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長榮減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長榮減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榮減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榮減資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非凡電視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802 #收盤 #重點 📍「凱哥財經生活大小事」:https://www.provoice.tw/show?id=48c0295c-256c-40ee-a8ac-70b8347f8d52 #美期指 對經濟重啟被打斷的疑慮有所緩解,以及中國監管風暴造成的大跌吸引投資人抄底,今早亞股普遍上揚,日股領...

  • 長榮減資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4:17:28
    有 27 人按讚

    0802 #收盤 #重點
    📍「凱哥財經生活大小事」:https://www.provoice.tw/show?id=48c0295c-256c-40ee-a8ac-70b8347f8d52

    #美期指
    對經濟重啟被打斷的疑慮有所緩解,以及中國監管風暴造成的大跌吸引投資人抄底,今早亞股普遍上揚,日股領漲午後升逾500點,美股期指亦全面走高。

    #航運
    航運族群則有戲劇性演出,早盤貨櫃三雄走勢疲弱,盤中一度跌逾5%,不料,接近午盤陸續有大單敲進,股價由黑翻紅,長榮終場收在141.5元,漲幅有7.2%,陽明收在120元,漲幅2.56%,萬海收在232元,漲幅3.8%,運輸類股指數也漲逾4%。

    #台股
    台股進入8月天第一個交易日,整體走勢漸入佳境,早盤在台積電、聯發科等電子股領軍下,指數早盤開高震盪,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等航運股即時回神,金融股同步轉強下,指數因此持續走揚。終場上漲255點,收在最高點17503點,成交量4360億元。另外,勞動基金運用局也公布了最新投資績效,6月單月獲利454.1億,累計上半年共賺進3002.6億,收益率為6.59%。

    #面板 #晶圓 #IC設計
    晶圓代工成熟製程產能大缺,報價漲不停,主要使用成熟製程生產的觸控IC、觸控與驅動整合IC(TDDI)、微控制器(MCU)等三大類晶片價格同步跟漲,今年下半年將每季調升報價,平均漲幅在一成以上,甚至將一路漲到明年初,義隆、盛群、聯詠、敦泰(3545)等業者樂翻天。天鈺則亮燈漲停,來到308元;至於面板友達、群創則是開低走高,漲逾2%。

    #凡甲 #漲停
    受惠伺服器和電動車需求增長,凡甲(3526)下半年營收動能暢旺,法人預估,隨伺服器及車用佔比放大,凡甲除營收規模成長外,在產品組合轉佳下,毛利率也持續看增,預估單季毛利率可望站上五成以上水準,而在減資後今年更是可望賺進逾一個股本,激勵今日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盤中最高來到212元,漲幅約9%。 凡甲今年第一季營收、獲利淡季不淡,毛利率達46.20%,寫下同期新高紀錄,第二季營收更是寫下單季新高紀錄,法人預估,在產品組合轉佳下,凡甲第二季、第三季的單季毛利率有望突破五成,單季營益率也可望站穩三成以上水準,帶動全年賺進逾一個股本。

    #聯詠 #外資
    趕在聯詠(3034)將於5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前,美系及日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都維持原評等及目標價,其中美系外資重申「加碼」評等,目標價維持上看700元;日系外資重申中立的「持有」評等,目標價維持510元。 美系外資指出,聯詠第二季毛利率達50.3%,優於市場預期,主要受惠於驅動IC及面板相關IC漲價,加上控制營業費用。美系外資預估,三星OLED驅動IC委外生產等趨勢將有利推動面板產業成長,加上驅動IC供不應求可能持續到2022年,市場預估聯詠2021年每股盈餘可能上看60元,重申「加碼」評等,目標價上看700元。

    #燁興 #營運
    燁興(2007) 本業接單穩健,H2轉投資觀光飯店業回穩,營運可望漸入佳境,本土法人相挺,今早股價漲逾5%。

    #國巨 #除息
    國巨(2327)今日除息,每股配發約10元現金股利,除息參考價為550.0元,國巨開盤即展現填息氣勢,以558.0元開出,上漲8元,填息率達八成,惟早盤隨大盤走弱,股價一度翻黑貼息,後再度逆轉維持平盤之上,穩步邁向填息。 在宅經濟及併購效應加持下,國巨今年上半年業績暢旺,第二季毛利率站上41%,單季持續賺進超過一個股本,EPS 12.81元,站上近11季新高,也是單季第三高紀錄,上半年EPS則為22.98元。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 長榮減資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7 14:04:07
    有 37 人按讚

    0707 #收盤 #重點
    📍「凱哥財經生活大小事」:https://www.provoice.tw/show?id=48c0295c-256c-40ee-a8ac-70b8347f8d52

    #業績 #航海王
    貨櫃三雄公布5月自結獲利皆表現亮眼,陽明單月賺進百億元,EPS 3.15元;長榮單月獲利171.66億元,EPS 2.91元;萬海單月自結獲利54.32億元,年增17倍,EPS 2.45元。不過陽明雖早盤開高一度漲近8%,午盤過後,航運股卻引爆多殺多賣壓,長榮亮燈跌停,萬海、陽明終場分別下挫 6%、3%。

    #長榮 #萬海
    貨櫃航商長榮在自由3天後,因最近10個營業日已有6次被列為注意股票,今(7)日起列為「二次處置股」,改為每20分鐘撮合一次,且不得融資操作,午盤後亮燈跌停,下探 202 元,萬海、陽明同步湧現賣壓,終場分別下挫 6%、3%,航運族群午盤過後引爆多殺多賣壓,一片綠油油;連帶中航、中櫃、慧洋 - KY、榮運、台船等,跌勢都相當重,不過四維航漲停打開後,漲幅收斂至 2%。整體運輸類股指數終場下跌近 6%,成交比重占大盤約 42%。

    #業績電子 #二極體
    二極體產業市況熱絡,德微、虹揚 - KY 目前訂單已經排到明年第一季,兩檔今天盤中連袂攻上漲停,虹揚 - KY 以 28.1 元作收,德微終場漲停打開收 120 元,強茂早盤同步上漲 8%,但尾盤遇壓,漲幅收斂至 1% 左右。

    #台股 #5日線
    台股今(7)日早盤高檔震盪,但在午盤過後,航運族群翻黑,鋼鐵族群也成空方狙擊目標幾乎全面倒地,不過權值股台積電、聯電尾盤吸引買盤湧入,強勢收紅,帶動指數跌幅快速收斂,終場下跌 62.38 點,收在 17850.69 點,跌幅0.35%,成交金額新台幣5841.83億元,5 日線失而復得。

    #國巨 #股東會 #陳泰銘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 (2327-TW) 董事長陳泰銘今 (7) 日表示,目前訂單需求維持不錯動能,訂單出貨比 (B/B Ratio) 維持高檔,至於有同業示警庫存水位偏高,下半年恐出現調節,對此,陳泰銘強調,國巨沒有這個問題,客戶庫存水位相當健康,整體稼動率也維持 9 成以上的高檔,第三季仍將有不錯的動能。

    #聯電 #半導體 #供不應求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共同總經理簡山傑今在股東會中指出,去年對聯電是豐收1年,也反映出聯電在多個領域的成果,展望後續營運,因疫情帶動數位轉型加速,半導體產業反而大幅成長,供不應求的吃緊更為嚴重,結構性產能缺的問題,恐怕會延續到2023年。

    #合晶 #矽晶圓
    繼摩根士丹利喊漲晶圓,瑞士信貸最新報告表示,受到晶圓產能產出有限但需求大幅增加,2021-2023年8吋及12吋晶圓都將變得更加供不應求,相關供應鏈產能利用率預期逐步達到100%,下半年起6吋晶圓的利用率也預估提高到九成,有利環球晶(6488)、台勝科(3532)、合晶(6182)三大指標股的獲利躍增,目標價分別上修到1,050元、215元及75元。

    #東森 #減資 #退還股東
    東森(2614)業經110年7月7日股東常會決議通過,為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及每股盈餘,辦理現金減資每股0.5元退還股東股款。本次現金減資2億7839萬4940元,消除股數2783萬9494股,減資比例約為5%,惟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實際減資比率,以減資換發股票基準日之已發行總股數計算之,經主管機關申報生效後,授權董事會另訂減資基準日與減資換發股票基準日等相關事宜。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 長榮減資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3 13:11:11
    有 1,126 人按讚

    這一兩年聽過很多自己覺得非常不合理的目標價,之前一直採取不理解、不關心、不參與的三不政策,最後卻一一成真,有時候不禁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其實犯了錯,導致最後錯過了這麼多?正好這兩天跟朋友聊到最近的大航海時代,重新梳理了自己對這類狂野行情的想法,在這裡做點記錄:

    股價為什麼會漲?因為在那個時刻願意用更高價買進的錢,比願意用更低價賣出的錢多。泡沫為什麼發生?因為有夠多的人願意加入把標的價格推高的遊戲。每個人願意加入遊戲的理由不一樣:短線交易者因為人氣聚集而加入,人氣渙散而退出;動能交易者因為上漲買進,下跌賣出;普羅大眾因為大師/媒體看好而買進,看壞而賣出;價值/反向投資人因為便宜/跌夠多買進,昂貴/漲夠多賣出。

    重申一次:價格是由當下願意交易的人決定的,而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因為估值而交易。交易週期越長,在多空循環的過程中,對價格的影響力反而越小,或者說,在他們想要交易的區間內才有影響力。

    - 重點不是選擇你認為最美的人,也不是大家認為平均而言最美的人。我們已經進入到第三層思考,試圖用我們的智慧去預測多數人會如何再去預期多數人的觀點。
    by 凱因斯

    -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 凡事總是盛極而衰,重要的是認清趨勢轉變,要點在於找出轉折點。
    - 炒作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
    by 喬治·索羅斯

    大航海時代可以說是一個經典案例,一年前如果有人說貨櫃三雄都會漲超過10倍,進入台灣50,大概只會被笑。但現在就算沒參與到行情,也會因為媒體知道為何海運這波能大漲:缺櫃、塞港、大排長榮、航運業多年不景氣導致新船供給不足、疫情緩解產生的報復性消費需求,各種因素綜合起來導致運價狂飆,賺一年抵20年。

    在上漲的過程中,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變得更富有了,陸續有人高歌離席,也有人因為海運賺了很多錢成了新聞。市場流傳和研究報告的目標價隨著股價/運價的上漲不斷提高,PB估值變成PE估值,航運業的景氣循環本質,在一年前還是慘業這件事目前沒什麼人在意,或者說在意的人會選擇離場,對市場價格沒有實質影響力。

    對於有資金、有影響力的主力大戶來說,這也是賺錢的天大良機,畢竟人氣不是想要就有的。對照組可以看那些沒消息就飆漲的小型股,連鎖好幾根、漲了幾倍照樣沒量,只要無法讓其他人願意參與好套現,那一切都只是紙上富貴而已。

    短線操作鎖漲停隔天拉高會賺錢,拉回買進也會賺錢,價格也因為這類動能操作不斷被推高,只要故事講得夠好,股價又給力,就可以讓越來越多人願意參與這場換手遊戲,只要股價的「正向循環」能延續下去,最後離場的利潤也越大,還不用怕買太多跑不掉。

    但回頭看看這些年由供需失衡驅動的大行情:被動元件、防疫概念等,就知道趨勢不會永遠持續,最後總會有些因素導致反轉,以海運來說大概就是運價由漲轉跌,動能操作開始賺不了錢,導致大玩家開始陸續離場,人氣退潮讓短線客也跟著走人,價格下跌後自然會有新的故事讓下跌合理化,就像上漲時那樣,只是反過來而已。過程中的參與者可能已經換過一輪,但都發現自己更窮了,只能在套房裡洗碗。

    說穿了,次級市場就是財富轉移遊戲,到最後總有贏家和輸家,交易價格隨著市場預期、或者說人性的樂觀與悲觀擺盪,「能套現」的報酬則是其他參與者貢獻的,有人能低買高賣,就要有其他人願意高買低賣。熱錢來來去去,長期贏家能持續從類似的循環中賺錢,遊戲中的輸家則被遺忘。

    最後用被動元件的歷史走勢做個小回顧,我們已經知道國巨從2017年的60幾元,最高漲到2018的1300元(中間減資過一次),2019一度跌到剩200多元,假設你正在經歷類似的上漲行情,大概是國巨800塊的價位,合理預期之後很有機會從現價繼續上漲,但長期也很可能大幅低於現價,這時你會比較想掌握上漲行情?還是規避下跌行情?沒經歷過大空頭的人通常傾向前者,經歷過的會傾向後者。

    面對這類行情,偏向保守派的我要是能做到前兩個階段,頂多第三段的其中一小段就很開心;身邊比較積極的朋友反而只想做第三段,畢竟富貴險中求,這段時期漲的快、年化報酬高,只要能夠避開第四段,整體報酬會比我的方式好得多,這兩年眾多神人的報酬率也「證明」了這樣的說法。

    這些道理我其實都懂,但總忍不住會想像一位贏家的背後,到底有多少個洗碗工?選擇沒有對錯,只要能對自己的損益負責就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