、烏克蘭的電視,還有中東的阿拉伯國家半島電視台等,全世界主要語種的媒體,都做了報導。
近年綠營有兩大被國際媒體報導的事件,一是太陽花學運,再就是 1020喜樂島聯盟的大會。太陽花學運令人敬佩,改變台灣歷史。那個學運堅持23天,得到全球20多家媒體報導。1020喜樂島活動,只是一個下午的時間,得到上百家國際媒體報導,令人振奮。它展示,國際媒體是關心台灣的,台灣人只要發出自由的心聲、獨立的聲音、反中國併吞的聲音,國際媒體都願意報導,表達對台灣的支持。所以,需要台灣人民繼續發聲,告訴世界,台灣不屬於對岸中國,台灣人民不接受一國兩制,更反對中國併吞。
所以這個週六(4月6日下午2:30-4:30)「喜樂島聯盟」將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舉辦鄭南榕追思會,盼更多朋友來參加,紀念鄭南榕,向世界發聲,喜樂島聯盟所代表的宗旨和方向不會改變,就是制憲正名入聯。這個目標清楚了,就明白什麼是大局,什麼是綠營的理想和追求,黨內初選的紛爭,就有了選擇和解決的方向。
——原載《民報》2019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