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關注化學物質分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關注化學物質分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關注化學物質分類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後續追蹤【RCA更一審高院宣判,C組246提告員工僅24人判賠,律師、勞工錯愕】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集體訴訟的RCA工殤案,第一批提告的529名一軍受害勞工,2018年8月高院三審定讞官司中,半數獲賠5.1億、其餘發回更審;跟進提告的1,120名二軍官司, 則在去年12月27日台北地院判決中,連尚...
關注化學物質分類 在 Like Magazine HK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03:01:59
【支持 #環保 #走塑 轉用鋼飲管?用嚟飲呢3款飲品恐損健康】 環保風氣日盛,好多人為救地球都願意行多一步,改變一啲生活習慣,例如外賣飲品主動走塑,自攜飲管飲用。近年推出嘅 #環保飲管,採用不同材質,除常見嘅矽塑外,不鏽鋼都甚普及。雖然 #鋼飲管 用完可以洗,循環再用唔浪費,但若清洗不夠徹底,...
關注化學物質分類 在 Beginneros|每日分享冷知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2:00:06
【#減塑有道︱#認識塑膠處理方法】 自1850年代起塑膠的出現,令日常生活變得方便,膠水瓶、保鮮膜、塑膠袋、飲管、即棄餐具,用途日漸廣泛,也因此製造了大量塑膠垃圾。常說「減塑」,你又知道塑膠造成的問題有多嚴重嗎? 一般而言,塑膠是透過化石能源提取出來的,是大型的聚合物分子,並加入了化學物質。雖然使...
關注化學物質分類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後續追蹤【RCA更一審高院宣判,C組246提告員工僅24人判賠,律師、勞工錯愕】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集體訴訟的RCA工殤案,第一批提告的529名一軍受害勞工,2018年8月高院三審定讞官司中,半數獲賠5.1億、其餘發回更審;跟進提告的1,120名二軍官司, 則在去年12月27日台北地院判決中,連尚未有明顯疾病的勞工也獲賠,司法見解上的改變,一度帶給抗爭多年的RCA前員工及長年協助訟訴的律師、職醫無限期待。
在關懷協會的分類中,RCA受害員工依其疾病進展狀況分成三組:A組所指的是「發病且死亡」,B組為「發病」,C組為「目前尚未有外顯疾病」。而一軍官司中發回更審的為無明顯症狀的C組員工。
不料,高等法院今(6)日宣判, 246名原列C組的提告員工,僅24人獲賠,原求償6億多元也僅獲賠5470萬,其餘仍因「尚無明顯疾病而無法認定因果關係」而駁回。法院判決標準與去年底二軍地方法院完全相反,RCA員工和律師相當無法接受,表明一定會上訴到底。
■律師、當事人錯愕,「勝」布條舉了一半改成「憾」
RCA(美國無線電公司)自1969年在桃園、竹北和宜蘭設廠,因違法傾倒、排放致癌物,導致上千名員工罹癌、逾200人死亡,1992年關廠。1994年被揭露傾倒有機廢料,過去員工驚覺同事紛紛罹病,成立RCA員工關懷協會(以下稱關懷協會)並聲請假扣押,才發現RCA疑已脫產,2004年4月有529名員工正式提告,求償27億元。
RCA官司纏訟10多年後,在2018年最高法院三審定讞,但僅262人獲賠5.1億元,其餘246人因屬於「目前尚未有外顯疾病」的C組,最高法院認為高院沒有清楚解釋這些人身體健康具體損害為何,必須重新調查,因而發回更審,高等法院今天宣判更一審結果。二軍共1,120人於2016年跟進提告,台北地方法院去年12月宣判RCA等公司需賠償23億餘元,創下工傷案賠償最高額紀錄,全案可上訴。
一軍更審判決,高等法院法庭雖在今日11點準時宣判一軍更一審結果,但宣判主文皆未提到金額,無法得知是贏是輸以及贏多少或輸多少,讓旁聽的數10名RCA員工關懷協會(下稱關懷協會)會員、記者、律師一頭霧水,法官僅表示相關細節留待高院發言人回應。
宣判後,關懷協會會員走至法院外開記者會時,甚至先舉起紅色的「勝」布條高喊口號,隨後又稱因無法確定其結果,一同舉起「憾」的白布條喊口號後,在法院門口外頂著烈陽繼續等待判決的細節出爐。
■法院:判決標準,無疾病不判賠
直至中午12點40分,高等法院才由發言人陶亞琴出面召開記者會表示,此案共有246人請求6億多元賠償,合議庭決議判賠其中24人獲賠共5470萬元,其餘駁回。24人中,A組10人賠償金額共1470萬,B組為8人共2070萬,C組共6人共1930萬。
陶亞琴表示,判決標準中,RCA會員若沒有合法選定、程序上沒有完備或跟化學物質沒有因果關係,就會駁回。C組會員沒有外顯疾病,身體健康無法認定遭受侵害,合議庭認為不得請求賠償,因此高院判決駁回,至於「此次判決所列的C組6人獲賠,是因其在訴訟期間也發病。」
「高等法院踐踏工人健康權!」消息傳回法院外,數十名關懷協會會員對於結果感到失望並不停高喊口號。關懷協會專員劉念雲直說,去年底二軍判決,地院承認C組的健康權受損而判賠,沒想到高院更一審卻是完全相反的結果。「高等法院讓我們非常失望!」,她更說,今天的白色布條寫錯了,不應只寫「枉顧」而是「踐踏」工人健康權。
關懷協會理事長劉荷雲說,作證的專家學者專家都一致認為,C組會員雖然沒有明顯疾病,但健康仍受到損害應該賠償。「今天算是敗訴,真的只能說是欲哭無淚」,大家雖然氣憤但也別無選擇,只能繼續上訴繼續抗爭。
■專家證人出庭作證,竟未獲採信
「這樣的判決保守,沒有前瞻性,一定上訴!」RCA律師團召集人林永頌說明,雖然C組仍有6人獲賠,但是屬於訴訟期間發病,並不能算是真的C組,「白話來說,就是C組都輸。」他指出,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鄭尊仁出庭作證時表示,RCA有很多毒性物質,人暴露在毒性物質下,不管多久都會對基因產生突變,兩次突變才會致癌,一次突變雖不會致癌但仍比一般人多出很多罹癌風險,很遺憾高院不採取這樣的見解。對於今天的判決,林永頌感到相當意外,並指出證人鄭尊仁當時是到高等法院來作證,去年底地方法院還是用調證人卷證的方式,就判C組獲賠,沒想到證人親自來作證的高等法院竟然不採信。
另外,林永頌也批評高院更一審的法官是應該被改革的「司法官僚」,RCA多次訴訟開庭以來,宣判時都會提到金額,但法官今天宣判時竟然不願意當庭說明金額。更一審三法官是最「行禮如儀」的法官,過去其他庭法官對於專家證人正反面都會問,但這些法官卻連問都沒問,對於法官們的不認真表達相當遺憾。(文/林雨佑)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消息,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報導者 #RCA工殤案 #更一審 #判決結果
關注化學物質分類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減塑有道︱#認識塑膠處理方法】
自1850年代起塑膠的出現,令日常生活變得方便,膠水瓶、保鮮膜、塑膠袋、飲管、即棄餐具,用途日漸廣泛,也因此製造了大量塑膠垃圾。常說「減塑」,你又知道塑膠造成的問題有多嚴重嗎?
一般而言,塑膠是透過化石能源提取出來的,是大型的聚合物分子,並加入了化學物質。雖然使用量大增,但塑膠難以分解,處理方法便成了世界議題。處理塑膠的方法常見於堆填、焚化、循環再做、高溫分解及生物降解。堆填可以處理大量的塑膠,卻沒有真正解決塑膠處理的問題;焚化則會產生劇毒,造成空氣污染;塑膠分類不完善,難以真正循環再做;而高溫分解成本較高,也會消耗大量的能量。
有些塑膠可以用生物降解的方法,在特定的環境條件或生物條件下分解,例如受囓齒動物攻擊、在風的磨耗、在陽光下暴曬、在垃圾堆中分解。不過所需時間非常長,而且仍無法令塑膠完全分解。結果形成了塑膠污染,除了影響陸地,更流入海洋。
當塑膠製品流入海洋時,失去了生物降解的分解條件,膠製品及玻璃瓶甚至需要達數百年至一百萬年的時間去分解。結果使海面中的固體廢物增加,單是塑膠垃圾已經佔到6至8成海洋垃圾。這樣不單單會影響海洋生態,部份塑膠更會釋出有害物質,而魚類誤食塑膠也會使體內會積聚塑膠微粒,最終人類便會吞下自己的惡果。
為了不自食其果,每人多走一步,阻止塑膠污染。
------------------------
【贊助內容】
除了源頭減塑、避免使用塑膠制品外,為了解決海洋污染問題,除了阻止塑膠廢料流入海洋亦是重要的一環。adidas自2015年起與海洋環保機構PARLEY合作,使用海岸塑膠廢料加工的再造方法,而製作出環保概念鞋。每雙球鞋平均消耗11個膠水瓶,鞋面有95%採用自塑膠廢料,由鞋舌、鞋帶、鞋墊等也是經循環再用的塑膠物料製作而成,希望透過實際行動改善海洋污染問題,並喚醒大家對海洋的關注。
如果你想身體力行,可以由即日起至6月16 日期間使用adidas 「Runtastic」手機應用程式參加Run For the Oceans並記錄跑步活動,你每跑一公里adidas將會捐出$1美元,款項會用來發展Parley Ocean School及推出「Parley青年活動平台」,以鼓勵更多年輕人改變既定生活習慣;並將舉辦線上課程,為學生提供保護地球海洋所需的技能、工具軟件和知識。
立即參加:https://www.runtastic.com/rfto
(adidas總公司已預備一百五十萬美元支持是次全球活動)
#adidas #adidasRunnersHongKong #RunForTheOceans #Run #adidasRunning
------------------------⠀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推出課程⠀
◆ 網站:https://buff.ly/2OqJv15⠀
◆ Youtube:https://buff.ly/2y4WjjI⠀
◆ Instagram:@beginneros⠀
------------------------⠀
#Beginneros #冷知識
關注化學物質分類 在 謝宜芳老師的營養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環保署日前預告修正「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草案,將「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的名稱改為「關注化學物質」。由於有17種塑化劑屬此分類,您會不會擔心塑化劑被去毒化了呢?這次我們邀請到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科主任楊振昌主任、以及營養師謝宜芳老師,一同來為大家的食安把關。
主持人:營養師謝宜芳
來賓: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科主任楊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