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禮物交換 社會學中的聖誕節 // 李長潔 feat. 黃采瑛 🎁
.
首先,先感謝本集的乾爹(對~我們有乾爹了),在地保養品牌「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將提供給聽眾、讀者、觀眾們一個抽聖誕禮物的幸運!只要你在下面留言「#我超想要聖誕禮物」,然後「@一位朋友」,並且分享本...
【認真聽】禮物交換 社會學中的聖誕節 // 李長潔 feat. 黃采瑛 🎁
.
首先,先感謝本集的乾爹(對~我們有乾爹了),在地保養品牌「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將提供給聽眾、讀者、觀眾們一個抽聖誕禮物的幸運!只要你在下面留言「#我超想要聖誕禮物」,然後「@一位朋友」,並且分享本集節目,就可以在12月25日的晚上21:00參加抽禮物的活動。我們的聖誕禮物是非常適合冬天的「橙花純露」(共2份),快來一起過聖誕~
.
聖誕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是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而是因為這是一個揪集家人親友、過度享用美食、付出與收穫禮物的借口。今天我們邀請台灣通傳智庫的采瑛老師,與偽學術的長潔老師,一起談談聖誕節的過節經驗。為什麼我們要吃大餐?交換禮物又有什麼社會意義?還做了聖誕禮物的大數據分析!很邊緣沒人一起過節,沒關係,偽學術陪你。
.
📌 #本集節目有:
.
▶ 乾爹~遊戲怎麼玩
▶ 莫名其妙的聖誕樹蒐集活動
▶ 聖誕節是我的創傷
▶ 聖誕夜的大餐與交換禮物
▶ 禮物交換的神奇經濟
▶ 送禮物的策略—爛禮物與好禮物
▶ 人際關係的經營
▶ 解構禮物與禮物的現象學
▶ 聖誕禮物的大數據分析
.
🎁 #抽聖誕禮物的辦法:
.
1. 在12月25日21:00前
2. 在「偽學術」粉專本集下面留言「#我超想要聖誕禮物」
3. 然後,「@一位朋友」
4. 分享本集節目
5. 就有機會抽到「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的橙花純露(共2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izw7zqp6fcv0854ausl339w?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HYncv-TKL7KhR7bwQI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E9xvupN8jpIVNZanef9WO?si=hjsok-F9Qniw3OSLwWZhwg
.
📣 #apple 聽這裡:(待)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54719054715713/
.
///// 論述版 /////
.
■ #最複雜的文化產物
.
當今的聖誕節已是複雜的文化產物,我們可以從許多的切面來研究。然而,我當代社會已經不可能回到以往的以宗教為主宰的精神與意識形態的時(Hancock and Rehn, 2011)。在最多的時候,那都是由資本主義安排我們的勞動與休息、消費與享樂。而聖誕節,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時刻,是宗教神聖、無神論與資本主義之間最短兵相接的戰場,它們可能是矛盾卻又相接的體系。
.
■ #聖誕樹蒐集的癖好
.
偽學術的長潔,每年的聖誕節都喜歡做一個活動—蒐集聖誕樹。就是用拍照的方式蒐集聖誕樹。一開始很傻地一個人在臉書上PO圖蒐集,漸漸地好幾位朋友也加入蒐集行列,一做就是好幾年。一開始是想要盜取各種驚人的、精心打造的、品牌聖誕樹,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分享的對象;後來,我們到處「抓聖誕樹」,在街頭,在餐廳,在你家,在我家,讓每一棵樹都可以有在地的意義,或是蒐集者的故事,讓聖誕節具另類意涵。
.
▓ #聖誕大餐與交換禮物
.
聖誕大餐,大概也是每一個人都被洗腦的聖誕節想像。這種共餐方式,象徵著參與者們共享某種重要的共同性片刻。這令人想到Georges Bataille(1949)的誇富宴,我們在過度的飲食耗費中,進行某種犧牲、散盡財物,象徵權力與溝通的可能。此外,聖誕節的禮物,其交換系統也充滿著經濟、社會、道德、美學的意涵。
.
交換系統聽起來很嚴肅,但卻很溫暖,還是,我們加兩個字,禮物交換(gift exchange)。Marcel Mauss(1925)所開創的禮物交換模式,構成了消解社會與個人緊張關係的切入口,亦是我們追問「社會與個人」如何可能的基本線索,透過禮物的循環我們在穩定的時間序列裡有節奏感地生活,藉著挑選禮物、包裝禮物的具體實踐來將自我表述與想像與他人關係的表述展現出來。
.
並且,在禮物的傳遞瞬間,空間飛躍進入「消耗經濟」的過度狀態,像是我們無求回報的失去、消耗、散盡什麼物品;從整體經濟來看,似乎有些豐富的生成意義鑲嵌在禮物交換實踐中。
|
#參考文獻
.
1. Hancock, P., & Rehn, A. (2011). Organizing Christmas. Organization, 18(6), 737-745.
2. Mauss, M. (1925).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Routledge.
3. Bataille, G. (1949). La part maudite: essai d'économie générale (Vol. 2). Éditions de Minuit.
|
🎄 #贊助廠商:
.
#ForTwenty敏弱肌專業保養 https://www.fortwen
開創序列主義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禮物交換 | 社會學中的聖誕節 // 李長潔 feat. 黃采瑛 🎁
.
首先,先感謝本集的乾爹(對~我們有乾爹了),在地保養品牌「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將提供給聽眾、讀者、觀眾們一個抽聖誕禮物的幸運!只要你在下面留言「#我超想要聖誕禮物」,然後「@一位朋友」,並且分享本集節目,就可以在12月25日的晚上21:00參加抽禮物的活動。我們的聖誕禮物是非常適合冬天的「橙花純露」(共2份),快來一起過聖誕~
.
聖誕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是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而是因為這是一個揪集家人親友、過度享用美食、付出與收穫禮物的借口。今天我們邀請 #台灣通傳智庫 的采瑛老師,與偽學術的長潔老師,一起談談聖誕節的過節經驗。為什麼我們要吃大餐?交換禮物又有什麼社會意義?還做了聖誕禮物的大數據分析!很邊緣沒人一起過節,沒關係,偽學術陪你。
.
📌 #本集節目有:
.
▶ 乾爹~遊戲怎麼玩
▶ 莫名其妙的聖誕樹蒐集活動
▶ 聖誕節是我的創傷
▶ 聖誕夜的大餐與交換禮物
▶ 禮物交換的神奇經濟
▶ 送禮物的策略—爛禮物與好禮物
▶ 人際關係的經營
▶ 解構禮物與禮物的現象學
▶ 聖誕禮物的大數據分析
.
🎁 #抽聖誕禮物的辦法:
.
1. 在12月25日21:00前
2. 在「偽學術」粉專本集下面留言「#我超想要聖誕禮物」
3. 然後,「@一位朋友」
4. 分享本集節目
5. 就有機會抽到「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的橙花純露(共2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izw7zqp6fcv0854ausl339w?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HYncv-TKL7KhR7bwQI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E9xvupN8jpIVNZanef9WO?si=hjsok-F9Qniw3OSLwWZhwg
.
📣 #apple 聽這裡:(待)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54719054715713/
.
///// 論述版 /////
.
■ #最複雜的文化產物
.
當今的聖誕節已是複雜的文化產物,我們可以從許多的切面來研究。然而,我當代社會已經不可能回到以往的以宗教為主宰的精神與意識形態的時(Hancock and Rehn, 2011)。在最多的時候,那都是由資本主義安排我們的勞動與休息、消費與享樂。而聖誕節,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時刻,是宗教神聖、無神論與資本主義之間最短兵相接的戰場,它們可能是矛盾卻又相接的體系。
.
■ #聖誕樹蒐集的癖好
.
偽學術的長潔,每年的聖誕節都喜歡做一個活動—蒐集聖誕樹。就是用拍照的方式蒐集聖誕樹。一開始很傻地一個人在臉書上PO圖蒐集,漸漸地好幾位朋友也加入蒐集行列,一做就是好幾年。一開始是想要盜取各種驚人的、精心打造的、品牌聖誕樹,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分享的對象;後來,我們到處「抓聖誕樹」,在街頭,在餐廳,在你家,在我家,讓每一棵樹都可以有在地的意義,或是蒐集者的故事,讓聖誕節具另類意涵。
.
▓ #聖誕大餐與交換禮物
.
聖誕大餐,大概也是每一個人都被洗腦的聖誕節想像。這種共餐方式,象徵著參與者們共享某種重要的共同性片刻。這令人想到Georges Bataille(1949)的誇富宴,我們在過度的飲食耗費中,進行某種犧牲、散盡財物,象徵權力與溝通的可能。此外,聖誕節的禮物,其交換系統也充滿著經濟、社會、道德、美學的意涵。
.
交換系統聽起來很嚴肅,但卻很溫暖,還是,我們加兩個字,禮物交換(gift exchange)。Marcel Mauss(1925)所開創的禮物交換模式,構成了消解社會與個人緊張關係的切入口,亦是我們追問「社會與個人」如何可能的基本線索,透過禮物的循環我們在穩定的時間序列裡有節奏感地生活,藉著挑選禮物、包裝禮物的具體實踐來將自我表述與想像與他人關係的表述展現出來。
.
並且,在禮物的傳遞瞬間,空間飛躍進入「消耗經濟」的過度狀態,像是我們無求回報的失去、消耗、散盡什麼物品;從整體經濟來看,似乎有些豐富的生成意義鑲嵌在禮物交換實踐中。
|
#參考文獻
.
1. Hancock, P., & Rehn, A. (2011). Organizing Christmas. Organization, 18(6), 737-745.
2. Mauss, M. (1925).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Routledge.
3. Bataille, G. (1949). La part maudite: essai d'économie générale (Vol. 2). Éditions de Minuit.
|
🎄 #贊助廠商:
.
#ForTwenty敏弱肌專業保養
開創序列主義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春季古典音樂專班
請鎖定「馬利音樂沙龍」!
‧★,:*:‧\( ̄▽ ̄)/‧:*‧°★*
【向布列茲致敬】
一年了,去年此時他離開了我們,留下了充滿哲思及理性分析的智慧。感謝Pierre Boulez (1925-2016) 給予我的啟發,讓我有勇氣去研究更多原本陌生而偉大的現代音樂。
就是明天,1/6,《馬利音樂沙龍之當代狂潮》即將在節目中開跑,每週五晚間23:00-24:00。有大師專訪及當代音樂深度剖析。
所以,誰說無(非)調性(atonal)音樂難聽? 或難以聽懂? 這些當代作品或許讓人退避三舍,但他們的訴求與幾個世紀以前的作曲家殊途同歸,但是,只要有好的音樂,一流的演奏家,人們自然會喜歡,因為音樂是心靈的語言,是與我們對話的語言。
前衛藝術是古典主義的再發現,再創新。正如人們所是不斷的自我挑戰,開創極限。前衛音樂作曲家承接古典藝術的薰陶,坐擁最尖端的科技,結合理性的建構與古老的哲思,與我們所身處的世代相向互行。這絕對是有說服力的聲音。
我將會在節目中帶領大家抽絲剝繭去剖析當代音樂,同時也獨家邀訪了重量級的當代作曲家,如Ellen Taaffe Zwilich、Joan Tower、Jennifer Higdon、Kaija Saariaho、Steve Reich、John Corigliano、David del Tredici、Urmas Sisask等等,親自與IC之音的聽眾朋友分享他們的創作。
以下為每週五晚間的單元,為期三個月,目前規劃十集。
1/6 聲音革命-從Debussy, Schönberg, Stravinsky談起
1/13 未曾解決,何來終止?-荀貝格沒死!
1/20 古典在二十世紀的餘暉-新古典主義
2/3 讓音符對號入座I-第二維也納樂派的十二音列
2/10 讓音符對號入座II-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序列主義
2/17 二戰後的法蘭西-年輕法國(Jenue France)
2/24 聯覺反應-以史特里亞賓的交響詩與鋼琴作品為例。
3/3 音樂無設限,破繭而出
3/17 東方思維․西方創新
3/24 音樂回娘家-電子音響音樂及頻譜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