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閱讀人鄭俊德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閱讀人鄭俊德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閱讀人鄭俊德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閱讀人鄭俊德學歷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上午,我參加了 #閱讀人線上大講堂, 題目是:「跟著孩子學習,陪著孩子長大:給大人的教養課」 我已經follow 閱讀人 創辦人鄭俊德一陣子了,之前也曾互加臉友, 但這是我第一次聽他上課,立馬被圈粉。 他的直播課不但內容紮實,而且全程不斷運用問答互動方式, 善用了FB直播的特性,創造學習動力,...

閱讀人鄭俊德學歷 在 佳佳|女子生活實踐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6:45:08

[課程心得]:高效閱讀力 精準學習實踐班  因為有感於自己想看的書很多,但速度太慢就決定報名上課XD  課程大約分成4個面向:動機/專注力訓練與培養/記憶形成的原理/閱讀&筆記方法,並佐以大量的活動練習  比較特別的地方是:  1、找出自己喜歡的學習環境 原來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像...

  • 閱讀人鄭俊德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9 12:28:21
    有 729 人按讚

    今天上午,我參加了 #閱讀人線上大講堂,
    題目是:「跟著孩子學習,陪著孩子長大:給大人的教養課」

    我已經follow 閱讀人 創辦人鄭俊德一陣子了,之前也曾互加臉友,
    但這是我第一次聽他上課,立馬被圈粉。
    他的直播課不但內容紮實,而且全程不斷運用問答互動方式,
    善用了FB直播的特性,創造學習動力,也加深學習效果,
    全程兩小時毫無冷場,非常精彩!

    他這次的課綱,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擴展視野的教養技巧
    二、獨立自主的挫折禮物
    三、溝通表達的人際培養
    四、自動自發的學習動機
    五、人生真正重要的考試

    看似都是教育大哉問,但鄭老師講得很實在,由疑問帶出理論,加上生活實例,還有父母親和孩子都可以用得上的技巧。

    這次是公益講座,下一場在7/3,
    他將講的是「有效學習的閱讀技術」,
    也是一個很適合親子一起學習的題目。

    感謝鄭俊德老師一直不疲地推動閱讀,
    並無私分享教育知識,幫助許多家庭。

    很推薦大家去報名他的下一堂公益課程
    搜尋「閱讀人」應該就會看到相關資訊了!

    #收獲滿滿的週六
    #多多閱讀多多思考
    #學歷是一陣子
    #學習是一輩子

  • 閱讀人鄭俊德學歷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5-01 07:08:58
    有 3,586 人按讚


    滿山桐花盛開,在清晨赴機場的路上。
    台灣的美,絕不放棄。

    4月30日
    台大大學自主聯盟
    5月1日國際記者會邀請

    由四千多位台大師生校友共同發起的台大大學自主聯盟,將於五月1日星期二中午12點30分,在台大傅鐘前舉行國際記者會, 針對教育部否決台大新校長一事,發表正式聲明,號召全校師生、全球校友共赴校難,一起反抗教育部違法亂政,堅持大學自主。

    謹此邀請中外媒體、各界關心台大和台灣高教存亡的朋友們,前來支持指教。

    台大大學自主聯盟敬邀
    聯絡人:張小姐
    電話: ‭02 3366-3366轉55796‬
    —————————————
    4月29日 15:00
    水木清華
    2018年4月29日下午三點,清華大學師生在清華園裡,針對「民主與學術自由」發布聲明。
    四位先後任校長共同出席:劉兆玄、劉炯朗、陳力俊,及現任校長賀陳弘。
    清華大學有百年歷史。我們目睹清華大學在昏暗的一刻,交出一份直面今天的宣言、傳世未來的文獻。
    ...........................................
    清華大學429宣言

    1991年在這個校園裡發生了驚動台灣社會的「獨台案」,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等五人,因閱讀史明的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而遭逮捕,並擬以內亂罪判處唯一死刑。當時清華師生即使對此事的政治理念極為分歧,但仍群起抗議,全台灣各大學與知識分子也第一時間站出來聲援,結果促成了知識界大團結,不僅調查局副局長高明輝因此辭職,更廢除了刑法第一百條以及《懲治叛亂條例》。自此,大家都以為台灣領先所有華人社會,為後代子孫確認了思想自由、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等天賦人權。
    但當台灣政壇首度出現總統、副總統與教育部長皆出身高教體系的組合時,最近卻發生如此荒腔走板的台大校長遴選案件,我們擔心這會是台灣墮落的開始,謹發佈以下宣言:
    人類的主要價值在文明,

    台灣的重要價值在民主。

    大學不僅是要傳承以及創造知識,

    更應該要捍衛台灣這塊土地的價值。

    我們應該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我們繫上黃絲帶,

    我們誓言與所有曾經努力過的人民們,

    不論立場是否相同,

    一起捍衛台灣民主與學術自由。

    我們懇切呼籲執政黨裡的「台大人」,不要忘記當年在台大訴求「自由之愛」的初衷;我們也呼籲在野黨明確表明你們以後面對類似事件的態度;我們呼籲所有厭煩藍綠惡鬥的台灣民眾,大聲說出我們對這些政治人物的要求。

    我們要求蔡總統:

    1. 教育部收回此次台大遴選事件的成命。

    2. 立即修改大學法,由遴選委員會自主決定各大學校長的人選。

    3. 落實黨政軍退出校園,還給校園乾淨自主的空間。

    宣示於清華園,2018年4月29日
    ———————————————
    4月28日 11:33

    台大,請你抵抗

    在政府公然「入侵」大學自主的一百多天裡,全台灣的大學校長們至今沒有發過一個聯合聲明。

    大學校長們的核心責任在捍衛高等教育的獨立人文精神,面對政府強權的侵害卻選擇沈默,這「沈默」的聲音太巨大、太震耳了,尤其在百年歷史的迴廊裡。我認為將來的歷史會凸顯他們的嚴重缺席。

    遴選委員會在這期間承受了極重的壓力。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所謂「疾風知勁草」,在價值的泥沙俱下裡已經不被當一回事了,但是,懇請了解:

    今天的一步退讓,就是台灣價值的大潰堤。今天的少年,將沒有未來。今天的我們,將無路可退。我們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開放社會,將付諸流水。

    台大終於有一個歷史的機會,證明它的獨立精神、人文厚度,是台灣不退的堡壘。

    台大,請抵抗到底。
    遴選委員,請勇敢,請堅強。

    台大遴委會名單:姚立德、鄭瑞城、鄭淑真、劉緒宗、黃長玲、何弘能、袁孝維、李琳山、沈冠伶、廖俊智、周筱玲、梁賡義、黃鵬鵬、陳維昭、蘇慧貞、梁次震、蔡明興、彭汪嘉康、洪泰雄、林彥廷

    ——————————————————
    4月27日 23:49

    載入史冊的今天

    教育部拖延任命台大透過遴選機制選出來的校長當選人三個半月。拖延的理由一再變動。

    過程中台大被迫召開三次會議:第一次,學術倫理委員會召開,結論是,所謂抄襲案不成案。第二次,遴選委員會不得不開會,結論是,認定當選無疑義。第三次,被迫召開臨時校務會議,結論是,五個所謂「有問題」的提案全部「擱置」。「擱置」,不是字面上「不予處理」的意思,而是一個正式的行政作為,認為「不應該成案」。

    台大的三次會議、三次檢視、三次結論,都被教育部拒絕。

    在這一百多天內,教育部讓台大沒有校長。今天拿出最後手段:台大遴選會所選出的校長,不予聘任。

    我跟台大沒有淵源——我這漁村的孩子沒考上台大。

    我跟管中閔湊巧共事過,但是我們的業務交集不多,也無暇建立私交。他會不會是台大最好的校長?I don’t know and I don’t care. 我不是遴選委員。

    但我知道的是,他是台大經過正規程序產生的校長。

    所以,我知道幾件根本的事:

    我知道,大學的自由、獨立,是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之首要大宗。

    我知道,尊重程序正義是民主制度的核心棟樑原則,絕不可破,一破就是大崩潰。

    我曾經擔任行政院政務官,因此我知道,對於社會矚目、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不論是哪一個部的業務,最後的主導者、決策者、拍板定案者,是行政院長。

    我曾經是中央政府的部長,因此我知道,對於社會矚目、影響深遠的事件,行政院長一定會負責任地向總統詳細報告,分析利弊。

    所以,不要告訴我,這是教育部一個單一部會做的一件事。它,不是。

    今天,2018年4月27日,教育部拒絕任命台大獨立選出的校長,我知道的是:

    這是一個台灣百年民主追求史上一個里程碑的日期。這個日期標註了:

    在總統蔡英文的許可、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拍板下,決定做出了。他們身為政治人物的從政史上,留下一個紀錄:為了一黨之私,他們破壞了「大學自主」的核心精神。

    在民進黨做為一個拿「民主進步」為招搖旗幟的政黨史上,留下一個紀錄:這個黨為了獨佔權力,踐踏了民主進步的關鍵原則,就是尊重大學獨立、自由的精神。

    在台灣大學做為台灣最重要的大學校史上,今天留下一個紀錄:它的師生在捍衛自己獨立而自由的空間上,失敗了。

    遴選委員們,你要說什麼?
    校長候選人們,你要說什麼?
    全台灣其他的大學校長們,你要說什麼?
    未來被這個政府邀請、「許可」做台大校長的人,你要說什麼?

    在台灣百年來的民主自由的追求史來說,今天是一個一定載入史冊的日期:4/27/2018。

    歷史,會審判的。遲早而已。

    但是今晚我傷心。我傷心的是,當審判的日子到來,該被審判的被審判吧,但是幾代人幾十年近百年來一滴淚、一滴汗、一滴血、滿腔辛酸所建立起來的包容、開放、溫潤又講究公平與寬容的台灣,正式進入崩壞。而我們,和我們清純可愛的下一代,都逃不掉。

  • 閱讀人鄭俊德學歷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1-24 16:53:43
    有 17 人按讚


    【尋找學術座標:2018台北國際書展系列講座登場】

    從宇宙爆炸到基因工程,從抽象思辨到現實社會,
    學術,有其不可取代的位置,
    唯有找出學術的座標,才能建構完整的世界。

    #臺大出版中心 #2018台北國際書展系列講座

    //講座一//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講座 1】
    講題:福音如何演義?──跨文化語境中的晚清基督教小說
    主講:楊雅惠(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主持:蔡美智(中山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時間:2月7日(三)17:00-17:45
    地點:世貿一館A333
    1807年,馬禮遜揭開了基督新教在中國傳教的序幕。傳教士欲把西方基督教作品移植到中國的文化土壤之中,無可避免地要跟中國的歷史、文化、文學傳統接軌和對話。其中,漢語基督教小說作為承載思想及文化的文本,讓我們一窺傳教士在漢語程度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創作讀者接受的文體。以及,他們如何調和文化上的差異、在一個陌生的地域中引入全新的宗教概念。

    延伸閱讀:《福音演義──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

    //講座二//
    講題:行動作為詮釋──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詮釋學洞見
    主講:吳俊業(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副教授)
    主持: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時間:2月8日(四)15:00-15:45
    地點:世貿一館A333
    海德格是二十世紀後最具廣泛歷史效應的哲學家,不論對當代西方哲學,乃至於人文社會學以及中國哲學研究領域,皆有深遠的影響。然而,其代表著作《存有與時間》卻是行文艱澀、內容隱晦,往往令人望之卻步。本講座將以「詮釋學」為線索,整理出一條彰顯海德格思想洞見的路徑,並嘗試扼要說明詮釋的實踐,如何成為連結存在意義與時間界域的樞紐。

    延伸閱讀:《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三版)》

    //講座三//
    講題:從化外之地到帝國領土──滿清在臺灣的想像地理
    主講:胡曉真(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兼所長)、梅家玲(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張隆志(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時間:2月8日(四)15:30-16:30
    地點:世貿一館黃沙龍
    臺灣,一個長年被中華帝國視為邊荒的彈丸之地,在被納入滿清領土後,如何透過官員、文人所撰述的文字記錄,為這個島嶼帶來全新的地理想像與認同變遷?乃至於十九世紀末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民族主義者義憤填膺地說臺灣從中國被「割」讓,這對如今兩岸又留下什麼遺緒?本講座將由從文學、歷史角度,探討如何分析這些歷史文本,並重新檢視過往的殖民論述。

    延伸閱讀 :《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

    //講座四//
    講題:從愛因斯坦到LIGO──百年來首次現身的「引力波」驗證相對論
    主講:李傑信(美國航太總署[NASA]太空任務科學家)
    主持:苗君易(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
    時間:2月9日(五)13:00-14:00
    地點:世貿一館藍沙龍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人類歷史上最深奧美麗的相對論,也預測了宇宙引力波的存在。2015年9月14日LIGO團隊偵測到第一起引力波事件,驗證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正確。百年來首次現身的引力波如何驗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將如何帶領人類探索無垠的宇宙?讓我們跟隨李傑信博士一同探索相對論和引力波吧!!!

    延伸閱讀:《宇宙的顫抖──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引力波》

    //講座五//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講座 2】
    講題:天命觀下的國家績效──當代中國政權合法性與社會發展
    主講:趙鼎新(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陳志柔(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時間:2月9 日(五)19:00-19:45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A333
    「天命觀」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概念,自周朝以來就成為上位者統治正當性來源。直到如今,它仍然深遠地影響著當代中國政治,使得績效成為國家政權合法性的重要基礎。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躍然發展,普遍提升人民生活素質。然而國家發展一旦過度依賴經濟績效,將帶來什麼嚴重問題?講座將審視中國崛起的繁榮景象背後,所面臨的現況與危機。

    延伸閱讀:《合法性的政治──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

    //講座六//
    講題:追溯田野錄音足跡,重現臺灣百年古謠──《田邊尚雄臺廈音樂踏查記》書籍講座
    主講:王櫻芬(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主持:呂心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2月10日(六)17:00-17:45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A333
    田邊尚雄(1883-1984),第一位以文字和錄音將臺灣音樂記錄下來的音樂學者。1922年,他走訪臺灣各地蒐集歌謠和音樂,將當時看到的臺灣音樂生活風貌,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其所留下的田野調查紀錄與論述,是研究臺灣音樂的珍貴史料。本講座將與讀者共同沿著田邊尚雄的踏查路徑,再現所錄下的臺灣原住民聲響,重現當時的臺灣音樂生活樣貌。

    延伸閱讀:《百年踅音──田邊尚雄臺廈音樂踏查記》

    //講座七//
    講題:在基改世代當個明智的消費者──秒懂基改的發展、爭議與規範
    講者: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吳又茗(中原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兼任教授)
    時間:2月11日(日)16:00-16:45
    地點:世貿一館展位A333
    大部分人都聽過基改作物,但您真的了解它嗎?對於基因改造這項新科技來說,擁抱新科技的一派認為有助解決人類現今遇到的困境,對於基改科技抱持樂觀支持的態度;站在公共利益的一派則擔心後續的可能效應,對於基改科技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分歧的兩派各持己見,眾說紛云下,處於基改世代的我們,勢必要了解基改作物、基改食品,才能在購買時做出適當的判斷。

    更多講座資訊請見:http://www.press.ntu.edu.tw/?act=news&refer=news2018.01.16-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