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長榮機票打統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長榮機票打統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榮機票打統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榮機票打統編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89的網紅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尊敬的總統蔡女士: 首先,我要恭賀您連任成功,並祝新年快樂。 在過去的4天 (編按,1月9-12日) 中,我能夠親身見證台灣民主的實踐,也了解到台灣年輕世代對貴國政府充滿信心。因此,我決定就去年7月在桃園機場從一名台灣官員那裏所領受的對待,寫這封正式投訴信給您,來尋求那樣的信心。 在這...

長榮機票打統編 在 阿媛·台北美食?♡食記·宅配·景點·抹茶控?ฅↀᆺↀฅ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8 06:51:33

[ 台北-市政府站 ] 珍煮丹 文末抽獎❗️咀嚼控在哪✨新品太誘人😍而且全台都買得到唷! Btw新裝潢超適合拍照٩(๑ᵒ̴̶̷᷄ᗨᵒ̴̶̷᷅)و 往左滑👈🏻 更多美照唷✨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 十份芋芋鮮奶 中杯$65 ♡ 覓蜜芋圓鮮奶 中杯$65 💡 我今天喝甜度/冰度皆「正常」 ㅤㅤㅤ...

  • 長榮機票打統編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21 16:51:57
    有 59 人按讚


    尊敬的總統蔡女士:

    首先,我要恭賀您連任成功,並祝新年快樂。

    在過去的4天 (編按,1月9-12日) 中,我能夠親身見證台灣民主的實踐,也了解到台灣年輕世代對貴國政府充滿信心。因此,我決定就去年7月在桃園機場從一名台灣官員那裏所領受的對待,寫這封正式投訴信給您,來尋求那樣的信心。

    在這次我首度前往台灣的旅途中,我被這位官員當作是罪犯。一開始只是個文書作業的小問題,竟然演變成7小時的監禁和精神虐待。

    7月7日,我和最要好的友人,在從親友那邊聽到台灣有多麼美麗、友好和文明後,決定前往旅行一週。

    我們兩人都去過美國或歐洲,因此都有有效的簽證,得以事先申請免簽證的旅遊許可憑證。這個申請程序要求輸入姓氏和名字,於是我如同在美國時一樣,分別輸入「Nguyen」和「Linh」。憑證通過了,我們列印出來,並對即將成行感到興奮。

    7月7日上午11點,當我們到達桃園機場時,我的朋友首先通關。但輪到我時,海關人員決定將我帶到一邊。我等了一個小時,一位女警官告訴我得重新申請憑證,因為我護照上的姓名有中間名「Thuy」,而原先申請的憑證卻只寫著「Nguyen Linh」。

    我們去了長榮航空櫃檯,那裡有電腦螢幕和印表機。我信心十足地按照要求輸入中間名,結果螢幕卻跳出錯誤訊息,並顯示:「請聯繫中華民國 (台灣) 當地使館申請簽證 (2006) 。」

    我一遍又一遍地重新申請,試了15分鐘,但一直行不通。這位女警官帶我回到海關部門。與同事們一番討論後,她告訴我,因為沒有適當的證件入境台灣,我必須返回越南或泰國。

    我說:「好吧。」我看過一些被困在機場的人的報導,以為自己可能不得不在機場的沙發上等待返航班機。然而,她卻把我帶進一個高度戒備的房間。當我一進門,一個坐在辦公桌前的男性官員就站起來,用中文對著我吼叫。

    我很禮貌地回說,我知道我的憑證沒有通過,所以台灣拒絕我入境,但是,我沒有做任何讓自己感到羞辱的事情,需要受這個甚至沒有穿制服的陌生人的情緒虐待。我問了替我們翻譯的女警官,這位男性官員為何態度如此奇怪,但她沒有回答。

    他顯然知道我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威脅和恐嚇。

    他要求我交出手機和護照。我問為什麼?這裡並沒有「禁止攝影、禁用電話」等標示。他再次大喊。

    我說我必須先打電話給我的朋友和家人,讓他們知道我在哪裡。

    女警官說,我的航班將在隔天下午3點出發。但我問曼谷的一個朋友,他說其實當晚8點就有班機,為什麼我要在那裡待上超過24小時?

    我爭辯說,如果他們希望我盡快離開這個地方,那麼讓我自己訂機票,我會在數小時內離開他們的視線!經過15分鐘的來回回話,他們終於讓步,讓我預訂那趟航班。然而,那名男子仍在大喊大叫。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立即把手機交給他,我不會知道那天晚上有飛往曼谷的航班。而且,如果我一開始就與他們配合,我的命運將完全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他們可以將我留在那兒,只有他們知道會持續多久,而我的朋友和家人會一直為我的下落感到擔心。

    一走進那間房間,我是否就失去了所有權利?

    那名男子不停吼就,並開始表現出一些暴力傾向。我也注意到,在房角牆上的一根金屬桿上,掛著一雙手銬。

    我告訴女警官,我跟這個男人單獨待在這個房間裡並不安全。他似乎很生氣、帶有攻擊性。我沒有在房間裡看到監視器,如果他襲擊我該怎麼辦?我說,上機前,我願意在機場的其他任何地方受他們監視,但不要待在這裡。

    那名男子拍了拍桌上的一張文件,並丟下一支筆,要我簽名。而我閱讀的文件暗示,簽署人承認違反台灣《入出國及移民法》的規定。我拒絕簽名,也指出那張文件並沒有提到要交出手機等任何內容。

    這個人變得更加氣沖沖。我問女警官我是否觸法?我是罪犯嗎?她說都沒有。那麼,我就不該像在囚一樣交出電話,並被關在這裡。

    我請她轉告,我是一名記者,服務於英國廣播公司BBC,並不是非法勞工或罪犯。我應該受到尊重,我有我的權利。

    她一直點頭,好像能理解,但我不確定她是否真的把這句話翻譯給了他,因為他持續吼叫。

    一個小時左右後,他用力砸了桌子上的手銬,用手指著我,並用最大的聲音大喊。

    她請我照他說的去做。我當時又怕又累,只好屈服,決定等待有關航班的消息。接下來那個男人告訴我要去一個較小的房間,看起來是女性專用。

    小房間裡有五張床和看來骯髒的床墊,沒有床單。右邊的角落,有一個櫃子,裡頭放了一些已經變色的枕頭和毯子。左側是一間有兩個洗手間和淋浴設備的浴室。這顯然是為了得在此待上幾天的人們而設計的。

    我睡到下午5點左右,一位長榮航空的年輕人敲門,想確認我的航班情況,並說晚上7點左右,他們會帶我去登機門。我請他給我買點東西吃,結果我首度品嘗到台灣知名的牛肉麵,竟是一邊看著台灣電視新聞,一邊瞄著離我不到一公尺遠的一雙搖搖晃晃的手銬,。

    最終,在晚上7點,我得以飛回曼谷。

    無法進入台灣並享受我的旅行是一回事。遭到憤怒的台灣官員像罪犯一樣的對待又是另一回事。我以為我再也不會回到這個島上了。

    然而幾個月後,我聽說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我決定計畫去那裡採訪作報導,再次嘗試。

    我剛拿到新護照,所以我想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小心翼翼輸入我的名字、我的新護照號碼。我甚至在還沒按下「提交」鍵前就檢查了3次。然後,我心頭一沉,因為同樣的錯誤訊息再次出現,要求我申請簽證。

    我抬起頭,意識到這個錯誤發生在很多越南人身上,因為有很多名字相似的越南人。也許與我同名的人被列入黑名單。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以至於旅行社甚至發布有關如何申請簽證的說明。

    我與一半的越南人口同姓,而我的名字既可以用來命名男孩,也可以用來命名全國各地的女孩。如果這發生在我身上,我不禁想知道有多少人可能遇到這個問題並遭到虐待?

    美國、英國、紐西蘭可以告訴我其他方法,台灣不能嗎?對於不總是使用中間名的人,你們在旅遊憑證上的「姓」、「名」設定,可能會造成真正的混亂。你們的移民控制系統可能存在嚴重缺陷。

    我忍不住想知道,如果我是白人還是持有另一本護照,我是否會受到這種對待?

    我可以大聲說出來、為自己奮戰,因此得以盡快擺脫這種局面,但是不諳英語或中文的其他人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強烈的歧視案例,尤其是針對越南國民的歧視。甚且,它如何與您的「新南向政策」保持一致?

    總統女士,因此我希望我的信最終能寄給您。

    我唯一要求的,是那個男性官員的道歉。我希望他只是一個「壞蘋果」,不能真正代表台灣人。我也希望在台灣,無論種族、性別、國籍如何,都不會有人受到這種對待。
     

    ● 作者為越南籍記者,於泰國曼谷工作。本月9日來台採訪總統大選相關新聞。
    ● 本文為作者向總統府投訴信件原稿。投訴信件因字數限制略作刪節。
    ● 內容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尊敬的總統蔡女士:

    首先,我要恭賀您連任成功,並祝新年快樂。

    在過去的4天 (編按,1月9-12日) 中,我能夠親身見證台灣民主的實踐,也了解到台灣年輕世代對貴國政府充滿信心。因此,我決定就去年7月在桃園機場從一名台灣官員那裏所領受的對待,寫這封正式投訴信給您,來尋求那樣的信心。

    在這次我首度前往台灣的旅途中,我被這位官員當作是罪犯。一開始只是個文書作業的小問題,竟然演變成7小時的監禁和精神虐待。

    7月7日,我和最要好的友人,在從親友那邊聽到台灣有多麼美麗、友好和文明後,決定前往旅行一週。

    我們兩人都去過美國或歐洲,因此都有有效的簽證,得以事先申請免簽證的旅遊許可憑證。這個申請程序要求輸入姓氏和名字,於是我如同在美國時一樣,分別輸入「Nguyen」和「Linh」。憑證通過了,我們列印出來,並對即將成行感到興奮。

    7月7日上午11點,當我們到達桃園機場時,我的朋友首先通關。但輪到我時,海關人員決定將我帶到一邊。我等了一個小時,一位女警官告訴我得重新申請憑證,因為我護照上的姓名有中間名「Thuy」,而原先申請的憑證卻只寫著「Nguyen Linh」。

    我們去了長榮航空櫃檯,那裡有電腦螢幕和印表機。我信心十足地按照要求輸入中間名,結果螢幕卻跳出錯誤訊息,並顯示:「請聯繫中華民國 (台灣) 當地使館申請簽證 (2006) 。」

    我一遍又一遍地重新申請,試了15分鐘,但一直行不通。這位女警官帶我回到海關部門。與同事們一番討論後,她告訴我,因為沒有適當的證件入境台灣,我必須返回越南或泰國。

    我說:「好吧。」我看過一些被困在機場的人的報導,以為自己可能不得不在機場的沙發上等待返航班機。然而,她卻把我帶進一個高度戒備的房間。當我一進門,一個坐在辦公桌前的男性官員就站起來,用中文對著我吼叫。

    我很禮貌地回說,我知道我的憑證沒有通過,所以台灣拒絕我入境,但是,我沒有做任何讓自己感到羞辱的事情,需要受這個甚至沒有穿制服的陌生人的情緒虐待。我問了替我們翻譯的女警官,這位男性官員為何態度如此奇怪,但她沒有回答。

    他顯然知道我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威脅和恐嚇。

    他要求我交出手機和護照。我問為什麼?這裡並沒有「禁止攝影、禁用電話」等標示。他再次大喊。

    我說我必須先打電話給我的朋友和家人,讓他們知道我在哪裡。

    女警官說,我的航班將在隔天下午3點出發。但我問曼谷的一個朋友,他說其實當晚8點就有班機,為什麼我要在那裡待上超過24小時?

    我爭辯說,如果他們希望我盡快離開這個地方,那麼讓我自己訂機票,我會在數小時內離開他們的視線!經過15分鐘的來回回話,他們終於讓步,讓我預訂那趟航班。然而,那名男子仍在大喊大叫。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立即把手機交給他,我不會知道那天晚上有飛往曼谷的航班。而且,如果我一開始就與他們配合,我的命運將完全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他們可以將我留在那兒,只有他們知道會持續多久,而我的朋友和家人會一直為我的下落感到擔心。

    一走進那間房間,我是否就失去了所有權利?

    那名男子不停吼就,並開始表現出一些暴力傾向。我也注意到,在房角牆上的一根金屬桿上,掛著一雙手銬。

    我告訴女警官,我跟這個男人單獨待在這個房間裡並不安全。他似乎很生氣、帶有攻擊性。我沒有在房間裡看到監視器,如果他襲擊我該怎麼辦?我說,上機前,我願意在機場的其他任何地方受他們監視,但不要待在這裡。

    那名男子拍了拍桌上的一張文件,並丟下一支筆,要我簽名。而我閱讀的文件暗示,簽署人承認違反台灣《入出國及移民法》的規定。我拒絕簽名,也指出那張文件並沒有提到要交出手機等任何內容。

    這個人變得更加氣沖沖。我問女警官我是否觸法?我是罪犯嗎?她說都沒有。那麼,我就不該像在囚一樣交出電話,並被關在這裡。

    我請她轉告,我是一名記者,服務於英國廣播公司BBC,並不是非法勞工或罪犯。我應該受到尊重,我有我的權利。

    她一直點頭,好像能理解,但我不確定她是否真的把這句話翻譯給了他,因為他持續吼叫。

    一個小時左右後,他用力砸了桌子上的手銬,用手指著我,並用最大的聲音大喊。

    她請我照他說的去做。我當時又怕又累,只好屈服,決定等待有關航班的消息。接下來那個男人告訴我要去一個較小的房間,看起來是女性專用。

    小房間裡有五張床和看來骯髒的床墊,沒有床單。右邊的角落,有一個櫃子,裡頭放了一些已經變色的枕頭和毯子。左側是一間有兩個洗手間和淋浴設備的浴室。這顯然是為了得在此待上幾天的人們而設計的。

    我睡到下午5點左右,一位長榮航空的年輕人敲門,想確認我的航班情況,並說晚上7點左右,他們會帶我去登機門。我請他給我買點東西吃,結果我首度品嘗到台灣知名的牛肉麵,竟是一邊看著台灣電視新聞,一邊瞄著離我不到一公尺遠的一雙搖搖晃晃的手銬,。

    最終,在晚上7點,我得以飛回曼谷。

    無法進入台灣並享受我的旅行是一回事。遭到憤怒的台灣官員像罪犯一樣的對待又是另一回事。我以為我再也不會回到這個島上了。

    然而幾個月後,我聽說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我決定計畫去那裡採訪作報導,再次嘗試。

    我剛拿到新護照,所以我想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小心翼翼輸入我的名字、我的新護照號碼。我甚至在還沒按下「提交」鍵前就檢查了3次。然後,我心頭一沉,因為同樣的錯誤訊息再次出現,要求我申請簽證。

    我抬起頭,意識到這個錯誤發生在很多越南人身上,因為有很多名字相似的越南人。也許與我同名的人被列入黑名單。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以至於旅行社甚至發布有關如何申請簽證的說明。

    我與一半的越南人口同姓,而我的名字既可以用來命名男孩,也可以用來命名全國各地的女孩。如果這發生在我身上,我不禁想知道有多少人可能遇到這個問題並遭到虐待?

    美國、英國、紐西蘭可以告訴我其他方法,台灣不能嗎?對於不總是使用中間名的人,你們在旅遊憑證上的「姓」、「名」設定,可能會造成真正的混亂。你們的移民控制系統可能存在嚴重缺陷。

    我忍不住想知道,如果我是白人還是持有另一本護照,我是否會受到這種對待?

    我可以大聲說出來、為自己奮戰,因此得以盡快擺脫這種局面,但是不諳英語或中文的其他人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強烈的歧視案例,尤其是針對越南國民的歧視。甚且,它如何與您的「新南向政策」保持一致?

    總統女士,因此我希望我的信最終能寄給您。

    我唯一要求的,是那個男性官員的道歉。我希望他只是一個「壞蘋果」,不能真正代表台灣人。我也希望在台灣,無論種族、性別、國籍如何,都不會有人受到這種對待。
     

    ● 作者為越南籍記者,於泰國曼谷工作。本月9日來台採訪總統大選相關新聞。
    ● 本文為作者向總統府投訴信件原稿。投訴信件因字數限制略作刪節。
    ● 內容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 長榮機票打統編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21 14:23:50
    有 1,233 人按讚


    尊敬的總統蔡女士:

    首先,我要恭賀您連任成功,並祝新年快樂。

    在過去的4天 (編按,1月9-12日) 中,我能夠親身見證台灣民主的實踐,也了解到台灣年輕世代對貴國政府充滿信心。因此,我決定就去年7月在桃園機場從一名台灣官員那裏所領受的對待,寫這封正式投訴信給您,來尋求那樣的信心。

    在這次我首度前往台灣的旅途中,我被這位官員當作是罪犯。一開始只是個文書作業的小問題,竟然演變成7小時的監禁和精神虐待。

    7月7日,我和最要好的友人,在從親友那邊聽到台灣有多麼美麗、友好和文明後,決定前往旅行一週。

    我們兩人都去過美國或歐洲,因此都有有效的簽證,得以事先申請免簽證的旅遊許可憑證。這個申請程序要求輸入姓氏和名字,於是我如同在美國時一樣,分別輸入「Nguyen」和「Linh」。憑證通過了,我們列印出來,並對即將成行感到興奮。

    7月7日上午11點,當我們到達桃園機場時,我的朋友首先通關。但輪到我時,海關人員決定將我帶到一邊。我等了一個小時,一位女警官告訴我得重新申請憑證,因為我護照上的姓名有中間名「Thuy」,而原先申請的憑證卻只寫著「Nguyen Linh」。

    我們去了長榮航空櫃檯,那裡有電腦螢幕和印表機。我信心十足地按照要求輸入中間名,結果螢幕卻跳出錯誤訊息,並顯示:「請聯繫中華民國 (台灣) 當地使館申請簽證 (2006) 。」

    我一遍又一遍地重新申請,試了15分鐘,但一直行不通。這位女警官帶我回到海關部門。與同事們一番討論後,她告訴我,因為沒有適當的證件入境台灣,我必須返回越南或泰國。

    我說:「好吧。」我看過一些被困在機場的人的報導,以為自己可能不得不在機場的沙發上等待返航班機。然而,她卻把我帶進一個高度戒備的房間。當我一進門,一個坐在辦公桌前的男性官員就站起來,用中文對著我吼叫。

    我很禮貌地回說,我知道我的憑證沒有通過,所以台灣拒絕我入境,但是,我沒有做任何讓自己感到羞辱的事情,需要受這個甚至沒有穿制服的陌生人的情緒虐待。我問了替我們翻譯的女警官,這位男性官員為何態度如此奇怪,但她沒有回答。

    他顯然知道我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威脅和恐嚇。

    他要求我交出手機和護照。我問為什麼?這裡並沒有「禁止攝影、禁用電話」等標示。他再次大喊。

    我說我必須先打電話給我的朋友和家人,讓他們知道我在哪裡。

    女警官說,我的航班將在隔天下午3點出發。但我問曼谷的一個朋友,他說其實當晚8點就有班機,為什麼我要在那裡待上超過24小時?

    我爭辯說,如果他們希望我盡快離開這個地方,那麼讓我自己訂機票,我會在數小時內離開他們的視線!經過15分鐘的來回回話,他們終於讓步,讓我預訂那趟航班。然而,那名男子仍在大喊大叫。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立即把手機交給他,我不會知道那天晚上有飛往曼谷的航班。而且,如果我一開始就與他們配合,我的命運將完全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他們可以將我留在那兒,只有他們知道會持續多久,而我的朋友和家人會一直為我的下落感到擔心。

    一走進那間房間,我是否就失去了所有權利?

    那名男子不停吼就,並開始表現出一些暴力傾向。我也注意到,在房角牆上的一根金屬桿上,掛著一雙手銬。

    我告訴女警官,我跟這個男人單獨待在這個房間裡並不安全。他似乎很生氣、帶有攻擊性。我沒有在房間裡看到監視器,如果他襲擊我該怎麼辦?我說,上機前,我願意在機場的其他任何地方受他們監視,但不要待在這裡。

    那名男子拍了拍桌上的一張文件,並丟下一支筆,要我簽名。而我閱讀的文件暗示,簽署人承認違反台灣《入出國及移民法》的規定。我拒絕簽名,也指出那張文件並沒有提到要交出手機等任何內容。

    這個人變得更加氣沖沖。我問女警官我是否觸法?我是罪犯嗎?她說都沒有。那麼,我就不該像在囚一樣交出電話,並被關在這裡。

    我請她轉告,我是一名記者,服務於英國廣播公司BBC,並不是非法勞工或罪犯。我應該受到尊重,我有我的權利。

    她一直點頭,好像能理解,但我不確定她是否真的把這句話翻譯給了他,因為他持續吼叫。

    一個小時左右後,他用力砸了桌子上的手銬,用手指著我,並用最大的聲音大喊。

    她請我照他說的去做。我當時又怕又累,只好屈服,決定等待有關航班的消息。接下來那個男人告訴我要去一個較小的房間,看起來是女性專用。

    小房間裡有五張床和看來骯髒的床墊,沒有床單。右邊的角落,有一個櫃子,裡頭放了一些已經變色的枕頭和毯子。左側是一間有兩個洗手間和淋浴設備的浴室。這顯然是為了得在此待上幾天的人們而設計的。

    我睡到下午5點左右,一位長榮航空的年輕人敲門,想確認我的航班情況,並說晚上7點左右,他們會帶我去登機門。我請他給我買點東西吃,結果我首度品嘗到台灣知名的牛肉麵,竟是一邊看著台灣電視新聞,一邊瞄著離我不到一公尺遠的一雙搖搖晃晃的手銬,。

    最終,在晚上7點,我得以飛回曼谷。

    無法進入台灣並享受我的旅行是一回事。遭到憤怒的台灣官員像罪犯一樣的對待又是另一回事。我以為我再也不會回到這個島上了。

    然而幾個月後,我聽說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我決定計畫去那裡採訪作報導,再次嘗試。

    我剛拿到新護照,所以我想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小心翼翼輸入我的名字、我的新護照號碼。我甚至在還沒按下「提交」鍵前就檢查了3次。然後,我心頭一沉,因為同樣的錯誤訊息再次出現,要求我申請簽證。

    我抬起頭,意識到這個錯誤發生在很多越南人身上,因為有很多名字相似的越南人。也許與我同名的人被列入黑名單。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以至於旅行社甚至發布有關如何申請簽證的說明。

    我與一半的越南人口同姓,而我的名字既可以用來命名男孩,也可以用來命名全國各地的女孩。如果這發生在我身上,我不禁想知道有多少人可能遇到這個問題並遭到虐待?

    美國、英國、紐西蘭可以告訴我其他方法,台灣不能嗎?對於不總是使用中間名的人,你們在旅遊憑證上的「姓」、「名」設定,可能會造成真正的混亂。你們的移民控制系統可能存在嚴重缺陷。

    我忍不住想知道,如果我是白人還是持有另一本護照,我是否會受到這種對待?

    我可以大聲說出來、為自己奮戰,因此得以盡快擺脫這種局面,但是不諳英語或中文的其他人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強烈的歧視案例,尤其是針對越南國民的歧視。甚且,它如何與您的「新南向政策」保持一致?

    總統女士,因此我希望我的信最終能寄給您。

    我唯一要求的,是那個男性官員的道歉。我希望他只是一個「壞蘋果」,不能真正代表台灣人。我也希望在台灣,無論種族、性別、國籍如何,都不會有人受到這種對待。
     

    ● 作者為越南籍記者,於泰國曼谷工作。本月9日來台採訪總統大選相關新聞。
    ● 本文為作者向總統府投訴信件原稿。投訴信件因字數限制略作刪節。
    ● 內容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 長榮機票打統編 在 貝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6-25 11:57:47
    有 505 人按讚


    #今天要看這一篇

    尊重每位爭取權益的人,為每個替自己權益站出來的人喝采。

    因為在我們的成長教育裡,這是自私、任性、幼稚,造成他人不便的。

    可我們究竟為了多少,「你已經很好了,別自以為⋯⋯」「看看別人想想自己⋯⋯」「覺得自己慘,你有他慘嗎⋯⋯」去勉強自己接受了多少自己不願意的事情造成不開心,最後延伸為內傷跟委屈,還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有爭取的權益,不是因為身分、薪資有差別,因為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

    當然,這都是學習的過程,鼓起勇氣時,很多時候會傷害到無辜的人(不只罷工,擺脫某種感情、追求夢想、親子關係斷捨離等,也是)。

    辛苦被牽連的朋友們,不過,當自我意識逐漸覺醒,人們開始知道可以替自己爭取權利時,旅遊不便險的選擇也變得非常非常重要。雖然很多信用卡買機票都有送旅遊險,但我從很多年前(華航罷工都沒開始前)就會額外保險、選擇我覺得最適合最有保證的,用幾百塊換來減少節外生枝,老被老于笑膽小如鼠的我覺得很好😂

    最後,很不喜歡「不爽做就不要做這句話」,不要學我以前,不開心就分手,工作遇到困難就離職嘛!

    正面迎擊嘗試改變的可能是很棒的,面對不喜歡的事,不是逃避(離開),不然就是忍耐,這樣太可惜了。

    試一把,就算失敗了,也是替自己爭取過。
    我尊敬為自己爭取的人。

    PS. 相關報導大家都有看到我就不分享了,基本上除了苦勞網、報導者跟自由時報,幾乎都是站在反對立場。大家都可以去看看。房慧真這篇分析為何許多人反對罷工甚至口出惡言的文章,可以參考看看,支持的人怎麼想。支持的人怎麼「觀察」反對的心態,不全然對,換個角度看看吧!

    【不爽不要做,奴隸換人當】
            
             
    最近剛讀完Guy Standing的《不穩定無產階級:一個因全球化而生的當代新危險階級》,稍微能了解在罷工新聞底下留言叫罵「不爽不要做」的人,是怎麼一回事?
         
    「不穩定無產階級」(precariat)讀起來很抝口,其實就是承攬、約聘、外包、臨時、派遣等在當代並不陌生的工作形式。不穩定無產階級跨越了以往的階級之分,以大學為例,有外包的藍領清潔工,也有一年一聘的白領「專案」教授,後者雖有博士學歷,在學術市場依然待價而沽,往往必須承接專任老師不想做的雜務,好換取明年的續聘。
                  
    不穩定無產階級的產生是全球化的後果,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認為,國家應該增加勞動市場的靈活度,將風險與工作的不安定性,轉移給勞工及其家屬去承受。
             
    當大部分的工作,沒有未來職涯發展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被迫從事地位或收入低於自己能力的工作,整個社會充滿挫敗感,對於有著不同價值觀的他者包容性低,對於社會上相對弱勢的異己(同性戀、精神病患、移工、外配、女性)的容忍度也低。
            
    心理學實驗發現,具備基本經濟安全性的人,比經濟不安全的人更為利他,更寬容、更注意平等。不穩定無產階級在公共議題上,無法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是仇恨言論,「罷工」首先對照自己的無工可罷(所從事的不穩定工作,沒有成立工會的可能),接著引發的是因忌妒而生的憤恨情緒,空服員罷工符合兩要素:高薪以及高顏值,其實空服員的薪水也不是特別地高,但同為「新鮮人」,月領六、七萬與月領不到三萬,後者的剝奪感必須找個出氣筒。
               
    高顏值更是引發廢魯宅的「厭女」情緒,PTT早是沃養一則則母豬醜事的沃土,社群媒體炫耀性質的單面扁平化(空姐穿美美紐約巴黎倫敦打卡)更誘發鍵盤後的憤恨情緒。資方的父權思維與網路的厭女風潮在此合流,共同為罷工空服員貼上「公主」的標籤,嬌縱任性的大小姐需要好好「管教」。
           
    同樣是「端盤子」的,今天如果在地面上,一個在餐廳端盤子的員工被資方壓榨,被奧客糟蹋,所獲得的鄉民「同理心」必定遠勝於空服員。空服員的體力以及情緒勞動,因為加乘上這些令人忌妒的條件(貌美與薪水),於是不被認為值得同情。長榮的空服員清一色為女性,罷工的動能也帶點反抗日式管理威權家長(資方)的女力崛起,這本是值得鼓勵,民主社會向前的進步象徵,然而這個社會上有很大一部分人身處不穩定無產階級,於是便無法為別人的團結而喝采,而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不爽不要做」。
             
    不爽不要做,沒有說出口的下一句是「奴隸換我當」,Guy Standing說:「不穩定無產階級沒有向上流動的管道,被迫在加深自我剝削以及無所依歸之間二選一。」以「奴性」批評這些人是沒有用的,長久的不穩定所帶來的不安全感,相較於「無所依歸」,加深自我剝削,成為一個乖順好用的奴隸,至少還有個歸所,雖然這歸所就像是氣候暖化下的北極冰層一樣,隨時有破裂的可能。
          
    問題是,夠奴夠乖,再怎麼不合理的工作條件都硬吞下來,資方就會珍惜你這個人力嗎?有本書《清算:華爾街的日常生活》,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人類學博士,碩士畢業時她到華爾街工作,進行田野觀察。讓她前往華爾街「臥底」的起心動念是,1994年,在全美有50萬名員工被裁員,大裁員高峰的一年,卻是美國企業營利最豐厚的一年。
             
    企業並不是因為不賺錢而裁員,而是為了賺更多錢而裁員,書名清算「Liquidated」,字根是「Liquid」液體,最足以形容資本無常勢的無情本質。在股價交易主宰企業經營的現代,電影《全面開戰》裡的跨國汽車公司,工人在不景氣時自願減薪共體時艱,等到公司賺錢了,卻只因為沒達到股東要求的高獲利標準,寧願把廠關了,搬到羅馬尼亞以更便宜的人力替代。關廠後股票馬上飆漲,工人包圍總部抗議,經營者像錄音帶反覆播放的說詞:「要對股東交代」。
           
    很弔詭的是,每逢罷工,要求薪資福利提升的員工,爭取權益成了「貪婪」,真正貪婪的資方,人們卻對之臣服,自願為奴。貪婪的定義隨人而定,「發大財」難道就不是「貪婪」嗎?人們可以隨著政客起舞琅琅上口,一個轉身卻指責他人要求加薪(合理範圍連發財都談不上)是罪不可赦的貪婪。發大財可以,「貪婪」卻不行?眼紅每次勞權的抗爭,這豈不是:「我過得很差,你憑什麼過得比我好?」
                 
    駱以軍說:
            
    // 如果我們這個社會
    在經過 旁觀一場勞資對決
    結果被主流媒體操作成這樣
    讓資方的高段公關可以按其意對社會散放
    對資方一面倒的氣氛
    我們這個社會
    內稟的良善 同情 看不過去強凌弱
    或基本的公民素養
    真的大傷 而不自知
    我們便可悲的只是自私而冷漠的
    「別礙到我褔利 方便
    你們吵你們的 快點結束」//
             
    Guy Standing說:「在一個充滿系統性經濟不安全感以及焦慮感的社會中,妖魔化會更為簡單。人們的不安全感越高,就越容易煽動恐懼……越容易相信那些拿人錢財的專家刻意用語言與畫面編出來的故事。」
                 
    新自由主義從上世紀八○年代發展至今,創造了全球性的「不穩定無產階級」,所收穫的毒果實就是訴諸民粹、搧風點火的仇恨政治,從美國川普到義大利貝魯斯柯尼,歐洲極右派政黨的崛起,台灣也趕上這股災難潮流。
                           
    要不要繼續往下沉淪,希望我們還有得選擇。
        
    #挺勞工
    #長榮罷工加油
    #試論寒流崛起與不穩定無產階級之關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