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第1+2集:歷史課本沒教的故事 (8.8/10)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斯卡羅》是一部台灣歷史戲劇,由曹瑞原執導,演員吳慷仁、温貞菱、法比歐、周厚安主演,改編自陳耀昌所撰寫的小說《傀儡花》,劇情講述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恆春半島的琅嶠地區...
《#斯卡羅》第1+2集:歷史課本沒教的故事 (8.8/10)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斯卡羅》是一部台灣歷史戲劇,由曹瑞原執導,演員吳慷仁、温貞菱、法比歐、周厚安主演,改編自陳耀昌所撰寫的小說《傀儡花》,劇情講述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恆春半島的琅嶠地區發生船難,船員誤闖排灣族領地遭出草殺害。而這不僅讓臺灣躍上國際舞台,也讓當地原住民部落、馬卡道聚落與移墾的閩、客庄人受到外部勢力的劇烈影響。
每每欣賞《1917》、《決戰中途島》等戰爭歷史電影,總會對以當時背景做出發想或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情節深深著迷,但這次觀看台劇《斯卡羅》除了對這段失落歷史感到陌生而激發的求知慾之外,內心最深的感觸就是慚愧與自嘆不如,儘管求學過程時常在社會科拿下滿分,但從小就生活在台灣的我們,真的有深入瞭解過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嗎?
19世紀清領時期的台灣是個多元複雜的民族大熔爐,不僅有著平埔族、高山族原住民,從中國移居開墾的閩南、客家人,在1858年「天津條約」開港通商後,各國外交領事與貿易洋行的進駐,也改變了原本居住在台灣居民們的生活,讓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和衝突變得更加頻繁劇烈,而這次台劇《斯卡羅》就是講述一段在這時代背景的故事。
一直以來,作為東亞貿易航線的必經之地,台灣附近海域都因為氣候與地理條件導致船難事件頻傳,而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琅嶠 (琅𤩝,現恆春半島) 外海觸礁失事,船員在上岸後被當地「斯卡羅」的生番原住民殺害,不僅引發了「羅妹號事件」的國際糾紛,也連帶影響到其他住在半島的馬卡道族、閩南、客家等聚落的人民,讓他們原本就紛爭不斷的生活受到更加強烈的衝擊。
若要看懂《斯卡羅》這部台劇,就必須先理解當時琅嶠地區的村落、族群分布,以及角色背景與彼此之間的關係。馬卡道族的「社寮」在保力溪出海口,閩南人「柴城」與客家人「保力」位於較內陸的丘陵地,而屬於高山原住民的斯卡羅酋邦「瑯嶠十八社」則遍布於琅嶠的山區,他們就這樣各據一方,彼此之間會互相交流貿易,但有時也會產生矛盾。
《斯卡羅》第一集《海上的風》講的是「衝突的醞釀」。有著港口的「社寮」能靠著經商貿易維生,但「柴城」與「保力」則必須仰賴農作物與天然資源。因此在山裡有著生番「斯卡羅」的情況下,人口成長對土地與資源的需求逐漸提升,也讓閩、客因為搶水、搶地而開始發生械鬥。只不過就如同斯卡羅領袖卓杞篤說的那句:「海上的風吹沉了大船,也吹得部落與漢人都不平靜。」外國「藍眼睛」的到來,也即將改變琅嶠地區各族群的命運。
《斯卡羅》第二集《藍眼人》把視角轉移到因為「羅妹號」失聯而從廈門來到台灣展開調查的美國領事「李先得」,以及尋獲羅妹號倖存者的英國商人「必麒麟」與其僕人「蝶妹」身上。從得知其他船員在上岸後便遭受原住民襲擊綁架,到清廷官員以瑯嶠未收入版圖為由不願處理此事件,《斯卡羅》都以各角色族群為了自身利益的互相角力,為整部作品的後續故事揭開序幕。
因此我很喜歡《斯卡羅》劇中的人物設計,在這個人們彼此對立、涇渭分明的時代背景中,利用羅妹號這艘船把這些受傷的人給聚在一起,不僅展現出那個時候沒有全然的好人與壞人,只有為了生存而做出選擇的真實狀態,也透過幾位主角即使能遊走在各族群之間,卻也沒辦法完全融入任何一邊的多重身分,讓《斯卡羅》以「蝶妹」這隻沒有家能飛回去的蝴蝶作為核心,彰顯出整部作品關於自我價值與歸屬的主題。
雖然我目前只看完前面兩集,但可以預期《斯卡羅》將會是一部非常精采的作品,不管是漢人各族裔的利益衝突、漢人與斯卡羅的談判拉扯,或者在洋人與清官介入之後對琅嶠各族群帶來的影響。究竟他們會分別站在什麼陣營?歷史又會朝著什麼方向演變?能否因為蝶妹的居中協調化解這次衝突危機?也引發觀眾內心對於《斯卡羅》整部作品的期待與好奇。
或許對一般大眾來說,《斯卡羅》劇中每位角色不同的出身背景、族群的複雜關係,以及不斷在閩南、客家、排灣族、北京話、英語等五種語言之間來回切換,可能會讓人對這部劇產生些許的距離感,但《斯卡羅》在19世紀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與複雜的人口組成下,帶著觀眾通過一起船難事件的調查,看見我們這片土地曾經發生卻沒辦法在課本上找到的真實歷史,也依舊非常值得我們花點時間去深度瞭解與細細品味。
毫無疑問,《斯卡羅》是台灣戲劇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巔峰大作,導演曹瑞原繼《一把青》之後再度執導時代歷史劇,整體故事格局極大,不僅光是前兩集就帶給我深深的震撼,看著全劇利用這段失落的歷史,講述台灣各個族群的文化融合與互相尊重理解的過程,也讓我發自內心地以身為一個出生在這塊土地的台灣人為傲,綜觀全世界,哪個地方能像台灣一樣包容這麼多的族群?希望大家都能守在電視和電腦前面,第一時間感受《斯卡羅》那無可取代的魅力。
#SEQALUFormosa1867 #Formosa1867 #陳耀昌 #傀儡花 #曹瑞原 #吳慷仁 #温貞菱 #法比歐 #黃健瑋 #周厚安 #黃遠 #雷洪 #夏靖庭 #余竺儒 #張瑋帆 #郭芷芸 #程苡雅 #台劇 #影評 #如履影評 @seqalu_formosa1867.official @ptstaiwan @result.entertainment @forestwen
開港通商對台灣的影響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老師您的用心與分享
分享給需要的學生、老師、家長
粉絲投稿,歷史科補教:馮敬之老師
110年學測歷史科重點整理與考猜
請高三生一定要看喔!
明天(1/22)就是高三學測了,今年是101課綱的最後一屆,許多學生都以為考題會比較困難,其實只要掌握住幾個大方向和基本觀念,歷史24題全部拿到分數絕不是難事。
一、對每年的考生而言,前一屆的學測一定是具有指標性的考題,今年亦不例外,尤其是最近這兩三年,教育部推動108課綱不遺餘力,學測的考題也向108課綱靠攏,題組題的增加,文章字數的增加,都在在顯示素養題影響學測頗深。所以練習前三年的歷屆考題,瞭解題意題幹以及選項的意義,是面對今年學測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環節。
二、去年(109年學測)學測歷史考科,題目分布比例正常:臺灣史6題、中國史8題、世界史10題,算是頗為平均的題目分配,與前兩年題目分配差距不大,也就是說在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的題目分配比例上,應該是不致於差太多的。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題組題的增加。從106年學測開始,只有13題是題組題,到去年(109年學測)已經有36題(整整一半)是題組題,題組題的增加量之大,若是沒有時常練習並熟悉歷屆試題,可能會使學生在當下現對考題時,會稍微地不知所措。加上題組題大致上都是混合題,且圖表眾多,一題題組中同時包含史、地、公的觀念,考驗學生對於觀念統合的能力,與圖表的判讀能力。但同學其實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只要能掌握基本觀念與解題技巧,面對難題也是游刃有餘、迎刃而解。
三、#臺灣史:
就臺灣史而言,109年學測出了6題,與往年相差不大,6題中拿原住民考鄭氏家族1題、清領前期1題、日治3題、戰後臺灣1題,由此可知,#日治時期 一直都是學測的大考點,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範圍。108課綱非常重視原住民與外人和漢人的互動,今年很有可能出與原住民有關的考題,另外考生們可以注意國際競爭時期荷蘭人在台的國際貿易,以及鄭氏治台時的建設;清領前期的對口貿易與行郊,以及宗族和宗教的發展、清領後期開港通商後的經濟建設也很重要,尤重沈丁劉三人治台時的措施;日治時期依然不能忽略內地延長主義時的社會運動,皇民化運動雖然是老對手,亦不能輕忽;#中華民國在臺灣 最重要的就是經濟發展,請考生一定不能忽略。
四、#中國史:
中國史去年出了8題,依據課綱「略古詳今」的精神,秦漢以前只考1題,而且是考道家儒家的淵源問題,屬於題意解讀的判斷題,符合108課綱的命題精神,史前到三代完全沒出題,108年出了1題,107年則完全沒有出秦漢以前的題目(包括秦漢),由此可知,針對學測考題,秦漢以前的部分同學們可以大致上看過即可;魏晉到隋唐在去年也未出題,前年則出了唐宋之間的考題1題,因為對於中國中古史的部份(也就是魏晉到隋唐),只需注意大方向與大觀念就好,例如魏晉時期的世族政治、唐代的安史之亂等。特別注意,因為108課綱中對於人口的移動有特別的章節來介紹,所以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以及三次人口的大移動,都是有可能出題的範圍。宋代以後就符合「#略古詳今」的精神,故宋、明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都是需注意的方向。盛清的政治考題傳統上出題較少,清末的戰爭條約與改革和革命運動,就是比較需要注重的考題。明中葉和清代的國際貿易、外籍傳教士的訪華,符合108課綱的重點,請特別注意。中華民國建國後的政治、經濟,以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立後的外交關係與內政,更是出題的大重點,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文革與改革開放,都是學測考題熱愛出題的範圍。
五、#世界史:
109年學測的世界史共10題,也是遵循著「略古詳今」的路線,並且以108課綱中人群的交流與移動為主軸,所以西洋上古史的部份完全沒有出題,中古歐洲與拜占庭帝國也未出題,但是伊斯蘭文化卻考了2題,禁止崇拜偶像與阿拉伯統治東南亞,因此今年有可能將重點放在十字軍東征與蒙古西征。進入到西洋近代史之後,大部分的考題皆與人群的移動與交流有關,#地理大發現與貿易大三角、印刷術的傳入與和宗教改革,最後20世紀考了1題戰間期。綜合而論,109年學測的世界史考題部分,已經非常偏向108課綱的出題模式,所以考生們在最後一天準備時,一定要著重在西洋近代史與世界現代史的部份,尤其以宗教信仰的比較,例如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仰、 #舊帝國和新帝國主義的比較:地理大發現和列強瓜分非洲、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流傳等,皆是符合新課綱的考題。傳統上從文藝復興開始到19世紀的歐洲局勢,都是考題會出的大重點,同學們還是要多加留意,文化和政治都應該依照年代熟記,每個文化和時代背後的意義知道即可。世界現代史的部份,一戰二戰的起因、戰間期的歐洲社會,以及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和1960年代以後出現的 #民權運動與學運,都是出題的大方向,一定要注意。
六、#時事題:
臺灣史可討論 #前總統李登輝過世、蔣經國日記出爐,兩人與台灣民主化發展有極大關係,題目可以運用日記內容,考台灣民主化發展的觀念。香港問題跟威權統治也可能入題。世界史則可能從疫情時事入手,包含黑死病怎麼傳入、傳出;地理大發現歐洲人帶病毒去美洲,#病毒傳播路徑跟地理歷史結合,也可能涉及國際缺工,過去黑人的移民問題。「文字要練強、閱讀量增加、圖表題絕對不會少」,考生可運用刪去法,圈出關鍵字,從答案看題目等考試技巧,自然無往而不利。
七、考試技巧
1.年代判斷:基本上只要把年代圈出來,答案已經出來一半了,所以看題目一定先找年代。
2.圈關鍵字、句:關鍵字句一定要圈,不但可以幫助自己判斷題目,在寫完後減扎也可以馬上知道自己哪裡判斷錯誤。
3.刪去法:學測考題4個選項通常是可以先刪掉2個選項的,所以刪去法可以有效的幫助考生選出正確答案。
4.從答案看題目:因為學測考題題組眾多,題幹敘述較長,動輒8行10行,因此對於分秒必爭的考生而言,閱讀大量文字或史料但是抓不重點是大忌,所以我們可以倒過來閱讀,先看問題與答案,再回過頭去看題目敘述,瞭解問題要問什麼,再去圈關鍵字來答題,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請同學千萬不要忘記。
5.理性的邏輯判斷:很多同學會說就算刪掉剩兩個答案還是會選到錯的那一個,這是侯你就需要邏輯的判斷能力了,當你在選擇答案時,必須要判斷這兩個答案哪一個較不合理,就一定是錯的,所以理性的邏輯思考是很重要的事。
結語:大家努力了整整兩年半,就是為了明後兩天考試,希望大家的社會科都能考到15級分,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加油加油加油!
#這一篇打了我整整兩個晚上
#熬夜到眼睛都紅了
#高三再努力兩天
#就自由了
#加油加油加油
開港通商對台灣的影響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狗開港162年-現代高雄的先聲】
你知道嗎,162年前的今天,是打狗港正式「被開港」的日子。
1858年,清國在第一次英法聯軍戰爭戰敗後,陸續和各國簽訂條約,其中6月26、27日與英法代表簽訂的條約中,便包含了開放打狗、台灣(安平)、淡水、雞籠為通商口岸,象徵長久的鎖國情況被打破,台灣正式向世界開放。
巧合的是,同一年8月,日本和美國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和《安政條約》(美、荷、俄、英、法),正式「開國」,鎖國告終。
在日本史裡面,「開國」是重要的轉折點,除了讓日本走向世界,間接影響了日後的明治維新,其意義主要是正面的。然而,在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史觀裡面,「開國」卻是動搖天朝秩序的奇恥大辱,我們的教育長期被中國黨欺騙,也塑造了我們的世界觀,而對這影響城市、影響台灣的轉淚點冷漠以待。
在大航海時代,台灣一直是東亞貿易的重要中介站,鄭王國也是一個重視海上貿易與海軍的海權國家。然而,當清國佔據台灣後,卻把台灣當成可有可無的邊緣殖民地隨便經營,也讓台灣與世界脫節了200多年。而當西方文明再次挑戰古老腐朽的清帝國,英法美俄列強不約而同,都要求將台灣放在第一波開放的口岸中,甚至在英法的名單中,台灣的港埠就佔了清國1/3之多。
比起內陸思維的中國政權,是西方更早發現台灣的重要性。
1858年僅是一個象徵,在這之前,美國東印度艦隊早就來台探勘,認為台灣是太平洋沿岸優良的加煤站與貿易基地,甚至在1855年,三家洋行共同聘雇的科學號(The Science)波特(George A. Potter)船長,還與台灣道台瞞著清廷偷簽協約,取得打狗港貿易特權。
而在那之後,英國的首任駐台官方代表史溫侯(Robert Swinhoe)是在1864年才在打狗設立正式的海關與領事館,這座海關負責台灣南部,甚至連安平也是其支關。然而,在19世紀,打狗港卻受限於港內暗沙不斷淤積漂移而發展受限,讓港口僅限於今日的旗津與哨船頭之間。其中旗后是本地人的聚落,而哨船頭和北側的打水灣(Freshwater Creek)就成了洋人的租界,興建有海關、領事館、領事官邸、稅務司官邸、也有洋人墓地。
雖然在日本佔領台灣前,打狗發展仍在安平之下,甚至在1884年清法戰爭期間,打狗港入口還一度被堵塞,但這一段「打狗開港」的歷史,卻仍是打狗港躍升台灣大港,帶領台灣走向國際的前奏。打狗是在中國箝制台灣發展的魔掌被移開後才得以興起,是經過英國與日本的建設才有起飛的基礎,這是中國黨不願告訴你的主旋律。
時過境遷,如果遊客拜訪高雄,要回顧大港如何開港?初期發展遇到哪些挑戰?在世界扮演什麼角色? 就只能從英國領事館的少數介紹中略知皮毛,在港史館中沒有,在歷史博物館中沒有,在哈瑪星的觀光體驗中也常被忽略,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也希望新市長在興濱計畫的呈現,在高雄舊港區的文化觀光中,能把「開港」的起源帶入後人的體驗之中!
開港通商對台灣的影響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好過夜系列
在亞洲新灣區以前:前鎮地景變遷(中)
文/許瑜珊(實習生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學系)
【鞣造工業地景的開始】
2018年的亞洲新灣區,正值大力招商進駐時期,為高雄改變區域結構的重大計劃,重新捏塑城市的可意象性,港埠隨著投資者的進入改變海岸線內陸紋理。
嘗試擺脫工業顯見的亞洲新灣區,之所以能夠釋出大量土地建構商貿特區正是拜日治以來所打下的工業基礎之賜。
台灣善產甘蔗因而自大航海時期,受外來殖民者所青睞,高雄最早的工業始於小規模的糖業生產,再到日人治台點燃煙囪的運作,煙霧蔓延村庄有規模的改變高雄的政治地理地位,這工業生產線如臍帶連接今日的高雄港,不斷吞吐貨櫃,與承接歷史的轉合。
因此地景的故事也要由打狗港開始說起。
清朝末期打狗開港通商,間接改變影響至今的高雄內陸發展,從新城運輸貨物至港口的三大路線皆經前鎮庄與苓雅寮,因此發展的動態由原先南邊最早的小港轉移到前鎮苓雅一帶,將土地開發動線由海岸線往內陸移動,對照今日的亞洲新灣區涵蓋鼓山、新興、苓雅、前鎮核心沿海內陸,仍可見由海岸線而鑄成的區域延續為重鎮。
打狗港的重要性,從歷史之路的荷蘭時期延續到日治時期,以加強港口功能,維持農產出口貿易量,並且作為南進政策基地。同時因為軍事工業需求,日本將高雄作為工業基地,終於在港口與街庄制度互相配合下,廢郡街改州轄治。
而日人為何要將高雄做為軍事工業基地,後來國民政府來台後更使得前鎮現今留下大批工業遺址 ?
【鋼鐵如何煉成的?】
日治初期,日人利用清朝以來所打下的港口貿易基礎,計劃性的將高雄塑造為港口城市,到了末期則進一步作為東南亞殖民地圖的南進基地,並利用殖民地生產資源作為母國補給。
來台的首要之務就是將傳統聚落進行改造,糖業改變了最原始的農業村庄型態,更以鐵路運輸的方式編織陸海的城市空間,製糖株式會社在1901年橋仔頭蓋第一座高雄新式糖廠,並將打狗港作為糖製生產品往日本運輸的南部據點,再以填海造陸將鐵路直接拉往港口,1906年又於小港興建後壁林糖廠,以地理最接近的鹽水港以河運將糖輸至前鎮港,因此前鎮其中的重要地景包括了河川之間的節點,糖不僅能夠食用更能經由提煉變成酒精,供軍事與交通工具之所需。
隨中日戰爭爆發,日方深感南方軍事補給戰略地位的重要,採取工業台灣,農業南洋的策略,高雄港因而日漸茁壯而人口、工商發展快速成長,因應工業持續的需求規劃工業地區,其中前鎮戲獅甲在進入二次世界大戰,更被設為工業專用地區,主要生產軍事所需用品,分別有航空汽油原料提煉用的化學工業、製造飛機、交通設備的金屬機械以及草衙的南日本化學株式會社,同時因應皮革需求增加,更建造水產皮革製造工廠,以鯊魚皮為原料進行加工,讓前鎮港的水產事業與內陸相互支援。
【帝國資本主義的完結篇】
從高雄港海岸線望去,前鎮已有了工業重鎮的雛型,日人將高雄佈置成以工業驅動城市運轉的齒輪,尤其從交通的開闢更能見其企圖,除了日初的糖鐵興建到為輸出軍事用品,架設臨港線鐵路包圍工廠,生產物資得以經由鐵路運自高雄港往南洋戰場輸出,再打通今日中華路十字開闢南北往來的河運系統,內陸棋盤街道的節點處,設計象徵現代化的圓環,以放射狀延伸士商用地。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離去的殖民者為前鎮留下大片工業地景,工廠的營運卻從未因此停止運轉。新到來的國民黨政府不僅收割工業建設的成果,更持續擴張已有佈署基礎的地景,高雄工業從殖民機器原料供給廠變成了權力交換的籌碼。
1948年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台灣辦事處成立,同年台灣鋼廠開始籌備,並於隔年在戲獅甲設立場址同時,前鎮原先的魚蝦養殖等水產事業也因為發展工業,魚塭和水窟都被彌平成為建造地、加工出口區與工廠,正式宣布農村聚落的黃昏到來。到此為止,軍需型的地景已到發展飽和的階段,所遺留下的日廠由國民政府所接收,轉為收拾戰後交通運輸修築與持續軍事所需的建設工業,再以美國的援助計劃中漸漸走入出口貿易導向時代。
參考資料:
1. 楊玉姿,前鎮開發史,2007,高雄:前鎮區公所。
2. 洪碧株,日治時期的高雄港埠開發與市區規畫,2017,國立成功大學
博士論文。
3. 洪啟文,高雄港市聚落的形成、擴展與互動發展(1624-2004年),
2007,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日治時期戲獅甲工業區的建立,高雄文獻第5卷第2期2015.8 頁105-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