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阿凡達第一集解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阿凡達第一集解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阿凡達第一集解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阿凡達第一集解說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葉郎每日讀報 1.震撼彈:Amazon傳出正在和AMC電影院討論收購事宜 英國每日郵報幾個小時前報導由中國萬達集團持有的全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品牌AMC電影院正在跟Amazon洽談收購AMC的可能。消息傳出後,AMC的股價隨即暴漲19%。因為旗下幾乎所有的電影院都處在停業狀態,AMC幾週來已經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80的網紅Horseman & Storytel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當下你有在家看Netflix追劇嗎? 這些熱門電影跟影集是不是超級好看呢? 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你不該繼續看那些續集電影 如果你繼續那麼做 未來以下這些電影影集或動畫卡通 也許你會通通看不到了 2020Netflix熱門電影/影集/影劇/動畫/卡通 復仇者聯盟/阿凡達/奪魂鋸/李屍朝...

  • 阿凡達第一集解說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23:05:27
    有 549 人按讚

    #葉郎每日讀報

    1.震撼彈:Amazon傳出正在和AMC電影院討論收購事宜

    英國每日郵報幾個小時前報導由中國萬達集團持有的全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品牌AMC電影院正在跟Amazon洽談收購AMC的可能。消息傳出後,AMC的股價隨即暴漲19%。因為旗下幾乎所有的電影院都處在停業狀態,AMC幾週來已經多次傳出破產的可能。自身難保的AMC一週前才向NBCUniversal宣戰,揚言抵制該公司的電影,以報復跳過電影院直接在網路上架電影的「褻瀆」行為。雖然有其他連鎖電影院跟進AMC的抵制行動,但緊接著票房市佔率高達40%的Disney也宣布將打破空窗期把未上映電影送上Disney+串流平台,AMC等電影院並沒有立刻表態要連Disney一起抵制。這場「抵制」大戰中顯然要比的是誰的氣長,能有足夠現金挺到最後一分鐘。手上有近500億美元現金的Amazon隨即向老師舉手說:我!我!是我!
    (報導原文:https://bit.ly/2LgGj4X)


    2.大人行行好別再討論Adele的身材

    衛報這篇女性主義專欄的第一句顯然就說明了一切:“Hello, it’s me: I was wondering if we could leave Adele alone” Adaele身上有比身材更值得議論的特色,比如她的15座葛萊美和1座奧斯卡,比如她的收入之高以致於她一個人繳給英國政府的稅等於Facebook整家公司在英國繳的稅(或許真正的議題是這些高科技公司到底如何嫻熟於操弄政府租稅政策)。這個父權社會大概從夏娃誕生以來就執迷於評論女性身體,以致於連全球大爆發的恐怖疫情都無法轉移大家對於Adele身體的凝視。唯一能中斷這荒謬惡習的方法,大概只剩下彗星撞地球或是火星人來襲之類的了。
    (報導原文:https://bit.ly/3bkxPVi)


    3.Netflix快來抄!電影台的主持人是有線電視的珍貴傳統

    TCM透納經典電影頻道或許是早已過時的史前遺跡,但他們也留下上個世紀影迷文化的傳統——電影台放映正片之前的主持人演前導聆。從195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以來,電視頻道播出電影之前就會安排主持人提供解說,藉以讓時數不等長的電影可以湊滿符合電視時段安排的兩個小時整。這些充滿個人風格的主持人(尤其喜歡惡搞觀眾的恐怖電影節目)替頻道帶來性格,讓觀眾產生更深刻的認同。由AMC持有的一家專營恐怖片的串流平台Shudder是少數試著引入這個有線電視傳統的新服務,他們在從來都沒有廣告破口的串流電影中特地開了破口,讓知名的主持人Joe Bob Briggs現身講解幕後花絮和彩蛋。「看見熟悉的老面孔對大家講述這些故事,會讓電影的觀眾更加愉快」Briggs說。
    (報導原文:https://bit.ly/2YSiZCB)


    4.我們放任科技公司一手毀了新聞業,現在終於開始悔改

    Google和Facebook等公司大量仰賴新聞的流量來維持營運並賺進滿滿荷包的錢,卻始終拒絕為這種新聞聚合服務支付任何費用。加上這些科技公司仰賴的是一整個集體的新聞產業而非特定一家媒體,所以一家媒體的抵制對其不痛不癢。這種談判力量的失衡導致媒體一直很難從家大業大的科技平台中談判到任何付費協議。這件事終於開始改變:澳洲已經成為首個立法要求科技公司對新聞流量付費的國家,法國也有類似的立法即將生效,此外包含冰島和馬來西亞的政治人物也開始關注類似的議題。姿態較軟的Facebook
    去年就開始固定付費給媒體,但更加狡猾的Google則永遠只在受到政治壓力的時候拿出一些實驗性的計畫來吸引媒體合作。他們甚至索性在西班牙拿掉Google News來抗拒依法付費。現在新聞產業終於開始在鬥爭中有所斬獲,科技公司的防線即將像骨牌一樣潰散瓦解。
    (報導原文:https://nyti.ms/2SXnxnH)


    其他今天也應該知道一下的事
     ̄ ̄ ̄ ̄ ̄ ̄ ̄ ̄ ̄ ̄ ̄ ̄ ̄
    ➤這是什麼美妙的時代讓Jean-Luc Gogard透過Live Instagram替全世界影迷上一堂大師班(https://bit.ly/2xSKFfD)

    ➤中國政府公佈電影院重啟標準後Imax的股票在香港股市應聲上漲(https://bit.ly/35POfDP)

    ➤今年坎城影展入選的電影雖然不會出現在坎城的電影院裡,但將會遍地開花出現在多個合作的影展中(https://bit.ly/2YZ3cSR)

    ➤Microsoft的Office 365和Exchange Online將提供新功能防止你不小心按下reply-all發信給公司上上下下8000人之類(https://bit.ly/3ciZQh8)

    ➤James Cameron瘋狂的《Avatar 阿凡達》第2、3、4、5集總計將耗資10億美元(https://bit.ly/3fIaFf0)

    ➤上海迪士尼樂園今天在嚴格的口罩和社交距離規定中重新開幕(https://bit.ly/3fFUyhZ)

    ➤ 韓國最大電影院經營者CJ-CGV旗下Yeouido電影院開始測試非接觸式電影院體驗——用機器人、購票APP、取票機、驗票機來取代第一線真人員工(https://bit.ly/2WPbji9)

    ➤ Ben Stiller的父親、美國老牌喜劇演員Jerry Stiller因自然原因過世,享年92歲(https://bit.ly/2Aj5cuN)

    ➤ Tesla對不讓他們工廠開門營業的加州地方政府提告,並威脅要把工廠搬去別的地方(https://bit.ly/2zuK9oq)

  • 阿凡達第一集解說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5-03 18:48:23
    有 13 人按讚


    【簡報投影片的to be or not to be】

    最近作家楊照提到過度對PPT的倚賴,會讓人變笨的想法,引起不少討論。

    我的想法是,投影片是輔助的呈現工具,講者不是靠投影片來撐場面,投影片是幫助現場參與者更能透過視覺來溝通與理解的工具形式。

    但是投影片做不好,全部都是文字,變成講者唸稿工具,就是災難。因為現場觀眾就不需要你來講了,看字就好了。而且看密密麻麻的字,反而是折磨。

    其實回到原點,如何幫助觀眾理解,一目了然,才是製作投影片最大目的。

    有時,千言萬語,不如一張有意義的圖,有意義的照片。這就需要製作者的詮釋與創意巧思。

    以我在開「好好說故事工作坊進階班~說故事簡報力」為例,我的主題說故事能力如何跟呈現專業的簡報能力合而為一,因為學員最大困擾是,會說故事,但是不知道如何將說故事跟自己的專業能力結合,常常兩者是各說各話。

    我的課程主軸,第一堂就是讓學員成為一個類似人類學家的角色,從客觀角度了解你想溝通的人,他的痛點、需求與問題,以及跳脫自身角度檢視自己的簡報內容,到底能否滿足、符合甚至解決對方的痛點,還是只是耽溺在呈現自己的專業,卻與
    他人需求無關,根本就沒有實質溝通意義。

    要如何呈現人類學家的意涵?可以用文字、可以找人類學家的圖,但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什麼是人類學、人類學家,我就用阿凡達這張圖來傳達,阿凡達就是能跟納美人溝通的人類,跟著他們生活,住在樹上,學習駕馭馬、靈鳥,了解納美人的語言、價值觀,歡樂與悲傷。但是他又能跳說阿凡達的肉身皮囊,回到人類角度,思考這些生活價值的意義。阿凡達跟人類學家,擁有局內/局外的雙重角色,用一張圖,學員就能心領神會。

    接著,要如何應用人類學的觀點,實際運用在自己的專業上,來了解學員想影響、溝通的人呢?我就用了一張圖表,分析討論脈絡,找出問題核心,提煉出洞察能力,要解決的痛點(pain),提出解決方案,轉化成為益點(gain)。

    了解痛點,才能建立跟聽者的關係,讓對方感受到這個簡報跟他息息相關,接著更要提出解決方案,才能讓對方知道,透過講者提出的專業能力,能夠解決問題,這個簡報能力才有真正意義。

    我們的專業,其實只佔解決問題方案的51%,如果不能深刻瞭解對方的問題,問題等於沒有解決,因此,我會要求學員要認真思考,如何找出49%的問題,才能適切的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應用在簡報中來有效傳達。

    這張簡報其實很複雜,需要透過反覆解說、提問與討論,才能讓學員深度了解,如果有了精煉清楚的投影片,就能幫助講者跟聽者溝通,讓複雜概念能簡單扼要地理解,以及實際應用。
    但是,楊照提醒的很好,投影片如果一直播放流動,聽者視覺一直跟著跑,是不好幫助他們思考的,只是表面上的理解,而非實際的思考。

    好的講者,要根據目的與主題,製作出的投影片,要有趣、簡單,更要自我反省與警惕,只是表面說服,還是自我良好的追求製作簡報形式的滿足感,還是幫助聽者理解,甚至能夠深度思考。

    對我來說,製造投影片是一個學習與反思過程,每一張我都會想像,現場的人看得懂嗎?有趣嘛?能提振他們精神嗎,能鋪梗讓他們好奇嗎?能否一目了然呢?

    當然,這是我說故事簡報力第二天的課程了,如何在簡報節奏中添加魔法粉末,增加故事張力與戲劇效果。

    因為一再分析解說,就像說教,讓人沉悶痛苦,要適時地放入有情節的內容,一段一段就像電影般的節奏,有高潮轉折,才會讓人集中注意力,進入我們的專業與故事世界中。

    其實,簡報製作真的是工具,背後是需要高度的專業跟客觀思維,同理心,以及將抽象內容轉化成為實際可以認知的內容,一句話、一張圖,簡單的呈現,背後是一連串複雜的思考與感受過程。

    但我們要去反省,到底花時間在瞭解他人的問題,根據自己的專業與行動找出解決方案,還是只是花時間在滿足自己追求製作簡報花招的虛榮感?
    跳脫自己的框架,從聽者角度去感受,往往會發現,我們常常搞錯方向了。
    to be or not to be,簡報真的只是工具,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