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阿勒坡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阿勒坡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阿勒坡產品中有36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上一波疫情三級警戒之後出版的繪本,有十多本是我自己在這段期間會反覆翻閱的,不過還無法靜下心來好好介紹,再拖延下去,覺得很虧欠這些好書,就一次貼在這裡。 就從荒井良二的《孩子們在等著》開始吧,簡單但節奏感穩定的文字,加上童真爛漫的圖,可以撫平心湖的波紋。 其他多半是溫柔、溫暖、峰迴路轉之後,可以帶...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兩部紀錄片入圍了奧斯卡,雖然沒有得獎,但卻無比震撼! 🔥就算不能做點什麼,至少請知道世界上正發生這樣的事! 🔥蜜蜂消失的原因與影響?敘利亞戰火也無法壓制的真相與希望? 在這個遭逢鉅變的時刻,我們想要推薦兩部剛剛上映的人生中必看的紀錄片:《大地蜜語》與《親愛的莎瑪》。這兩部片雙雙入圍了奧斯卡最佳...
「阿勒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勒坡 在 子妮 ズーニー(19)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勒坡 在 JM 范峻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勒坡 在 Laura Jia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勒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勒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勒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阿勒坡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勒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勒坡 在 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阿勒坡 在 子妮 ズーニー(19)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0:16:44
比起賣場賣的香皂我更喜歡手工製的 - 這次收到 @madegoodgsoap 的手工皂三入組🤍 手工皂可以依照自己的膚質來選用 - 🧼阿勒坡經典古皂 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塊!尤其是它的香味❣️ 這塊母乳皂滋潤感很好 母乳比較多 不知道要怎麼辦的媽媽們可以交給小橘製皂幫您製作 這樣母乳完全都不會浪費 真...
阿勒坡 在 JM 范峻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09:03:13
#tokyo2020 記得在看電影 #噤界 的時候,自以為最大的角色BUG,是男女主角怎麼會在一個怪物「聞聲」就會跑來殺人的世界裡,還硬要生下一個不受控的小baby。(就算原有的小兒子是被怪物吃掉也不是醬吧!) 這個質疑在看到紀錄片 #親愛的莎瑪 後,有稍稍緩解。因為裡頭敘利亞的戰地女記者瓦黛...
阿勒坡 在 Laura Jia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32:48
#適合自己的古皂 #開團 沐浴習慣隨著年紀增長 越能發現肥皂的好處💛 除了身體的清潔去污外 選對一款兼具保養身體的肥皂更是少之又少 誠品AT&T阿勒坡古皂 在敘利亞的北部古城「阿勒坡」 敘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橄欖油生產國之一 手工製作肥皂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古皂的功效在乎橄欖油和月桂油的比例 橄欖油比例...
-
阿勒坡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16 19:30:12🔥這兩部紀錄片入圍了奧斯卡,雖然沒有得獎,但卻無比震撼!
🔥就算不能做點什麼,至少請知道世界上正發生這樣的事!
🔥蜜蜂消失的原因與影響?敘利亞戰火也無法壓制的真相與希望?
在這個遭逢鉅變的時刻,我們想要推薦兩部剛剛上映的人生中必看的紀錄片:《大地蜜語》與《親愛的莎瑪》。這兩部片雙雙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片中的主角們各自經歷著不同的困境,但依然透過了他們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他們所體會到的生命意義。
這些議題也自然反映在2020年奧斯卡的入圍名單中了。除了普遍受到矚目、聚焦在貧富差距與階級鬥爭,並且成為了最大贏家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之外;記錄長片獎項也紛紛探討了這個世界急迫需要大家關注的事:例如得獎的《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聚焦在中美角色變異與文化差異。還有同樣是出自Netflix的《民主邊緣》(The Edge Of Democracy),從巴西長年的政治動盪,檢討民主的脆弱與極端主義的興起。以及同樣聚焦在敘利亞內戰的《親愛的莎瑪》(For Sama)與《The Cave》。另外當然還有影射氣候變遷與貪婪人性,並同時入圍國際影片的《大地蜜語》(Honeyland)。
以上這五部電影,除了《The Cave》我們還沒機會看到,其他四部都非常推薦大家找來欣賞,而且,我們保證,你在觀影時所感受到的情緒震撼,會完全不輸《寄生上流》,因為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今天的節目,我們會聚焦在《大地蜜語》與《親愛的莎瑪》的兩個女主角,去看他們在災難、貧困、與不公當中,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卻怎麼試著保有信心與盼望,讓我們暫時放下眼前的煩惱,去重新思考:生命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困境中我們該如何繼續?
#大地蜜語
#親愛的莎瑪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入圍 -
阿勒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26 14:43:03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阿勒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一波疫情三級警戒之後出版的繪本,有十多本是我自己在這段期間會反覆翻閱的,不過還無法靜下心來好好介紹,再拖延下去,覺得很虧欠這些好書,就一次貼在這裡。
就從荒井良二的《孩子們在等著》開始吧,簡單但節奏感穩定的文字,加上童真爛漫的圖,可以撫平心湖的波紋。
其他多半是溫柔、溫暖、峰迴路轉之後,可以帶來希望或新觀點的作品。其中《翠翠掉下去了》是輕快可愛的故事,但是讀完之後卻有一絲感動,輕快的感動。另外,《熊與鳥》是無字繪本;《最後的告別》的圖是絕美的場景布置攝影,直面生死離別;《阿勒坡的養貓人》是真實故事,也是今年凱迪克獎銀牌獎的得獎好書;《大小兄弟》的畫出自波蘭畫家Joanna Concejo,我非常喜歡她的畫,她的畫中有光陰的痕跡,當然,此書的故事也非常耐人尋味。
最後我也選了兩本由我翻譯的《成為一棵樹》和《內在小孩》,雖然之前曾介紹過,但這段日子,它們無論在我翻譯期間或是出版之後,都持續給我能量。最後的最後,我和貓魚合作的《發光的樹》,真的也是我這幾個月反覆閱讀的其中一本,通常是收到了讀者回饋,就忍不住再翻開來看看,心想,真的嗎?這裡或那裡給了你們這樣的感受,傻傻的感動著。
你最近也有反覆讀著的繪本嗎?那本書肯定對上了你此時的生命頻率,正在和你的心對話吧。
阿勒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當世界觀注阿富汗變天時,高喊人道救援時,世界周報回看那些被世人遺忘的敍利亞難民:他們的漫漫返家路 土耳其准10萬難民返敘利亞過節》
現在土耳其境內有400萬敘利亞難民,土耳其政府今年批准10萬名敘利亞難民,可以短暫返回敘利亞,與家人共度宰牲節(Eid al-Adha)假期。英國Channel 4 News跟著其中一名離家數年的媽媽(Faezah),踏上返鄉之路,他的兒子,媳婦和孫兒,都還留在敘利亞北部,伊德利卜省(Idlib)的老家。其實她不是2011年一開始內戰時,就逃亡土耳其。而是在2013年4月,政府軍轟炸Idlib省時,在家人催促下離家。她走的時候,不只帶不走兒子和孫兒,也帶不走她細心呵護多年的小花園。
{內文}
TRT記者 Franceis Collings(2011):喊叫聲慢慢變少,驅離民眾的警察人數也減少了…
TRT記者(2011):我聽到無人機的聲音,我們必須馬上離開。
聲音來源:TRT記者(2011):我們成了空襲的目標,火箭彈也往這裡飛過來,我們剛剛逃到安全的地方…
TRT記者 Sara Firth (2011):我們一定要小心,因為這裡離前線僅數公里,而這裡,是政府軍的地盤。
離開這一天,已經十年了。
Faezah的媳婦:媽,您近來怎樣。
新聞片段:將近十年了,Mohammad的母親Faezah,只能透過這塊小小的玻璃螢幕,見到她的家人。
Faezah的兒子 Mohammad:我等不及明天了,我希望明天能見到您那美麗的笑顏。
新聞片段:明天,Faezah將返回敘利亞Idlib的老家,這是她因內戰離開後,第一次回家。Faezah的兒子 Mohammad在母親的花園忙活到最後一刻,等著迎接母親的歸來。
Faezah的兒子 Mohammad:我澆的這片土地已經乾枯,因為我們這裡實在太熱了,而我的心和這片土壤一樣乾涸。我對母親的思念,如同這片土壤渴望著水,不同的是我的思念更甚。
Faezah的兒子 Mohammad:願真主保佑你平安。
Faezah:你的妻子呢?(在那裡)
一路上,滿目蒼涼。
新聞片段:位於Idlib省的Binnish,已經不見10年前的繁華。建築物被空襲炸成廢墟。
Faezah的兒子 Mohammad:我們家附近現在都變了樣,很多鄰居都逃走了,都沒人了。也可以說我們有新鄰居了,反正都不一樣了。很多人的家都毀了。沒被炸毀的那棟現在被難民占據了。待會兒你會看到他們有多窮困潦倒。
新聞片段:Binnish和其他位於北方Idlib省的城鎮一樣,成了一個巨大的倉庫,塞滿這些敗給了阿薩德政權的反對者。單單Idlib省,就收容了300萬難民。
其實她並不是10年前,剛爆發內戰那一年離開的。
那是2013年4月,一枚炮彈落在她家,是政府軍扔的炸彈。
新聞片段: Faezah必須全力狂奔,不走就會死。但是她的兒子Mohammad不走,因為他是一位年輕的反政府人士,他決定留下來與政府對抗。
Faezah:能見到你們我真的很開心,因為這是我心中最深的渴望,但同時我又很悲傷,為了我殘破的祖國敘利亞而悲傷。Binnish怎麼變成這個樣子,我不能相信Binnish被炸成廢墟。噢…
Faezah的兒子 Mohammad:我很久以前就跟妻子說了:要是媽媽還在,她能教妳煮些拿手菜。因為我很想念您的手藝,我已經習慣了您的味道,
新聞片段:Binnish今天出現了一個新生命,Faezah的小花園是她老家的嬌點,講述了她的往日美好。
Faezah的兒子 Mohammad:您很久沒見著她們了(指植物),要不要跟她們說說您這幾年都做了些什麼,說說您有多想她們。
Faezah:說說我的近況啊,(說說近況呀)。有什麼好說呢,沒有妳們的日子我很哀傷。我習慣跟妳們說話了,跟妳們抱怨東抱怨西什麼的,有什麼難過都跟妳們說。如果不是那場轟炸,使我害怕,我也不會離開妳們。我會留下來陪妳們,但是因為害怕和一身的病,讓我不得不離開家。
新聞片段:在兒子小心翼翼的照顧下,這片小花園終於等到她主人回來了。Faezah珍愛的小花園還在,但是Faezah的老鄰居們都不在了。
Faezah:Um Muhammed,Um Ahmad,Um Sayir,你們在哪裡。Um Muhammed來找我啊,我回來了,你們在哪裡…以前我們每天下午在這裡聚會,每天,現在只剩一片寂靜。
新聞片段:這場短暫的會面,讓Faezah親眼見了親人一面,然而這場返鄉之旅,並不能稱之為回「家」。
內戰十年後,敘利亞判若兩人。繁華的城鎮都成過往雲煙,數以萬計的建築全倒或半倒。初步估算,超過60萬平民死亡,其中數千名是孩童。
新聞片段:在阿勒坡北邊,敘利亞難民在冰冷的泥水中前進著。600多萬敘利亞人逃亡海外,另外還有600多萬人,流落到敘利亞各地的難民營裡,世界或許已經不記得敘利亞,但是他們的痛苦並沒有結束,正義也沒有獲得伸張。
https://youtu.be/lB-mkpgfALE
阿勒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書分享)
這本新書影片很溫馨,
《阿勒坡的養貓人》(小魯) 預計九月會出版。
如今難民潮的問題很嚴重,從新聞上知道,最大難民的來源國是敘利亞,境內戰亂不斷,飢荒嚴重。
在寫作班跟小朋友談的時候,我們透過google地圖搜尋,以衞星小黃人走入當地,認識另一個地球村人民的生活。
在這種艱困的時空背景下,這本書呈現的精神境界充滿「愛」。
在「貓的庇護所」中,歡笑的孩童與柔順可愛的動物嬉戲,處處是動人的光景。正向、良善的視角,激勵讀者更深入思索:「愛」的力量無比強大,為理想勤懇耕耘,就能匯聚一股「愛的力量」,發揮加乘效果達到「共好」!
(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