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闊瀨國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闊瀨國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闊瀨國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闊瀨國小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73的網紅藍鯨冒險隊 Blue Whale Adventur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戶外門禁大全🚫】林務局步道林道+農業局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區+地方政府觀光局 【🌲林務局管轄212條自然步道+81條林道暫停開放全列表】 #我都沒出去你們怎麼可以呢7pupu 1 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 2 南澳古道 3 新店獅頭山步道 4 金瓜寮魚蕨步道 5 拳頭姆自然步道 6 松羅步道 ...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

  • 闊瀨國小 在 藍鯨冒險隊 Blue Whale Adventu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3 10:56:14
    有 316 人按讚

    【🚫戶外門禁大全🚫】林務局步道林道+農業局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區+地方政府觀光局

    【🌲林務局管轄212條自然步道+81條林道暫停開放全列表】
    #我都沒出去你們怎麼可以呢7pupu

    1 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
    2 南澳古道
    3 新店獅頭山步道
    4 金瓜寮魚蕨步道
    5 拳頭姆自然步道
    6 松羅步道
    7 礁溪跑馬古道
    8 林美石磐步道
    9 聖母登山步道
    11 新寮瀑布步道
    12 九寮溪自然步道
    13 台灣山毛櫸步道
    14 翠峰湖環山步道
    16 茂興懷舊步道
    18 鐵杉林自然步道
    19 見晴懷古步道
    20 鳩之澤自然步道
    21 望洋山步道
    22 朝陽步道
    23 東滿步道
    24 福巴越嶺國家步道
    25 北插天山登山步道
    26 霞喀羅國家步道
    27 大霸尖山登山步道
    28 桶後越嶺步道
    31 哈盆越嶺步道
    34 塔曼山步道
    35 北得拉曼巨木步道
    36 馬里光瀑布步道
    38 鎮西堡巨木群步道
    42 鳥嘴山登山步道
    43 加里山登山步道
    44 五指山登山步道
    46 冬瓜山登山步道
    47 馬那邦山登山步道
    48 橫嶺山步道
    51 德芙蘭步道
    52 八仙山主峰步道
    53 東卯山步道
    54 唐麻丹山步道
    55 波津加山步道
    56 屋我尾山步道
    57 馬崙山步道
    59 白毛山步道
    60 鳶嘴稍來小雪山國家步道
    61 合歡尖山步道
    62 合歡東峰步道
    63 桃山瀑布步道
    64 能高越嶺道
    66 能高越嶺道-東段
    (有關入山管制請向警政署做確認,入山許可與否請依警政署相關規定辦理。)
    67 桃源里森林步道
    69 清水岩(中央嶺、十八彎)步道群
    70 麒麟山森林步道
    72 坑內坑森林步道
    75 澀水森林步道
    78 龍過脈森林步道
    79 二崙自然步道
    80 塔山步道
    81 特富野古道
    82 嘉南雲峰步道
    83 瑞太古道
    84 四大天王山步道
    85 獨立山步道
    86 獨立山-大巃頂步道
    89 太平雲梯-獨立山大巃頂步道
    90 石夢谷步道
    91 金獅村步道
    92 茶之道步道
    93 對高岳森林浴步道
    95 二萬坪步道
    96 十字路來吉古道
    98 里佳-山美步道
    99 奮瑞古道
    100奮起湖大凍山步道
    103 土匪山步道
    104龍銀山步道
    105 關仔嶺大凍山步道
    106關仔嶺碧雲寺-水火同源登山步道
    107 崁頂步道
    108雞巃山步道
    109崁頭山步道
    110 大埔大巃三角點步道
    114 鈺鼎步道
    119 北大武山步道
    120 六龜警備道:藤枝段
    122 浸水營古道:西段
    125 美濃雙溪樹木園步道
    127 美濃靈山登山步道
    130 六義山步道
    131 尾寮山登山步道
    132 筏灣泰武步道
    133 里龍山步道
    136石門山步道
    137 高士佛步道
    139嘉明湖國家步道
    140都蘭山步道
    141 麻荖漏步道
    147 鯉魚山步道
    148關山嶺山步道
    150 大武觀海步道
    152 月眉山步道
    153 安通越嶺道:西段
    154八通關越道:鹿鳴吊橋段
    155 佐倉步道
    156 鯉魚山步道群
    158 富興步道
    159 虎頭山步道
    160森阪步道
    164九九峰森林步道
    165 檜木原始林步道
    167 關山紅石步道
    170 浸水營國家步道東段
    174 鎮南宮步道
    178 福山步道
    179 里美避難步道
    180龍麟山步道
    183月光山登山步道
    198奮起湖肖楠母樹林
    200水山步道
    201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
    207浸水營步道:前段
    208綠島阿眉山步道
    209綠島觀海步道
    212 撒固兒步道

    編號 林區 林道名稱
    1 新竹處 桶后林道
    2 新竹處 達觀山林道
    3 新竹處 東眼山林道
    4 新竹處 大鹿林道本線
    5 新竹處 大鹿林道東線
    6 新竹處 司馬限林道
    7 新竹處 羅山林道下線
    8 新竹處 羅山林道上線
    9 新竹處 八卦力林道
    10 新竹處 內洞林道
    11 新竹處 大坪林道
    12 新竹處 大湳林道
    13 新竹處 大湖溪林道
    14 新竹處 水田林道
    15 新竹處 蓬萊林道
    16 新竹處 樂山林道
    17 東勢處 八仙山林道
    18 東勢處 大雪山林道
    19 東勢處 大雪山林道神木支線
    20 東勢處 出雲山林道
    21 東勢處 觀音山林道
    22 東勢處 雪山坑林道
    23 東勢處 摩天嶺林道
    24 東勢處 麻必浩林道
    25 東勢處 八仙山苗圃林道
    26 東勢處 西勢山林道
    27 東勢處 裡冷林道
    28 東勢處 船型山林道
    29 東勢處 平石山林道
    30 東勢處 烏石坑林道
    31 南投處 郡大林道
    32 南投處 人倫林道
    33 南投處 奧萬大聯外道路
    34 南投處 卓社林道
    35 南投處 雙龍林道
    36 南投處 萬大林道
    37 南投處 阿冷坑林道
    38 南投處 長興林道
    39 南投處 武界林道
    40 南投處 尖台林道
    41 南投處 白毛山林道
    42 嘉義處 祝山林道
    43 嘉義處 楠溪林道
    44 嘉義處 焙仔桶林道
    45 嘉義處 梅蘭林道
    46 嘉義處 瀨頭林道
    47 嘉義處 南山林道
    48 屏東處 藤枝聯外道路
    49 屏東處 壽卡林道
    50 屏東處 雲山林道
    51 屏東處 高中林道
    52 屏東處 美瓏山林道 (小關山林道)
    53 屏東處 來義林道
    54 屏東處 沙溪林道
    55 屏東處 石山林道
    56 屏東處 三民林道
    57 屏東處 扇平林道
    58 屏東處 五指寮林道
    59 屏東處 大漢林道
    60 臺東處 延平林道
    61 臺東處 錦屏林道
    62 臺東處 紅石林道
    63 臺東處 知本林道
    64 臺東處 利嘉林道
    65 臺東處 霧鹿林道
    66 花蓮處 西林林道
    67 花蓮處 萬榮林道
    68 花蓮處 光復林道
    69 花蓮處 瑞穗林道
    70 花蓮處 中平林道
    71 花蓮處 長良林道
    72 羅東處 宜專一線
    73 羅東處 翠峰林道
    74 羅東處 和平林道
    75 羅東處 古魯林道
    76 羅東處 鹿皮林道
    77 羅東處 金洋林道
    78 羅東處 四季林道
    79 羅東處 嘉平林道
    80 羅東處 安平坑林道
    81 羅東處 武荖坑林道
    82 屏東處 小關山林道

    一、國家森林遊樂區:太平山、內洞、滿月圓、東眼山、拉拉山、觀霧、八仙山、大雪山、合歡山、武陵、奧萬大、阿里山、藤枝、雙流、墾丁、知本、富源與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二、軌道設施:烏來台車、太平山蹦蹦車與阿里山林業鐵路。
    三、林業文化園區:羅東、東勢、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檜意森活村、阿里山林業村。
    四、平地森林園區: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林後四林、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五、自然教育中心:羅東、東眼山、八仙山、奧萬大、觸口、雙流、知本與池南自然教育中心。
    六、生態教育館:紅樹林、員山、南澳、火炎山、二水台灣獼猴、阿里山、瑞穗與大武山生態教育館。
    七、登山山屋:九九山莊、天池山莊、檜谷山屋、向陽山屋、嘉明湖山屋等。
    八、#農委會所轄自然保護區域(包含自然保留區、自然保護區與野生動物保護區)。
    九、#林務局轄屬全台142條自然步道81條林道等。
    https://www.forest.gov.tw/forest-news/0067770
    資料來源:林務局網站公告/政府資料開放平台

    【農委會所轄自然保護區域】
    #自然保留區
    關渡自然保留區
    鴛鴦湖自然保留區
    哈盆自然保留區
    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大武事業區台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
    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
    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坪林台灣油杉自然保留區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墾丁高位珊瑚礁自然保留區
    扁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
    南澳闊葉林自然保留區
    阿里山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
    出雲山自然保留區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九九峰自然保留區
    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自然保護區
    雪霸自然保護區
    海岸山脈台東蘇鐵自然保護區
    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
    關山台灣海棗自然保護區
    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
    甲仙四德化石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保護區
    澎湖縣貓嶼海鳥保護區
    高雄縣三民鄉楠梓仙溪野生動物保護區
    宜蘭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
    台北市野雁保護區
    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
    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
    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
    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
    櫻花鈎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
    台東縣海瑞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
    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
    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
    宜蘭縣雙連埤野生動物保護區
    台中縣高美濕地野生動物保護區
    新竹市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
    台南縣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動物保護區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棉花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花瓶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台中縣武陵櫻花鈎吻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宜蘭縣蘭陽溪口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澎湖鮮貓嶼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台北市中興橋永福橋野生動物重要楼息環境
    高雄縣三民鄉楠梓仙漢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大肚溪口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宣蘭縣無尾港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台東縣海瑞鄉新武呂溪野生勤物重要棲息環境
    馬組列島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玉里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棲望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關山野生勤物重要棲息環境
    觀音海岸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觀霧寬尾鳳蝶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雪山坑溪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瑞岩溪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鹿林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浸水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茶茶牙賴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利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海岸山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水澾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塔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客雅漢口及香山海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宜蘭縣雙連埠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台南縣曾文溪口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台中縣高美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雲林湖本八色鳥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以上農業局資訊為圖片轉文字所以錯字很多我再慢慢改唷

    🚫新北觀光局🚫

    (1)金山區
    為因應三級警戒中角灣衝浪基地及周邊沙灘,設置封鎖線暫停開放至6/28

    (2)三芝區
    為因應防疫三級警戒,本區熱門景點淺水灣海灘,今日公告暫停開放並陸續執行封閉中,開放日期另行公告。

    (3)萬里區
    為因應三級警戒,本區熱門景點,獅子公園、萬美海水浴場、維納斯步道、下社海灘等,今日公告暫停開放並陸續執行封閉中,開放日期另行公告。另萬里區野柳地質公園、海洋世界5/15至6/28日停止營業。

    (4)石門區
    為因應防疫三級警戒,各風景區及登山步道等已全面封閉,請遊客暫時不要前往。
    因應三級警戒,本區熱門景點,白沙灣遊憩區、石門洞公園、老梅綠石槽,青山瀑布步道等,今日公告暫停開放並陸續執行封閉中,新增封閉茶山步道及風車公園,全區風景區及步道維持封閉到主管機關公告開放為止。

    (5)貢寮區
    為因應防疫三級警戒,以下景點即日起暫停營業至6/28
    龍洞南口海洋公園暨遊艇港、龍洞灣潛水服務區、鹽寮海濱公園、龍門露營區、福容貝悅大飯店(海水浴場、館內設施及餐廳)、福隆水上樂園基地。另萊萊秘境咖啡暫停營業至6/28、馬崗觀景台暫停營業至6/28。
    草嶺古道、桃源谷步道因應疫情暫時開放至6/28日止。

    (6)瑞芳區
    為因應防疫三級警戒,以下景點即日起暫停開放至6/28
    瑞芳區象鼻岩、基隆山步道、茶壺山步道,三貂嶺步道、猴硐煤礦園區願景館、 黃金博物館,鼻頭、九份及水湳洞等3處遊客中心。
    金礦地質公園步道維持封閉到主管機關公告開放為止。
    本區十分風景區、各瀑布及登山步道等景點,目前封閉中。🔒
    疫情仍屬嚴峻,第三級警戒延期至6/28日

    (7)漁業處
    1.淡水魚市(含餐廳)5/13起休市至6/28,後續配合疫情公告調整營業。
    2.富基魚市餐廳5/17起休息至6/28,魚市水灘照常營業,後續配合疫情公告調整營業。

    (8)新店區
    為因應防疫三級警戒,以下景點明日(5/20)起暫停開放至6/28:新店區獅頭山步道、和美山步道、銀河洞步道等3處。

    (9)三峽區
    為因應防疫三級警戒,以下景點明日(5/21)起暫停開放:三峽區五寮尖登山步道。

    (11)汐止區
    以下景點自5/21起暫停開放至6/28:汐止區大尖山步道、內溝山步道(翠湖步道、老鷲尖山步道、學頭坡步道)、新山夢湖步道、姜子寮絕壁步道、獅頭山步道、秀峰瀑布步道、茄苳步道、五指山步道、白雲登山步道、白雲古道、姜子寮步道、柯子林山登山步道等14條列管步道。

    (12)林口區
    (5/22)日起停止開放老公崎、新林、林口森林、太平濱海等4條步道合三級警戒延長封閉至6/28。

    (13)雙溪區
    本區虎豹潭步道、逸仙山步道、灣潭古道、崩山坑古道、貂山古道、北勢溪古道、大樟嶺(辭職嶺)古道、嶺頭觀日步道、遠景古道、上內平林步道、大坑山陵(雙溪段)、東和步道、烏山越嶺步道、不厭亭、十三層親水公園及露營區、老農夫農場、荷花園配合疫情警戒延長封閉至6/28。

    (14)石碇區
    5/26新增封閉:淡蘭古道、親山步道、皇帝殿東西北峰步道、皇帝殿北峰與東峰連接、二格步道、永安步道、山羊洞步道、筆架山步道、石崁步道、竹坑至鱷魚島步道;至管制期間結束。

    (15)坪林區
    全面暫停開放景點、步道及自行車道,即日起至警戒解除前。
    自行車道(3條):北勢溪自行車道(5月22日已公告)、(魚逮)魚堀溪自行車道、金瓜寮溪自行車道。

    (16)平溪區
    十分風景區、各瀑布及登山步道等景點,目前封閉中。
    疫情仍屬嚴峻,第三級警戒延期至6/28日

    步道(20條):生態園區觀光步道、源茂山登山步道(鬼子瀨登山步道)、大湖尾登山步道、水柳腳登山步道、金瓜寮蕨類步道(6月2日已公告)、九芎根步道、北勢溪觀魚步道、(魚逮)魚堀溪觀魚步道、金瓜寮社區步道、獅公髻尾山登山步道、籟狸尖山登山步道、水聳淒坑登山步道、粗坑口登山步道、胡桶古道、大林油杉步道、大舌湖健行步道、枋山坑古道、闊瀨古道、開眼崙登山步道、淡蘭南路。

    景點(9處):九芎根親水公園(6月2日已公告)、南山寺下方觀景平台(6月2日已公告)、觀音臺、親水吊橋、親水廣場、虎寮潭吊橋、粗石斛吊橋、闊瀨吊橋、金瓜寮吊橋。

    🚫台北市🚫
    陽明山國家公園,持續關閉或暫停各項遊憩服務設施至6月28日,包含所屬各遊客服務站、園區涼亭、休憩點、委外停車場、委外販賣部、流動廁所及生態保護區申請等各項服務,此外,並持續會同警察單位加強取締園區內違規停車、違法群聚或未戴口罩等行為。
    台北市野雁保護區屬農業局轄區
    登山步道未因入口眾多未實行封閉管理,市長以市民素質高僅口頭勸導不要去爬山。

    🚫宜蘭縣🚫
    清水地熱、五峰旗風景特定區、湯圍溝公園、礁溪溫泉公園(含森林風呂)、河岸蘭城維管束計劃、丟丟噹廣場(含幾米廣場)、龍潭湖風景特定區、冬山河親水公園、石牌縣界公園、頭城濱海森林公園、冬山河生態綠舟、梅花湖風景特定區、武荖坑風景區、豆腐岬、南澳農場、分洪堰公園暫停開放。

    宜蘭傳藝園區。羅東林管處也宣布,即日起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員山生態教育館、南澳生態教育館、冬山生態館及自然步道全面封閉。

    羅東林管處表示,封閉景點包括社區型自然步道,包括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南澳古道、拳頭姆自然步道、松羅步道、礁溪跑馬古道、林美石磐步道、聖母登山步道、新寮瀑布步道、九寮溪步道、朝陽步道、獅頭山步道(台北)、金瓜寮魚蕨步道(台北)。

    烏石港船班也自即日起停航不從事賞鯨、登島、繞島行程。

    宜蘭福山植物園宣布止暫時休園。三星鄉公所表示,週五夜市停辦;礁溪鄉公所宣布,轄管景區(含溫泉游泳池)全面暫停開放礁溪溫泉夜市也停辦,冬山鄉公所則宣布,三奇美徑音樂會、熱氣球、自行車輕旅行取消,週三清溝夜市與週六冬山夜市暫停。五結鄉公所每年的夏季穗花棋盤腳活動延期;南澳鄉公所的東岳湧泉園區封園,110年度全民運動會延期;蘇澳鄉公所轄內場所部份比照縣府標準即日起關閉。

    🚫桃園觀光風景區🚫

    虎頭山公園烤肉區、虎頭山環保公園、慈湖園區、兩蔣陵寢、角板山行館園區、小烏來風景特定區、羅浮泡腳池、巴陵古道園區
    另虎頭山公園及大溪中正公園之兒童遊戲設施、體健設施
    拉拉山、東眼山休園。
    ★即日起台灣好行(小烏來線、大溪快線、石門水庫線、東眼山線)暫停營運
    ★大溪區 (打鐵寮古道、大艽芎古道、百吉林蔭步道、福山巖古道、白石埤古道、金面山古道、總督府古道、頭寮生態步道)、 龜山區(福源山步道、405 高地觀景台 )部分古道及步道。

    🚫新竹市觀光局🚫
    十八尖山人流管制,宣布明起封閉其他6處入口,開放3處入口,博愛街、寶山路與變葉木步道,關閉高峰植物園、培英國中、自由車場等6處小徑入口,假日人流控管上限3000人、賞蟹步道人流管制調降50%,總容留人數125人等指標性景點也啟動總量管制。
    新竹市動物園暫停開放。
    🚫新竹縣觀光局🚫
    關西六福村主題遊樂園小叮噹科學園區將於即日起休園
    新竹司馬庫斯部落自主暫時停業、休園,旅客不得進入司馬庫斯部落及各景點步道,尖石鄉公所青蛙石天空步道園區含部落市集,
    不開放民眾入園。
    錦屏美人湯、朝日溫泉、威尼斯、河岸溫泉大眾池均暫停開放。還有尖石鄉、五峰鄉逾40間露營區均配合停業

    🚫台中觀光局🚫
    台中三大風景區、自行車道、登山步道、旅服中心等相關場域,即日起至6月8日暫停開放
    封閉場域包括風景區:
    包括自行車道及登山步道,如東豐自行車綠廊、后豐鐵馬道、潭雅神綠園道、大肚萬里長城登山步道、烏日知高圳登山步道、潭子新田登山步道、龍井竹坑南寮登山步道;風景區,如大坑12條登山步道、大甲鐵砧山雕塑公園、大安濱海樂園(含沙灘區);旅服中心,如台鐵台中站、高鐵台中站、台中航空站、石岡、大甲鐵砧山;以及谷關溫泉廣場泡腳池。
    另建設局轄管875座公園綠地廣場園道的運動設施、體健設施、涼亭、兒童遊戲場,以及高美濕地遊客中心、望高寮夜景公園、中央公園遊客中心諮詢服務室、清水鬼洞及后里森林園區內的四口之家,配合關閉至6月28日。
    https://www.taichung.gov.tw/1802394/post

    🚫台南市觀光局🚫
    七股鹽山 新化林場 曾文水庫 烏山頭水庫 雙春濱海遊憩區 井仔腳瓦盤鹽田 .九品蓮花生態教育園區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大坑休閒農場 葫蘆埤自然公園
    https://admin.twtainan.net/zh-tw/epidemic-prevention/newsdetail/1247

    🚫高雄觀光局🚫
    ● 大港橋5/25起暫停開放通行、旋轉開合秀
    ● 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休園至6/28
    ● 壽山動物園、旗津貝殼館、金獅湖蝴蝶園>5/19起停止開放
    ● 澄清湖風景區暫停開放至6/28。
    ● 駁二藝術特區與戶外假日市集皆停辦至6/28
    ● 雙層巴士即日起,週六、日及國定假日之營運班次採預約制,如欲搭乘,請於出發日7日前,於上班時間內(09:00-17:00)來電(07)746-1888預約。
    ● 愛之船即日起至6/28日止暫停營運
    ● 棧貳庫-旗津航線、假日金棧遊港,暫停開航至三級警戒解除。
    ●紅毛港文化園區及高雄文化遊艇​,閉園及停駛至6/28​。
    ● 茂林國家風景區關閉所轄茂林、禮納里及新威等3個遊客中心及各展館停止服務。
    ● 以下旅遊服務中心即日起至6月28日暫停服務:月世界遊客中心、高雄火車站旅遊服務中心、高鐵左營站旅遊服務中心、高雄國際機場旅遊服務中心(國內航廈)。
    ● 即日旗津海域禁止下水從事游泳、風箏衝浪、衝浪、獨木舟(輕艇)、立式滑槳SUP、風浪板、帆船、水上摩托車、滑水板(含拖曳傘、香蕉船、拖曳浮胎)、IRB橡皮艇、重型帆船、遊艇等水上活動。
    https://khh.travel/zh-tw/event/news/3913
    ---

    🚫部落檢查站🚫
    白姑 紅香部落有自主式封閉放檢查站
    能安 屯原跟天池那邊目前有管理員看管
    六順 地利部落跟二分所
    西巒 人倫林道那端林務局看管
    南三 進去是瑞穗林道出去的郡大林道有人看管
    南一 進去中之關封閉有人看管藤枝警察局就在旁邊
    新竹司馬庫斯
    台東利稻部落
    花蓮靜浦部落
    布農族延平鄉,封溪,停止開放蝴蝶谷
    台東卑南鄉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旁的大南溪,入口處設立管制哨,暫停遊客進入。
    金峰鄉嘉蘭村暫停開放部落廣場、大武鄉大鳥村在入村口設置防疫站,達仁鄉南田村同樣在入村開設防疫站
    台東海端鄉崁頂和利稻部落封山,並設管制哨禁止遊客進入部落。

    東海岸成功鎮阿美族「比西里岸」部落設告示牌

    南迴線排灣族南田部落設置管制哨及檢疫站

    花蓮秀林鄉公所即日起封閉翡翠谷、砂婆礑溪、三棧溪及崇德板下漁場等4處戲水處,銅門村民在翡翠谷設置宣導告示牌。

    南投信義鄉包括羅娜、新鄉、豐丘、久美、東埔、人和、地利、雙龍及潭南9村入口都設置自主防疫站

    🚫墾丁國家公園🚫

    園區所有沙灘海域景點關閉,並暫停相關水域遊憩活動。

    墾丁國家公園轄區內所有沙灘海域景點,包含國人熟知的白沙、南灣、大灣、小灣、船帆石、核三廠出水口、小峇里秘境、萬里桐、後壁湖、後灣、漁村公園等,均禁止進入,同時禁止轄區內所有水域相關活動,包括游泳、水上摩托車、衝浪、獨木舟、SUP、香蕉船、遊艇、浮潛、潛水等水上水下活動。

    鵝鑾鼻及貓鼻頭公園

    「拒絕、規避或妨礙各級政府機關依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所定 之防疫措施」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漁港🚫
    八斗子、烏石、新竹、安平、東港鹽埔等5處第一類漁港垂釣區,將自明日起關閉。如經勸導制止不聽從,將依漁港法裁處,罰鍰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

    苗栗縣政府公告所轄公司寮漁港及外埔漁港垂釣區自110年6月9日(星期三)零時起,全面暫停開放垂釣。

    桃園竹圍、永安漁港

    🚫國家風景管理處🚫
    🚫北海岸及基隆觀光局🚫
    #觀音山
    開山園2座涼亭、茄園1座涼亭、硬漢嶺3座涼亭、觀音山生態園區
    停機坪1座涼亭、硬漢步道登山口、楓斗湖步道登山口、林梢步道
    #三芝
    淺水灣沙灘
    #石門
    白沙灣遊憩區、麟山鼻遊憩區、富貴角步道、老梅綠石槽、石門
    洞公園、青山布、尖山湖步道、土地步道、車園、
    茶山步道、風箏公園
    #金山
    中角灣、神秘海岸、獅頭山公園(入口涼亭、廣場、花架廊)
    獅頭山步道、磺溪頭清水園區、員潭溪景觀橋涼亭
    #萬里
    下社海灘、野柳地質公園、維納斯步道、萬美海水浴場、
    獅子公園
    #基隆
    大武崙沙灘、大崙砲台、情人湖公園、海興游泳池、和平島公園

    和平島公園、情人湖公園及本府轄管大武崙沙灘、暖東峽谷、泰安瀑布
    https://www.northgua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7172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南子吝步道、南雅停車場、舊草嶺隧道、鼻頭角步道、
    龍洞灣岬步道、金沙灣停車場、草嶺古道、桃源谷步道、
    外澳沙灘(含水域)、內埤沙灘(含水域)
    鼻頭港服務區停車場及賣店、龍洞南口海洋公園暨遊艇港、
    龍洞灣潛水服務區、鹽寮海濱公園、龍門露營區、
    福容貝悅大飯店(住房除外)、福隆水上樂園基地、
    福隆遊客中心附設冷熱飲販賣部、萊萊秘境、馬崗觀景台、
    鼻頭角聽濤營區
    石城服務區、大里遊客中心附設冷熱飲販賣部、草嶺古道護管所、
    北關海潮公園停車場及賣店、外澳服務區、龜山島賣店、港口里駐在所、大坑觀景台、壯圍旅遊服務園區賣店、內埤安檢所
    https://www.necoast-nsa.gov.tw/News-Content.aspx?a=6&nid=1256&l=1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二)開放型園區防疫管制:加路蘭、水往上流、北回歸線、秀姑巒溪遊客中心、奚卜蘭遊客中心、花蓮遊客中心。
    (三)開放型據點(含公廁、涼亭):鹽寮海濱、牛山、蕃薯寮、芭崎、大石鼻山、石門、石梯橋、長虹橋、瑞港4k、奇美、齒草橋、寧埔橋、烏石鼻、堺橋、石雨傘、成功海濱公園、東河橋、金樽、加母子灣、渚橋、郡界。以上地點請遊客暫停進入,勿逗留!
    三、暫停泛舟活動、綠島三大潛水區關閉。

    水域活動
    秀姑巒溪泛舟活動暫停、關閉綠島石朗、柴口、大白沙潛水區至6/28。

    https://www.eastcoast-nsa.gov.tw/zh-tw/event/news/2801

    #大鵬灣風景特定區
    遊客中心/30週年展館
    濱灣之心
    帆船基地
    落日灣
    青州濱海遊憩區
    鵬村濕地
    右岸濕地
    左岸濕地
    崎峰濕地
    大潭濕地
    紅樹林濕地
    潮口平台
    #琉球風景特定區
    遊客中心
    海景休閒渡假區
    美人洞
    山豬溝
    烏鬼洞
    https://www.dbnsa.gov.tw/News-Content.aspx?lang=1&sno=04013143

    #茂林國家風景區
    瑪家鄉:
    I. 關閉禮納里遊客中心。
    II. 封閉禮納里西側步道、東側步道及禮納里遊客中心公廁。
    III. 封閉涼山遊憩區。
    IV. 屏專五道路管制車輛進入。
    三地門鄉:
    I. 封閉海神宮親水園區。
    II.封閉賽嘉樂園。
    霧台鄉:
    I. 封閉神山瀑布步道。
    II. 關閉霧光雲台。
    III. 暫停阿禮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遊程。
    IV.各間民宿自主停業。
    V. 餐飲區域不開放內用。
    茂林區:
    自110年5月21日起,暫停茂林區開放,管制民眾進出茂林區(除居民及公務外)。
    I. 關閉新威遊客中心及森思咖啡。
    II. 關閉聚寶來(含老樹廣場)及蝶 Svongvong。
    III. 封閉不老步道。
    IV. 封閉寶來親水公園。
    V. 封閉浦來溪頭社戰道。
    VI. 封閉十八羅漢山遊憩區。
    桃源區:
    I. 封閉拉庫斯溪滯洪池。
    II. 封閉高中檢查哨、櫻花公園公廁。
    林務局轄管區域: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持續暫停開放至110年6月28日止。(消息來源:訊息公告 - 台灣山林悠遊網)
    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甲仙工務段即日起暫停從梅山口制天池路段,復開日期請查詢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公告。(消息來源:第三區養護工程處)
    https://www.maolin-nsa.gov.tw/04008381.html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國家風景區-景點管理

    封閉型景點(含遊客中心賣店、展覽室…等):全面關閉
    封閉型景點(含遊客中心賣店):全面暫停營運或開放,除下列遊客中心外,其餘各遊客中心電話仍正常服務。
    北觀處中角灣、野柳地質公園及和平島公園3處全面閉館,請改撥白沙灣遊客中心電話。
    阿里山圓潭遊客中心全面閉館,請改撥文峰遊客中心電話。
    #開放型景點:將於出、入口放置公告請遊客勿前往,並於網站及現場公告宣導及機動派員至景點勸離遊客
    【花東景點暫停開放彙整】(持續更新中...)
    鯉魚潭風景區全區暫停服務(含鯉魚潭環潭步道、周邊水域相關業者全面暫停營業)
    羅山遊憩區全區暫停服務(含羅山瀑布步道、大魚池封閉)
    鯉魚潭露營區、鳳凰山莊:即日起至06/28暫停營業
    大坡池及伯朗大道區域自即日起暫不開放遊客進入(訊息來源:池上鄉公所)
    太魯閣國家公園即日起關閉室內展館(太魯閣臺地、布洛灣、天祥及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等室內遊憩服務據點)、戶外遊憩據點全面關閉(含砂卡礑、山月吊橋、錐麓古道、九曲洞、匯德、白楊步道、小奇萊等)、封閉山屋與生態保護區、停車場容留數控管(訊息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即日起至06/28,全面暫停開放,關閉各遊客服務中心、展舘、賣店;禁止進入生態保護區,山屋全面關閉(訊息來源:玉山國家公園)
    嘉明湖國家步道沿線山屋暨附屬營地於即日起至06/28期間關閉(訊息來源:臺東林區管理處)
    富源與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瑞穗生態教育館自05/18起至06/28止,暫停開放(訊息來源:林務局)
    花蓮觀光糖廠之「花糖文物館」、「導覽解說&DIY」服務不開放,關閉至06/28(訊息來源:花蓮觀光糖廠)
    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自5/16起至06/28起關閉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遊客服務中心、餐廳,同步也關閉戶外園區部分廁所(訊息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臺東鐵花村音樂聚落(包括音樂演出、鐵花好店、鐵花吧、假日慢市集)即日起至06/28暫停營業(訊息來源:台東觀光旅遊網)
    多良火車站自05/16起至06/28暫停開放(訊息來源:太麻里鄉公所)
    霧鹿砲台、栗松溫泉即日起至06/28起暫停進入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及大武山生態教育館即日起至06/28起暫停進入
    金峰鄉各遊憩景點(如嘉蘭溫泉公園/天空步道/嘉蘭遊客站/賓茂市集)即日起至06/28等暫停開放
    池上地牛館:閉館自即日起至06/28
    東里鐵馬驛站:暫停營業至06/28
    鹿野高台滑草場及風箏公園:暫停營業至06/28
    https://www.erv-nsa.gov.tw/zh-tw/event/news/2435

    #參山國家風景區
    封閉景點(共17處):

    水濂橋步道、水濂洞步道(含停車場)、小東河步道、峨眉湖環湖步道、藤坪步道、捎來步道、谷關溫泉公園、梨山賓館生態環保步道、楓之谷1956秘密花園、Siliq希利克步道、Lokah勇士營地(含停車場)、攬勝樓、長青自行車道、田中森林公園(含停車場)、豐柏廣場(含停車場)、赤水崎公園(含停車場)、二水登廟步道等
    https://www.trimt-nsa.gov.tw/news/latest-news/detail?id=945b37e7-813a-4b44-b743-bb879d86d09c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本處即日起禁止水域遊憩活動至6/28
    遊艇 水社碼頭、朝霧碼頭、玄光碼頭、伊達邵碼頭皆已封閉,遊艇暫停載客

    水社大山步道 玄奘寺、玄光寺 慈恩塔 雙龍七彩吊橋 向山(整個園區)
    https://www.sunmoonlake.gov.tw/zh-tw/event/news/2037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轄區景點封閉彙整

    封閉型景點(如:遊客中心、資訊站、展示空間、賣店):全面關閉,各遊客中心改以電話服務(圓潭遊客中心全面閉館,請改撥至文峰遊客中心)。
    開放型景點:於出入口處放置公告請遊客勿前往,並已於FB粉專同步公告宣導及機動派員至景點勸離遊客。
    山美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暫時休園,休園期間禁止遊客進入。
    太平雲梯:自5月19日起至6月14日實施自主休園,已於阿里山easy go太平雲梯平台購票者,後台將協助遊客進行全額退款。
    逐鹿部落:暫時休業。
    林務局轄管區域: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阿里山林業鐵路、檜意森活村、阿里山林業村、觸口自然教育中心、阿里山生態教育館,自5月18日起至6月14日止,暫停開放(消息來源:林務局)。
    https://www.ali-nsa.net/zh-tw/event/news/1395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
    1.水晶教堂
    2.北門出張所
    3.井仔腳復鹽田
    4.舊埕鹽田
    5.永華國小
    6.臺灣鹽博物館
    7.馬沙溝濱海遊憩區
    8.布袋543故事館
    9.高跟鞋教堂
    https://swcoast-nsa.travel/zh-tw/news/details/1579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
    並請民眾於三級警戒期間,勿前往嶺頂公園、紅葉公園、大埔情人公園及二寮觀景臺等開放場域。
    https://www.siraya-nsa.gov.tw/zh-tw/event/news/8169
    #防疫期間西拉雅景點開放情況

    #非必要請勿前往
    二寮觀日平台
    六重溪平埔文化園區
    水火同源
    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
    石硦林場
    虎頭山
    新化老街
    梅嶺風景區
    鹿陶洋江家聚落
    關子嶺風景區

    #暫停開放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大內龍貓彩繪村
    大仙寺
    大坑休閒農場
    大埔旅遊資訊站
    大埔情人公園
    中埔遊客中心
    中崙澐水溪溫泉
    中興大學新化林場
    仙湖休閒農場
    左鎮公舘社區
    玄空法寺 暫停開放
    尖山埤江南渡假村
    赤山龍湖巖
    走馬瀨農場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官田遊客中心(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行政中心)
    虎頭埤水庫風景區
    南元花園休閒農場
    南化遊客中心
    南瀛天文教育園區
    烏山頭水庫風景區
    斑芝花高爾夫俱樂部
    曾文水庫風景區
    碧雲寺
    綠谷西拉雅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
    噶瑪噶居寺
    獨角仙休閒農場
    龜丹溫泉體驗池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l1XqU-aKLuTfLjGEInvxxinNyXZIyxIX/edit#gid=1594583651

    資料匯整: 藍鯨冒險隊 Blue Whale Adventure

  • 闊瀨國小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7-16 21:01:58
    有 3,545 人按讚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 闊瀨國小 在 陳儀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6-23 10:39:03
    有 250 人按讚

    《核心素養之實踐~坪林國小畢業生走完淡蘭古道》
    6/19儀君伴隨著坪林國小師生走訪淡蘭古道,才走完半天儀君不得不讚嘆這是一場壯舉,因為對學生而言,面臨狹窄的路徑、溼滑的台階、甚至上坡下坡握著繩索攀岩於陡峭山壁,都需要有勇氣與毅力的心理素質!這場由坪林國小黃鴻志老師策劃已久,108年課綱的內涵「核心素養」的養成與實踐在這次活動中呈現。

    黃鴻志老師早在今年學期課程設計中以踏查淡蘭古道學習文史生態爲目標,寄望帶領學生從家鄉坪林在地出發為概念,以食農產出自籌旅費為方法,並結合各學習領域的統整教學,努力實踐108課綱的精神。

    活動規畫由英速魔法學院的闊瀨校區出發向外延伸,先走闊瀨古道,接著串聯灣潭古道、坪溪古道及石空古道,一路山山水水,風光綺麗而壯闊,相信坪林小畢業生都會留下難忘的回憶。儀君深刻感受到黃鴻志老師教學用心,所以在鴻志老師口頭邀約時,即答應伴隨走一程,一起驗收學生心理素養成果!

    108年課綱實施在即,課綱的內涵在於學習者核心素養的養成與實踐。「核心素養」的表述可彰顯學習者的主體性,不以學科知識為學習的唯一範疇,強調其與情境結合並在生活中能實踐力行的特質,強調『終身學習』的意涵,注重學習歷程、方法及策略。坪林小有這麼棒的老師、全力支持的呂校長、家長會鄭會長,因此儀君大力推薦家長回鄉讓孩子讀坪林國小!

    #行遍天下連小學生畢業前都去朝聖的地方,你去過了嗎? #LINETODAY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7o5z5M?utm_source=lineshare

  • 闊瀨國小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9-07 23:42:33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 闊瀨國小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8-26 20:37:12

    #art #inkart #painting

    龍洞岬灣是台灣北部規模最大的岩場,因為整個海岸地形如蟠龍捲曲纏繞,從龍頭到龍尾就像一道弧形,形成洞穴般的港灣,故稱「龍洞」,而此作正是描寫該處最引人入勝景觀的代表作品之一,現為私人收藏。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 闊瀨國小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11 11:06:19

    #art #inkart #龜山島

    在三張金色畫仙板所組構的畫面上,描寫的對象正是宜蘭外海的龜山島,這個宜蘭人的精神象徵,也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世界,在海島文化中尋找個人水墨創作的靈感,是我對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流露。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