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關鍵字行銷費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關鍵字行銷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關鍵字行銷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關鍵字行銷費用產品中有15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3條 │從未公開的 Apple TV+ 神秘數字被意外洩漏:該串流服務訂戶人數甚至不超過2000萬人 │ • 一個星期前 Apple 的執行長 Tim Cook 才怒氣沖天地在公司內部痛批洩密的員工不配當 Apple 的一份子,並揚言不計一切要抓出洩密者。這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lsewh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說直銷就直銷】『好久不見,所以你聽過安X嗎?』 不務正業三人組這禮拜不想聊街舞啦,那聊點什麼呢~ 嗯?等等🤔我好像聽到有人在抱怨有街舞老師做直銷賣給學生? 謎之音:根據街舞大小事關鍵字數據統計📊 2020整年跟直銷相關投稿僅2則 2021年截至上週8/20投稿已多達14則! 好的!那這個禮拜我們就...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泰拉 тчr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2:35:19

#泰拉說直銷 第二篇 4. #你不用有流量也能加入 賣東西是不需要流量沒錯 請問你要怎麼行銷? 發傳單?去路邊擺攤? 你都加入電商了一定是網路行銷 那請問沒有流量怎麼在網路行銷? 要賣給誰?誰會跟你買? 當然這沒有對與錯 但你們可以想一想這個問題! 5. #藝人/明星/網紅 都加入 我們是合法公...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克萊兒。有話要說 | 斜槓設計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28:02

- 喜歡這則貼文 別忘了按下追蹤💓 記得也要↗️收藏起來 慢慢閱讀🙂 - 👉🏻直接點擊個人檔案下方連結 鎖定更多完整的文章 👉🏻https://clairetalkstoyou.com/ - 📍 擁有個人網站的好處 經營自媒體 到底該不該架設wordpress 10個方法 幫助你完整分析 📌搭配限時...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A編工事中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21 13:27:09

#這些基本常識不知道的話還是不要出書比較好吧 #作者篇 #EP0 #出書的理由 自從本粉專轉型為迷因粉專(?)之後,在別的粉專搞直播和Podcast的同時依然不思長進,不但內容越來越不專業,連推薦邀約也變少了ㄏㄏ 但這個世界因為出版常識欠缺的各種悲劇與負能量依然沒少過,因此本編決定來開一個小...

  •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7 21:30:02
    有 1,080 人按讚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3條

    │從未公開的 Apple TV+ 神秘數字被意外洩漏:該串流服務訂戶人數甚至不超過2000萬人 │

    • 一個星期前 Apple 的執行長 Tim Cook 才怒氣沖天地在公司內部痛批洩密的員工不配當 Apple 的一份子,並揚言不計一切要抓出洩密者。這個週末 Apple 守口如瓶的另一個業務機密又不小心被洩露了。Apple 充滿雄心壯志地推出的串流服務 Apple TV+ 過去從未在任何場合單獨被揭露訂戶數量和營收(只會跟其他 Apple 的訂閱式服務合併呈現在財報裡),結果在即將滿兩週年的前夕措手不及地被爆出北美地區實際付費訂戶不到2000萬人。而且爆出這個料的還是 Tim Cook 不敢生氣的對象——好萊塢工會。

    • 整個曲折的爆料過程是從日前艾美獎的好消息開始。今年的艾美獎被認為是串流產業大獲全勝的一年。除了 Netflix 的電視劇《The Crown 王冠》和《The Queen’s Gambit 後翼棄兵》各自拿下最佳戲劇影集和最佳迷你影集大獎並且各贏了11個獎座之外, Apple TV+ 的喜劇《Ted Lasso 泰德拉索:錯棚教練趣事多》也一口氣拿下最佳喜劇影集等4座獎項。對於一個投入電視製作不到兩年的公司來說,四座艾美獎的記錄已經是空前的勝利。但在這個空前的勝利的同一時間, IATSE 國際戲劇和舞台成員聯盟正在摩拳擦掌準備跟串流雇主大戰一場。艾美獎的隔天,IATSE 宣佈它們代表工會成員與 AMPTP 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的勞動協議談判已經破裂,並將尋求罷工的授權投票。雙方的爭執點就在製作人們還在使用「新媒體」這樣的名稱對待來自串流的營收,使工作人員無法從這塊大餅中得到合理的收入。 IATSE 說疫情之中新媒體早就變成整個產業的標準,因而「新媒體」現在只能叫做「媒體」,再也沒有「新」字,也因此不該再享有新媒體的特殊待遇。

    • Apple 之所以莫名其妙被颱風尾掃到,其實也來於「新」這個關鍵字。因為投資新業務容易有風險,因此工會和製作人的協議當中會在「新媒體」上適用比較低的薪資標準,而在更主流、更穩定的業務(比如電影院票房或是傳統電視頻道)上適用比較高的薪資標準。在既有的協議之中,針對訂戶人數少於2000萬人的串流服務,雙方約定可以適用更低的薪資標準。理由是這些小規模的串流很可能剛剛進入市場,還必須面臨各種營運風險,不一定能在短期內開始穩定賺錢。問題就在這兒:各串流服務因此必須向 IATSE 每年七月提報一次訂戶人數,用以證明他們真的還小、還新,因此可以適用較低的薪資標準。根據 IATSE 工會發言人的說法:Apple TV+ 七月確實提報了數據,也符合了北美地區不到2000萬訂戶的基準。

    • 實際上 IATSE 工會發言人並不是意外說溜嘴洩漏 Apple 的秘密。他們有自己想要表達的論點:他們認為這些厚臉皮的「新媒體」引用既有的協議條款,主張支付員工比較低的薪資標準的同一時間,卻在用遠超過好萊塢的預算水準製作這些天價的節目。因此該條款的設計原意等於被濫用,使這些實際上口袋滿滿的雇主可以省下薪資費用拿去花在其他奢侈的地方。

    • 坐擁千億美元現金的 Apple 絕對符合口袋滿滿的雇主標準。在此同時,他們在節目製作費上的花費也是一點都不手軟。製作人 David S. Goyer 早先曾經說過上週才剛上架的 Apple TV+ 重量級節目《Foundation 基地》每兩集的預算大約等同於一部好萊塢大片的製作規模,也就是一季下來等於花掉5部好萊塢大片等級的製作費。Goyer 也坦承他提給 Apple 的計畫大約準備拍8季,也就是說全劇總共等於整整40部好萊塢大片的預算。這種行動決心和力道肯定沒有資格稱自己為「新媒體」。

    • 過去一年多,Apple 這位有錢的老爸用不斷接關的方式一直替他們的硬體用戶延長試用 Apple TV+ 的時間,多數用戶一直到這一兩個月才開始試用期滿。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初產業研究機構Moffett Nathanson發布的資料顯示 Apple TV+ 的免費用戶佔比超過6成。對 Apple 來說,這1年8個月的時間不過就是一個冗長而昂貴(當然對 Apple 來說可能不貴)的入學考試,而上週末上架的《基地》才是他們正式開學之後的第一次期中考試,首度檢驗他們的內容是否真能擠身串流大戰的A段班行列。同學加油,好好表現!


    ◇ 新聞來源:

    Apple claimed it had less than 20 million TV+ subscribers in July, showbiz union says(https://flip.it/IIgfTK)

    As IATSE Seeks New Contract, Streamers’ Emmy Sweep Spotlights Antiquated “New Media” Terms & Studios Explore Strike Contingencies(https://flip.it/nnEGCj)

    Apple TV+ sub-20 million subscriber count allows for lower worker pay, claims report(https://flip.it/6WEG1u)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Spotify 推出針對廣告主的大型行銷活動,企圖加強帶有廣告的免費會員模式營收 │

    ◇ 新聞來源:Spotify Kicks Off Campaign to Win More Advertisers(https://flip.it/Ajh_xB)

    │Barbara Broccoli 說她要等明年才會真正開始找下一任 James Bond│

    ◇ 新聞來源:Hunt For Next James Bond Will Begin Next Year, Says Producer Barbara Broccoli(https://flip.it/yVLCpx)

  •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00:46:36
    有 631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永康曾咖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2 19:26:55
    有 933 人按讚

    <大大大大大大螢幕看小小小小咖寶> 
     

    話說距離從知道某人懷孕到現在 三個月
     
    老實說沒什麼太大的感覺
     
    第一次看超音波照 是一顆小小鼻屎

    不過隨著形狀從鼻屎逐漸變成人型香蕉
     
    再變成小小人

    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
     
    也不是要當爸爸的責任感那麼沈重

    而是一種開始幻想他會長怎樣的期待
     
    雖然所有人都說不要像我

    常常跟某人討論
     
    要怎麼也給大家一起看小咖寶的樣子

    前幾天 信箱出現了一封信
     

    「曾咖波兩位好!

    我是 BenQ 的行銷窗口
     
    兩位的互動真是令人感到太有趣了!

    因為本身也算是Podcast的重度聽眾,

    想請問您們是否願意合作我們的產品:桌上型43吋的4K護眼螢幕。」
     

    我看著這封信大笑

    「欸 我們不是還在想要怎麼給大家看照片嗎?」

    「怎了」

    「 BenQ 說想要跟我們合作超超超大的電腦螢幕 !
     
    可以直接秀出來啊 XD」

    只能說這合作真的巧合到我瞠目結舌



    螢幕寄到家裡我嚇傻 靠 43 吋真的超級大大大大

    點來看看就知道有多大 https://benqurl.biz/3kQ3E0q

    試用一下 馬上就發現超大螢幕有很多以前沒想過的使用方式

    1.網頁不用全螢幕,一個畫面塞下網頁+Line+音樂播放

    這真的是用超大螢幕才懂
     
    就跟第一次住豪宅才知道有錢人的生活
     
    不用在那邊視窗切切切,全部放上去就對了

    2.第一次剪音檔那麼輕鬆

    真的人生第一次看到 Audacity 這麼大條的音波
     
    剪 Podcast 變超輕鬆眼睛不會剪到脫窗
     
    而且他內建低藍光螢幕還有喇叭!喇叭!
     
    是 2 顆 12w 喇叭加上獨立的音效處理晶片
     
    直接省去買藍光過濾+音響的錢啊啊

    3.最佳育貓神器

    4K +HDR 螢幕太真實
     
    推薦大家上 YouTube
     
    搜尋「cat tv」「cat game」「cat fight」等關鍵字
     
    嚕嚕咪直接黏在螢幕前一個下午
     
    看到螢幕上的貓在做奇怪動作
     
     
    竟然看的津津有味...


    4. 意外發現一件超荒謬的事
     

    在螢幕上思考要放哪張小咖寶的照片時
     
     
    發現有一張小咖寶正在某人的肚子裡 打 排 球 !


     
    這集 Podcast 也想特別感謝 BenQ 合作好朋友
     
    內容重點就是分享我們怎麼發現懷孕
     
    以及知道當爸媽後心境的轉變
     
    也宣告從這集以後的合作費用
     
    都將存入小咖寶的成長基金
     
    這年頭要養小孩真的不容易啊 QQ

  •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elsewhit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28 01:27:14

    【說直銷就直銷】『好久不見,所以你聽過安X嗎?』
    不務正業三人組這禮拜不想聊街舞啦,那聊點什麼呢~
    嗯?等等🤔我好像聽到有人在抱怨有街舞老師做直銷賣給學生?
    謎之音:根據街舞大小事關鍵字數據統計📊
    2020整年跟直銷相關投稿僅2則
    2021年截至上週8/20投稿已多達14則!
    好的!那這個禮拜我們就來聊直銷吧(?)😎✨
    這話題其實你點開Google搜尋關鍵字都是一堆超歪的,Youtube打上"直銷"隨便都幾十隻影片在踢爆,也不缺我們蹭🥴
    到底直銷出了什麼問題會讓社會形象差成這樣?或是你以為你已經很懂直銷了嗎?
    總會有人不懂嘛,那就來聽聽看我們三個可以聊出什麼新花樣、或是分享什麼有趣的個人經歷吧 XD
    8/27(五)PM2200,老地方elsewhite的Youtube頻道
    歡迎各方大德一起上線抬槓、或是隨時加入討論也OK喔~
    #說直播就直播
    #說直銷就直銷
    #一切都是人的問題啦
    #財富自由 #被動收入

    00:00:00 START
    00:04:30 開場閒聊
    00:07:06 1. 怎麼會想聊「直銷」這個話題?(聊自己遇過的直銷經歷)
    00:20:01 2. 直銷是三小,我只聽說過直播啦!(聊盈利模式👉🏻行銷費用➡業務酬庸)
    00:33:40 直銷業界相關數據分享
    00:48:16 6. 有聽過什麼有趣的直銷產品?(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支線都來)
    01:02:57 3. 什麼是多層次傳銷?(老鼠會、龐氏騙局👉🏻資金盤與牠們的產地)
    01:18:54 陳白爛分享自己被龐式騙局的故事
    01:31:11 4. 所以街舞老師做直銷行不行?(優勢或是該注意的點)
    01:48:48 5. 為什麼做直銷的人都會過度正向?(談個人品牌與社群經營)
    02:07:23 邪教檢查表(所以Maniac Family是邪教嗎?XDDD)
    02:28:53 7. 真的有被動收入跟財富自由嗎?
    02:50:53 總結對直銷的看法、呼籲與勸告

  •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3 17:21:35

    Google地圖商家優化。讓店家排在地圖上第一名。SEO排名優化。提高店家曝光率
    -
    #Google地圖商家優化 #SEO排名優化 #讓店家排在地圖上第一名
    -
    你好,我們是艾蛙聯合行銷有限公司,
    我們在行銷領域已有4年的服務時間,
    其專業度及轉換率肯定能讓您信賴。

    以下分類幾項常見問題,若有未解答的疑問,還請留言告知。

    《做這個能為我帶來多少生意上的效益?》
    這個問題是最多業者想知道的,本公司投資的公司有8個,
    我們透過自己投資的公司數據來告知你,
    操作三個月,營收成長幅度約1~12%,
    操作六個月,營收成長幅度約8~21%,
    操作滿一年,營收成長幅度約12%~31%,
    在不同產業、產品、企業屬性、經營風格…等等皆結果不同。
    在人人皆有手機的趨勢下,買東西前先搜尋一下,
    被搜尋到的商家確實就是比其他商家更有優勢。

    《會不會很多人做導致我的效果越來越差》
    1. Google會根據商家建立時間、使用者GPS位置、使用者喜好、Google評論等級、商家曝光流量...等進行評分並推薦給使用者,所以當然越早建立好就越有優勢。
    2. 一樣是飲料,就細分成果茶(大苑子)、茶飲(清新)、奶茶(迷客下)…等等,可以利用細分類來導向不同的搜尋結果。
    3. 越早做,相關資料越多,我們的行銷顧問就越能越您安排到越有效的「關鍵字」效果。
    -
    -
    -
    費用價目說明:請參考每季價格表
    ※贈送服務僅提供贈送,不另外提供購買。
    客戶成功案例:daogu2019.business.site
    業務洽詢:alwa1919@gmail.com

  • 關鍵字行銷費用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08 19:00:16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每個人都想要找到更穩定、更有保障的工作,不過我要提醒的是,要是你沒看今天的節目,到頭來,你可能只剩下一場空。

    在收看影片之前,不管你是在Youtube還是Podcast收看或收聽,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你的具體支持,是我們製作節目的最大動力~

    最近在網路上,有某些關鍵字持續的飆升,像是「企業紓困」、「疫情紓困」都引起上萬人次的搜尋。

    而這些關鍵字的背後,也代表著在疫情平息之前,無薪假、失業這些問題不會改善,人們也很難恢復安全、穩定的生活;因此人們會傾向去尋找更有保障的工作,這也讓坊間的公職考試補習班,又熱門起來了!

    公職補習班迷思

    當然喔,追求安全、穩定本來就是人性,只是當我發現這些公職補習班,還用一些有一點不合時宜的標語,對求職者做宣傳,像是什麼呢?「參加銀行特考,就能擁有讓人羨慕的福利跟待遇」。

    甚至是「書記官地位崇高,形象良好,進可攻擊他人之不正,退可保守自己親朋之安全。」這其實是一類的訴求喔,有一點誤導大眾的認知跟行為,我一定要來逆風發言一下。

    那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台灣喔的「人工智慧」教父~李開復先生,在他的著作《AI新世界》裡面提到。

    他認為人工智慧註定會顛覆世界,並且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失衡,而眼下最直接的,就是在未來的五到十年之內,對於全球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很多一般人認定的金飯碗,很可能都會被AI取代。

    白領失業潮來了!

    李開復在他的書裡面,更進一步的指出,近年來,世界各國因為「無人銀行」的興起,各種AI的工具,已經可以承擔90%以上的金融業務。

    再加上喔現代年輕人,普遍使用行動支付、網路銀行的比例越來越多;實際到銀行臨櫃的人越來越少,而第一線的金融人員的工作就此消失,已經是顯而易見的結局!

    國外甚至於已經出現申請貸款,把資料送出到核可,不到幾個小時就能夠完成。

    這裡的關鍵,就在於AI機器人已經掌握申請人的大量數據,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做完風險評估,而這些都是人類很難做到的事情。

    再來,法院書記官的工作,就是掌管司法紀錄、編案、文牘、統計這些事務;講白話文就是「法院資料的輸入與管理」。

    但你知道嗎?現在的科技,已經可以讓機器聽懂人類說話,同時呢在螢幕上轉換成精準的文字,準確率高達九成以上。

    你想想看喔,假如準確率繼續提高,費用也越來越平價,法院或者是政府是不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直接採購這樣的設備來取代書記官呢?

    一來呢,大幅降低薪資的費用,二來呢,降低人員管理的問題;畢竟人類加班會抱怨,但機器不會有這個問題。

    聽到這裡喔,你也許會好奇,以前聽說的AI、人工智能會取代的工作,那應該都是像工廠的工人,或者是體力活動的藍領階層才對啊!

    那怎麼現在這些靠「腦袋」的工作,像是銀行行員、書記官,這些白領職業,也會被AI取代呢?

    這是因為啊,現代的AI本質,其實是一種「深度學習」!那什麼是「深度學習」呢?

    李開復先生在他的書裡面提到,深度學習是一種模仿生物智能的「神經網絡式」的學習方法。

    簡單來說喔,過去的電腦只能執行單一程式;比如說,你希望機器人幫你到早餐店買三明治;那麼一旦輸入你家到早餐店的路線,機器人就會執行到底。

    如果在路上遇到車它不會閃,遇到人也會直接輾過去,一直到抵達早餐店它才會停止,那是一種沒有思考、沒有應變能力的一個反應模式。

    而神經網絡式的學習,則是透過數據資料,幫機器人建立起路況,可能會遇到的障礙物這些相關的應變資訊跟程式。

    讓機器人可以在遇到阻礙的時候,先停下來,重新偵測、評估環境的狀況,再計算出成功率最高的路線,轉個彎重新出發,這已經是很接近人類能夠做到的靈活思考。

    也就是說啊,在固定的場景底下,只要能透過數據,找到人類固定的「行為模式」,再請工程師把行為模式寫成「運算的程式」。

    最後依據收集到的海量大數據,讓AI系統去做深度的學習,AI就能夠擁有思考能力,取代很多白領的工作。

    容易被AI幹掉的二特點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進一步的知道,符合以下二個特點的工作,很有可能會跟恐龍一樣,在地球上消失喔。

    這二個特點又是什麼呢?第一個、那些資料、流程可以編碼的工作;第二個、人際互動頻率很低的工作。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是現代的醫檢師、放射科的醫師,或者是銀行行員,他們都是在固定場景底下,專門分析數據跟資料,再不然就是工作流程有明確的SOP。

    工作內容固定,而且有一套嚴格的作業流程和評判標準,不會有太多參數的變化,就很容易被編碼,而變成一條程式。

    在未來呢,凡是可編碼的流程,再讓機器人通過大量數據的深度學習,就能夠快速的優化,任何動作都會比人類更快、更精準,而且可以一直進步,還不會喊累!

    我們與AI的距離

    要是你聽到這裡還半信半疑,感受不到AI對於職場的全面破壞,那麼我再提供一個更貼近你我的事實~

    台灣的知名品牌~華碩電腦,在他們關渡總部的13樓,已經有一個130人的AI團隊,成軍了16個月。

    而負責領軍的華碩全球副總裁~黃泰一先生,他就表示喔,華碩的AI團隊,已經鎖定醫療、交通、零售這三大產業的數據池,累積使用者的數據資料、網路足跡等等的一切。

    透過這些進一步的為零售店家、醫院、輪胎業者,建立起節省人力、降低風險,而且能夠精準行銷的演算法系統。

    幫助華碩在他們的未來,能夠透過大量的數據,以及資料跟資料之間的相互運用,所產生的商業價值來賺錢!

    儘管現階段呢,華碩只針對醫療、交通、零售這三大產業在搜集數據,不過可以想見的是喔,只要精準的演算法系統建立;商店它是不需要店員,醫院它可能也不太需要醫檢師,輪胎製造廠不需要工人。

    而未來這三大產業所需要的「人力」,將以跳崖式的速度往下滑。這也間接證實了李開復先生,在《AI新世界》這一本書裡面所預告的。

    他說:「在未來的5~10年之內,現有的50%工作,將會由AI取代」!

    所以拉回來看,只要你有稍微留意時事,你一定知道現代的公務人員、銀行行員,就算寒窗苦讀多年考了進去,福利和工作的輕鬆度,也都大不如前了,更別說他們的未來和發展。

    也就是說喔,要是你忽略真實職場上正在發生的變化,那麼很有可能等到你花錢、花時間努力考上公股銀行的行員啊、書記官啊...等等的,卻只能做個幾年,就被裁撤了!

    這樣的投資報酬率,你覺得划算嗎?算一下喔!會不會你以為自己考到一個安全可靠的資格,但是真正得到的,卻是更高的失業風險!

    你想因為「眼前」短暫的穩定,而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危險裡嗎?如果你不想,你可以選擇現在就打開眼睛,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

    假如你很想要為自己打造不敗的未來,讓自己的求職、轉職之路,擁有更務實的安全跟穩定,我會很鼓勵你參與我們啟點線上學苑~【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的學習。

    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但我們卻還用舊時代的工人智慧的腦袋,在面對自己的人生,你曾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終極選項」和「路徑依賴」這兩大迷思,困擾了很多人。

    在【過好人生學】的課程裡,我就會陪伴你去看見「終極選項」這樣的觀念,它的危險之處。

    它在於喔,人類的大腦一旦認定當我們「找到了最好的答案」,或者是「最好的鐵飯碗」之後,我們就不再動腦筋思考了,所以會看不見鐵飯碗早就成了破飯碗,千萬別碰!

    而「路徑依賴」呢?它是指喔,人會習慣用過去的經驗,想現在的事,然後去預測未來。

    比如說吧,你念醫學院,所以就只能當醫生;再比如說,你過去在某個行業,所以你在轉職的時候,就只能做相關的行業。

    而弔詭的是,如果過去的經驗能夠適用於現在,還能夠幫你預測未來的話,那每個人都是半仙了啊,也不會有失業的問題、找不到工作的狀況了,不是嗎?

    所以呢,無論你是白領,還是藍領的朋友,我想要跟大家說的是喔,未來AI的潮流肯定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無論你想不想面對,它遲早都會來!

    不過我也很肯定的告訴你,在我們失去「舊工作」的同時,這個世界還會增加許多的「新工作」。

    只要你願意改變,跟上腳步,某些你覺得沒有什麼的工作,其實都潛藏著非常大的人力缺口,值得你好好的關注。

    而幫助你換個腦袋,轉換成智能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過好人生學】從即日起,到6/12晚上十二點止,我們將推出季節限定的1413的優惠價~

    我一直相信喔,未來仍然是充滿希望的,在【過好人生學】裡面,我會用最淺顯易懂的話,點破你對於生涯的迷思,幫助你移除20世紀的思考遺毒,發展出最適合21世紀的生存策略。

    我還會幫助你繞過三個心智的陷阱,陪伴你一步一步的去建立起,新時代必備的四大能力,你將看見自己的更多可能性,並且懂得轉換自身的專業,幫自己規劃1413、一世一生的生涯藍圖,過上一個更好的人生。

    歡迎你加入學習,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打開。

    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喔,也請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季節限定的1413優惠,陪伴你一世一生。

    歡迎你的加入,更期待你在學習之後的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