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阿匹克馬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阿匹克馬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阿匹克馬桶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
阿匹克馬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
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
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在上屆選舉時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治人物。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采、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六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
二〇一四年,梅克爾代表歐洲巨人的角色在中國清華大學演講,學子們對她充滿期盼。一個德東出身的人物、物理學家,女性;跨越了層層圍牆,統治著世界文明的搖籃: 「歐洲」。 尤其那些穿著體面的歐洲貴族們,例如薩科奇、卡麥隆,無論衣著品味多麼「優雅」,在梅克爾媽媽有點肥胖臃腫的身軀前,都像一群毛毛躁躁的「足球男孩」。
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忍不住崇拜,等待著,等著她開口。結果除了德語發音的隔閡之外,她全無抑揚頓挫的口音,平淡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二〇一五議程」.... 提了二十多回,最終學子在梅媽媽平靜的演說中,一一沈入「搖籃曲」,一場「不可持續的昏迷」,半數學生半數時間睡著了。
或許在一個快速且庸俗的媒體年代,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生存。
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語。
她極少表態,語焉不詳;商業又醜陋的現代媒體文化,在她身上真榨不出太多好處。
於是研究梅克爾的書籍撰寫她的內容總是有若墜入迷宮,除了「猶豫、搖擺、小碎步」等形容詞之外,人們大概只能以討論她和普丁見面時「不喜歡他的狗」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翻閲梅克爾的成長過程,我注意到這個女孩自小「正向」的特質。即使在東德禁錮的年代,她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
是的,世界有一道圍牆擋住了前往柏林、巴黎、西方的路;但世界這麼大,另外半個地球已足夠一個森林莊長大的女孩探險。
當蘇聯控制德東,甚至派軍駐防她的故鄉時,梅克爾在這個蘇聯境外最大基地感受的不是「母親的心臟被入侵者插了一根刀柄」,她利用機會與穿著制服的駐防士兵練習俄語;而且感覺頗有「異國情調」。
梅克爾的俄語無懈可擊,這不只使她當上總理和普丁談話流暢無比(包括表達不喜歡普丁的狗),也使梅克爾獲得了「俄文最佳學生」的獎賞;小小年紀她被送到東德各地旅行,尤其「前進莫斯科」。
在莫斯科,她買了第一張披頭四的唱片;十年級左右,和朋友背著背包於中歐四處火車旅行。
才十五歲,她已去過布拉格、布達佩斯、保加利亞、以及黑海之濱巴圖米(Batumi)的海水浴場。即使對西方有所渴望,小梅克爾告訴自己:「倫敦大概和布達佩斯很相似吧!」
對於東德的威權控制,高中快畢業的梅克爾,有了第一次田園態度外的「放肆」,她找了一堆同學共同演一齣戲: 「莫三比克自由運動」,內容反抗外來葡萄牙佔領者(諷蘇聯),而且故意以「英文」高唱國際歌,接著朗誦詩句:人應該追求自己,「否則只是一條坐在圍牆(柏林圍牆)上的哈巴狗。」
她有技巧地「打著紅旗反紅旗」,但態度搞笑。這是小梅克爾政治上第一次的「表態」,方法:在政治敏感邊緣擦槍,但方式幽默。
她佯裝可愛,最終完成安全的叛逆任務。
閱讀梅克爾的一生仍然是有趣的,總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一點跳躍的煙火;好像在一望無盡的森林田園中,突然遇見了一匹色彩鮮豔的馬車。
例如她的本名叫Angela Kasner ;如今舉世聞名的Angela Merkel,梅克爾(Merkel)姓氏來自於她的第一次婚姻,丈夫烏里西·梅克爾(Ulieh Merkel)。
她很愛這個男人嗎?以致於第二次婚姻不改姓、一輩子也以「梅克爾」之名附身、名滿天下嗎?
事實答案是她第一次結婚時年僅廿三歲,烏里西是一位物理學家,倆人認識三年後結婚;結婚的理由非常務實,按照當地規定只有結婚才能分配住房。這一段婚姻四年後破裂,倆人形同陌路,Angela回憶她「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倆人東柏林共有的房子搬出去」,留下震驚的烏里西。
這個看似「平穩」的女子,在處理個人婚姻事件時,可沒有許多人描述的「猶豫、搖擺、小碎步」。
她直接,她了當。而她離婚了卻不改姓,因為:許多資料需要重填,麻煩。
梅克爾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是她的政治恩師柯爾,柯爾總理把她帶到了政治大位;但當柯爾後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時,向來「聽話」「安靜」「穩重」「小女孩」的梅克爾,居然向他發出了公開決裂信;並且以秘書長的身份從此一躍接任柯爾,當上基民黨黨主席。
這正是「梅氏」童話故事的特徵。
她看起來那麼乖巧,與俄羅斯士兵聊天,愉悅地學習俄語,遊歷莫斯科。但必要時,她會「咬人」。
她和東德許多開放的人有不同也相同,渴望西方價值,但很務實地多數時刻妥協於既有框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梅克爾惟一對西方的憧憬是:六十歲以後,盼到西方一遊;僅此而已。
但她的一生平凡中始終藏著特例,如一隻隱居於森林中的豹子,必要時跳起來捕捉獵物;平日則安於餵養,表現不強求,不掠奪。
而這正是她成功的方式。
這「平凡的例外」 ,使她的政治對手總是低估了她。
梅克爾把政治及人生看成如物理學般線性的過程,她常形容自己喜歡妥協勝於衝突,所以多數時刻沒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總有例外,而且每次都是例外讓她得分。
例如處理敘利亞難民事件。
在此之前梅克爾的形象是不近人情的冷酷撙節女王;但當歐洲難民湧入時,她改變了過去德國二十世紀「屠殺者」的形象。德國正在崛起,過去的包袱從此卸下,她使用各種手段結盟,阻止德國種族主義另類選擇黨崛起,公開斥責他們無恥:然後,她留下一個新名片給廿一世紀的歐洲領導國:德國。
從此德國的代名詞是人道主義大國,在敘利亞危機時,德國共接納並安置了120萬難民。
這並非天真。
她深入思考德國國內穆斯林人口已佔4%,早有激進份子;於是她「例外」地放手一搏,決定開放近一百萬二十難民進入德國(佔約德國人口1%),他們可以合法接受教育,可以合法工作。
從此「梅克爾」及「德國」是人道主義的象徵,穆斯林的朋友,柏林總理辦公室中的梅克爾才是真正的現代「自由女神」。
她以物理線性的概念理解某些移民衝突仍會持續,但長期德國需要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溫暖的標籤;捨別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侵略國的永久印記。
她更明白穆斯林激進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梅克爾相信遏阻激進極端主義的方法不是佔領、戰爭、或是空襲;而是在最關鍵時刻,對穆斯林表現出愛、同情與包容。
在國內,她聯合反對派,面對如此的困境。選後她慷慨地捐棄恩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當她決定放手一搏,她看的是長遠的歷史。未來的德國,過去的德國。
地方選舉一輸,她先辭去黨主席,再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化解當下排山倒百的壓力。
當她再次站到平凡的對面,「例外」那一邊.... 責罵她的聲音慢慢小了。
六年之後,難民不是危機,他們融入德國社會,提供人口紅利,補足工廠、服務業、基層勞動力不足。
她不戀棧權位,16年的總理生涯,她知道何時該總結?用什麼方法總結!
因此當2015年敍利亞難民危機導致德國民意分裂時,她不擔心政治後座力,她知道一旦勇於捨去權力,她會有足夠的線型時間與空間,證明接納廣大敘利亞等地難民,對德國是一件好事 。
六年過去了,梅克爾把歐洲及西方已疲倦但應接不暇的反恐、反穆斯林,改成正向的童話故事;最終不只讓德國在國際形象中得到「了不起」的掌聲,並為德國高齡社會注入新勞動力,尤其與穆斯林關係達到一種可能的和解平衡。
而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正在棄守阿富汗。
於是,那隻看似平凡保守,卻偶爾例外勇敢、精明的豹子,田園中,再次躍起。
如今所有她曾創造的故事,已近尾聲⋯⋯留下六年前反對她、逼她下台的人開始恐懼:沒有梅克爾的德國,會是什麼?
梅克爾教了我一件事:或許成功的民主政治就該多一點點無聊。因為那代表細膩、耐心、妥協、寛容與堅持併存:沒有也不該有簡簡單單的吶喊口號。
阿匹克馬桶 在 約克在哪裡?Where is Yor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距離 #美國打工 的夏天已經好多年了,我甚少再想起匹茲堡或是紐約、想起在美國短期生活的文化渲染。
反而,最常面對到的,是同理勞動者的心境。
.
我從沒想過經過歲月流逝之後,存留下來的會是這個東西。體力勞動的工作經驗像是生命線上最炙熱的烙印,時不時鼓動、發燙。
體力勞動者的側影、背影、休息的樣子、說話的樣子、打掃的樣子⋯我可以想像:那些沒有人願意觸碰的垃圾、馬桶、骯髒,每寸肌肉的持續施力與痠痛,永遠不會休息足夠的疲累,以及總是被看不起甚至被壓榨的位置。
每分每秒都受夠了,卻走不掉、走不遠。
--
今天和公司的打掃阿姨聊了幾句,她提到中午無法休息,因為安排給清潔人員的休息空間在地下停車場入口附近,每回有車經過就會警鈴大響,毫無安寧之時。
所以她便躲在茶水間旁邊約半坪的掃具間裡吃飯、小盹;卻沒想到某次總務來敲門說:「阿姨,妳不可以在裡面休息噢!妳這樣要罰一千元!」
.
荒謬!那下午有人用上班時間躲在廁所裡睡覺,要不要把他們都叫出來罰錢?
作總務的人,大概沒有體會過全天的體力勞動吧?我馬上就想到這件事。許多人應該都沒有體會過吧?
清潔人員不只是一整天要站著,還要不斷彎腰站起、用力推拉、搬運重物以及各式動作。想像你在健身房或是做任何運動,大約幾個小時就累了,覺得夠了可以回家休息了;勞動就像是那樣的份量,但身不由己,無法感覺夠了就回家,也無法說今天做、明天不做沒關係,而是要不斷地不斷地撐下去。
--
晚點我在女廁看到阿姨來清垃圾桶,速度快狠準,完全沒把骯髒及惡臭這些形容詞放在眼裡。阿姨提著大垃圾袋時,大家都會下意識地往旁邊閃;其實連我們平常上廁所丟衛生紙時,也會小心翼翼不要碰到垃圾桶;可是這些髒,就是她的工作內容。
做久了就無感了,一開始可能也會害怕並覺得噁心,但馬上會為了追求工作效率,不把穢物當一回事。就是要不怕,才能清得乾淨,我記得自己做房務人員時的每項領悟,記得那些總是在低頭掙錢的時刻。
.
或許在未來,我不太有機會施展我的房務工作技巧,可是曾經做過社會階層最低之工作的那份心境,會一直跟著我,幫助與逼迫我同理更多、思考更多。
--
照片:2011年於匹茲堡。一週兩天排休,儘管工作再累,也要把握機會出外走走,換心境、認識那美麗的城市。
--
__原文寫於 2016/8/10
看更多約克美國打工的故事:
〈不一樣的美國,不一樣的打工:一罐小小的防狼噴霧,一段真摯的同事情誼〉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7649
〈不一樣的美國,不一樣的打工:Houseman男勤雜工排名一到五〉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7353
阿匹克馬桶 在 鋼鐵媽媽的Andrew與山姆 Iron Mom’s Andrew & S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有障礙的無障礙廁所
‼️如果您看完以下的故事,也有觸及到您,請幫我用力的轉發,謝謝‼️
以往,經過無障礙廁所,總覺得它就是一個看起來頗有「架式」,又大的廁所,尤其百貨公司裡面的。但沒有需要用到,我一樣也不懂無障礙廁所實際上是有多障礙,以及真正使用它的人是誰。
所謂的無障礙廁所,是有一定的標準規格:兩邊把手距離馬桶的寬度,以及高度。不是裝得好看或是隨便交差就可以用的。
我先來討論百貨公司的無障礙廁所。
沒有一個地方是有標準規格的,每家的無障礙廁所的設計都是隨心所欲:有的是做拉門、有的電動門,有的是推門。不是討論馬桶嗎?但上廁所前,第一個必須克服的障礙就是門。
電動門,非常方便,最喜歡輕鬆的按下綠色的「OPEN」按鈕了,門就打開了。只是它常常被反鎖,因為使用的人,會認為出來後,要伸手進去再按下「CLOSE」的按鈕,畢竟隨手關門是個好習慣。在外面等久了,等多了,自然而然就學會,它又被反鎖了。從找樓管開門開始,這一等又要半小時,因為沒人知道鑰匙在哪。這家百貨我常常光臨,到最後我都知道鑰匙在哪了。
笨啊!換個樓層換一間廁所呀!
誒~它這棟,整個樓層九樓只有一間無障礙廁所。偏偏我兒愛吃那層美食街的牛肉麵。其它百貨有其它樓層有無障礙廁所,但光是等電梯也是夠受的了。
拉門—惡夢!它重的可以把整個輪椅拉走,把手的高度也是給一般人使用的。沒有練過,真的會哭笑不得。
推門—只能用撞門的方式進去了,畢竟仍有許多推門是有重量的,為了解決人生大事,我也不得不失禮了。
進到廁所前都會很緊張,得觀察是否能自己駕馭;這把手高得無法施力,像是在訓練奧林匹克選手。這把手放得下來,但抬不上去,擋在那邊的把手,對要從馬桶上輪椅的我們是一個障礙,輪椅就卡住了。再不然就是相反,有一邊的扶手是拉不下來的,就發出生鏽「唧唧唧」的聲音,無可奈何。
我曾在一個大直以文創出名的地方等無障礙廁所,就那麼一間。我聽到裡面有耳機傳來的音樂聲(現在耳機真的做太好)接著傳來不好聞的味道,這無可避免,誰的噗噗是香的呢?我於是,後退到等待區。等了好久,看見一位高大,穿著人模人樣的男士,一樣聽著音樂,動次動次的大步離開。好吧,修養素質在個人,或許他也有難言之隱。只是我進去廁所之後,差點沒吐出來,他連水都沒沖。
又有一次在嫂和小姑都是名媛開的百貨;我不得不誇讚,他們家的無障礙廁所基本上做的是能算很不錯了。一樣在外面等了許久,同為天涯淪落人,我了解上廁所就是會比別人久,所以我不以為意。終~~~~~於~~~~~門打開了,大辣辣走出來的,一看他的穿著就知道他是位精品店的員工,這次是一身香噴噴的,出來的時候,沒有任何歉意,接了手機開始暢談起來。那次我火了!直接找客服,他們用監視器發現我說的沒錯,是某 B 牌高檔首飾的櫃員。客服雖然客氣,但他居然問我想要後續怎麼樣的處理?那我可以說送個戒指或項鍊我就當做被買通嗎?但正直道義感十足的我,怎麼可能會做這種事呢?(人家也不會理我🤣)最後就是那家精品店的經理打來說抱歉,以後會多注意。結束。
在台北最高的展望台,帶著國外來的朋友一起觀賞台灣的驕傲。中間我去上廁所,門是半開著,於是我過去敲敲門,一位打掃阿姨坐在裡面滑手機。我跟她說,不好意思,請問是否方便讓我用?她出來了。進去後,環顧了一下,我就知道這個廁所對我困難重重,但我必須克服它,畢竟我先生在陪著朋友。我才剛坐上去,外面就傳來敲門聲,不是別人,就是剛才的那位打掃阿姨。她先大聲的說:妳還好嗎?妳已經進去很久了。我回答:我很好,不好意思,我需要比較久一點的時間。畢竟事前的清理、擦拭,我再準備就位大概就要花上我五分鐘。那天那個馬桶跟我有仇,其實是因為款式太糟,讓我一直失敗。外面的「關懷」一直敲一直喊,讓我更加手忙腳亂,因緊張流了一身汗。到最後,那個阿姨直接大喊:妳到底在裡面做什麼啊?妳快點出來,我要拿衛生紙。
那次,我也爆了!我出去直接問說:我以為妳是關心我,但您也太關心了吧!原來,您是要補其他廁所的衛生紙。那您在滑手機的時候怎麼沒想到去補呢?而且我一開始就說了,我需要比一般人多一點時間。當時我心裡好委屈,我要怎麼跟她解釋,我為什麼需要那麼多時間。
我也想念以前上廁所時,清馬桶,褲子脫了,解放好了,洗手,全部不用五分鐘。但我現在光是清潔就要5分鐘,不是我有潔癖,坐在輪椅上的活動就是會被受限,動作無法那麼俐落,而且除了馬桶,連把手也要清理。脫褲子、穿褲子都要像蚯蚓一樣左拉右扯,來回兩三次。更別說我上廁所時需要的時間。最後還要搏命跳上輪椅才算完成。
當然不是只有男生會佔用廁所,女生也會;有些是圖個方便?有些是在裡面換衣服?但大部分的人發現在外面等待的是真正需要用的人的時候,都會心虛的表示抱歉,或不好意思。
我上面三個例子是目前最誇張的。
說了那麼久,還沒上廁所,那來吧!馬桶有高有低,沒關係,四輪鋼鐵媽媽有練過,矮一點還是能把自己撐回輪椅。但有的有靠背,有得連靠背都捨不得放一個。垃圾桶離得好遙遠、沖水的按鈕在後面,所以我出門為了面臨所有的挑戰,我得自備充氣枕頭,沒有靠背,就拿出我的法寶。說到法寶,任何清潔殺菌的,塑膠袋,通通帶齊,畢竟感染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廁所真的是我們在外面非常重要的地方,但往往它都是用來為難我們,給政府交差用的,而且常常被不該使用的人佔用。
就好好的做一個標準的無障礙廁所有那麼難嗎?一間無障礙廁所能夠有多少的利益在裡面?
無障礙廁所已經夠少了,了不起一樓有一間,而且是男女共用,我們已經非常感恩了,但真的沒事可以有點公德心不要佔用嗎?可以維持它的乾淨嗎?
每個人都會老,無障礙廁所除了坐輪椅的人需要,老人家們也需要,他們需要穩定的把手才有力氣坐下、站起來。把手距離這麼遠,是要怎麼施力?怎麼扶?
以上我說的不包含有幫嬰兒換尿布的親子廁所,但很多時候其實是一間全包了。
公共的無障礙廁所,應該是最標準的吧?畢竟是政府監督的。大錯特錯!最髒、最不符合規定、最小的都是公共廁所。我最常需要協助的就是在公共廁所,政府到底是在敷衍誰?法律到底是寫給誰遵守的?
大家若能多點同理心,多點愛心,想想自己是多麼的幸福,這間廁所太髒,沒沖水,可以再換另一間。
但
我
們
沒
得
選
。
每個人都會老,有一天自己或身邊深愛的人都會需要這樣的廁所。不要逞一時之快而剝奪了別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