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阿彌陀經白話解釋黃智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黃智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黃智海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王薀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菩提心妙寶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這段文字是阿彌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當他在請教當時他的師父——世自在王佛,諸佛是如何去建設淨土時,世自在王佛對法藏比丘所講的一段話。這段話的白話解釋是這樣子的,就譬如有一個人,他用斗來...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黃智海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菩提心妙寶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這段文字是阿彌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當他在請教當時他的師父——世自在王佛,諸佛是如何去建設淨土時,世自在王佛對法藏比丘所講的一段話。這段話的白話解釋是這樣子的,就譬如有一個人,他用斗來舀取海水,如此經歷過了無法計算、不可思議的時間,但如果這個人他心毫無倦怠,不斷地繼續舀瓢下去,到最後海水也是會被他瓢乾的,終究必可取得蘊藏在海底中之妙寶⋯⋯同樣地,人如果修行一旦立了顛簸不碎的決心,直至解脫之前,無論遭遇到任何的橫逆困難,絕不終止向道的心,最後一定可以獲得佛果,任何的願望都能圓滿。
這段話對我的影響至深至切,回首前塵,雖然許多人事時過境遷,但卻仍然有些事情還是歷歷在目,雖然古詩有云:「相逢不必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縱使已經有過氣陳年的明日黃花之慨,但對於我仍然是一事無成的博地凡夫來說,這段經文對我的鼓勵和啟發是刻膚鏤骨般無法釋忘,也引領著我亦步亦趨,愈挫愈勇,不斷地接引著有緣的人。
其實想想過去無量的菩薩在和眾生結緣的時候,祂們所捨棄的不僅僅是國家、城邑、眷屬、皇宮、珍寶和輦輿⋯⋯而已,更有無數的菩薩經歷過不可數的歷劫中,縱使遭遇到傷害自己的眾生,仍然不厭悔地把自己的頭目、腦髓無窮盡地施捨,所佈施的眼睛如印度的恆河沙一般,所布施的肉如一千個須彌山,所布施的舌頭如大鐵圍山,所布施的耳朵又如同純陀羅山,所布施過的鼻子有如毗富羅山,為了眾生所施捨的牙齒也如同耆闍崛山一般地高,生生世世為了眾生,所布施出去身上的皮,廣大猶如三千個大千世界一般可以覆蓋,為了救度眾生,歷代歷劫中為了救贖如母一般的蒼生,身上所流淌過的血,就如同四大海水那麼多。
總之,從所有的經文中所曾看過菩薩為了幫有情眾生度脫輪迴的痛苦,所做的一切難施能施,見聞之後,不覺都會毛髮豎立,熱淚盈眶,無法自已。一方面深覺自己的智慧愚駑昏塞,同時也深覺自己對於法的慳吝,氣度為何無法更宇量深廣些?自己每每思惟到世自在王佛這段經文時,不知不覺,又會振奮起來,無論是對法的信心,對如母眾生的耐心都有明顯地增長。
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人與人的關係是最需要用到智慧度和忍辱度,尤其目下全球正遭逢疫劫之時,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夠持有菩提心,多替身邊的人著想,多給一些愛,多給一些耐心,多為那些正在罹病的人回向祈禱,少一些八卦和互相的譴責,多用一點心思如何解決目前這場全球人都在憂心的疫情,我相信地球人的心如果都是一致,廣發善良的悲心,這場劫難很快就會過去。
王薀老師
若對此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歡迎點擊「發送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