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要來分享一下,我在教英文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核心理念。這可能是很多學生在被我教過多年之後還是會記得我,甚至都過了快20年以後居然還拍影片提到我的原因之一😝😝😝 但其實真的要說,我這種思想應該是我總體人生的處世哲學,一個整個貫穿英語教學以及我平時在江湖走跳的處事哲學。那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到底在...
今天我想要來分享一下,我在教英文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核心理念。這可能是很多學生在被我教過多年之後還是會記得我,甚至都過了快20年以後居然還拍影片提到我的原因之一😝😝😝 但其實真的要說,我這種思想應該是我總體人生的處世哲學,一個整個貫穿英語教學以及我平時在江湖走跳的處事哲學。那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先說明前情提要。昨天被學生通知,在 @chennlilyy 最新的影片「#英文學習路上的三個轉折故事」聽到我名字2次😝 而且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被她納入影片中了。😝 想看完整英文的影片,想聽聽看我到底教了 Lily 什麼,請到 Chen Lily 的 YouTube 頻道。
其實我也記得很清楚(不過應該是2004年,不是2002,因為我是2004年才從英國留學回台灣的)當時我有在幾個地方家教。我會去幾個國中生的家,他們的媽媽都會泡茶跟拿好吃的餅乾給我吃❤️ 最重要的是,這些孩子都非常認真,我給的功課從來沒有一項不完成。而且還常常超乎我預期。
教幾次以後,很快我就發現很多學生都資質聰穎,但是就缺「創造力」,用英文去「創造」意義。我的意思是說,英文的主被動是假設語氣甚至分詞構句他們都會,給他們考選擇題絕對都是一百分,但是他們並不會去用這些他們明明很會的英文法,表達他們自己。
我覺得台灣的教育方式容易教出這樣的孩子,他們哪有什麼機會表達他們自己?就算是真的被鼓勵去表達什麼,通常也都是功利主義的形式——參加比賽,各種比賽。畫畫比賽、作文比賽,不然就是英文演講比賽。很多也都是常勝軍。但是,再聰明的孩子,在那樣子的框架下,也是被束縛。既然都要參加比賽了,當然就得炫技耍耍花招,用出最難的英文字,最難的英文法,最浮誇的說話方式,才能得到評審的青睞。對我來說這種表演形式的,講白話文就是優等生常用的假掰愛現英語學習法,實在讓我沒什麼好感。我是個有血有肉的成年人,我知道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面,這樣的人設給別人什麼樣的感受。我實在沒辦法那樣子教英文。
我其實用的方法很簡單,我把英文參考書拿掉,要這些12歲的小孩用有意義的方式去產出英文。直接講英文給我聽,寫作文給我看。我改完作文之後他們再重寫一次,我再改,反覆多次。我注重邏輯,我注重連貫性。為什麼?你想啊,你環顧四周,當你跟說話有邏輯有連貫性的人共事或交往的時候,事情是多麼的容易啊。我覺得這個是一個群體生活中的人最需要具備的技能啊!
其實當時我被給予的任務只是讓那些小屁孩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但是我認為英文要達到頂尖,表達能力要達到 excellence,頂尖(excellence 這個字還得用法文讀,才能表達我的狂熱啊,「欸se龍s」,跟我讀一次,「欸se龍s」!)這種反覆重寫的練習是必經之路,但是無奈現在我只有教團體課程,我其實認為最終最終,一個人需要的都會是一對一的老師或者是教練。我好想開發這樣的服務喔,拜託讓我有個分身吧。
當你發現你可以用英文去做事(切記,我的意思並不是很多英文老師常常說的,「你要用英文思考!」其實一直到今天,我還是不懂什麼叫做用英文思考。我生下來是個台灣人,中文是我的母語,我的腦袋內建的語言是中文。英文不過就是一個工具,我幹嘛用這個工具去思考?我們身為外國人應該做的其實是了解英文這個語言,知道它的文化,然後去「同理」它,這樣而已)。當你可以不懼怕,可以用英文去表達自己想講的任何事物的時候,你就已經駕馭英文了。過程中碰到任何不會講的字都不會是問題,因為你有能力可以繞過那個字,你有文法當武器,你可以用關係代名詞形容詞子句去描述那個你不會講的東西,所以我從來不認為單字量大會背什麼鳥類的泄殖腔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你真的想知道手機拿起來馬上可以查到不是嗎?人與人溝通,最終永遠是要回歸到一件事,那就是人性與意義。你有沒有辦法同理對方,你有沒有辦法降低你的姿態,用對方聽得懂的話來講話(所以我也極度反對英文老師全部都用各種語言學的術語,或者是英語教學法的術語來教英文)。你可能不會記得某一個人在很多年前的某一天說過的那些話,可是你會永遠記得那個人給你的感受,給你的啟發。這就是人跟人之間的連結。有意義的連結。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只想要教你什麼是完成式或過去式的英文老師,因為那樣的話充其量我不過就是一本烤箱的使用手冊,教你怎麼用這台烤箱。我比較想當的是一個魔術師、一個米其林的五星廚師,我想教學生在學英文的過程找到樂趣,做出一個有你個人特色的料理。
.
.
.
.
.
.
.
.
#learnenglish #vocabulary #speakenglish #britishenglish #studyinuk #englishpronunciation #englishgrammar #ielts #學英文 #英文法 #英文單字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雅思 #英國留學 #生活英文 #英文教學 #英文口說 #英文發音 #英式英文 #英式發音 #背單字 #學英文的正確方法
關係代名詞筆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視復仇者集結!Discovery 頻道和串流大戰中的舊世界英雄】#葉郎串流筆記
入主 Time Warner 媒體集團不到三年的 AT&T 令人措手不及地宣佈準備將才剛剛改名的 WarnerMedia 獨立出去與 Discovery 頻道合併為一家新公司,並再度更名為 Warner Bros. Discovery。
Warner 這家好萊塢百年片廠近幾年的坎坷已經人盡皆知。值得額外關注的是這筆交易將使 Discovery、HBO 和 CNN 這三個有線電視頻道領域的霸主在風雨飄搖的生存危機中成為一個屋簷下的自家人。一手主導合併談判的 Discovery 就好像扮演著美國隊長之類的角色,出面召喚超級英雄集結。只是剪線潮這個電視產業世紀大災難已然揭開序幕,等到明年中公司合併完成的時候,三位各自在紀實、戲劇和新聞領域稱霸的舊世界英雄可能早已戰得混身是傷。他們還能不能代替整個電視產業向故事中的反派 Netflix 報仇,將是下一季串流大戰的最大看點。
下文是開演前的前情提要,幫助大家認識一下三個有線頻道背後的超級英雄和他們當下的串流處境:
1975年開台的 HBO 不僅是 WarnerMedia 王冠上最大的一顆鑽石,甚至可說是整個電視媒體產業最大的鑽石。
HBO 開啟了有線電視的黃金年代,證明觀眾確實願意捨棄免花錢的無線電視,而付費訂閱品質更好且不會被廣告打斷的電視頻道。在 HBO 之前有線電視只是用來解決無線電視收訊不良地區的替代方案。在 HBO 之後有線電視變成更高品質節目的代名詞,並一躍成為電視產業的主角,而不再只是重播無線電視台節目的替身。
很少人記得 HBO 當年剛開始嶄露頭角之時他們的處境立刻像 Netflix 一樣被整個好萊塢視作集體敵人。各方快馬加鞭地籌設自己的有線電視電影台來防守 HBO,生怕萬一 HBO 取代電影院成為一家獨大的通路,而好萊塢片廠將淪為無足輕重的上游供應商。
HBO 執行長 Richard Plepler 的這句名言「更多不是更好,只有更好才是更好(More is not better. Only better is better.)」充滿一種電視產業一方之霸的驕傲。因為他們代表的是電視領域最高品質,所以從來不把 Netflix 「戲」海戰術的節目海嘯看在眼裡。
品質的秘訣是人才。Netflix 迄今仍難以跨過的 HBO 門檻是 HBO 長期經營的明星和創作人才的人際網絡 。Netflix 曾企圖挖角 HBO 的脫口秀明星 Jerrod Carmichael ,HBO 的反應是告訴他:「如果你有50個小孩,你才不會去參加他們每一個人的足球比賽。可是 HBO 會去參加每個人的比賽,我們絕對會像家長一般帶著點心出現在足球場上。這就是我們對待人才的一貫方法。」
問題在於2018年好不容易(經過川普的杯葛和冗長訴訟)入主 WarnerMedia 的 AT&T 對於剛入手的王冠上的這顆鑽石,有另一種稍微不同的期待。
2018年7月紐約時報披露了奉命接掌 WarnerMedia 的 AT&T 營運長 John Stankey (如今已升任 AT&T 執行長)對 HBO 的紐約總部員工講話內容錄音。翻遍逐字稿, Netflix 就像不在房間裡的大象,不論是 WarnerMedia 執行長 John Stankey 或是 HBO 執行長 Richard Plepler 都絕口不提這個關鍵字。Stankey 只是反覆強調:HBO 必須更大、更廣、更多觀眾、更高營收。
很會講場面話的 Richard Plepler 稍微修改一下自己的名言,順著新老闆的話提出了加碼投資的請求:「我曾說過『更多不是更好,只有更好才是更好』。不過那段話的基礎是當時我們所擁有的資源就是那麼多。既然現在您都來了,我必須把這段話修改成『更多不是更好,只有更好才是更好,而我們需要多更多(的資源)來變得比更好還要好。」
場面話說完,兩位執行長的蜜月期也差不多演完,並在接下來半年內關係快速惡化......
————————————————————
下文還有 HBO、CNN 和 Discovery 背後的三位舊電視宇宙英雄如何在2021年走向命運的交會點。全文刊載於 Inside 專欄「葉郎串流筆記」。
全文由此去:
https://bit.ly/2Tu0dBe
關係代名詞筆記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帕華洛帝的技巧與神話讀書筆記-2 1100528
這本「帕華洛帝的技巧與神話」出自一個從事多方面音樂家馬吉拉(Leone Magiera)之手,是一位嫻熟且感情細膩的鋼琴演奏家,也做過樂團指揮,經常為歌手或樂團伴奏,曾在歌劇院工作,對於挑選歌劇演員和做音樂相當有經驗,最重要的是與帕華洛帝是同鄉,年紀相仿,和帕華洛帝的關係匪淺亦師亦友,陪伴他從年輕到成名的過程,特別是摩德納的老同鄉,這塊古老文明的土地,人們至今仍堅持自己的文化傳統,正是孕育這位世紀偉大歌唱家的搖籃。這和另一本「我的世界-帕華洛帝自傳」著重討論歌劇外的人生,特別是成名後的人生百態,和三大男高音的X檔案所述的八卦世界,選擇性的摘錄與歌唱有益內容。
歌劇歌手的道路艱辛,且成功的機率渺茫。帕華洛帝接受阿利哥.波拉老師的教導,不僅是一個歌手的訓練,其實目標是朝歌劇演員的路上行走,事實上也證明歌劇演員才是帕華洛帝的代名詞。即使後來涉及電視或電影甚至其他領域事業都是附帶的產品。
在馬吉拉的建議,認為學習聲樂的必備條件,首重音感要好,此外要學習一項樂器,最好是鋼琴,另外一項就是參加合唱團,一方面從中學習樂理知識,提高音樂修為,同時也學習如何看懂指揮的手勢和含意。這和帕華洛帝有個愛唱歌的父親,幼年參加羅西尼合唱團及摩德納是歌劇院提供的文化薰陶,培養他從小對聲樂和音樂的喜好都和他成年時期的藝術成就有直接關聯。
王淑汝老師文
關係代名詞筆記 在 賓狗單字 Bingo Bilingu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末抽獎 #你想輕鬆學文法嗎
想聽新聞學英文,就追蹤 @bingobilingual_bb 和 #賓狗發音教室!
🎈推薦收藏《最強圖解英文文法》 這本賓狗掛名推薦的好書,你真的不能錯過。 平時,每天有賓狗在 podcast 帶你「聽新聞學英文」,而這本好書則是帶你「看插畫學文法」!
是的,學文法其實不該死背,而是要用一點想像力跟畫面,反而更能掌握文法的內涵跟抽象意義
《最強圖解英文文法》就是要幫你做到這點。有 800 幅傻傻可愛的插畫,真的推薦你備著當工具書,賞心悅目
貼文圖片中,賓狗幫你擷取了幾張插畫,讓你感受一下「看插畫學文法」的魅力~相信你會覺得:
「現在完成式跟過去式,之間有何差別,一看插圖就懂了!」
「原來 over 這個介系詞,雖然有不同意思,但是彼此也有關聯耶~」 我自己都覺得,用插圖跟學生溝通,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呢! 如果你也有上述的感動心情,可以到各大書店或網路通路,都買得到喔
當然,你也可以先來 #抽獎 試手氣啦!
🏆 抽書規則如下: · 貼文按 ❤️
· 追蹤 @bingobilingual_bb 及 @ylibbook
· 留言分享「困擾你的文法」,例如:「我最討厭關係代名詞了」
· 1 月 12 日會抽出 3 位幸運得主
有抽有機會,祝你中獎 💪
#賓狗 #英文單字 #學英文 #英文學習 #英文筆記 #單字卡 #英文發音 #英文 #翻譯 #翻譯年糕 #翻譯蒟蒻 #台灣 #台灣大學 #台灣podcast #學測 #學測倒數 #學測戰士 #學測英文 #文法 #英文文法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